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4494A - 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及数据传递算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及数据传递算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4494A
CN113114494A CN202110362796.5A CN202110362796A CN113114494A CN 113114494 A CN113114494 A CN 113114494A CN 202110362796 A CN202110362796 A CN 202110362796A CN 113114494 A CN113114494 A CN 113114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things
topology
modul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27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4494B (zh
Inventor
魏富源
王光耀
刘胜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3627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44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4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4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4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4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04L45/306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carried appl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包括SDN控制器、物联网感知层汇聚节点设备和物联网感知层感知节点设备;SDN控制器包括拓扑发现模块、控制模块、拓扑维护模块、协议转换模块、流表生成与下发模块;拓扑发现模块用于与SDN控制器通信的所有汇聚节点和感知节点的拓扑发现;拓扑维护模块对拓扑发现后的拓扑信息进行维护;协议转换模块对不同的物联网协议进行转换;流表生成与下发模块生成流表后下发到各汇聚节点设备;SDN技术应用在物联网,解决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数据融合的问题。本发明将SDN技术应用到物联网中,描述了软件定义物联网的架构及各层设备的功能实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及数据传递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及数据传递算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联网感知层网络环境中,接入了各类的物联网感知层设备,造成了物联网感知层网络的异构化,使得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陷入了瓶颈。因为这些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数据不能够灵活的相互通信,只能通过以网关的方式接入物联网,这极大地限制了物联网的发展,所以,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融合的问题成为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slate课题研究组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其核心技术OpenFlow通过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作为管道变得更加智能,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现有技术中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融合研究主要是基于物联网网关进行设计,网关方式扩展性不强,不能适应物联网复杂多变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及数据传递算法。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及数据传递算法,在以物联网网关为基础的异构网络数据融合方法中,大多数以两种协议适配的双栈网关居多,并且协议固化在物联网网关中,无法改变与扩展,极大地限制了物联网的发展。SDN技术应用在物联网,解决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数据融合的问题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包括SDN控制器、物联网感知层汇聚节点设备和物联网感知层感知节点设备;
SDN控制器基于Openflow协议和物联网感知层汇聚节点设备通信连接;
SDN控制器包括拓扑发现模块、控制模块、拓扑维护模块、协议转换模块、流表生成与下发模块;
拓扑发现模块用于与SDN控制器通信的所有汇聚节点和感知节点的拓扑发现;
拓扑维护模块对拓扑发现后的拓扑信息进行维护;
协议转换模块对不同的物联网协议进行转换;
流表生成与下发模块生成流表后下发到各汇聚节点设备。
优选的,物联网感知层汇聚节点设备包括数据模块和控制模块;数据模块感知物联网要采集的数据缓存与转发;控制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具体过程为数据模块采集数据并通过通讯模块上传数据至物联网感知层汇聚节点设备;控制模块控制采集的数据按规则和汇聚节点设备进行数据上传。
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的数据传递算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SDN控制器拓扑发现,获取全局网络拓扑;
S2、感知节点采集数据,按照异构网络的协议将采集的数据上传到汇聚节点;
S3、汇聚节点收到数据包之后,将数据包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查看是否需要协议转换,如果不需要协议转换,则在协议转换表中查看异构网络是否可以转换;根据映射关系表,将异构网络数据包转换为对应的目的异构网络数据包;如果不能进行转换,则丢弃数据包;
