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9386B - 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29386B CN113129386B CN202110392335.2A CN202110392335A CN113129386B CN 113129386 B CN113129386 B CN 113129386B CN 202110392335 A CN202110392335 A CN 202110392335A CN 113129386 B CN113129386 B CN 1131293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rget
- calibration
- alpha
- camera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80—Analysis of captured images to determine intrinsic or extrinsic camera parameters, i.e. camera calibration
- G06T7/85—Stereo camera calibr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44—Camera po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利用两台摄像机同时拍摄位于空间中不同姿态的的编码平面靶标,获得多幅编码平面靶标图像;利用编码平面靶标的解码方法分别获得编码平面靶标图像中各个标定角点的亚像素级坐标、唯一编码序号以及靶标坐标;根据设定的标定角点个数阈值和编码平面靶标的空间姿态阈值,获得G1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G2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分别求解两台摄像机的内、外参数,以及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之间的旋转和平移关系。本发明能够实现双目摄像机的自动标定,在受到公共视场范围限制时仍然能够充分利用局部的编码平面靶标图像完成双目摄像机的标定,提高了多目摄像机标定的适用性和鲁棒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摄像机标定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工业控制、测量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主要是利用摄像机的成像,通过图像信息获取空间中被测物体的三维信息,由此重建和识别物体。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根本问题是摄像机标定,通过摄像机标定技术可以获得空间三维坐标与图像二维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摄像机标定技术是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的研究重点,摄像机标定的任务就是求解摄像机的内外参数,摄像机标定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1986年Roger Tsai提出了基于径向约束的摄像机标定算法,该标定算法需要3D立体靶标,使得标定过程不灵活;1999年前后,张正友(Z.Y Zhang)提出了基于平面靶标的摄像机标定算法,该标定算法使用了不包含方向信息和编码信息的平面靶标,标定过程中无法判断出无方向信息的平面靶标的旋转方向,并且张正友(Z.Y Zhang)提出的基于平面靶标的摄像机标定算法要求摄像机拍摄到完整的平面靶标,但实际标定过程中摄像机常常会拍摄不到完整的平面靶标,此时使用传统的没有包含方向信息和编码信息的平面靶标难以进行摄像机标定和保证摄像机标定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利用包含方向信息和编码信息的编码平面靶标进行摄像机标定,能够精确地判断出编码平面靶标的旋转方向,且编码平面靶标中的编码信息能够保证摄像机标定时像素坐标和靶标坐标匹配的精度;另外编码平面靶标中的编码图像具有独立性,不依赖于某个具体的方向图案,因此与方向性平面靶标相比,没有拍摄到方向性图案的局部靶标图像仍可以用于摄像机标定。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编码平面靶标,所述编码平面靶标由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和平行四边形非编码单元交替组成的编码棋盘格构成,所述编码平面靶标以任意对角相连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交点作为编码平面靶标的标定角点,所述编码平面靶标一共包含M行×N列个标定角点,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编码平面靶标中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图案,编码图案包括定位图案、定向图案和编码标志图案,其中编码标志图案又由多个编码单元图案组成;由定向图案和定位图案可实现编码平面靶标旋转方向的判断;编码标志图案则是用于给编码平面靶标中每一个标定角点进行编码。
所述编码平面靶标中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内部的定位图案、定向图案和编码单元图案均不重叠且不连通;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锐角记为λ(若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则λ=90°)。
任取编码平面靶标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记为编码平面靶标向量确定编码单元Γv,任取编码平面靶标向量确定编码单元Γv的一个顶点记为向量确定编码单元第一顶点o″1,在编码平面靶标向量确定编码单元Γv中将相交形成向量确定编码单元第一顶点o″1的任意一条边记为向量确定编码单元第一边Nv1,在向量确定编码单元第一边Nv1上取向量确定编码单元Γv的顶点记为向量确定编码单元第一边上第一点o″2,其中向量确定编码单元第一边上第一点o″2与向量确定编码单元第一顶点o″1是互不重合的2个点,记向量为规定向量并且编码平面靶标内的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定位图案和定向图案的位置关系如下:在同一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内由定向图案质心指向定位图案质心的方向与规定向量的方向相同;
将编码平面靶标所在的平面记为靶标平面Pt,以向量确定编码单元第一顶点o″1为起点做一个与规定向量同向的单位向量记为第1个规定单位向量当人正视看向编码平面靶标时,以向量确定编码单元第一顶点o″1为旋转中心,在靶标平面Pt内将第1个规定单位向量逆时针旋转β′角度(0°<β′<90°)得到第2个规定单位向量在空间中以向量确定编码单元第一顶点o″1为起点做一个与所得向量的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并记为正向向量将编码平面靶标向量确定编码单元Γv上距离编码平面靶标向量确定编码单元Γv中的定向图案最近的两个顶点分别记为第1临时顶点o″3和第2临时顶点o″4;若向量叉乘规定向量所得向量的方向与正向向量的方向相同,则将记为向量辅助向量若向量叉乘规定向量所得向量的方向与正向向量的方向相同,则将向量记为辅助向量
提供了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步骤1、定义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1、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2、双目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组总数G3,其中G1、G2、G3均为整数,且三者满足G1≥G3≥3且G2≥G3≥3;定义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1、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2,以及双目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总数G′3和双目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总数G″3,其中G″3≥1,且G′3和G″3满足G′3+G″3==G3;定义左摄像机旋转阈值kr1、左摄像机平移阈值kt1、右摄像机旋转阈值kr2、右摄像机平移阈值kt2、外参旋转阈值kr3、外参平移阈值kt3、标定角点数阈值k1和公共标定角点数阈值k2,其中k1>k2>3;定义整数变量α、β1、β2、β3、β′1、β′2、β′3、β″1、i1、i2、i3,并初始化α=1,β1=0,β2=0,β3=0,β′1=0,β′2=0,β′3=0,β″1=0,i1=0,i2=0,i3=0;
步骤2、以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左上角作为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原点ol,自左向右作为所述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xl轴方向,自上向下作为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yl轴方向,建立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以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左上角作为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原点or,自左向右作为所述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xr轴方向,自上向下作为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yr轴方向,建立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
步骤3、以左摄像机的光心作为左摄像机坐标系的原点Ol,c,以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xl轴方向作为左摄像机坐标系的Xl,c方向,以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yl轴方向作为左摄像机坐标系的Yl,c方向,且左摄像机坐标系的Xl,c轴、Yl,c轴和Zl,c轴满足右手定则,建立所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cZl,c;以右摄像机的光心作为右摄像机坐标系的原点Or,c,以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xr轴方向作为右摄像机坐标系的Xr,c方向,以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yr轴方向作为右摄像机坐标系的Yr,c方向,且右摄像机坐标系的Xr,c轴、Yr,c轴和Zr,c轴满足右手定则,建立所述右摄像机坐标系Or,c-Xr,cYr,cZr,c;
步骤4、利用空间中两台绝对位置固定且具有公共视场的摄像机同时并实时拍摄空间中移动的编码平面靶标,将所述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同时拍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分别获得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记为作为第α组靶标图像;
记空间中的编码平面靶标上的第1行第1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4个顶点中是标定角点的个数为Φp,则可根据Φp数值的大小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当Φp==1时,记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第1行第1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标定角点为原点标定角点此时选取原点标定角点作为第α个靶标坐标系的原点以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的辅助向量的方向作为靶标坐标系轴的方向;
步骤7、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8.1、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其中为正整数;
步骤8.3、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单目姿态判断方法获取返回的判断数值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8.3.1、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α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cZl,c的第α个靶标左旋转矩阵和第α个靶标左平移矩阵Tl (α);
步骤8.3.2、判断i1是否等于0,若i1==0,则执行步骤8.3.3;否则执行步骤8.3.4;
步骤8.3.3、将α的值赋值给i1,i1=α,将第α个靶标左旋转矩阵和第α个靶标左平移矩阵Tl (α)分别作为第α个标定左旋转矩阵和第α个标定左平移矩阵并将1赋值给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而后结束姿态判断;
步骤8.4、将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采用与处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相同的过程,获得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为正整数)、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α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Or,c-Xr,cYr,cZr,c的第α个靶标右旋转矩阵和第α个靶标右平移矩阵从第α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第i2个靶标坐标系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从第α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第i2个靶标坐标系时Xt轴、Yt轴和Zt轴的旋转角度和判断旋转角度并获得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
步骤8.5、结束对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内参标定条件判断;
步骤10、判断β3是否等于G3;若β3==G3,则执行步骤11.1;否则执行步骤11.2;
步骤11.1、将整数变量β1和β′1作为输入,利用左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1和β′1,其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步骤11.1.1、判断β1是否等于G1,若β1==G1,则执行步骤11.1.4;否则执行步骤11.1.2;
步骤11.1.2、判断β′1是否等于G′1,若β′1==G′1,则执行步骤11.1.4;否则执行步骤11.1.3;
步骤11.1.3、将β1+1赋值给β1,将β′1+1赋值给β′1;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1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1个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1.1.4、结束对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判断,并返回整数变量β1和β′1;
将整数变量β2和β′2作为输入,利用右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2和β′2,而后执行步骤14,其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步骤11.1.5、判断β2是否等于G2,若β2==G2,则执行步骤11.1.8;否则执行步骤11.1.6;
步骤11.1.6、判断β′2是否等于G′2,若β′2==G′2,则执行步骤11.1.8;否则执行步骤11.1.7;
步骤11.1.7、将β2+1赋值给β2,将β′2+1赋值给β′2;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2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2个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1.1.8、结束对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判断,并返回整数变量β2和β′2;
步骤11.2、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再次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再次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
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2.1、将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将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下or-xryr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11.2.2、将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平面靶标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α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 cYl,cZl,c的第α个靶标旋转矩阵和第α个靶标平移矩阵
步骤11.2.3、判断i3是否等于0,若i3==0,则执行步骤11.2.4;否则执行步骤11.2.5;
步骤11.2.4.1、判断i3是否等于0,若i3==0,则执行步骤11.2.4.2;否则执行步骤11.2.4.3;
步骤11.2.4.5、判断旋转角度(其中)是否大于外参旋转阀值kr3且平移矩阵的范数是否大于外参平移阀值kt3;若旋转角度大于外参旋转阀值kr3且平移矩阵的范数大于外参平移阀值kt3,则将α的值赋值给i3,i3=α,并将1赋值给双目外参标定姿态判断数值并结束判断;否则直接结束判断;
从获得的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和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中寻找相同的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并将相同的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放入第α个公共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集合,第α个公共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中包含元素的个数即为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和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包含的公共标定角点个数;
步骤11.2.6、本步骤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步骤13.1、将β1、β2、β3和β′3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双目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分别作为左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和右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并获得返回的β1、β2、β3和β′3;其判断方法如下:
步骤13.1.1、判断β′3是否等于G′3,若β′3==G′3,则执行步骤14.5;否则执行步骤14.2;
步骤13.1.2、将β′3+1赋值给β′3,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3′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3个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3.1.3、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3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3个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3.1.4、将β1+1赋值给β1,将β2+1赋值给β2,将β3+1赋值给β3;
步骤13.1.5、结束对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判断,并返回整数变量β1、β2、β3和β′3;而后执行步骤14;
步骤13.2、将β″1+1赋值给β″1,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1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将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1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同时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1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将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1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将β1+1赋值给β1,将β2+1赋值给β2,将β3+1赋值给β3;而后执行步骤14;
