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3132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3132A
CN113133132A CN201911415969.4A CN201911415969A CN113133132A CN 113133132 A CN113133132 A CN 113133132A CN 201911415969 A CN201911415969 A CN 201911415969A CN 113133132 A CN113133132 A CN 113133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ntity
mac entity
link
ma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59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3132B (zh
Inventor
孙军帅
刘光毅
黄宇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59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3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3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3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3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3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发送端设备的第一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传输速率,提出了同时在多个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具体地,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时代的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High 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和双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或多连接(MC,Multiple Connectivity)技术,均是对于一个用户设备(UE),提供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然而,在多个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链路控制复杂,且对于终端来说,需要终端具备一定的收发能力,大大提高了终端的制造成本;同时,还会大大增加终端的功耗。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设置在发送端设备的第一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包括:
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MAC实体通过所述第二链路至少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用于复制发送的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上述方案中,获取每条第一链路对应的测量值;
利用获取的测量值,确定用于复制发送的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MAC实体包含主MAC实体和至少一个辅MAC实体;所述主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所述主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一链路;至少一个辅MAC实体中每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一链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MAC实体获取每个辅MAC实体申请的数据量;
所述主MAC实体根据每个辅MAC实体申请的数据量,进行流量控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MAC实体包含一个MAC实体;所述一个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所述一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发送端设备的以下实体之一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无线资源控制(RRC)实体;
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设置在接收端设备的第二MAC实体,包括:
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
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MAC实体包含主MAC实体和至少一个辅MAC实体;所述主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所述主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三链路;至少一个辅MAC实体中每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三链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MAC实体获取每个辅MAC实体接收的第一数据;
所述主MAC实体利用获取的第一数据,确定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MAC实体包含一个MAC实体;所述一个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所述一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两条第三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设置在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设置在接收端设备的第二MAC实体,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设备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利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及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二MAC实体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设备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
所述第二MAC实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发送端设备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接收端设备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发送端设备任一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接收端设备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而接收端设备的第二MAC实体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所述第二MAC实体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MAC层及其以下的低层链路具有数据复制传输功能和能力,而MAC层的上层链路不具有数据复制传输的功能和能力,即只进行数据传,如此,不需要在PDCP和RLC层进行多链路的建立,只需要在MAC层进行灵活、实时的控制,即可实现复制传输,链路控制简单,不需要接收端设备具备多频段的收发能力,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包并不在多个链路上同时发送给接收端设备,因此,接收端设备也就不需要在多个链路上保持同步,从而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种PDCP的复制传输架构示意图;
