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9176A - 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9176A
CN113129176A CN202110483351.2A CN202110483351A CN113129176A CN 113129176 A CN113129176 A CN 113129176A CN 202110483351 A CN202110483351 A CN 202110483351A CN 113129176 A CN113129176 A CN 113129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
authorized party
code
intelligent con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33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9176B (zh
Inventor
王吉元
夏凝
王一宝
张如意
陈刚
刘文慧
熊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nt Blockchai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nt Blockchai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nt Blockchai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33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9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9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9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9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9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 G06Q50/184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基于区块链网络建立知识产权使用授权系统,将链下对知识产权的一次使用权利锚定到链上的一个数字资产,被授权方需要以消耗其在链上所关联的一个数字资产的方式,获取合法使用一次知识产权的机会。在具体实现上,被授权方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提交申请信息,该申请信息主要指定了被授权方想要使用的知识产权以及被授权方申请使用该知识产权的次数N。授权方从链上监听到该申请信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发行该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并创建被授权方与这N个数字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
背景技术
拥有知识产权的一方(授权方)可以授权个人或机构(被授权方)在实践中使用知识产权。例如,拥有动画片版权的一方,可以授权某咖啡杯制造商在其制造的咖啡杯上印制动画片中动画角色。又如,拥有药品专利的一方,可以授权某个药厂生产相应的药品。
在实践中,授权方在将知识产权授权给被授权方使用之前,往往会与被授权方达成有关知识产权使用次数的限制条款。沿用上例,可以限制咖啡杯制造商最多能对动画角色印制1万次,即最多能制造1万个印制有该动画角色的咖啡杯。
然而,授权方与被授权方在上述限制条款的落实方面存在信任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包括:
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申请步骤: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申请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申请信息指定了被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与申请使用次数N;
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发行步骤与关联步骤;所述发行步骤包括: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所述关联步骤包括:创建被授权方与所述N个数字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被授权方以消耗其在链上所关联的一个数字资产的方式,合法使用一次所述知识产权。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生成第一方面的方法中的数字资产的方法,该生成方法基于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实现,包括:
将被授权方标识、授权方标识、被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标识,作为资产基本代码生成函数的输入,输出得到资产基本代码;
根据所述资产基本代码与第i个唯一索引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其中,i=1,2,…,N。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验证第二方面的方法生成的数字资产的方法,该验证方法基于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实现,包括:
获取待验证的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
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
判断记录的合法的资产基本代码中是否包括解析得到的资产基本代码,以及判断唯一索引代码所表征的序号是否不超过N;
若判断结果皆为是,则确定验证通过;若任一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验证不通过。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一方面的方法发行的数字资产的知识产权使用申请,该消耗方法包括:
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消耗步骤;
所述资产消耗步骤包括:获取被授权方为实现链下的一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而提交的使用申请;将所述被授权方关联的一个未消耗的数字资产置为表征已消耗的状态,并触发许可该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的事件消息;
所述被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许可该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的事件消息之后,通知所述被授权方。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知识产权授权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网络、被授权方客户端、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区块链网络部署了智能合约;
所述系统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基于区块链网络建立知识产权使用授权系统,将链下对知识产权的一次使用权利锚定到链上的一个数字资产,被授权方需要以消耗其在链上所关联的一个数字资产的方式,获取合法使用一次知识产权的机会。在具体实现上,被授权方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提交申请信息,该申请信息主要指定了被授权方想要使用的知识产权以及被授权方申请使用该知识产权的次数N。授权方从链上监听到该申请信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发行该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并创建被授权方与这N个数字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
