CN113138690A - 触控屏、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触控屏、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8690A
CN113138690A CN202010066876.1A CN202010066876A CN113138690A CN 113138690 A CN113138690 A CN 113138690A CN 202010066876 A CN202010066876 A CN 202010066876A CN 113138690 A CN113138690 A CN 113138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s
rows
display area
touch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68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68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86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8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86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触控屏、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触控屏包括:触控模组、第一显示区域和自第一显示区域横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显示区域;触控模组包括:横向分布的多行第一电极,位于第一显示区域背面;自多行第一电极横向延伸形成的横向分布的多行第二电极,位于第二显示区域背面;其中,多行第二电极和多行第一电极之间有间隙;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耦合的纵向分布的多列第三电极,与多行第一电极及多行第二电极分层设置;控制组件,与多行第一电极建立有第一通道、与多行第二电极建立有第二通道、与多列第三电极电连接,用于基于多行第一电极和多列第三电极获取触控信息,或者用于基于多行第二电极和多列第三电极获取触控信息。

Description

触控屏、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屏、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触控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触控屏,又称为“触摸屏”,是一种用户可以通过手指等的触控进行输入的感应式显示装置。
相关技术中提供的触控屏通常会出现所谓的“鬼点”,即虚拟的触控点,使得触控屏出现误操作,降低了用户通过触控屏进行操作的准确性,进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屏、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屏,包括:触控模组、第一显示区域和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横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显示区域;
所述触控模组包括:
横向分布的多行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背面;
自所述多行第一电极横向延伸形成的横向分布的多行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背面;其中,所述多行第二电极和所述多行第一电极之间具有间隙;
与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耦合的纵向分布的多列第三电极,与所述多行第一电极及所述多行第二电极分层设置;
控制组件,与所述多行第一电极建立有第一通道、与所述多行第二电极建立有第二通道、与所述多列第三电极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多行第一电极和所述多列第三电极获取触控信息,或者用于基于所述多行第二电极和所述多列第三电极获取触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供电单元,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多行第一电极连接,并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多行第二电极电连接;
第一开关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上,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通道;
第二开关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上,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屏还包括:
弯折区域,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所述多行第一电极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端向所述弯折区域铺设;
所述多行第二电极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端向所述弯折区域铺设;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端为相反端;
所述第一通道的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通道的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还包括:柔性区域,位于所述弯折区域的背面;
所述多行第一电极和所述多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位于所述柔性区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主体;
如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屏,覆盖所述主体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屏的第一显示区域,覆盖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
所述触控屏的第二显示区域,覆盖所述主体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主体的第二表面与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为相反面;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无线充电接收器,覆盖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背面,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之间,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用于接收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
控制模组,位于所述主体内,并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及所述触控屏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接收无线充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一电极所对应的第一通道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屏还包括:弯折区域,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述弯折区域覆盖所述主体的第三表面;其中,所述第三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垂直;
所述多行第一电极和所述多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位于所述弯折区域背面。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位于触控屏的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无线充电接收器接收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
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一电极所对应的第一通道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二电极所对应的第二通道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多行第二电极及与所述多行第二电极耦合的多列第三电极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
