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0753B -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0753B
CN113110753B CN202110343385.1A CN202110343385A CN113110753B CN 113110753 B CN113110753 B CN 113110753B CN 202110343385 A CN202110343385 A CN 202110343385A CN 113110753 B CN113110753 B CN 113110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sub
flexible display
stat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33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0753A (zh
Inventor
彭少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33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0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0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0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0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0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和驱动装置,在动装置带动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发生变化,以使柔性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变为第二形态;其中,第一形态的尺寸小于第二形态的尺寸,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相邻设置。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终端显示屏形态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终端上应用的显示屏形态普遍较为单一,使得在使用显示屏进行图像和文字的查看时,存在导致视觉受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柔性显示屏;
驱动装置;
在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下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发生变化,以使所述柔性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变为第二形态;其中,所述第一形态的尺寸小于第二形态的尺寸,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相邻设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驱动装置以及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响应指示显示屏形态变化的操作指令,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发生变化,以使所述柔性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变为第二形态;其中,所述第一形态的尺寸小于第二形态的尺寸,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相邻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和驱动装置,在该驱动装置作用下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发生变化,以使柔性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变为第二形态;其中,第一形态的尺寸小于第二形态的尺寸,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设置。可见,终端可以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带动显示屏相邻两边均发生改变,以实现显示屏形态的多样化,进一步解决了因显示屏的形态较为单一而造成的视觉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示意图一;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驱动装置的位置示意图一;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驱动装置的位置示意图二;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形态示意图一;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形态示意图二;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形态示意图一;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形态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形态示意图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三形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四形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五形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10包括:
柔性显示屏11;
驱动装置12;
在驱动装置12作用下柔性显示屏11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发生变化,以使柔性显示屏11由第一形态变为第二形态;其中,第一形态的尺寸小于第二形态的尺寸,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相邻设置。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不限定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具体的,电子设备为配置显示屏的设备即可。
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可以为采用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LED)技术的显示屏幕,如有机自发光屏幕(Plastic OLED,POLED)屏幕,其具有反复弯曲的性能。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设置于电子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且覆盖在第一表面。其中,柔性显示屏可以为电子设备支持的全面屏,可以完整的覆盖在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另外,利用柔性显示屏可反复弯折的性能和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工艺,柔性显示屏也可以设置有开孔,且在开孔下方设置功能器件的传统显示屏。这里,功能器件可以为摄像头、光线传感器等。功能器件设置于电子设备本体内部。
