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3290A - 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3290A
CN113123290A CN202110326390.1A CN202110326390A CN113123290A CN 113123290 A CN113123290 A CN 113123290A CN 202110326390 A CN202110326390 A CN 202110326390A CN 113123290 A CN113123290 A CN 113123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r
river channel
sludge
cofferdam
dred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63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u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u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u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263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32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3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3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2Stream regulation, e.g. breaking up subaqueous rock, cleaning the beds of waterways, directing the water flow
    • E02B3/023Removing sedi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4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2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 E02D19/04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by coffer-dams, e.g. made of sheet p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河道治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勘察拟清淤河道,对拟清淤河道进行分段;b.根据拟清淤河道段的情况对拟清淤河道段搭建临时围堰;在搭建临时围堰时只对拟清淤河道的一半搭建临时围堰,对临时围堰内部的河床进行清淤工作;当临时围堰内部的河道清淤完成之后,拆除临时围堰,之后对同段河道的另一半搭建临时围堰,并开始对临时围堰内部的河床开始清淤施工;c.对下游河道重复步骤b;d.对清理出来的泥水进行沉淀和絮凝得到淤泥;e.对淤泥进行净化和脱水,并将净化和脱水之后的淤泥回填处理。本申请具有清淤施工对河流的影响较小,上流河流和下游河流的水位变化不大,清淤施工对河流的影响较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道治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河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洪防涝、城市环境的优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为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沿河堆弃生活垃圾及各种建筑泥沙倾入河道等现象,导致河底不断淤积,水体逐渐黑臭,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及河道景观,严重威胁到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人类生存环境,因此,河道综合整治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有缺陷:相关技术中的清淤施工一般是逐段围堰并对围堰内部的河床采用铰吸的方式清理河床淤泥,但是这样会造成河流被截断,上游河道水位上涨,有决堤的可能;下游缺水,对下游的生态和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河流清淤施工对河流上下游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勘察拟清淤河道,对拟清淤河道进行分段;
b. 根据拟清淤河道段的情况对拟清淤河道段搭建临时围堰;在搭建临时围堰时只对拟清淤河道的一半搭建临时围堰,对临时围堰内部的河床进行清淤工作;当临时围堰内部的河道清淤完成之后,拆除临时围堰,之后对同段河道的另一半搭建临时围堰,并开始对临时围堰内部的河床开始清淤施工;
c.对下游河道重复步骤b;
d.对清理出来的泥水进行沉淀和絮凝得到淤泥;
e.对淤泥进行净化和脱水,并将净化和脱水之后的淤泥回填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勘察完河道之后,从上游开始将拟清淤河道分段之后,工作人员将待拟清淤河道段的一半建设临时围堰,河道除围堰部分外还有一半可以流水,清淤施工对河流的影响较小,上流河流的水位上升不会太高,下游河流的水位不会下降太多,同时清淤导致向上翻涌的淤泥不会随着流水向下游流动,同时临时围堰可以减少清淤施工激起的泥水对河水流向下游,减少对下游河流的影响,之后清理出的泥水经过压缩脱水之后被回填。
可选的,在步骤b中,对拟清淤河道的一半搭建临时围堰之前先对另一半的河堤进行加固和加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时,工作人员将拟清淤河道的一半通过临时围堰堵住,拟清淤河道处的流量不变,但是拟清淤河道的宽度只剩下一半,拟清淤河道处的液面升高,工作人员在搭建临时围堰时之前加高,降低拟清淤河道处决堤的可能。
可选的,在步骤b中,对拟清淤河道的一半搭建临时围堰之前先对另一半的河床进行加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拟清淤河道处的河道宽度降低之后,此处河道处的流速增加,河床上淤积的淤泥被冲走,从而导致清淤效果降低,在搭建临时围堰之前,工作人员加固河床,减少河床上淤泥被冲走的可能,进一步减少清淤施工对下游河流的影响。
