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4810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4810A
CN113114810A CN202110389085.7A CN202110389085A CN113114810A CN 113114810 A CN113114810 A CN 113114810A CN 202110389085 A CN202110389085 A CN 202110389085A CN 113114810 A CN113114810 A CN 113114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driving
movable end
display screen
flexib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890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程
陈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890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4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4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4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柔性显示屏、收纳组件和驱动组件,收纳组件设置于本体的端部;柔性显示屏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收纳组件内;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端、活动端和弹性件,活动端与收纳组件相连接,弹性件抵接于本体和活动端之间,驱动端与活动端相连接,并可用于释放或固定活动端;在驱动端释放活动端时,活动端可在弹性件的驱动下带动收纳组件运动,进而释放收纳于收纳组件的至少部分柔性显示屏;在驱动端固定活动端时,电子设备处于收缩状态,柔性显示屏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收纳组件内,在驱动端释放活动端时,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收纳组件释放柔性显示屏。本申请可实现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切换,方便用户使用和携带。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大屏幕显示意味着电子设备的尺寸也更加大,存放时需要占据的空间就更大,携带的过程中需要有特定的位置去存放手机,携带起来越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解决了现有大屏幕的电子设备不便于存放携带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柔性显示屏、收纳组件和驱动组件,收纳组件设置于本体的端部;柔性显示屏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收纳组件内;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端、活动端和弹性件,活动端与收纳组件相连接,弹性件抵接于本体和活动端之间,驱动端与活动端相连接,并可用于释放或固定活动端;在驱动端释放活动端时,活动端可在弹性件的驱动下带动收纳组件运动,进而释放收纳于收纳组件的至少部分柔性显示屏;在驱动端固定活动端时,电子设备处于收缩状态,柔性显示屏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收纳组件内,在驱动端释放活动端时,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收纳组件释放柔性显示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驱动端固定活动端时,弹性件在本体和活动端之间被压缩;当驱动端释放活动端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会施加给活动端一个力,使得活动端朝向本体的侧方移动。由于收纳组件与活动端相接触,此时收纳组件便可随运动端一起运动,进而释放收纳在收纳组件中的柔性显示屏,此时便可扩大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的面积,满足更高要求的视觉要求。
当不需要使用该电子设备时,驱动端再次固定活动端,并使得活动端朝向固定端一侧移动;此时,弹性件再次受到压缩并存储势能,收纳组件朝向本体的中部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再次收纳柔性显示屏,实现电子设备的小体积使用需求。
特别地,由于柔性显示屏的展开是通过弹性件驱动的,而驱动柔性显示屏收缩的力又可转化为弹性势能存储在弹性件件,极大程度上便于用户操作,特别是便于用户改变电子设备的适应形态,便于操作且省时省力。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之一(收缩状态);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之二(展开状态);
图4是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
102本体,104柔性显示屏,106收纳组件,108驱动组件,110驱动端, 112活动端,114弹性件,116驱动件,118绕线件,120绳体,122滑轮,124 固定件,126导向件,128限位件,130导向槽,132壳体,134转动件,136 蓄能件,138转轴,140转盘,142伸缩支撑板,144限位块,146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02、柔性显示屏104、收纳组件106和驱动组件108。其中,收纳组件106设置在本体102的端部,并与本体102活动连接;柔性显示屏104 设置在本体102的内部,并且柔性显示屏104的端部收纳在收纳组件106的内部。驱动组件108设置在本体102上,驱动组件108包括驱动端110、活动端 112和弹性件114;驱动端110与本体102固定连接,并可用于固定或释放活动端112;活动端112与收纳组件106相接触,弹性件114抵接于本体102和活动端112之间,并且处于压缩状态。其中,在驱动端110固定活动端112时,电子设备处于收缩状态,此时柔性显示屏104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收纳组件106 内,便于用户日常携带,在驱动端110释放活动端112时,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此时收纳组件106释放柔性显示屏104,便于用户使用,可提升用户的视觉效果。