步骤14、判断β1、β2和β3是否满足β1==G1且β2==G2且β3==G3;若β1==G1且β2==G2且β3==G3,则获得了G1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其中包含G′1幅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和G3幅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G3幅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中又包含了G′3幅左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和G″3幅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和G1个左摄像机标定匹配组(其中包含G′1个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和G3个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匹配组,G3个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匹配组中又包含了G′3个左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匹配组和G″3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以及G2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其中包含G′2幅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和G3幅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G3幅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中又包含了G′3幅右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和G″3幅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和G2个右摄像机标定匹配组(其中包含G′2个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和G3个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匹配组,G3个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匹配组中又包含了G′3个右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匹配组和G″3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执行步骤15;否则,将α+1赋值给α后,返回步骤4顺序执行;其判断方法如下:
步骤14.1、判断β′3是否等于G′3,若β′3==G′3,则执行步骤14.5;否则执行步骤14.2;
步骤14.2、将β′3+1赋值给β′3,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3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3个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4.3、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3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3个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4.4、将β1+1赋值给β1,将β2+1赋值给β2,将β3+1赋值给β3;
步骤14.5、结束对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判断,并返回整数变量β1、β2、β3和β′3;
步骤15、根据获得的G1个左摄像机标定匹配组和G2个右摄像机标定匹配组,利用张正友标定算法分别计算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的内参数、畸变系数、每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每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
步骤16、计算出从左摄像机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的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的初始值,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6.1、将G3幅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分别记为 将G3幅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分别记为将G3幅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分别记为将G3幅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分别记为
步骤16.2、给整数变量i赋值i=1;
步骤16.3、根据第i幅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Rl,i和平移向量Tl,i,以及i幅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Rr,i阵和平移向量Tr,i,利用公式1)和(2)求解出左摄像机坐标系和右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和平移关系;
步骤16.4、判断iτ是否小于G3,若i<G3,则将i+1赋值给i后返回步骤16.4顺序执行;否则执行步骤16.6;
步骤16.5、通过公式(3)计算出从左摄像机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的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双目摄相机的外参数)的初始值;
步骤17、利用基于标准长度的优化方法,计算出双目摄像机外参的精确值R′和T′,一次完成双目摄像机标定。
进一步的,步骤8.1中,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为正整数)、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其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8.1.1、输入放置在空间中的编码平面靶标的基本信息,即位于空间中的编码平面靶标包含M行×N列个标定角点,编码平面靶标的初始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编码号为zv,编码平面靶标上第1行第1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4个顶点中作为标定角点的个数Φp;
步骤8.1.2、对所述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进行8位灰度处理,得到第α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α);其中,第α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α)为8位灰度图;
步骤8.1.3、在上述第α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α)中,利用棋盘格角点提取算法提取第α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α)中所包含标定角点个数最多的mα行×nα列个标定角点的亚像素坐标集合并记为第α个标定角点亚像素坐标集合Q(α),并将所述mα行×nα列个标定角点亚像素坐标集合中最外围角点(即第1行标定角点、第1列标定角点、第mα行标定角点和第nα列标定角点)所围成的多边形记为第α个最大标定角点数多边形Lα;其中,经过角点提取后的第α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α)没有发生改变;
步骤8.1.4、在所述第α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α)中,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令上述步骤3中第α个最大标定角点数多边形Lα内部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均保持不变,Lα以外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均赋值为255,并将第α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α)经过此处理得到的图像记为第α个无复杂背景靶标灰度图像P1′(α);
步骤8.1.5、对第α个无复杂背景靶标灰度图像P1′(α)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第α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使得在第α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中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背景颜色变为黑色,平行四边形非编码单元背景颜色、定位图案、定向图案的颜色均变为白色,编码标志图案的颜色根据编码规则可为白色也可为黑色;
步骤8.1.6、根据在第α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α)中提取的第α个最大标定角点数多边形Lα内部包含mα行×nα列个标定角点数目(其中mα和nα均为整数),可将本步骤分为如下情况:
情况1、当mα、nα均为奇数,或者mα、nα一奇一偶时可由公式(8-1-1)计算出多边形Lα内部包含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个数μα(μα为整数);
μα=(mα-1)(nα-1)/2 (8-1-1)
然后执行步骤8.1.7;
情况2、若mα、nα均为偶数时,可由公式(8-1-2)计算出多边形Lα内包含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预估个数μ′α(μ′α为整数);
μ′α=[(mα-1)(nα-1)+1]/2 (8-1-2)
此时多边形L内实际包含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个数μα满足μα≤μ′α;
设置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个数判断阀值L′α;
将多边形Lα内μ′α个最大黑色连通域中最小的黑色连通域记为第α个末端黑色连通域,并计算末端黑色连通域包含的像素点数χm,α;
(1)若L″α≤L′α,则多边形Lα内实际包含μ′α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将μ′α的数值赋值给μα,μα=μ′α;并执行步骤8.1.8;
(2)若L″α>L′α,则多边形Lα内实际包含μ′α-1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将μ′α-1的数值赋值给μα,μα=μ′α-1;并执行步骤8.1.8;
步骤8.1.7、在第α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上,做黑色连通域腐蚀,使得第α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中所有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对角处断开,并将第α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经过此处理得到的图像记为第α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其中对第α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进行黑色连通域腐蚀处理时,须满足以下条件:
(1)第α个最大标定角点数多边形Lα内的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均满足,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内的定向圆的白色连通域、定位圆环的白色连通域、定位圆环中心的黑色连通域和编码标志图案的白色连通域均保持完整;
(2)第α个最大标定角点数多边形Lα内的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均满足,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内的定向图案、定位图案和编码标志图案的连通域互不相通;
(3)第α个最大标定角点数多边形Lα内的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均满足,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内的定向图案、定位图案和编码标志图案均处于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背景中;
步骤8.1.9、在第α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上,计算上述步骤6.1.2中方格连通域质心的像素坐标将i+1重新赋值给i后继续执行此步骤直到i>μ,由此得到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P′2上的方格连通域方格连通域…、方格连通域质心像素坐标并将依次作为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质心像素坐标集合A(α)中的第1个元素、第2个元素、…、第μα个元素;
步骤8.1.10、给整数变量i重新赋予初值i=1;
步骤8.1.11、在第α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计算距离方格连通域的质心像素坐标值最近的黑色连通域,并记为第α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的圆环中心连通域将i+1重新赋值给i后继续执行此步骤,直到i>μα时结束;由此分别得到第α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的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
步骤8.1.12、给整数变量i重新赋予初值i=1;
步骤8.1.13、在第α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计算上述第α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的圆环中心连通域质心像素坐标将i+1重新赋值给i后继续执行此步骤,直到i>μα时结束;由此得到第α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的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的质心像素坐标并将 依次作为圆环质心像素坐标集合B(α)中的第1个元素、第2个元素、…、第μα个元素;
步骤8.1.14、在第α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将除方格连通域方格连通域…、方格连通域以及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以外的黑色连通域的灰度值均赋值为255,并将第α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经过此处理得到的图像记为第α个解码二值化图像
步骤8.1.15、取整数变量ζ,并赋予初始值ζ=1;
步骤8.1.17、在第α组第ζ个备份二值化图像上,取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质心像素坐标集合A(α)中第ζ个质心像素坐标值在第α个标定角点集合Q(α)中寻找距离质心像素坐标值最近的4个标定角点的像素坐标值,并将这4个标定角点的像素坐标值在第α组第ζ个备份二值化图像上对应的4个像素点分别记为并将该4个像素点作为第α组第ζ个标定角点四边形的4个顶点,并将4个顶点相连形成第α组第ζ个标定角点四边形
步骤8.1.20、在第α组第ζ个备份二值化图像上,将第α组第ζ个标定角点四边形以外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均赋值为255,第α组第ζ个标定角点四边形内部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保持不变,并将得到的图像记为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
步骤8.1.21、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中,寻找最大黑色连通域并记为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中的最大黑色连通域提取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中的最大黑色连通域的所有内、外轮廓,并记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轮廓集合
步骤8.1.22、在质心像素坐标为值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轮廓集合中,统计每个轮廓中包含的像素点数,其中包含像素点数第二多的轮廓即为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的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定位圆的轮廓计算此定位圆轮廓的质心像素坐标并记为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的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定位圆质心像素坐标
步骤8.1.24、给整数变量i重新赋予初值i=1;
步骤8.1.25、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中,计算编码标志圆轮廓的质心像素坐标将i+1重新赋值给i后继续执行此步骤,直到结束;由此可以得到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编码标志圆轮廓编码标志圆轮廓…、编码标志圆轮廓的质心像素坐标
步骤8.1.26、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将像素坐标值为的像素点记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上的定向圆环质心并且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将像素坐标值分别为的4个像素点记为
步骤8.1.27、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取分别表示在质心坐标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1编码区域、第3编码区域、第4编码区域和第6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的像素坐标;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第α组第ζ个方向向量可由公式(8-1-4)得出,同时记通过定位圆质心和定向圆环质心的直线为
步骤8.1.28、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将4个像素点中距离定位圆质心最近的2个像素点分别记为和通过公式(8-1-5)和(8-1-6)计算出在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第1判断向量和第2判断向量并通过式(8-1-7)和式(8-1-8)计算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区域划分正弦值和区域划分正弦值
情况2、若则Cζ,2min(xζ,2min,yζ,2min)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1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把的像素坐标值赋值给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6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把的像素坐标值赋值给
步骤8.1.29、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通过已找到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1编码区域和第6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和将4个像素点 中余下的2个像素点的像素坐标分别赋值给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第1临时坐标值,记为以及第2临时坐标值,记为根据公式(8-1-8)和(8-1-9)可以求出在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第3判断向量和第4判断向量
步骤8.1.31、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根据得出的在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1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第6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可由公式(8-1-13)得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第5判断向量
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以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定位圆质心为起点做与第5判断向量平行且同向的单位向量,记为并记单位向量所在的直线为以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定向圆环质心为起点做与第5判断向量平行且同向的单位向量,记为并记单位向量所在的直线为将整数变量i重新赋值i=1;
步骤8.1.32、定义6个浮点型二维数组 用于存放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分别位于第1编码区域、第2编码区域、第3编码区域、第4编码区域、第5编码区域和第6编码区域的编码标志圆轮廓质心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的像素坐标,初始化这6个二维数组中的所有元素,且均赋值为-1;另外取6个整数变量并初始化:
步骤8.1.33、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计算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编码标志圆轮廓的质心像素坐标分别与定位圆中心和定向环中心所形成的第i组第1个象限向量和第i组第2个象限向量
