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4120B -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4120B
CN113134120B CN202110510863.3A CN202110510863A CN113134120B CN 113134120 B CN113134120 B CN 113134120B CN 202110510863 A CN202110510863 A CN 202110510863A CN 113134120 B CN113134120 B CN 113134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ing
tube
rods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08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4120A (zh
Inventor
党胜利
代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y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y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y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y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08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4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4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4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4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4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025/0253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where the catheter is attached by straps, bands or the like secured by adhes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1Pleural cav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涉及到引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托板和负压引流装置总成,所述负压引流装置总成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板的顶部上,所述负压引流装置总成的顶部安装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固定套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上螺接有旋筒,所述旋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压环,所述第一压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杆。本发明中,将引流管插入手术创口内,将主固定座扣在患者身体上,将创口和引流管的连接处遮挡住,然后转动旋筒带动第二压环压紧主固定座,使第一粘性圈粘附在患者的身体上,将引流管固定,同时对创口进行密封,防止漏气。

Description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临床胸心外科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将胸膜腔中的气体和液体引流至体外,恢复胸膜腔的密闭性并重建胸膜腔的正常负压状态,稳定纵膈促进肺的复张,为此,胸腔引流必须是封闭式引流,整个引流装置及引流导管必须是一个不可以与外界相通的封闭式引流系统,以防漏气引发危险,现有的胸腔引流装置,从结构组成上可分为单瓶、双瓶和三瓶组合式这三种类型。
现有的胸外科用引流装置结构简单,吸液管与患者胸腔手术创口的连接不够稳定,由于大多数治疗方法需长时间、多次地引流,所以引流装置在一段时间内会一直附着在附患者身体上,当患者需要翻身、下床活动或剧烈咳嗽时,连接不够稳定的吸液管会发生偏移,甚至引发漏气,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包括托板和负压引流装置总成,所述负压引流装置总成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板的顶部上,所述负压引流装置总成的顶部安装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固定套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上螺接有旋筒,所述旋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压环,所述第一压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杆,多个所述第一弹簧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压环,所述第一压环和所述第二压环均套接在所述固定管上,所述固定管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主固定座,所述主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性圈,所述固定管上安装有辅助固定部。
借由上述结构,通过螺纹管、旋筒的设置,使得旋转旋筒使其在螺纹管的导向下带动第二压环下移,使其借助第一弹簧杆的弹力压紧主固定座并使第一粘性圈紧贴并粘附在患者的身体上,从而将引流管固定,通过辅助固定部的设置,使得辅助固定部可进一步提高引流管固定的稳定性和与手术创口间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辅助固定部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固定管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内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丝杆,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丝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四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上均转动套接有第一支撑杆,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辅助固定座,四个所述辅助固定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粘性盘,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其中四个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丝杆上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杆限位单元,四个所述支撑杆限位单元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相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安装有同一个松紧固定单元。
进一步地,通过固定块、固定板、套筒、连接杆、丝杆、第一转轴、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辅助固定座、粘性盘、支撑杆限位单元的设置,使得装置初步固定后,可转动两侧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使四个辅助固定座贴附在患者的身体上,并使粘性盘粘附患者身体表皮从而将辅助固定座固定,再利用支撑杆限位单元对第一支撑杆进行限位,从而对装置的进行辅助固定,进一步提高了装置固定的稳固程度,防止因装置晃动引发的漏气等安全事故,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限位单元包括分别螺接于两个所述丝杆上的两个螺套,两个所述螺套上均固定套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均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相接触,其中一个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进一步地,通过螺套、移动板、旋钮的设置,使得转动旋钮带动多个丝杆旋转,从而通过螺套带动第一支撑杆两侧的移动板相互靠近,并利用丝杆的自锁性夹紧第一支撑杆,从而对第一支撑杆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松紧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一侧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松紧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一侧开设有挂孔,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挂孔相适配。
