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3047A -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33047A CN113133047A CN201911400008.6A CN201911400008A CN113133047A CN 113133047 A CN113133047 A CN 113133047A CN 201911400008 A CN201911400008 A CN 201911400008A CN 113133047 A CN113133047 A CN 1131330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equipment
- network
- relay
- equipment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101100008033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CUE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150053235 CUE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008035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CUE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75—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to or through Device to Device [D2D] links, e.g. direct-mode lin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58—Management thereof based on metrics 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中继通信中由远端UE选择出的中继UE转发数据,导致无法满足通信系统性能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sidelink,SL)的信号质量、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的测量报告,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网络系统性能,如:覆盖增强和提升系统容量等,在第五代(5th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引入了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间协作通信的机制。例如,运营商可以部署多个协作用户设备(cooperated UE,CUE),每个CUE有较强的能力,每个CUE可以安装有更多的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CUE可以协助目标用户设备(target UE,TUE)中转数据,如TUE可以从多个CUE中发现并选择一个合适的CUE,并与选择的CUE建立连接,通过该CUE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或者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从而提升覆盖和系统容量。
其中,现有技术中,TUE发现并选择CUE的过程包括:TUE向多个CUE发送发现请求消息,每个CUE接收到发现请求消息后,向TUE发送响应消息,TUE接收并测量多个CUE发送的响应消息,得到每个CUE与TUE之间的信号质量,根据每个CUE与TUE的信号质量,从多个CUE中选择出进行数据中转的CUE,通过该CUE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由上可知,现有TUE发现并选择CUE的流程中,由TUE根据TUE与CUE之间的信号质量选择出CUE,通过选择出的CUE中转数据。但是,由于TUE只能监测到其与CUE之间的信道情况,选择CUE时所依赖的信息比较局限,导致选择出的CUE性能不够好,通过TUE选择出的CUE进行数据中转不能满足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中继通信中由远端UE选择出的中继UE转发数据,导致无法满足通信系统性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继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sidelink,SL)的信号质量、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的测量报告,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
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的信号质量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等选择出合适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并将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告知给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收到网络设备的选择结果后,触发其与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并通过与其建立SL连接的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如此,由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情况以及其他辅助选择信息等整网的通信情况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综合考虑整网系统性能选择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提高远端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辅助选择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第二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第二用户设备的负载信息以及干扰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影响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信的参数信息、影响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空口通信的参数信息等作为网络设备选择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的辅助选择信息。如此,可以更全面、更系统地综合考虑影响中继通信的因素,提高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的准确性以及系统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测量报告,包括:网络设备通过网络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或者,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的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或者,网络设备通过网络设备和每个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来自每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直接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也可以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又可以接收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自身与第一用户设备间的信号质量以及自身的无线网络标识,将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在测量报告中。如此,网络设备通过多种可能的方式获取测量报告,提高测量报告获取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通信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获取每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以使得网络设备将获取到的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由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将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作为目的地址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将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侧行链路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以便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由网络设备分配;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SL通信。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侧行链路标识,以使得网络设备将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第二用户设备,由第二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将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作为目的地址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触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建立SL连接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含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侧行链路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通知给选择出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以便目标中继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侧行链路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发起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SL连接建立,通过建立的SL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调度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通信的数据的组调度信息,组调度信息包括组调度的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group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G-RNTI)以及组调度的时频域信息。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将组调度信息发送给选择出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以便中继用户设备在时频域信息所指示的时域资源、频域资源上监测对应的G-RNTI,接收转发给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如此,可以实现网络设备将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组播给多个中继用户设备,使得多个中继用户设备同时为第一用户设备中转数据,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以及可靠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配置用于触发第一用户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的触发条件。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触发第一用户设备发起发现流程的触发条件,以便第一用户设备在该触发条件的触发下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限定了发现流程的发起时限,使得第一用户设备在合适的触发条件下才发起发现流程,避免第一用户设备随时进行发现流程的发起所带来的功耗较大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触发条件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设置为第一用户设备发起发现流程的触发条件,以便第一用户设备在空口信号质量较差、需要中继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中转的情况下,再发起发现流程,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还可以为网络设备中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获取单元、选择单元。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SL的信号质量、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的测量报告。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测量报告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
其中,该通信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的行为功能。
基于第二方面所述的装置,可以由通信装置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的信号质量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等选择出合适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并将选择出的中继UE告知给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收到通信装置的选择结果后,触发其与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并通过与其建立SL连接的中继用户设备与通信装置通信。如此,由通信装置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情况以及其他辅助选择信息等整网的通信情况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综合考虑整网系统性能选择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提高远端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辅助选择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第二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第二用户设备的负载信息以及干扰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影响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信的参数信息、影响第二用户设备与通信装置空口通信的参数信息等作为通信装置选择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的辅助选择信息。如此,可以更全面、更系统地综合考虑影响中继通信的因素,提高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的准确性以及系统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测量具体用于:通过通信装置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或者,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的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或者,通过通信装置和每个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来自每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直接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也可以接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又可以接收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自身与第一用户设备间的信号质量以及自身的无线网络标识,将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在测量报告中。