如此一来,被授权方与授权方之间对于知识产权使用次数的约定(即限制条款)会上链存证,并且,将对知识产权的一次使用权利锚定到链上的一个数字资产,被授权方每合法使用一次知识产权,都需要以消耗链上的一个数字资产为代价,使得链上可以存证被授权方对知识产权的每次合法使用。倘若被授权方与授权方针对知识产权使用次数的限制条款落实方面产生争议,那么可以利用链上的可信记录举证以解决争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建智能合约的示意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用智能合约的示意图。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建和调用智能合约的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知识产权使用授权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流转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知识产权产品的制造授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IP品牌使用授权系统的示意图。
图10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IP品牌使用授权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IP商家基于链下账户向链上账户充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IP商家在链上购买IP品牌使用权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IP版权方从链上提现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与图15是本说明书提供的NFT流通的示意图。
图16是本说明书提供的NFT二次流转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目前,拥有知识产权的一方(授权方)可以授权个人或机构(被授权方)在实践中使用知识产权。例如,拥有动画片版权的一方,可以授权某咖啡杯制造商在其制造的咖啡杯上印制动画片中动画角色。又如,拥有药品专利的一方,可以授权某个药厂生产相应的药品。
在实践中,授权方将知识产权授权给被授权方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信任难题:
1、授权方在将知识产权授权给被授权方使用之前,往往会与被授权方达成有关知识产权使用的限制条款,该限制条款可以是限制被授权方对知识产权的使用次数,也可以是限制被授权方仅能在使用期间内多次使用知识产权。
然而,对于限制条款的落实方面,授权方很难追溯。被授权方有可能不遵守限制条款,超量使用知识产权或者在使用期间之外继续使用知识产权。对于授权方来说,即便知道被授权方存在不遵守限制条款的行为,但由于知识产权是无形的,具有可重复性,授权方也很难具体区分被授权方的哪次使用行为是合法的,哪次使用行为是不合法的,这意味着被授权方可以很获得被授权方不遵守限制条款的明确证据。
2、被授权方往往需要向授权方支付知识产权的使用费用。然而,由于知识产权是无形的,因此在实践中很难将被授权方的支付行为与知识产权本身明确关联起来。也就是说,授权方即便收到一笔来自被授权方的资金,也可能不承认这笔资金是该知识产权的使用费用,进行抵赖。
3、被授权方有时还会将知识产权的至少部分使用权益进一步转让给其他个人或机构(被转让方),然而,在这样复杂的流转关系中,授权方很难进行流转路径的追溯,容易丧失对于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控制。
4、在实践中,通常将使用了知识产权所制造出的产品称为知识产权产品,而授权方往往与被授权方会预先针对可以制造怎样的知识产权产品进行约定,授权方希望可以追溯被授权方使用知识产权制造了哪些知识产权产品。因此,如何防止被授权方滥用知识产权进行产品制造,是丞待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针对上述4个方面的信任难题,分别给出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的若干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技术方案之间可以任意组合成新的技术方案,组合成的新技术方案也应当在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之内。
此处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介绍。
区块链一般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私有链(PrivateBlockchain)和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此外,还有多种类型的结合,比如私有链+联盟链、联盟链+公有链等不同组合形式。其中去中心化程度最高的是公有链。公有链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加入公有链的参与者可以读取链上的数据记录、参与交易以及竞争新区块的记账权等。而且,各参与者(即节点)可自由加入以及退出网络,并进行相关操作。私有链则相反,该网络的写入权限由某个组织或者机构控制,数据读取权限受组织规定。简单来说,私有链可以为一个弱中心化系统,参与节点具有严格限制且少。这种类型的区块链更适合于特定机构内部使用。联盟链则是介于公有链以及私有链之间的区块链,可实现“部分去中心化”。联盟链中各个节点通常有与之相对应的实体机构或者组织;参与者通过授权加入网络并组成利益相关联盟,共同维护区块链运行。
不论是公有链、私有链还是联盟链,都可能提供智能合约的功能。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是在区块链系统上可以被交易触发执行的合约。智能合约可以通过代码的形式定义。
以以太坊为例,支持用户在以太坊网络中创建并调用一些复杂的逻辑,这是以太坊区别于比特币区块链技术的最大挑战。以太坊作为一个可编程区块链的核心是以太坊虚拟机(EVM),每个以太坊节点都可以运行EVM。EVM是一个图灵完备的虚拟机,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它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用户在以太坊中发布和调用智能合约就是在EVM上运行的。实际上,虚拟机直接运行的是虚拟机代码(虚拟机字节码,下简称“字节码”)。部署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可以是字节码的形式。
例如图1所示,Bob将一个包含创建智能合约信息的交易发送到以太坊网络后,节点1的EVM可以执行这个交易并生成对应的合约实例。图中1中的“0x6f8ae93…”代表了这个合约的地址,交易的data字段保存的可以是字节码,交易的to字段为空。节点间通过共识机制达成一致后,这个合约成功创建,并且可以在后续过程中被调用。合约创建后,区块链上出现一个与该智能合约对应的合约账户,并拥有一个特定的地址,合约代码将保存在该合约账户中。智能合约的行为由合约代码控制。换句话说,智能合约使得区块链上产生包含合约代码和账户存储(Storage)的虚拟账户。
如图2所示,仍以以太坊为例,Bob将一个用于调用智能合约的交易发送到以太坊网络后,某一节点的EVM可以执行这个交易并生成对应的合约实例。图中2中交易的from字段是交易发起方(即Bob)的账户的地址,to字段中的“0x6f8ae93…”代表了被调用的智能合约的地址,value字段在以太坊中是以太币的值,交易的data字段保存的调用智能合约的方法和参数。调用智能合约后,balance的值可能改变。后续,某个客户端可以通过某一区块链节点(例如图2中的节点6)查看balance的当前值。智能合约以规定的方式在区块链网络中每个节点独立的执行,所有执行记录和数据都保存在区块链上,所以当交易完成后,区块链上就保存了无法篡改、不会丢失的交易凭证。
创建智能合约和调用智能合约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以太坊中要创建一个智能合约,需要经过编写智能合约、变成字节码、部署到区块链等过程。以太坊中调用智能合约,是发起一笔指向智能合约地址的交易,智能合约代码分布式的运行在以太坊网络中每个节点的虚拟机中。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可以由用户创建智能合约,也可以在创世块中由系统设置智能合约。这类合约一般称为创世合约。一般的,创世合约中可以设置一些区块链网络的数据结构、参数、属性和方法。此外,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的账户可以创建系统级的合约,或者修改系统级的合约(简称为系统合约)。另外除了以太坊中的EVM外,不同的区块链网络还可能采用各种的虚拟机,这里并不限定。
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在执行调用智能合约的交易后,会生成相应的收据(receipt),以用于记录与执行该智能合约相关的信息。这样,可以通过查询交易的收据来获得合约执行结果的相关信息。合约执行结果可以表现为收据中的事件(event)。消息机制可以通过收据中的事件实现消息传递,以触发区块链节点或部署该区块链节点的节点设备执行相应的处理。
事件的结构譬如可以为:
Event:
[topic][data]
[topic][data]
......