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指显示屏中用于表征长度的侧边,第二边指显示屏中用于表征宽度的侧边。这里,柔性显示屏可以为侧边均为直线的四边形显示屏,柔性显示屏也可以为侧边为弧形的不规则四边形显示屏。
例如,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示意图一;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示意图二。图2A中,柔性显示屏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M1以及与第一边M1对称设置的侧边均为直线;且与第一边M1相邻的第二边M2、以及与第二边M2对称设置的侧边也均为直线。图2B中,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M1以及与第一边M1对称设置的侧边均为直线,而与第一边M1相邻的第二边M2、以及与第二遍对称设置的侧边均为弧线。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柔性显示屏可发生形变。这里,形变是指弯折、展开、卷曲或者拉伸。
这里,在驱动装置作用下,相邻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都发生变化,即柔性显示屏的长和宽都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显示屏的形态发生变化。其中,显示屏的形态可实现从小尺寸的第一形态变化为大尺寸的第二形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和驱动装置,在该驱动装置作用下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发生变化,以使柔性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变为第二形态;其中,第一形态的尺寸小于第二形态的尺寸,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设置。可见,终端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显示屏相邻两边均发生改变,以实现显示屏形态的多样化,进一步解决了因显示屏的形态较为单一而造成的视觉受限的问题。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
驱动装置12包括两组机械装置,第一机械装置121用于扩展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的长度;第二机械装置122用于扩展柔性显示屏的第二边的长度;第一机械装置121与第二机械装置122的运动方向垂直,其中,第一机械装置121与第二机械装置122同步控制,或者,第一机械装置121与第二机械装置122分布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能够使显示屏从不同方向上进行形变的两组驱动装置。具体的,一组是能够使显示屏第一边的长度发生变化的第一机械装置;另外一组是能够使显示屏第二边的长度发生变化的第二机械装置。
可选的,第一机械装置和第二机械装置可以为用于隐藏显示屏扩展部分区域的机构。
可选的,第一机械装置与第二机械装置可以是对应具有相同硬件结构和作用原理的装置;第一机械装置与第二机械装置也可以是对应不同硬件结构和作用原理的装置。
在一示例中,第一机械装置可以是具有折叠特性的转轴机构,第二机械装置可以是能够对显示屏扩展部分进行缠绕或收缩以实现隐藏,或者进行释放或伸展以实现扩展的卷绕机构或者滑轨机构。
相应的,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转轴机构的特性,实现对显示屏第一边的长度的扩展,基于卷绕机构或者滑轨机构收缩和释放的特性,实现对显示屏第二边的长度的扩展。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机械装和第二机械装置都可以是具有收缩和释放特性的卷绕机构或者滑轨机构。
相应的,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机构收缩和释放的特性,实现对显示屏第一边的长度的扩展,同样也可以基于机构收缩和释放的特性,实现对显示屏第二边的长度的扩展。
可见,第一机械装置可以控制显示屏的长度发生扩展,第二机械装置可以控制显示屏的宽度发生扩展,进而实现将显示屏由第一形态扩展为第二形态。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达到能够从第一边的长度和第二边的长度都能够进行扩展,第一机械装置与被扩展的第一边垂直设置,第二机械装置与被扩展的第二边垂直设置,基于显示屏被扩展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是垂直设置的,进而第一机械装置与第二机械装置也对应是垂直设置的,运动方向为垂直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机械装置与第二机械装置遵循的显示屏形变的控制机制可以是同步控制,也可以是分布控制。
其中,分布控制下,第一机械装置和第二机械装置的形变控制时机不同。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先在第一机械装置作用下,进行显示屏第一边长度的扩展;然后在第二机械装置作用下,进行显示屏第二边长度的扩展。也就是说,显示屏被控制先扩展显示屏长度扩展,再控制显示屏宽度扩展。
其中,同步控制下,第一机械装置和第二机械装置的形变控制时机相同。电子设备可以同时触发第一机械装置和第二机械装置进行显示屏形变的控制,即同时实现显示屏第一边长度的扩展和第二边长度的扩展。也就是说,显示屏被控制沿对角线的方向同步实现长度和宽度的扩展。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如图4所示,
电子设备10还包括:
第一本体13,第二机械装置122的第一部分机构122a设置于第一本体13内,第一部分机构122a至少用于实现第一本体13的收缩状态和伸展状态。
第二本体14,第二机械装置122的第二部分机构122b设置于第二本体14内,第二部分机构122b至少用于实现第二本体14的收缩状态和伸展状态;
第二本体14通过第一机械装置121实现第一本体13相对于第二本体14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包括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工作、以及用于设置电子设备其他功能组件的电子设备的本体。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对位置固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面积大小可以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是基于设备本体在机械装置作用下的变化状态来带动柔性显示屏的形变,基于这一变化特性,电子设备需要基于驱动装置的硬件组成结构以及作用原理选择其与本体之间的安装方式。
可选的,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机械装置安装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将第二机械装置安装于本体之中;或者第一机械装置与第二机械装置均安装于本体之中。
