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0816A - 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0816A
CN113110816A CN202110486502.XA CN202110486502A CN113110816A CN 113110816 A CN113110816 A CN 113110816A CN 202110486502 A CN202110486502 A CN 202110486502A CN 113110816 A CN113110816 A CN 113110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identification image
operation instruction
sending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65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新宇
韦桂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65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0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0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0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38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more than one graphics control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二控制器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以用于将标识图像在目标区域进行显示;其中,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类型不同。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依赖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导致的标识图像精度较差,影响显示图像校正效果或者利用接收卡的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的生成过程造成的生成标识图像的方式灵活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LED屏幕都是由多个LED箱体拼接而成,每个LED箱体都是由多个LED灯板拼接而成,由于生产批次以及安装等问题,会导致不同LED箱体、灯板间存在色差,同时箱体之间的边缝亮度也会出现差异,因此就需要LED屏幕的控制系统提供一种硬件打屏功能来调节各个箱体灯板间的显示差异,最终使得整个LED屏幕颜色显示一致。在传统的方案中,校正图像以及边缝调节图像都是通过外部输入源端生成或者是控制器硬件逻辑(例如:FPGA)生成,其中使用外部输入源端生成的图像受限于该源端显卡等外部硬件环境,如当显卡等存在低灰抖动时,会导致输出图像精度缺失,会严重影响校正等效果,而使用控制器硬件逻辑生成的标识图像在进行边缝调节等操作时,存在灵活性低、目标对象体验不友好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既不依赖外部源端环境,又具有高精度以及高灵活性的硬件打屏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依赖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导致的标识图像精度较差,影响显示图像校正效果或者利用接收卡的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的生成过程造成的生成标识图像的方式灵活性较差,且浪费资源、用户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包括: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二控制器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以用于将标识图像在目标区域进行显示;其中,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类型不同。
可选地,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通过第一控制器检测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并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操作指令。
可选地,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通过第一控制器接收外部输入设备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的操作指令。
可选地,发送卡中包括:第一硬件接口;在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之前,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硬件接口将标识图像从第一控制器发送至第二控制器。
可选地,发送卡中包括:多个第二硬件接口;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包括:通过第二硬件接口将标识图像发送至目标组,其中,目标组为对拼接屏中设置的多个接收卡按照预定分布信息进行分组后得到的任意一个分组,目标组与第二硬件接口是一一对应的。
可选地,第一控制器为嵌入式处理器,第二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器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系统,包括:发送卡,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其中,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类型不同;第一控制器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第二控制器用于依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拼接屏,设置有多个接收卡,接收卡至少设置有第三控制器,其中,第三控制器至少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其中,第三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的类型相同。
可选地,接收卡与第三控制器一一对应,第三控制器与拼接屏的各个目标区域是一一对应的,第三控制器用于将标识图像在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区域,以标识图像对应的标识符号的形式进行展示。
可选地,多个接收卡按照预定分布信息被划分为多个目标组,每个目标组内的接收卡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进行级联。
可选地,发送卡设置有多个第二硬件接口,第二硬件接口与目标组一一对应,用于向目标组发送标识图像。
可选地,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硬件接口,其中,第一硬件接口用于将标识图像由第一控制器发送至第二控制器。