在上述示例中,事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其中,每个事件分别包括主题(topic)和数据(data)等字段。区块链节点或部署该区块链节点的节点设备可以通过监听事件的topic,从而在监听到预定义的topic的情况下,执行预设处理,或者从相应事件的data字段读取相关内容,以及可以基于读取的内容执行预设处理。
区块链技术区别于传统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之一,就是在各个节点上进行记账,或者称为分布式记账,而不是传统的集中式记账。区块链系统要成为一个难以攻破的、公开的、不可篡改数据记录的去中心化诚实可信系统,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到分布式数据记录的安全、明确及不可逆。不同类型的区块链网络中,为了在各个记录账本的节点中保持账本的一致,通常采用共识算法来保证,即前述提到的共识机制。在节点(例如某个独特的节点)产生一个区块后,如果产生的这个区块得到其它节点的认可,其它节点记录相同的区块。上述产生的区块得到其它节点的认可的过程,就是共识机制。共识机制是区块链节点就区块信息(或称区块数据)达成全网一致共识的机制,可以保证最新区块被准确添加至区块链。当前主流的共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股权证明(Proof ofStake,POS)、委任权益证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实用拜占庭容错(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算法,HoneyBadgerBFT算法等。
此处对后文将要使用的一些概念进行介绍。
知识产权:通常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等。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知识产权的所有方可以授权他人使用知识产权。
授权方:通常是知识产权的所有方。授权方可以通过将知识产权授予他人来获取收益。在实践中,知识产权的授权方可以有不止一方。
被授权方:与授权方具有知识产权授权关系的一方,直接与授权方进行知识产权使用授权的合作。
被转让方:知识产权的至少部分使用权从被授权方二次流转到的一方。
被再转让方:知识产权的至少部分使用权从被转让方再次流转到的一方。可以理解,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可以经过多次连续流转,形成流转链条。
客户端:是指区块链网络的客户端,又称为区块链客户端。区块链客户端可能是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如公有链网络的情况),也可能不是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如联盟链网络的情况)。区块链客户端可以向区块链网络发起交易,通过交易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使得区块链网络基于被调用的智能合约中记载的代码逻辑,执行交易请求的业务相关步骤。其中,被授权方客户端是被授权方一侧的客户端,授权方客户端是授权方一侧的客户端,被转让方客户端是被转让方一侧的客户端,被再转让方客户端是被再转让方一次的客户端。
数字资产:是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基于某种数字资产协议定义的数据结构。链上的数字资产是链下的对象在链上的映射,数字资产具有唯一性,与链下的对象具有锚定关系。可选地,可以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数字资产协议(ERC721)定义数字资产,这种数字资产通常被称为非同质化凭证(Non-Fungible Token,NFT)。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数字资产协议定义数字资产。
以下对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的若干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本说明书首先提供一种知识产权使用授权基础方案,如下:
一方面,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申请步骤: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申请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申请信息指定了被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
另一方面,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发行步骤与关联步骤;所述发行步骤包括: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至少一个数字资产;所述关联步骤包括:创建被授权方与所述至少一个数字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
如此,链下有权使用知识产权的主体(可能是被授权方,也可能是被授权方将知识产权的至少部分使用权益所转让给的被转让方),需要以消耗链上发行的一个数字资产的方式,合法使用一次所述知识产权,在链上留下合法使用一次该知识产权的记录,方便授权方追溯。具体的,被授权方可以向区块链发起用于消耗一个或多个数字资产的交易,该交易调用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在确定该交易指定的若干数字资产与被授权方具有链上的关联关系且未被消耗过之后,将该交易指定的数字资产从未消耗状态置于已消耗状态,表明这些数字资产所锚定的知识产权使用机会已经实现过了。
所谓的“合法使用”是指使用行为符合被授权方与授权方约定的使用限制条款。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授权方发现被授权方的一次使用行为并没有通过消耗一个数字资产的方式记录于链上,则可以认定该次使用行为是非法的。
本文中所述的“消耗”数字资产,可以理解为每个数字资产仅能被调用一次,一旦被其所关联的主体调用过一次,就相当于被“消耗”,不再有效。
在实践中,多个授权方可以共同拥有同一知识产权,这种情况下,判断是否将知识产权授权给被授权方时,需要这多个授权方基于某种决策机制进行决策。例如,这多个授权方之间可以进行投票,每个授权方将对自己投票的签名提交给智能合约,由智能合约进行统计,确定是否授权。即智能合约需要搜集多个授权方中指定数量的授权方的签名之后,才能执行发行步骤与关联步骤。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被授权方可以先向授权方请求获得对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后续在基于该使用权进一步申请授权方在链上发行若干锚定单次使用行为的数字资产。具体而言,上述的基础方案可以进一步包括:
一方面,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授权请求步骤: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订单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订单信息指定了请求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授权请求步骤先于上述的资产申请步骤。
另一方面,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订单确认步骤;所述订单确认步骤包括:基于所述订单信息创建订单。
同样的,如果有多个授权方,则智能合约需要搜集多个授权方中指定数量的授权方的签名之后,才能执行订单确认步骤。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知识产权对应了多种使用形态。例如,某个动画片的版权对应的多种使用形态可以是多种版权素材(例如不同的动画角色);某个专利权对应的多种使用形态可以包括生产中使用、销售中使用等。
具体来说,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的步骤还包括使用形态请求步骤。所述使用形态请求步骤先于所述资产申请步骤。所述使用形态请求步骤可以是,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使用形态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使用形态信息的事件消息。其中,使用形态信息指定了至少一种使用形态。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可以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的步骤还包括使用形态确认步骤。使用形态确认步骤可以是,向订单中添加所述使用形态信息。
此外,可以在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所述使用形态确认步骤的授权方客户端的数量不小于指定数量的情况下,向所述订单中添加所述使用形态信息。在本文中,区块链网络中可以仅部署一个智能合约,该智能合约用于执行各种步骤。
此外,区块链网络中也可以部署不止一个智能合约,这些智能合约分担执行各种步骤。在这种情况下,当某个智能合约执行步骤时,若需要借助其他智能合约的功能,则可以通过合约间调用的方式调用其他智能合约进行相应处理,并获取其他智能合约返回的结果。
此外,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不止一个步骤的情况下,这些步骤可以是一次调用触发执行的,也可以是多次调用触发执行的。例如,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发行步骤与关联步骤,可以是授权方客户端向区块链网络提交一个调用智能合约的交易,使得既执行发行步骤,又执行关联步骤;也可以是授权方客户端向区块链网络先提交一个调用智能合约的交易,使得先执行发行步骤,然后授权方客户端再向区块链网络提交另一个调用智能合约的交易,使得再执行关联步骤。
总之,本说明书中的各处描述中,“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至少一个步骤”,可以包括多种情况,可以是调用一次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不止一个步骤,可以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不止一个智能合约执行一个步骤,可以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不止一个智能合约执行不止一个步骤,也可以是调用一次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智能合约执行一个步骤,等等。
以下在上述基础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附图说明更具体的若干技术方案。