如此,通信装置通过多种可能的方式获取测量报告,提高测量报告获取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通信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获取每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以使得通信装置将获取到的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由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将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作为目的地址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将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侧行链路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以便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由通信装置分配;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SL通信。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侧行链路标识,以使得通信装置将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第二用户设备,由第二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将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作为目的地址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触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建立SL连接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含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侧行链路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通知给选择出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以便目标中继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侧行链路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发起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SL连接建立,通过建立的SL连接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调度第一用户设备与通信装置间通信的数据的组调度信息,组调度信息包括组调度的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group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G-RNTI)以及组调度的时频域信息。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将组调度信息发送给选择出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以便中继用户设备在时频域信息所指示的时域资源、频域资源上监测对应的G-RNTI,接收转发给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如此,可以实现通信装置将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组播给多个中继用户设备,使得多个中继用户设备同时为第一用户设备中转数据,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以及可靠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单元,用于为第一用户设备配置用于触发第一用户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的触发条件。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触发第一用户设备发起发现流程的触发条件,以便第一用户设备在该触发条件的触发下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限定了发现流程的发起时限,使得第一用户设备在合适的触发条件下才发起发现流程,避免第一用户设备随时进行发现流程的发起所带来的功耗较大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触发条件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设置为第一用户设备发起发现流程的触发条件,以便第一用户设备在空口信号质量较差、需要中继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中转的情况下,再发起发现流程,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如: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用于通过收发器获取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SL的信号质量、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的测量报告,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和数据。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可读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以及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或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或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芯片系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其中,第三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中继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的测量报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为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的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侧行链路SL连接,并通过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
基于第八方面所述的方法,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将其与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的信号质量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等选择出合适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并将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告知给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收到网络设备的选择结果后,触发其与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并通过与其建立SL连接的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由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情况以及其他辅助选择信息等整网的通信情况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综合考虑整网系统性能选择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提高远端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八方面,第一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包括: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或者,第一用户设备通过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其中,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的一个第二用户设备。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空口直接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也可以通过初选的一个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如此,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多种可能的方式向网络设备测量报告,提高测量报告发送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不同,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用户设备释放第一用户设备与初始中继用户设备间的SL连接。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用户设备通过初选的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的情况下,若网络设备选择的中继用户设备与该初选的中继用户设备不同,则第一用户设备释放已建立的SL连接,与网络设备选择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及时对SL进行调整,解决第一用户设备在无网络设备覆盖的情况下对中继用户设备的选择。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通信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将每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选择出的用于中转数据的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以便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是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通信。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将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侧行链路标识中任一或者多做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将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选择出的用于中转数据的第二用户设备,由第二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将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作为目的地址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满足触发条件时,第一用户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接收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响应消息,测量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得到测量报告。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第一用户设备在该触发条件的触发下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限定了发现流程的发起时限,使得第一用户设备在合适的触发条件下才发起发现流程,避免第一用户设备随时进行发现流程的发起所带来的功耗较大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触发条件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触发条件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第一用户设备。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设置为第一用户设备发起发现流程的触发条件,以便第一用户设备在空口信号质量较差、需要中继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中转的情况下,再发起发现流程,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或者第一用户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还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中用于实现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八方面或者第八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如: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建立单元;
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的测量报告。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为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的一个第二用户设备。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侧行链路SL连接,并通过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
基于第九方面所述的方法,通信装置可以将其与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基于通信装置与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连接的信号质量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等选择出合适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并将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告知给通信装置,通信装置收到网络设备的选择结果后,触发其与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并通过与其建立SL连接的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由网络设备基于通信装置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情况以及其他辅助选择信息等整网的通信情况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综合考虑整网系统性能选择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提高远端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九方面,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通信装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或者,通信装置通过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其中,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与通信装置建立SL连接,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为通信装置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的一个第二用户设备。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空口直接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也可以通过初选的一个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如此,通信装置可以通过多种可能的方式向网络设备测量报告,提高测量报告发送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不同,在通信装置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之前,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释放单元,用于释放通信装置与初始中继用户设备间的SL连接。