步骤8.1.34、定义代表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λ编码区域(其中λ=1,2,3,4,5,6)中第w位编码标志圆(其中w=1,2)的编码值,取0或1;取整数变量i,给i重新赋予初值i=1;
步骤8.1.35、本步骤分为以下情况:
步骤8.1.36、本步骤分为以下情况:
步骤8.1.37、本步骤分为以下情况:
步骤8.1.38、通过上述步骤得出的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所有编码标志圆的编码值,可由公式(8-1-20)可求出与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中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相对应的实际空间中放置的编码平面靶标上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编码号
步骤8.1.39、记在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属于第σ编码区域(其中σ=1,3,4,6)的标定角点的非唯一编码序号为其中下脚标Wζ为标定角点所属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编码号,上角标σ的取值代表了标定角点所属的第σ编码区域;即得到了质心像素坐标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上4个标定角点 的非唯一编码序号分别为 (其中σζ,1=1,σζ,2=3,σζ,3=4,σζ,4=6);
步骤8.1.41、取整数变量i并重新赋值i=1;
判断i是否小于4,若i<4,则将i+1赋值给i,返回步骤8.1.42顺序执行;否则执行步骤8.1.44;
情况1、若σζ,i==1或σζ,i==6,将Wζ的值赋值给Δ′ζ,i,将σζ,i的值赋值给σ′ζ,i,则标定角点Cζ,i(xζ,i,yζ,i)的唯一编码序号为Δ′ζ,i_σ′ζ,i;
情况2、若σζ,i==3,又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1)当Φp==1时,将(Wζ-Δ′)的值赋值给Δ′ζ,i,将6赋值给σ′ζ,i,则标定角点Cζ,i(xζ,i,yζ,i)的唯一编码序号为Δ′ζ,i_σ′ζ,i;Δ′可由式(8-1-21)得出,
其中Δ″=2(Wζ-zv)/(N+1)+1(只保留整数);
(2)当Φp==2时,将(Wζ-Δ″′)的值赋值给Δ′ζ,i,将6赋值给σ′ζ,i,则标定角点Cζ,i(xζ,i,yζ,i)的唯一编码序号为Δ′ζ,i_σ′ζ,i;Δ″′可由式(8-1-22)得出,
其中Δ″=2(Wζ-zv+1)/(N+1)+1(只保留整数);
情况3、若σζ,i==4,又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1)当Φp==1时,将(Wζ-Δ′)的值赋值给Δ′ζ,i,将1赋值给σ′ζ,i,则标定角点Cζ,i(xζ,i,yζ,i)的唯一编码序号为Δ′ζ,i_σ′ζ,i,其中Δ′可由式(8-1-23)得出;
其中Δ″=2(Wζ-zv)/(N+1)+1(只保留整数);
(2)当Φp==2时,将(Wζ-Δ″′)的值赋值给Δ′ζ,i,将1赋值给σ′ζ,i,则标定角点Cζ,i(xζ,i,yζ,i)的唯一编码序号为Δ′ζ,i_σ′ζ,i,Δ″′可由式(8-1-24)得出,
其中Δ″=2(Wζ-zv+1)/(N+1)+1(只保留整数);
判断i是否小于4,若i<4,则将i+1赋值给i,返回步骤8.1.43顺序执行;否则执行步骤8.1.44;
步骤8.1.44、在已知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4个标定角点 的唯一编码序号 以及位于空间中的编码平面靶标的基本信息的条件下,利用编码平面靶标上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计算方法,获得第号标定角点、第号标定角点、第号标定角点和第号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值;
本步骤可计算得出:
步骤8.1.45、将ζ+1赋值给ζ,然后重新回到8.1.16步骤顺序执行;直到满足ζ>μα时结束此循环;
由此,根据上述所有步骤,可以得出与第α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α)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亚像素坐标和第α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α)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并且获得了所述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xy下的亚像素级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更进一步的,步骤8.1.33中,利用编码平面靶标上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计算方法,获得第α组第ζ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4个标定角点的像素坐标所对应的靶标坐标的步骤如下:
步骤8.1.33.1、取整数变量i并重新赋值i=1;
步骤8.1.33.2、判断N是否为偶数,若N为奇数,则执行步骤8.1.33.3;若N为偶数,则本步骤分为如下情况:
本步骤执行结束后,直接执行步骤8.1.33.4;
步骤8.1.33.3、本步骤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步骤8.1.33.4、判断i是否小于4,若i<4,则将i+1赋值给i并返回步骤8.1.33.2顺序执行;若i≥4,则获得了第号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第号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第号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和第号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与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所述的智能标定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标定方法,在双目标定过程中能够实时计算不同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相对于双目摄像机的旋转和平移姿态,进而获得两个不同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之间的旋转和平移关系,并以此作为依据去除具有相似姿态的靶标图像;
(2)与利用棋盘格标靶进行标定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标定方法,在拍摄的图像中只包含局部的靶标时,依然能够完成标定工作;同时与方向性靶标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标定时无需拍摄到特定的方向性标志,只需保证拍摄到的标定角点个数满足阈值,即可进行标定工作;
(3)本发明中提出的编码平面靶标具有图案简单,标定角点易于提取的特点,且具有很大的编码容量,便于实现摄像机的标定工作;
(4)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标定方法可以实现实时标定、智能化标定,该方法可以自动选取一定数量且符合标定要求的靶标图像,能够实现在线标定;
(5)本发明提出的标定方法在获取图像中的标定角点和编码信息时,能够去除复杂背景,消除其对编码平面靶标的干扰,保证获得的标定角点数据和编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本发明中采用的编码平面靶标的解码方法利用连通域、矢量和位置关系等完成解码过程,解码速度较快,具有高效性,能够实现实时解码,为完成实时双目标定提供基础;
(7)本发明中采用的编码平面靶标,其内部设置了多个编码标志图案,能够给每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进行编号,并进行区域划分,给予每个标定角点一个确定的且唯一的编码序号,使得双摄像机标定过程中即使拍摄到不完整的编码平面靶标也可实现不同标定图像中同名标定角点的高精度匹配。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实施过程展示图以及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摄像机展示图;
图2为编码平面靶标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编码平面靶标;
图6为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像素坐标系和第1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展示图;
图7为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像素坐标系和第1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展示图;
图8为在第1行第1列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内选取ε′1和ε″1并建立靶标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9为第2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10为第2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11为第3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12为第3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13为第4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14为第4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15为第5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16为第5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17为第6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18为第6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19为第7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20为第7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
图21为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
图22为利用角点提取算法在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上提取标定角点所得结果的示意图;
图23为第1个无复杂背景靶标灰度图像P1′(1);
图27为本发明的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智能标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次实施例使用的是MER-231-41U3C型号彩色工业相机,相机采集的最高帧率为40帧,像素尺寸为×5.86微米,图像分辨率1920×1200;相机镜头采用的型号是HN-1216-5M-C2/3X,镜头焦距12毫米。实验设备设置状态如图1所示。
请参阅图2和图3,一种用于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的编码平面靶标,所述编码平面靶标由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和平行四边形非编码单元交替组成的编码棋盘格构成,所述编码平面靶标以任意对角相连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交点作为编码平面靶标的标定角点,所述编码平面靶标一共包含5行×5列个标定角点;编码平面靶标中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图案,编码图案包括定位图案、定向图案和编码标志图案,其中编码标志图案又由多个编码单元图案组成;由定向图案和定位图案可实现编码平面靶标旋转方向的判断;编码标志图案则是用于给编码平面靶标中每一个标定角点进行编码。
所述编码平面靶标中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内部的定位图案、定向图案和编码单元图案均不重叠且不连通。本实施例中,所有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和平行四边形非编码单元均为长度为13.5mm且宽度为13.5mm的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为矩形,λ=90°。
下面以具体的实验过程来说明基于该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智能标定方法的具体使用过程。
请参阅图27,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步骤1、定义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1=5、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2=5、双目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组总数G3=3;定义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1=2、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2=2,以及双目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总数G′3=0和双目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总数G″3=3,其中G″3≥1,且G′3和G″3满足G′3+G″3==G3;定义左摄像机旋转阈值kr1=10°、左摄像机平移阈值kt1=30、右摄像机旋转阈值kr2=10°、右摄像机平移阈值kt2=30、外参旋转阈值kr3=10°、外参平移阈值kt3=30、标定角点数阈值k1=16和公共标定角点数阈值k2=10;定义整数变量α、β1、β2、β3、β′1、β′2、β′3、β″1、i1、i2、i3,并初始化α=1,β1=0,β2=0,β3=0,β′1=0,β′2=0,β′3=0,β″1=0,i1=0,i2=0,i3=0;
步骤2、以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左上角作为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原点ol,建立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如图6所示;以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左上角作为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原点or,建立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如图7所示;
步骤3、以左摄像机的光心作为左摄像机坐标系的原点Ol,c,建立所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cZl,c;以右摄像机的光心作为右摄像机坐标系的原点Or,c,建立所述右摄像机坐标系Or,c-Xr,cYr,cZr,c;
判断第1组靶标图像:
步骤4、利用空间中两台绝对位置固定且具有公共视场的摄像机(规定人面向两台摄像机镜头时,右手边的摄像机为左摄像机,左手边的摄像机为右摄像机)同时并实时拍摄空间中移动的编码平面靶标,将所述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同时拍摄空间中第1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分别获得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记为作为第1组靶标图像;第1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
步骤7、将第1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将第1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1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
步骤8、将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1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结果为
步骤10、本实施例中,在判断第1组靶标图像时,β3==0,β3≠3,则执行步骤11.2;
步骤11.2、将第1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再次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1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将第1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再次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1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
步骤13.2、将1赋值给β″1,将第1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1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将第1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1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1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1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如表1所示;同时将第1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1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将第1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1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1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1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如表2所示;将1赋值给β1,将1赋值给β2,将1赋值给β3;而后执行步骤14。
表1
序号 | 标定角点亚像素坐标 | 标定角点对应的唯一编码序号 | 标定角点对应的靶标坐标 |
1 | (881.733,319.28) | 12_6 | (0,54,0) |
2 | (966.975,331.093) | 12_1 | (13.5,54,0) |
3 | (1047.04,341.416) | 13_6 | (27,54,0) |
4 | (1125.93,351.136) | 13_1 | (40.5,54,0) |
5 | (1201.43,361.605) | 14_6 | (54,54,0) |
6 | (875.749,411.718) | 9_1 | (0,40.5,0) |
7 | (959.099,420.629) | 10_6 | (13.5,40.5,0) |
8 | (1041.84,429.721) | 10_1 | (27,40.5,0) |
9 | (1120,438.164) | 11_6 | (40.5,40.5,0) |
10 | (1196.07,446.977) | 11_1 | (54,40.5,0) |
11 | (867.4,503.212) | 6_6 | (0,27,0) |
12 | (953.752,510.918) | 6_1 | (13.5,27,0) |
13 | (1035.61,517.164) | 7_6 | (27,27,0) |
14 | (1113.84,525.396) | 7_1 | (40.5,27,0) |
15 | (1189.97,533.041) | 8_6 | (54,27,0) |
16 | (861.717,593.905) | 3_1 | (0,13.5,0) |
17 | (947.508,599.266) | 4_6 | (13.5,13.5,0) |
18 | (1029.38,607.054) | 4_1 | (27,13.5,0) |
19 | (1108,612.548) | 5_6 | (40.5,13.5,0) |
20 | (1184.54,618.115) | 5_1 | (54,13.5,0) |
21 | (855.753,684.903) | 0_6 | (0,0,0) |
22 | (940.587,691.01) | 0_1 | (13.5,0,0) |
23 | (1023.55,695.037) | 1_6 | (27,0,0) |
24 | (1102.51,700.451) | 1_1 | (40.5,0,0) |
25 | (1178.06,704.185) | 2_6 | (54,0,0) |
表2
步骤14、本实施例中,判断第1组靶标图像时,β1==1且β2==1且β3==1,不满足β1==G1且β2==G2且β3==G3,则将2赋值给α后,返回步骤4顺序执行,即开始判断第2组靶标图像。
在本次实施例中,判断第1组靶标图像时,将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1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8.1、将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1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1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8.3.1、将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1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1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Pose Estimation For Planar Target,算法开源程序下载地址为http://nghiaho.com/?page_id=576,以下相同)计算出第1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cZl,c的第1个靶标左旋转矩阵和第1个靶标左平移矩阵
步骤8.3.2、本实施例中,判断第1组靶标图像时,i1==0,执行步骤8.4;