S4、汇聚节点将以流表封装的数据包上传到SDN控制器,SDN控制器根据流表中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异构网络的汇聚节点;
S5、目的汇聚节点收到数据包后,通过多跳机制发送给目的感知节点。
优选的,S1中拓扑发现后,汇聚节点退出、感知节点加入、感知节点退出拓扑变化后,拓扑维护模块进行维护。
优选的,S3中协议转换过程中对不适用物联网环境下匹配域中的Enter Type、VLANID、VLAN Priority字段进行修剪。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比较广泛,SDN技术的优势是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的解耦。开放软件编程接口实现数据转发的策略。极大地方便了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的配置与管理,提高了网络管理配置效率。解决了在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协议种类多,受能量、计算能力的限制,无法大规模部署与应用的问题。为各种协议不一样异构网络数据设备,提供了统一的标准。解决了在以物联网网关为基础的异构网络数据融合方法中,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数据融合受限的问题。本发明将SDN技术应用到物联网中,描述了软件定义物联网的架构并定义了本发明各层设备的功能实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SDN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物联网汇聚节点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物联网感知节点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软件定义物联网架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协议转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数据传递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包括SDN控制器、物联网感知层汇聚节点设备和物联网感知层感知节点设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Openflow协议应用在物联网环境中,由于物联网环境的特殊性,感知节点能量有限、计算能力弱等需要对Openflow协议进行简化,轻量级的协议才能更好的适应物联网环境,本发明中SDN控制器到汇聚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使用的是Openflow协议,在物联网环境中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对Openflow协议进行简化,Openflow协议运行在安全通道中,所有通信通过流表进行交互。对不适用物联网环境下匹配域中的Enter Type、VLANID、VLAN Priority字段进行修剪。
Openflow协议中,是通过流表来进行管理配置下发策略,一张流表中有多个流表项,每个流表项中的匹配域含有多个字段。由于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所使用的协议种类比较多,为了使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数据相互通信,改进后流表项匹配域增加了一个字段,异构网络类型(Heterogeneous network_type),异构网络类型字段区分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类型。定义字段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006250250000041
定义:Heterogeneous network_type为流表项匹配域字段,为8bit。对不同的异构网络协议种类进行编码,SDN控制器通过流表,对不同的异构网络协议进行管理。
如图5所示:软件定义物联网架构主要包含3个层次,SDN控制器、汇聚节点和感知节点。SDN控制器有数据层、控制层和应用层;汇聚节点有数据层和控制层;感知节点和汇聚节点一样都有数据层和控制层,区别是感知节点能量受限,汇聚节点和SDN控制器能量不受限,计算能力SDN控制器>汇聚节点>感知节点。图中虚线代表控制流,实线箭头代表数据流。
拓扑发现过程设计SDN控制器,汇聚节点,感知节点。网络结构为树型结构,是以SDN控制器为根节点和汇聚节点、感知节点组成的集中式控制的网络结构。目前,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协议多种多样,组网方式有有线无线混合组网,应用最广泛的是无线多跳网络,所以必须针对具体的场景进行设计,本设计的场景是,单个集中式SDN控制器,单跳汇聚节点,多跳无线感知节点。
在物联网感知层,感知节点形成簇型结构,汇聚节点为簇头。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采用标准的IEEE.802.15.4协议,IEEE.802.15.4协议标准支持64位长地址和16位短地址,本文采用16位短地址,感知节点由于其计算能力弱,存储空间小等限制一般采用16位短地址。
主要的数据包定义如下:SDN控制器拓扑发现包(C_RQ),SDN控制器拓扑回复包(C_RP),汇聚节点拓扑发现包(S_RQ),汇聚节点拓扑回复包(S_RP),邻居发线报(N_RQ),邻居回复包(N_RP);
SDN控制器拓扑发线报(C_RQ)格式设计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3006250250000042
汇聚节点拓扑发现包(S_RQ)格式设计如下表3所示:
Figure BDA0003006250250000043
Figure BDA0003006250250000051
邻居发现包(N_RQ)格式设计如下表4所示:
Figure BDA0003006250250000052
其中规定SDN控制器拓扑发现包(C_RQ)只在汇聚节点之间广播,汇聚节点拓扑发现包(S_RQ)只能在该汇聚节点域内向感知节点广播。
拓扑发现的过程:
(1)SDN控制器定期给感知节点广播自己存在及拓扑发现包;
(2)感知节点接收到拓扑发现包后,自发向所有相同类型异构网络的感知节点发送数据包,将节点收到回复信息的时间发送给SDN控制器。
(3)SDN控制器根据感知节点收到回复信息的时间将平均回复时间(,当前传感器接收所有感知节点数据包的时间总和,为所有的节点数目)最小的感知节点设置为汇聚节点。