在一示例中,第一机械装置可以为折叠特性的转轴机构,安装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以绕转轴机构进行转动,以实现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第二机械装置可以为卷绕机构,在转轴机构设置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情况下,可以将卷绕机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机构安装于转轴机构一边的第一本体中,另一部分机构安装于转轴机构另一边的第二本体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可以绕各自的卷绕机构缠绕扩展部分或者释放扩展部分,以实现第一本体的收缩状态或伸展状态,以及第二本体的收缩状态或伸展状态。
例如,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驱动装置的位置示意图一,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驱动装置的位置示意图二,假定第一机械装置121为转轴机构,第二机械装置122为卷轴机构,如图5A所示,第一机械装置121设置于第一本体13与第二本体14之间,第一部分机构122a设置于第一本体13中的单边位置,第二部分机构122b设置于第二本体14中的单边位置;如图5B所示,第一机械装置121设置于第一本体13与第二本体14之间,第一部分机构122a设置于第一本体13中的双边位置,第二部分机构122b设置于第二本体14中的双边位置。其中,第一机械装置121可以是与第二机械装置122垂直设置的。
这样,柔性显示屏覆盖在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转轴机构的第一表面上,当转轴机构实现第一本体相对第二本体的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时,可以带动表面上的柔性显示屏进行折叠或者展开;当卷绕机构实现本体的收缩状态和伸展状态时,可以带动表面上的柔性显示屏进行收缩或者伸展。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机械装置、第二机械装置可以均为卷绕机构,第一个卷绕机构可以安装于本体中、且与显示屏第一边平行,第二卷绕机构可以安装于本体中、且与显示屏第二边平行,本体可以先绕第一卷绕机构进行缠绕或者释放,实现本体宽度上的收缩或伸展,进而继续绕第二卷绕机构进行缠绕或者释放,实现本体长度上的收缩或伸展。
这样,柔性显示屏覆盖在电子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上,当卷绕机构实现本体的收缩状态或者伸展状态时,可以带动表面上的柔性显示屏进行收缩或者伸展。
可选的,上述卷绕机构均可替换为滑轨机构,本体可以基于滑轨机构驱动本体运行对应的距离,以实现本体的收缩状态或者伸展状态。
可选的,机械装置可以自动或者通过用户手动的触发;如用户手动支持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绕转轴机构转动,或者卷绕机构、滑轨机构触发之后自动运动相对的距离,实现自动进行收缩或者伸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电子设备本体实现多种变化状态,进而带动本体表面的柔性显示屏进行各种形变,以实现显示屏形态的多样化,进一步解决了因显示屏的形态较为单一而造成的视觉受限的问题。
基于前述实施例,第一形态下,第一机械装置实现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折叠状态,第一部分机构实现第一本体的收缩状态,第二部分机构实现第二本体的收缩状态,柔性显示屏被折叠,柔性显示屏包括覆盖在第一本体上面的第一子显示屏和覆盖在第二本体上面的第二子显示屏;
其中,折叠状态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层叠,或者第一子显示屏与第二子显示屏层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形态为柔性显示屏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别呈收缩状态,且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呈折叠状态的显示形态。
具体的,第一本体在第一部分机构的作用下,实现收缩状态,第二本体在第二部分机构的作用下,实现收缩形态,并且收缩形态下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在第一机械装置的作用下呈折叠状态,便可带动本体表面的柔性显示屏被折叠,以实现第一形态。
例如电子设备的卷绕机构或者滑轨机构收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中,且收缩后的第一本体与收缩后的第二本体绕转轴机构转动至折叠状态,进而带动本体表面的显示屏被弯曲折叠。
这里,折叠之后的柔性显示屏包括覆盖在第一本体表面的第一子显示屏和第二子显示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能够自动地或者用户手动地绕转轴机构进行来回转动;其中,转动包括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本体不同的转动方向组合所实现的折叠状态是不同的。一种是本体之间层叠,另外一种是显示屏之间层叠。
在一示例中,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形态示意图一,如图6A所示,第一本体13与第二本体14绕转轴机构121朝显示屏所在的第一表面方向转动,折叠之后的显示屏的第一子显示屏111与第二子显示屏112层叠,实现“面对面层叠”。
可以理解的是,在“面对面层叠”情况下,此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无法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不存在显示输出区域。
在另一示例中,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形态示意图二,如图6B所示,第一本体13与第二本体14绕转轴机构121背对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表面方向转动,第一本体13与第二本体14层叠,实现“背对背层叠”。
可以理解的是,在“背对背层叠”情况下,此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露出,第一子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形成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处的显示输出区域。其中,第一子显示屏显示输出的内容可以是与第二子显示屏相同的;也可以是分别显示输出不同的内容。
基于前述实施例,第二形态下,第一机械装置实现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展开状态,第一部分机构实现第一本体的伸展状态,第二部分机构实现第二本体的伸展状态,柔性显示屏被拉伸,柔性显示屏第一边的长度和第二边的长度被扩展,柔性显示屏包括覆盖在第一本体上面的第三子显示屏和覆盖在第二本体上面的第四子显示屏;