图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知识产权使用授权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S400: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授权请求步骤。
在图4所示方法中,需要预先冻结被授权方的链下账户中至少部分链下余额,为所述被授权方的链上账户创建匹配于所述至少部分链下余额的链上余额。
也就是说,将被授权方的链下账户中的至少部分链下余额,映射为被授权方的链上账户的链上余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被授权方在链上购买知识产权所支付的虚拟资源具有对应的现实价值。
在具体实现上,链下账户管理方可以与区块链网络管理方进行对接,被授权方请求链下账户管理方将其链下账户中的至少部分链下余额冻结,然后链下账户管理方通知区块链网络管理方,区块链网络管理方向区块链网络中提交用于向被授权方的链上账户中充值的交易,将匹配于所述至少部分链下余额的链上余额充值到被授权方的链上账户。
其中,匹配于至少部分链下余额的链上余额,可以是等额,也可以是按一定比例兑换。
被授权方的链上账户的数据结构通常包括账户标识、链上余额、锚定币种(例如锚定链下的人民币)、被授权方信息(如KYC信息)。
此外,授权方也可以有链上账户,但是授权方的链上账户并不会直接接收被授权方的链上账户的转账。再具体实现上,可以不为授权方的链上账户设置余额,授权方的链上账户的数据结构通常包括账户标识、授权方信息(如KYC信息、执照信息、法人信息等)。
在图4所示方法中,执行授权请求步骤为: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订单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订单信息指定了请求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与使用费用。
S402: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订单确认步骤与订单提现步骤。
订单确认步骤为:基于所述订单信息创建订单,并从所述被授权方的链上余额中扣除所述使用费用。进一步地,可以在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所述订单确认步骤的授权方客户端的数量不小于指定数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订单信息创建订单。
订单的数据结构通常包括被授权方账户信息、授权方账户信息、使用费用、知识产权标识、锚定币种、知识产权使用限制类型(如使用次数限制、使用期间限制等)、状态信息(是否提现)等。
订单提现步骤为:触发请求提现所述订单的事件消息。进一步地,可以在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所述订单体现步骤的授权方客户端的数量不小于指定数量的情况下,触发请求提现所述订单的事件消息。
此外,订单提现步骤中,还可以将订单的状态由未提现更改为已提现。
S404:链下账户管理方设备在确定请求提现所述订单之后,将被授权方的链下账户中匹配于所述授权费用的链下余额进行解冻,并转移至所述至少一个授权方的链下账户。
当授权方有多个时,通常是将授权费用按一定比例进行分割后,分别转移至各授权方的链下账户。
在图4所示方法的有些实施例中,链下账户管理方设备可以拥有区块链网络的客户端,这种情况下,链下管理方设备可以直接从区块链网络中监听到请求提现所述订单的事件消息,并响应于该事件消息,将被授权方的链下账户中匹配于所述授权费用的链下余额进行解冻,并转移至所述至少一个授权方的链下账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链下账户管理方不拥有区块链网络的客户端。这种情况下,链下管理方设备需要与区块链网络中的客户端(例如,区块链网络的管理方客户端)进行对接。链下账户管理方设备确定请求提现所述订单,实际上是链下账户管理设备接收区块链网络的客户端根据监听到请求提现所述订单的事件消息所发送的通知,并响应于接收到的通知,确定请求提现所述订单。
通过图4所示的方法,基于区块链网络建立知识产权使用授权系统,被授权方需要将自己的链下账户中的至少部分链下余额映射到链上账户中的链上余额,使用链上余额购买知识产权的使用权。被授权方可以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提出订单请求,该订单请求携带订单信息,指定了请求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与使用费用。智能合约将订单信息以事件消息的形式触发,该知识产权的各授权方客户端监听到订单信息之后,决定是否授权(多个授权方的情况下,每个授权方可以调用智能合约进行投票,智能合约统计出表决结果),如果各授权方决定授权,则智能合约可以根据订单信息创建订单,并从被授权方的链上余额中扣除所述使用费用。如此,被授权方的购买知识产权的使用权的订单会存证在链上,并且,使用费用会智能合约自动扣除,并将支付的使用费用记录在订单(相当于锁定在订单中),可以明确被授权方支付的使用费用与知识产权授权之间的关联。
各授权方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订单提现步骤,即将订单中锁定的使用费用进行提现,触发使用费用由被授权方的链下账户转移到各授权方的链下账户。如此,授权方的订单提现记录也会存证于链上,不可抵赖,同时也方便金融监管机构以订单提现记录为可信依据,对授权方的进账进行监管。
图5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流转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S500: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申请步骤。
图5所示方法中的资产申请步骤为: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申请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申请信息指定了被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
S502: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发行步骤与关联步骤。
图5所示方法中的发行步骤为: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至少一个数字资产。关联步骤为:创建被授权方与所述至少一个数字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以消耗链上发行的一个数字资产的方式,合法使用一次所述知识产权。
S504:所述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转让步骤。
图5所示方法中的资产转让步骤为:确定所述被授权方指定的其在链上所关联的至少一个未消耗的数字资产,以及确定所述被授权方指定的至少一个被转让方;创建所述至少一个未消耗的数字资产与所述至少一个被转让方之间的关联关系。
此外,在图5所示的方法中,资产转让步骤还可以包括:基于转让费用,将所述至少一个被转让方拥有的金额转移给所述被授权方。也就是说,被转让方需要向被授权方支付一定的费用。
进一步地,转让费用可以不都支付给被授权方,而是分一部分给授权方。具体而言,可以将所述转让费用的部分金额,转移到所述授权方。
另外,被转让方可以进一步再转让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具体而言,任一被转让方客户端可以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再转让步骤:确定该被转让方指定的其在链上所关联的至少一个未消耗的数字资产,以及确定该被转让方指定的至少一个被再转让方;创建所述至少一个未消耗的数字资产与所述至少一个被再转让方之间的关联关系。
相应的,资产再转让步骤还可以包括:基于再转让费用,将所述至少一个被再转让方拥有的金额转移给该转让方。进一步地,可以将所述再转让费用的部分金额,转移到所述授权方。
通过图5所示的方法,基于区块链网络建立知识产权使用授权系统,将链下对知识产权的一次使用权利锚定到链上的一个数字资产,被授权方需要以消耗其在链上所关联的一个数字资产的方式,获取合法使用一次知识产权的机会。被授权方可以进一步将自己在链上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未消耗的数字资产(消耗过的数字资产无效)转让给被转让方。
如此,知识产权的使用权的流转路径可以清晰地存证于链上,方便授权方进行追溯。
此外,知识产权可以进一步从被转让方流转到被再转让方,形成更长的流转链条,该流转链条会清晰地存证于链上。
图6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S600: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申请步骤。
图6所示方法中的资产申请步骤包括: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申请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申请信息不仅指定了被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还指定了申请使用次数N,N大于0。
需要说明的是,申请使用次数,既可以被定义为:在一个应用领域内不定量的应用成果上使用所述知识产权;也可以被定义为:在一个应用成果上使用所述知识产权。其中,一个应用成果可以是指一个产品或一个项目。
S602: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发行步骤与关联步骤。
发行步骤为: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关联步骤为:创建被授权方与所述N个数字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
如此,被授权方需要以消耗其在链上所关联的一个数字资产的方式,合法使用一次所述知识产权。
在有些实施例中,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具体可以是:校验所述被授权方是否具有被授权资格;若校验结果表征通过,则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若校验结果表征不通过,则拒绝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信息。
在有些实施例中,在发行步骤中,可以校验所述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是否具有授权资格;若校验结果表征通过,则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
在有些实施例中,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的步骤还包括授权请求步骤。授权请求步骤先于所述资产申请步骤,所述授权请求步骤包括: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订单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订单信息指定了请求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与使用次数上限M。
