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3600A - 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3600A
CN113133600A CN202110541125.5A CN202110541125A CN113133600A CN 113133600 A CN113133600 A CN 113133600A CN 202110541125 A CN202110541125 A CN 202110541125A CN 113133600 A CN113133600 A CN 113133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far infrared
plate
chai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11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ndao Baif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ndao Baif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ndao Baif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ndao Baif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411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36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3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3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00Chair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Chairs or stools with rotatable or vertically-adjustable sea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2Seat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62Accessories for chairs
    • A47C7/72Adapt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lamps, radio sets, bars, telephones,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or the like
    • A47C7/74Adapt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lamps, radio sets, bars, telephones,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or the like for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 A47C7/748Adapt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lamps, radio sets, bars, telephones,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or the like for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for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25Warming the body, e.g. hyperthermia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8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 A61N2005/0659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 A61N2005/06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far infrar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包括:椅座、椅背、支撑组件、远红外发热板、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椅背转动连接在所述椅座的后侧,所述椅座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椅背和椅座均为镂空设置,且所述椅背和椅座的内部均设置有远红外发热板;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远红外发热板的加热温度。通过镂空设置的椅座和椅背透气性和导热性较好,通过远红外发热板可实现椅背和椅座的加热功能和理疗功能,产生的远红外线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并且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可调节适宜人体的温度,并且还可根据人体表面的温度自动调节控制远红外发热板的加热温度高低,以防止在长时间的加热温度下导致低温烫伤,保证人们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理疗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
背景技术
如今大多数人每天工作都需要久坐,长时间久坐容易引起腰部、背部以及臀部的一些病症,现有可发射远红外线功能的椅子用于保健,可将我们工作时常用的椅子进行改良,使其具有远红外理疗功能,可解决边工作边理疗的问题,并且椅子通过远红外发热板进行加热,可设定温度调节的功能,便于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工作环境。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包括:椅座、椅背、支撑组件、远红外发热板、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椅背转动连接在所述椅座的后侧,所述椅座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椅背和椅座均为镂空设置,且所述椅背和椅座的内部均设置有远红外发热板;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远红外发热板的加热温度。
优选的是,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调节开关、主控装置,所述温度调节开关设置在所述椅座的一侧,所述主控装置设置在所述椅背上,且所述温度调节开关通过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温度调节开关包括:电源开关键、控制所述椅座内远红外发热板温度的座温度选择键、控制椅背内远红外发热板温度的背温度选择键;按下所述电源开关键,所述椅背和所述椅座内的远红外发热板同时以初始设定温度开启加热,通过按下座温度选择键调节椅座内远红外发热板的温度,通过按下背温度选择键调节椅背内远红外发热板的温度。
