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3005A - 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3005A
CN113133005A CN201911410259.2A CN201911410259A CN113133005A CN 113133005 A CN113133005 A CN 113133005A CN 201911410259 A CN201911410259 A CN 201911410259A CN 113133005 A CN113133005 A CN 113133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nnel
terminal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wireless
channel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02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成林
刘启飞
曹艳艳
刘立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02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30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3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30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91Modelling the propagatio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2Traffic simulation tools or mod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无线信道模型为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获取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的通信数据;根据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信道模拟器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无线信道情况,控制器按照测试业务的类型在信道模拟器模拟的无线信道中协调综测仪和被测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根据通信产生的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从而实现全面评估终端设备在高铁无线信道的通信性能。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高铁的高速行驶过程中,由于车厢内的终端设备与高铁一起高速行驶,所以,车厢内的终端设备相对于列车外的无线基站的位置和距离也发生快速变化,导致不同时刻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多径及信号强度等特性变化快、差异大。
用户在高速行驶的高铁中使用终端设备时,不认为高铁是特殊的网络覆盖区,所以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会在高铁行进中像往常一样在任意时刻发起短信收发、语音通话、上传下载等无线业务。但是在变化快、差异大的高铁无线信道中使用终端设备,将会面临多种状况,比如,电话打不通,电话打通却通话质量差,网络访问速度慢等状况。
所以,如何在变化快、差异大的高铁无线信道中,全面评估终端设备在高铁无线信道的通信性能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信道模拟器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无线信道情况(例如,路段不同,网络部署不同,速度不同,高铁车型不同等),控制器按照测试业务的类型在信道模拟器模拟的无线信道中协调综测仪和被测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根据通信产生的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从而实现全面评估终端设备在高铁无线信道的通信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
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无线信道模型为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
获取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的通信数据;
根据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通信数据包括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数据成功传递的次数和/或数据传递的速度,或,数据传递的质量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通信参数,包括:
数据成功传递率和/或数据传递的速度,或,数据传递的质量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包括:
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一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综测仪发送数据,其中,预设位置均匀分布在对应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中。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还包括:
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二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综测仪上传第一时长的数据和/或从综测仪下载第一时长的数据,其中,第一时长为一个无线信道模型的周期时长的整数倍。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还包括:
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三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任意位置,向综测仪上传第二时长的数据和/或从综测仪下载第二时长的数据的时段内,控制综测仪在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其中,第二时长为一个无线信道模型的周期时长的整数倍。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还包括:
控制综测仪在第四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时长的数据,其中,从第二个周期开始,每个周期的预设位置基于上个周期的预设位置进行偏移。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偏移的时长根据第三时长和第四数量确定。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预设位置包括相邻无线小区的中间位置,无线小区内部相邻基站的中间位置,基站内部相邻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的中间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装置,装置包括:
控制器,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无线信道模型为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的通信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通信数据包括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数据成功传递的次数和/或数据传递的速度,或,数据传递的质量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通信参数,包括:
数据成功传递率和/或数据传递的速度,或,数据传递的质量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一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综测仪发送数据,其中,预设位置均匀分布在对应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中。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二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综测仪上传第一时长的数据和/或从综测仪下载第一时长的数据,其中,第一时长为一个无线信道模型的周期时长的整数倍。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三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任意位置,向综测仪上传第二时长的数据和/或从综测仪下载第二时长的数据的时段内,控制综测仪在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其中,第二时长为一个无线信道模型的周期时长的整数倍。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综测仪在第四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时长的数据,其中,从第二个周期开始,每个周期的预设位置基于上个周期的预设位置进行偏移。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偏移的时长根据第三时长和第四数量确定。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
预设位置包括相邻无线小区的中间位置,无线小区内部相邻基站的中间位置,基站内部相邻射频拉远单元RRU的中间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
控制器,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无线信道模型为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的通信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
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
终端设备,用于基于模拟的无线信道,与综测仪进行业务通信;
综测仪,用于基于模拟的无线信道,与终端设备进行业务通信。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存储器;
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信道模拟器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无线信道情况(例如,路段不同,网络部署不同,速度不同,高铁车型不同等),控制器按照测试业务的类型在信道模拟器模拟的无线信道中协调综测仪和被测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根据通信产生的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从而实现全面评估终端设备在高铁无线信道的通信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铁无线通信网基站部署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由信道模拟器模拟的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高铁语音通话质量测试方法中控制每次语料播放的开始时间相对高铁信道模型中小区切换位置的偏移的具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例性硬件架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目前,由于高铁的高速行驶,车厢内移动通信终端相对列车外无线基站的位置和距离发生快速变化,导致不同时刻终端接收到无线信号的多径、信号强度等特性变化快、差异大。用户终端会在高铁行进中任意时刻发起短信收发、语音通话、上传下载等无线业务。如何结合高铁无线信道特性,全面评估终端高铁无线通信性能是相关测试和验证装置的关键。
目前的技术方案主要通过信道模拟器模拟高铁无线信道,用以对终端芯片和高铁基站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以及通过和RRU连接的信道模拟器模拟高铁无线信道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基站增益等,将与同一个BBU连接的不同RRU的信号衰落建模成不同的簇,并对不同簇的到达角、离开角和时延特性进行模拟,终端与高铁基站通过信道模拟器进行通信,实现对终端芯片和高铁基站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现有的技术方案只是对终端芯片和高铁基站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并没有涉及如何测试用户终端在高铁无线环境下的驻网成功率、短信彩信收发成功率、通话成功率、下载及上传速率性能、并发业务性能等无线通信性能。
所以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不能全面评估终端设备在高铁无线信道的通信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不能全面评估终端设备在高铁无线信道的通信性能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信道模拟器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无线信道情况(例如,路段不同,网络部署不同,速度不同,高铁车型不同等),控制器按照测试业务的类型在信道模拟器模拟的无线信道中协调综测仪和被测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根据通信产生的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对该通信参数进行统计与计算,从而实现全面评估终端设备在高铁无线信道的通信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由于高铁无线通信网广泛采用了小区多RRU合并的部署,行进的高铁车厢内的终端设备同时收到车厢外多个RRU的无线信号,这些RRU可不归属于同一个小区。终端从距离近、天线阵列朝向终端的RRU接收到较强的信号,而从距离终端较远的RRU接收到较弱的信号。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铁无线通信网基站部署示意图,图中仅以距离终端设备最近的6个RRU为示例,其编号分别可以为RRU1、RRU2、RRU3、RRU4、RRU5和RRU6。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由信道模拟器模拟的图1中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在本实施例中,该无线信道模型模拟的为在高铁平原路段、小区6个RRU合并(其中RRU1至RRU6同属于一个无线小区,RRU7至RRU12同属于另一个无线小区)、站间距850米、站轨距150米、列车时速为300公里、LTE载波为Band39时的高铁无线信道模拟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该信道模拟器模拟的信道模型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情况,也可以模拟其他情况的信道模型。本实施例中仅以提到的无线信道模型为示例的来进行说明,具体的,在本次模拟的情况下,以高铁行驶方向是从左向右为示例,高铁内部的终端设备在任意位置收到来自多个RRU的无线信号,图2中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仿真图是经过信道模拟器后被测的用户终端抓取的信号强度。图2中的Doppler频偏仿真图是经过信道模拟器后被测的终端设备抓取的Doppler频偏。
