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5384A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5384A
CN113115384A CN202110303000.9A CN202110303000A CN113115384A CN 113115384 A CN113115384 A CN 113115384A CN 202110303000 A CN202110303000 A CN 202110303000A CN 113115384 A CN113115384 A CN 113115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target
terminal
base station
carrier aggre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30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5384B (zh
Inventor
李培
李福昌
冯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30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5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5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5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在终端进行不带辅小区的切换时,保证终端的业务传输速度,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该方法包括:源基站获取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源基站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源基站基于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目标辅小区。本申请的方案可以通过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的候选辅小区的标识和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目标辅小区,从而使终端同时切换到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保证终端在切换小区时的业务传输速度,提高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载波聚合技术(carrier aggregation,CA)允许终端在多个子频带上同时进行数据收发,可以增加系统传输带宽,满足单用户对峰值速率和系统容量提升的要求。
目前,在载波聚合的场景下,若终端需要进行小区切换,可以通过带辅小区的方式进行切换。但是,由于终端自身的测量能力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终端无法带辅小区的方式进行切换。此时,终端可以通过不带辅小区的方式进行切换。
不带辅小区的方式是终端先向源基站发送的测量报告,测量报告中包括目标主小区的标识,源基站根据终端的测量报告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在终端切换到目标主小区后,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新的测量报告,新的测量报告中包括辅小区的标识,目标基站根据终端新的测量报告添加辅小区。
然而,不带辅小区的方式,目标基站根据终端新的测量报告添加辅小区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在辅小区添加成功之前,终端的业务传输速度无法达到切换前的业务传输速度,导致用户的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在终端进行不带辅小区的切换时,保证终端的业务传输速度,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源基站获取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目标主小区为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上述源基站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上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上述终端的位置信息;上述源基站接收来自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上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上述候选辅小区包括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该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为上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历史载波聚合的辅小区,且上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对应的主小区为上述目标主小区;上述源基站基于上述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上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目标辅小区。
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方案终端在进行不带辅小区的切换时,源基站可以通过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出目标辅小区,能够使终端同时切换到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即使终端进行带辅小区的切换,从而保证终端在切换小区时的业务传输速度,提高用户的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边缘计算服务器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目标主小区为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上述边缘计算服务器基于上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上述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上述候选辅小区包括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上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为上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历史载波聚合的辅小区,且上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对应的主小区为上述目标主小区;上述边缘计算服务器向上述源基站发送上述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上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
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方案边缘计算服务器能够基于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并向源基站发送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从而源基站可以确定出目标辅小区,使终端同时切换到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即使终端进行带辅小区的切换,从而保证终端在切换小区时的业务传输速度,提高用户的体验。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目标基站获取终端接入目标辅小区后该终端的位置信息、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该目标辅小区的标识;在上述终端接入的辅小区满足预设条件时,上述目标基站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载波聚合信息;该载波聚合信息包括上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小区后上述终端的位置信息、上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上述目标辅小区的标识。
可以看出,目标基站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载波聚合信息,载波聚合信息包括终端接入目标辅小区后终端的位置信息、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目标辅小区的标识,从而边缘计算服务器能够基于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进而能够保证终端在切换小区时的业务传输速度,提高用户的体验。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目标主小区为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发送单元,用于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上述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上述终端的位置信息;上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上述边缘计算服务器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上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上述候选辅小区包括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上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为上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历史载波聚合的辅小区,且上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对应的主小区为上述目标主小区;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上述获取单元接收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上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目标辅小区。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目标主小区为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上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上述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上述候选辅小区包括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上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为上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历史载波聚合的辅小区,且上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对应的主小区为上述目标主小区;发送单元,用于向上述源基站发送上述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上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接入目标辅小区后该终端的位置信息、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该目标辅小区的标识;发送单元,用于在上述终端接入的辅小区满足预设条件时,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载波聚合信息;上述载波聚合信息包括上述终端接入上述目标辅小区后上述终端的位置信息、上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上述目标辅小区的标识。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该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中第四方面、第七方面、第八方面、第九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四方面、第七方面、第八方面、第九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第五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五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第六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六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带辅小区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不带辅小区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载波聚合技术(carrier aggregation,CA)允许终端在多个子频带上同时进行数据收发,可以增加系统传输带宽,满足单用户对峰值速率和系统容量提升的要求。
目前,在载波聚合的场景下,若终端需要进行小区切换,由于对业务的需求量仍然较大,切换到目标小区以后仍然需要添加辅小区为终端进行服务,可以通过带辅小区的方式进行切换。