可选的,在步骤b中,对临时围堰内部的河床进行清淤时,采用铰刀搅拌和高压水枪冲击相互配合的方式使淤泥上涌成泥水,采用水泵将泥水抽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接使用设备抽取淤泥难度较高,对设备的损伤和磨损较为严重,采用铰刀和高压水枪将淤积在河床上的淤泥搅动,使淤泥与河水混合形成泥水,工作人员之后再使用水泵将淤泥抽出的难度降低,同时使用的设备成本也降低。
可选的,在进行步骤e时,将泥水依次缓慢流过多个顶部具有高度差的沉淀坑,使泥水分离,并在最后一个沉淀坑的内部投入絮凝剂得到初步淤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抽出的泥水存放在沉淀坑的内部,经过多级沉淀坑的减速和沉淀,悬浮在水中的淤泥颗粒逐渐沉积,之后工作人员向沉淀坑的内部添加絮凝剂,加速水中悬浮的颗粒沉淀。
可选的,在向沉淀坑的内部投放絮凝剂之前先向泥水中投放调节剂,将泥水的ph值调整中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泥水的ph值将沉淀的淤泥调节成中性,从而方便后续对淤泥的处理。
可选的,对初步淤泥进行分拣,将初步淤泥分拣成絮凝直径大于4mm分拣成大颗粒直径淤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不同直径颗粒的淤泥采用不同的设备对淤泥进行脱水处理,从而提高淤泥的脱离水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对淤泥脱水时淤泥的损失,提高淤泥清理的效率。
可选的,将分拣好的淤泥采用机械挤压的方式进行脱水处理,将淤泥脱水制成泥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淤泥脱水制成泥饼,方便后续对淤泥进行回填处理。
可选的,当泥饼的含水量合格之后将泥饼破碎成指定颗粒直径,并将泥饼回填。
可选的,将除去淤泥的河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之后回流至河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生物处理,将除去淤泥的河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使除去淤泥的河水能够直接回流到河道中。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工作人员勘察完河道之后,从上游开始将拟清淤河道分段之后,工作人员将待拟清淤河道段的一半建设临时围堰,河道除围堰部分外还有一半可以流水,清淤施工对河流的影响较小,上流河流的水位上升不会太高,下游河流的水位不会下降太多,同时清淤导致向上翻涌的淤泥不会随着流水向下游流动,之后清理出的泥水经过压缩脱水之后被回填;
2.当施工时,工作人员将拟清淤河道的一半通过临时围堰堵住,拟清淤河道处的流量不变,但是拟清淤河道的宽度只剩下一半,拟清淤河道处的液面升高,工作人员在搭建临时围堰时之前加高,降低拟清淤河道处决堤的可能;
3.当拟清淤河道处的河道宽度降低之后,此处河道处的流速增加,河床上淤积的淤泥被冲走,从而导致清淤效果降低,在搭建临时围堰之前,工作人员加固河床,减少河床上淤泥被冲走的可能,进一步减少清淤施工对下游河流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拟清淤河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拟清淤河道;2、临时围堰;21、第一围堰;22、第二围堰;23、第三围堰;24、河床加固板;3、加高河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相关技术中在对河道进行清淤施工时,通常会把上游河道截断,然后对拟清淤河道段进行清淤施工。这样导致河流上游的水位上涨明显,对手游河道的河堤影响较大,增加了上游河道决堤的风险,下游河流断流,对下游河流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当清淤施工完成之后,上游河道放水,清淤施工会造成一部分淤泥上涌形成泥水,对下游河流的影响较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参照图1,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勘察拟清淤河道1,对拟清淤河道1进行分段并编号;工作人员在对拟清淤河道1实施清淤施工之前,先对拟清淤河道1的整体情况进行勘察,并根据拟清淤河道1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段和编号,以方便后续施工。
b. 根据拟清淤河道1段的情况对拟清淤河道1段进行围堰;在围堰时只对拟清淤河道1的一半进行围堰,对围堰内部的河床进行清淤工作;当围堰内部的河道清淤完成之后,拆除围堰,之后对同段河道的另一半进行围堰,并开始对围堰内部的河床开始清淤施工。工作人员将拟清淤河道1安装编号进行清淤施工,工作人员在将进行清淤施工的河道段的一半封堵,将封堵部分采用搭建临时围堰2的方式对需要施工的河道一半封住,施工河道能够正常流水。
施工时不会将施工河道封死,对河流的影响较小,不会出现施工河段的上游水位出现大幅上涨和下游河道水位大幅下降的情况,减小了清淤施工对沿河生态环境的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将施工河道封堵一半之后,河道的流水宽度变成原来的一半,导致施工河道处的水位上涨,并且河水流速增加,为了降低河水上涨和河水流速增加对施工河道的影响。
参照图2,在搭建临时围堰2之前,工作人员先将拟清淤河道1的通水河道部分的河堤加高加固,在河堤上建设加高河堤3,减小施工河道处的河水水位上涨之后出现河水溢出或者决堤的风险。
同时在工作人员在搭建临时围堰2之前,在另一半的河床上,铺设河床加固板24。铺设河床加固板24可以减小河水流动对河床的冲击,提高河床的稳定性。当临时围堰2搭建好后,河水的流速增加,河床加固板24可以减少在高速河水对河床的冲击,降低河水中泥沙携带量,减小清淤施工对下游河流的影响。
当临时围堰2搭建好之后,工作人员使用铰刀和高压水枪相互配合,将淤积在河床上的淤泥激起,让淤泥与河水混合成泥水,之后工作人员将泥水使用设备抽出,对泥水进行处理。当临时围堰2内部的淤泥处理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将临时围堰2拆除,同时将淤泥清理完成河道处的河堤进行加高和加固施工,在另一半河道搭建临时围堰2,并对另一半的河道进行清淤施工。
c.当本段河道清淤施工完成之后,工作人员逐步向下游河道执行步骤b。
d.对将河道抽出的泥水进行沉淀和絮凝处理;在将泥水抽出之前,现在地面上建设多个顶部高度不同的沉淀池,将沉淀池的顶部相连,将从临时围堰2抽出的泥水排放到沉淀池的内部,使泥水依次通过多个沉淀池,进行多级减速和沉淀。