基于所述触控操作,产生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预设操作的控制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位于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一电极与位于第二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间隙,并利用与多行第一电极建立有第一通道、与多行第二电极建立有第二通道、且与多列第三电极电连接的控制组件,基于多行第一电极和多列第三电极获取触控信息,或者基于多行第二电极和多列第三电极获取触控信息,降低了多行第一电极中的噪声对基于多行第二电极和多列第三电极获取的触控信息产生的影响,也降低了多行第二电极中的噪声对基于多行第一电极和多列第三电极获取的触控信息产生的影响,有利于减少误操作的发生,保证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组件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中触控组件的信号通道简化示意图。
图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局部示意图。
图2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中移动终端的局部信号通道简化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屏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模组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组件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触控屏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触控模组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a是一种触控屏中触控组件的示意图。参照图1a所示,触控组件可包括:横向分布的多行发射(Transmit,Tx)电极、与发射电极耦合的纵向分布的多列接收(Receive,Rx)电极、以及触控集成电路(Touch Integrated Circuit)。此处,多列接收电极和多行发射电极分层设置。
图1b是图1a所示触控组件的信号通道简化示意图。参照图1b所示,触控集成电路中的激励源用于提供激励信号,以供触控组件获取触控信息;发射电极用于发射该激励信号;与发射电极耦合的接收电极用于产生感应电荷;触控集成电路中的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获取触控信息,并根据触控信息产生控制信号。此处,移动终端可根据该控制信号执行对应操作。
例如,当触控信息表示用户按照第一方向在触控屏上滑动手指时,控制信号用于增大移动终端扬声器的音量;当触控信息表示用户按照第二方向在触控屏上滑动手指时,控制信号用于减小移动终端扬声器的音量。此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当图1a中示出的触控组件应用于包括可折叠触控屏的移动终端中时,触控组件可位于可折叠触控屏的背面,该触控屏可包括横向延伸的三个显示区域。在该触控屏折叠时,三个不同的显示区域分别覆盖移动终端主体的正面、侧面和反面,形成如图2a所示的结构。相应地,图1a中示出了当触控屏折叠时,分别覆盖移动终端主体的正面、侧面和反面的发射电极以及接收电极。
触控组件可包括:透明触控面板,位于触控屏的显示屏外或位于显示屏内,能够检测触控操作。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可通过在移动终端中设置有用于接收无线充电器发送的无线充电信号的接收器,无线充电器可通过辐射的无线信号所产生的交变电磁场,向移动终端传送能量,如此,无线充电器与移动终端之间无需传输线即可实现电能的传输,以使移动终端支持无线充电功能。
参照图2a所示,以上述具有可折叠触控屏的移动终端为例,当触控屏处于折叠状态、且将移动终端主体的反面覆盖在无线充电器上,对该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器产生的噪声,会通过覆盖主体反面的发射电极或者接收电极耦合到覆盖主体正面的发射电极或接收电极,使得触控组件基于覆盖主体正面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获取到错误的触控信息,进而在覆盖主体正面的显示区域上产生“鬼点”,导致移动终端根据获取的错误的触控信息产生误操作。图2b示出了对图2a中所示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的信号通道示意图。
在无线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可包括:无线充电器通过电磁波向移动终端中的接收器传输能量时,电磁波耦合进触控组件中产生的电路噪声。
错误的触控信息可包括:因为无线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产生的触控信息。可以理解的是,错误的触控信息可能并不代表用户需要进行的触控操作。当移动终端按照错误的触控信息执行操作时,会产生用户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降低用户体验。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屏100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模组110的示意图。参照图3和图4所示,触控屏100包括:触控模组110、第一显示区域120和自第一显示区域120横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显示区域130;
触控模组110包括:
横向分布的多行第一电极111,位于第一显示区域120背面;
自多行第一电极111横向延伸形成的横向分布的多行第二电极112,位于第二显示区域130背面;其中,多行第二电极112和多行第一电极111之间具有间隙;
与第一电极111或第二电极112耦合的纵向分布的多列第三电极113,多列第三电极113与多行第一电极111及多行第二电极112分层设置;
控制组件114,与多行第一电极111建立有第一通道1151、与多行第二电极112建立有第二通道1152、与多列第三电极113电连接。
控制组件114,用于基于多行第一电极111和多列第三电极113获取触控信息,或者控制组件114,用于基于多行第二电极112和多列第三电极113获取触控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12的行数相同,每一行第二电极112均通过不同的第一电极111横向延伸形成,。每一行第一电极111均与不同的一行第二电极112排布于同一条直线上。
参照图3所示,以触控模组110包括3行第一电极111和3行第二电极112为例,不同的第一电极111横向延伸均与不同的第二电极112重叠。具体地,第一行第一电极111a横向延伸可与第一行第二电极112a重叠,第二行第一电极111b横向延伸可与第二行第二电极112b重叠,第三行第一电极111c横向延伸可与第三行第二电极112c重叠。
多列第三电极113可包括:第一部分第三电极113和第二部分第三电极113。第一部分第三电极113位于第一显示区域120背面,第二部分第三电极113位于第二显示区域130背面。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部分第三电极113与第一电极111耦合,且第一部分第三电极113与多行第一电极111分层设置;第二部分第三电极113与第二电极112耦合,且第二部分第三电极113与多行第二电极112分层设置。
第一部分第三电极113的数量可为1列或者多列,第二部分第三电极113的数量可为1列或者多列。
结合图3所述,第一部分第三电极113包括:第一列第三电极113a和第二列第三电极113b。第一列第三电极113a和第二列第三电极113b位于第一显示区域120背面,均与多行第一电极111耦合,且均与多行第一电极111分层设置。
第二部分第三电极113包括:第三列第三电极113c和第四列第三电极113d。第三列第三电极113c和第四列第三电极113d均位于第二显示区域130背面,均与多行第二电极112耦合,且均与多行第二电极112分层设置。多行第一电极111和多行第二电极112可位于同一层基材表面。第三电极113与第一电极111位于不同层的基材表面,且第三电极113与第二电极112位于不同层的基材表面。此处,基材可包括:氧化铟锡(ITO)膜层。
具体地,多行第一电极111和多行第二电极112可位于第一层氧化铟锡膜层表面,多列第三电极113可位于第二层氧化铟锡膜层表面。形成有多行第一电极111和多行第二电极112的第一层氧化铟锡膜层,与形成有多列第三电极113的第二层氧化铟锡膜层堆叠设置,以使多列第三电极113与第一电极111或第二电极112耦合。
触控信息可用于表示用户执行的触控操作对应的指令。例如,当用户按照第一方向在触控屏上滑动手指时,触控信息可用于表示增大移动终端扬声器的音量的指令;当用户按照第二方向在触控屏上滑动手指时,触控信息可用于表示减小移动终端扬声器的音量的指令。此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相较于一行电极位于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区域与位于第二显示区域背面的区域之间彼此连接,本公开中位于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一电极和位于第二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二电极之间具有间隙,如此,断开了位于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第一电极与位于第二显示区域背面的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降低了多行第一电极中的噪声对基于多行第二电极和多列第三电极获取的触控信息产生的影响,也降低了多行第二电极中的噪声对基于多行第一电极和多列第三电极获取的触控信息产生的影响,有利于减少误操作的发生,保证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控制组件114包括:
