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9444A - 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9444A
CN113099444A CN202110200303.8A CN202110200303A CN113099444A CN 113099444 A CN113099444 A CN 113099444A CN 202110200303 A CN202110200303 A CN 202110200303A CN 113099444 A CN113099444 A CN 113099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user
identity
called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03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9444B (zh
Inventor
荆继武
李畅
王跃武
王平建
雷灵光
刘丽敏
寇春静
李子阳
史济建
许静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way Shenzh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Weway Shenzh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way Shenzh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Weway Shenzh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03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9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9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9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主叫用户身份注册阶段和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的通信阶段,本发明系统包括主叫终端、被叫终端、身份管理系统和消息服务器。本方法中,主叫用户与消息服务器之间传递的身份令牌不包含任何主叫用户隐私信息,原本的主叫用户身份信息由用户IDi代替,隐藏了主叫用户信息,但同时又可以进行身份的验证。消息服务器即使被攻击,信息被泄露,不影响用户隐私保护。本发明系统可以只向注册用户提供服务,从而可以进行收费等,同时,通过高速的信息传输,可以在语音接通前传输可信的身份信息,支持可信通信,从而避免通知性电话的权威机构和服务单位的电话被拒接。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话以及移动电话的普及,电话通信本身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电话通信中(本发明称电话通信信道为控制信道),往往还需要发送其他数字信息,如主叫身份,主叫彩铃,主叫振铃音乐,呼叫目的,甚至数字文件等。由于控制信道仅能发送短信息,无法承载可信的身份信息,更无法承载电子数字文件。
目前,移动智能终端不仅可以打电话,也具备通过内网连接互联网的能力,智能固定电话也具备通过内网连接互联网的能力。为此,通过控制信道,如电话呼叫或短信传输指令,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内容成为一个重要的需求。
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时,对隐私保护就成为重要问题。如何保护好用户隐私,同时有具有极快的传输速度是本发明的重点。目前的彩信等手段具有同样功能,但其速度不够快,而且需要核心网支持。在防诈骗的电话应用中,需要在电话接通前将合法的可验证的身份信息发送给被叫,需要较快的传输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利用互联网络随处可得的优势,支持任何电话,利用短信和呼叫作为控制信道。透过互联网络快速传输需要发送的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在互联网络中架设具备公网地址的通信服务器,使得任何两个终端都可以连接到通信服务器,确保信息可以通过通信服务器转发;
通过对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若干位和当前时间进行压缩变换,得到索引值。索引值不暴露主叫和被叫的联系,保护了本次信息传输的关联隐私,其中被叫号码中建议仅取后3位,被叫接受到短信或呼叫时,可以算出相同的索引值,从而可以向通信服务器查询信息内容;
通信服务器通过一个随机的ID和密钥,具备对主叫的鉴别能力,能够进行传输收费,但并不直接知道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从而保护了用户隐私;
通信服务器可以采取独立进程进行身份鉴别,从而提高响应速度。
本发明提出的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系统,包括:
(1)主叫终端,是通信发起方的设备,与身份管理系统进行交互认证并注册用户身份,通过控制信道与被叫终端相连,通过互联网络与消息服务器相连;
(2)被叫终端,是通信接收方的设备,通过控制信道与主叫终端相连,通过互联网络与消息服务器相连;
(3)控制信道,是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连接的低速率通信网络,如语音电话交换网;
(4)身份管理系统,对主叫终端进行用户的身份的认证与注册,并管理密码算法和主密钥;
(5)消息服务器,具有外网IP地址,通过互联网与主叫、被叫终端相连,并可以被主叫、被叫终端查询到,具有消息缓存数据库。
本发明提出的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其优点是:
本发明的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与已有的白名单方法不同,主叫用户与消息服务器之间传递的身份令牌不包含任何主叫用户隐私信息,原本的主叫用户身份信息由消息服务器用户IDi代替,隐藏了主叫用户信息,但同时又可以进行身份的验证。消息服务器即使被攻击,信息被泄露,只要可以保持服务就可以继续使用。除此之外,原本主叫用户只能与被叫用户通过通信网络进行简单通信比如语音电话等等,但经过消息服务器的传递,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可以更快更安全的传输更多信息。并且该系统只能向注册用户提供服务,从而减少恶意电话的数量,也避免了漏接重要的服务性、通知性电话比如公安机关、医院、银行等重要的权威机构和服务单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在互联网络中架设具备公网地址的通信服务器,使得任何两个终端都可以连接到通信服务器,确保信息可以通过通信服务器转发;
通过对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若干位和当前时间进行压缩变换,得到索引值。索引值不暴露主叫和被叫的联系,保护了本次信息传输的关联隐私,其中被叫号码中建议仅取后3位,被叫接受到短信或呼叫时,可以算出相同的索引值,从而可以向通信服务器查询信息内容;