可选地,第一控制器上设置有信息检测模块,信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并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操作指令。
可选地,第一控制器还设置有有线接入端口,有线接入端口连接有外部输入设备,外部输入设备用于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至第一控制器。
可选地,第一控制器为嵌入式处理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器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包括:第二控制器接收来自第一控制器的标识图像,其中,标识图像是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确定的;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的接收卡,接收卡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其中,第二控制器与第一控制器是不同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控制器的标识图像,其中,标识图像是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确定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发送模块,用于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的接收卡,接收卡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二控制器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以用于将标识图像在目标区域进行显示;其中,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类型不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上述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仅让拼接屏的接收卡接收显示图像,而不参与标识图像生成的方式,通过发送卡,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其中,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类型不同;第一控制器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第二控制器用于依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拼接屏,设置有多个接收卡,接收卡至少设置有第三控制器,其中,第三控制器至少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其中,第三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的类型相同,达到了基于发送卡内置的两个控制器完成标识图像的生成以及发送至接收卡的第三控制器进行显示的目的,避免了采用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或者使接收卡内置的第三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生成的过程(即,仅让接收卡的第三控制器做傻瓜式处理,完成展示标识图像即可)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依赖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导致的标识图像精度较差,影响显示图像校正效果或者利用接收卡的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的生成过程造成的生成标识图像的方式灵活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第一种相关技术中的发送卡与显示屏等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种相关技术中的发送卡与接收卡等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标识图像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接入外部输入设备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显示标识图像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显示标识图像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标识图像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控制标识图像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相关实施例,现将本申请相关实施例可能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部分名词,解释如下:
硬件接口(hardware interface)指的是两个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硬件接口既包括物理上的接口,还包括逻辑上的数据传送协议。
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即低电压差分信号)接口又称RS-644总线接口,是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LVDS接口是美国NS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为克服以TTL电平方式传输宽带高码率数据时功耗大,电磁干扰大等缺点而研制的一种数字视频信号传输方式。由于其采用低压和低电流驱动方式,因此,实现了低噪声和低功耗。LVDS技术具有低功耗、低误码率、低串扰和低辐射等特点,其传输介质可以是铜质的PCB连线,也可以是平衡电缆。LVDS在对信号完整性、低抖动及共模特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常见于液晶电视中。
CSI(COMS Sensor Interface,相机串行接口),CSI接口通常从COMS Sensor,Video Encoder和其它视频输出设备收集数据。CSI接口是MIPI(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联盟)制定的一种接口规范。
高清多媒体界面(英语: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缩写:HDMI)是一种全数字化影像和声音发送接口,可以发送未压缩的音频及视频信号。HDMI可用于机顶盒、DVD播放机、个人电脑、电视游乐器、综合扩大机、数字音响与电视机等设备。HDMI可以同时发送音频和视频信号,由于音频和视频信号采用同一条线材,大大简化系统线路的安装难度。
PCI Express(以下简称PCI-E)是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总线,用于取代老旧的PCI标准。PCI-E采用了点对点串行连接,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E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