优选的是,所述椅座包括:两个座侧板、多个座木条,两个所述座侧板平行设置且通过所述座木条连接,且多个所述座木条均匀且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座侧板的顶端和前端;所述座木条的下方且沿所述椅座的前后方向依次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远红外发热板,相邻的两个所述远红外发热板为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座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座侧板固定连接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座侧板固定连接的底盘支架,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所述底盘支架与椅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座侧板的外侧均设有扶手。
优选的是,所述椅背包括:两个背侧板、多个背木条、背板,两个所述背侧板平行设置且通过所述背木条连接,且多个所述背木条均匀且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背侧板的前侧,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背侧板的后侧;所述背木条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远红外发热板,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与所述背侧板固定连接的背支架,所述背支架上固定连接有L形钢板,所述L形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还设有与所述背侧板连接的主控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背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板条,所述板条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且其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弧形凸起相对应的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主控装置包括:主控底盒、主控电路板、主控盒盖、散热装置,所述主控电路板和所述散热装置均设置在主控底盒内,所述主控盒盖与所述主控底盒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用于给所述主控电路板散热;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道、吹风组件,所述散热风道内设有所述主控电路板,所述散热风道的前侧面设有吹风板,所述吹风板上设有多个吹风孔,所述散热风道的后侧面设有通风板,所述通风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电机和利用所述电机驱动的散热风扇;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双螺纹杆、螺纹筒、第一推板、吹风箱,所述双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散热风扇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吹风箱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筒套设在所述双螺纹杆外侧,且所述螺纹筒的侧壁上对称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吹风箱后与所述第一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板密封且滑动连接在所述吹风箱内部;所述吹风箱的侧壁远离所述螺纹筒的一端对称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出气孔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出气孔通过气管与所述吹风板上的吹风孔连通;
所述主控电路板的后侧依次连接有第一散热板、驱动板、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内部设有呈连续S形设置的第一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散热板内部设有呈连续S形设置的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驱动板内设有第一驱动腔和第二驱动腔,所述第一驱动腔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腔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密封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腔内,所述第一驱动腔内的所述第一弹簧所在的密封腔中充有受热膨胀的第一液体,所述第二驱动腔靠近所述第一驱动腔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密封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腔内,所述第二驱动腔内的所述第三推板右侧的密封腔中充有用于散热的第二液体;所述第一驱动腔的左端和所述第二驱动腔的左端通过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驱动腔的右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处分别设有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和第五单向阀;所述第二驱动腔的内侧壁上设有隔热层,所述第一驱动腔的内侧壁上设有导热层。
优选的是,还包括温度自动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用于检测人体表面温度的人体温度检测装置,所述人体温度检测装置通过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温度调节开关电连接;在按下所述电源开关键后,其无操作时间满足预设的无操作时间阈值时,所述温度自动调节装置开启,并通过所述人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人体的温度,根据检测得到的人体温度通过主控装置分别控制所述椅背和椅座内的远红外发热板自动调节温度。
优选的是,所述温度自动调节装置调节远红外发热板温度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计算人体穿着衣服时的背部外表面或臀部外表面的温度Ta的调节方程:
Figure BDA0003071835670000031
其中,A表示人体新陈代谢率,W表示人体做功率,k表示人体穿衣服面积的系数,εi为单层衣服的热阻值,i=1,2,…,n,n为衣服层数,Tf为人体辐射温度,μ为表面传热系数,Tb为所述椅座或椅背表面的温度;
步骤2、根据人体穿着衣服时的背部外表面或臀部外表面的温度Ta建立下述方程:
Q=δ*S*(Ta-Tc)/d
其中,Q为通过衣服传递的热量,δ为衣服的导热系数,S为通过衣服传递热量的面积,Tc为人裸体的背部表面或臀部表面的温度,d为衣服的厚度;
设定通过衣服传递的热量Q为恒定值,若人裸体表面的体温Tc小于预设值,则根据人体表面的体温Tc的变化反向调节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的加热温度,以获得调节后的所述椅座或椅背表面的温度,通过步骤的公式调节人体穿着衣服时的背部外表面或臀部外表面的温度Ta值,保证通过衣服传递的热量Q为恒定值;若人裸体表面的体温Tc大于预设值,则停止对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的温度调节。