其中,第三子显示屏包括第一子显示屏和第一显示屏扩展部分,第四显示屏包括第二子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扩展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形态为柔性显示屏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别呈伸展状态,且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呈展开状态的显示形态。
具体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在第一机械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展开状态,展开之后,第一本体在第一部分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伸展状态,第二本体在第二部分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伸展形态,即带动显示屏第一边的长度和第二边的长度都被扩展,使得显示屏从长度和宽度都被扩展,以实现第二形态。
例如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绕转轴机构先转动至同一平面,之后,第一卷绕机构先运动一定距离,使第一本体处于伸展状态,然后第二卷绕机构运动一定距离,使第二本体处于伸展状态。或者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转动至同一平面之后,第一卷绕机构和第二卷绕机构同时运动一定距离,是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同时处于伸展状态。
基于图5A的驱动装置的设置,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形态示意图一,如图7A所示,第一子显示屏111与第二子显示屏112被展开至同一平面,且第一子显示屏111和第二子显示屏112被单边拉伸。其中,第一子显示屏单侧虚线框中的区域为第一显示屏111单边拉伸下的第一显示屏扩展部分111a,以及第而第二子显示屏单侧虚线框中的区域为第二显示屏112单边拉伸下的第二显示屏扩展部分112a。
基于图5B的驱动装置的设置,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形态示意图二,如图7B所示,第一子显示屏111与第二子显示屏112被展开至同一平面,且第一子显示屏111和第二子显示屏112被双边拉伸。其中,第一子显示屏111两侧虚线框中的区域为第一显示屏111双边拉伸下的第一显示屏扩展部分111a,以及第二子显示屏两侧虚线框中的区域为第二显示屏112双边拉伸下的第二显示屏扩展部分112a。
这里,基于图2B可知,柔性显示屏还可以为侧边为弧形的不规则四边形显示屏,此时,可以提前设置特定的显示屏扩展部分,如特定的不规则图像,使得第二形态下,在第一机械装置和第二机械装置的作用下,第一子显示屏与第二子显示屏伸展之后,呈扇形。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形态示意图三,如图8所示,其中,第一子显示屏111与第一显示屏扩展部分111a构成扇形、第二子显示屏112与第二子显示屏扩展部分112a构成扇形。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处于扩展状态,显示屏的长度和宽度均被扩展,此时由第一子显示屏和第一显示屏扩展部分构成扩展后第一本体表面的第三子显示屏,以及由第二子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扩展部分构成扩展后第二本体表面的第四子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屏第二形态下,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被扩大,用户视觉范围可被扩大。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第一机械装置和第二机械装置的作用下,柔性显示屏可以由第一形态直接变化为第二形态,即第一机械装置和第二机械装置同步触发控制,同时实现电子设备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伸展状态以及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伸展状态,带动显示屏的第一边长度和第二边长度同步进行拉伸,即将显示屏沿对角线方向撑开。
基于前述实施例,柔性显示屏要实现第一形态变化为第二形态,需要按照指定的形态变化顺序执行,即第一机械装置与第二机械装置分别按照不同顺序实现电子设备本体的状态,进而带动显示屏先由第一形态变化为中间形态,再由中间形态变化为第二形态。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的中间形态可以只有一种第三形态,即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变化为第三形态,再由第三形态变化为第二形态。
该第三形态下,第一机械装置实现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展开状态,第一子显示屏与第二子显示屏被展开至同一平面;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的长度被扩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形态为柔性显示屏在收缩状态下的第一本体与收缩状态下的第二本体绕处于同一平面时的显示形态。
具体的,第一本体在第一部分机构的作用下,实现收缩状态,第二本体在第二部分机构的作用下,实现收缩形态,并且收缩形态下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在第一机械装置的作用下呈展开状态,便可带动显示屏第一边长度被扩展,以实现第三形态。
例如,卷绕机构当前收入本体中,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呈收缩状态,之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绕转轴机构转动至同一平面,进而带动本体表面的第一子显示屏和第二子显示屏处于同一平面。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三形态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一子显示屏111与第二子显示屏112处于同一平面。
进而,在柔性显示屏处于第三形态的情况下,第二机械装置的第一部分机构和第二部分机构可同步控制,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同步实现伸展状态,进而带动显示屏实现第二形态。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的中间形态可以有两种,第三形态和第四形态,即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先变化为第三形态,然后由第三形态变化为第四形态,再由第四形态变化为第二形态。
该第四形态下,第一部分机构实现第一本体处于伸展状态,第二部分机构实现第二本体处于收缩状态,第一子显示屏被拉伸,第一子显示屏的第二边的长度被扩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形态为柔性显示屏在伸展状态下的第一本体与收缩状态下的第二本体处于同一平面时的显示形态。
具体的,收缩形态下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先在第一机械装置的作用下呈展开状态,此时带动显示屏处于第三形态,进一步的,第一本体在第一部分机构的作用下呈伸展状态,带动第一本体表面的第一子显示屏的第二边长度被扩展,以实现第四形态。