灰阶,是将最亮与最暗之间的亮度变化,区分为若干份。以便于进行信号输入相对应的屏幕亮度管控。每张数字影像都是由许多点所组合而成的,这些点又称为像素(pixels),通常每一个像素可以呈现出许多不同的颜色,它是由红、绿、蓝(RGB)三个子像素组成的。每一个子像素,其背后的光源都可以显现出不同的亮度级别。而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这中间层级越多,所能够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越细腻。以8bit panel为例,能表现2的8次方,等于256个亮度层次,我们就称之为256灰阶。一般屏幕上每个像素,均由不同亮度层次的红、绿、蓝组合起来,最终形成不同的色彩点。也就是说,屏幕上每一个点的色彩变化,其实都是由构成这个点的三个RGB子像素的灰阶变化所带来的。
FPGA器件属于专用集成电路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是可编程的逻辑列阵,能够有效的解决原有的器件门电路数较少的问题。FPGA的基本结构包括可编程输入输出单元,可配置逻辑块,数字时钟管理模块,嵌入式块RAM,布线资源,内嵌专用硬核,底层内嵌功能单元。由于FPGA具有布线资源丰富,可重复编程和集成度高,投资较低的特点,在数字电路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FPGA的设计流程包括算法设计、代码仿真以及设计、板机调试,设计者以及实际需求建立算法架构,利用EDA建立设计方案或HD编写设计代码,通过代码仿真保证设计方案符合实际要求,最后进行板级调试,利用配置电路将相关文件下载至FPGA芯片中,验证实际运行效果。
GAL是Lattice在PAL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器件,即通用阵列逻辑器件。GAL首次在PLD上采用了EEPROM工艺,使得其具有电可擦除重复编程的特点,彻底解决了熔丝型可编程器件的一次可编程问题。GAL在“与—或”阵列结构上沿用了PAL的与阵列可编程、或阵列固定的结构,但对PAL的I/O结构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在GAL的输出部分增加了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由于GAL是在PAL的基础上设计的,与多种PAL器件保持了兼容性,可直接替换多种PAL器件,方便应用厂商升级现有产品,因此仍被广泛地使用。
PAL(Programmable Array Logic)可编程阵列逻辑,是70年代末由MMI公司率先推出的一种低密度,一次性可编程逻辑器件,第一个具有典型实际意义的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它采用双极型工艺制作,熔丝编程方式。PAL在EDA中是指一种现场可编程的门阵列逻辑器件,内部电路是在PLA基础上进行改进的。PAL器件由可编程的与逻辑阵列、固定的或逻辑阵列和输出电路三部分组成。通过对与逻辑阵列编程可以获得不同形式的组合逻辑函数。另外,在有些型号的PAL器件中,输出电路中设置有触发器和从触发器输出到与逻辑阵列的反馈线,利用这种PAL器件还可以很方便地构成各种时序逻辑电路。
ARM处理器是英国Acorn有限公司设计的低功耗成本的一款RISC微处理器。全称为Advanced RISC Machine。ARM处理器本身是32位设计,但也配备16位指令集,一般来讲比等价32位代码节省达35%,却能保留32位系统的所有优势。ARM处理器的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支持Thumb(16位)/ARM(32位)双指令集,能很好的兼容8位/16位器件;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快;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指令长度固定。
X86系列/Atom处理器,XX86或80X86是英代尔Intel首先开发制造的一种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泛称。X86架构是重要的可变指令长度的CISC(复杂指令集电脑,Complex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Intel Atom(中文:凌动,开发代号:Silverthorne)是Intel的一个超低电压处理器系列。处理器采用45纳米工艺制造,集成4700万个晶体管。L2缓存为512KB,支持SSE3指令集,和VT虚拟化技术(部份型号)。Atom处理器系列有6个型号,全部都是属于Z500系列。它们分别是Z500、Z510、Z520、Z530、Z540和Z550。最低端的Z500内核频率是800MHz,FSB则是400MHz。而最高速的Z550,内核频率则有2.0GHz,FSB则是533MHz。
MIPS是一种RISC处理器。MIPS的含义为“无内部互锁流水级的微处理器”(英文全称: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d stages),其机制是尽量利用软件办法避免流水线中的数据相关问题。它最早是在80年代初期由斯坦福(Stanford)大学Hennessy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出来的。MIPS公司的R系列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RISC工业产品的微处理器。这些系列产品为很多计算机公司采用构成各种工作站和计算机系统,其采用精简指令系统计算结构(RISC)来设计芯片。MIPS是出现最早的商业RISC架构芯片之一,新的架构集成了所有原来MIPS指令集,并增加了许多更强大的功能。
PowerPC系列,PowerPC是一种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的中央处理器(CPU),其基本的设计源自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IBM PowerPC 601微处理器POWER(PerformanceOptimized With Enhanced RISC;《IBM Connect电子报》2007年8月号译为“增强RISC性能优化”)架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Apple(苹果公司)和Motorola(摩托罗拉)公司开发PowerPC芯片成功,并制造出基于PowerPC的多处理器计算机。PowerPC架构的特点是可伸缩性好、方便灵活。PowerPC处理器有广泛的实现范围,包括从诸如Power4那样的高端服务器CPU到嵌入式CPU市场(任天堂Gamecube使用了PowerPC)。PowerPC处理器有非常强的嵌入式表现,因为它具有优异的性能、较低的能量损耗以及较低的散热量。
相关技术中,实现硬件打屏功能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相关技术为采用外部输入源生成硬件打屏图像,然后将该硬件打屏图像发送至发送卡,然后发送卡发送至LED屏幕进行显示,第二种相关技术则是利用利用发送卡内部的硬件控制器FPGA和接收卡内部的硬件控制器FPGA逻辑生成硬件打屏图像,由于在该方式中,采用内部硬件控制器生成的硬件打屏图像,因此,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图像颜色灰度的高精度。
图1为第一种相关技术的发送卡与显示屏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是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外部输入源、发送卡以及LED显示屏,其中,外部输入源用来生成并输出硬件打屏图像,一般校正、边缝调节时需要特定的高精度图像进行协助,而此方案的高精度图像是由外部输入源提供的,因此,严重依赖外部环境,且当外部输入源存因为配置较低,可能会导致输出图像存在低灰抖动,进而导致校正、边缝调节精度变差,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特殊场景,可能无法在早期提供对应的外部输入源,这样会导致硬件打屏功能无法正确开启,最终导致校正、边缝调节等无法进行调节。