优选的是,所述椅座或椅背接触人体的表面分布多个识别检测点,所述识别检测点通过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温度调节开关电连接,所述识别检测点用于检测与所述椅座或椅背接触的人体外表面是否穿衣服,若检测到人体外表面没有穿衣服即皮肤直接与所述椅座或椅背接触,则所述主控电路板控制所述温度调节开关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不导通,若检测到人体外表面穿衣服即皮肤间接与所述椅座或椅背接触,则所述主控电路板控制所述温度调节开关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导通,可正常使用所述温度调节开关。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通过镂空设置的椅座和椅背透气性和导热性较好,通过远红外发热板可实现椅背和椅座的加热功能和理疗功能,产生的远红外线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可对人们的腰部、背部等部位进行理疗,并且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可根据环境温度不同的调节适宜人体的温度,并且还可根据人体表面的温度自动调节控制远红外发热板的加热温度高低,以防止在长时间的加热温度下导致低温烫伤,保证人们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中椅座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中椅背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中相邻板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背面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中主控装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中图7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1为椅座、101为座侧板、102为座木条、2为椅背、201为背侧板、202为背木条、203为背板、2031为板条、2032为弧形凸起、2033为凹槽、3为支撑组件、301为、302为、4为远红外发热板、5为温度调节装置、501为温度调节开关、502为主控装置、5021为主控底盒、5022为主控电路板、5023为主控盒盖、6为防护网、7为底盘支架、8为扶手、9为背支架、10为L形钢板、11为散热风道、12为吹风组件、1201为双螺纹杆、1202为螺纹筒、1203为第一推板、1204为吹风箱、1205为连接杆、1206为进气孔、1207为出气孔、1208为第一单向阀、1209为第二单向阀、13为吹风板、1301为吹风孔、14为通风板、15为电机、16为散热风扇、17为第一散热板、1701为第一水流通道、1702为第一进水口、1703为第一出水口、1704为第三单向阀、1705为第四单向阀、18为驱动板、1801为第一驱动腔、1802为第二驱动腔、1803为第一弹簧、1804为第二推板、1805为第一液体、1806为第二弹簧、1807为第三推板、1808为第二液体、1809为气流通道、19为第二散热板、1901为第二水流通道、1902为第二进水口、1903为第二出水口、1904为第五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包括:椅座1、椅背2、支撑组件3、远红外发热板4、温度调节装置5,所述椅背2转动连接在所述椅座1的后侧,所述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支撑组件3,所述椅背2和椅座1均为镂空设置,且所述椅背2和椅座1的内部均设置有远红外发热板4;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5用于调节远红外发热板4的加热温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支撑组件3包括:底盘组件301和移动组件302,底盘组件301与椅座1的底部连接,底盘组件301下方转动连接有移动组件302,底盘组件301用于调节椅背2的后仰角度以及椅座1的高度,底盘组件301可带动椅座1相对于移动组件302360度转动,移动组件302用于支撑理疗椅的移动,椅座1和椅背2的内部均设有远红外发热板4,通电后远红外发热板4加热产生热量同时产生有益于人体的远红外线,通过温度调节装置5,可手动调节或自动调节远红外发热板4的加热温度,以方便人们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使用,并且调节至适宜的温度来进行理疗加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镂空设置的椅座1和椅背2透气性和导热性较好,通过远红外发热板4可实现椅背2和椅座1的加热功能和理疗功能,产生的远红外线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可对人们的腰部、背部等部位进行理疗,并且通过温度调节装置5可根据环境温度不同的调节适宜人体的温度,并且还可根据人体表面的温度自动调节控制远红外发热板4的加热温度高低,以防止在长时间的加热温度下导致低温烫伤,保证人们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5包括:温度调节开关501、主控装置502,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设置在所述椅座1的一侧,所述主控装置502设置在所述椅背2上,且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通过所述主控装置502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温度调节开关501通过主控装置502用于控制远红外发热板4加热的启动、停止以及加热温度的调节,温度调节开关501设置在椅座1的一侧,方便人们坐在椅子上时,伸手就可以触碰到温度调节开关501,主控装置502设置在椅背2的内部,充分利用理疗椅的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包括:电源开关键、控制椅座1内远红外发热板4温度的座温度选择键、控制椅背2内远红外发热板4温度的背温度选择键;按下所述电源开关键,所述椅背2和所述椅座1内的远红外发热板4同时以初始设定温度开启加热,通过按下座温度选择键调节椅座1内远红外发热板4的温度,通过按下背温度选择键调节椅背2内远红外发热板4的温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通过按下电源开关键,椅背2和椅座1内的远红外发热板4均以各自的初始设定温度开启进行加热,初始设定温度为椅座140度,椅背250度,并且对应温度的指示灯亮起,若不再次按下电源开关键则默认加热4小时,4小时后自动关机并且伴随关机提示音,座温度选择键的温度选择顺序为:40、45、50、60、关、30、35、40、45、50、60、关,依次循环,背温度选择键的温度选择顺序为:50、60、关、40、45、50、60、关,依次循环,当进行温度选择时,每个温度对应的指示灯亮起。