步骤8.3.3、将1的值赋值给i1,i1=1,将第1个靶标左旋转矩阵和第1个靶标左平移矩阵Tl (1)分别作为第1个标定左旋转矩阵和第1个标定左平移矩阵Tl′(1),并将1赋值给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而后执行步骤8.4;
步骤8.4、将第1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1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1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1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1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1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1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本步骤中,满足则将第1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下or-xryr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1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1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1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Or,c-Xr,cYr,cZr,c的第1个靶标右旋转矩阵和第1个靶标右平移矩阵
本实施例中,判断第1组靶标图像时,i2==0,则将1的值赋值给i2,i2=1,将第1个靶标右旋转矩阵和第1个靶标右平移矩阵分别作为第1个标定右旋转矩阵和第1个标定右平移矩阵并将1赋值给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 而后执行步骤8.5;
步骤8.5、结束对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1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内参标定条件判断。
在本次实施例中,判断第1组靶标图像时,将第1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第1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外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双目外参标定姿态判断数值和双目外参标定角点判断数值其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步骤11.2.1、将第1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1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1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1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将第1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1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1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1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下or-xryr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1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1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11.2.2、将第1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1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1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平面靶标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1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 cZl,c的第1个靶标旋转矩阵和第1个靶标平移矩阵
步骤11.2.3、在实施例中,判断第1组标定图像时,i3==0,则执行步骤11.2.4.2;
步骤11.2.4.2、将1的值赋值给i3,i3=1,将第1个靶标旋转矩阵和第1个靶标平移矩阵分别作为第1个标定旋转矩阵和第1个标定平移矩阵并将1赋值给双目外参标定姿态判断数值而后执行步骤11.2.5;
步骤11.2.5、从获得的第1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和第1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中寻找相同的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并将相同的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放入第1个公共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集合,第1个公共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中包含元素的个数即为第1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和第1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包含的公共标定角点个数;
判断第2组靶标图像:
步骤4、将所述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同时拍摄空间中第2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分别获得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记为作为第2组靶标图像;第2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如图9和图10所示;
步骤7、将第2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将第2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2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
步骤8、将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2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结果为
步骤11.1.1、将整数变量β1和β′1作为输入,利用左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2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1和β′1,而后执行步骤14;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步骤判断结果为,第2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可以作为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将第2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1幅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将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2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2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1个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如表3所示;同时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1=2和β′1=1;
步骤14:在具体实施例中,判断第2组靶标图像后,β1==2且β2==1且β3==1,不满足β1==5且β2==5且β3==3,则将3赋值给α后,返回步骤4顺序执行,即开始判断第3组靶标图像。
表3
序号 | 标定角点亚像素坐标 | 标定角点对应的唯一编码 | 标定角点对应的靶标坐标 |
1 | (1841.78,340.558) | 13_1 | (40.5,54,0) |
2 | (1835.47,420.759) | 11_6 | (40.5,40.5,0) |
3 | (1829.11,499.67) | 7_1 | (40.5,27,0) |
4 | (1822.38,578.221) | 5_6 | (40.5,13.5,0) |
5 | (1815.79,655.224) | 1_1 | (40.5,0,0) |
6 | (1763.11,337.773) | 13_6 | (27,54,0) |
7 | (1757096,417.521) | 10_1 | (27,40.5,0) |
8 | (1751.93,496.93) | 7_6 | (27,27,0) |
9 | (1746.22,575.499) | 4_1 | (27,13.5,0) |
10 | (1739.47,652.91) | 1_6 | (27,0,0) |
11 | (1685.1,334.448) | 12_1 | (13.5,54,0) |
12 | (1679.3,414.761) | 10_6 | (13.5,40.5,0) |
13 | (1673.91,494.043) | 6_1 | (13.5,27,0) |
14 | (1668.49,572.188) | 4_6 | (13.5,13.5,0) |
15 | (1662.27,650.376) | 0_1 | (13.5,0,0) |
16 | (1605.02,330.89) | 12_6 | (0,54,0) |
17 | (1600.37,411.575) | 9_1 | (0,40.5,0) |
18 | (1595.49,491.018) | 6_6 | (0,27,0) |
19 | (1590.12,569.819) | 3_1 | (0,13.5,0) |
20 | (1584.45,647.553) | 0_6 | (0,0,0) |
在本次实施例中,判断第2组靶标图像时,将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2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8.1、将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2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2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8.3.1、将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2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2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2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cZl,c的第2个靶标左旋转矩阵和第2个靶标左平移矩阵Tl (2);
步骤8.3.2、在实施例中,判断第2组靶标图像时,i1==1,则执行步骤8.3.4;
步骤8.3.6、在判断第2组靶标图像时,旋转角度(其中)大于左摄像机旋转阀值kr1==10°且平移矩阵Tl (2,1)的2-范数||Tl (2,1)||2==132.3747大于左摄像机平移阀值kt1==30;则将2的值赋值给i1,i1=2,并将1赋值给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然后执行步骤8.4;
步骤8.4、将第2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2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2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2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2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2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2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8.5、结束对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2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内参标定条件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第2组靶标图像时,将整数变量β1和β′1作为输入,利用左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2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1和β′1,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步骤11.1.1、在判断第2组靶标图像时,β1==1,则执行步骤11.1.2;
步骤11.1.2、在判断第2组靶标图像时,β′1==0,则执行步骤11.1.3;
步骤11.1.3、将2赋值给β1,β1=2,将1赋值给β′1,β′1=1,将第2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1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2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2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2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1个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1.1.4、结束对第2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判断,并返回整数变量β1和β′1。
判断第3组靶标图像:
步骤4、将所述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同时拍摄空间中第3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分别获得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记为作为第3组靶标图像;第3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分别如图11和图12所示;
步骤7、将第3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3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将第3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
步骤8、将第3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结果为
步骤11.1.5、将整数变量β2和β′2作为输入,利用右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2和β′2,而后执行步骤14;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步骤判断结果为,第3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可以作为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将第3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1幅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将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3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3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1个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如表4所示;同时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2=2和β′2=1;
表4
步骤14、在具体实施例中判断第3组靶标图像后,β1==2且β2==2且β3==1,不满足β1==G1且β2==G2且β3==G3,则将4赋值给α后,返回步骤4顺序执行,即开始判断第4组靶标图像。
具体实施例中,判断第3组靶标图像时,将第3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8.1、将第3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3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3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3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3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3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3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8.4、将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和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3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3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本步骤中,满足若则将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下or-xryr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3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3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3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Or,c-Xr,cYr,cZr,c的第3个靶标右旋转矩阵和第3个靶标右平移矩阵
步骤8.5、结束对第3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内参标定条件判断。
在具体实施例中判断第3组靶标图像时,将整数变量β2和β′2作为输入,利用右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3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2和β′2,其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步骤11.1.5、判断第3组靶标图像时,β2==1,则执行步骤11.1.6;
步骤11.1.6、判断第3组靶标图像时,β′2==0,则执行步骤11.1.7;
步骤11.1.7、将2赋值给β2,β2=2,将1赋值给β′2,β′2=1,将第3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1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3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3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3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1个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1.1.8、结束对第3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判断,并返回整数变量β2和β′2。
判断第4组靶标图像:
步骤4、将所述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同时拍摄空间中第4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分别获得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记为作为第4组靶标图像;第4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分别如图13和图14所示;
步骤7、将第4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4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将第4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4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
步骤8、将第4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4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结果为