由图2可以看出,被测的终端设备由于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接收到来自多个RRU的信号,导致合并后无线信号的强度、Doppler频偏在相对基站的不同位置处,差异较大。以典型的位置1、2、3为例,根据图2中无线信号的强度、Doppler频偏的变化对差异性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图2中的位置1处于两个小区的中间。当终端设备从左向右经过位置1时,因为其从左侧各RRU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总能量强度,和从右侧各RRU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总能量强度相当,所以在终端设备从左向右经过位置1过程中主要无线多径信号的多普勒Dopper频偏迅速由负向最大值翻转为正向最大值,在这期间发生小区的切换或重选,对终端的纠偏性能、解调性能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图2中的位置2处于同一基站的两个RRU中间位置,这两个RRU距离终端设备最近,但终端设备不在这两个RRU天线面板的法线方向,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直射信号相对较弱。终端设备从左向右经过位置2时,主要无线多径信号的Dopper频偏由正转为负。终端设备需要处理无线信号信噪比相对较低、信号相对较弱、频偏相对较小但频偏方向发生翻转的高速移动场景。
图2中的位置3,其左、右两侧距离最近的RRU2、RRU3属于同一个无线小区,终端设备从RRU2和RRU3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能量强度相当。当终端设备从左向右经过位置3时主要无线多径信号的Dopper频偏迅速由负向最大值翻转为正向最大值。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有效合并来自同一小区不同RRU的Dopper频偏方向相反、能量相当的多径信号,是该位置处终端设备无线性能的关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模拟器可以模拟高铁小区多RRU合并场景,每个小区RRU个数可以为nRRU,高铁信道模型一个周期可以至少包括两个小区,以便模拟小区之间切换及重选的场景,为了方便表示,高铁信道模型一个周期持续时长可以计为tChanModelDuration(单位为秒)。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
其中无线信道模型为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具体的,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可以如图2所示。
示例性的,可以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一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综测仪发送数据,其中,预设位置均匀分布在对应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中。
具体的,控制器可以控制信道模拟器不间断循环输出nChanModelNoop_1个周期高铁信道模型,控制器控制被测终端在tChanModelDuration*nChanModelNoop_1时间内发起nVoiceMo次语音主叫,且nVoiceMo不少于3次。每次语音主叫发起位置相对信道模型是固定的,包括但不限于nVoiceMo次语音主叫的发起位置均匀分布在信道模拟器输出高铁信道模型的tChanModelDuration*nChanModelNoop_1秒时间内,且至少在图2中所示的三个信道模型位置触发语音通话的主叫,其中,三个信道模型位置可以包括:属于同一小区不同两个RRU之间位置(图2中的位置3)、RRU正下方(图2中的位置2)、两个小区中间位置(图2中的位置1)。
示例性的,还可以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二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综测仪上传第一时长的数据和/或从综测仪下载第一时长的数据,其中,第一时长为一个无线信道模型的周期时长的整数倍。
具体的,控制器可以控制信道模拟器不间断循环输出nChanModelNoop_2个周期高铁信道模型,控制被测终端从相对信道模型的某一确定位置触发上传及下载,持续时间为tChanModelDuration整数倍(计为nThrouputNoop),控制器统计被测终端在tChanModelDuration*nThrouputNoop期间的平均上传及下载速率并做为被测终端高铁下载及上传速率性能。具体的,该某一确定位置可以包括图2中所示的三个信道模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三个信道模型位置可以包括:属于同一小区不同两个RRU之间位置(图2中的位置3)、RRU正下方(图2中的位置2)、两个小区中间位置(图2中的位置1)。
示例性的,还可以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三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任意位置,向综测仪上传第二时长的数据和/或从综测仪下载第二时长的数据的时段内,控制综测仪在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其中,第二时长为一个无线信道模型的周期时长的整数倍。
具体的,控制器可以控制信道模拟器不间断循环输出nChanModelNoop_3个周期高铁信道模型,并控制被测终端从相对高铁信道模型的某一确定时间点tUploadStart_3触发数据上传,持续时间为tChanModelDuration整数倍(该整数倍计为nConcurServNoop,则数据上传业务持续时间为nChanModelNoop_3*nConcurServNoop),数据上传结束时间点为tUploadEnd_3。控制器控制综测仪在数据上传业务期间向被测终端发送nSmsMT次短信,nSmsMT不少于3次。每次短信发送操作的位置相对信道模型是固定的,包括但不限于nSmsMT次短信发送造作的位置均匀分布在数据上传业务期间(即均匀分布在tChanModelDuration*nChanModelNoop_3*nConcurServNoop秒内),且至少在图2中所示的三个信道模型位置中触发短信发送,其中,三个信道模型位置可以包括:属于同一小区不同两个RRU之间位置(图2中的位置3)、RRU正下方(图2中的位置2)、两个小区中间位置(图2中的位置1)。
示例性的,还可以控制综测仪在第四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时长的数据,其中,从第二个周期开始,每个周期的预设位置基于上个周期的预设位置进行偏移,其中,偏移的时长根据第三时长和第四数量确定。