通信服务器通过一个随机的ID和密钥,具备对主叫的鉴别能力,能够进行传输收费,但并不直接知道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从而保护了用户隐私;
通信服务器可以采取独立进程进行身份鉴别,从而提高响应速度。
本发明提出的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其流程框图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主叫用户身份注册阶段,具体过程为:
(1-1)用户在主叫终端生成用户身份的公私钥对,主叫终端将用户身份信息和公私钥对中的公钥发送至身份管理系统,身份管理系统收到用户身份信息后进行审核,若通过审核,保存其对应的公钥,并进行步骤(1-2),若审核不通过,则将审核不通过原因返回至用户;
(1-2)身份管理系统通过用户身份审核后,生成一个随机数保存并记录为用户身份标记IDi,身份管理系统使用密码算法和密钥RK对用户身份标记IDi进行加密,得到的值作为该用户身份的消息服务器鉴别密钥Ki
(1-3)身份管理系统利用用户公钥,对用户身份标记IDi和消息服务器鉴别密钥Ki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密文发送给主叫终端;
(1-4)主叫终端收到密文后,用私钥进行解密,得到用户身份标记IDi、消息服务器鉴别密钥Ki
(1-5)身份管理系统将步骤(1-2)中使用的密钥RK安全发送至消息服务器;
(2)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的通信阶段,具体过程为:
(2-1)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使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一个可变的相同数值,称为索引值。主叫终端与消息服务器使用相同的方法确定另一个可变参数,称为鉴别因子;
(2-2)主叫终端使用与被叫终端协商一致的加密方法,对发送的消息m进行加密,得到消息密文;主叫终端使用根据步骤(1-3)获得的消息服务器鉴别密钥Ki对步骤(2-1)中鉴别因子进行加密得到鉴别密文;
(2-3)主叫终端将索引值,主叫身份标记IDi,鉴别因子,鉴别密文和消息密文发送至消息服务器,消息服务器将全部内容存入数据库;
(2-4)消息服务器收到主叫发来的数据后,利用步骤(1-5)收到的密钥RK,采用(1-2)中同样的密码算法,对数据的用户身份标记IDi进行加密,得到消息服务器鉴别密钥Ki ,使用Ki 和密码算法对鉴别密文进行解密,比较解密后得到的值与鉴别因子是否相同,若相同,进行步骤(2-5),若不相同,则删除数据库中的该条记录,并给主叫发送一个信息错误回应;
(2-5)主叫终端通过控制信道向被叫终端发送控制命令;
(2-6)被叫终端收到来自主叫用户的控制命令后,根据步骤(2-1)与主叫终端协商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索引值;
(2-7)被叫终端将索引值发送至消息服务器,请求查询消息;
(2-8)消息服务器根据被叫终端发来的索引值进行查询,若消息服务器查询到信息,则将信息中的消息密文发送给被叫终端,并删除数据库中的该条内容。若消息服务器没有查到相关索引值的信息,给被叫发送消息错误响应;
(2-9)被叫终端收到步骤(2-8)发送得消息密文后,根据步骤(2-2)与主叫终端商议的加密方法进行解密,得到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送的消息m;
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1-1)中,身份管理系统使用密码算法为国家标准SM4分组密码算法。
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1-2)中,索引值的产生方法是记录下当前时间并转换为秒值,将转换后的数值除以规定的变化间隔并取整,将得到的数值记录为时间数,再使用密码杂凑函数对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后若干位,串接上时间数进行杂凑计算,得到索引值。
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1-5)中,身份管理系统对密钥RK的安全发送方式为人工面对面或者使用非对称密码加密传。
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2-1)中,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协商的计算方法可以为杂凑算法,索引值的产生可以通过主叫终端记录下当前时间并转换为秒值,将转换后的数值除以规定的变化时间并取整,主叫号码被叫号码按照电话号码标准格式编码,以“+”号开头,紧接国家码和号码,之间无空格和“-”号或其它除数字外的符号,将得到的数值记录为时间数,对主叫号码、被叫号码和时间数进行杂凑计算并将计算后的值记为索引值。
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2-1)中,索引值的产生方法是记录下当前时间并转换为秒值,将转换后的数值除以规定的变化时间,如100,并取整,将得到的数值记录为时间数,将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后3位,时间数,通过若干商量好的字符进行串接,然后进行杂凑计算,得到索引值。
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2-4)中的验证在另一个独立进程或线程中进行,主执行过程不依赖(2-4)的结果。
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1中,消息服务器和主被叫通信采用UDP协议。本发明提出的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系统,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1)主叫终端,是通信发起方的设备,与身份管理系统进行交互认证并注册用户身份,通过控制信道与被叫终端相连,通过互联网络与消息服务器相连;
(2)被叫终端,是通信接收方的设备,通过控制信道与主叫终端相连,通过互联网络与消息服务器相连;
(3)控制信道,是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连接的低速率通信网络,如语音电话交换网;
(4)身份管理系统,对主叫终端进行用户的身份的认证与注册,并管理密码算法和主密钥;
(5)消息服务器,具有外网IP地址,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主叫、被叫终端相连,并可以被主叫、被叫终端查询到,具有消息缓存数据库;
上述信息传输系统(5)中,消息服务器中的消息缓存数据库为内存数组。通过索引值的后若干位进行索引。
上述信息传输系统(5)中,消息服务器中的消息缓存数据库为100万大小的内存数组,通过索引值的后20bits进行查找。
本发明方法中,被叫用户根据界面呈现的主叫用户身份选择是否接听。用户的身份是经过消息服务器验证,消息服务器使用身份管理系统产生的随机数作为消息服务器用户IDi来验证用户身份,因此消息服务器没有任何关于主叫用户的信息,保护了用户隐私,也避免了漏接重要的服务性、通知性电话比如公安机关、医院、银行等重要的权威机构和服务单位。