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电源开关键可控制远红外发热板4的开启和停止,并且如果忘了关闭电源开关键,则默认加热4小时后自动关机,避免理疗椅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长时间加热导致资源浪费,节约资源,防止长时间加热损坏,通过座温度选择键和背温度选择键可分别对椅座1和椅背2的加热单独控制,并且可选择适宜的温度进行加热,通过指示灯可提示人们当前的加热温度,方便人们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椅座1包括:两个座侧板101、多个座木条102,两个所述座侧板101平行设置且通过所述座木条102连接,且多个所述座木条102均匀且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座侧板101的顶端和前端;所述座木条102的下方且沿所述椅座1的前后方向依次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远红外发热板4,相邻的两个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为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座侧板101固定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座侧板101固定连接的防护网6,所述防护网6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座侧板101固定连接的底盘支架7,所述支撑组件3通过所述底盘支架7与椅座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座侧板101的外侧均设有扶手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座侧板101和座木条102可选用木质材料,椅座1通过两个座侧板101和多个座木条102形成镂空状,可使其内侧的远红外发热板4发热产生的热量和远红外线从多个座木条102之间的空隙直接传递出来,远红外发热板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远红外发热板4为层叠倾斜的设置,远红外发热板4通过两个座侧板101固定,防护网6将远红外发热板4及与其连接的线路与底盘组件3015隔开,防止坠落或缠绕,底盘支架用于支撑椅座1的重量,并将椅座1与底盘组件3015连接,座侧板101的侧面设有温度调节开关501,温度调节开关501通过主控装置502与远红外发热板4电连接,控制远红外发热板4的加热温度,并且可单独控制椅背2加热或椅座1加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多个座木条102将两个座侧板101连接,形成镂空的同时起到椅座1的支撑作用,并且远红外发热板4为多个,且为倾斜设置,同时相邻的两个远红外发热板4之间上下具有部分重叠,且上下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可使空气流通于两个远红外发热板4之间,在远红外发热板4通电后,可使流通两个远红外发热板4之间的气流中的氧电离,产生少量的对人体有益的负氧离子,并且倾斜设置的远红外发热板4可减少对座木条102的直接烘烤,延长座木条102的使用寿命;防护网6可防止远红外发热板4以及与其连接的线路掉落而缠绕至底盘组件3015上,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扶手8便于人们休息时将胳膊搭在上面,温度调节开关501设置在座侧板101的侧面,方便伸手就可进行温度调节,并且可根据需要单独控制椅背2或椅座1的加热,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椅背2包括:两个背侧板201、多个背木条202、背板203,两个所述背侧板201平行设置且通过所述背木条202连接,且多个所述背木条202均匀且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背侧板201的前侧,所述背板203设置在所述背侧板201的后侧;所述背木条202与所述背板203之间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远红外发热板4,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背侧板201固定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与所述背板203之间设有与所述背侧板201固定连接的背支架9,所述背支架9上固定连接有L形钢板10,所述L形钢板1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3固定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与所述背板203之间还设有与所述背侧板201连接的主控装置50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背侧板201、背木条202和背板203均可选用木质材料,椅背2通过背侧板201、多个背木条202和背板203形成镂空结构,整个椅背2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也就是说背侧板201的前侧均匀分布的多个背木条202形成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同时椅背2内部的远红外发热板4依据背木条202形成的弧形适应的倾斜设置,背支架9与背侧板201固定连接,且通过L形钢板10与底盘组件3015连接,L形钢板10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在调节椅背2角度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主控装置502与温度调节开关501和远红外发热板4通电连接,通过按下温度调节开关501,通过主控装置502控制远红外发热板4加热或暂停,或进行温度调节等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多个背木条202将两个背侧板201连接,形成具有支撑作用的镂空椅背2,通过背板203将远红外发热板4、背支架9以及L形钢板10封在椅背2内部,达到美观的效果,椅背2内部远红外发热板4的设置与椅座1内部远红外发热板4的设置相同,均可产生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和少量氧离子,对人体重要的背部进行理疗;在调节椅背2角度时,通过L形钢板10可对椅背2起到支撑作用,增加椅背2的支撑点,分担椅背2与椅座1旋转连接处的支撑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203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板条2031,所述板条2031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2032,且其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弧形凸起2032相对应的凹槽203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两个背侧板201与背板203可拆卸的连接,由于椅背2为弧形设置,并且背板203设置为可拆卸的更便于对椅背2内部的远红外加热板以及主控装置502进行维修更换,故将背板203设置为依次连接的多个板条2031,相邻的两个板条2031间可进行小角度的转动,板条2031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2032,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凹槽2033,凹槽2033的活动口小于凹槽2033的宽度,弧形凸起2032远离板条2031的端部与凹槽2033内部的宽度相对应,弧形凸起2032靠近板条2031一端的宽度小于活动口的宽度,且活动口的边缘为弧形设置,可使弧形凸起2032在凹槽2033内转动一定角度且不会脱出;在安装背板203时,可通过多个板条2031的转动连接,调整背板203与背侧板201贴合的弧度,可配合背侧板201的弧度进行安装,使背板203与背侧板201更加贴合,更加美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装置502包括:主控底盒5021、主控电路板5022、主控盒盖5023、散热装置,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和所述散热装置均设置在主控底盒5021内,所述主控盒盖5023与所述主控底盒5021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用于给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散热;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道11、吹风组件12,所述散热风道11内设有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