供电单元1140,通过第一通道1151与多行第一电极111连接,并通过第二通道1152与多行第二电极112电连接;
第一开关组件1141,位于第一通道1151上,用于导通或断开第一通道1151;
第二开关组件1142,位于第二通道1152上,用于导通或断开第二通道1152。
供电单元1140用于提供激励电信号。供电单元1140可包括:电压源或者电流源。
第一开关组件1141和第二开关组件1142均可包括受控开关组件。例如,第一开关组件1141和第二开关组件1142均可包括数据选择器(multiplexer,MUX)。
当第一通道1151导通时,供电单元1140可通过第一通道1151向多行第一电极111提供激励电信号;当第一通道1151断开时,多行第一电极111可通过第一开关组件1141接地。
当第二通道1152导通时,供电单元1140可通过第二通道1152向多行第二电极112提供激励电信号;当第二通道1151断开时,多行第二电极112可通过第二开关组件1142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导通第一通道、且断开第二通道,可以减小多行第二电极中的噪声耦合到多行第一电极中的几率,进而减小基于多行第一电极及与第一电极耦合的第三电极获取错误的触控信息的几率,提高触控屏基于多行第一电极及与第一电极耦合的第三电极获取的触控信息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导通第二通道、且断开第一通道,可以减小多行第一电极中的噪声耦合到多行第二电极中的几率,进而减小基于多行第二电极及与第二电极耦合的第三电极获取错误的触控信息的几率,提高触控屏基于多行第二电极及与第二电极耦合的第三电极获取的触控信息的准确性。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不同的通道分别对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第一电极和第二显示区域背面的第二电极进行扫描,有利于降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触控屏获取的触控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用户体验。
当第一通道1151和第二通道1152均导通时,可通过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中的数据选择器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合并为一个通道,减小了控制组件中工作电路的复杂度,此时,供电单元同时向多行第一电极和多行第二电极提供激励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触控屏100还包括:
弯折区域140,连接第一显示区域120和第二显示区域130;
多行第一电极111从第一显示区域120的第一端向弯折区域140铺设;
多行第二电极112从第二显示区域130的第二端向弯折区域140铺设;其中,第一显示区域120的第一端与第二显示区域130的第二端为相反端;
第一通道1151的连接线位于第一显示区域120的第一端;
第二通道1152的连接线位于第二显示区域130的第二端。
弯折区域140可发生弯折。弯折区域140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柔性材料,例如,橡胶或者聚丙烯等。
示例性地,第一显示区域120、弯折区域140和第二显示区域130可依次并列排布。当触控屏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显示区域120、弯折区域140和第二显示区域130可位于同一平面内。当触控屏100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一显示区域120、弯折区域140和第二显示区域130可位于不同的平面内。
示例性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端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端可为触控屏的相反端。具体地,当第一显示区域120、弯折区域140和第二显示区域130沿从左到右的方向横向排布时,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端为触控屏的左端,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端为触控屏的右端。
通过设置连接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弯折区域,可利用弯折区域使得触控屏100发生弯折,提高了触控屏100的柔性,有利于扩大触控屏100的使用范围,为实现移动终端的全面屏奠定了基础。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通道1151的连接线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域120的第一端,将第二通道1152的连接线位于第二显示区域130的第二端,利用相反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通道1151的连接线和第二通道1152的连接线,在分别对多行第一电极与多行第二电极进行控制的同时,通过不同的通道对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进行扫描,有利于降低第一通道1151的连接线与第二通道1152的连接线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触控屏获取的触控信息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触控模组110还包括:柔性区域115,位于弯折区域140的背面;
多行第一电极111和多行第二电极112之间的间隙,位于柔性区域115。
柔性区域115的组成材料可包括橡胶或者聚丙烯等具有柔性的材料。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弯折区域背面设置柔性区域,在弯折区域发生弯折时,触控模组也可利用柔性区域发生弯折,有利于保证触控屏的柔性。并且,本公开实施例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设置于柔性区域中,可利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实现触控模组的弯折,提高了触控模组的柔性。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200的示意图。参照图8所示,移动终端200包括:
主体210;
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100,覆盖主体210表面。
移动终端200可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可穿戴智能手表等。
主体210可包括用于实现除触控显示功能之外其他功能的功能模组。例如,处理模组、电力模组、音频模组、图像采集模组或者通信模组等。可以理解的是,主体210还可包括:壳体,用于容纳移动终端200的功能模组。
当主体210包括壳体时,触控屏100可覆盖在壳体的至少一个表面。或者,当壳体包括开口时,触控屏100还可覆盖该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示,触控屏100的第一显示区域120,覆盖主体210的第一表面;
触控屏100的第二显示区域130,覆盖主体210的第二表面;其中,主体210的第二表面与所述主体210的第一表面为相反面;
移动终端200还包括:
无线充电接收器,覆盖在第一显示区域120背面,并位于第一显示区域120和主体210的第一表面之间,无线充电接收器220用于接收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
控制模组,位于主体210内,并分别与无线充电接收器及触控屏100电连接,用于在无线充电接收器接收无线充电信号时,控制第一显示区域120背面的多行第一电极111所对应的第一通道1151断开。
在利用无线充电发射器对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用户可将移动终端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器的一侧贴近无线充电发射器。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可将覆盖有第一显示区域的主体的第一表面贴近无线充电发射器。