(4)汇聚节点更新拓扑表,并记录父节点信息,定期广播自己存在及拓扑发现包(S_RQ)。
(5)如果感知节点在单位时间收到拓扑发现包(S_RQ),就更新感知节点拓扑表并记录父节点信息,将拓扑表上传汇聚节点,发送汇聚节点回复包(S_RP)。
(6)如果感知节点在单位时间内没有收到拓扑发现包(S_RQ),感知节点定期广播邻居发现包(N_RQ),并根据收到的邻居回复包(N_RP),选择跳数最小的邻居节点作为自己的父节点,然后跳至(4)
(7)如果汇聚节点在单位时间内没有收到SDN控制器拓扑发现包(C_RQ),汇聚节点广播1跳范围内的邻居发现包(N_RQ)。
(8)感知节点更新拓扑表并记录父节点信息,将拓扑表上传汇聚节点。
(9)汇聚节点根据(5)(7)拓扑信息汇总后向SDN控制器发送拓扑发现回复包(C_RP)结束。
当汇聚节点生成后,进行流表生成和流表下发。流表下发后,控制器可以根据流表设置的异构网络类型对当前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控制。
感知节点采集到信息之后,先将数据包发送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通过Packet_in机制将数据包发送给SDN控制器,SDN控制器通过协议映射,将数据包转换为其他协议。然后通过Packet_out发送给对应的允许接收此协议的汇聚节点。该汇聚节点再通过多跳机制传送给对应的感知节点,这样就实现了SDN框架下的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
协议映射是通过中间协议实现多对一、一对多转换来实现类似于网关的作用。而且通过此方法实现互相通信,不需要通过硬件实现协议的互相转换,减少了互联互通的开销。
拓扑维护是在拓扑发现之后,汇聚节点退出、感知节点加入、感知节点退出造成了拓扑的变化后,对整体拓扑进行维护。
感知节点和汇聚节点失效的情况:其中主要考虑节点的跳数和能量作为参数。能量函数如公式(1)所示:
Figure BDA0003006250250000061
其中,Er(b)为感知节点b的剩余能量,Eo为感知节点的初始能量。
需要用到的数据包定义如下:拓扑维护(C_Repair)包。
如果有新感知节点加入SDN控制器网络,则会向邻居节点广播邻居发现包(N_RQ),邻居节点收到邻居发现包(N_RQ),将向新感知节点发送邻居回复包(N_RP),新感知节点根据邻居信息选择跳数最小的感知节点作为父节点加入,更新邻居信息并向汇聚节点发送拓扑维护包(C_Repair),汇聚节点更新拓扑表后发送新的拓扑维护包(C_Repair)给SDN控制器,SDN控制器更新拓扑表。
老感知节点失效情况:如果感知节点能量低于设置的阈值时,感知节点会向汇聚节点发送拓扑维护(C_Repair)包,汇聚节点根据拓扑维护(C_Repair)包中感知节点能量剩余信息,删除该节点拓扑更新拓扑表,然后发送给SDN控制器,SDN控制器更新拓扑表。
老汇聚节点失效情况:如果汇聚节点能量低于设置的阈值时,汇聚节点会向SDN控制器发送拓扑维护(C_Repair)包。控制器接收到拓扑维护包后,重新进行一遍拓扑发现操作。对SDN控制器拓扑表进行更新。
本发明在以物联网网关为基础的异构网络数据融合方法中,大多数以两种协议适配的双栈网关居多,并且协议固化在物联网网关中,无法改变与扩展,极大地限制了物联网的发展。SDN技术应用在物联网,解决物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数据融合的问题。本发明将SDN技术应用到物联网中,描述了软件定义物联网的架构及各层设备的功能实体。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5)

1.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SDN控制器、物联网感知层汇聚节点设备和物联网感知层感知节点设备;
SDN控制器基于Openflow协议和物联网感知层汇聚节点设备通信连接;
SDN控制器包括拓扑发现模块、控制模块、拓扑维护模块、协议转换模块、流表生成与下发模块;
拓扑发现模块用于与SDN控制器通信的所有汇聚节点和感知节点的拓扑发现;
拓扑维护模块对拓扑发现后的拓扑信息进行维护;
协议转换模块对不同的物联网协议进行转换;
流表生成与下发模块生成流表后下发到各汇聚节点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物联网感知层感知节点设备包括数据模块和控制模块;数据模块实现数据缓存与转发,具体过程为将采集的数据通过通讯模块上传数据至物联网感知层汇聚节点设备;控制模块实现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具体过程为控制采集的数据按规则和汇聚节点设备进行数据上传。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还提出基于该通讯设备的数据传递算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SDN控制器拓扑发现,获取全局网络拓扑;
S2、感知节点采集数据,按照异构网络的协议将采集的数据上传到汇聚节点;
S3、汇聚节点收到数据包之后,将数据包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查看是否需要协议转换,如果不需要协议转换,则在协议转换表中查看异构网络是否可以转换;根据映射关系表,将异构网络数据包转换为对应的目的异构网络数据包;如果不能进行转换,则丢弃数据包;
S4、汇聚节点将以流表封装的数据包上传到SDN控制器,SDN控制器根据流表中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异构网络的汇聚节点;
S5、目的汇聚节点收到数据包后,通过多跳机制发送给目的感知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的数据传递算法,其特征在于,S1中拓扑发现后,汇聚节点退出、感知节点加入、感知节点退出拓扑变化后,拓扑维护模块进行维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的数据传递算法,其特征在于,S3中协议转换过程中对不适用物联网环境下匹配域中的Enter Type、VLANID、VLANPriority字段进行修剪。
CN202110362796.5A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及数据传递方法 Active CN113114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2796.5A CN113114494B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及数据传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2796.5A CN113114494B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及数据传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4494A true CN113114494A (zh) 2021-07-13