Claims (10)

1.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在互联网络中架设具备公网地址的通信服务器,使得任何两个终端都连接到通信服务器,确保信息通过通信服务器转发;
通过对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若干位和当前时间进行压缩变换,得到索引值,索引值不暴露主叫和被叫的联系,保护信息传输的关联隐私;
通信服务器通过一个随机的ID和密钥,具备对主叫的鉴别能力,能够进行传输收费;
通信服务器采取独立进程进行身份鉴别,提高响应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主叫用户身份注册阶段,具体过程为:
(1-1)用户在主叫终端生成用户身份的公私钥对,主叫终端将用户身份信息和公私钥对中的公钥发送至身份管理系统,身份管理系统收到用户身份信息后进行审核,若通过审核,保存其对应的公钥,并进行步骤(1-2),若审核不通过,则将审核不通过原因返回至用户;
(1-2)身份管理系统通过用户身份审核后,生成一个随机数保存并记录为用户身份标记IDi,身份管理系统使用密码算法和密钥RK对用户身份标记IDi进行加密,得到的值作为该用户身份的消息服务器鉴别密钥Ki
(1-3)身份管理系统利用用户公钥,对用户身份标记IDi和消息服务器鉴别密钥Ki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密文发送给主叫终端;
(1-4)主叫终端收到密文后,用私钥进行解密,得到用户身份标记IDi、消息服务器鉴别密钥Ki
(1-5)身份管理系统将步骤(1-2)中使用的密钥RK安全发送至消息服务器;
(2)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的通信阶段,具体过程为:
(2-1)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使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一个可变的相同数值,称为索引值。主叫终端与消息服务器使用相同的方法确定另一个可变参数,称为鉴别因子;
(2-2)主叫终端使用与被叫终端协商一致的加密方法,对发送的消息m进行加密,得到消息密文;主叫终端使用根据步骤(1-3)获得的消息服务器鉴别密钥Ki对步骤(2-1)中鉴别因子进行加密得到鉴别密文;
(2-3)主叫终端将索引值,主叫身份标记IDi,鉴别因子,鉴别密文和消息密文发送至消息服务器,消息服务器将全部内容存入数据库;
(2-4)消息服务器收到主叫发来的数据后,利用步骤(1-5)收到的密钥RK,采用(1-2)中同样的密码算法,对数据的用户身份标记IDi进行加密,得到消息服务器鉴别密钥Ki ,使用Ki’和密码算法对鉴别密文进行解密,比较解密后得到的值与鉴别因子是否相同,若相同,进行步骤(2-5),若不相同,则删除数据库中的该条记录,并给主叫发送一个信息错误回应;
(2-5)主叫终端通过控制信道向被叫终端发送控制命令;
(2-6)被叫终端收到来自主叫用户的控制命令后,根据步骤(2-1)与主叫终端协商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索引值;
(2-7)被叫终端将索引值发送至消息服务器,请求查询消息;
(2-8)消息服务器根据被叫终端发来的索引值进行查询,若消息服务器查询到信息,则将信息中的消息密文发送给被叫终端,并删除数据库中的该条内容。若消息服务器没有查到相关索引值的信息,给被叫发送消息错误响应;
(2-9)被叫终端收到步骤(2-8)发送得消息密文后,根据步骤(2-2)与主叫终端商议的加密方法进行解密,得到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送的消息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身份管理系统使用密码算法为国家标准SM4分组密码算法。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索引值的产生方法是记录下当前时间并转换为秒值,将转换后的数值除以规定的变化间隔并取整,将得到的数值记录为时间数,再使用密码杂凑函数对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后若干位,串接上时间数进行杂凑计算,得到索引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索引值的产生方法是记录下当前时间并转换为秒值,将转换后的数值除以规定的变化时间,如100,并取整,将得到的数值记录为时间数,将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后3位,时间数,通过若干商量好的字符进行串接,然后进行杂凑计算,得到索引值。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4)中的验证在另一个独立进程或线程中进行,主执行过程不依赖(2-4)的结果。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消息服务器和主被叫通信采用UDP协议。
8.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1)主叫终端,是通信发起方的设备,与身份管理系统进行交互认证并注册用户身份,通过控制信道与被叫终端相连,通过互联网络与消息服务器相连;
(2)被叫终端,是通信接收方的设备,通过控制信道与主叫终端相连,通过互联网络与消息服务器相连;
(3)控制信道,是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连接的低速率通信网络,如语音电话交换网;
(4)身份管理系统,对主叫终端进行用户的身份的认证与注册,并管理密码算法和主密钥;
(5)消息服务器,具有外网IP地址,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主叫、被叫终端相连,并可以被主叫、被叫终端查询到,具有消息缓存数据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消息服务器中的消息缓存数据库为内存数组,通过索引值的后若干位进行索引。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消息服务器中的消息缓存数据库为100万大小的内存数组,通过索引值的后20bits进行查找。
CN202110200303.8A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13099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0303.8A CN113099444B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0303.8A CN113099444B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444A true CN113099444A (zh) 2021-07-09
CN113099444B CN113099444B (zh) 2022-06-24

Family