如此,图6所示方法还包括,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订单确认步骤:创建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订单。进一步地,可以在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所述订单确认步骤的授权方客户端的数量不小于指定数量的情况下,创建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订单。
此外在有些实施例中,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具体可以是:在N不大于M的情况下,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并将M-N重新作为M。如此,确保历次发行的数字资产的数量不会超过被授权方与授权方约定的订单中的使用次数上限。
此外,在订单确认步骤中,还可以将授权费用从所述被授权方的账户转移到所述至少一个授权方的账户,或者,将授权费用从所述被授权方的账户转移到所述订单对应的账户。
通过图6所示方法,基于区块链网络建立知识产权使用授权系统,将链下对知识产权的一次使用权利锚定到链上的一个数字资产,被授权方需要以消耗其在链上所关联的一个数字资产的方式,获取合法使用一次知识产权的机会。在具体实现上,被授权方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提交申请信息,该申请信息主要指定了被授权方想要使用的知识产权以及被授权方申请使用该知识产权的次数N。授权方从链上监听到该申请信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发行该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并创建被授权方与这N个数字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
如此一来,被授权方与授权方之间对于知识产权使用次数的约定(即限制条款)会上链存证,并且,将对知识产权的一次使用权利锚定到链上的一个数字资产,被授权方每合法使用一次知识产权,都需要以消耗链上的一个数字资产为代价,使得链上可以存证被授权方对知识产权的每次合法使用。倘若被授权方与授权方针对知识产权使用次数的限制条款落实方面产生争议,那么可以利用链上的可信记录举证以解决争议。
图7是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S700: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申请步骤。
图7所示方法中的资产申请步骤包括: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申请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其中,所述申请信息指定了被授权在指定期间内使用的知识产权,即不仅指定了请求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还指定了使用该知识产权的期间。
S702: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发行步骤与关联步骤。
图7所示方法中的发行步骤包括: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至少一个数字资产。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字资产在指定期间内有效,在指定期间外无效。
图7所示方法中的关联步骤包括:创建被授权方与所述至少一个数字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图7所示的方法中,发行的每个数字资产具有有效期,有效期为上述的指定期间。也就是说,所述被授权方只有在指定期间内,才能够以消耗其在链上所关联的一个有效的数字资产的方式,合法使用一次所述知识产权,在链上留下一个合法使用记录。
在有些实施例中,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可以具体包括:校验所述被授权方是否具有被授权资格;若校验结果表征通过,则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若校验结果表征不通过,则拒绝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信息。
在有些实施例中,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可以具体包括:校验所述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是否具有授权资格;若校验结果表征通过,则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至少一个数字资产。
在有些实施例中,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至少一个数字资产,可以具体包括:在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所述发行步骤的授权方客户端的数量不小于指定数量的情况下,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至少一个数字资产。
在有些实施例中,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的步骤还包括授权请求步骤;所述授权请求步骤先于所述资产申请步骤,所述授权请求步骤可以包括: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订单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订单信息指定了请求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与请求授权使用所述知识产权的指定期间。
相应的,图7所示方法还包括: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订单确认步骤:创建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订单。
在有些实施例中,创建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订单,可以包括:在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所述订单确认步骤的授权方客户端的数量不小于指定数量的情况下,创建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订单。
在有些实施例中,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至少一个数字资产,可以包括:在当前时间不晚于所述指定期间对应的终止时间的情况下,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至少一个数字资产。
通过图7所示方法,基于区块链网络建立知识产权使用授权系统,将链下对知识产权的一次使用权利锚定到链上的一个数字资产,被授权方需要以消耗其在链上所关联的一个数字资产的方式,获取合法使用一次知识产权的机会。在具体实现上,被授权方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提交申请信息,该申请信息主要指定了被授权方想要使用的知识产权以及被授权方申请使用该知识产权的期间。授权方从链上监听到该申请信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发行该知识产权对应的至少一个数字资产,每个数字资产具有使用期间的有效期,并创建被授权方与这至少一个数字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
如此一来,被授权方与授权方之间对于知识产权使用期间的约定(即限制条款)会上链存证,并且,将对知识产权的一次使用权利锚定到链上的一个数字资产,被授权方每合法使用一次知识产权,都需要以消耗链上的一个有效的数字资产为代价,使得链上可以存证被授权方对知识产权的每次合法使用。倘若被授权方与授权方针对知识产权使用期间的限制条款落实方面产生争议,那么可以利用链上的可信记录举证以解决争议。
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生成数字资产的方法,该生成方法基于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实现,包括:
将被授权方标识、授权方标识、被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标识,作为资产基本代码生成函数的输入,输出得到资产基本代码;根据所述资产基本代码与第i个唯一索引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其中,i=1,2,…,N。
其中,资产基本代码生成函数可以为单向散列函数。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资产基本代码与第i个唯一索引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可以包括:将所述资产基本代码与第i个唯一索引代码进行组合,得到第i个资产代码;根据第i个资产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
进一步地,根据第i个资产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可以包括:使用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对应的管理加密密钥,对第i个资产代码进行加密;根据加密后的第i个资产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
在有些实施例中,根据第i个资产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可以包括:获取针对第i个资产代码的授权方签名与被授权方签名;将获取的签名与第i个资产代码,组合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
在有些实施例中,资产基本代码生成函数的输入,还包括:订单标识。
在有些实施例中,资产基本代码生成函数的输入,还包括:订单中的各使用形态的标识。
此外需要说明,在智能合约生成数字资产之前,通常可以校验被授权方签名、授权方签名、被授权方资质、授权方资质,在校验通过后,才会生成数字资产。
对于上述的数字资产生成方法,本说明书还对应提供一种数字资产验证方法(适用于以使用次数为限制条款的实施例),该验证方法基于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待验证的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
2、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