步骤14、在具体实施例中,判断第4组靶标图像后,β1==2且β2==2且β3==1,不满足β1==G1且β2==G2且β3==G3,则将5赋值给α后,返回步骤4顺序执行,即开始判断第5组靶标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第4组靶标图像时,将第4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4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8.1、将第4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4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4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4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4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4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4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8.4、将第4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4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4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4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和第4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4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4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在判断第4组靶标图像时,满足则将第4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下or-xryr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4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4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4α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Or,c-Xr,cYr,cZr,c的第4α个靶标右旋转矩阵和第4个靶标右平移矩阵Tr (4);
步骤8.5、结束对第4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4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内参标定条件判断。
判断第5组靶标图像:
步骤4、将所述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同时拍摄空间中第5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分别获得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记为作为第5组靶标图像;第5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分别如图15和图16所示;
步骤7、将第5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5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将第5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
步骤8、将第5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结果为
步骤10、本实施例中,在判断第5组靶标图像时,β3==1,β3≠3,则执行步骤11.2;
步骤11.2、将第5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再次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5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将第5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再次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5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
步骤13.2、将2赋值给β″1,将第5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2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将第5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5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5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2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如表5所示;同时将第5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2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将第5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5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5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2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如表6所示;将3赋值给β1,将3赋值给β2,将2赋值给β3;而后执行步骤14;
步骤14、在具体实施例中,判断第5组靶标图像时,β1==3且β2==3且β3==2,不满足β1==G1且β2==G2且β3==G3,则将6赋值给α后,返回步骤4顺序执行,即开始判断第6组靶标图像;
表5
表6
本实施例中,在判断第5组靶标图像时,将第5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8.1、将第5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5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5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5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5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5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5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8.3.1、将第5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5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5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5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cZl,c的第5个靶标左旋转矩阵和第5个靶标左平移矩阵Tl (5);
步骤8.3.2、判断第5组靶标图像时,i1==2,则执行步骤8.3.4;
步骤8.3.6、旋转角度(其中)大于左摄像机旋转阀值kr1==10°且平移矩阵Tl (5,2)的2-范数||Tl (5,2)||2==120.868大于左摄像机平移阀值kt1==30,则将5的值赋值给i1,i1=5,并将1赋值给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然后执行步骤8.4;
步骤8.4、将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5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5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本步骤中,满足则将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下or-xryr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5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5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5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Or,c-Xr,cYr,cZr,c的第5个靶标右旋转矩阵和第5个靶标右平移矩阵
步骤8.5、结束对第5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内参标定条件判断。
在具体实施例中,将第5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和第5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外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双目外参标定姿态判断数值和双目外参标定角点判断数值其步骤如下:
步骤11.2.1、将第5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5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和第5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5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5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将第5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5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5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5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下or-xryr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5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5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11.2.2、将第5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5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5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平面靶标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5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 cZl,c的第5个靶标旋转矩阵和第5个靶标平移矩阵
步骤11.2.3、判断第5组靶标图像时,i3==1,则执行步骤11.2.5;
旋转角度(其中)大于外参旋转阀值kr3==10°且平移矩阵Tl′(5,1)的2-范数||Tl′(5,1)||2==45.384大于外参平移阀值kt3==30,则将5的值赋值给i3,i3=5,并将1赋值给双目外参标定姿态判断数值并执行步骤11.2.5;
步骤11.2.5、从获得的第5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和第5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中寻找相同的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并将相同的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放入第5个公共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集合,第5个公共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中包含元素的个数即为第5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和第5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包含的公共标定角点个数;
判断第6组靶标图像:
步骤4、将所述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同时拍摄空间中第6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分别获得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记为作为第6组靶标图像;第6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分别如图17和图18所示;
步骤7、将第6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6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将第6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6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
步骤8、将第6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6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结果为
步骤10、本实施例中,在判断第6组靶标图像时,β3==2,β3≠3,则执行步骤11.2;
步骤11.2、将第6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再次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6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将第6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再次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6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
步骤13.2、将3赋值给β″1,将第6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3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将第6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6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6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3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如表7所示;同时将第6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3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将第6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6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6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3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如表8所示;将4赋值给β1,将4赋值给β2,将3赋值给β3;而后执行步骤14;
表7
序号 | 标定角点亚像素坐标 | 标定角点对应的唯一编码序 | 标定角点对应的靶标坐标 |
1 | (403.065,466.239) | 0_6 | (0,0,0) |
2 | (422.155,379.522) | 3_1 | (0,13.5,0) |
3 | (442.195,290.83) | 6_6 | (0,27,0) |
4 | (463.12,199.602) | 9_1 | (0,40.5,0) |
5 | (484.945,105.736) | 12_6 | (0,54,0) |
6 | (490.048,473.908) | 0_1 | (13.5,0,0) |
7 | (509.777,388.757) | 4_6 | (13.5,13.5,0) |
8 | (530.441,302.038) | 6_1 | (13.5,27,0) |
9 | (552.434,213.211) | 10_6 | (13.5,40.5,0) |
10 | (575.188,121.782) | 12_1 | (13.5,54,0) |
11 | (573.639,481.364) | 1_6 | (27,0,0) |
12 | (593.823,397.709) | 4_1 | (27,13.5,0) |
13 | (615.087,312.761) | 7_6 | (27,27,0) |
14 | (637.803,226.08) | 10_1 | (27,40.5,0) |
15 | (661.538,137.101) | 13_6 | (27,54,0) |
16 | (653.592,488.175) | 1_1 | (40.5,0,0) |
17 | (674.793,406.726) | 5_6 | (40.5,13.5,0) |
18 | (696.43,323.517) | 7_1 | (40.5,27,0) |
19 | (719.514,238.72) | 11_6 | (40.5,40.5,0) |
20 | (743.637,151.899) | 13_1 | (40.5,54,0) |
21 | (730.21,494.502) | 2_6 | (54,0,0) |
22 | (752.535,415.331) | 5_1 | (54,13.5,0) |
23 | (775.057,334.384) | 8_6 | (54,27,0) |
24 | (798.498,251.408) | 11_1 | (54,40.5,0) |
25 | (822.369,166.227) | 14_6 | (54,54,0) |
表8
步骤14、在具体实施例中,判断第6组靶标图像后,β1==4且β2==4且β3==3,不满足β1==G1且β2==G2且β3==G3,则将7赋值给α后,返回步骤4顺序执行,即开始判断第7组靶标图像。
本实施例中,在判断第6组靶标图像时,将第6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8.1、将第6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6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6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6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6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6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6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8.3.1、将第6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6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6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6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cZl,c的第6个靶标左旋转矩阵和第6个靶标左平移矩阵Tl (6);
步骤8.3.2、判断第6组靶标图像时,i1==5,则执行步骤8.6;
步骤8.3.6、旋转角度(其中)大于左摄像机旋转阀值kr1==10°且平移矩阵Tl (6,5)的2-范数||Tl (6,5)||2==82.3518大于左摄像机平移阀值kt1==30,则将6的值赋值给i1,i1=6,并将1赋值给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然后执行步骤8.4;
步骤8.4、将第6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6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6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6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6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6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6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本步骤中,满足则将第6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下or-xryr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6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6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6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Or,c-Xr,cYr,cZr,c的第6个靶标右旋转矩阵和第6个靶标右平移矩阵
旋转角度(其中)大于右摄像机旋转阀值kr2==10°且平移矩阵Tr (6,5)的2-范数||Tr (6,5)||2==89.0288大于右摄像机平移阀值kt2==30,则将6的值赋值给i2,i2=6,并将1赋值给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并执行步骤8.5;
步骤8.5、结束对第6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6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内参标定条件判断。
在具体实施例中,将第6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和第6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外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双目外参标定姿态判断数值和双目外参标定角点判断数值的步骤如下:
步骤11.2.1、将第6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6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6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6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6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将第6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6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6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6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下or-xryr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6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6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11.2.2、将第6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6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6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平面靶标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6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 cZl,c的第6个靶标旋转矩阵和第6个靶标平移矩阵
步骤11.2.3、判断第6组靶标图像时,i3==5,则执行步骤11.2.5;
旋转角度(其中)大于外参旋转阀值kr3==10°且平移矩阵Tl′(6,5)的2-范数||Tl′(6,5)||2=82.3518大于外参平移阀值kt3==30,则将5的值赋值给i3,i3=5,并将1赋值给双目外参标定姿态判断数值并执行步骤11.2.5;
步骤11.2.5、从获得的第6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和第6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中寻找相同的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并将相同的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放入第6个公共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集合,第6个公共标定角点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中包含元素的个数即为第6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和第6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包含的公共标定角点个数;
判断第7组靶标图像:
步骤4、将所述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同时拍摄空间中第7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分别获得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记为作为第7组靶标图像;
步骤7、将第7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将第7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7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第7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分别如图19和图20所示;
步骤8、将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7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结果为
步骤10、本实施例中,在判断第7组靶标图像时,β3==3,则执行步骤11.1;
步骤11.1、将整数变量β1和β′1作为输入,利用左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1和β′1;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步骤判断结果为,第7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可以作为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将第7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2幅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将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7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7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2个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如表9所示;同时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1=5和β′1=2;
将整数变量β2和β′2作为输入,利用右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2和β′2,而后执行步骤14;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步骤判断结果为,第7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可以作为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将第7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2幅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将第7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7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7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2个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如表10所示;同时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2=5和β′2=2;
步骤14、在具体实施例中判断第7组靶标图像后,β1==5且β2==5且β3==3,则获得了G1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和G1个左摄像机标定匹配组,以及G2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和G2个右摄像机标定匹配组。
表9
表10
本实施例中,在判断第7组靶标图像时,将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5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和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8.1、将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7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7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8.3.1、将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7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7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7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cZl,c的第7个靶标左旋转矩阵和第6个靶标左平移矩阵Tl (7);
步骤8.3.2、判断第7组靶标图像时,i1==6,则执行步骤8.3.4;
步骤8.3.6、旋转角度(其中)大于左摄像机旋转阀值kr1==10°且平移矩阵Tl (7,6)的2-范数||Tl (7,6)||2==110.2197大于左摄像机平移阀值kt1==30,则将7的值赋值给i1,i1=7,并将1赋值给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然后执行步骤8.4;
步骤8.4、将第7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7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7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7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7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7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7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本步骤中,则将第7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下or-xryr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7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7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7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Or,c-Xr,cYr,cZr,c的第7个靶标右旋转矩阵和第7个靶标右平移矩阵
旋转角度(其中)大于右摄像机旋转阀值kr2==10°且平移矩阵Tr (7,6)的2-范数||Tr (7,6)||2==116.3558大于右摄像机平移阀值kt2==30,则将7的值赋值给i2,i2=7,并将1赋值给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并执行步骤8.5;
步骤8.5、结束对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7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内参标定条件判断。
具体实施例中,在判断第7组靶标图像时,将整数变量β1和β′1作为输入,利用左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7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1和β′1,其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步骤11.1.1、β1==4,β1≠5,则执行步骤11.1.2;
步骤11.1.2、β′1==1,β′1≠2,则执行步骤11.1.3;
步骤11.1.3、将5赋值给β1,β1=5,将2赋值给β′1,β′1=2,将第7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1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7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7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7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2个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1.1.4、结束对第7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判断,并返回整数变量β1=5和β′1=2。
具体实施例中,在判断第7组靶标图像时,将整数变量β2和β′2作为输入,利用右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7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2和β′2,其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步骤11.1.5、β2==4,β2≠5,则执行步骤11.1.6;
步骤11.1.6、β′2==1,β′2≠2,则执行步骤11.1.7;
步骤11.1.7、将5赋值给β2,β2=5,将2赋值给β′2,β′2=2,将第7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2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7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7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7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2个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1.1.8、结束对第7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判断,并返回整数变量β2=5和β′2=2。
第7组靶标图像判断结束时,β1==5且β2==5且β3==3,则获得了5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其中包含2幅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和3幅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3幅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中又包含了0幅左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和3幅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和5个左摄像机标定匹配组(其中包含2个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和3个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匹配组,3个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匹配组中又包含了0个左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匹配组和3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以及5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其中包含2幅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和3幅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3幅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中又包含了0幅右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和3幅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和5个右摄像机标定匹配组(其中包含2个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和3个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匹配组,3个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匹配组中又包含了0个右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匹配组和3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然后执行步骤15。
步骤15、根据获得的G1个左摄像机标定匹配组和G2个右摄像机标定匹配组,利用张正友标定算法分别计算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的内参数、畸变系数、每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每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
在具体实施例中左摄像机和右像机的标定结果分别如下:
左摄像机标定结果:
左摄像机每幅标定图像的平均定标误差为:0.0732326像素;
左摄像机畸变系数:(-0.218693 0.144528 -0.00324855 -0.00114456);
第1幅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
第1幅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
Tl,1=(-15.1289 12.6752 316.676)T;
第1幅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
第1幅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
(106.574 8.3625 363.319)T;
第2幅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
第2幅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
Tl,2=(0.297626 -31.4838 336.513)T;
第3幅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
第3幅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
Tl,3=(-80.2816 -19.256 309.222)T;
第2幅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
第2幅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
(18.3293 25.3959 326.086)T;
右摄像机标定结果:
右摄像机每幅标定图像的平均定标误差:0.070165像素;
右摄像机畸变系数:
(-0.200109 0.110344 7.57×10-6 0.00285456);
第1幅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
第1幅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
Tr,1=(-25.1904 11.7949 338.534)T;
第1幅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
第1幅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
(-160.482 -9.38687 379.722)T;
第2幅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
第2幅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
Tr,2=(-2.23892 -33.416 348.059)T;
第3幅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
第3幅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
Tr,3=(-84.6963 -19.3672 367.303)T;
第2幅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
第2幅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
(8.52574 23.8173 328.573)T;
步骤16、计算出从左摄像机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的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的初始值,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6.1、将3幅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分别记为Rl,1、Rl,2、Rl,3,将3幅左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分别记为Tl,1、Tl,2、Tl,3;将3幅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分别记为Rr,1、Rr,2、Rr,3,将3幅右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的平移向量分别记为Tr,1、Tr,2、Tr,3;
通过步骤16.2至步骤16.4,分别计算左摄像机标定图像的平均旋转矩阵和平均平移向量,以及右摄像机标定图像的平均旋转矩阵和平均平移向量,
步骤16.5、计算得出从左摄像机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的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双目摄相机的外参数)的初始值:
步骤17、利用基于标准长度的优化方法,计算出双目摄像机外参的精确值R′和T′,以此完成双目摄像机标定。本实施例中双目摄像机外参数优化结果如下:
优化平均误差:0.0491064毫米;
将第α幅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的解码方法获得所述第α幅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xy下的亚像素坐标值、第α幅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的个数γ(α)(γ(α)正整数)、第α幅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每个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和第α幅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xy下的亚像素级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的步骤如下(在具体实施例中,利用编码平面靶标的解码方法处理每幅图像的过程具有相似性,故只详尽介绍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处理过程,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处理其他图像的过程均可参考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解码方法):