特别地,如图1和图2所示,当驱动端110固定活动端112时,弹性件114在本体102和活动端112之间被压缩,此时电子设备处于收缩状态;如图 3和图4所示,当驱动端110释放活动端112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 114会施加给活动端112一个力,使得活动端112朝向本体102的侧方移动。由于收纳组件106与活动端112相接触,此时收纳组件106便可随运动端一起运动,进而释放收纳在收纳组件106中的柔性显示屏104,此时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便可扩大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的面积,满足更高要求的视觉要求。
如图1和图2所示,当不需要使用该电子设备时,驱动端110再次固定活动端112,并使得活动端112朝向固定端一侧移动;此时,弹性件114 再次受到压缩并存储势能,收纳组件106朝向本体102的中部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再次收纳柔性显示屏104,实现电子设备的小体积使用需求。
特别地,由于柔性显示屏104的展开是通过弹性件114驱动的,而驱动柔性显示屏104收缩的力又可转化为弹性势能存储在弹性件114件,极大程度上便于用户操作,特别是便于用户改变电子设备的适应形态,便于操作且省时省力。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和图5所示,驱动端110包括配合使用的驱动件116、绕线件118和绳体120。其中,驱动件116设置于本体102上,并且位于本体102的中部;绕线件118与驱动件116相连接,并可在驱动件116的驱动下转动,进而缠绕绳体120、或解旋缠绕在绕线件118上的绳体120。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即收缩状态下),绳体120缠绕在绕线件118上,绳体120连接到活动端112并处于张紧的状态,进而固定活动端112。此时,弹性件114抵接在本体102和活动端112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柔性显示屏104的端部收纳在收纳组件106的内部。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当用户需要大屏显示时,驱动件116驱动绕线件118转动并解旋被缠绕部分绳体120,活动端112在弹性件114的弹力作用下朝向本体102的侧方移动,收纳组件106随着活动端112移动并释放收纳在收纳组件106部分柔性显示屏104,此时被释放的部分柔性显示屏104与原有的部分柔性显示屏104共同配合,以扩大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当用户不需要大屏显示时,驱动件116驱动绕线件118反向转动并缠绕绳体120,活动端112在绳体120作用下朝向本体102的中部移动,收纳组件106移动并再次收纳柔性显示屏104,此时可保证电子设备的结构小巧,便于携带和日常使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端110还包括滑轮 122。其中,滑轮122设置在本体102上,绳体1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动端 112,而绳体120的中部与滑轮122相接触,并在滑轮122的作用下改变方向以缠绕到绕线件118上。特别地,将绳体120的两端连接到活动端112,保证了活动端112的受力平衡,而滑轮122的设计可巧妙地解决绳体120的走线问题,进而壁面出现结构干涉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端110与一个活动端112之间存在两个弹性件114,这两个弹性件114同时抵接到本体102和活动端112,而绳体120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弹性件114。这样,通过两个弹性件114可保证活动端112受力平衡,而绳体120又会进一步提升弹性件114 的稳定性,在弹性件114出现意外时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避免弹性件114飞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活动端112包括配合固定件124、导向件126和限位件128。其中,固定件124与收纳组件106相接触,弹性件114抵接于固定件124,并可向固定件124施加弹力;导向件126 设置在固定件124上,限位件128设置在本体102上,通过导向件126与限位件128的共同配合,实现活动端112在移动过程中的导向和限位作用。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导向件126上设置有导向槽130,并且导向槽130的延伸方向与收纳组件106的移动方向一致;限位件128设置于本体 102,并且伸入到导向槽130内,限位件128可与导向槽130的内部相抵接,以起到限位的作用。
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弹性件114驱动固定件124 移动、以及绳体120拉抻固定件124移动时,通过导向槽130与限位件128 的配合,可保证固定件124的移动路径和移动方向,进而使得固定件124带动收纳组件106移动,使得收纳组件106朝向本体102的侧方移动,或者是使得收纳组件106朝向驱动件116移动。而当导向件126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后,限位件128会抵接到导向槽130的侧壁,以控制固定件124和收纳组件106的移动行程,避免收纳组件106移动幅度过大而损坏柔性显示屏104。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收纳组件 106包括壳体132和转动件134。其中,壳体132与固定件124相连接,并可在活动端112的固定件124的带动下移动,转动件134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 132内,并可用于缠绕或释放柔性显示屏104。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当驱动端110释放活动端112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114驱动活动端112朝向本体102的侧方移动,此时壳体132 在活动端112的固定件124的带动下朝向本体102的侧方移动,并同时带动转动件134转动,转动件134在转动的过程中即可释放被缠绕的部分柔性显示屏 104,实现电子设备大屏幕显示。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当驱动端110固定活动端112时,固定端的绳体120会拉扯活动端112朝向本体102的侧中部移动,此时壳体132可向本体102的中部移动,转动件134反向转动再次缠绕柔性显示屏104,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使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4所示,收纳组件106还包括蓄能件136。其中,蓄能件136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32的内壁和转动件134相连接,蓄能件136可弹簧驱动收纳组件106释放柔性显示屏104的时候,将弹性件114的弹性势能存储起来;在驱动组件108驱动收纳组件106收纳柔性显示屏104时,利用之前存储的势能驱动转动件134反向转动,进而再次收纳柔性显示屏104。