图2为第二种相关技术的发送卡与接收卡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发送卡和接收卡,其中,发送卡和接收卡内部均配置有硬件控制器FPGA,且发送卡和接收卡内置的FPGA均参与硬件打屏图像的生成,正如上文所述,在这种方式中由于采用了硬件控制器FPGA生成硬件打屏图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图像颜色灰度的高精度,但由于需要接收卡内部的FPGA逻辑生成硬件打屏图像,因此,会占用到该接收卡内部的FPGA的资源,影响接收卡拓展其他使用功能,且由于需要接收卡内部的FPGA参与硬件打屏图像的生成,因此,该FPGA需要为较为高端的型号,另外,在该方案中,由于是通过对参数进行控制,导致生成的图像种类较为单一(如点或者横线等),无法生成能够方便用户直观使用的图像(如鼠标箭头,圆圈符号等),用户体验不好,同时每次新增硬件打屏图像后,都需要对FPGA程序进行更改,增加了开发的复杂度。需要说明的,上述打屏图像为在显示屏的预定位置处显示的标识图像。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1,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
S2,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二控制器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以用于将标识图像在目标区域进行显示;其中,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类型不同。
上述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中,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二控制器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以用于将标识图像在目标区域进行显示;其中,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类型不同,避免了采用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或者使接收卡内置的第三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生成的过程(即,仅让接收卡的第三控制器做傻瓜式处理,完成展示标识图像即可)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依赖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导致的标识图像精度较差,影响显示图像校正效果或者利用接收卡的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的生成过程造成的生成标识图像的方式灵活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通过第一控制器检测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并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操作指令。
具体地,可在第一控制器上设置有信息检测模块,信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并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操作指令,即,通过第一控制器自带的嵌入式系统设置信息检测模块,然后完成对用户的操作动作的检测,并生成操作指令,例如,通过在该第一控制器的端口接入触控屏,该触控屏可以检测用户的操作动作,例如检测到用户手动在该触控屏的A位置处绘制了一个小圆圈,则可以生成对应的操作指令“A位置,小圆圈”,并将该操作指令发送第一控制器,然后,第一控制器生成一个整体显示画面,该整体显示画面与A位置对应的A1位置处,则会绘制有一个小圆圈,可以理解的,第二控制器在接收到该整体显示画面后会进行分割,并将分割后的画面一一对应地显示在LED显示屏内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上,容易注意到的是,上述目标对象可以为对显示屏进行调试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用户等,其中,操作指令为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的操作指令,例如,当信息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的操作动作为在某一位置处点击鼠标,则生成的操作指令为点击鼠标,对应的生成的标识图像为在该位置处点击鼠标是所产生的光标图像,又例如,当信息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的操作动作为选用某种指定颜色对某一区域处进行高亮标记,则生成的操作指令采用该指定颜色进行高亮显示,对应的生成的标识图像为在该区域处以指定颜色进行高亮显示,又例如,当信息检测模块检测用户的操作动作为在为对某一区域用不规则图形进行标记,则生成的操作指令为基于该不规则图形进行标记,对应的生成的标识图形为在该区域处以该不规则图像进行标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通过第一控制器接收外部输入设备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的操作指令。
具体地,第一控制器还设置有有线接入端口,有线接入端口连接有该外部输入设备,外部输入设备用于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至第一控制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有线接入端口包括但不限于:网线接口、USB线接口等。
可选地,发送卡中包括:第一硬件接口;在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之前,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硬件接口将标识图像从第一控制器发送至第二控制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硬件接口包括但不限于:LVDS、PCI-E、HDMI、CSI等硬件接口。