进一步地,通过支架、第二转轴、松紧带、卡板、挂孔、卡钩的设置,使得在装置固定后,可拉动卡板穿过患者的身下并挂接在卡钩上,从而使松紧带可从侧边对整个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进一步防止引流管和主固定座发生脱落,影响引流手术的进行,同时提高患者佩戴该引流装置时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使用感受。
优选地,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杆,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二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均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弹簧杆、夹板的设置,使得在移动板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移动板会带动两侧的夹板贴紧第一支撑杆,并压缩第二弹簧杆,从而借助其弹力作用对夹板施压,从而使两侧的夹板夹紧第一支撑杆,进一步实现对第一支撑杆的限位,使第一支撑杆可以稳定的保证不动。
优选地,所述旋钮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L形连杆,所述L形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橡胶塞与所述插槽相适配。
进一步地,通过滑杆、L形连杆、橡胶塞、插槽的设置,使得可拉动L形连杆使滑杆滑动并将橡胶塞塞入固定板上的插槽中,从而将旋钮限位,防止患者翻身或移动时误触旋钮使连接杆旋转,从而影响对装置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L形压杆,多个所述L形压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杆,多个所述第三弹簧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块,多个所述压块的底部均与所述主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主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粘性圈,所述第二粘性圈的内径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一粘性圈的外径,且所述第二粘性圈的位置与多个所述压块的位置相互对应。
进一步地,通过L形压杆、第三弹簧杆、压块、第二粘性圈的设置,使得第一压环下移的同时会通过L形压杆带动多个压块下压,从而借助第三弹簧杆的弹力对主固定座的侧边施加压力,从而使得第二粘性圈也会紧贴并附在患者的身体上,从而进行二次固定与密封,从而配合外形呈斗笠状的主固定座将整个手术创口进行遮蔽,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漏气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同时进一步提高引流管固定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主固定座的外形呈斗笠状结构。
进一步地,通过斗笠状结构的设置,使得主固定座可以贴合患者身体表面,将管道和创口等封闭在主固定座的内部,便于密封,防止漏气。
优选地,所述托板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四个所述伸缩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底板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自锁轮。
进一步地,通过伸缩杆、底板、万向自锁轮的设置,使得在对正在佩戴有引流装置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可在患者下床活动时,由医护人员推动装置跟随患者进行移动,同时,当患者起身或进行其他动作时,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滑动伸缩杆对负压引流装置总成的高度进行调节,防止引流管和负压引流装置总成的高度使患者的动作受到限制。
综上,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中,通过斗笠状的主固定座扣在患者身体上,将创口和引流管的连接处遮挡住,转动旋筒带动第二压环下移,使得第一粘性圈紧贴并粘附在患者的身体上,将引流管固定,同时对创口进行初步密封,防止漏气。
2、本发明中,第一压环下移的同时带动多个压块下压,从而借助第三弹簧杆的弹力对主固定座的侧边施加压力,使第二粘性圈也会粘附在患者的身体上,从而进行二次固定与密封,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同时进一步提高引流管固定的稳定性。
3、本发明中,转动两侧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使四个辅助固定座贴附在患者的身体上,并使粘性盘粘附患者身体表皮从而将辅助固定座固定,再转动旋钮带动夹板夹紧第一支撑杆进行限位,从而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再一次提高引流管与主固定座的稳固程度。
4、本发明中,拉动L形连杆将橡胶塞插入插槽将旋钮限位,防止患者翻身或移动时误触旋钮使第一支撑杆发生晃动,影响引流管的固定,同时,可拉动卡板穿过患者的身下并挂接在卡钩上,从而使松紧带可从侧边对整个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5、本发明的引流装置不仅固定功能稳定,佩戴方便,而且可以便捷地跟随患者进行移动,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可由医护人员推动装置跟随患者进行移动,同时,当患者起身或进行其他动作时,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滑动伸缩杆对负压引流装置总成的高度进行调节,防止引流管和负压引流装置总成的高度使患者的动作受到限制,在提高密封性的情况下提升了患者佩戴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引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引流管、主固定座、辅助固定部的配合第一视角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引流管、主固定座、辅助固定部的配合第二视角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螺纹管、第二压环的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板、辅助固定座的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套筒、第一支撑杆的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旋钮、夹板的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托板;2、负压引流装置总成;3、伸缩杆;4、底板;5、引流管;6、固定管;7、螺纹管;8、旋筒;9、第一压环;10、第一弹簧杆;11、第二压环;12、主固定座;13、第一粘性圈;14、第二粘性圈;15、L形压杆;16、第二弹簧杆;17、压块;18、固定块;19、固定板;20、套筒;21、连接杆;22、丝杆;23、第一转轴;24、第一支撑杆;25、第二支撑杆;26、支架;27、第二转轴;28、松紧带;29、卡板;30、卡钩;31、辅助固定座;32、螺套;33、移动板;34、第三弹簧杆;35、夹板;36、粘性盘;37、旋钮;38、滑杆;39、L形连杆;40、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8所示的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包括托板1和负压引流装置总成2,负压引流装置总成2固定连接在托板1的顶部上,托板1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平板,例如金属平板,负压引流装置总成2与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托板1的顶部上,负压引流装置总成2的顶部安装有引流管5,引流管5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管6,固定管6上固定套接有螺纹管7,螺纹管7上螺接有旋筒8,旋筒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压环9,第一压环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杆10,第一弹簧杆10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弹簧伸缩杆,例如金属弹簧伸缩杆,第一压环9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圆环,例如金属圆环,多个第一弹簧杆1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压环9的底部固定连接,多个第一弹簧杆1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压环11,第一压环9和第二压环11均套接在固定管6上,固定管6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主固定座12,主固定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性圈13,固定管6上安装有辅助固定部。
