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8950B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及其多链融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及其多链融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8950B
CN113098950B CN202110334973.9A CN202110334973A CN113098950B CN 113098950 B CN113098950 B CN 113098950B CN 202110334973 A CN202110334973 A CN 202110334973A CN 113098950 B CN113098950 B CN 113098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brid
blockchain
sidechain
side chain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49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8950A (zh
Inventor
李晓林
李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Guangto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Guangto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Guangto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Guangto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49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89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8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8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8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8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87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cross-functional networking aspects
    • H04L67/1091Interfacing with client-server systems or between P2P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及其多链融合系统,引入一个侧链,然后对于需要整合的多个独立的区块链平台(不妨称之为主链)所在的各个网络中,都部署一个上述引入的侧链的节点,而每个侧链的节点互相之又是隶属于侧链,即这些节点之间互相组成一个新的区块链平台,从而使得各个区块链能够通过这个新的区块链平台进行数据交换、进行交易;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用户自己在各不同的区块链中所拥有的数据资产进行管理和交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及其多链融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的多链融合系统,以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
背景技术
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金融,能源,医疗健康等行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从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区块链技术发展演进路径来看,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发展需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基础设施支撑,同时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区块链是一种使用共识机制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数据存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体地,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去中心化协议,能安全的存储交易数据,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可以执行智能合约,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审核。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既可以是数字货币,也可以是债权,股权,版权等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大大降低了现实经济的信任成本与会计成本,重新定义了互联网时代的产权制度。本质上,区块链是一.本全网记录所有已经发生的交易的“公开账本”,是去中心化且寓于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存储、传输和证明的方法,理论上实现了数据传输中对数据的自我证明。这种“去中心化”、“去信任”的机制从更深远地意义来说,降低了全球交易“信用”的建立成本。区块链技术可能会重塑各类货币市场、支付系统、金融服务以及经济形态的方方面面,其能够从根本上成为让组织活动形态减少摩擦并且提高效率的新范式。
随着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当前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相互独立的区块链,但是当前各个区块链平台的公共节点之间都有各自的共识算法、平台架构和实现方法等;各个区块链网络的孤立性阻碍了不同区块链之间的协同操作,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块链网络的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的多链融合系统,以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下面具体说明。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的多链融合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以及混合侧链;所述混合侧链分别与所述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通信连接,以使得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能够通过所述混合侧链进行数据资产的交换,和用户通过所述混合侧链管理所述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的数据资产;具体地:
所述第一区块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一区块链协议;所述第二区块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二区块链协议;
所述混合侧链采用独立于所述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和容错机制;所述混合侧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三区块链协议;所述混合侧链中的所述多个节点中,至少包括第一侧链节点和第二侧链节点;所述第一侧链节点被部署于第一区块链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通信;所述第二侧链节点被部署于第二区块链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通信;
其中:
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能够向混合侧链发起交易,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一区块链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第一区块链创建一个SPV证明发送到所述混合侧链的第一侧链节点;所述混合侧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上解锁与第一区块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能够向混合侧链发起交易,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二区块链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第二区块链创建一个SPV证明发送到所述混合侧链的第二侧链节点;所述混合侧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上解锁与第二区块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所述混合侧链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一区块链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所述混合侧链中的第一侧链节点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一区块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第一区块链解锁与混合侧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所述混合侧链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二区块链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所述混合侧链中的第一侧链节点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二区块链;所述第二区块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第二区块链解锁与混合侧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合侧链中的所述多个节点中,还包括未被部署于第一区块链所在网络中和第二区块链所在网络中的第三侧链节点。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于多链融合系统的混合侧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侧链至少与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区块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一区块链协议;所述第二区块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二区块链协议;