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发送卡中包括:多个第二硬件接口;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包括:通过第二硬件接口将标识图像发送至目标组,其中,目标组为对拼接屏中设置的多个接收卡按照预定分布信息进行分组后得到的任意一个分组,目标组与第二硬件接口是一一对应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接收卡按照预定分布信息被分配为多个目标组,其中,每个目标组内的接收卡之间可以采用串联的方式进行级联,可以理解的,上述预定分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将处于水平方向的某一排或者多排接收卡组成为一个目标组,也可以将处于垂直方向的某一列或者多列接收卡组成一个目标组,上述第二硬件接口包括但不限于:LVDS、PCI-E、HDMI、CSI等硬件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器可以为嵌入式处理器,第二控制器可以为可编程逻辑器件,具体地,嵌入式处理器可以为ARM,可编程逻辑器件为FPGA,其中,第一控制器可以用其它具有同样功能的处理器替代,例如,第一控制器还可以为X86、Intel Atom、MIPS、PowerPC等其他类型的处理器,第二控制器也可以用其它具有同样功能的处理器替代,例如第二控制器还可以GAL、PAL等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在此对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在第一控制器,例如ARM,根据操作指令生成的标识图像(即,打屏图像)为一个整体显示画面,该整体显示画面包括在与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位置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标识图像,而第二控制器,例如,FPGA在接收到该整体画面后,可对画面进行分割,即将该整体画面分割为各个目标区域。上述拼接屏包括但不限于: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以及LCD显示屏等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标识图像的系统,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
发送卡10,包括:第一控制器100和第二控制器102,其中,第一控制器100和第二控制器102的类型不同;第一控制器100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第二控制器102用于依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拼接屏2,设置有多个接收卡20,接收卡至少设置有第三控制器200,其中,第三控制器200至少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控制器200与第二控制器102的类型可以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控制器200与第二控制器102也可以不同。
该控制标识图像的系统中,发送卡10,包括:第一控制器100和第二控制器102,其中,第一控制器100和第二控制器102的类型不同;第一控制器100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第二控制器102用于依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拼接屏2,设置有多个接收卡20,接收卡至少设置有第三控制器200,其中,第三控制器200至少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其中,第三控制器200与第二控制器102的类型相同,达到了基于发送卡内置的两个控制器完成标识图像的生成以及发送至接收卡的第三控制器进行显示的目的,避免了采用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或者使接收卡内置的第三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生成的过程(即,仅让接收卡的第三控制器做傻瓜式处理,完成展示标识图像即可)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依赖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导致的标识图像精度较差,影响显示图像校正效果或者利用接收卡的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的生成过程造成的生成标识图像的方式灵活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可以理解的,在第一控制器根据操作指令生成的标识图像(即,打屏图像)为一个整体显示画面,该整体显示画面包括在与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位置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标识图像,而第二控制器在接收到该整体画面后,可对画面进行分割,即将该整体画面分割为各个目标区域,容易注意到的是,通过上述方式可确定出上述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控制器可以为嵌入式处理器,上述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可以为可编程逻辑器件,具体地,嵌入式处理器可以为ARM,可编程逻辑器件为FPGA,其中,第一控制器可以用其它具有同样功能的处理器替代,例如,第一控制器还可以为X86、Intel Atom、MIPS、PowerPC等其他类型的处理器,,第二控制器也可以用其它具有同样功能的处理器替代,例如,第二控制器还可以为GAL、PAL等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在此对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上述拼接屏包括但不限于: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以及LCD显示屏等。
本申请中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收卡与第三控制器一一对应,第三控制器与拼接屏的各个目标区域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第三控制器均会对应拼接屏(显示屏)中某一块目标区域,第三控制器用于将标识图像在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区域,以标识图像对应的标识符号的形式进行展示,可以理解的,当上述拼接屏为LED显示屏时,上述目标区域可以对应的每一个箱体,也可以为多个箱体组成的某块显示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接收卡按照预定分布信息被划分为多个目标组,每个目标组内的接收卡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进行级联,可以理解的,上述预定分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将处于水平方向的某一排或者多排接收卡组成为一个目标组,也可以将处于垂直方向的某一列或者多列接收卡组成一个目标组。
可选地,发送卡设置有多个第二硬件接口,第二硬件接口与目标组一一对应,用于向目标组发送标识图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硬件接口包括但不限于:LVDS、PCI-E、HDMI、CSI等硬件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之间可以设置第一硬件接口,其中,第一硬件接口用于将标识图像由第一控制器发送至第二控制器,可以理解的,上述第一硬件接口包括但不限于:LVDS、PCI-E、HDMI、CSI等硬件接口。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上还可以设置有信息检测模块,信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并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操作指令,即,通过第一控制器自带的嵌入式系统设置信息检测模块,然后完成对用户的操作动作的检测,并生成操作指令,例如,通过在该第一控制器的端口接入触控屏,该触控屏可以检测用户的操作动作,例如检测到用户手动在该触控屏的A位置处绘制了一个小圆圈,则可以生成对应的操作指令“A位置,小圆圈”,并将该操作指令发送第一控制器,然后,第一控制器生成一个整体显示画面,该整体显示画面与A位置对应的A1位置处,则会绘制有一个小圆圈,可以理解的,第二控制器在接收到该整体显示画面后会进行分割,并将分割后的画面一一对应地显示在LED显示屏内对应的目标区域上。