所述散热风道11的前侧面设有吹风板13,所述吹风板13上设有多个吹风孔1301,所述散热风道11的后侧面设有通风板14,所述通风板14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电机15和利用所述电机15驱动的散热风扇16;所述吹风组件12包括:双螺纹杆1201、螺纹筒1202、第一推板1203、吹风箱1204,所述双螺纹杆1201的一端与所述散热风扇1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双螺纹杆1201的另一端与所述吹风箱1204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筒1202套设在所述双螺纹杆1201外侧,且所述螺纹筒1202的侧壁上对称固定有连接杆1205,所述连接杆1205穿过所述吹风箱1204后与所述第一推板12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板1203密封且滑动连接在所述吹风箱1204内部;所述吹风箱1204的侧壁远离所述螺纹筒1202的一端对称设有进气孔1206和出气孔1207,所述进气孔1206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208,所述出气孔1207内设有第二单向阀1209,所述出气孔1207通过气管与所述吹风板13上的吹风孔1301连通;
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的后侧依次连接有第一散热板17、驱动板18、第二散热板19,所述第一散热板17内部设有呈连续S形设置的第一水流通道1701,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70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1702和第一出水口1703;所述第二散热板19内部设有呈连续S形设置的第二水流通道1901,所述第二水流通道190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进水口1902和第二出水口1903;所述驱动板18内设有第一驱动腔1801和第二驱动腔1802,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弹簧1803,所述第一弹簧180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推板1804,所述第二推板1804密封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内,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内的所述第一弹簧1803所在的密封腔中充有受热膨胀的第一液体1805,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靠近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弹簧1806,所述第二弹簧1806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推板1807,所述第三推板1807密封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内,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内的所述第三推板1807右侧的密封腔中充有用于散热的第二液体1808;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的左端和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的左端通过气流通道1809连通,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的右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口1702和所述第二出水口1903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1703与所述第二进水口1902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1702、第一出水口1703和第二出水口1903处分别设有第三单向阀1704、第四单向阀1705和第五单向阀1904;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的内侧壁上设有隔热层,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的内侧壁上设有导热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主控底盒5021用于将主控装置502安装在背侧板上,温度调节开关501通过主控电路板5022来控制远红外发热板4,散热装置用于给主控电路板5022进行散热,将主控电路板5022安装在散热风道11内,通过通风板14上设有的电机15驱动散热风扇16,将主控电路板5022散发的热量带走,散热风扇16转动的同时,双螺纹杆1201同时转动,带动螺纹筒1202沿双螺纹杆1201直线往复运动,与螺纹筒1202通过连接杆1205连接的第一推板1203也跟着螺纹筒1202做直线往复运动,当第一推板1203在吹风箱1204内向靠近主控电路板5022的方向移动时,使气体仅能从设有第一单向阀1208的进气孔1206进入吹风箱1204内,当第一推板1203在吹风箱1204内向远离主控电路板5022的方向移动时,推压吹风箱1204内的气体,在压力作用下,使气体仅能从设有第二单向阀1209的出气孔1207排出,气体通过气管从吹风板13上的吹风孔1301吹向主控电路板5022,加快主控电路板5022上的空气流动,然后热空气由散热风扇16排出至主控装置502外侧,主控盒盖5023上可设有多个排气孔,用于将热空气排出,进而达到给主控电路板5022散热的目的;当主控电路板5022的温度较高时,则驱动板18会启动进行二次散热,初始状态时,第一水流通道1701和第二水流通道1901内无第二液体1808,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内的所述第三推板1807右侧的密封腔中充有用于散热的第二液体1808,可设置第三推板1807右侧的密封腔的容积大于第一水流通道1701和第二水流通道1901的容积之和,且第一水流通道1701的容积等于第二水流通道1901的容积,当热量由导热层传递至第一液体1805使其温度升高膨胀后,推动第二推板1804向左侧移动,则第一驱动腔1801内位于第二推板1804左侧的密封腔内气体被压缩,气体沿气流通道1809进入第二驱动腔1802的左端,第二驱动腔1802内的气压增加推动第三推板1807向右移动压缩第二液体1808,使第二液体1808仅能通过第三单向阀1704由第一进水口1702进入至第一水流通道1701,第一水流通道1701为连续的S形通道,与主控电路板5022的一侧紧密贴合,第二液体1808的流动可吸收主控电路板5022上的热量,并通过第四单向阀1705沿第一水流通道1701的第一出水口1703流入至第二水流通道1901,第二水流通道1901的后侧与散热风扇16贴近,通过散热风扇16可降低第二水流通道1901内第二液体1808的温度,若此时主控电路板5022的温度没有下降,第三推板1807继续向右侧推动第二液体1808,则第一水流通道1701和第二水流通道1901内压力均增加,第二水流通道1901的第二出水口1903设置的第五单向阀1904打开,则第二水流通道1901和第二驱动腔1802内的第二液体1808同时进入第一水流通道1701内,如此进行循环降温,当连续流入至第一水流通道1701内的第二液体1808使主控电路板5022的温度降下来时,第一液体1805的温度也随之降低,在第一弹簧1803的弹力作用下将第二推板1804向右侧拉动,进而使第二驱动腔1802内的气压降低,并且通过第二弹簧1806将第三推板1807向左拉动,使位于第三推板1807右侧的密封腔内压力降低,同时第二水流通道1901内的第二液体1808通过第五单向阀1904从第二出水口1903流入至第二驱动腔1802的右侧,恢复初始状态,第一驱动腔1801