借由上述结构,通过螺纹管7、旋筒8的设置,使得旋转旋筒8使其在螺纹管7的导向下带动第二压环11下移,使其借助第一弹簧杆10的弹力压紧主固定座12并使第一粘性圈13紧贴并粘附在患者的身体上,从而将引流管5固定,通过辅助固定部的设置,使得辅助固定部可进一步提高引流管5固定的稳定性和与手术创口间的密封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辅助固定部包括固定套接于固定管6上的固定块18,固定块1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两个固定块1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20,两个套筒20内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1,两个连接杆21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丝杆22,位于同一侧的两个丝杆2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23,四个第一转轴23的上均转动套接有第一支撑杆24,四个第一支撑杆24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5,四个第二支撑杆25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辅助固定座31,四个辅助固定座3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粘性盘36,两个连接杆21的两端分别与其中四个丝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两个丝杆22上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杆限位单元,四个支撑杆限位单元分别与两个固定板19相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杆25上安装有同一个松紧固定单元,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装置初步固定后,可转动两侧的第一支撑杆24和第二支撑杆25使四个辅助固定座31贴附在患者的身体上,并使粘性盘36粘附患者身体表皮从而将辅助固定座31固定,再利用支撑杆限位单元对第一支撑杆24进行限位,从而对装置的进行辅助固定,进一步提高了装置固定的稳固程度,防止因装置晃动引发的漏气等安全事故,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限位单元包括分别螺接于两个丝杆22上的两个螺套32,两个螺套32上均固定套接有移动板33,两个移动板33的一侧均与固定板19的一侧相接触,其中一个丝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7,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转动旋钮37带动多个丝杆22旋转,从而通过螺套32带动第一支撑杆24两侧的移动板33相互靠近,并利用丝杆22的自锁性夹紧第一支撑杆24,从而对第一支撑杆24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松紧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杆25一侧的支架26,支架26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7,第二转轴27上设置有松紧带28,松紧带28的一端与第二转轴27固定连接,松紧带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29,卡板29的一侧开设有挂孔,另一个第二支撑杆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钩30,卡钩30与挂孔相适配,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在装置固定后,可拉动卡板29穿过患者的身下并挂接在卡钩30上,从而使松紧带28可从侧边对整个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进一步防止引流管5和主固定座12发生脱落,影响引流手术的进行,同时提高患者佩戴该引流装置时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使用感受。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移动板3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杆16,位于同一侧的多个第二弹簧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夹板35,两个夹板35均套接在第一转轴23上,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在移动板33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移动板33会带动两侧的夹板35贴紧第一支撑杆24,并压缩第二弹簧杆16,从而借助其弹力作用对夹板35施压,从而使两侧的夹板35夹紧第一支撑杆24,进一步实现对第一支撑杆24的限位,使第一支撑杆24可以稳定的保证不动。
在本实施例中,旋钮37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38,滑杆38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L形连杆39,L形连杆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40,位于同一侧的固定板19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橡胶塞40与插槽相适配,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拉动L形连杆39使滑杆38滑动并将橡胶塞40塞入固定板19上的插槽中,从而将旋钮37限位,防止患者翻身或移动时误触旋钮37使连接杆21旋转,从而影响对装置的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压环9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L形压杆15,多个L形压杆1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杆34,多个第三弹簧杆3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块17,多个压块17的底部均与主固定座12固定连接,主固定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粘性圈14,第二粘性圈14的内径设置为大于第一粘性圈13的外径,且第二粘性圈14的位置与多个压块17的位置相互对应,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第一压环9下移的同时会通过L形压杆15带动多个压块17下压,从而借助第三弹簧杆34的弹力对主固定座12的侧边施加压力,从而使得第二粘性圈14也会紧贴并附在患者的身体上,从而进行二次固定与密封,从而配合外形呈斗笠状的主固定座12将整个手术创口进行遮蔽,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漏气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同时进一步提高引流管5固定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主固定座12的外形呈斗笠状结构,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主固定座12可以贴合患者身体表面,将管道和创口等封闭在主固定座12的内部,便于密封,防止漏气。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托板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四个伸缩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4,底板4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自锁轮,可选的,引流管5采用软性材质。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在对正在佩戴有引流装置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可在患者下床活动时,由医护人员推动装置跟随患者进行移动,同时,当患者起身或进行其他动作时,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滑动伸缩杆3对负压引流装置总成2的高度进行调节,防止引流管5和负压引流装置总成2的高度使患者的动作受到限制。