CN113114494B CN113114494B (zh) 2024-03-01

Family

ID=76713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2796.5A Active CN113114494B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及数据传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44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5283A (zh) * 2021-12-16 2022-03-18 赫里奥(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异构网络拓扑建立方法、网络及最优路径计算方法
CN115361692A (zh) * 2022-07-27 2022-11-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软件定义物联网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7013A (zh) * 2013-06-21 2013-10-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增强可编程能力的OpenFlow网络系统和方法
US20140314087A1 (en) * 2013-04-21 2014-10-23 Oliver Solutions Ltd. Architecture for an access network system management protocol control under heterogeneous network management environment
CN107800623A (zh) * 2016-09-06 2018-03-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通信方法和系统以及sdn控制器
CN108521378A (zh) * 2018-04-23 2018-09-11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异构协议报文的转发方法、装置和网络交换设备
CN108737169A (zh) * 2018-05-08 2018-11-0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sdn的异构工业网络集中式融合管理方法
CN10999567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自适应工业以太网网关系统与方法
CN110138585A (zh) * 2019-04-04 2019-08-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sdn的工业物联网数据转发处理系统
CN110166448A (zh) * 2019-05-16 2019-08-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异构控制器集群的异构协议转换中间件及方法
CN111405076A (zh) * 2019-01-02 2020-07-10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OpenFlow SDN的IPv4/IPv6协议转换方法
WO2020212997A1 (en) * 2019-04-16 2020-10-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Generating and utilizing topology information for an ethernet ring to support network management
CN111884838A (zh) * 2020-07-14 2020-11-03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一种sdn网络与非sdn网络通信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14087A1 (en) * 2013-04-21 2014-10-23 Oliver Solutions Ltd. Architecture for an access network system management protocol control under heterogeneous network management environment
CN103347013A (zh) * 2013-06-21 2013-10-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增强可编程能力的OpenFlow网络系统和方法
WO2014202030A1 (zh) * 2013-06-21 2014-12-24 北京邮电大学 增强OpenFlow网络能力的网络控制器、交换机和方法
CN107800623A (zh) * 2016-09-06 2018-03-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通信方法和系统以及sdn控制器
CN10999567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自适应工业以太网网关系统与方法
CN108521378A (zh) * 2018-04-23 2018-09-11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异构协议报文的转发方法、装置和网络交换设备
CN108737169A (zh) * 2018-05-08 2018-11-0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sdn的异构工业网络集中式融合管理方法
CN111405076A (zh) * 2019-01-02 2020-07-10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OpenFlow SDN的IPv4/IPv6协议转换方法
CN110138585A (zh) * 2019-04-04 2019-08-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sdn的工业物联网数据转发处理系统
WO2020212997A1 (en) * 2019-04-16 2020-10-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Generating and utilizing topology information for an ethernet ring to support network management