、第二驱动腔1802、第一水流通道1701以及第二水流通道1901内的压力保持平衡,以使第二液体1808能够在第二驱动腔1802、第一水流通道1701和第二水流通道1901内循环流动,以达到给主控电路板5022降温的目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散热风扇16和吹风板13,使散热风道11内具有循环气流,对主控电路板5022进行散热,通过双螺纹杆1201和螺纹筒1202可实现第一推板1203在吹风箱1204内的往复运动,进而使吹风板13间歇性的向主控电路板5022吹风,通过一个电机15实现散热风扇16和第一推板1203的同时运动,节省空间,并且若是主控电路板5022的温度下降较慢时,通过导热层和受热会膨胀的第一液体1805使驱动板18启动开始进行二次散热,进一步加快主控电路板5022的散热速度,通过第二驱动腔1802内设有的隔热层,可保证第二液体1808的温度不升高,由于主控装置502设置在椅背2的内部,椅背2的内部有远红外加热板,远红外加热板长时间加热会将热量传递至主控电路板5022上,因此设置的驱动板18可进行辅助散热,防止主控电路板5022由于自身的发热以及外界传递的热量而导致损坏,延长主控电路板5022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温度自动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用于检测人体表面温度的人体温度检测装置,所述人体温度检测装置通过所述主控装置502与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电连接;在按下所述电源开关键后,其无操作时间满足预设的无操作时间阈值时,所述温度自动调节装置开启,并通过所述人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人体的温度,根据检测得到的人体温度通过主控装置502分别控制所述椅背2和椅座1内的远红外发热板4自动调节温度;
所述温度自动调节装置调节远红外发热板4温度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计算人体穿着衣服时的背部外表面或臀部外表面的温度Ta的调节方程:
Figure BDA0003071835670000111
其中,A表示人体新陈代谢率,W表示人体做功率,k表示人体穿衣服面积的系数,εi为单层衣服的热阻值,i=1,2,…,n,n为衣服层数,Tf为人体辐射温度,μ为表面传热系数,Tb为所述椅座1或椅背2表面的温度;
步骤2、根据人体穿着衣服时的背部外表面或臀部外表面的温度Ta建立下述方程:
Q=δ*S*(Ta-Tc)/d
其中,Q为通过衣服传递的热量,δ为衣服的导热系数,S为通过衣服传递热量的面积,Tc为人裸体的背部表面或臀部表面的温度,d为衣服的厚度;
设定通过衣服传递的热量Q为恒定值,若人裸体表面的体温Tc小于预设值,则根据人体表面的体温Tc的变化反向调节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的加热温度,以获得调节后的所述椅座1或椅背2表面的温度,通过步骤1的公式调节人体穿着衣服时的背部外表面或臀部外表面的温度Ta值,保证通过衣服传递的热量Q为恒定值;若人裸体表面的体温Tc大于预设值,则停止对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的温度调节。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使用理疗椅时,可先通过手动按下电源开关键,然后手动进行温度调节,当对温度调节开关501无操作时间满足预设的时间阈值时,也就是在设定的时间段内对温度调节开关501无操作时,则温度自动调节装置便开启,随时监测人体的温度变化,通过设定通过衣服传递的热量Q为恒定值,也就是设定人体穿着衣服的外面和里面的温差保持恒定,可通过人裸体的体温变化来调节人体穿着衣服的外表面温度值,进而通过步骤1的调节方程可对所述椅座1或椅背2表面的温度进行调节,而所述椅座1或椅背2表面的温度由远红外发热板4的加热温度来确定,因此实现了通过监测人裸体的体温变化调节远红外发热板4的加热温度,使传递至人体的热量始终保持恒定值,加热温度与体温为正比关系,防止加热温度过高导致人体瞬间过热而产生不舒适感,同时在不同的室温环境下,人体温也不一样,可使远红外发热板4的加热温度以最适宜人体的温度进行加热,保持恒定的热传递,使人体在理疗椅上感受的温度更加舒适,并且还设有加热保护的功能,根据人裸体的体温最大耐受值为预设值,当检测到人裸体的体温超过预设值时,则停止对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的温度自动调节的功能,此时,可设定温度恢复至初始状态,防止过热导致人体发生烫伤,对人体起到保护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椅座1或椅背2接触人体的表面分布多个识别检测点,所述识别检测点通过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与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电连接,所述识别检测点用于检测与所述椅座1或椅背2接触的人体外表面是否穿衣服,若检测到人体外表面没有穿衣服即皮肤直接与所述椅座1或椅背2接触,则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控制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不导通,若检测到人体外表面穿衣服即皮肤间接与所述椅座1或椅背2接触,则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控制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导通,可正常使用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多个识别检测点可根据人体皮肤具有导电的特性,而衣服不能导电而设定,以识别人体与椅座1或椅背2接触的部位是否穿衣服,若人体皮肤直接与椅座1或椅背2接触,则在长时间的加热下,皮肤容易发生低温烫伤,有一定的使用风险,因此当人体皮肤直接与椅座1或椅背2接触时,主控电路板5022控制温度调节开关501与远红外发热板4不导通,此时,无论如何操作都不能使远红外发热板4开启加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若检测到人体皮肤没有直接与椅座1或椅背2接触,则可正常使用温度调节开关501,保证了使用理疗椅的安全性,更加智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座(1)、椅背(2)、支撑组件(3)、远红外发热板(4)、温度调节装置(5),所述椅背(2)转动连接在所述椅座(1)的后侧,所述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支撑组件(3),所述椅背(2)和椅座(1)均为镂空设置,且所述椅背(2)和椅座(1)的内部均设置有远红外发热板(4);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5)用于调节远红外发热板(4)的加热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5)包括:温度调节开关(501)、主控装置(502),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设置在所述椅座(1)的一侧,所述主控装置(502)设置在所述椅背(2)上,且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通过所述主控装置(502)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包括:电源开关键、控制所述椅座(1)内远红外发热板(4)温度的座温度选择键、控制椅背(2)内远红外发热板(4)温度的背温度选择键;按下所述电源开关键,所述椅背(2)和所述椅座(1)内的远红外发热板(4)同时以初始设定温度开启加热,通过按下座温度选择键调节椅座(1)内远红外发热板(4)的温度,通过按下背温度选择键调节椅背(2)内远红外发热板(4)