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在通信装置通过初选的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的情况下,若网络设备选择的中继用户设备与该初选的中继用户设备不同,则通信装置释放已建立的SL连接,与网络设备选择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及时对SL进行调整,解决通信装置在无网络设备覆盖的情况下对中继用户设备的选择。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用于通信装置和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通信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可以将每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选择出的用于中转数据的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发送给通信装置,以便通信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通信装置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标识;其中,通信装置的无线网络标识是网络设备分配的;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标识用于通信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通信。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可以将通信装置的无线网络标识、侧行链路标识中任一或者多做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将获取到的通信装置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选择出的用于中转数据的第二用户设备,由第二用户设备根据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标识与通信装置建立SL连接,将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标识作为目的地址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满足触发条件时,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响应消息,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测量单元,用于测量通信装置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得到测量报告。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通信装置在该触发条件的触发下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限定了发现流程的发起时限,使得通信装置在合适的触发条件下才发起发现流程,避免通信装置随时进行发现流程的发起所带来的功耗较大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触发条件包括通信装置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通信装置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设置为通信装置发起发现流程的触发条件,以便通信装置在空口信号质量较差、需要中继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中转的情况下,再发起发现流程,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或者第一用户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设备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如: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通过收发器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的测量报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根据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侧行链路SL连接,并通过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和数据。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八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可读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执行上述第八方面或者上述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八方面或者上述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或者第一用户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以及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八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或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或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芯片系统执行如上述第八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其中,第九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七方面或者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中继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发现请求消息,根据发现请求消息测量得到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用户设备的用于网络设备唯一识别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
基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方法,可以由第二用户设备测量其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并上报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的信号质量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等选择出合适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并将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告知给第一用户设备,触发第一用户设备与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并通过与其建立SL连接的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如此,由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情况以及其他辅助选择信息等整网的通信情况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综合考虑整网系统性能选择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提高远端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十五方面或第十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通信的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将自身的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网络设备将获取到的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由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将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作为目的地址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十五方面或第十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若第二用户设备为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用于触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建立侧行链路SL连接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含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第二用户设备作为中转数据的情况下,由第二用户设备建立其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SL连接,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十五方面或第十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用于调度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通信的数据的组调度信息,组调度信息包括组调度的G-RNTI以及组调度的时频域信息。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组调度信息,可以在时频域信息所指示的时域资源、频域资源上监测对应的G-RNTI,接收网络设备转发给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以及可靠性。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二用户设备或者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还可以为第二用户设备中用于实现第十五方面或第十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十五方面或者第十六方面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用户设备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测量单元,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发现请求消息;
测量单元,用于根据发现请求消息测量得到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
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用户设备的用于网络设备唯一识别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
基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方法,可以由通信装置测量其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并上报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通信装置间的SL的信号质量以及每个通信装置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等选择出合适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并将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告知给第一用户设备,触发第一用户设备与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并通过与其建立SL的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如此,由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通信装置的通信情况以及其他辅助选择信息等整网的通信情况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综合考虑整网系统性能选择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提高远端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十五方面或第十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和通信装置间的SL通信的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将自身的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网络设备将获取到的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标识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由第一用户设备根据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标识与通信装置建立SL连接,将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标识作为目的地址进行SL通信,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十五方面或第十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若通信装置为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则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用于触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建立侧行链路SL连接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含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通信装置作为中转数据的情况下,由通信装置建立其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SL连接,简单易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十五方面或第十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用于调度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通信的数据的组调度信息,组调度信息包括组调度的G-RNTI以及组调度的时频域信息。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组调度信息,可以在时频域信息所指示的时域资源、频域资源上监测对应的G-RNTI,接收网络设备转发给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以及可靠性。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如: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用于通过收发器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发现请求消息,根据发现请求消息测量得到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并通过收发器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用户设备的用于网络设备唯一识别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和数据。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十五方面或者第十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可读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十五方面或上述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十五方面或者上述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以及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十五方面或第十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的中继通信方法。