所述混合侧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三区块链协议;所述混合侧链中的所述多个节点中,至少包括第一侧链节点和第二侧链节点;所述第一侧链节点被部署于第一区块链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通信;所述第二侧链节点被部署于第二区块链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通信。
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合侧链中的所述多个节点中,还包括未被部署于第一区块链所在网络中和第二区块链所在网络中的第三侧链节点。
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合侧链采用独立于所述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和容错机制。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采用驱动链模式,所述混合侧链采用SPV模式。
一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侧链能够接收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发起的交易,其中所述第一区块链在发起交易后,会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一区块链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
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所述混合侧链的第一侧链节点能够接收到由第一区块链创建一个SPV证明;
所述混合侧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上解锁与第一区块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一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侧链能够接收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发起的交易,其中所述第二区块链在发起交易后,会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二区块链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
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所述混合侧链的第二侧链节点能够接收到由第二区块链创建一个SPV证明;
所述混合侧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上解锁与第二区块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一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侧链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一区块链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
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所述混合侧链中的第一侧链节点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一区块链,以使得所述第一区块链解锁与混合侧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一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侧链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二区块链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
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所述混合侧链中的第二侧链节点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二区块链,以使得所述第二区块链解锁与混合侧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及其多链融合系统,引入一个侧链,然后对于需要整合的多个独立的区块链平台(不妨称之为主链)所在的各个网络中,都部署一个上述引入的侧链的节点,而每个侧链的节点互相之又是隶属于侧链,即这些节点之间互相组成一个新的区块链平台,从而使得各个区块链能够通过这个新的区块链平台进行数据交换、进行交易;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用户自己在各不同的区块链中所拥有的数据资产进行管理和交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主链和侧链的说明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的多链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圆圈表示节点;
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的多链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圆圈表示节点;
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的多链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圆圈表示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如何提供一套方案和系统,从而实现不同区块链平台之间的数据信息互联和区块链的价值互联,最终解决当前区块链项目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这是本申请所要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发明人考虑引入侧链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对本申请的构思和具体方案描述前,先对侧链的概念和原理进行一个说明。
侧链(sidechains)实质上不是特指某个区块链,而是指遵守侧链协议的所有区块链,该名词是相对主链来说的。对于一个主链A及其对应侧链(例如记为区块链B)来说,侧链协议是指:可以让主链的币安全地从主链转移到侧链B,又可以从侧链B安全地返回主链的一种协议。
具体地,侧链实现的技术基础是双向锚定(Two-way Peg),通过双向锚定技术,可以实现暂时的将数字资产在主链中锁定,同时将等价的数字资产在侧链中释放,同样当等价的数字资产在侧链中被锁定的时候,主链的数字资产也可以被释放。
通过侧链技术,可以实现数字资产从第一个区块链到第二个区块链的转移,又可以在稍后的时间点从第二个区块链安全返回到第一个区块链,而这其中第一个区块链通常被称为主区块链或者主链,这第二个区块链则被称为侧链。最初,主链通常指的是比特币区块链,而现在主链可以是任何区块链。侧链协议被设想为一种允许数字资产在主链与侧链之间进行转移的方式,这种技术为开发区块链技术的新型应用和实验打开了一扇大门。
一般地,主链与侧链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主链对应着一个侧链,一个主链对应着多个侧链,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侧链共同为同一个主链来服务。例如图1中,主链10被配置有侧链11,主链20被配置有侧链21和侧链22,主链30被配置有侧链31和侧链32等。
传统中,侧链是为各自的主链服务,对主链的功能进行补充等;在面对各个区块链网络的孤立性的问题时,发明人希望能够提出一种方案,例如提供一个对接和管理的平台,该平台可以对接各种不同的区块链,从而使得各个区块链能够通过这个对接和管理的平台进行数据交换、进行交易;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用户自己在各不同的区块链中所拥有的数据资产进行管理和交易等。
本申请主要是基于混合侧链来对多区块链平台进行整合,并采用该混合侧链来对外提供数据服务。区块链——不管是作为主链还是侧链,都可以被认为是去中心化的独立的点对点的网络或者说平台,因此发明人将引入一个侧链,然后对于需要整合的多个独立的区块链平台(不妨称之为主链)所在的各个网络中,都部署一个上述引入的侧链的节点,而每个侧链的节点互相之又是隶属于侧链,即这些节点之间互相组成一个新的区块链平台,在这个新的区块链平台中可以采用独立的智能合约和容错机制。这里用于连通各个独立的区块链平台的侧链可以采用混合模式,例如在主链和侧链使用不同的解锁方法,例如在侧链上使用SPV模式,而在主链网络上则使用驱动链模式。
具体地,在混合模式下侧链采用SPV模式:用户在主链上将数字资产发送到主链的一个特殊的地址,这样做会锁定主链的数字资产,该输出仍然会被锁定在可能的竞争期间内,以确认相应的交易已经完成,随后会创建一个SPV证明并发送到侧链上。此刻,一个应的带有SPV证明的交易会出现在侧链上,同时验证主链上的数字资产已经被锁住,然后就可以在侧链上打开具有相同价值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具体地,主链采用驱动链模式:在驱动链中,矿工作为“算法代理监护人”,对侧链当前的状态进行检测。换句话说,矿工本质上就是资金托管方,驱动链将被锁定数字资产的监管权发放到数字资产矿工手上,并且允许矿工们投票何时解锁数字资产和将解锁的数字资产发送到何处。矿工观察侧链的状态,当他们收到来自侧链的要求时,他们会执行协调协议以确保他们对要求的真实性达成一致。诚实矿工在驱动链中的参与程度越高,整体系统安全性也就越大。