CN110166448A (zh) * 2019-05-16 2019-08-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异构控制器集群的异构协议转换中间件及方法
CN111884838A (zh) * 2020-07-14 2020-11-03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一种sdn网络与非sdn网络通信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STAFA UDDIN等: ""SDN-Based Multi-Protocol Edge Switching for IOT Service Automation"", 《IEEE》 *
杨振东;陈旭东;冯铭能;: ""基于SDN的城域综合IP承载网络架构研究"", 《邮电设计技术》, no. 01 *
陈?昌等: "基于BGP-LS协议的SDN网络拓扑生成系统", 《网络新媒体技术》 *
陈?昌等: "基于BGP-LS协议的SDN网络拓扑生成系统", 《网络新媒体技术》, no. 01, 15 January 2020 (2020-01-15)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5283A (zh) * 2021-12-16 2022-03-18 赫里奥(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异构网络拓扑建立方法、网络及最优路径计算方法
CN114205283B (zh) * 2021-12-16 2023-08-29 赫里奥(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异构网络拓扑建立方法、网络及最优路径计算方法
CN115361692A (zh) * 2022-07-27 2022-11-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软件定义物联网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5361692B (zh) * 2022-07-27 2024-05-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软件定义物联网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4494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7226B2 (en) Method for two-stage packet aggregation fac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of hybrid topology structure
CN103179046B (zh) 基于openflow的数据中心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9183919A1 (zh) 融合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85832B (zh) 基于SDN的WIA-PA现场网络/IPv6回程网络联合调度方法
KR102468625B1 (ko) 네트워크 토폴로지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78297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13114494B (zh) 一种sdn的物联网异构网络通信设备及数据传递方法
CN102148756A (zh) 一种基于6LoWPAN邻居发现的树状路由方法
CN103957163A (zh) 一种基于胖树形高拓展性超立方体的网络拓扑结构
CN103841621B (zh) 一种基于6LoWPAN树型网络的冗余路由方法
CN110995333B (zh) 一种分簇QoS路由设计方法
CN102421162A (zh) 一种支持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合式路由
CN107579758A (zh) 一种基于g3‑plc的双向交互通信方法
CN106790146A (zh) 一种云环境下基于sdn技术实现移动组播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1867973B (zh) 多维网络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2427597A (zh) 一种基于cr的wsn树型分簇数据的融合方法
CN102238683A (zh) 一种无线网状网的路由信息获取和传递方法
Li et al. Mf-iot: A mobilityfirst-based internet of things architecture with global reach-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diversity
Ding et al. A delay and load-balancing based hierarchical route planning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line IoT sensing and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CN109728922A (zh) 一种在自治网络中配置组播链路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0121185A (zh) 一种配电通信网络路由优化方法
CN108135034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电网传输系统
CN102025622B (zh) 基于认知网络的实现低功耗路由的方法
CN114915936A (zh) 无线Mesh网络系统及连接方法、传感数据的传输结构
Ding et al.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OPNET-Based Routing Protocols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Shengquan

Inventor after: Wei Fuyuan

Inventor after: Wang Guangyao

Inventor before: Wei Fuyuan

Inventor before: Wang Guangyao

Inventor before: Liu Shengq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