具体的,控制器可以配置综测仪播放确知的语料模拟语音通话,语料时长为tSpeech(单位为秒),控制器配置信道模拟器不间断循环输出nChanModelNoop_4个周期高铁信道模型,并控制每次语料播放的开始时间相对高铁信道模型中小区切换位置的偏移,使得循环播放的高铁信道模型中小区切换位置点均匀发生在语料周期内。被测终端将接收到的下行语音信号输入到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其MOS平均值做为被测终端高铁下行语音质量,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控制每次语料播放的开始时间相对高铁信道模型中的其他位置进行偏移,该其他位置可以包括图2中所示的属于同一小区不同两个RRU之间位置(图2中的位置3)、RRU正下方(图2中的位置2)。
具体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高铁语音通话质量测试方法中控制每次语料播放的开始时间相对高铁信道模型中小区切换位置的偏移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终端设备高铁语音通话质量的测试包括但不限于该具体实施方法。在该实施中,高铁信道模型的一个周期可以包括一个小区切换位置,并以RRU1至RRU6属于一个小区,RR7至RRU12属于另一个小区,切换位置如图4中位置1所示,控制器控制综测仪播放nChanModelNoop_4次语料。第1次语料播放的起始时间,同步信道仿真器输出的高铁信道模型第1个周期中的小区切换位置。第2次语料播放的起始时间,相对信道仿真器输出的高铁信道模型第2个周期中的小区切换位置,提前ΔT,其中ΔT=tSpeech/nChanModelNoop_4(单位为秒)。第3次语料播放的起始时间,相对信道仿真器输出的高铁信道模型第3个周期中的小区切换位置,提前ΔT*2。依次类推,第n次语料播放的起始时间,相对信道仿真器输出的高铁信道模型第n个周期中的小区切换位置,提前ΔT*n。最后一次(计为第N+1次,其中N+1=nChanModelNoop_4)语料播放的起始时间,相对信道仿真器输出的高铁信道模型最后一个周期中的小区切换位置,提前ΔT*(N+1)=tSpeech/nChanModelNoop_4*(nChanModelNoop_4)=tSpeech。
S102:获取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的通信数据。
其中,通信数据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数据成功传递的次数和/或数据传递的速度,或,数据传递的质量信息。
S103:根据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
其中,通信参数可以包括数据成功传递率和/或数据传递的速度,或,数据传递的质量信息。
具体的,通信参数数据成功传递率可以包括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主被叫成功的次数或者主被叫的成功率,还可以包括短信及彩信的收发成功率。数据传递的速度可以包括数据上传和/或下载的速率。数据传递的质量信息可以包括计算被测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下行语音信号的MOS平均值。
具体的,可以根据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可以包括根据语音通话主叫成功次数nVoiceMoSuccess,使用公式nVoiceMoSuccess/nVoiceMo*100%计算终端设备高铁语音通话主叫成功率性能,以确定终端设备在高铁上的主被叫成功率。
还可以统计被测终端设备在tChanModelDuration*nThrouputNoop期间的平均上传及下载速率,以确定被测终端在高铁进行下载及上传速率性能。
还可以统计从tUploadStart_3到tUploadEnd_3时间内被测终端平均上传速率为数据上传和短信接收并发业务场景的上传速率性能,并统计被测终端短信接收成功的次数nSmsMTSuccess,使用公式nSmsMTSuccess/nSmsMT*100%计算业务并发场景短信接收成功率,以确定数据上传和短信接收的并发业务场景下的通信性能。
还可以统计被测终端设备接收到的nChanModelNoop_4个下行语音数据,计算其平均意见值(Mean Opinion Score,MOS)的平均值,以确定被测终端高铁下行语音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可以通过信道模拟器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无线信道情况(例如,路段不同,网络部署不同,速度不同,高铁车型不同等),控制器按照测试业务的类型在信道模拟器模拟的无线信道中协调综测仪和被测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根据通信产生的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从而实现全面评估终端设备在高铁无线信道的通信性能。
与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装置。
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器201,获取单元202和确定单元203,其中,
控制器201,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无线信道模型为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
获取单元202,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的通信数据;
确定单元203,用于根据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
其中,通信数据包括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数据成功传递的次数和/或数据传递的速度,或,数据传递的质量信息。
通信参数,包括数据成功传递的次数和/或数据传递的速度,或,数据传递的质量信息。
控制器201,还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一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综测仪发送数据,其中,预设位置均匀分布在对应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中。
控制器201,还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二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综测仪上传第一时长的数据和/或从综测仪下载第一时长的数据,其中,第一时长为一个无线信道模型的周期时长的整数倍。
控制器201,还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三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任意位置,向综测仪上传第二时长的数据和/或从综测仪下载第二时长的数据的时段内,控制综测仪在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其中,第二时长为一个无线信道模型的周期时长的整数倍。
控制器201,还用于控制综测仪在第四数量个周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时长的数据,其中,从第二个周期开始,每个周期的预设位置基于上个周期的预设位置进行偏移。其中,偏移的时长根据第三时长和第四数量确定。
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预设位置包括相邻无线小区的中间位置,无线小区内部相邻基站的中间位置,基站内部相邻射频拉远单元RRU的中间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装置可以通过信道模拟器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无线信道情况(例如,路段不同,网络部署不同,速度不同,高铁车型不同等),控制器按照测试业务的类型在信道模拟器模拟的无线信道中协调综测仪和被测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根据通信产生的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从而实现全面评估终端设备在高铁无线信道的通信性能。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控制器301,获取单元302,确定单元303,信道模拟器304,终端设备305,综测仪306,其中,