请参照图2,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的多链融合系统,包括多个区块链100和混合侧链200——这些多个区块链100即为待整合的区块链,是独立的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的区块链平台,而混合侧链200也是独立的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的区块链平台。图2中圆圈表示节点,并且图为节点的数量和连接关系只是用于示意,并不用于限定只能如此。
为了讨论的方便,不妨以图3中第一区块链100和第二区块链100为例进行说明。类似地,图3中圆圈表示节点,并且图为节点的数量和连接关系只是用于示意,并不用于限定只能如此。
混合侧链200分别与第一区块链100和第二区块链100通信连接,以使得第一区块链100和第二区块链100能够通过混合侧链200进行数据资产的交换,和用户通过混合侧链200管理第一区块链100和第二区块链100的数据资产。具体地,第一区块链100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一区块链协议;第二区块链100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二区块链协议;混合侧链200可以采用独立于第一区块链100和第二区块链100的智能合约和容错机制;混合侧链100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三区块链协议;混合侧链100中的所述多个节点中,至少包括第一侧链节点01和第二侧链节点02;第一侧链节点01被部署于第一区块链100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一区块链100中的节点通信——换句话说,第一侧链节点01既是混合侧链100中的节点,也同时是第一区块链100中的节点;类似地,第二侧链节点02被部署于第二区块链100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通信——换句话说,第二侧链节点02既是混合侧链100中的节点,也同时是第二区块链100中的节点。
通过上述结构,第一区块链100可以与混合侧链200通信和交易,第二区块链100可以与混合侧链200,这样就能够实现第一区块链100与第二区块链100的通信和交易,例如第一区块链100先向混合侧链200转移一笔数字资产,然后混合侧链200再向第二区块链100转移相同价值的一笔数字资产,这样就完成了从第一区块链100向第二区块链100转换数字资产。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块链100中的节点能够向混合侧链2000发起交易,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一区块链100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第一区块链100创建一个SPV证明发送到混合侧链200的第一侧链节点01;混合侧链200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200上解锁与第一区块链100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这样,就完成了从第一区块链100向混合侧链200转移数字资产。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混合侧链200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一区块链100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200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混合侧链200中的第一侧链节点01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一区块链100;第一区块链100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第一区块链100解锁与混合侧链200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这样,就完成了从混合侧链200向第一区块链100转移数字资产。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区块链100中的节点能够向混合侧链200发起交易,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二区块链100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第二区块链100创建一个SPV证明发送到混合侧链200的第二侧链节点02;混合侧链200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200上解锁与第二区块链100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这样,就完成了从第二区块链100向混合侧链200转移数字资产。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混合侧链200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二块链区块链100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200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混合侧链200中的第二链节点02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二区块链100;第二区块链100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第二区块链100解锁与混合侧链200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这样,就完成了从混合侧链200向第二区块链100转移数字资产。
一些实施例中,混合侧链200的节点中,还可以包括未被部署在任意一个区块链100中的节点,例如混合侧链200中的节点中,还包括未被部署于第一区块链100所在网络中和第二区块链100所在网络中的第三侧链节点03——例如图4就是一个例子。
可以看到,用户可以通过混合侧链200中的任意一个节点,例如第一侧链节点01、第二侧链节点02或第三侧链节点03中任意一个节点,来管理区块链100,例如管理第一区块链100和第二区块链100。这些区块链100通过混合侧链200可以完成数字资产的交换。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于多链融合系统的混合侧链200,混合侧链200可以与多个区块链100通信连接,例如至少与第一区块链100和第二区块链100通信连接,其中:第一区块链100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一区块链协议;第二区块链100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二区块链协议。
混合侧链200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三区块链协议;混合侧链中的这些节点中,至少包括第一侧链节点01和第二侧链节点02;第一侧链节点01被部署于第一区块链100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一区块链100中的节点通信;第二侧链节点02被部署于第二区块链100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二区块链100中的节点通信。
一些实施例中,混合侧链200采用独立于第一区块链100和第二区块链100的智能合约和容错机制。
下面对混合侧链200的具体通信、交易过程进行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混合侧链200能够接收第一区块链100中的节点发起的交易,其中第一区块链100在发起交易后,会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一区块链100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混合侧链200的第一侧链节点01能够接收到由第一区块链100创建一个SPV证明;混合侧链200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200上解锁与第一区块链100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这是混合侧链200响应第一区块链100发起的交易的例子。同样地,混合侧链200也能主动向第一区块链100发起的交易。下面具体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混合侧链200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一区块链100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200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混合侧链200中的第一侧链节点01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一区块链100,以使得第一区块链100解锁与混合侧链200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类似地,混合侧链200也能够与第二区块链100互相进行交易。下面具体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混合侧链200能够接收第二区块链100中的节点发起的交易,其中第二区块链100在发起交易后,会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二区块链100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混合侧链200的第二侧链节点02能够接收到由第一区块链100创建一个SPV证明;混合侧链200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200上解锁与第一区块链100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这样混合侧链200响应第二区块链100发起的交易的例子。同样地,混合侧链200也能主动向第二区块链100发起的交易。一些实施例中,混合侧链200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二区块链100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200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混合侧链200中的第二侧链节点02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二区块链100,以使得第二区块链100解锁与混合侧链200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本方案设计主要是将多个独立的去中心化平台进行融合,融合机制采用混合侧链的方式,使用多个独立的区块链平台数据可以互通、互信,主链山的数据会在侧链上产生一个等价的新数字资产,从而达到解决不同区块链上的信息孤岛问题。而这里的混合侧链本身也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独立的点对点的区块链平台,在混合侧链上同样可以使用智能合约。