图1b为另一种PDCP的复制传输架构示意图;
图1c为第三种PDCP的复制传输架构示意图;
图1d为第四种PDCP的复制传输架构示意图;
图2为1a至图1d所示的复制传输架构中MAC调度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RLC PDU格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一种MAC层进行复制传输的链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一种MAC层控制复制传输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发送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基站采用多路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成为空口发送的一种常用方法。另外,随着5G中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的提出,“多倍/复制(duplication)”这种方法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到了,即通过CA、DC/MC等技术,在不同的链路上发送相同数据包,比如通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复制传输,从而得到多链路并行发送的健壮性增益。
对于PDCP的复制传输方案,可以采用4个传输通道的方案,且要求对用户设备(UE)没有影响。4个传输通道的方案,一般采用PDCP和RLC直接连接的多通道,即在原来双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的基础上,继续扩展成多连接,包括基站内和基站间的。图1a至图1d示出了四种PDCP和RLC直接连接的方式。其中,在图1a中,通过载波聚合(CA)实现PDCP分别与4个LC实体连接;在图1b中,通过CA和DC实现PDCP分别与4个LC实体连接,这种方式属于DC+CA方式,具体可以简称为2CA和2DC方式;在图1c中,也是通过CA和DC实现PDCP分别与4个LC实体连接,具体可以简称为3CA+1DC方式;在图1d中,也是通过CA和DC实现PDCP分别与4个LC实体连接,具体可以简称为4CA+4DC方式。
从图1a至图1d可以看出,多路传输全部集中在PDCP层的DC或者多连接(MC,Multiple Connectivity)(可以理解为多个DC)和CA上,并且CA的每个CC拥有一个RLC实体,即CA的每一个载波分量(CC)都与PDCP之间存在一个逻辑链接通道,该通道包含传输信道、逻辑信道和资源块(RB)/分离的(Split)RB(DC下的RB)组成。也就是说,通过PDCP的DC/MC加上MAC CA方式实现多路复用。
图1a至图1d所示的复制传输架构中,尽管存在多个RLC实体,但是如图2所示,从逻辑的角度,只有一个MAC进行调度,包括CA和非CA场景。
显然,上述方式中,由于要建立CA+DC的方式,所以,必须通过RRC信令在基站侧和UE侧同时建立对等的传输信道、逻辑信道和RB/Split RB。同时,因为每个CC对应有一条链路,所以需要确保每条链路的参数、链路的运行等都要基站侧和UE侧保持同步,因此,上述方案的实施,不仅会影响到UE,还会大大提高链路控制的复杂度。同时,相关技术中PDCP实体的流控制方案的不准确性增加了链路上对数据控制的不稳定性。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当需要进行数据复制传输时,只需要MAC层及其以下的低层(英文可以表达为Lower Layer)链路具有数据复制传输功能和能力,而MAC层以上(不包括MAC层)的上层(英文可以表达为Upper Layer)链路不具有数据复制传输的功能和能力,即只进行数据传输。
MAC层以上的链路的形态为无线承载(RB,Radio Bearer)和逻辑信道(LC,LogicalChannel)。MAC层负责LC和传输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的映射处理。MAC层以下的低层(Lower Layer)链路的形态为物理信道。其中,RB可以分为信令无线承载(SRB),数据无线承载(DRB),分离(Split)SRB和Split DRB。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不需要在PDCP和RLC层进行多链路的建立,只需要在MAC层进行灵活、实时的控制,即可实现复制传输,链路控制简单,不需要接收端设备具备多频段的收发能力,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包并不在多个链路上同时发送给接收端设备,因此,接收端设备也就不需要在多个链路上保持同步,从而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功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0:确定发送待发送数据的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这里,所述待发送数据可以称为源数据。
具体地,所述第一MAC实体可以获取每条第一链路对应的测量值;
利用获取的测量值,确定用于复制发送的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其中,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MAC实体可以对所有第一链路对应的测量值进行排序(从高到底排序,或者从低到高排序),根据复制发送的需求,比如需要N个第一链路,依据排序结果选择测量值高的前N个第一链路用于复制发送。
其中,所述复制发送是指:把源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一个或者多个复制的数据包;把源数据包和/或一个或者多个复制的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方。源数据包和复制的数据包完全相同。
步骤301: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
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这里,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
实际应用时,所述发送端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具体可以是基站,比如下一代节点B(gNB)等;相应地,接收第一数据的接收端设备为终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下行数据的发送。当然,所述发送端设备还可以为终端;相应地,接收第一数据的接收端设备为网络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MAC层的数据需要发送给物理(PHY)层,因此,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数据包可以称为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TB是相对于PHY层来说。具体来说,对于MAC实体来说,MAC实体将接收的MAC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进行发送相关处理,得到MA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而在PHY层,对于PHY实体来说,接收的是MAC实体发送的PDU,此时称为TB,在PHY层进行编码之前,可以将TB称为码字(codeword)。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MAC实体可以从高层实体(也可以称为上层实体)获得待发送的数据,当然,也可以获得其它信息,也就是说,所述第一MAC实体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链路至少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