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或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或计算机指令时,使得该芯片系统执行第十五方面或第十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其中,第十七方面至第二十一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十五方面或者第十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第二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包括如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网络设备、包括如第九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第一用户设备、以及包括如第十六方面至第二十一方面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第二用户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发现中继UE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发现中继UE的又一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中继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中继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中继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90的组成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00的组成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10的组成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用户设备(user equipemnt,UE)间的协作通信中,为了与网络设备通信,远端UE需要发现中继UE,并从中选择一个中继UE,向选择的中继UE发送PC5侧行离链路(PC5sidelink,PC5-S)消息,触发远端UE和选择的中继UE间的连接建立和直接通信,通过中继UE与网络设备通信,以提高数据传输性能。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现有发现远端UE发现中继UE的方式如图1或图2所示:
如图1所示,现有发现中继UE的方法可以包括:中继UE向其周围发送通知(announcement)消息,远端UE监听(monitor)到通知消息后,远端UE测量监听到的通知消息的信号质量,并选择信号质量好的中继UE作为最终需要连接的中继UE。
如图2所示,现有又一种发现中继UE的方法可以包括:远端UE向其周围发送请求消息,如:solicitation,中继UE监听到请求消息后,向远端UE返回响应(response)消息,远端UE接收响应消息,测量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的信号质量,并选择信号质量好的中继UE作为最终需要连接的中继UE。
为了实现远端UE对中继UE的选择,在执行图1或者图2所示方法之前,网络设备会通过空口广播两个门限给中继UE,如:网络设备广播门限(threshold)1、threshold2给中继UE,中继UE测量空口信号质量,只有空口信号质量在这两个门限范围内的中继UE发送图1所示的通知消息或者图2所示的响应消息;同样,网络设备会通过空口广播一个门限给多个远端UE,如:网络设备广播threshold3给远端UE,远端UE测量空口信号质量,只有测量到的空口信号质量低于该门限的远端UE才能发送图2所示的请求消息。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进行UE间协作通信的远端UE和中继UE需要基于预设门限进行筛选,筛选出的远端UE可采用上述图1或者图2所示方法从基于预设门限筛选出的一个中继UE中选择出一个中继UE,与选择出的一个中继UE建立连接,通过中继UE与网络设备通信。由于基于预设门限的远端UE和中继UE的筛选是宽松控制,选择中继UE时所依赖的信息比较局限,导致选择出的中继UE不够准确,通过远端UE选择出的中继UE进行数据中转不能满足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通信方法,由网络设备获取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sidelink,SL)的信号质量、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的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报告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综合考虑整网系统性能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是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性能比较好,进而提高远端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具体的,该方法可以参照下述图5~图8所示方法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可用于支持UE间协作通信的通信系统,如:可以适用于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NR-车与任何事物通信(vehicle-to-everything,V2X)系统中的任一系统,还可以适用于其他下一代通信系统等,不予限制。下面以图3所示通信系统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描述。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以及多个用户设备,多个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协作用户设备(cooperation UE,CUE)和目标用户设备(target UE,TUE),如:可以包括CUE1~CUE3、TUE1~TUE3。CUE可以位于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与网络设备建立无线连接,通过空口与网络设备通信;TUE也可以位于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与网络设备建立无线连接,通过空口与网络设备通信,还可以与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选择出的CUE建立SL连接,通过CUE与网络设备通信,如:TUE可以通过SL向CUE发送上行数据,CUE接收到上行数据后,将上行数据通过空口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向CUE发送下行数据,CUE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将下行数据通过SL发送给TUE。
其中,网络设备主要用于实现物理层功能、资源调度和管理、终端的接入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等功能。网络设备可以为支持有线接入的设备,也可以为支持无线接入的设备。示例性,网络设备可以为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由多个5G-AN/5G-RAN节点组成。5G-AN/5G-RAN节点可以为:接入点(accesspoint,AP)、基站(nodeB,NB)、增强型基站(enhance nodeB,eNB)、下一代基站(NR nodeB,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某种其它接入节点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本身,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
其中,用户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或者移动台(mobilestation,MS)或者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具体的,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家居、车载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CUE、TUE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为示例性附图,图3包括的节点的数量不受限制,且除图3所示功能节点外,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节点,如:核心网设备、网关设备、应用服务器等等,不予限制。此外,图3中的TUE、CUE为示例性命名,具体的,还可以将TUE命名为远端UE或者第一用户设备等,将CUE命名为中继UE或者第二用户设备等,不予限制。下面以TUE为第一用户设备,CUE为第二用户设备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进行描述。
其中,图3所示各网元,如:CUE、TUE、网络设备可采用图4所示的组成结构或者包括图4所示的部件。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400的组成示意图,如:当该通信装置400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功能时,该通信装置400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当通信装置400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用户设备(如:第一用户设备或第二用户设备)的功能时,通信装置400可以为用户设备或者用户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
如图4所示,该通信装置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01,通信线路402以及收发器403。进一步的,该通信装置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04。其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4以及收发器403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线路402连接。
其中,处理器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401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等。
通信线路402,用于在通信装置400所包括的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
收发器4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其它通信网络进行通信。该其它通信网络可以为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收发器403可以是射频模块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仅以收发器403为射频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射频模块可以包括天线、射频电路等,射频电路可以包括射频集成芯片、功率放大器等。
存储器404,用于存储指令。其中,指令可以是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404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还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404可以独立于处理器401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存储器404可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或者一些数据等。存储器404可以位于通信装置400内,也可以位于通信装置400外,不予限制。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4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
在一种示例中,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的CPU0和CPU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400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除图4中的处理器401之外,还可以包括处理器40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400还包括输出设备405和输入设备406。示例性地,输入设备406是键盘、鼠标、麦克风或操作杆等设备,输出设备405是显示屏、扬声器(speaker)等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4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嵌入式设备、芯片系统或有图4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此外,图4中示出的组成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装置的限定,除图4所示部件之外,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下面结合图3所示通信系统,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进行描述。其中,下述实施例中的各设备可以具有图4所示部件。其中,本申请各实施例之间涉及的动作,术语等均可以相互参考,不予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消息名称或消息中的参数名称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名称,不予限制。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网络设备获取测量报告。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图3所示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图3所示网络设备中的功能模块或者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等,不予限制。
其中,测量报告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为图3所示系统中的任一TUE或者TUE中的功能模块或者芯片或片上系统,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位于网络设备的覆盖区域,也可以不位于网络设备的覆盖区域。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为图3所示系统中支持与第一用户设备直连通信的CUE或者CUE中的功能模块或者芯片或片上系统等。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可以根据该侧行链路上传输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或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RSSI)确定。
其中,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可以用于网络设备唯一识别第二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第二用户设备。示例性的,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可以为无线接入网标识(radio access network identifier,RANID),可以由小区标识(cell ID)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C-RANTI)组成。不同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是不同的。例如,如图3所示,假设第二用户设备为CUE1、CUE2以及CUE3,则这三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可以分别为:UE ID1、UE ID2以及UE ID3,三个终端的无线网络标识是不同的。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下述方式(1)或方式(2)或方式(3)获取测量报告:
方式(1)、测量报告由第一用户设备测量得到,网络设备通过网络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
具体的,方式(1)的实现过程可参照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
方式(2)、测量报告由第一用户设备测量得到,并发送给初始中继用户设备;网络设备接收来自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