本申请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还设置有有线接入端口,有线接入端口连接有外部输入设备,外部输入设备用于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至第一控制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有线接入端口包括但不限于:网线接口、USB线接口等。图5是本申请一种可选的接入外部输入设备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外部输入设备可个人电脑PC,该PC可运行对应的软件,然后由该软件根据用户当前的操作生成对应的操作指令,并通过网线(或者USB线等其他通信方式)将该操作指令发送至ARM(即第一控制器),ARM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绘制对应的硬件打屏图像,然后通过第二硬件接口(如PCI-E、HDMI、CSI、LVDS)发送至FPGA(即第二控制器),最后,FPGA通过发送功能将该图像发送至LED屏幕,需要说明的是,该LED屏幕配置有接收卡(由于该接收卡并未参与标识图像的生成,因此,接收卡并未在图中示出),该接收卡内置有FPGA(即第三控制器)。
现结合一种可选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相关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例如,由于LED灯板、箱体间拼接时的工装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灯板、箱体间的边缝相对于LED灯珠的间距存在差异,这样的差异会导致整个LED屏幕的拼接缝的位置的亮度与灯板或箱体的非边缝位置产生差别,比如当边缝小于LED灯珠间距时,边缝会显示偏亮,当边缝大于LED灯珠间距时,边缝会显示偏暗,此时就需要硬件打屏功能产生边缝调节图像,来辅助进行边缝亮度调节,具体地,如图6所示,图中虚线框中的角标就是用来辅助定位要调节的边缝位置的。
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在进行边缝调节时,用户很难快速定位当前选择边缝的箱体在LED屏幕实际哪个位置,或者无法快速找到LED屏幕某一需要调节边缝的箱体对应在软件中的哪个坐标下的箱体,因此通过上述的方案,可以提供一种指哪打哪的方法,协助用户快速定位。所谓的指哪打哪,指的是用户在软件硬件打屏界面鼠标拖动到哪个箱体上,实际LED屏幕对应的箱体上会做出对应的响应,比如鼠标拖动到某个箱体后,LED屏幕该箱体对应的位置也会显示一个鼠标(不限于此种表现形式),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软件硬件打屏界面将鼠标拖动到接收卡2、3对应箱体的边缝处,LED屏幕接收卡2、3对应的位置也会实际的显示此鼠标,同时,还可以显示边缝调节角标,容易注意到的是,该种操作方式有利于用户快速定位当前调节的箱体在LED屏幕哪个位置(边缝调节需要观察屏幕看效果),或者通过鼠标和LED屏幕的联动,快速找到要调节边缝的箱体。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2,接收来自第一控制器的标识图像,其中,标识图像是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确定的;
S104,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
S106,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的接收卡,接收卡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
该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中,第二控制器首先可接收来自第一控制器的标识图像,其中,标识图像是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确定的;然后,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最后,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的接收卡,接收卡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达到了基于发送卡内置的两个控制器完成标识图像的生成以及发送至接收卡的第三控制器进行显示的目的,避免了采用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或者使接收卡内置的第三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生成的过程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依赖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导致的标识图像精度较差,影响显示图像校正效果或者利用接收卡的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的生成过程造成的生成标识图像的方式灵活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控制器可以为嵌入式处理器,上述第二控制器可以为可编程逻辑器件,在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控制器的类型为可编程逻辑器件,具体而言,上述嵌入式处理器可以为ARM,上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为FPGA。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装置,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控制器的标识图像,其中,标识图像是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确定的;
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
发送模块44,用于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的接收卡,接收卡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