实际应用时,当确定的用于复制发送的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有一条第一链路不能够使用时,比如在HARQ场景下,该第一链路上的数据可以在别的用于复制发送的第一链路上进行发送,此时,当别的第一链路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且不能够使用的第一链路用于发送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时,在别的第一链路上,发送的数据可以包含待发送数据和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当别的第一链路用于发送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且不能够使用的第一链路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时,在别的第一链路上发送的数据可以包含待发送数据和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当发送端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具体可以是基站,比如下一代节点B(gNB)等,在载波聚合(CA)场景下,当MAC层的调度器分配多个载波分量(CC内)的资源,CA的所有CC在不同的基站上间(这种场景可以称为基站间场景)时,尽管在逻辑上,一个UE只有一个MAC实体,但在实际部署时,因为在不同的基站,所以在基站侧,必须是不同基站上部署不同的MAC实体。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AC实体包含主MAC实体和至少一个辅MAC实体;所述主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所述主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一链路;至少一个辅MAC实体中每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一链路。
其中,所述主MAC实体具有流量控制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主MAC实体获取每个辅MAC实体申请的数据量;
所述主MAC实体根据每个辅MAC实体申请的数据量,进行流量控制。
其中,所述流量控制是指:主MAC实体直接根据自身和每个辅MAC实体的数据量来向PDCP实体或RLC实体等申请数据量,以分配到各MAC实体进行数据包的发送。
在非CA场景下,MAC层的调度器分配的资源为本载波上的资源;在CA场景下,当MAC层的调度器分配的资源为一个CC内的资源,或者分配的资源为多个CC内的资源,且多个CC都在基站内(这种场景可以称为基站内场景)时,此时一个MAC实体即可调度一个或者多个CC进行复制传输。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AC实体包含一个MAC实体;所述一个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所述一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实际应用时,所述高层实体可以是RRC实体、RLC实体、PDCP实体;所述底层实体可以是物理(PHY)实体。
实际应用时,由于在MAC层进行复制发送,所以需要从高层实体获取待发送数据。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发送端设备的以下实体之一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RRC实体;
RLC实体;
PDCP实体。
其中,根据RLC模式的不同,从不同的实体获取待发送数据。
具体地,当RLC实体采用AM模式时,所述第一MAC实体接收从RLC实体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当RLC实体采用TM模式时,所述第一MAC实体接收从PDCP实体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当RLC实体采用UM模式时,传输的数据采用完整RLC SDU的发送方式,即PDU采用如图4所示的PDU格式,此时PDCP实体利用RLC SDU组建RLC PDU,在RLC SDU加上RLC PDU头,即按照图4所示的格式增加一个字节的RLC PDU头,其中,SI字段取值可以为00,表示完整的RLC PDU,此时所示第一MAC实体接收从PDCP实体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当然,实际应用时,也可以接收RRC实体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设置在接收端设备的第二MAC实体,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
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
步骤502: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
其中,当发送端设备为终端,接收端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在CA场景下,当MAC层的调度器分配多个CC内的资源,CA的所有CC在不同的基站上间(这种场景可以称为基站间场景)时,尽管在逻辑上,一个UE只有一个MAC实体,但在实际部署时,因为在不同的基站,所以在基站侧,必须是不同基站上部署不同的MAC实体。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MAC实体包含主MAC实体和至少一个辅MAC实体;所述主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所述主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三链路;至少一个辅MAC实体中每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三链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MAC实体获取每个辅MAC实体接收的第一数据;
利用获取的第一数据,确定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
这里,实际应用时,辅MAC实体对接收的第一数据能够正确译码,说明成功接收第一数据,此时辅MAC实体向所述主MAC实体发送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当辅MAC实体对接收的第一数据不能够正确译码,说明接收第一数据失败,此时辅MAC实体向所述主MAC实体发送译码失败的第一数据,所述主MAC实体据此可以确定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
在非CA场景下,MAC层的调度器分配的资源为本载波上的资源;在CA场景下,当MAC层的调度器分配的资源为一个CC内的资源,或者分配的资源为多个CC内的资源,且多个CC都在基站内(这种场景可以称为基站内场景)时,此时一个MAC实体即可调度一个或者多个CC进行复制传输。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MAC实体包含一个MAC实体;所述一个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所述一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两条第三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
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
步骤602:接收端设备的第二MAC实体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
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
步骤603:所述第二MAC实体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自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而接收端设备的第二MAC实体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所述第二MAC实体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MAC层及其以下的低层链路具有数据复制传输功能和能力,而MAC层的上层链路不具有数据复制传输的功能和能力,即只进行数据传,如此,不需要在PDCP和RLC层进行多链路的建立,只需要在MAC层进行灵活、实时的控制,即可实现复制传输,链路控制简单,不需要接收端设备具备多频段的收发能力,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包并不在多个链路上同时发送给接收端设备,因此,接收端设备也就不需要在多个链路上保持同步,从而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功耗。