其中,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的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并且第一用户设备与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之间建立有SL连接。
具体的,方式(2)的实现过程可参照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
方式(3)、由各个第二用户设备测量其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网络设备通过网络设备和每个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来自每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
具体的,方式(3)的实现过程可参照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
步骤502: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
其中,辅助选择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第二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第二用户设备的负载信息以及干扰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如:辅助选择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或者,辅助选择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或者,辅助选择信息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或者,辅助选择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第二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等等。
其中,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可以指第二用户设备入网时签约的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支持的业务类型、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等。
其中,第二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可以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上的信号质量,如: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上的RSRP、RSRQ、SINR或RSSI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空口可以称为Uu口等,不予限制。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可以指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上的信号质量,如: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上的RSRP、RSRQ、SINR或RSSI等。
其中,第二用户设备的负载信息可以包括经过第二用户设备转发的数据的数量。
其中,第二用户设备的干扰信息可以包括对第二用户设备转发数据带来干扰的其他用户设备的信息。
其中,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选择出的、用于为第一用户设备中转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
示例性的,以辅助选择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为例,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包括:
网络设备将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较高的几个第二用户设备中,空口信号质量较好的第二用户设备作为目标中继用户设备。
示例性的,以辅助选择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负载信息为例,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包括:
网络设备将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较高的几个第二用户设备中,负载较小的第二用户设备作为目标中继用户设备。
类似的,以辅助选择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第二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第二用户设备的负载信息以及干扰信息为例,网络设备将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较高的几个第二用户设备中,QoS需求较高、空口信号质量较好、负载较小、干扰较小的第二用户设备作为目标中继用户设备。
基于图3所示方法,由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的信号质量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等选择出合适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并将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告知给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收到网络设备的选择结果后,触发其与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并通过与其建立SL连接的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如此,由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情况以及其他辅助选择信息等整网的通信情况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综合考虑整网系统性能选择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提高远端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进一步可选的,为了由第一用户设备建立其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间的SL连接,图3所示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获取每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通过目标中继用户设备转发数据,即由第一用户设备发起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之间的SL连接建立。
其中,每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SL通信,如:用于在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时,作为目标地址包括在第一用户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中。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可以称为SL ID或者层2标识(Layer2ID)。
应理解,第一用户设备的发送的MAC层数据包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此时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是源地址,而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是目标地址。
可替换的,网络设备还可以通知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SL连接。例如,网络设备还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并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发送包含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的通知消息,触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建立SL连接。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由网络设备分配,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用于网络设备唯一标识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的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关描述,不予赘述。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可以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SL通信,如:用于在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时,作为目标地址包括在第二用户设备的MAC层中。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也可以称为SL ID或者层2标识(Layer2ID),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与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不同。
进一步的,在图3所示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调度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通信的数据的组调度信息,以便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在时频域信息所指示的时域资源、频域资源上监测对应的G-RNTI,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
其中,组调度信息包括组调度的G-RNTI以及组调度的时频域信息。G-RNTI可以用于加扰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时频域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的数据所占用的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等。
下面结合图6~图8对应的实施例,对图5所示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通信方法,由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空口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601:第一用户设备向多个第二用户设备广播发送发现请求(discoveryrequest)消息。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为预先配置的或者网络规定的用于UE间协作通信的UE。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为图3所示系统中的任一TUE或者TUE中的功能模块或者芯片或片上系统,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位于网络设备的覆盖区域。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为图3所示系统中支持与第一用户设备直连通信的CUE或者CUE中的功能模块或者芯片或片上系统等。如: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为图3中的TUE1或者TUE2或者TUE3,多个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图3中的CUE1、CUE2以及CUE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定第二用户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不予限制。
其中,发现请求消息可以替换为solicitation消息,发现请求消息可以用于发现第一用户设备周围的中继UE。示例性的,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在满足触发条件时,向多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即一旦触发条件到来,第一用户设备就向多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
其中,触发条件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当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表示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质量较差,不宜通过空口传输数据;当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阈值时,表示第一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质量较好,可以通过空口直接向网络设备传输数据。
示例性的,触发条件可以在执行步骤601之前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第一用户设备。如:在步骤601之前,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消息,RRC消息携带有触发条件,第一用户设备从RRC消息中获取触发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条件还可以命名为CUE发现配置或者其他名称等,不予限制。
步骤602: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发现请求消息,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其中,响应消息与发现请求消息对应,响应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的周围。响应消息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还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以及其他信息,不予限制。
其中,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的相关描述可参照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不予赘述。
其中,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可以在执行图6所示方法之前,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第二用户设备。如:在执行步骤602之前,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消息,该RRC消息携带有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第二用户设备从RRC消息中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并携带在响应消息中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
示例性的,第二用户设备可以采用单播方式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步骤603: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测量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得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测量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的RSRP、RSRQ、SINR或RSSI等一种或者多种信息,得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例如,以RSRP为例,若响应消息的RSRP较大,则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较高,反之,若响应消息的RSRP较小,则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较低。
步骤604:第一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