工作人员在将临时围堰2内部泥水抽出之前,先在河岸附近的地面上挖设多个沉淀池,多个沉淀池连成一排,并且使每个沉淀池的顶部存在一定30cm或者50cm的高度差,使多个沉淀池的顶部高度逐渐降低。之后在每沉淀池的内壁上涂抹厚度至少5cm的混凝土,当沉淀池内壁上的混凝土凝固之后,在混凝土内壁上粘上防水卷材。通过混凝土和防水卷材减少泥水地下渗漏,保护沉淀池附近的环境。
之后工作人员向顶部高度最高的沉淀池中倒入从而临时围堰2中抽出的泥水,当泥水在第一个沉淀池中初步沉淀之后,上清液逐渐从顶部溢流到下一个沉淀池的内部,经过多个沉淀池的多级减速和沉淀之后,泥水中的一些颗粒直径较大的固体颗粒逐渐沉积到各个沉淀池的底部。
工作人员将颗粒直径较大的石头挑出。然后向泥水中投入ph值调节剂,使泥水的ph值保持中性,是工作人员将泥水中提取出的淤泥保持中性。工作人员向最后的沉淀池中投入絮凝剂,絮凝剂将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并使之沉降在沉淀池的底部。工作人员将的各个沉淀池底部的淤泥捞出得到淤泥。
e. 对淤泥进行净化和脱水,并将净化和脱水之后的淤泥回填处理;将捞出的淤泥分拣,将淤泥分拣成颗粒直径大于4mm和小于4mm的两部分,之后工作人员使用相关设备将分拣完成的淤泥进行脱水处理。淤泥脱水之后制成泥饼,之后工作人员将泥饼破碎成指定颗粒大小,当泥饼的含水率达到要求之后,工作人员将泥饼运送到指定位置回填处理。
工作人员检测待处理水中是否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工作人员向待处理水中加入相应的药剂,将待处理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只有将无害化处理的水回流至河水中。
参照图2,临时围堰2包括第一围堰21、第二围堰22和第三围堰23,其中第一围堰21和第二围堰22垂直于河流流水方向设置,第三围堰23平行于河流流水方向设置。在第三围堰23一侧面的两端开设有燕尾槽,在第一围堰21和第二围堰22的一侧面焊接有燕尾块,第一围堰21和第二围堰22通过燕尾块和燕尾槽卡接。通过卡接的方式将第一围堰21、第二围堰22和第三围堰23连接,方便施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工作人员在安装第一围堰21、第二围堰22和第三围堰23时,采用锤击的的方式将第一围堰21、第二围堰22和第三围堰23的底端砸进河床底部,第一围堰21、第二围堰22和第三围堰23的底端厚度较小可以减少施工难度。第一围堰21和第二围堰22远离第三围堰23的一侧抵接在河道的内壁上。第一围堰21、第二围堰22、第三围堰23和河道组成密闭空间,将临时围堰2内部的河流与外部的河流分开,工作人员在对临时围堰2内部的河床进行清淤时,临时围堰2可以减少清淤施工激起的泥水向临时围堰2的外部扩散,从而减少施工对河流下游的影响。
在第三围堰23远离第一围堰21和第二围堰22的一侧底端铰接有河床保护板,在河床保护板的底面上焊接有多个锚固杆,锚固杆的底端为圆锥状。工作人员在搭建临时围堰2时,先将将第三围堰23插进河床内部,之后将河床保护板放下,是锚固杆插进河床的内部。河床板保护板一方面保护河床上的淤泥,减小河道变窄之后河水对河床上淤泥的冲击,另一方面,河床保护板可以通过锚固杆加固临时围堰2,增加临时围堰2的稳固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勘察拟清淤河道,对拟清淤河道进行分段;
b.根据拟清淤河道段的情况对拟清淤河道段搭建临时围堰;在搭建临时围堰时只对拟清淤河道的一半搭建临时围堰,对临时围堰内部的河床进行清淤工作;当临时围堰内部的河道清淤完成之后,拆除临时围堰,之后对同段河道的另一半搭建临时围堰,并开始对临时围堰内部的河床开始清淤施工;
c.对下游河道重复步骤b;
d.对清理出来的泥水进行沉淀和絮凝得到淤泥;
e.对淤泥进行净化和脱水,并将净化和脱水之后的淤泥回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对拟清淤河道的一半搭建临时围堰之前先对另一半的河堤进行加固和加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对拟清淤河道的一半搭建临时围堰之前先对另一半的河床进行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对临时围堰内部的河床进行清淤时,采用铰刀搅拌和高压水枪冲击相互配合的方式使淤泥上涌成泥水,采用水泵将泥水抽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e时,将泥水依次缓慢流过多个顶部具有高度差的沉淀坑,使泥水分离,并在最后一个沉淀坑的内部投入絮凝剂得到初步淤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沉淀坑的内部投放絮凝剂之前先向泥水中投放调节剂,将泥水的ph值调整中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初步淤泥进行分拣,将初步淤泥分拣成絮凝直径大于4mm分拣成大颗粒直径淤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分拣好的淤泥采用机械挤压的方式进行脱水处理,将淤泥脱水制成泥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泥饼的含水量合格之后将泥饼破碎成指定颗粒直径,并将泥饼回填。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去淤泥的河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之后回流至河流。
CN202110326390.1A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31232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6390.1A CN113123290A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6390.1A CN113123290A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3290A true CN113123290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73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6390.1A Pending CN113123290A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32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8355A (zh) * 2021-08-20 2021-11-12 福建省红日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河道治理工程智能施工方法