下面结合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进行数据复制传输时,只需要MAC层及其以下的低层链路具有数据复制传输功能和能力即可,MAC层的上层(不包括MAC层)链路不具有数据复制传输的功能和能力,即只进行数据传输,不进行数据复制传输,即上层传输的一个数据包就是一个数据包,不会为了复制传输而把一个数据包复制成多个数据包发送(当然,不排除其它非复制传输导致的重复发送,比如收发错误导致的重传、重建立导致的数据重复发送,其它非复制传输是指:不是为了duplication目的的多次发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认为是一种MAC层控制下的多路复用的轻链路方案。
具体地,MAC层以上的链路只建立一条链路,这条链路上可以有多个资源块(RB)、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这个链路上的所有的RB、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都遵循层间映射原则:
一个RB只映射到一个逻辑信道上,一个逻辑信道能够承载多个RB;
一个逻辑信道只映射到一个传输信道,一个传输信道可以承载多个逻辑信道;
任何RB、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都不支持目前相关技术中定义的DC或者MC方式的分支映射方式,或者包复制(Packet Duplication)中定义的复制传输功能。
其中,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RRC信令进行链路的建立和重配置。
下面分别描述网络侧和终端侧的轻链路。
对于网络侧,只在一个小区内建立针对UE的MAC层以上的上层链路,记为K_Cell小区;或者只在一个载波上建立针对UE的MAC层以上的上层链路,记为K_Carrier载波。
MAC层以下的低层链路可以只建立在K_Cell小区内或者K_Carrier载波上,也可以建立在包括K_Cell在内的多个小区内或者包括K_Carrier载波在内的多个载波上。
从逻辑的角度(即从协议栈对等的原则,与UE侧为一个MAC实体对等的基站侧的MAC实体),MAC实体只建立在K_Cell小区内或者K_Carrier载波上。由于基站设备的实现形态多样,所以,在实际部署MAC实体的时候,建立的MAC实体可以是一个MAC实体,也可以是多个MAC实体。如果基站设备能够支持一个MAC实体同时与所有预计建立的低层链路进行符合设备性能的要求的交互,可以建立一个MAC实体,否则需要建立多个MAC实体分别与不同的低层链接进行交互。
具体地,在一台基站内,如果所有的低层链路都在一个基带处理板块内,则可以建立一个MAC实体;如果所有的低层链路分布在不同的基带处理板块内,且如果不同的基带板块间的数据交互无法满足系统设定的性能要求,则需要在不同的基带板块上建立独立的MAC实体,即要建立多个MAC实体;如果所有的低层链路分布在不同的基带处理板块内,且不同的基带板块间的数据交互能够满足系统设定的性能要求,则只需要在一个板块内建立一个MAC实体即可。
在不同的两台或者多台基站内,至少一台基站要建立一个MAC实体(MAC实体是针对用户来说,当用户在一台基站上接入网络,则只在该台基站上建立一个MAC实体,当用户在多台基站上接入网络,则在每台基站上都要建立一个MAC实体);对于每一台基站内MAC实体的建立方式,与上述一台基站内的MAC实体的建立需求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终端侧,只在K_Cell小区或者K_Carrier载波内建立UE的MAC层以上的上层链路;MAC层以下的低层链路可以只建立在K_Cell小区内或者K_Carrier载波上,也可以建立在包括K_Cell小区在内的多个小区内或者包括K_Carrier载波的多个载波上。
在K_Cell小区内或者K_Carrier载波上建立一个与网络侧对等的MAC实体。
其中,UE的MAC实体负责传输信道到多个物理信道动态映射控制。UE可以具有支持一个物理信道能力,也可以具有支持多个物理信道的能力。如果UE只具有支持一个物理信道的能力,则MAC实体只需要把传输信道映射到一个物理信道上;否则,可以映射到多个物理信道上。
图7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一种MAC层进行复制传输的链路示意图,结合图7可以看出,在网络侧,网络侧一个UE只有一个MAC层以上的链路,比如,只有一个RB时,只有一套PDCP/RLC实体;在UE侧,只有一个MAC层以上的链路,比如,只有一个RB时,只有一套PDCP/RLC实体。
其中,网络侧的MAC实体可以部署在一个基站上,也可以部署在多个基站上;MAC实体具有流量控制功能,负责在多个物理通道间的数据分发。当存在多个MAC实体时,存在一个主MAC实体,其它MAC实体为辅MAC实体。主MAC实体一般都与PDCP/RLC实体在部署在一起。主MAC实体负责对相应的辅MAC实体进行数据分配和控制。网络侧的物理链路可以部署在多个基站上,也可以在一个基站内。在
UE只有一个MAC实体;UE可以有多个物理链路,分别与网络侧的物理链路进行连接。
对于UE,由于MAC实体和相应的物理链路都是部署在一起的,所以,UE侧的MAC层的控制和数据分配可以认为是MAC层内部的控制。
具体地,对于上行发送,MAC实体根据各个物理链路上收到的测量判断每个物理链路上接收的质量。当需要复制传输数据时(终端给网络发送上行数据时采用复制传输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物理链路进行复制发送。
对于下行接收,MAC实体从各个可用的物理链路上接收下行数据,并完成数据包的合并和选择。如果多个物理链路上接收成功了,只要存在一个链路上的数据包接收成功了,则认为该数据包成功接收了,把该数据包发送给其上层实体。
对于网络侧,MAC层和PDCP/RLC层,以及MAC层本身可能是分布式部署的(如图7所示),并且MAC层还要具有流量控制功能,所以与UE侧相比,网络侧的交互流程要远远复杂。
当MAC层分布式部署时,MAC层控制复制传输的流程,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每个辅MAC实体把自身负责的低层链路的数据发送需求发送给主MAC;
这里,发送数据发送需求即向主MAC实体发送数据量申请请求消息。
发送的请求消息中包括:该辅MAC实体需要申请的数据量,记为MAC_BO(BufferOccupancy),可以是字节长度,也可以是比特长度。在定义MAC_BO时,需要考虑到发送数据发送需求到接收到数据的时延,记为T1。则计算MAC_BO的公式为:
MAC_BO=AverageRate_UU*(T1+T2)
其中,AverageRate_UU表示UU口的平均速率,即单位时间内发送的MAC PDU的比特数目;T2表示该辅MAC实体期望的本地数据可以持续发送的时间长度。T1和T2的单位可以是毫秒。
实际应用时,所述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辅MAC实体的身份识别信息,辅MAC实体的路由信息等。
步骤2:主MAC实体接收到每个辅MAC实体发送的MAC_BO后,判断RLC模式,以便根据模式不同执行不同的分布式处理,之后执行后续的步骤;
这里,主MAC实体的流量控制模块启动对每个辅MAC实体的数据流量的分配和控制,并完成对上层的流量请求消息。
这里,主MAC实体确定当前进行复制发送的数据包的RLC类型(也可以理解为RLC模式),根据数据包的RLC类型执行相应的分布式处理。
相关技术中,RLC模式可以分为TM RLC,UM RLC和AM RLC三种模式。
在TM RLC模式下,RLC实体对高层发送来的数据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发送。在开启复制传输时,PDCP实体可以引入了支持使用RLC TM模式,此时PDCP PDU、RLC SDU和RLC PDU完全相同,因此,在这种模式下,执行步骤3至6,完成分布式处理。
在UM RLC模式下,数据包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完整的发送一个RLC SDU,第二种方式是对RLC SDU进行分段。
其中,对于发送完整的RLC SDU,在RLC层,只需要增加一个固定的字节附加信息,如图4所示。如果发送一个分段,则需要增加序列号(SN)等。
所以,对于开启了复制传输的场景,在RLC层,需要对这类RB上传输的数据采用完整RLC SDU的发送方式,不对其不进行分段处理。