其中,测量报告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的信号质量以及多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如: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第二用户设备侧行链路标识等,不予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对应包括在测量报告中。示例性的,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可以以数组形式对应包括在测量报告中,例如:假设第二用户设备包括CUE1、CUE2以及CUE3,三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为UE ID1、UE ID2以及UE ID3,则测量报告可以为{UE ID1,第一用户设备与CUE1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UE ID2,第一用户设备与CUE2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UEID3,第一用户设备与CUE3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
一种示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空口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
又一种示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并与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通过SL向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测量报告,以便初始中继用户设备通过空口将测量报告发送给网络设备。具体的,该实施方式可参照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
其中,在又一种示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多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的信号质量,将发送的响应消息的信号质量高的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也可以从多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不予限制。
步骤605:网络设备接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报告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从多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
其中,步骤605可参照步骤502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606:网络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
一种示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空口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时,网络设备通过空口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
又一种示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通过其选择的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也可以通过空口直接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
进一步,在测量报告包括多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的情况下,除将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之外,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以便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
步骤607: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通过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
其中,在第一用户设备与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并通过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的情况下,若网络设备最终选择出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初始中继用户设备相同,则第一用户设备仍保持其与初始中继用户设备的SL连接,通过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反之,若网络设备最终选择出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不相同,则第一用户设备释放/断开其与初始中继用户设备的SL连接,通过现有SL建立流程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通过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
例如,假设第一用户设备为图3中的TUE 2,多个第二用户设备为图3中的CUE1~CUE3,执行步骤604时,TUE2从CUE1~CUE3中选择CUE2作为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与CUE2建立SL连接,并通过CUE2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后续,若网络设备从CUE1~CUE3中选择CUE1作为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即最终TUE2需要通过CUE1与网络设备通信,则TUE2收到的网络设备的选择结果后,释放其与CUE2之间的SL连接,建立与CUE1之间的SL连接,通过CUE1与网络设备通信。若网络设备从CUE1~CUE3中选择CUE2作为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即最终TUE2需要通过CUE2与网络设备通信,则TUE2收到网络设备的选择结果后,保持其与CUE2之间的SL连接,通过CUE2与网络设备通信。
进一步的,在图6所示方法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执行步骤604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组调度信息。
其中,组调度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照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不予赘述。
基于图6所示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的信号质量以及其他辅助选择信息等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并将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告知给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收到网络设备的选择结果后,触发其与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后续,通过与其建立SL的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如此,由网络设备基于整网的通信情况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提高远端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下面以第一用户设备选择出初始中继用户设备,通过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为例,对图6所示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网络设备为可用于UE间协作通信的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配置无线网络标识。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的相关描述可参照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702:网络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触发条件。
其中,触发条件的相关描述可参照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不予赘述。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消息为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触发条件,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RRC消息,该RRC消息可以携带触发条件。
步骤703:当满足触发条件时,第一用户设备向多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
其中,步骤703可参照步骤601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704: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发现请求消息,向第一用户设备返回响应消息。
其中,步骤704可参照步骤602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705:第一用户设备接收多个第二用户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测量每个第二用户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得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
其中,步骤705可参照步骤603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706: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测量得到的信号质量,从多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初始中继用户设备。
其中,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可以为图7中的第二用户设备3。
示例性的,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第二用户设备随机选择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也可以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初始中继用户设备。
步骤707:第一用户设备与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通过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与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的方式可参照现有SL连接建立过程,不予赘述。示例性的,第一用户设备通过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通过SL向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初始中继用户设备接收测量报告,通过空口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
步骤708:网络设备接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报告和辅助选择信息,从多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目标中继用户设备。
其中,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可以为图7中的第二用户设备1。
其中,步骤708可参照步骤604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709:网络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1发送组调度信息。
其中,组调度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照图6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710:网络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二用户设备1的无线网络标识。
其中,步骤710可参照步骤605所述,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步骤709、步骤710的执行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709,也可以先执行步骤710,还可以先执行步骤710,再执行步骤709,又可以同时执行步骤709、步骤710,不予限制。
步骤711: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1的无线网络标识,释放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3间的SL连接,与第二用户设备1间建立SL连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1与网络设备通信。
其中,步骤711可参照步骤606所述,不予赘述。
基于图7所示方法,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其自主选择的中继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多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的测量报告,由网络设备基于测量报告以及其他辅助选择信息等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并将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告知给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收到网络设备的选择结果后,触发其与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后续,通过与其建立SL连接的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如此,由网络设备基于整网的通信情况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提高远端UE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上述图6、图7仅以第一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为例进行了描述,可替换的,还可以由第二用户设备将自身与第一用户设备间的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上报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根据多个第二用户设备上报的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辅助选择信息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具体的,该替换方法可参照图8所示。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网络设备为可用于UE间协作通信的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配置无线网络标识。
其中,步骤801可参照步骤701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802:网络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触发条件。
其中,步骤802可参照步骤702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803:当满足触发条件时,第一用户设备向多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
其中,步骤803可参照步骤703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804:每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发现请求消息,测量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发现请求消息,得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
示例性的,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测量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发现请求消息的RSRP、RSRQ、SINR或RSSI等一种或者多种信息,得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例如,以RSRP为例,若发现请求消息的RSRP较大,则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较高,反之,若发现请求消息的RSRP较小,则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较低。