例如电子设备卷绕机构当前均收入本体中,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先绕转轴机构转动至同一平面,以带动第一子显示屏和第二子显示屏处于同一平面,之后,第一卷绕机构运动一定距离,带动第一本体实现伸展状态第一本体,进而带动第一本体表面的第一子显示屏拉伸。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四形态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一子显示屏111与第二子显示屏112被展开至同一平面,第一子显示屏111被伸展,第一子显示屏111两侧虚线框中的区域为第一显示屏111双边拉伸下的第一显示屏扩展部分111a。
进而,在柔性显示屏处于第四形态的情况下,继续在第二部分机构的作用下,实现第二本体的伸展状态,进而带动第二子显示屏的第二边扩展,以实现显示屏的第二形态。
同理。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显示屏处于第三形态的情况下,也可先在第二机械装置中的第二部分机构的作用下,先实现第二本体的伸展状态,以带动第二本体表面的第二子显示屏进行拉伸。
也就是说,显示屏的中间形态可以包括第三形态和第五形态,
第一机械装置先实现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所述展开状态,以使第一子显示屏与第二子显示屏被展开至同一平面,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的长度被扩展。然后再利用第二部分机构实现第二本体处于伸展状态,第一部分机构实现第一本体处于收缩状态,以使第二子显示屏被拉伸,第二子显示屏的第二边的长度被扩展。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五形态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二子显示屏111与第二子显示屏112被展开至同一平面,第二子显示屏112被伸展,第二子显示屏112两侧虚线框中的区域为第二显示屏112双边拉伸下的第二显示屏扩展部分112a。
可见,第二机械装置的第一部分机构和第二部分机构可异步控制,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先后实现伸展状态,进而带动显示屏实现先后实现第一子显示屏的拉伸扩展和第二子显示屏的拉伸扩展,以实现第二形态。
基于前述实施例,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图13所示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10包括柔性显示屏11、驱动装置12、第一本体13以及第二本体14以及处理器15,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处理器响应指示显示屏形态变化的操作指令,控制驱动装置带动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发生变化,以使柔性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变为第二形态;其中,第一形态的尺寸小于第二形态的尺寸,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相邻设置。
这里,电子设备不限定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具体的,电子设备为配置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可以为采用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技术的显示屏幕,如POLED屏幕,其具有反复弯曲的性能。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设置于电子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且覆盖在第一表面。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可以设置于柔性显示屏背面。电子设备可以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柔性显示屏进行形变。这里,形变是指弯折、展开、卷曲或者拉伸。
这里,在驱动装置作用下,相邻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都发生变化,即柔性显示屏的长和宽都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显示屏的形态发生变化。其中,显示屏的形态可实现从小尺寸的第一形态变化为大尺寸的第二形态。
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处理器接收指示显示屏形态变化的操作指令。进而响应该操作指令,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带动柔性显示屏相邻设置的第一边和/或第二边发生形变,以实现显示屏第一形态至第二形态的变化。
在一示例中,该操作指令可以为基于用户在显示屏上的触摸、点击操作接收到的,或者基于用户在电子设备本体上外露的按钮的点击操作接收到的,不限定于其他用于触发显示屏形态变化的特定操作。
这里,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机械装置和第二机械装置,第一机械装置用于扩展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的长度;第二机械装置用于扩展柔性显示屏的第二边的长度。可见,第一机械装置可以控制显示屏的长度发生扩展,第二机械装置可以控制显示屏的宽度发生扩展,进而实现将显示屏由第一形态扩展为第二形态。
其中,第一机械装置与第二机械装置的运动方向垂直。这里,第一机械装置与第二机械装置可以同步控制,或者,也可以分布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包括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工作、以及用于设置电子设备其他功能组件的电子设备的本体。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部分。
具体的,第二机械装置的第一部分机构设置于第一本体内,至少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本体的收缩状态和伸展状态;将第二机械装置的第二部分机构设置于第二本体内,至少用于实现第二本体的收缩状态和伸展状态;以及通过第一机械装置实现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是基于设备本体在机械装置作用下的变化状态来带动柔性显示屏的形变。
具体的,当第一机械装置实现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折叠状态,第一部分机构实现第一本体的收缩状态,第二部分机构实现第二本体的收缩状态时,柔性显示屏被弯曲折叠,柔性显示屏包括覆盖在第一本体上面的第一子显示屏和覆盖在第二本体上面的第二子显示屏。此时的柔性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
具体的,当第一机械装置实现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展开状态时,第一子显示屏与第二子显示屏被展开至同一平面;此时,柔性显示屏处于第三形态。
具体的,基于第三形态,当第一部分机构实现第一本体处于伸展状态,第二部分机构实现第二本体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子显示屏被拉伸,第一子显示屏的第二边的长度被扩展;此时,柔性显示屏处于第四形态。