CN115247405A (zh) * 2022-05-25 2022-10-28 杭州利环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清淤方法和河道清淤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3595A (zh) * 2004-04-18 2005-01-12 曾德胜 多河沙河道疏浚治理的方法
US20120224920A1 (en) * 2011-03-04 2012-09-06 Weekly Bros. Inc. Cofferdam modules
CN107447800A (zh) * 2017-08-17 2017-12-08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季节性河流污染底泥精确控制疏浚方法
CN209619940U (zh) * 2018-12-20 2019-11-12 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冲刷型生态护坡
CN111908748A (zh) * 2020-08-03 2020-11-10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清淤方法
CN212612556U (zh) * 2020-06-19 2021-02-26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浅水区域挡水围堰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3595A (zh) * 2004-04-18 2005-01-12 曾德胜 多河沙河道疏浚治理的方法
US20120224920A1 (en) * 2011-03-04 2012-09-06 Weekly Bros. Inc. Cofferdam modules
CN107447800A (zh) * 2017-08-17 2017-12-08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季节性河流污染底泥精确控制疏浚方法
CN209619940U (zh) * 2018-12-20 2019-11-12 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冲刷型生态护坡
CN212612556U (zh) * 2020-06-19 2021-02-26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浅水区域挡水围堰结构
CN111908748A (zh) * 2020-08-03 2020-11-10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清淤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8355A (zh) * 2021-08-20 2021-11-12 福建省红日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河道治理工程智能施工方法
CN113638355B (zh) * 2021-08-20 2022-07-15 福建省红日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河道治理工程智能施工方法
CN115247405A (zh) * 2022-05-25 2022-10-28 杭州利环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清淤方法和河道清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4350A (zh) 一种河道的综合治理方法
CN103334469B (zh) 用于中心城区河道污染底泥清除的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09836018B (zh) 一种严重污染河道的自然恢复方法
CN107386195B (zh) 一种排洪渠的清淤施工方法
CN104174191A (zh)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及处理方法
CN113123290A (zh) 一种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CN101864782A (zh) 水下清淤机
CN104452656A (zh) 一种河道分段清淤施工方法
CN109020114A (zh) 一种淤泥固化处理工艺
EP2436843A2 (en) Method for forming reclaimed land within seawall an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thereof
CN203498891U (zh) 用于中心城区河道污染底泥清除的处理系统
CN112962525B (zh) 一种疏浚土充灌筑堤结构及其充灌袋筑堤方法
JPH10266171A (ja) 貯水池、溜池の排砂、排泥システム工法及び貯水池、 溜池の排砂、排泥システム装置
CN112694230A (zh) 一种高含垃圾腐陈污泥塘综合治理方法
AU752235B2 (en) A method for coastal protection and a pressure equalization module for use in this connection
Abulnaga et al. De-silting lake Nasser with slurry pipelines
RU2604492C1 (ru)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водных объектов от наносов
CN212757374U (zh) 一种利用水冲法进行沉井泥浆处理的水循环系统
CN220071005U (zh) 一种泥浆沉淀过滤利用系统
CN113684815B (zh) 一种高含水软物料固液分离方法
CN213269992U (zh) 一种新型矿山临时水仓
CN215049159U (zh) 一种用于土方开挖阶段的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RU2368728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намывной плотины на водопроницаемом основании
CN208980531U (zh) 一种应急处理黑臭水体的设施布置
RU2016163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подводного яруса намывного сооруж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