具体地,蓄能件136可选用卷簧,卷簧安装在壳体132的内部,并且与壳体132的内壁和转动件134相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当驱动组件108驱动收纳组件106朝向本体102的侧方移动时,收纳组件106释放之前收纳的部分柔性显示屏104,而卷簧可在收纳组件106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形变,并将弹性件114的弹性势能存储起来。
如图1和图2所示,当驱动组件108驱动收纳组件106朝向本体102的中部移动时,收纳组件106收纳之前释放的部分柔性显示屏104,卷簧可在收纳组件106移动的过程中恢复原有形状,并释放之前存储的势能,该部分势能可直接作用在转动件134上,并驱动转动件134反向移动来收纳柔性显示屏 104。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4所示,转动件134包括相连接的转轴138和转盘140。其中,转轴138与壳体132转动连接,并可在壳体132 一定的过程中转动;蓄能件136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壳体132的内壁和转轴138 上,以在壳体132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形变来存储和释放能量。转盘140与转轴 138相连接,并可跟随转轴138转动,进而在转动过程中缠绕或释放柔性显示屏104。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本体10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驱动组件108位于本体102的中部,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其中,收纳组件10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收纳组件106分别设置在本体102 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此外,驱动组件108具有一个驱动端110和两个活动端112,两个活动端 112分别连接到两个收纳组件106,并可在驱动端110的作用下固定和移动。这样,即可实现对柔性显示屏104的两侧收纳和两侧释放,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对柔性显示屏104的收纳效果和释放效果,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大屏显示功能和便于收纳功能。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组件108的驱动端110包括一个驱动件 116,两个绕线件118、两个弹性件114和两个绳体120。其中,驱动件116具有两个连接位置,并分别连接两个绕线件118,两个绳体120分别缠绕到两个绕线件118上,并且分别连接到两个活动端112;两个弹簧分别抵接到两个活动端112和本体102上,并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地,如图5所示,驱动件116可采用电机。驱动件116转动可同时驱动两侧的绕线件118转动,进而解旋两个绳体120,此时两侧的弹性件114驱动两侧的活动端112朝向本体102的侧方移动,进而使得两个收纳组件106分别释放柔性显示屏104。驱动件116转动可同时反向驱动两侧的绕线件118转动,此时两侧的弹性件114驱动两侧的活动端112朝向本体102的中部移动,进而使得两个收纳组件106分别缠绕柔性显示屏104。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体102 包括伸缩支撑板142和限位块144。其中,伸缩支撑板142可作为整个电子设备的载体,并将驱动组件108的驱动端110固定在伸缩支撑板142的一端,收纳组件106设置在伸缩支撑板142的另一端,以保证收纳组件106可相较于驱动组件108的驱动端110移动而收纳或释放柔性显示屏104。限位块144设置于伸缩支撑板142上,并且凸出于伸缩支撑板142的上表面,以保证弹性件 114与限位块144和驱动组件108的活动端112相抵接,进而保证了弹性件114 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实施例中,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大屏幕显示意味着电子设备的尺寸也更加大,存放时需要占据的空间就更大,携带的过程中需要有特定的位置去存放手机,携带起来越不方便。因此,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伸缩卷曲的柔性显示屏104的设计方案,采用驱动件116+弹性件114+ 绳体120+蓄能件136的方式,实现了柔性显示屏104的自动伸缩卷曲,十分便捷。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需要使用电子设备的时候,通过驱动件116驱动绕线件118运动,绕线件118运转,解旋缠绕在绕线件118上绳体120,处于压缩的弹性件114开始舒张,推动固定件124和导向件126往向外舒张运动,同时使得壳体132受力将柔性显示屏104从转盘140里面拉出,实现屏幕扩展,此时蓄能件136收缩,储存弹性势能。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不使用电子设备的时候,通过给驱动件116提供反向信号,绕线件118运转,绳体120缠绕运行时,使得弹性件 114开始压缩,同时拉动固定件124和导向件126往中间收缩。此时,固定件 124拉动壳体132内缩,柔性显示屏104松动,蓄能件136通过储存的弹性势能,带动柔性显示屏104收缩到转盘140上,解决了传统电子设备显示屏幕小,携带不方便,占空间大的问题,满足消费者影音娱乐大屏显示观察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相较于传统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显示区域可以随时改变,满足消费者影音娱乐大屏显示观察需求,并且柔性显示屏104可以收缩放置,体积小,消费者携带便捷,舒适感较好。