具体的,基于第三形态,当第二部分机构实现第二本体处于伸展状态,第一部分机构实现第一本体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二子显示屏被拉伸,第二子显示屏的第二边的长度被扩展;此时,柔性显示屏处于第五状态。
具体的,当第一机械装置实现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展开状态,第一部分机构实现第一本体的伸展状态,第二部分机构实现第二本体的伸展状态时,柔性显示屏被拉伸,柔性显示屏第一边的长度和第二边的长度被扩展,柔性显示屏包括扩展后第一本体表面的第一子显示屏和第一显示屏扩展部分,以及扩展后第二本体表面的第二子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扩展部分。此时,柔性显示屏处于第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同步控制第一机械装置和第二机械装置实现显示屏由第一形态直接变化为第二形态,也可异步控制,先由第一形态变化为第三形态,再由第三形态变化为第二形态,或者先由第一形态变化为第三形态,再由第三形态变化为第四形态,最终由第四形态变化为第二形态;先由第一形态变化为第三形态,再由第三形态变化为第五形态,最终由第五形态变化为第二形态。
相应的,用于实现显示屏形态变化的操作指令可为机械装置同步控制的操作指令,也可是机械装置分布控制的操作指令。
例如,电子设备可以预先设置目标按钮,用户通过点击该目标按钮便可实现直接由第一形态至第二形态的变化。也就是说,处理器基于用户针对目标按钮的触发操作,可以接收到显示屏由第一形态直接变化至第二形态的目标操作指令,进而处理器可以响应该指令,实现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变化至第二形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驱动装置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响应指示显示屏形态变化的操作指令,控制驱动装置带动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发生变化,以使柔性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变为第二形态;其中,第一形态的尺寸小于第二形态的尺寸,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设置。可见,终端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显示屏相邻两边均发生改变,以实现显示屏形态的多样化,进一步解决了因显示屏的形态较为单一而造成的视觉受限的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柔性显示屏;
驱动装置;
在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下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发生变化,以使所述柔性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变为第二形态;其中,所述第一形态的尺寸小于第二形态的尺寸,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相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组机械装置;所述两组机械装置包括第一机械装置以及第二机械装置;所述第一机械装置用于扩展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的长度;所述第二机械装置用于扩展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二边的长度;所述第一机械装置与所述第二机械装置的运动方向垂直,其中,所述第一机械装置与所述第二机械装置同步控制,或者,所述第一机械装置与所述第二机械装置分布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机械装置的第一部分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第一部分机构至少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本体的收缩状态和伸展状态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机械装置的第二部分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内,所述第二部分机构至少用于实现所述第二本体的收缩状态和伸展状态;
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第一机械装置实现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形态下,所述第一机械装置实现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部分机构实现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收缩状态,所述第二部分机构实现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柔性显示屏被折叠,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覆盖在所述第一本体上面的第一子显示屏和覆盖在所述第二本体上面的第二子显示屏;
其中,所述折叠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层叠,或者所述第一子显示屏与所述第二子显示屏层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形态下,所述第一机械装置实现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部分机构实现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伸展状态,所述第二部分机构实现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伸展状态,所述柔性显示屏被拉伸,所述柔性显示屏第一边的长度和第二边的长度被扩展,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覆盖在所述第一本体上面的第三子显示屏和覆盖在所述第二本体上面的第四子显示屏;
其中,第三子显示屏包括所述第一子显示屏和第一显示屏扩展部分,所述第四子显示屏包括所述第二子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扩展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机械装置、所述第一部分机构和所述第二部分机构作用下,实现所述柔性显示屏由所述第一形态变化为中间形态,以及由所述中间形态变化为所述第二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形态为第三形态,
所述第三形态下,所述第一机械装置实现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子显示屏与所述第二子显示屏被展开至同一平面;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的长度被扩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形态包括第三形态和第四形态,