此时,从完整的UM RLC SDU组建UM RLC PDU的加RLC头的处理可以由PDCP实体进行处理。在这种模式下,执行步骤7至10,完成分布式处理。
在AM RLC模式,按照相关技术的规定,每个RLC PDU的头中都要携带SN,所以,数据的分发必须在RLC实体中进行。在这种模式下,执行步骤11至13,完成分布式处理。
步骤3:主MA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流控分配指示;
也就是说,主MAC实体把流量请求消息发送直接给PDCP实体。
其中,该流量请求消息中携带了主MAC实体和每个辅MAC上需要发送的数据量,每个主MAC实体和辅MAC实体的路由信息。
步骤4:RLC实体继续把自身已经收到的RLC PDU发送给主MAC实体;
这里,已经收到的RLC PDU是指:PDCP实体在收到指示前已经发给RLC实体的RLCPDU。
步骤5:PDCP实体接收到指示后,将新收到的数据包或者还没有发送到RLC实体的数据包按照指示的数据量进行分发,并发送给各MAC实体,之后执行步骤6;
这里,各MAC实体包括主MAC实体和辅MAC实体。
其中,PDCP实体根据各MAC实体的路由信息,将相应的数据量发送到相应的MAC实体(可以通过Xn接口发送)。这里,发送给MAC实体的数据包,PDCP PDU与RLC PDU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是与RLC实体对RLC SDU处理后的RLC PDU完全相同的,即PDCP PDU是包含RLC头的。
步骤6:如果按照步骤5流量请求的数据量进行分发后,PDCP实体仍然有剩余的数据包,则直接发送给RLC实体,由RLC实体发给主MAC实体进行发送;
也就是说,在满足各MAC实体发送吞吐量的要求下,多余的数据包可以发送给RLC实体,由RLC实体发给主MAC实体进行发送。此时,发给RLC实体的PDCP PDU可以为普通PDU,即没有RLC PDU头的PDU。
这里,对于需要使用复制传输的数据包,PDCP实体会根据需要复制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以及重复发送次数,来确定相应的数据量。
步骤7:主MA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流控分配指示;
也就是说,主MAC实体把流量请求消息发送直接给PDCP实体。
其中,该流量请求消息中携带了主MAC实体和每个辅MAC上需要发送的数据量,每个主MAC实体和辅MAC实体的路由信息。
步骤8:RLC实体继续把RLC实体已经收到的RLC PDU发送给主MAC实体;
这里,已经收到的RLC PDU是指:PDCP实体在收到指示前已经发给RLC实体的RLCPDU。
步骤9:PDCP接收到该指示后,按照指示的每个MAC实体上需要的数据量进行数据分发,并发送给各MAC实体,之后执行步骤10;
这里,PDCP分发的数据包为新收到的数据包或者还没有发送到RLC实体的数据包。
每一个分发的PDCP PDU数据包,PDCP实体按照图4所示的RLC PDU格式,增加一个字节的RLC PDU头,其中的SI字段取值为‘00’(表示该PDU为完整的RLC PDU)。
PDCP把增加了RLC PDU头的数据包分发到各个MAC实体上,包括主MAC实体和辅MAC实体。
其中,PDCP实体根据各MAC实体的路由信息,将相应的数据量发送到相应的MAC实体(可以通过Xn接口发送)。
步骤10:如果按照步骤9流量请求的数据量进行分发后,PDCP实体仍然有剩余的数据包,直接以PDCP PDU的形式发送给RLC实体;
也就是说,在满足各MAC实体发送吞吐量的要求下,多余的数据包可以发送给RLC实体,由RLC实体发给主MAC实体进行发送。此时,发给RLC实体的PDCP PDU可以为普通PDU,即没有RLC PDU头的PDU。
对于需要使用复制传输的数据包,PDCP实体会根据需要复制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以及重复发送次数,来确定相应的数据量。
步骤11:按照规定,PDCP实体把承载在RLC实体上的PDCP PDU发送给RLC实体;
步骤12:主MAC实体向RLC实体发送流控分配指示;
也就是说,主MAC实体把流量请求消息发送直接给RLC实体。
其中,该流量请求消息中携带了主MAC实体和每个辅MAC上需要发送的数据量,每个主MAC实体和辅MAC实体的路由信息。
步骤13:RLC实体接收到指示后,按照指示的每个MAC实体上需要的数据量进行数据分发,以将数据包发送到各个MAC实体上。
这里,各MAC实体包括主MAC实体和辅MAC实体。
其中,RLC实体根据各MAC实体的路由信息,将相应的数据量发送到相应的MAC实体(可以通过Xn接口发送)。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AC层控制下的多路复用的轻链路方案,不需要在PDCP和RLC层进行多链路的建立,只需要在MAC层进行灵活、实时的控制,即可实现复制传输,链路控制简单,不需要接收端设备具备多频段的收发能力,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制造成本(降低了终端支撑多路射频通道的复杂度和成本);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包并不在多个链路上同时发送给接收端设备,因此,接收端设备也就不需要在多个链路上保持同步,从而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功耗。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兼容性好,能够兼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和5G网络。在3G或4G网络下,直接一一发送每个数据包即可。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上,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91,用于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92,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至少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92,用于接收发送端设备的以下实体之一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RRC实体;
RLC实体;
PDCP实体。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于复制发送的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用于:
获取每条第一链路对应的测量值;
利用获取的测量值,确定用于复制发送的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AC实体包含主MAC实体和至少一个辅MAC实体;所述主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所述主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一链路;至少一个辅MAC实体中每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一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流控单元,设置在主MAC实体上,用于:
获取每个辅MAC实体申请的数据量;
根据每个辅MAC实体申请的数据量,进行流量控制。
实际应用时,所述发送单元91、获取单元92可由数据传输装置中的通信接口实现;所述确定单元、流控单元可由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接收端设备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接收端设备上,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01,用于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设备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
第二接收单元102,用于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MAC实体包含主MAC实体和至少一个辅MAC实体;所述主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所述主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三链路;至少一个辅MAC实体中每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三链路;