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1)包括:两个座侧板(101)、多个座木条(102),两个所述座侧板(101)平行设置且通过所述座木条(102)连接,且多个所述座木条(102)均匀且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座侧板(101)的顶端和前端;所述座木条(102)的下方且沿所述椅座(1)的前后方向依次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远红外发热板(4),相邻的两个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为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座侧板(101)固定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座侧板(101)固定连接的防护网(6),所述防护网(6)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座侧板(101)固定连接的底盘支架(7),所述支撑组件(3)通过所述底盘支架(7)与椅座(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座侧板(101)的外侧均设有扶手(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2)包括:两个背侧板(201)、多个背木条(202)、背板(203),两个所述背侧板(201)平行设置且通过所述背木条(202)连接,且多个所述背木条(202)均匀且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背侧板(201)的前侧,所述背板(203)设置在所述背侧板(201)的后侧;所述背木条(202)与所述背板(203)之间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远红外发热板(4),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背侧板(201)固定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与所述背板(203)之间设有与所述背侧板(201)固定连接的背支架(9),所述背支架(9)上固定连接有L形钢板(10),所述L形钢板(1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3)固定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与所述背板(203)之间还设有与所述背侧板(201)连接的主控装置(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03)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板条(2031),所述板条(2031)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2032),且其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弧形凸起(2032)相对应的凹槽(203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装置(502)包括:主控底盒(5021)、主控电路板(5022)、主控盒盖(5023)、散热装置,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和所述散热装置均设置在主控底盒(5021)内,所述主控盒盖(5023)与所述主控底盒(5021)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用于给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散热;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道(11)、吹风组件(12),所述散热风道(11)内设有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所述散热风道(11)的前侧面设有吹风板(13),所述吹风板(13)上设有多个吹风孔(1301),所述散热风道(11)的后侧面设有通风板(14),所述通风板(14)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电机(15)和利用所述电机(15)驱动的散热风扇(16);所述吹风组件(12)包括:双螺纹杆(1201)、螺纹筒(1202)、第一推板(1203)、吹风箱(1204),所述双螺纹杆(1201)的一端与所述散热风扇(1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双螺纹杆(1201)的另一端与所述吹风箱(1204)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筒(1202)套设在所述双螺纹杆(1201)外侧,且所述螺纹筒(1202)的侧壁上对称固定有连接杆(1205),所述连接杆(1205)穿过所述吹风箱(1204)后与所述第一推板(12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板(1203)密封且滑动连接在所述吹风箱(1204)内部;所述吹风箱(1204)的侧壁远离所述螺纹筒(1202)的一端对称设有进气孔(1206)和出气孔(1207),所述进气孔(1206)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208),所述出气孔(1207)内设有第二单向阀(1209),所述出气孔(1207)通过气管与所述吹风板(13)上的吹风孔(1301)连通;
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的后侧依次连接有第一散热板(17)、驱动板(18)、第二散热板(19),所述第一散热板(17)内部设有呈连续S形设置的第一水流通道(1701),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70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1702)和第一出水口(1703);所述第二散热板(19)内部设有呈连续S形设置的第二水流通道(1901),所述第二水流通道(190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进水口(1902)和第二出水口(1903);所述驱动板(18)内设有第一驱动腔(1801)和第二驱动腔(1802),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弹簧(1803),所述第一弹簧(180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推板(1804),所述第二推板(1804)密封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内,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内的所述第一弹簧(1803)所在的密封腔中充有受热膨胀的第一液体(1805),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靠近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弹簧(1806),所述第二弹簧(1806)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推板(1807),所述第三推板(1807)密封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内,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内的所述第三推板(1807)右侧的密封腔中充有用于散热的第二液体(1808);