该控制标识图像的装置中,接收模块4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控制器的标识图像,其中,标识图像是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确定的;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发送模块44,用于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的接收卡,接收卡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达到了基于发送卡内置的两个控制器完成标识图像的生成以及发送至接收卡的第三控制器进行显示的目的,避免了采用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或者使接收卡内置的第三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生成的过程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依赖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导致的标识图像精度较差,影响显示图像校正效果或者利用接收卡的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的生成过程造成的生成标识图像的方式灵活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器可以为嵌入式处理器,第二控制器可以为可编程逻辑器件,具体地,嵌入式处理器可以为ARM,可编程逻辑器件为FPGA,其中,第一控制器可以用其它具有同样功能的处理器替代,例如,第一控制器还可以为X86、Intel Atom、MIPS、PowerPC等其他类型的处理器,第二控制器也可以用其它具有同样功能的处理器替代,例如第二控制器还可以GAL、PAL等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在此对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装置,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0,用于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
发送模块52,用于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二控制器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以用于将标识图像在目标区域进行显示;其中,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类型不同。
该控制标识图像的装置中,获取模块50,用于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发送模块52,用于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二控制器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以用于将标识图像在目标区域进行显示;其中,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类型不同,达到了基于发送卡内置的两个控制器完成标识图像的生成以及发送至接收卡的第三控制器进行显示的目的,避免了采用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或者使接收卡内置的第三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生成的过程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依赖外部输入设备生成标识图像导致的标识图像精度较差,影响显示图像校正效果或者利用接收卡的控制器参与标识图像的生成过程造成的生成标识图像的方式灵活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器可以为嵌入式处理器,第二控制器可以为可编程逻辑器件,具体地,嵌入式处理器可以为ARM,可编程逻辑器件为FPGA,其中,第一控制器可以用其它具有同样功能的处理器替代,例如,第一控制器还可以为X86、Intel Atom、MIPS、PowerPC等其他类型的处理器,第二控制器也可以用其它具有同样功能的处理器替代,例如第二控制器还可以GAL、PAL等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在此对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
具体地,上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执行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实现以下功能:接收来自第一控制器的标识图像,其中,标识图像是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确定的;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的接收卡,接收卡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上述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实现以下功能:接收来自第一控制器的标识图像,其中,标识图像是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确定的;根据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将标识图像发送至拼接屏的接收卡,接收卡用于接收标识图像,并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标识图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
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所述标识图像发送至所述拼接屏,以用于将所述标识图像在所述目标区域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类型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检测所述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并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所述操作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发送卡中的第一控制器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外部输入设备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动作生成的所述操作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卡中包括:第一硬件接口;在将所述标识图像发送至所述拼接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硬件接口将所述标识图像从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卡中包括:多个第二硬件接口;将所述标识图像发送至所述拼接屏,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硬件接口将所述标识图像发送至目标组,其中,所述目标组为对所述拼接屏中设置的多个接收卡按照预定分布信息进行分组后得到的任意一个分组,所述目标组与所述第二硬件接口是一一对应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为嵌入式处理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器件。
7.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控制器接收来自第一控制器的标识图像,其中,所述标识图像是根据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确定的;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所述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