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设置在主MAC实体上,用于:
获取每个辅MAC实体接收的第一数据;
利用获取的第一数据,确定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01和第二接收单元102可由数据传输装置中的通信接口实现;所述处理单元可由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发送端设备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如图11所示,该发送端设备110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111,能够与接收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112,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11连接,以实现与接收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发送端设备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一存储器113上。
具体地,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利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11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利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11通过所述第二链路至少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利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11接收发送端设备的以下实体之一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RRC实体;
RLC实体;
PDCP实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12确定用于复制发送的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12:
获取每条第一链路对应的测量值;
利用获取的测量值,确定用于复制发送的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AC实体包含主MAC实体和至少一个辅MAC实体;所述主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所述主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一链路;至少一个辅MAC实体中每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一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中的主MAC实体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12:
获取每个辅MAC实体申请的数据量;
根据每个辅MAC实体申请的数据量,进行流量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处理器112和第一通信接口111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当然,实际应用时,发送端设备11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1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1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4。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11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发送端设备11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发送端设备11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112中,或者由所述第一处理器112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11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1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一处理器11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一处理器11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113,所述第一处理器112读取第一存储器11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11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接收端设备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如图12所示,该接收端设备120包括:
第二通信接口121,能够与发送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处理器122,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21连接,以实现与发送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接收端设备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二存储器123上。
具体地,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二MAC实体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21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设备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
所述第二MAC实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21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MAC实体包含主MAC实体和至少一个辅MAC实体;所述主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所述主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三链路;至少一个辅MAC实体中每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三链路;
所述主MAC实体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122:
获取每个辅MAC实体接收的第一数据;