如图1所示,带辅小区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终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源基站为终端当前接入的基站。测量报告包括目标主小区的标识、目标主小区的信号质量以及目标辅小区的标识。2、源基站进行切换判断。源基站通过目标主小区的信号质量判断是否进行切换。3、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目标基站即目标主小区对应的基站。4、目标基站进行接入控制。即目标基站为终端分配资源。5、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6、源基站向终端发送切换指令。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7、终端根据切换指令接入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
在终端接入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的资源进行业务传输,可以使业务传输的速度达到切换之前的速度,即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切换前的服务质量。
但是,由于终端自身的测量能力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终端无法带辅小区的方式进行切换,即终端发送给源基站的测量报告仅包括目标主小区的标识和目标主小区的信号质量,并不包括目标辅小区的标识。此时,终端可以通过不带辅小区的方式进行切换。
如图2所示,不带辅小区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终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测量报告包括目标主小区的标识、目标主小区的信号质量。2、源基站进行切换判断。3、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目标基站即目标主小区对应的基站。4、目标基站进行接入控制。5、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6、源基站向终端发送切换指令。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目标主小区。7、终端根据切换指令接入目标主小区。8、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新的测量报告。新的测量报告包括要添加的目标辅小区的标识。9、目标基站根据新的测量报告配置终端添加目标辅小区。10、终端添加目标辅小区。
然而,不带辅小区的方式,目标基站根据终端新的测量报告添加辅小区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在辅小区添加成功之前,终端的业务传输速度无法达到切换前的业务传输速度,导致用户的体验较差。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在进行不带辅小区的切换时,源基站可以通过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出目标辅小区,能够使终端同时切换到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即使终端进行带辅小区的切换,从而保证终端在切换小区时的业务传输速度,提高用户的体验。
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30包括终端31、源基站32、目标基站33以及边缘计算服务器34。
终端31,用于向源基站32发送包括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31的位置信息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源基站32发送的接入指示信息接入目标辅小区。
源基站32,用于向边缘计算服务器34发送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31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边缘计算服务器34返回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目标辅小区。
目标基站33,用于终端31接入目标辅小区后终端31的位置信息、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目标辅小区的标识,并向边缘计算服务器34发送载波聚合信息。
边缘计算服务器34,用于存储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并根据源基站32发送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31的位置信息,在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中确定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向源基站32发送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执行主体为通信装置。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基站,也可以应用于边缘计算服务器。
本申请中源基站即终端当前接入的基站,目标基站即终端将要接入的基站,也即目标基站是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描述。
如图4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
S401、终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源基站为终端当前接入的基站。目标主小区为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目标基站即终端将要接入的基站。
可选的,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可以包括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目标主小区的信号质量。
可选的,目标主小区的信号质量可以为目标主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也可以为目标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
目标主小区的标识可以为目标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
可选的,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还可以包括终端的探测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
S402、源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测量报告。
S403、源基站获取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源基站可以通过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获取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
源基站可以通过终端的探测参考信号SRS来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来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S404、源基站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源基站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之前,源基站可以对目标主小区进行切换判断,来确定终端是否可以切换到目标主小区。在确定终端可以切换到目标主小区时,继续执行下述S405-S417。在确定终端不可以切换到目标主小区时,源基站不对终端进行切换。
进一步的,源基站可以根据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包括的目标主小区的信号质量,对目标主小区进行切换判断。
示例性的,在目标主小区的信号质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源基站不对终端进行切换,在目标主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预设阈值时,源基站确定对终端进行切换。
S405、边缘计算服务器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
S406、边缘计算服务器基于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
候选辅小区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候选辅小区包括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为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历史载波聚合的辅小区,且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对应的主小区为目标主小区。
在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可以使用这些候选辅小区做载波聚合,信号质量和服务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在边缘计算服务器基于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不出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时,边缘计算服务器可以给源基站发送指示没有候选辅小区的指示信息,从而源基站可以控制终端进行不带辅小区的切换。终端不带辅小区的切换过程如上述现有的不带辅小区的切换,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结合图4,如图5所示,上述S406包括S4061-S4062。
S4061、边缘计算服务器根据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
可选的,边缘计算服务器存储有历史载波聚合信息,历史载波聚合信息包括终端的位置信息、终端在该位置上的历史载波聚合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在该位置上的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边缘计算服务器根据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在历史载波聚合信息中确定在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且主小区为目标主小区的辅小区为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
可选的,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S4062、边缘计算服务器将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中,载波聚合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载波聚合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的辅小区确定为候选辅小区。
第二预设阈值以及第三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S407、边缘计算服务器向源基站发送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
可选的,边缘计算服务器向源基站发送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之前,边缘计算服务器获取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
边缘计算服务器获取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可以为候选辅小区周期性的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
负载信息可以为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利用率。
进一步的,边缘计算服务器可以获取所有小区的负载信息。
S408、源基站接收来自边缘计算服务器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
S409、源基站基于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目标辅小区。
目标辅小区即终端可以进行载波聚合的辅小区。
可选的,源基站将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中,负载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候选辅小区,确定为目标辅小区。
第一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源基站基于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不出目标辅小区时,即所有候选辅小区的负载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源基站可以控制终端进行不带辅小区的切换。终端不带辅小区的切换过程如上述现有的不带辅小区的切换,在此不再赘述。
S410、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的,切换请求中包括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目标辅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目标辅小区的标识可以为目标辅小区的PCI。
S411、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源基站的切换请求。
S412、目标基站进行接入控制。
目标基站进行接入控制,即目标基站为终端分配资源。
S413、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
换请求响应用于指示终端可以切换到目标主小区以及目标辅小区。