步骤8.1.1、输入放置在空间中的编码平面靶标的基本信息,即位于空间中的编码平面靶标包含5行×5列个标定角点,编码平面靶标的初始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编码号为zv,zv==0,编码平面靶标上第1行第1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4个顶点中作为标定角点的个数Φp,Φp==2;
步骤8.1.2、对所述第1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进行8位灰度处理,得到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为8位灰度图,如图21所示;
步骤8.1.3、在上述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中,利用Opencv中棋盘格角点亚像素坐标函数(cvFind Chessboard Corners)提取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中所包含标定角点个数最多的5行×5列个标定角点的亚像素坐标集合并记为第1个标定角点亚像素坐标集合Q(1),并将所述5行×5列个标定角点亚像素坐标集合中最外围角点(即第1行标定角点、第1列标定角点、第5行标定角点和第5列标定角点)所围成的多边形记为第1个最大标定角点数多边形L1;其中,经过角点提取后的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没有发生改变;标定角点的提取结果如图22所示;
步骤8.1.4、在所述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中,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令上述步骤3中第1个最大标定角点数多边形L1内部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均保持不变,L1以外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均赋值为255,并将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经过此处理得到的图像记为第1个无复杂背景靶标灰度图像P1′(1);第1个无复杂背景靶标灰度图像P1′(1)如图23所示;
步骤8.1.5、对第1个无复杂背景靶标灰度图像P1′(1)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第1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使得在第1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中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背景颜色变为黑色,平行四边形非编码单元背景颜色、定位图案、定向图案的颜色均变为白色,编码标志图案的颜色根据编码规则可以为白色也可以为黑色;到第1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如图24所示;
步骤8.1.6、根据在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中提取的第1个最大标定角点数多边形L1内部包含m1行×n1列个标定角点数目(其中m1和n1均为整数),本实施例中,m1==5、n1==5均为奇数,则多边形L1内部包含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个数μ1=(m1-1)(n1-1)/2=8,然后执行步骤8.1.7;
步骤8.1.7、在第1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上,做黑色连通域腐蚀,使得第1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中所有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对角处断开,并将第1个无复杂背景靶标二值化图像经过此处理得到的图像记为第1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如图25所示;
步骤8.1.9、在第1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上,计算方格连通域质心的像素坐标将i+1重新赋值给i后继续执行此步骤直到i>8,由此得到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上的方格连通域方格连通域…、方格连通域质心像素坐标 依次作为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质心像素坐标集合A(1)中的第1个元素、第2个元素、…、第8个元素;
步骤8.1.10、给整数变量i重新赋予初值i=1;
步骤8.1.11、在第1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计算距离方格连通域的质心像素坐标值最近的黑色连通域,并记为第1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的圆环中心连通域将i+1重新赋值给i后继续执行此步骤,直到i>8时结束;由此分别得到第1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的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
步骤8.1.12、给整数变量i重新赋予初值i=1;
步骤8.1.13、在第1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计算上述第1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的圆环中心连通域质心像素坐标将i+1重新赋值给i后继续执行此步骤,直到i>8时结束;由此得到第1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的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的质心像素坐标并将 依次作为圆环质心像素坐标集合B(1)中的第1个元素、第2个元素、…、第8个元素;
步骤8.1.14、在第1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中,将除方格连通域方格连通域…、方格连通域以及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圆环中心连通域以外的黑色连通域的灰度值均赋值为255,并将第α个靶标二值化腐蚀图像经过此处理得到的图像记为第1个解码二值化图像P3 (1);
步骤8.1.15、取整数变量ζ,并赋予初始值ζ=1;
步骤8.1.17、在第1组第1个备份二值化图像上,取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质心像素坐标集合A(1)中第1个质心像素坐标值在第1个标定角点集合Q(1)中寻找距离质心像素坐标值最近的4个标定角点的像素坐标值,并将这4个标定角点的像素坐标值在第1组第1个备份二值化图像上对应的4个像素点分别记为并将该4个像素点作为第1组第1个标定角点四边形的4个顶点,并将4个顶点相连形成第1组第1个标定角点四边形
步骤8.1.20、在第1组第1个备份二值化图像上,将第1组第1个标定角点四边形以外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均赋值为255,第1组第1个标定角点四边形内部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保持不变,并将得到的图像记为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如图26所示;
步骤8.1.21、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中,寻找最大黑色连通域并记为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中的最大黑色连通域提取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中的最大黑色连通域的所有内、外轮廓,并记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轮廓集合
步骤8.1.22、在质心像素坐标为值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轮廓集合中,统计每个轮廓中包含的像素点数,其中包含像素点数第二多的轮廓即为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的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定位圆的轮廓计算此定位圆轮廓的质心像素坐标并记为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的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定位圆质心像素坐标
步骤8.1.23、在质心坐标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轮廓集合中,除去包含像素点数最多的2个轮廓,剩余其他个轮廓即为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的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编码标志圆的轮廓,并分别记为编码标志圆轮廓编码标志圆轮廓
步骤8.1.24、给整数变量i重新赋予初值i=1;
步骤8.1.25、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中,计算编码标志圆轮廓的质心像素坐标将i+1重新赋值给i后继续执行此步骤,直到i>2结束;由此可以得到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编码标志圆轮廓编码标志圆轮廓的质心像素坐标
步骤8.1.26、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将像素坐标值为(997,485)的像素点记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上的定向圆环质心并且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将像素坐标值分别为(1041.84,429.721)、(1035.61,517.164)、(953.752,510.918)、(959.099,420.629)的4个像素点记为
步骤8.1.27、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取 分别表示在质心坐标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1编码区域、第3编码区域、第4编码区域和第6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的像素坐标;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第1组第1个方向向量为:同时记通过定位圆质心和定向圆环质心的直线为
步骤8.1.28、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将4个像素点中距离定位圆质心最近的2个像素点分别记为和通过计算得出在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第1判断向量和第2判断向量区域划分正弦值和区域划分正弦值分别为:
本实施例中,则(1041.84,429.721)是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1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把的像素坐标值赋值给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6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把的像素坐标值赋值给
步骤8.1.29、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通过上述步骤16已找到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1编码区域和第6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和将4个像素点中余下的2个像素点的像素坐标分别赋值给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第1临时坐标值,记为以及第2临时坐标值,记为计算得出在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第3判断向量和第4判断向量分别为:
实际实施过程中,首先选取平行阈值kp=0.1,若满足则认为与平行。本实施例中,则即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3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把的坐标值赋值给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4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把的坐标值赋值给
步骤8.1.31、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根据步骤16中得出的在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1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第6编码区域的标定角点计算得出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的第5判断向量 同时记向量所在的直线为
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以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定位圆质心为起点做与第5判断向量平行且同向的单位向量,记为并记单位向量所在的直线为以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定向圆环质心为起点做与第5判断向量平行且同向的单位向量,记为并记单位向量所在的直线为将整数变量i重新赋值i=1;
步骤8.1.32、定义6个浮点型二维数组 用于存放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分别位于第1编码区域、第2编码区域、第3编码区域、第4编码区域、第5编码区域和第6编码区域的编码标志圆轮廓质心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的像素坐标,初始化这6个二维数组中的所有元素,且均赋值为-1;另外取6个整数变量并初始化:
步骤8.1.33、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计算步骤14.3中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编码标志圆轮廓的质心像素坐标分别与定位圆中心和定向环中心所形成的第i组第1个象限向量和第i组第2个象限向量本实施例中可得:
步骤8.1.34、定义代表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第λ编码区域(其中λ=1,2,3,4,5,6)中第w位编码标志圆(其中w=1,2)的编码值,取0或1;取整数变量i,给i重新赋予初值i=1;
步骤8.1.35、在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本步骤可得:
步骤8.1.36、在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本步骤可得:
步骤8.1.37、在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本步骤可得:
步骤8.1.38、通过上述得出的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所有编码标志圆的编码值,求出与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中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相对应的实际空间中放置的编码平面靶标上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编码号W1 1:W1 (1)=(V1 (1))T·U=10;其中:列向量U=(20,21,22,...211)T,列向量V1 (1)=(0,1,0,1,0,0,...,0,0)T;
步骤8.1.39、记在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中属于第σ编码区域(其中σ=1,3,4,6)的标定角点的非唯一编码序号为其中下脚标10为标定角点所属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编码号,上角标σ的取值代表了标定角点所属的第σ编码区域;即得到了质心像素坐标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上4个标定角点 的非唯一编码序号分别为
步骤8.1.41、取整数变量i并重新赋值i=1;
步骤8.1.42、本实施例中N==5为奇数,则执行步骤8.1.43;
步骤8.1.43、取整数参数Δ并赋值Δ=(N+1)/2=3,根据标定角点的非唯一编码序号可得本实施例中,σ1,i==3,且Φp==2时,则将(10-Δ″′)的值赋值给将6赋值给则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为其中,Δ″′=Δ=3、Δ″=2(10-zv)/(N+1)+1=4(只保留整数);
判断i是否小于4,若i<4,则将i+1赋值给i,返回步骤8.1.43顺序执行;否则执行步骤8.1.44;
步骤8.1.44、在已知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质心像素坐标值为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4个标定角点 的唯一编码序号10_1、7_6、6_1、10_6以及位于空间中的编码平面靶标的基本信息的条件下,利用编码平面靶标上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计算方法,获得第10_1号标定角点、第7_6号标定角点、第6_1号标定角点和第10_6号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值:
步骤8.1.45、将ζ+1赋值给ζ,然后重新回到步骤8.1.16顺序执行;直到满足ζ>8时结束此循环。
由此,根据上述所有步骤,可以得出与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亚像素坐标和第1个编码平面靶标灰度图像P1 (1)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并且获得了终获得了所述第1幅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xy下的亚像素级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1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1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匹配关系如表1所示。
步骤8.1.33.1、取整数变量i并重新赋值i=1;
步骤8.1.33.2、具体实施例中,N==5,N奇数,则执行步骤8.1.33.3;
步骤8.1.33.3、本步骤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步骤8.1.33.4、判断i是否小于4,若i<4,则将i+1赋值给i并返回步骤8.1.33.2顺序执行;若i≥4,则获得了第10_1号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27,40.5,0)、第7_6号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27,27,0)、第6_1号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13.5,27,0)和第10_6号标定角点的靶标坐标(13.5,40.5,0);由此获得了第1组第1个无复杂背景的单元二值化图像上质心像素坐标值为(998,470)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上4个标定角点的像素坐标值所对应的靶标坐标值。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智能标定方法,需要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执行程序以实现相应的运算处理及逻辑控制功能,因而本发明也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与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所述的智能标定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步骤1、定义左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1、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2、双目摄像机外参标定图像组总数G3,其中G1、G2、G3均为整数,且三者满足G1≥G3≥3且G2≥G3≥3;定义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1、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总数G′2,以及双目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总数G′3和双目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总数G″3,其中G″3≥1,且G′3和G″3满足G′3+G″3==G3;定义左摄像机旋转阈值kr1、左摄像机平移阈值kt1、右摄像机旋转阈值kr2、右摄像机平移阈值kt2、外参旋转阈值kr3、外参平移阈值kt3、标定角点数阈值k1和公共标定角点数阈值k2,其中k1>k2>3;定义整数变量α、β1、β2、β3、β′1、β′2、β′3、β″1、i1、i2、i3,并初始化α=1,β1=0,β2=0,β3=0,β′1=0,β′2=0,β′3=0,β″1=0,i1=0,i2=0,i3=0;