当无线充电接收器接收到无线充电信号时,控制模组通过控制贴近无线充电发射器的第一通道断开,导通第二通道,可减少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耦合到第二显示区域的几率,有利于降低第二显示区域出现鬼点的几率,提高在利用位于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无线充电接收器进行无线充电过程中,触控模组基于第二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二电极和多列第三电极获取触控信息的准确性,保证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触控屏100还包括:弯折区域140,用于连接第一显示区域120和第二显示区域130,弯折区域140覆盖主体210的第三表面;其中,所述第三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垂直;
多行第一电极111和多行第二电极112之间的间隙,位于弯折区域140背面。
示例性地,以第一电极横向延伸形成第二电极的方向为第一延伸方向,多行第一电极与多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那么第二延伸方向可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且第二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三表面。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200。参照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利用位于触控屏的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无线充电接收器接收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
S200:控制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一电极所对应的第一通道断开,并控制第二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二电极所对应的第二通道导通。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利用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无线充电器接收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时,通过断开第一通道,并导通第二通道,利用不同的通道对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进行扫描,可减少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耦合到第二电极的几率,降低无线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导致第二显示区域出现鬼点的几率,提高在利用位于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无线充电接收器进行无线充电过程中,触控模组基于第二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二电极和多列第三电极获取触控信息的准确性,保证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多行第二电极及与多行第二电极耦合的多列第三电极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
基于所述触控操作,产生控制移动终端执行预设操作的控制信号。
示例性地,在对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过程中,触控操作可包括按压操作和/或滑动操作。例如,用户通过按压第二显示区域的特定区域,可改变该特定区域的电容值,进而可根据电容值得变化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
触控操作与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预设存储在移动终端中。例如,当触控操作表示用户在第二显示区域的特定区域按照第三方向滑动手指时,控制信号可用于增大触控屏的亮度;当触控操作表示用户在第二显示区域的特定区域按照第四方向滑动手指时,控制信号可用于减小触控屏的亮度。此处,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相反。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无线充电接收器位于第二显示区域背面、且对该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可控制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一电极所对应的第一通道导通,并控制第二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二电极所对应的第二通道断开。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800的框图。例如,装置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0,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力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装置800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装置800和用户之间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装置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为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或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模组、第一显示区域和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横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显示区域;
所述触控模组包括:
横向分布的多行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背面;
自所述多行第一电极横向延伸形成的横向分布的多行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背面;其中,所述多行第二电极和所述多行第一电极之间具有间隙;
与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耦合的纵向分布的多列第三电极,与所述多行第一电极及所述多行第二电极分层设置;
控制组件,与所述多行第一电极建立有第一通道、与所述多行第二电极建立有第二通道、与所述多列第三电极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多行第一电极和所述多列第三电极获取触控信息,或者用于基于所述多行第二电极和所述多列第三电极获取触控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供电单元,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多行第一电极连接,并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多行第二电极电连接;
第一开关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上,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通道;
第二开关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上,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还包括:
弯折区域,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所述多行第一电极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端向所述弯折区域铺设;
所述多行第二电极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端向所述弯折区域铺设;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端为相反端;
所述第一通道的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通道的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模组还包括:柔性区域,位于所述弯折区域的背面;
所述多行第一电极和所述多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位于所述柔性区域。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屏,覆盖所述主体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屏的第一显示区域,覆盖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