将所述标识图像发送至所述拼接屏的接收卡,所述接收卡用于接收所述标识图像,并在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位置展示所述标识图像,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是不同的。
8.一种控制标识图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卡,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类型不同;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标识图像,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操作位置确定拼接屏中与所述操作位置对应的目标区域,并将所述标识图像发送至所述拼接屏;
所述拼接屏,设置有多个接收卡,所述接收卡设置有第三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三控制器至少用于接收所述标识图像,并在所述目标区域对应展示所述标识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卡与所述第三控制器一一对应,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拼接屏的各个目标区域是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三控制器用于将所述标识图像在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以所述标识图像对应的标识符号的形式进行展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收卡按照预定分布信息被划分为多个目标组,每个目标组内的所述接收卡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进行级联。
CN202110486502.XA 2021-04-30 2021-04-30 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3110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6502.XA CN113110816A (zh) 2021-04-30 2021-04-30 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6502.XA CN113110816A (zh) 2021-04-30 2021-04-30 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0816A true CN113110816A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2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6502.XA Pending CN113110816A (zh) 2021-04-30 2021-04-30 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08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6518A (zh) * 2022-08-09 2022-12-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系统、图像显示方法及led显示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6518A (zh) * 2022-08-09 2022-12-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系统、图像显示方法及led显示控制系统
CN115426518B (zh) * 2022-08-09 2023-08-2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系统、图像显示方法及led显示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5868B (zh) 用于校准成像装置的方法及设备
CN101349966A (zh) 显示装置、主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0031710B2 (en) Display device constituting multi-displa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327083A (zh)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Android平台的嵌入式家庭监测系统
CN109346014B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及其屏幕控制方法
CN110609668B (zh) 电子设备和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的方法
US9176909B2 (en) Aggregating unoccupied PCI-e links to provide greater bandwidth
CN101615929A (zh) 数据传输、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2591493A (zh) 一种用于ipkvm系统的鼠标光标同步方法
JP6592596B2 (ja) 共有プロトコル層マルチチャンネル表示インタフェース信号生成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1609918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CN106454153B (zh) 一种触控终端的显示方法及触控终端
CN103699347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处理器及终端
CN104092969A (zh) 基于DisplayPort的电视墙拼接系统及方法
CN103151021B (zh) 数据显示的方法及显示设备的测试方法
CN103533317A (zh) 数字电影放映系统及方法
WO2019088476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ag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13110816A (zh) 控制标识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CN115016751A (zh) 显示内容的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US20140253566A1 (en) Source driving circuit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CN106486081A (zh) 显示器件及显示屏的控制电路、显示方法
CN106683636A (zh) 适用于车载的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及其应用
CN203457237U (zh) 基于hdmi的信号分配器
CN102890592A (zh) 多媒体显示器的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03186248B (zh) 远程管理系统及其远程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