3、判断记录的合法的资产基本代码中是否包括解析得到的资产基本代码,以及判断唯一索引代码所表征的序号是否不超过N;若判断结果皆为是,则确定验证通过;若任一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验证不通过。
在有些实施例中,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可以包括:对所述数据结构中的被授权方签名与授权方签名进行校验,若校验皆通过,则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
在有些实施例中,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可以包括:使用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对应的管理解密密钥,对所述数据结构中加密的资产代码进行解密,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
在有些实施例中,若确定验证通过,则可以将该数字资产置为表征已验证的状态。此外,若确定验证通过,则可以将该数字资产对应的验证次数加1。
本说明书还对应提供一种数字资产验证方法(适用于以使用期限为限制条款的实施例),该验证方法基于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实现,包括:
1、获取待验证的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
2、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
3、判断记录的合法的资产基本代码中是否包括解析得到的资产基本代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验证通过;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验证不通过。
在有些实施例中,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可以包括:对所述数据结构中的被授权方签名与授权方签名进行校验,若校验皆通过,则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
在有些实施例中,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可以包括:使用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对应的管理解密密钥,对所述数据结构中加密的资产代码进行解密,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
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若确定验证通过,则将该数字资产置为表征已验证的状态。此外,若确定验证通过,则将该数字资产对应的验证次数加1。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基于数字资产的知识产权使用申请方法,适用于以使用次数为限制条款的实施例,该使用申请方法具体为: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消耗步骤。所述资产消耗步骤包括:获取被授权方为实现链下的一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而提交的使用申请;将所述被授权方关联的一个未消耗的数字资产置为表征已消耗的状态,并触发许可该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的事件消息。所述被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许可该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的事件消息之后,通知所述被授权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基于数字资产的知识产权使用申请方法,适用于以使用期限为限制条款的实施例,该使用申请方法具体为: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消耗步骤。所述资产消耗步骤包括:获取被授权方为实现链下的一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而提交的使用申请;将所述被授权方关联的一个未消耗且有效的数字资产置为表征已消耗的状态,并触发许可该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的事件消息。所述被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许可该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的事件消息之后,通知所述被授权方。
图8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知识产权产品的制造授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S800: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申请步骤。
图8所示方法中的资产申请步骤包括: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申请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申请信息指定了被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
S802: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第一发行步骤与第一关联步骤。
第一发行步骤为: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产权数字资产。第一关联步骤包括:创建被授权方与所述N个产权数字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
S804: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第二发行步骤与第二关联步骤。
第二发行步骤为:发行与N个基础产品一一对应的N个产品数字资产。第二关联步骤为:创建所述N个产权数字资产与所述N个产品数字资产之间的一一关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发行步骤可以先于第一关联步骤执行。
基础产品是用于制造知识产权产品的基础,可以视为一个知识产权产品是基础产品叠加知识产权的一次使用行为而得到的。例如,一个咖啡杯是基础产品,将动画角色印制到咖啡杯上之后,就得到了知识产权产品。
通过图8所示方法,所述被授权方以消耗其在链上所关联的一个产权数字资产的方式,基于该产权数字资产关联的产品数字资产所对应的基础产品,制造一个知识产权产品。
在图8所示方法中,被授权方使用知识产权制造产品时,需要受到两点限制:1、制造一个知识产权产品,需要消耗其关联的一个产权数字资产;2、制造这个知识产权产品时,需要使用所消耗的数字资产关联的产品数字资产对应的基础产品,来进行制造。如此一来,被授权方制造的每个知识产权产品都会映射到链上的一组产品数字资产与产权数字资产的关联关系,授权方基于链上的关联关系来控制被授权方的产品制造行为,使被授权方的产品制造行为满足约定,被授权方难以滥用知识产权制造产品。
继续基于图8所示方法,基础产品可以属于实体基础产品(如咖啡杯),也可以属于虚拟基础产品(如咖啡馆的会员卡,卡中的代码是虚拟产品)。
此外,在有些实施例中,可以调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第三发行步骤:基于每组关联的产权数字资产与产品数字资产,生成相应的组合数字资产并发行。在实际应用中,若基础产品属于实体产品,被授权方可以将所述组合数字资产的标识印制或张贴到该基础产品上,得到知识产权产品;若基础产品属于虚拟产品,则被授权方可以将所述组合数字资产的标识写入该基础产品的代码中,得到知识产权产品。
进一步地,可以是被授权方客户端或所述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调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第三发行步骤。
在有些实施例中,对于任一组合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可以包括:相应的产权数字资产、相应的产品数字资产、被授权方签名、区块链网络签名的组合。
其中,该被授权方签名,是使用被授权方的私钥对该产权数字资产与该产品数字资产进行签名后得到的;该区块链网络签名,是使用区块链网络的管理员公钥对该产权年数字资产与该产品数字资产进行签名后得到的。
相应的,针对任一组合数字资产,通过如下方式验证该组合数字资产:
分别验证该组合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中的产权数字资产、产品数字资产、被授权方签名、区块链网络签名;若各验证都通过,则确定该组合数字资产验证通过;若任一验证未通过,则确定该组合数字资产验证未通过。
此处以知识产权为IP品牌,数字资产为NFT,授权方为IP品牌的版权方,被授权方为IP商家为例,示例性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这不应当构成对本说明书所记载的范围的限制。
图9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IP品牌使用授权系统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区块链网络中部署IP授权交易智能合约,多个IP商家(IP商家A、IP商家C)与多个IP版权方(IP版权方B、IP版权方D)可以通过区块链网络进行IP授权交易。需要说明的是,版权方发布到链上智能合约的IP品牌,可以使用版权方所拥有的版权作品的主题来代表。
图10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IP品牌使用授权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IP商家A首先请求购买IP品牌使用权,并指定1000个NFT的上限(即最多使用1000次)。版权方B(实际上对应多个具体的版权方)需要对合同(也就是订单信息)进行多方签名确认,在链上创建订单,IP商家A同时可以完成使用费用的支付(使用费用被锁定进订单)。接着,IP商家A可以进一步指定IP品牌下的某个素材(例如某个动画角色),作为使用IP品牌的具体使用形态,版权方B继续签名确认。然后,IP商家A可以申请版权方B在链上发行1000个NFT,每个NFT对应一次使用机会,版权方B可以签名确认,在链上生成并发行1000个NFT。
图11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IP商家基于链下账户向链上账户充值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银行/金融机构是链下账户管理方,IP授权链(即本文所述的区块链网络)资金网关,是区块链网络对接的管理方,负责与链下账户管理方对接。