利用获取的第一数据,确定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处理器122和第二通信接口121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当然,实际应用时,接收端设备12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2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2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2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24。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12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接接收端设备120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接收端设备12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122中,或者由所述第二处理器122实现。所述第二处理器12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12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二处理器12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二处理器12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二存储器123,所述第二处理器122读取第二存储器12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12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DSP、PLD、CPLD、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第一存储器113、第二存储器12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如图13所示,该系统包括:发送端设备131及接收端设备13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设备131及接收端设备132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11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发送端设备110的第一处理器112执行,以完成前述发送端设备侧方法所述步骤。再比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12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接收端设备120的第二处理器122执行,以完成前述接收端设备侧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设置在发送端设备的第一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包括:
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实体通过所述第二链路至少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用于复制发送的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每条第一链路对应的测量值;
利用获取的测量值,确定用于复制发送的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实体包含主MAC实体和至少一个辅MAC实体;所述主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所述主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一链路;至少一个辅MAC实体中每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一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MAC实体获取每个辅MAC实体申请的数据量;
所述主MAC实体根据每个辅MAC实体申请的数据量,进行流量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实体包含一个MAC实体;所述一个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所述一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两条第一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发送端设备的以下实体之一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无线资源控制RRC实体;
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设置在接收端设备的第二MAC实体,包括:
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
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AC实体包含主MAC实体和至少一个辅MAC实体;所述主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所述主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三链路;至少一个辅MAC实体中每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一条第三链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MAC实体获取每个辅MAC实体接收的第一数据;
所述主MAC实体利用获取的第一数据,确定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AC实体包含一个MAC实体;所述一个MAC实体与所述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所述一个MAC实体对应至少两条第三链路。
12.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设置在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
13.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设置在接收端设备的第二MAC实体,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设备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
14.一种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第一MAC实体利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将第一数据通过至少两条第一链路中的每条第一链路进行发送;其中,每条链路发送的第一数据为待发送数据和/或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
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一链路;每条第一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一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发送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二链路。
15.一种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及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二MAC实体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通过至少两条第三链路中的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第一数据;其中,每条第三链路接收的第一数据是发送端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和/或对发送端设备待发送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低层实体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两条第三链路;每条第三链路对应有一个低层实体;所述第二MAC实体与设置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高层实体之间存在一条第四链路;
所述第二MAC实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将接收成功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四链路发送给所述高层实体。