控制器301,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无线信道模型为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
获取单元302,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的通信数据;
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
信道模拟器304,用于模拟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
终端设备305,用于基于模拟的无线信道,与综测仪进行业务通信;
综测仪306,用于基于模拟的无线信道,与终端设备进行业务通信。
图7示出了能够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的计算设备的示例性硬件架构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计算设备700包括输入设备701、输入接口702、中央处理器703、存储器704、输出接口705、以及输出设备706。其中,输入接口702、中央处理器703、存储器704、以及输出接口705通过总线710相互连接,输入设备701和输出设备706分别通过输入接口702和输出接口705与总线710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700的其他组件连接。
具体地,输入设备701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信息,并通过输入接口702将输入信息传送到中央处理器703;中央处理器703基于存储器704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输出信息,将输出信息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在存储器704中,然后通过输出接口705将输出信息传送到输出设备706;输出设备706将输出信息输出到计算设备700的外部供用户使用。
也就是说,图7所示的计算设备也可以被实现为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设备,该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设备可以包括: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所述无线信道模型为基站与车厢内所述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
获取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的通信数据;
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数据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综测仪之间数据成功传递的次数和/或数据传递的速度,或,数据传递的质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包括:
数据成功传递率和/或数据传递的速度,或,数据传递的质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包括:
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一数量个周期的所述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综测仪发送数据,其中,所述预设位置均匀分布在对应周期的所述无线信道模型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包括:
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二数量个周期的所述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综测仪上传第一时长的数据和/或从综测仪下载第一时长的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为一个所述无线信道模型的周期时长的整数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包括:
控制终端设备在第三数量个周期的所述无线信道模型的任意位置,向综测仪上传第二时长的数据和/或从综测仪下载第二时长的数据的时段内,控制综测仪在所述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时长为一个所述无线信道模型的周期时长的整数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包括:
控制综测仪在第四数量个周期的所述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时长的数据,其中,从第二个周期开始,每个周期的预设位置基于上个周期的预设位置进行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移的时长根据所述第三时长和第四数量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位置包括相邻无线小区的中间位置,无线小区内部相邻基站的中间位置,基站内部相邻射频拉远单元RRU的中间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10.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器,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所述无线信道模型为基站与车厢内所述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的通信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
11.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包括:
控制器,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和综测仪,在模拟的无线信道模型的预设位置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所述无线信道模型为基站与车厢内所述终端设备发生相对运动时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模型;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与综测仪之间的通信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通信参数;
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基站与车厢内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
终端设备,用于基于模拟的所述无线信道,与综测仪进行业务通信;
综测仪,用于基于模拟的所述无线信道,与终端设备进行业务通信。
12.一种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
1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