ID=76667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0303.8A Active CN113099444B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944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0985A (zh) * 2005-06-30 2005-12-2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分组网络中语音通信的加密协商方法
WO2006043318A1 (ja) * 2004-10-20 2006-04-27 Fujitsu Limited 携帯電話端末間のデータ伝送路確立システム
CN1816213A (zh) * 2005-02-05 2006-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加密语音通信的方法
CN102202299A (zh) * 2010-03-26 2011-09-28 谢德育 一种基于3g/b3g的端到端语音加密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5991277A (zh) * 2015-01-29 2016-10-05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ip通信系统的密钥分发方法
CN106302927A (zh) * 2016-08-23 2017-01-04 中邮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号码隐藏的语音通话平台
CN111556501A (zh) * 2020-05-12 2020-08-18 微位(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通信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3318A1 (ja) * 2004-10-20 2006-04-27 Fujitsu Limited 携帯電話端末間のデータ伝送路確立システム
CN101049036A (zh) * 2004-10-20 2007-10-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
CN1816213A (zh) * 2005-02-05 2006-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加密语音通信的方法
CN1710985A (zh) * 2005-06-30 2005-12-2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分组网络中语音通信的加密协商方法
CN102202299A (zh) * 2010-03-26 2011-09-28 谢德育 一种基于3g/b3g的端到端语音加密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5991277A (zh) * 2015-01-29 2016-10-05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ip通信系统的密钥分发方法
CN106302927A (zh) * 2016-08-23 2017-01-04 中邮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号码隐藏的语音通话平台
CN111556501A (zh) * 2020-05-12 2020-08-18 微位(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通信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444B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3991C (zh) 一种分组网络中语音通信的加密协商方法
EP1025675B1 (en) Security of data connections
US568956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real-time authentication and encryp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373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ecure storage of audio signals
CN104333455B (zh) 一种智能手机保密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249637A (zh) 在无线系统中加密无线通信的方法
US20070083918A1 (en) Validation of call-out services transmitted over a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CN102202299A (zh) 一种基于3g/b3g的端到端语音加密系统的实现方法
TWI640189B (zh) 電信認證之身分核實系統及其方法
CN112929339B (zh) 一种保护隐私的消息传送方法
CN112422751B (zh) 一种基于被叫方显示主叫方多媒体身份的通话方法及系统
US20110135093A1 (en) Secure telephone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8693686B2 (en) Secure telephone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516943A (zh) 一种基于国产商用密码芯片的短信加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8390755B (zh) 基于内置安全芯片的sim贴膜卡的安全输入法
CN113114858B (zh) 一种基于网关为通话添加可信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88777B (zh) 一号双终端业务的处理方法及核心网设备、服务器
US748080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system content by automated device authentication
Du et al. {UCBlocker}: Unwanted call blocking using anonymous authentication
CN113099444B (zh) 一种保护隐私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3595844A (zh) 双音多频号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918292B (zh) 一种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2019351B (zh) 基于SDKey的移动终端信息交互方法
CN112054905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安全通信方法及系统
TW20110178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in a vo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