步骤805: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的侧行信道的信号质量。进一步的,还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
步骤806:网络设备接收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其与第一用户设备间的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根据多个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的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和辅助选择信息,从多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如:第二用户设备1。
其中,网络设备选择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过程可参照图6中步骤607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807:网络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1发送组调度信息。
其中,组调度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照图6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808:网络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1发送通知消息。
其中,通知消息可以用于通知或者触发第二用户设备1与第一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步骤807、步骤808的执行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807,也可以先执行步骤808,还可以先执行步骤808,再执行步骤807,又可以同时执行步骤807、步骤808,不予限制。
步骤809:第二用户设备1与第一用户设备间建立SL连接。
示例性的,第二用户设备1与第一用户设备间建立SL连接可参照现有SL连接建立过程,不予赘述。后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1与网络设备通信。
基于图8所示方法,多个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由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用户设备与多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其他辅助选择信息等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并将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告知给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收到网络设备的选择结果后,触发其与选择出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后续,通过与其建立SL连接的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如此,由网络设备基于整网的通信情况选择出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提高远端UE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系统性能的需求。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通信装置,如:网络设备、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络设备、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9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90的结构图,该通信装置90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9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图9所示通信装置90包括:获取单元901、选择单元902。
获取单元901,用于获取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SL的信号质量、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的测量报告。例如,获取单元901可以支持通信装置90执行步骤501、步骤605、步骤708、步骤806。
选择单元902,用于根据测量报告以及每个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例如,选择单元可以支持通信装置90执行步骤502、步骤605、步骤708、步骤806。
其中,该通信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5~图8所示方法中网络设备的行为功能。
作为又一种可实现方式,图9中的获取单元901、选择单元902可以由处理器代替,该处理器可以集成获取单元901、选择单元902的功能。进一步的,图9所示通信装置9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当图9中的获取单元901、选择单元902由处理器代替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90可以为图4所示通信装置。
图10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00的结构图,该通信装置100可以为第二用户设备或者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1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二用户设备的功能。作为一种可实现方式,图10所示通信装置100包括:发送单元1001,接收单元1002,建立单元1003;
发送单元100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的测量报告。例如,发送单元1001可以支持通信装置100执行步骤604、步骤707。
接收单元1002,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为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的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例如,接收单元1002可以支持通信装置100执行步骤606、步骤709、步骤807。
建立单元1003,用于根据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与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侧行链路SL连接,并通过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例如,建立单元1003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00执行步骤607、步骤711、步骤809。
其中,该通信装置10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6或图8所示中继通信方法中第二用户设备的行为功能。
作为又一种可实现方式,图10中的发送单元1001,接收单元1002,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单元代替,该收发器可以集成发送单元1001,接收单元1002,的功能。进一步的,图10所示通信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当发送单元1001,接收单元1002,由收发器或收发单元代替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100可以为图4所示通信装置。
图11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10的结构图,该通信装置110可以为第二用户设备或者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11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二用户设备的功能。作为一种可实现方式,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包括:接收单元1101,测量单元1102,发送单元1103;
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发现请求消息。例如,接收单元1101可以支持通信装置110执行步骤803。
测量单元1102,用于根据发现请求消息测量得到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例如,测量单元1102可以支持通信装置110执行步骤804。
发送单元1103,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用户设备的用于网络设备唯一识别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例如,发送单元1103可以支持通信装置110执行步骤805。
其中,该通信装置11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6或图8所示中继通信方法中第二用户设备的行为功能。
作为又一种可实现方式,图11中的发送单元1101、接收单元1103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单元代替,该收发器可以集成发送单元1101、接收单元1103的功能。进一步的,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当发送单元1101、接收单元1103可由收发器或收发单元代替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110可以为图4所示通信装置。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2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设备120、第二用户设备121以及网络设备122。
其中,网络设备122具备图9所示的通信装置90的功能。第一用户设备120具备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100的功能。第二用户设备121具备图11所示的通信装置110的功能。不予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包括数据发送端和/或数据接收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通信装置的硬盘或内存。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上述通信装置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上述通信装置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上述通信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上述通信装置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用于所述网络设备识别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以及每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关联的辅助选择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选择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负载信息以及干扰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测量报告,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测量报告;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初始中继用户设备的所述测量报告;其中,所述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的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设备和每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来自每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其中,每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SL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由所述网络设备分配;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SL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触发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建立SL连接;其中,所述通知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组调度信息;其中,所述组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间通信的数据,所述组调度信息包括组调度的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G-RNTI以及组调度的时频域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触发条件;其中,所述触发条件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11.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其中,每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用于所述网络设备唯一识别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其中,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为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的一个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与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侧行链路SL连接,并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测量报告;或者,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初始中继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测量报告;其中,所述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所述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中选择出的一个第二用户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初始中继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不同,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建立SL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释放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初始中继用户设备间的SL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其中,每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是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满足触发条件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触发条件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发现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响应消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测量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得到所述测量报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空口信号质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所述触发条件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18.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发现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发现请求消息,测量得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侧行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用于所述网络设备唯一识别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间的SL通信。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为目标中继用户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用于触发所述目标中继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建立侧行链路SL连接;所述通知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组调度信息;其中,所述组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间通信的数据,所述组调度信息包括组调度的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G-RNTI以及组调度的时频域信息。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当所述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24.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当所述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27.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当所述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30.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中继通信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00008.6A CN113133047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