图12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IP商家在链上购买IP品牌使用权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IP商家A通过链上的智能合约下单,导致IP商家A的链上账户扣减,IP版权方B确认授权,触发链上的智能合约创建订单,并将使用费用锁定在订单中。IP版权方B可以以订单为粒度,调用合约执行订单提现步骤,将订单中锁定的资金提现到银行中自己的链下账户。IP版权方B的每次提现是有据可循的,IP版权方B的链上账户不存在余额,订单锁定资金,订单被提现之后,视为花销,这种方案兼顾了账户模型与UXTO模型的优势。
图13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IP版权方从链上提现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IP版权方B调用合约执行订单提现步骤,会导致订单状态变更为已提现,并且合约触发事件消息,相当于将订单中锁定的金额向链外映射。IP版权方B的银行中链下账户资金增加,IP商家A的链下账户中资金被解冻并且扣除。
图14与图15是本说明书提供的NFT流通的示意图。每个品牌授权的NFT编码会转换成二维码印制在实物(如水杯、服装)上,实物可以二次流通。
图16是本说明书提供的NFT二次流转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IP版权方B将IP品牌授权给IP商家A使用之后,IP商家A可以进一步将IP品牌授权给IP商家C使用,导致二次流转,IP商家C支付给IP商家A的费用需要基于链上的智能合约进行分账,一部分资金会转给IP版权方B。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本说明书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盘存储、量子存储器、基于石墨烯的存储介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包括:
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申请步骤: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申请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申请信息指定了被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与申请使用次数N;
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发行步骤与关联步骤;所述发行步骤包括: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所述关联步骤包括:创建被授权方与所述N个数字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被授权方以消耗其在链上所关联的一个数字资产的方式,合法使用一次所述知识产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所述知识产权包括以下之一:
版权,专利权,商标权,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数字资产为非同质化凭证NF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包括:
校验所述被授权方是否具有被授权资格;若校验结果表征通过,则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消息,若校验结果表征不通过,则拒绝触发包含所述申请信息的事件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包括:
校验所述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是否具有授权资格;若校验结果表征通过,则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包括:
在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所述发行步骤的授权方客户端的数量不小于指定数量的情况下,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的步骤还包括授权请求步骤;所述授权请求步骤先于所述资产申请步骤,所述授权请求步骤包括:
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订单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订单信息指定了请求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与使用次数上限M;
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订单确认步骤:创建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订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创建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订单,包括:
在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所述订单确认步骤的授权方客户端的数量不小于指定数量的情况下,创建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订单。
9.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包括:
在N不大于M的情况下,发行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N个数字资产,并将M-N重新作为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所述知识产权对应了多种使用形态;
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的步骤还包括使用形态请求步骤;所述使用形态请求步骤先于所述资产申请步骤;所述使用形态请求步骤包括:
确定被授权方指定的使用形态信息,并触发包含所述使用形态信息的事件消息;所述使用形态信息指定了至少一种使用形态;
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包含所述订单信息的事件消息之后,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的步骤还包括使用形态确认步骤;所述使用形态确认步骤包括:向所述订单中添加所述使用形态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方法,向所述订单中添加所述使用形态信息,包括:
在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所述使用形态确认步骤的授权方客户端的数量不小于指定数量的情况下,向所述订单中添加所述使用形态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所述知识产权为版权,所述知识产权对应的多种使用形态包括:多种版权素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将使用一次知识产权定义为:在一个应用领域内不定量的应用成果上使用所述知识产权;
或者
将使用一次知识产权定义为:在一个应用成果上使用所述知识产权。
14.一种生成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数字资产的方法,该生成方法基于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实现,包括:
将被授权方标识、授权方标识、被授权使用的知识产权标识,作为资产基本代码生成函数的输入,输出得到资产基本代码;
根据所述资产基本代码与第i个唯一索引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其中,i=1,2,…,N。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资产基本代码生成函数为单向散列函数。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根据所述资产基本代码与第i个唯一索引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包括:
将所述资产基本代码与第i个唯一索引代码进行组合,得到第i个资产代码;
根据第i个资产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方法,根据第i个资产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包括:
使用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对应的管理加密密钥,对第i个资产代码进行加密;
根据加密后的第i个资产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方法,根据第i个资产代码,生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包括:
获取针对第i个资产代码的授权方签名与被授权方签名;
将获取的签名与第i个资产代码,组合成知识产权对应的第i个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资产基本代码生成函数的输入,还包括:订单标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方法,资产基本代码生成函数的输入,还包括:订单中的各使用形态的标识。
21.一种验证权利要求14-20所述方法生成的数字资产的方法,该验证方法基于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实现,包括:
获取待验证的数字资产的数据结构;
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
判断记录的合法的资产基本代码中是否包括解析得到的资产基本代码,以及判断唯一索引代码所表征的序号是否不超过N;
若判断结果皆为是,则确定验证通过;若任一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验证不通过。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方法,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包括:
对所述数据结构中的被授权方签名与授权方签名进行校验,若校验皆通过,则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方法,从所述数据结构解析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包括:
使用执行发行步骤的智能合约对应的管理解密密钥,对所述数据结构中加密的资产代码进行解密,得到资产基本代码与唯一索引代码。