本发明工作原理:该引流装置在使用时,将引流管5插入手术创口从而伸入患者胸腔内,然后将斗笠状的主固定座12扣在患者身体上,将创口和引流管5的连接处遮挡住,然后转动旋筒8使其在螺纹管7的导向下带动第一压环9下移,从而带动第二压环11下移,直至压缩第一弹簧杆10并借助第一弹簧杆10的弹力使第二压环11压紧主固定座12,从而使得第一粘性圈13紧贴并粘附在患者的身体上,从而将引流管5固定,同时对创口进行初步密封。
第一压环9下移的同时会通过L形压杆15带动多个压块17下压,从而借助第三弹簧杆34的弹力对主固定座12的侧边施加压力,从而使得第二粘性圈14也会紧贴并附在患者的身体上,从而进行二次固定与密封,从而配合外形呈斗笠状的主固定座12将整个手术创口进行遮蔽,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漏气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同时进一步提高引流管5固定的稳定性。
在将引流管5固定在创口内后,可转动两侧的第一支撑杆24和第二支撑杆25使四个辅助固定座31贴附在患者的身体上,并使粘性盘36粘附患者身体表皮从而将辅助固定座31固定,此时,再转动旋钮37带动多个丝杆22旋转,从而通过螺套32带动第一支撑杆24两侧的移动板33相互靠近,并利用丝杆22的自锁以及第二弹簧杆16的弹力带动夹板35夹紧第一支撑杆24,对第一支撑杆24进行限位,从而对引流管5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再一次提高引流管5与主固定座12的稳固程度。
第一支撑杆24限位完成后,可拉动L形连杆39使滑杆38滑动并将橡胶塞40塞入固定板19上的插槽中,从而将旋钮37限位,防止患者翻身或移动时误触旋钮37使连接杆21旋转,从而解除对第一支撑杆24的限位,使第一支撑杆24发生晃动,影响引流管5的固定,同时,可拉动卡板29穿过患者的身下并挂接在卡钩30上,从而使松紧带28可从侧边对整个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进一步防止引流管5和主固定座12发生脱落,影响引流手术的进行。
该引流装置不仅固定功能稳定,佩戴方便,而且可以便捷地跟随患者进行移动,在对正在佩戴有引流装置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可在患者下床活动时,由医护人员推动装置跟随患者进行移动,同时,当患者起身或进行其他动作时,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滑动伸缩杆3对负压引流装置总成2的高度进行调节,防止引流管5和负压引流装置总成2的高度使患者的动作受到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包括托板(1)和负压引流装置总成(2),所述负压引流装置总成(2)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板(1)的顶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总成(2)的顶部安装有引流管(5),所述引流管(5)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管(6),所述固定管(6)上固定套接有螺纹管(7),所述螺纹管(7)上螺接有旋筒(8),所述旋筒(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压环(9),所述第一压环(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杆(10),多个所述第一弹簧杆(1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压环(11),所述第一压环(9)和所述第二压环(11)均套接在所述固定管(6)上,所述固定管(6)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主固定座(12),所述主固定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性圈(13);
所述固定管(6)上安装有辅助固定部,所述辅助固定部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固定管(6)上的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两个所述固定块(1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20),两个所述套筒(20)内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1),两个所述连接杆(21)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丝杆(22),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丝杆(2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23),四个所述第一转轴(23)的上均转动套接有第一支撑杆(24),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4)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5),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25)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辅助固定座(31),四个所述辅助固定座(3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粘性盘(36),两个所述连接杆(21)的两端分别与其中四个所述丝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丝杆(22)上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杆限位单元,四个所述支撑杆限位单元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19)相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25)上安装有同一个松紧固定单元;
所述支撑杆限位单元包括分别螺接于两个所述丝杆(22)上的两个螺套(32),两个所述螺套(32)上均固定套接有移动板(33),两个所述移动板(33)的一侧均与所述固定板(19)的一侧相接触,其中一个所述丝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7);
所述松紧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25)一侧的支架(26),所述支架(26)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7),所述第二转轴(27)上设置有松紧带(28),所述松紧带(2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27)固定连接,所述松紧带(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29),所述卡板(29)的一侧开设有挂孔,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钩(30),所述卡钩(30)与所述挂孔相适配;
两个所述移动板(3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杆(16),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二弹簧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夹板(35),两个所述夹板(35)均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23)上;
所述旋钮(37)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38),所述滑杆(38)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L形连杆(39),所述L形连杆(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40),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固定板(19)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橡胶塞(40)与所述插槽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环(9)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L形压杆(15),多个所述L形压杆(1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杆(34),多个所述第三弹簧杆(3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块(17),多个所述压块(17)的底部均与所述主固定座(12)固定连接,所述主固定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粘性圈(14),所述第二粘性圈(14)的内径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一粘性圈(13)的外径,且所述第二粘性圈(14)的位置与多个所述压块(17)的位置相互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座(12)的外形呈斗笠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四个所述伸缩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4),底板(4)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自锁轮。