所述第三形态下,所述第一机械装置实现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子显示屏与所述第二子显示屏被展开至同一平面;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的长度被扩展;
所述第四形态下,所述第一部分机构实现所述第一本体处于所述伸展状态,所述第二部分机构实现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第一子显示屏被拉伸,所述第一子显示屏的第二边的长度被扩展。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形态包括第三形态和第五形态,
所述第三形态下,所述第一机械装置实现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子显示屏与所述第二子显示屏被展开至同一平面,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的长度被扩展;
所述第五形态下,所述第二部分机构实现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伸展状态,所述第一部分机构实现所述第一本体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第二子显示屏被拉伸,所述第二子显示屏的第二边的长度被扩展。
10.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驱动装置以及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响应指示显示屏形态变化的操作指令,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发生变化,以使所述柔性显示屏由第一形态变为第二形态;其中,所述第一形态的尺寸小于第二形态的尺寸,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相邻设置。
CN202110343385.1A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110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3385.1A CN113110753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3385.1A CN113110753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0753A CN113110753A (zh) 2021-07-13
CN113110753B true CN113110753B (zh) 2023-08-18

Family

ID=76712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3385.1A Active CN113110753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075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649A (zh) * 2018-02-09 2018-07-06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0475001A (zh) * 2019-08-12 2019-11-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040033A (zh) * 2019-06-03 2020-1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7819A (zh) * 2016-09-26 2016-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US11003217B2 (en) * 2019-01-31 2021-05-11 Lg Electronics Inc.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649A (zh) * 2018-02-09 2018-07-06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2040033A (zh) * 2019-06-03 2020-1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10475001A (zh) * 2019-08-12 2019-11-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0753A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2783B (zh) 显示装置
CN110362155B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TWI609833B (zh) 可撓性顯示裝置
CN105096743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07818735B (zh) 显示装置
EP3518219B1 (en) Display apparatus
EP3462624B1 (en) Clam-shell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multiple screens and control thereof
KR102493528B1 (ko) 슬라이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2751639B1 (en) Expandable mobile device
CN115171577A (zh) 显示设备
WO2021129730A1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1632452B2 (en) Expandable display mobile device
CN109712533A (zh) 显示装置
CN112653779B (zh) 折叠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移动终端
CN113687743A (zh)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4024832B1 (en) Foldable terminal
WO2023025153A1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20353358A1 (en) Terminal with adjustable screen size
CN114550587B (zh) 显示装置
CN113110753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9976447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KR20160134365A (ko) 화면확장형 휴대용 단말기
US11602063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5733909A (zh) 具有滑动装置壳体和平移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及对应方法
CN113037893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