2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方法发行的数字资产的知识产权使用申请方法,该使用申请方法包括:
被授权方客户端调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执行资产消耗步骤;
所述资产消耗步骤包括:获取被授权方为实现链下的一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而提交的使用申请;将所述被授权方关联的一个未消耗的数字资产置为表征已消耗的状态,并触发许可该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的事件消息;
所述被授权方客户端在监听到许可该次知识产权使用行为的事件消息之后,通知所述被授权方。
25.一种知识产权授权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网络、被授权方客户端、至少一个授权方客户端;区块链网络部署了智能合约;
所述系统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24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2110483351.2A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 Active CN113129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3351.2A CN113129176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3351.2A CN113129176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9176A true CN113129176A (zh) 2021-07-16
CN113129176B CN113129176B (zh) 2022-05-17

Family

ID=76780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3351.2A Active CN113129176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91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1052A (zh) * 2021-11-01 2022-02-25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nft的知识产权生成、交易及授权方法
CN114119046A (zh) * 2021-11-25 2022-03-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商品设计的授权使用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0412A (zh) * 2018-04-04 2018-09-07 广州科创空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联盟链的知识产权转让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86601A (zh) * 2018-07-23 2018-12-25 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提供和运行智能合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54253A (zh) * 2019-01-11 2019-05-14 青岛华智慧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教育资产运营平台
CN110768897A (zh) * 2019-10-25 2020-02-07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信息授权方法及装置
US20200097950A1 (en) * 2018-09-20 2020-03-26 Ca, Inc. Privileged entity consensus for digital asset cre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0412A (zh) * 2018-04-04 2018-09-07 广州科创空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联盟链的知识产权转让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86601A (zh) * 2018-07-23 2018-12-25 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提供和运行智能合约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097950A1 (en) * 2018-09-20 2020-03-26 Ca, Inc. Privileged entity consensus for digital asset creation
CN109754253A (zh) * 2019-01-11 2019-05-14 青岛华智慧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教育资产运营平台
CN110768897A (zh) * 2019-10-25 2020-02-07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信息授权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志龙: "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软件授权方案", 《福建电脑》 *
王建宇: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保全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1052A (zh) * 2021-11-01 2022-02-25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nft的知识产权生成、交易及授权方法
CN114091052B (zh) * 2021-11-01 2024-04-12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nft的知识产权生成、交易及授权方法
CN114119046A (zh) * 2021-11-25 2022-03-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商品设计的授权使用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9176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7875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授权方法及装置
CN113129177B (zh) 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
US20200184557A1 (en) Resource transfer and capital transfer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128111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を介して資産関連活動を制御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3961455B1 (en) Data verific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devices
CN108885761B (zh) 用于区块链上的安全点对点通信的方法
CN109417465B (zh) 区块链执行的智能合约的注册和自动化管理方法
CN113112262B (zh) 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流转方法
CN111026789B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票据查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4730422A (zh) 用于在具有区块链协议和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系统中的商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10333948A (zh)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2801649B (zh) 基于区块链的流量统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3129176B (zh) 一种知识产权对应的数字资产申请方法
US20210110384A1 (en) Ad Hoc Neural Network for Proof of Wallet
US10657523B2 (en) Reconciling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CN113128992A (zh) 一种基于知识产权使用授权的支付方法
CN113221191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hen et al. Toward achieving anonymous nft trading
CN113160001B (zh) 一种知识产权产品的制造授权方法
CN110458541A (zh) 基于区块链的对象置换方法及装置
Yang et al. DOT-M: a dual offline transaction scheme of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for trusted mobile devices
CN11414641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游戏内元素的交易方法及装置
CN114119046A (zh)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商品设计的授权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13609519A (zh) 基于区块链的计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591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抢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