S414、源基站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响应。
S415、源基站向终端发送接入指示信息。
源基站接收切换请求响应之后,可以根据切换请求响应向终端发送接入指示信息。
接入指示信息包括目标辅小区的标识。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目标辅小区。
S416、终端接收来自源基站的接入指示信息。
S417、终端接入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
终端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接入指示信息之后,终端接入目标辅小区以及目标主小区。即终端可以直接使用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的资源进行业务传输,可以使业务传输的速度达到切换之前的速度,即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切换前的服务质量。
可选的,结合图4,如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包括S418-S420。
S418、目标基站获取终端接入目标辅小区后终端的位置信息、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目标辅小区的标识。
S419、目标基站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载波聚合信息。
可选的,在终端接入的辅小区满足预设条件时,目标基站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载波聚合信息。
载波聚合信息包括终端接入目标辅小区后终端的位置信息、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目标辅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预设条件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终端在目标辅小区的业务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阈值;或者,终端更改接入的目标辅小区。
预设时间段内终端在目标辅小区的业务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阈值,即目标辅小区能够满足终端的信号质量及服务质量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更改接入的目标辅小区时,载波聚合信息包括终端接入目标辅小区后终端的位置信息、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更改接入的目标辅小区的标识。
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第四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S420、边缘计算服务器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载波聚合信息。
边缘计算服务器收来自目标基站的载波聚合信息之后,可以存储载波聚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边缘计算服务器存储的载波聚合信息,作为上述的历史载波聚合信息。
本申请的方案终端在进行不带辅小区的切换时,源基站可以通过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出目标辅小区,能够使终端同时切换到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即使终端进行带辅小区的切换,从而保证终端在切换小区时的业务传输速度,提高用户的体验。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700,该通信设备700可以为上述的源基站,也可以为上述的边缘计算服务器,还可以为上述的目标基站,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该通信设备7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通信线路702,存储器703,通信接口704。
具体的,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终端的步骤或动作。
处理器701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通信线路702,用于在上述处理器701与存储器703之间传输信息。
存储器703,用于存储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
存储器7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7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7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设备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通信接口7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其中,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或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需要指出的是,图7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设备的限定,除图7所示部件之外,该通信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80。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81、发送单元82以及确定单元83。
获取单元81,用于获取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例如,结合图4,获取单元81可以用于执行S403。
发送单元82,用于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获取单元81获取的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例如,结合图4,获取单元81可以用于执行S404。
获取单元81,还用于接收来自边缘计算服务器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例如,结合图4,获取单元81可以用于执行S408。
确定单元83,用于基于获取单元81接收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目标辅小区。例如,结合图4,获取单元81可以用于执行S409。
在实际实现时,获取单元81、发送单元82以及确定单元83,可以由图7所示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考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部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90。该通信设备可以包括获取单元91、确定单元92以及发送单元93。
获取单元91,用于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例如,结合图4,获取单元91可以用于执行S405。
确定单元92,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例如,结合图4,确定单元92可以用于执行S406。
发送单元93,还用于向源基站发送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例如,结合图4,发送单元93可以用于执行S407。
在实际实现时,获取单元91、确定单元92以及发送单元93,可以由图7所示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考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部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00。该通信装置10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01和发送单元102。
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终端接入目标辅小区后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辅小区的标识。例如,结合图6,获取单元101可以用于执行S418。
发送单元102,用于在终端接入的辅小区满足预设条件时,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载波聚合信息。例如,结合图6,发送单元102可以用于执行S419。
在实际实现时,获取单元101、发送单元102,可以由图7所示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考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部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源基站执行的各个步骤;或者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边缘计算服务器执行的各个步骤;或者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目标基站执行的各个步骤。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指令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源基站执行的各个步骤;或者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边缘计算服务器执行的各个步骤;或者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目标基站执行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源基站获取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主小区为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
所述源基站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所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源基站接收来自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所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所述候选辅小区包括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所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为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历史载波聚合的辅小区,且所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对应的主小区为所述目标主小区;
所述源基站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所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目标辅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基站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所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目标辅小区,包括:
所述源基站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中,负载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所述候选辅小区,确定为所述目标辅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接入指示信息,所述接入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辅小区的标识;所述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小区。
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边缘计算服务器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主小区为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
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所述候选辅小区包括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所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为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历史载波聚合的辅小区,且所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对应的主小区为所述目标主小区;
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所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包括:
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