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的左端和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的左端通过气流通道(1809)连通,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的右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口(1702)和所述第二出水口(1903)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1703)与所述第二进水口(1902)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1702)、第一出水口(1703)和第二出水口(1903)处分别设有第三单向阀(1704)、第四单向阀(1705)和第五单向阀(1904);所述第二驱动腔(1802)的内侧壁上设有隔热层,所述第一驱动腔(1801)的内侧壁上设有导热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自动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用于检测人体表面温度的人体温度检测装置,所述人体温度检测装置通过所述主控装置(502)与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电连接;在按下所述电源开关键后,其无操作时间满足预设的无操作时间阈值时,所述温度自动调节装置开启,并通过所述人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人体的温度,根据检测得到的人体温度通过主控装置(502)分别控制所述椅背(2)和椅座(1)内的远红外发热板(4)自动调节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自动调节装置调节远红外发热板(4)温度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计算人体穿着衣服时的背部外表面或臀部外表面的温度Ta的调节方程:
Figure FDA0003071835660000031
其中,A表示人体新陈代谢率,W表示人体做功率,k表示人体穿衣服面积的系数,εi为单层衣服的热阻值,i=1,2,…,n,n为衣服层数,Tf为人体辐射温度,μ为表面传热系数,Tb为所述椅座(1)或椅背(2)表面的温度;
步骤2、根据人体穿着衣服时的背部外表面或臀部外表面的温度Ta建立下述方程:
Q=δ*S*(Ta-Tc)/d
其中,Q为通过衣服传递的热量,δ为衣服的导热系数,S为通过衣服传递热量的面积,Tc为人裸体的背部表面或臀部表面的温度,d为衣服的厚度;
设定通过衣服传递的热量Q为恒定值,若人裸体表面的体温4c小于预设值,则根据人体表面的体温Tc的变化反向调节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的加热温度,以获得调节后的所述椅座(1)或椅背(2)表面的温度,通过步骤1的公式调节人体穿着衣服时的背部外表面或臀部外表面的温度Ta值,保证通过衣服传递的热量Q为恒定值;若人裸体表面的体温Tc大于预设值,则停止对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的温度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1)或椅背(2)接触人体的表面分布多个识别检测点,所述识别检测点通过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与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电连接,所述识别检测点用于检测与所述椅座(1)或椅背(2)接触的人体外表面是否穿衣服,若检测到人体外表面没有穿衣服即皮肤直接与所述椅座(1)或椅背(2)接触,则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控制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不导通,若检测到人体外表面穿衣服即皮肤间接与所述椅座(1)或椅背(2)接触,则所述主控电路板(5022)控制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4)导通,可正常使用所述温度调节开关(501)。
CN202110541125.5A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 Pending CN1131336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1125.5A CN113133600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1125.5A CN113133600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3600A true CN113133600A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17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1125.5A Pending CN113133600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36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4222A (zh) * 2021-12-14 2022-03-25 嘉兴佐帕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座便器用功率可调式一体式加热线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4222A (zh) * 2021-12-14 2022-03-25 嘉兴佐帕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座便器用功率可调式一体式加热线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0281B2 (en) Non-inflatabl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KR101993169B1 (ko) 다목적 의자
KR101196385B1 (ko) 전신욕 사우나기
CN113133600A (zh) 一种温度可调节的远红外发热理疗椅
CN210540108U (zh) 通风坐垫
KR100822451B1 (ko) 다용도 의자
CN113142886A (zh) 一种智能床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40036A (zh) 一种智能加湿取暖器及方法
CN102342686A (zh) 空调床
CN209965797U (zh) 一种具有通风透气功能的智能办公椅
CN115474790A (zh) 床垫及其舒适度控制方法
CN108800279A (zh) 一种暖风机
CN204260338U (zh) 一种无缝连接式空调床垫
CN207707608U (zh) 一种新型冷暖座椅
JP2012246591A (ja) 送風機能を備えた装着体
CN106016427A (zh) 温室型暖风机
CN210070012U (zh) 多功能恒温取暖器
CN202955771U (zh) 浴室暖身器
CN215226244U (zh) 床垫
CN204192106U (zh) 一种温控保健床
WO2017077545A1 (en) Sofa or couch with in built temparture control system
KR102607434B1 (ko) 욕창 방지용 휠체어 냉온매트 장치
CN216358441U (zh) 通风式气囊按摩调温座垫
CN210472433U (zh) 一种可调节温湿度的舒适性按摩轮椅
CN219306354U (zh) 一种冷暖按摩电竞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