EP20909581.9A EP4072200A4 (en) | 2019-12-30 | 2020-12-21 |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PCT/CN2020/138130 WO2021136007A1 (zh) | 2019-12-30 | 2020-12-21 |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
US17/851,725 US20220330362A1 (en) | 2019-12-30 | 2022-06-28 |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00008.6A CN113133047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33047A true CN113133047A (zh) | 2021-07-16 |
Family
ID=76687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400008.6A Pending CN113133047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30362A1 (zh) |
EP (1) | EP4072200A4 (zh) |
CN (1) | CN113133047A (zh) |
WO (1) | WO2021136007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73600A (zh) * | 2021-11-22 | 2021-12-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侧行链路的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WO2023115368A1 (en) * | 2021-12-22 | 2023-06-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for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on |
WO2023131344A1 (en) * | 2022-01-10 | 2023-07-13 | Mediatek Inc. | Method and appratus for relay node configuration and protocol stacks |
WO2023201661A1 (zh) * | 2022-04-21 | 2023-10-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网络设备和转发器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4027556A1 (zh) * | 2022-08-05 | 2024-0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24065452A1 (zh) * | 2022-09-29 | 2024-04-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多路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84465A1 (en) * | 2022-04-01 | 2023-10-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e discovery for ue cooperation |
US20230397182A1 (en) * | 2022-06-03 | 2023-12-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etwork coding with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on |
GB2627358A (en) * | 2023-02-07 | 2024-08-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83710A1 (zh) * | 2015-05-15 | 2016-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用于选择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470382A (zh) * | 2015-08-14 | 2017-03-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授权验证方法、配置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US20180070281A1 (en) * | 2015-05-14 | 2018-03-08 | Fujitsu Limited | Relay selection or re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
CN110461020A (zh) * | 2019-08-16 | 2019-11-1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辅链路的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39176B2 (en) * | 2014-02-10 | 2016-09-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multi-point transceivers |
CN108770074B (zh) * | 2014-12-22 | 2022-09-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设备直通中继选择的方法、网络控制节点和用户设备 |
US10506491B2 (en) * | 2015-04-06 | 2019-12-1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lay request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439682B2 (en) * | 2016-08-19 | 2019-10-08 |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 Access mechanism for proximity-based service UE-to-network relay service |
-
2019
- 2019-12-30 CN CN201911400008.6A patent/CN113133047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12-21 WO PCT/CN2020/138130 patent/WO2021136007A1/zh unknown
- 2020-12-21 EP EP20909581.9A patent/EP4072200A4/en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6-28 US US17/851,725 patent/US20220330362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070281A1 (en) * | 2015-05-14 | 2018-03-08 | Fujitsu Limited | Relay selection or re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
WO2016183710A1 (zh) * | 2015-05-15 | 2016-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用于选择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470382A (zh) * | 2015-08-14 | 2017-03-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授权验证方法、配置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CN110461020A (zh) * | 2019-08-16 | 2019-11-1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辅链路的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ERICSSON: "R2-152461 "UE-to-Network Relay selection"",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pages 2 - 3 * |
ERICSSON: "R2-152462 "Signalling required for UE-NW relay selection"",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pages 2 - 3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73600A (zh) * | 2021-11-22 | 2021-12-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侧行链路的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CN113873600B (zh) * | 2021-11-22 | 2024-05-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侧行链路的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WO2023115368A1 (en) * | 2021-12-22 | 2023-06-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for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on |
WO2023131344A1 (en) * | 2022-01-10 | 2023-07-13 | Mediatek Inc. | Method and appratus for relay node configuration and protocol stacks |
WO2023201661A1 (zh) * | 2022-04-21 | 2023-10-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网络设备和转发器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4027556A1 (zh) * | 2022-08-05 | 2024-0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24065452A1 (zh) * | 2022-09-29 | 2024-04-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多路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072200A4 (en) | 2023-05-31 |
US20220330362A1 (en) | 2022-10-13 |
EP4072200A1 (en) | 2022-10-12 |
WO2021136007A1 (zh) | 2021-07-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33047A (zh) |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 |
KR102405717B1 (ko) | 무선 네트워크의 두 노드 사이에서 구성 정보를 교환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20210258922A1 (en) |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2533227A (zh) | 用于体验质量测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US9544840B2 (en) | Distributed method for client optimization | |
KR20180030125A (ko) | 자원 할당 방법과 기기 | |
US20190350047A1 (en) | User equipment (ue), evolved node-b (enb) and methods to indicate parameters for a relay arrangement | |
CN111586858A (zh) | 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08366355B (zh)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终端以及基站 | |
US20190045583A1 (en) | Multiconnectivity cluster | |
US20220312517A1 (en) |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JP7295264B2 (ja) |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
CN114586318B (zh) | 使用波束成形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节点、终端设备及其中的方法 | |
CN112423393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KR20210076983A (ko) | 직접 통신 자원의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3220075B (zh) | 小区能力信息的交互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14731544B (zh) |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230361979A1 (en) | Selection of tdd patterns for dl and ul communication | |
EP3905736A1 (en) | Device discovery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1757388B (zh) | 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642016B (zh) | 链路重新配置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US20240022994A1 (en) |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23241457A1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24197505A1 (zh) |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
WO2023274042A1 (zh) | 一种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