CN202110510863.3A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 Active CN113134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0863.3A CN113134120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0863.3A CN113134120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4120A CN113134120A (zh) 2021-07-20
CN113134120B true CN113134120B (zh) 2023-11-24

Family

ID=76817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0863.3A Active CN113134120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41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3561B (zh) * 2021-12-20 2023-09-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用于胸外科引流管稳定固定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8768A (zh) * 2019-01-22 2019-04-05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一种胸外科治疗用引流固定防护装置
CN209475245U (zh) * 2018-12-12 2019-10-11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一种医用肝胆外科新型引流护理装置
CN210020533U (zh) * 2019-03-19 2020-02-07 岑觅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防脱落引流装置
CN110898268A (zh) * 2019-10-29 2020-03-24 杨淑芳 一种急诊内科用气胸排气装置
CN111772711A (zh) * 2020-06-23 2020-10-16 王美玉 一种介入科加压护理装置
CN211751342U (zh) * 2019-12-24 2020-10-27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
CN212730546U (zh) * 2020-04-02 2021-03-19 肖静 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
CN212756660U (zh) * 2020-04-21 2021-03-23 亢延彩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54221A1 (en) * 2019-02-11 2020-08-13 Joshua Burk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drain immobi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475245U (zh) * 2018-12-12 2019-10-11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一种医用肝胆外科新型引流护理装置
CN109568768A (zh) * 2019-01-22 2019-04-05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一种胸外科治疗用引流固定防护装置
CN210020533U (zh) * 2019-03-19 2020-02-07 岑觅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防脱落引流装置
CN110898268A (zh) * 2019-10-29 2020-03-24 杨淑芳 一种急诊内科用气胸排气装置
CN211751342U (zh) * 2019-12-24 2020-10-27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
CN212730546U (zh) * 2020-04-02 2021-03-19 肖静 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
CN212756660U (zh) * 2020-04-21 2021-03-23 亢延彩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装置
CN111772711A (zh) * 2020-06-23 2020-10-16 王美玉 一种介入科加压护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4120A (zh) 202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34120B (zh) 一种胸外科用引流器械
CN107174317B (zh) 一种超声引导乳腺穿刺导向器
CN205252277U (zh) 一种肾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
CN107416333A (zh) 医疗药液盛放罐
CN203970804U (zh) 气管手术防护固定装置
CN108245219B (zh) 一种导管介入手术用创面止血器
CN112891681A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腿部手术用麻醉注射装置
CN211270947U (zh) 一种穿刺介入手术用压迫装置
CN209864386U (zh) 一种儿科临床用的肢体约束装置
CN209575352U (zh) 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
CN209301431U (zh) 可调节上肢约束保护具
CN208368005U (zh) 儿科护理实训用头皮静脉穿刺模型
CN208726564U (zh) 一种适用于放射医学技术的固定保护装置
CN111569216B (zh) 一种便于进行连接的急诊科护理用呼吸面罩装置
CN205386220U (zh) 一种含有上肢搁板的抢救床
CN210446986U (zh) 儿科采血用手臂固定装置
CN212730546U (zh) 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
CN109223295B (zh) 一种鼻科临床鼻部手术冷敷装置
CN107174456A (zh) 一种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盒
CN209734270U (zh) 一种关节外科护理用固束器
CN105534671A (zh) 一种含有上肢搁板的抢救床
CN217489182U (zh) 一种骨科手术辅助架
CN213207322U (zh) 一种便携式敷料检查灯
CN205055000U (zh) 心血管内科用负压引流装置
CN216365210U (zh) 心内科临床术中穿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0

Address after: 9-10/F, Building 6-B,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R&D Park, No. 75, Tiansheng Road,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00

Applicant after: Zhiy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an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3, No.29, Tongyi Road, Huancui District,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4200

Applicant before: Dang Shengl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