步骤2、以左摄像机的光心作为左摄像机坐标系的原点Ol,c,建立所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cZl,c;以右摄像机的光心作为右摄像机坐标系的原点Or,c,建立所述右摄像机坐标系Or,c-Xr,cYr,cZr,c;
步骤3、以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左上角作为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原点ol,建立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以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左上角作为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的原点or,建立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
步骤4、利用空间中两台绝对位置固定且具有公共视场的摄像机同时并实时拍摄空间中移动的编码平面靶标,将所述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同时拍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分别获得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记为作为第α组靶标图像;
步骤7、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
步骤10、判断β3是否等于G3;若β3==G3,则执行步骤11.1;否则执行步骤11.2;
步骤11.1、将整数变量β1和β′1作为输入,利用左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1和β′1;
将整数变量β2和β′2作为输入,利用右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2和β′2,而后执行步骤14;
步骤11.2、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再次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再次进行复制备份得到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
步骤13.1、将β1、β2、β3和β′3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双目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分别作为左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和右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并获得返回的β1、β2、β3和β′3;而后执行步骤14;
步骤13.2、将β″1+1赋值给β″1,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1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将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1个左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同时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1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图像,将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1个右摄像机优化外参标定匹配组;将β1+1赋值给β1,将β2+1赋值给β2,将β3+1赋值给β3;而后执行步骤14;
步骤14、判断β1、β2和β3是否满足β1==G1且β2==G2且β3==G3;若满足,则获得了G1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和G1个左摄像机标定匹配组,以及G2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和G2个右摄像机标定匹配组,执行步骤15;否则,将α+1赋值给α后,返回步骤4顺序执行;
步骤15、根据获得的G1个左摄像机标定匹配组和G2个右摄像机标定匹配组,利用张正友标定算法分别计算左摄像机和右摄像机的内参数、畸变系数、每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每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
步骤16、计算出从左摄像机坐标系变换到右摄像机坐标系的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的初始值;
步骤17、利用基于标准长度的优化方法,计算出双目摄像机外参的精确值R′和T′,一次完成双目摄像机标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摄像机内参标定预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8.1、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标定角点个数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其中为正整数;
步骤8.3、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单目姿态判断方法获取返回的判断数值
步骤8.4、将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采用与处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相同的过程,利用编码平面靶标单目姿态判断方法获得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右摄像机内参标定图像判断数值
步骤8.5、结束对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和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的内参标定条件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3中,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单目姿态判断方法获取返回的判断数值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8.3.1、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α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cZl,c的第α个靶标左旋转矩阵和第α个靶标左平移矩阵
步骤8.3.2、判断i1是否等于0,若i1==0,则执行步骤8.3.3;否则执行步骤8.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2中,利用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外参标定预处理方法,获得返回的双目外参标定姿态判断数值和双目外参标定角点判断数值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2.1、将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11.2.2、将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利用编码平面靶标解码方法获得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的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中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的唯一编码序号集合以及第α个右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下or-xryr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
步骤11.2.3、将第α个左摄像机二次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平面靶标空间姿态估算算法计算出第α个靶标坐标系变换到左摄像机坐标系Ol,c-Xl,cYl,cZl,c的第α个靶标旋转矩阵和第α个靶标平移矩阵
步骤11.2.6、本步骤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2.4中编码平面靶标双目姿态判断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2.4.1、判断i3是否等于0,若i3==0,则执行步骤11.2.4.2;否则执行步骤11.2.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1中,将整数变量β1和β′1作为输入,利用左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1和β′1,其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步骤11.1.1、判断β1是否等于G1,若β1==G1,则执行步骤11.1.4;否则执行步骤11.1.2;
步骤11.1.2、判断β′1是否等于G′1,若β′1==G′1,则执行步骤11.1.4;否则执行步骤11.1.3;
步骤11.1.3、将β1+1赋值给β1,将β′1+1赋值给β′1;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1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1′个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1.1.4、结束对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判断,并返回整数变量β1和β′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1中,将整数变量β2和β′2作为输入,利用右摄像机独立内参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图像,并且获得返回的整数变量β2和β′2,其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步骤11.1.5、判断β2是否等于G2,若β2==G2,则执行步骤11.1.8;否则执行步骤11.1.6;
步骤11.1.6、判断β′2是否等于G′2,若β′2==G′2,则执行步骤11.1.8;否则执行步骤11.1.7;
步骤11.1.7、将β2+1赋值给β2,将β′2+1赋值给β′2;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2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2′个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1.1.8、结束对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判断,并返回整数变量β2和β′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1中,将β1、β2、β3和β′3作为输入条件,利用双目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判断方法,判断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像机靶标图像是否可以分别作为左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和右摄像机初始外参标定图像,并获得返回的β1、β2、β3和β′3,其判断方法如下:
步骤13.1.1、判断β′3是否等于G′3,若β′3==G′3,则执行步骤14.5;否则执行步骤14.2;
步骤13.1.2、将β′3+1赋值给β′3,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左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3幅左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α个左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左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l-xlyl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3个左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3.1.3、将第α组靶标图像中右摄像机靶标图像作为第β′3幅右摄像机标定图像;将第α个右摄像机复制靶标图像上提取到的所有标定角点在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标定角点像素坐标系or-xryr下的亚像素坐标和与之一一对应的空间中第α个移动位置上的编码平面靶标上具有相同唯一编码序号的标定角点在所述第α个靶标坐标系下的靶标坐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作为第β′3个右摄像机独立内参标定匹配组;
步骤13.1.4、将β1+1赋值给β1,将β2+1赋值给β2,将β3+1赋值给β3;
步骤13.1.5、结束对第α组靶标图像中的左摄像机靶标图像和右摄像机靶标图像的判断,并返回整数变量β1、β2、β3和β′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平面靶标由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和平行四边形非编码单元交替组成的编码棋盘格构成,所述编码平面靶标以任意对角相连的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交点作为编码平面靶标的标定角点,所述编码平面靶标一共包含M行×N列个标定角点,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编码平面靶标中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图案,编码图案包括定位图案、定向图案和编码标志图案,其中编码标志图案又由多个编码单元图案组成;由定向图案和定位图案可实现编码平面靶标旋转方向的判断;编码标志图案则是用于给编码平面靶标中每一个标定角点进行编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平面靶标中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编码单元内部的定位图案、定向图案和编码单元图案均不重叠且不连通。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与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标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46321 | 2020-12-23 | ||
CN2020115463213 | 2020-12-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29386A CN113129386A (zh) | 2021-07-16 |
CN113129386B true CN113129386B (zh) | 2022-07-29 |
Family
ID=76775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92335.2A Active CN113129386B (zh) | 2020-12-23 | 2021-04-13 | 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293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8149B (zh) * | 2021-10-09 | 2023-08-18 |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自动驾驶车辆的相机内参标定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
CN114299172B (zh) * | 2021-12-31 | 2022-07-08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视觉系统的平面编码靶标及其实时位姿测量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64299A (zh) * | 2011-08-30 | 2012-02-29 | 刘桂华 | 一种多个结构光投影三维型面测量头的标定技术 |
JP2012167944A (ja) * | 2011-02-10 | 2012-09-06 | Ricoh Co Ltd | ステレオカメラ校正方法及び装置 |
CN104867160A (zh) * | 2015-06-17 | 2015-08-26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的方向性标定靶标 |
CN104933717A (zh) * | 2015-06-17 | 2015-09-23 | 合肥工业大学 | 基于方向性标定靶标的摄像机内外参数自动标定方法 |
CN109000582A (zh) * | 2018-03-15 | 2018-12-14 | 杭州思看科技有限公司 | 跟踪式三维扫描装置的扫描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设备 |
CN109643455A (zh) * | 2017-06-16 | 2019-04-16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摄像头标定方法和终端 |
-
2021
- 2021-04-13 CN CN202110392335.2A patent/CN1131293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67944A (ja) * | 2011-02-10 | 2012-09-06 | Ricoh Co Ltd | ステレオカメラ校正方法及び装置 |
CN102364299A (zh) * | 2011-08-30 | 2012-02-29 | 刘桂华 | 一种多个结构光投影三维型面测量头的标定技术 |
CN104867160A (zh) * | 2015-06-17 | 2015-08-26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的方向性标定靶标 |
CN104933717A (zh) * | 2015-06-17 | 2015-09-23 | 合肥工业大学 | 基于方向性标定靶标的摄像机内外参数自动标定方法 |
CN109643455A (zh) * | 2017-06-16 | 2019-04-16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摄像头标定方法和终端 |
CN109000582A (zh) * | 2018-03-15 | 2018-12-14 | 杭州思看科技有限公司 | 跟踪式三维扫描装置的扫描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Binocular Calibration of Infrared Cameras;Miao, Jinjing 等;《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181112;全文 * |
基于位姿约束的大视场双目视觉标定算法;张超等;《光学学报》;20160110(第01期);全文 * |
球面仿生复眼的标定与定位研究;何建争;《中国知网硕士电子期刊》;2018011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29386A (zh) | 2021-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96191B (zh) | 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单目摄像机智能标定方法 | |
CN112066879B (zh)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气浮运动模拟器位姿测量装置及方法 | |
CN113129385B (zh) | 基于空间中多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方法 | |
CN113129386B (zh) | 基于编码平面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智能标定方法 | |
CN100430690C (zh) | 利用单数码相机自由拍摄进行物体三维测量的方法 | |
Fitzgibbon et al. | Automatic 3D model acquisition and generation of new images from video sequences | |
JP4785880B2 (ja) | 三次元オブジェクト認識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11981982B (zh) | 一种基于加权sfm算法的多向合作靶标光学测量方法 | |
CN104835158A (zh) | 基于格雷码结构光与极线约束的三维点云获取方法 | |
CN108154536A (zh) | 二维平面迭代的相机标定法 | |
CN113160329B (zh) | 用于摄像机标定的编码平面靶标及其解码方法 | |
CN113012271B (zh) | 一种基于uv贴图的手指三维模型纹理映射方法 | |
CN111524195A (zh) | 一种掘进机截割头定位中的相机标定方法 | |
CN113129397B (zh) | 一种基于图形几何关系的平行四边形编码标志的解码方法 | |
CN112489193A (zh) | 一种基于结构光的三维重建方法 | |
CN113129396B (zh) | 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平行四边形编码标志的解码方法 | |
CN112257721A (zh) | 一种基于Fast ICP的图像目标区域匹配方法 | |
CN116912333A (zh) | 一种基于作业围栏标定杆的相机姿态自标定方法 | |
CN113112550B (zh) | 一种用于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的编码平面靶标及其编码方法 | |
CN113963067A (zh) | 一种采用小靶标对大视场视觉传感器进行标定的标定方法 | |
CN113112548B (zh) | 基于编码立体靶标的双目摄像机内外参数的快速标定方法 | |
CN113192143B (zh) | 一种用于摄像机快速标定的编码立体靶标及其解码方法 | |
CN115222828A (zh) | 用于视觉定位的正六边形编码标志解码方法 | |
Aganj et al. | Multi-view texturing of imprecise mesh | |
CN114299172B (zh) | 一种用于视觉系统的平面编码靶标及其实时位姿测量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