所述触控屏的第二显示区域,覆盖所述主体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主体的第二表面与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为相反面;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无线充电接收器,覆盖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背面,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之间,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用于接收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
控制模组,位于所述主体内,并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及所述触控屏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接收无线充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一电极所对应的第一通道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屏还包括:弯折区域,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述弯折区域覆盖所述主体的第三表面;其中,所述第三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垂直;
所述多行第一电极和所述多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位于所述弯折区域背面。
8.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位于触控屏的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无线充电接收器接收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
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一电极所对应的第一通道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背面的多行第二电极所对应的第二通道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多行第二电极及与所述多行第二电极耦合的多列第三电极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
基于所述触控操作,产生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预设操作的控制信号。
10.一种移动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1.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0066876.1A 2020-01-20 2020-01-20 触控屏、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1386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6876.1A CN113138690A (zh) 2020-01-20 2020-01-20 触控屏、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6876.1A CN113138690A (zh) 2020-01-20 2020-01-20 触控屏、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8690A true CN113138690A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09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6876.1A Pending CN113138690A (zh) 2020-01-20 2020-01-20 触控屏、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869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1659A (zh) * 2013-03-12 2015-11-11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力感测x-y触摸传感器
CN108153376A (zh) * 2016-12-05 2018-06-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US20180181224A1 (en) * 2016-11-08 2018-06-2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touchscreen and flexible touch display
WO2019074567A1 (en) * 2017-10-14 2019-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FACE TOUCH MANAGEMENT AND MAPPING
CN110221653A (zh) * 2019-05-14 2019-09-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屏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1659A (zh) * 2013-03-12 2015-11-11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力感测x-y触摸传感器
US20180181224A1 (en) * 2016-11-08 2018-06-2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touchscreen and flexible touch display
CN108153376A (zh) * 2016-12-05 2018-06-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WO2019074567A1 (en) * 2017-10-14 2019-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FACE TOUCH MANAGEMENT AND MAPPING
CN110221653A (zh) * 2019-05-14 2019-09-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77548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9819854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9904438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80264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14148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EP3444752A2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process
US9813993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EP3128726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60143029A (ko) 이동 단말기
US20210064322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109768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75769A (zh) 无线通信设备及天线切换方法
EP3182256B1 (en) Touch control button, touch control panel and touch control terminal
KR20150084600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6293184B (zh) 可侧边触控的终端及其触控方法
CN113138690A (zh) 触控屏、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10123985U (zh) 移动终端
CN112448745B (zh) Wifi天线选择控制装置、方法及终端
CN112445363A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KR101771453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853858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2987958B (zh) 触控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241882B (zh) 指纹识别装置、设备及方法
US11079210B2 (en) Sensing distance to terminal
CN107830794B (zh) 距离传感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