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主要包括如下部件:驱动件116,可采用电机,并用于输出原始动力;减速器 146,将驱动件116输出的较高转速(通常为1000转/分、1500转/分)减至60 转/分左右,从而提升较高的输出力;绕线件118,可采用绕线轴,提供绳体 120绕线场所;滑轮122,绳体120在滑轮122上运动,提供绳体120的缠绕路径,用于改变拉线力的方向,绳体120,一端与固定件124连接(固定不动),一端缠绕在绕线件118上,绳体120的缠绕(解旋)从而带动弹性件114的拉伸(缩回);弹性件114,一端固定在伸缩支撑板142上,一端与固定件124 连接,初始位置时弹性件114处于压缩状态,当绳体120解旋运行时,弹性件 114恢复松弛状态,推动固定件124和导向件126向外舒张,体现为柔性显示屏104伸出,显示区域屏幕增大,当绳体120缠绕运行时,弹性件114拉伸,拉动固定件124向内收缩,体现为表带为柔性显示屏104收缩,显示区域屏幕缩小;导向件126,与固定件124粘结在一定,导向件126沿着限位件128进行移动,同时导向件126的导向槽130可以随屏幕伸出和收回的终止位置进行限位;限位件128,对导向件126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固定件124,连接导向件126和壳体132,柔性显示屏104,采用柔性屏,显示作用,可以弯曲折叠;壳体132,保护柔性显示屏104、转轴138和蓄能件136等部分;蓄能件 136,可采用卷簧,提供柔性显示屏104收缩的作用力,柔性显示屏104伸出的时候,转盘140旋转,此时蓄能件136收缩储存势能;转轴138,固定蓄能件136,使蓄能件136能够收缩储存势能;转盘140,扩展的柔性显示屏104 收缩缠绕在转盘140上,伸出和收缩的时候一起运动;伸缩支撑板142,用于支撑驱动组件108的放置,限位块144,用于支撑固定弹性件114的装置。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消费者需要大屏显示时,通过给驱动件116一个电信号,使驱动件116工作转动,驱动件116驱动绕线件 118运动,此时绳体120解旋,处于压缩的弹性件114开始舒张,推动固定件124和导向件126往向外舒张运动。与此同时,运动的固定件124给壳体132一个推力,使柔性显示屏104从壳体132中伸出,同步蓄能件136 收缩,储存势能达到显示屏幕扩大的效果,满足消费者大屏使用需求。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消费者不需要大屏显示时,在柔性显示屏104点击关闭,中央处理器收到关闭指令后,通过给驱动件116一个反向电信号,使驱动件116工作转动,驱动件116驱动绕线件118运动,此时绳体120缠绕,使得处于正常状态的弹性件114开始压缩,同时拉动固定件124和导向件126往中间收缩。与此同时,固定件124拉动壳体132内缩,柔性显示屏104松动,蓄能件136储存的弹性势能带动柔性显示屏104 收缩到转盘140上,实现小屏状态,方便用户携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柔性显示屏、收纳组件和驱动组件,
所述收纳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端部;
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组件内;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端、活动端和弹性件,所述活动端与所述收纳组件相连接,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本体和所述活动端之间,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活动端相连接,并可用于释放或固定所述活动端;
在所述驱动端释放所述活动端时,所述活动端可在所述弹性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收纳组件运动,进而释放收纳于所述收纳组件的至少部分所述柔性显示屏;
在所述驱动端固定所述活动端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收缩状态,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组件内,在所述驱动端释放所述活动端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所述收纳组件释放所述柔性显示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端包括驱动件、绕线件和绳体;
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绕线件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
所述绳体缠绕于所述绕线件,并与所述活动端相连接;
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绕线件转动,以缠绕所述绳体来固定所述活动端、以及解旋所述绳体来释放所述活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端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所述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活动端,所述绳体的中部经过所述滑轮后缠绕于所述绕线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活动端之间具有两个所述弹性件;
所述绳体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端包括固定件、导向件和限位件;
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绳体和所述收纳组件相连接,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固定件;
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接,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导向槽;
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并伸入所述导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组件包括壳体和转动件;
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件相接触,并可在所述固定件的带动下移动;
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可在所述壳体移动时转动,以缠绕或释放至少部分所述柔性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组件还包括蓄能件,所述蓄能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转动件;
所述蓄能件可在所述转动件释放至少部分所述柔性显示屏时存储势能,所述势能可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收纳所述柔性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件包括相连接的转轴和转盘;
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蓄能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转轴;
所述转盘与所述转轴相连接,至少部分所述柔性显示屏可缠绕于所述转盘。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收纳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所述驱动组件具有两个所述活动端,两个所述活动端可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同步运动,以同时释放收纳于两个所述收纳组件的至少部分所述柔性显示屏;