16.一种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7.一种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8.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415969.4A 2019-12-31 2019-12-3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133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5969.4A CN113133132B (zh) 2019-12-31 2019-12-3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5969.4A CN113133132B (zh) 2019-12-31 2019-12-3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3132A true CN113133132A (zh) 2021-07-16
CN113133132B CN113133132B (zh) 2022-10-21

Family

ID=76769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5969.4A Active CN113133132B (zh) 2019-12-31 2019-12-3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31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2443A (zh) * 2022-11-03 2022-12-06 之江实验室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57560A1 (en) * 2009-05-11 2012-03-08 Sung Jun Pa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uplicate data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05738A1 (ko) * 2013-07-11 2015-01-15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연결 제어 계층의 데이터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CN104581824A (zh) * 2013-10-17 2015-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分流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8282248A (zh) * 2017-01-05 2018-07-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57560A1 (en) * 2009-05-11 2012-03-08 Sung Jun Pa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uplicate data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05738A1 (ko) * 2013-07-11 2015-01-15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연결 제어 계층의 데이터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CN104581824A (zh) * 2013-10-17 2015-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分流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US20160373962A1 (en) * 2013-10-17 2016-12-22 Zte Corporation Data package shunt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arge medium
CN108282248A (zh) * 2017-01-05 2018-07-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2443A (zh) * 2022-11-03 2022-12-06 之江实验室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3132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22419B2 (ja) 重複伝送の設定及び/又はアクティベーション方法、重複伝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20160135766A (ko) 개선된 멀티-캐리어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17412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US20230091477A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080096571A1 (en) Method, apparatus, network element and software product for shared channel allocation based on occurrence of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retransmissions
WO2021161861A1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1137462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101407280B1 (ko) 이동 통신 중계 시스템을 기반으로 하는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21016778A1 (zh) 一种传输资源选择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
WO2021136444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3313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676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10291B (zh) 一种数据复制传输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WO2019193664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7114218A1 (zh) 资源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11418229A (zh) 数据复制传输功能的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339840A (zh) 5g分流接入网系统、通信系统及5g通信分流方法
CN11400895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包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99530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32999B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15301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11463A1 (zh) 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175752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40129979A1 (en) Master nod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4012066A1 (zh)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