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将所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中,载波聚合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载波聚合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的辅小区确定为所述候选辅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载波聚合信息;所述载波聚合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小区后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辅小区的标识;
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存储所述载波聚合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基站获取终端接入目标辅小区后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辅小区的标识;
在所述终端接入的辅小区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目标基站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载波聚合信息;所述载波聚合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小区后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辅小区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辅小区的业务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终端更改接入的目标辅小区。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主小区为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
发送单元,用于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边缘计算服务器的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所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所述候选辅小区包括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所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为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历史载波聚合的辅小区,且所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对应的主小区为所述目标主小区;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获取单元接收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所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目标辅小区。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主小区为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所述候选辅小区包括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所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为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历史载波聚合的辅小区,且所述历史载波聚合辅小区对应的主小区为所述目标主小区;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辅小区的标识,以及每个所述候选辅小区的负载信息。
1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接入目标辅小区后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辅小区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接入的辅小区满足预设条件时,向边缘计算服务器发送载波聚合信息;所述载波聚合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小区后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主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辅小区的标识。
1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信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110303000.9A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115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3000.9A CN113115384B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3000.9A CN113115384B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5384A true CN113115384A (zh) 2021-07-13
CN113115384B CN113115384B (zh) 2022-07-08

Family

ID=76710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3000.9A Active CN113115384B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538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306A (zh) * 2021-10-18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965969A (zh) * 2021-11-17 2022-01-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4096007A (zh) * 2021-10-18 2022-02-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96007B (zh) * 2021-10-18 2024-06-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87316A1 (en) * 2013-09-20 2015-03-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tatistics-assisted scell selection
CN105517067A (zh) * 2015-11-26 2016-04-20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5960816A (zh) * 2014-02-03 2016-09-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地理签名的辅小区选择
CN107801192A (zh) * 2016-09-07 2018-03-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辅小区配置方法、基站及网络系统
CN112534855A (zh) * 2018-08-02 2021-03-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选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的设备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87316A1 (en) * 2013-09-20 2015-03-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tatistics-assisted scell selection
CN105960816A (zh) * 2014-02-03 2016-09-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地理签名的辅小区选择
CN105517067A (zh) * 2015-11-26 2016-04-20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7801192A (zh) * 2016-09-07 2018-03-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辅小区配置方法、基站及网络系统
CN112534855A (zh) * 2018-08-02 2021-03-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选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的设备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R2-2101831 Discussion on user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from SCell Activation",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13-E》 *
崔哲芳等: "一种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的设计方案", 《现代电子技术》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306A (zh) * 2021-10-18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96007A (zh) * 2021-10-18 2022-02-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891306B (zh) * 2021-10-18 2023-05-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96007B (zh) * 2021-10-18 2024-06-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965969A (zh) * 2021-11-17 2022-01-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基站和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5384B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0516B (zh) 切换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US11337122B2 (en) Switch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3115384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9792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282837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11247828B (zh) 用于主节点和辅节点测量的单个测量间隙
CN104168630A (zh) 一种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99496A (zh) 一种卫星小区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11885656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11083747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40073768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WO2018028455A1 (zh) 一种切换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10461023B (zh) 语音业务的小区驻留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主基站
CN112367690B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501617A (zh) 终端定位方法、装置、基站、定位系统、介质和产品
CN114501635A (zh) 切片资源分配方法、smf实体、upf实体及存储介质
US2022027255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ue inform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ue information, and medium
CN114828120B (zh) 通信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885354B (zh) 一种QoE测量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1064398B2 (en) Resource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side device, terminal, and system
CN117062163A (zh) 信息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24016237A1 (zh) 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92644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建立邻居关系的方法和节点
CN116668944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26118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