其中,两个所述活动端的运动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伸缩支撑板和限位块;
所述驱动端设置于所述伸缩支撑板的一端,所述收纳组件设置于所述伸缩支撑板的另一端;
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伸缩支撑板上,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限位块和所述活动端之间。
CN202110389085.7A 2021-04-12 2021-04-12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114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9085.7A CN113114810A (zh) 2021-04-12 2021-04-12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9085.7A CN113114810A (zh) 2021-04-12 2021-04-12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4810A true CN113114810A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15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9085.7A Pending CN113114810A (zh) 2021-04-12 2021-04-1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48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6205A (zh) * 2021-07-28 2021-11-02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收放屏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3522A (zh) * 2015-03-31 2015-06-03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924310A (zh) * 2018-07-25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10270658U (zh) * 2019-05-26 2020-04-07 邓爱红 具可伸缩屏幕的终端
CN111508360A (zh) * 2020-04-27 2020-08-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833748A (zh) * 2020-07-13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468623A (zh) * 2020-11-30 2021-03-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492780A (zh) * 2020-11-30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3522A (zh) * 2015-03-31 2015-06-03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924310A (zh) * 2018-07-25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10270658U (zh) * 2019-05-26 2020-04-07 邓爱红 具可伸缩屏幕的终端
CN111508360A (zh) * 2020-04-27 2020-08-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833748A (zh) * 2020-07-13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468623A (zh) * 2020-11-30 2021-03-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492780A (zh) * 2020-11-30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6205A (zh) * 2021-07-28 2021-11-02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收放屏控制方法
WO2023005477A1 (zh) * 2021-07-28 2023-02-02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收放屏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96071B1 (ko) 회전 샤프트 및 회전 샤프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CN113411427B (zh) 电子设备
CN111684509B (zh) 延展式显示屏幕之结构
CN113296577B (zh) 电子设备
CN109584727B (zh) 终端设备
CN113098995B (zh) 一种可滑动的柔性显示设备
CN113160713A (zh) 便携式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13411428B (zh) 电子设备
CN208883227U (zh) 柔性线缆收纳结构及数据线收纳组件
CN113114810A (zh) 电子设备
CN113176808B (zh)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WO2023221908A1 (zh) 电子设备
CN113163034A (zh) 壳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12484807U (zh) 柔性屏幕支架及显示装置
CN114582242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4244931A (zh) 电子设备
WO2022001346A1 (zh) 电子设备
CN112735282A (zh) 电子设备
CN113676578A (zh) 电子设备
CN112965571A (zh) 电子设备
CN114708801B (zh) 可卷曲显示装置
CN216901313U (zh) 投影屏幕以及投影设备
CN113163038B (zh) 屏幕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5662292A (zh) 支撑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3734910A (zh) 基座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