CN201911410259.2A 2019-12-31 2019-12-31 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1330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0259.2A CN113133005A (zh) 2019-12-31 2019-12-31 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0259.2A CN113133005A (zh) 2019-12-31 2019-12-31 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3005A true CN113133005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69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0259.2A Pending CN113133005A (zh) 2019-12-31 2019-12-31 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30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7263A (zh) * 2021-11-22 2022-03-29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发的高机动信道模拟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654A (zh) * 2009-04-01 2010-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运动lte-td移动终端的evm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02468892A (zh) * 2010-11-15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仿真通信系统的测试系统及信道仿真器
US20140086075A1 (en) * 2012-09-21 2014-03-27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imulating channel conditions
CN108513307A (zh) * 2017-02-28 2018-09-07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模拟的高铁场景下终端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654A (zh) * 2009-04-01 2010-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运动lte-td移动终端的evm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02468892A (zh) * 2010-11-15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仿真通信系统的测试系统及信道仿真器
US20140086075A1 (en) * 2012-09-21 2014-03-27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imulating channel conditions
CN108513307A (zh) * 2017-02-28 2018-09-07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模拟的高铁场景下终端测试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7263A (zh) * 2021-11-22 2022-03-29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发的高机动信道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14257263B (zh) * 2021-11-22 2023-06-09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发的高机动信道模拟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96906B (zh) 一种测量报告方法及相关设备
US7778634B2 (en) Radio service area quality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CN100521806C (zh) 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小区选择装置及其方法
US9877207B2 (en) Calibration method for channel simulator
CN101682571B (zh) 链路频带估计设备和链路频带估计方法
US8843077B2 (en) Dynamic RF matrix emulator
CN112787702B (zh) 网络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US10362155B2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for wireless link processing
CN108810920B (zh) 一种测量参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PT1757146E (pt) Processo de alocação de capacidades de transferência numa transferência de sinal de uma estação base e terminal móvel
JP2011511551A5 (zh)
CN104041099A (zh) 启用装置到装置d2d的用户设备中的方法、启用d2d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基站、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KR100268231B1 (ko) 무선 인터페이스 시뮬레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Chen et al. Adaptive handover algorithm for LTE-R system in high-speed railway scenario
CN1848708B (zh) Cdma移动通信系统及其接收功率测量方法
CN104125631B (zh) 一种接收通道增益自动控制方法和设备
Palaios et al. Network under control: Multi-vehicle E2E measurements for AI-based QoS prediction
CN110620626B (zh) 一种频率自动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060852A (zh)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基站和移动终端
Falkenberg et al. Rushing full speed with LTE-Advanced is economical-a power consumption analysis
CN113133005A (zh) 无线通信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404818A (zh) 信标和移动终端同步及其方法
CN102237904A (zh) 无线基站装置及无线控制装置
CN103096408A (zh) 移动通信中的越区切换方法
Karimi et al. Measurement based mobility emulation platform fo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