本申请能够实现多链数据融合,通过在侧链上产生一个与主链上相同价值的新数据资产,并且融合后的数据可以对外提供统一的接口,使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侧链平台的提供的统一区块链接口进行对应的数据资产管理和共享、交换等,保证了数据安全的共享的同时,解决了跨链、多链的数据孤立的问题
本文参照了各种示范实施例进行说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范性实施例做出改变和修正。例如,各种操作步骤以及用于执行操作步骤的组件,可以根据特定的应用或考虑与系统的操作相关联的任何数量的成本函数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被删除、修改或结合到其他步骤中)。
虽然在各种实施例中已经示出了本文的原理,但是许多特别适用于特定环境和操作要求的结构、布置、比例、元件、材料和部件的修改可以在不脱离本披露的原则和范围内使用。以上修改和其他改变或修正将被包含在本文的范围之内。
前述具体说明已参照各种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本披露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因此,对于本披露的考虑将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意义上的,并且所有这些修改都将被包含在其范围内。同样,有关于各种实施例的优点、其他优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已如上所述。然而,益处、优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任何能产生这些的要素,或使其变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都不应被解释为关键的、必需的或必要的。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括”和其任何其他变体,皆属于非排他性包含,这样包括要素列表的过程、方法、文章或设备不仅包括这些要素,还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不属于该过程、方法、系统、文章或设备的其他要素。此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耦合”和其任何其他变体都是指物理连接、电连接、磁连接、光连接、通信连接、功能连接和/或任何其他连接。
具有本领域技术的人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的细节进行许多改变。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9)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的多链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以及混合侧链;所述混合侧链分别与所述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通信连接,以使得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能够通过所述混合侧链进行数据资产的交换,和用户通过所述混合侧链管理所述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的数据资产;具体地:
所述第一区块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一区块链协议;所述第二区块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二区块链协议;
所述混合侧链采用独立于所述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和容错机制;所述混合侧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三区块链协议;所述混合侧链中的所述多个节点中,至少包括第一侧链节点和第二侧链节点;所述第一侧链节点被部署于第一区块链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通信;所述第二侧链节点被部署于第二区块链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通信;
其中:
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能够向混合侧链发起交易,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一区块链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第一区块链创建一个SPV证明发送到所述混合侧链的第一侧链节点;所述混合侧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上解锁与第一区块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能够向混合侧链发起交易,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二区块链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第二区块链创建一个SPV证明发送到所述混合侧链的第二侧链节点;所述混合侧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上解锁与第二区块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所述混合侧链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一区块链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所述混合侧链中的第一侧链节点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一区块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第一区块链解锁与混合侧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所述混合侧链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二区块链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所述混合侧链中的第一侧链节点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二区块链;所述第二区块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第二区块链解锁与混合侧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链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侧链中的所述多个节点中,还包括未被部署于第一区块链所在网络中和第二区块链所在网络中的第三侧链节点。
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于多链融合系统的混合侧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侧链至少与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区块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一区块链协议;所述第二区块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二区块链协议;
所述混合侧链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在P2P网络中互联,并运行第三区块链协议;所述混合侧链中的所述多个节点中,至少包括第一侧链节点和第二侧链节点;所述第一侧链节点被部署于第一区块链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通信;所述第二侧链节点被部署于第二区块链所在网络中,能够与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通信;所述混合侧链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一区块链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
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所述混合侧链中的第一侧链节点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一区块链,以使得所述第一区块链解锁与混合侧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侧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侧链中的所述多个节点中,还包括未被部署于第一区块链所在网络中和第二区块链所在网络中的第三侧链节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侧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侧链采用独立于所述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和容错机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侧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采用驱动链模式,所述混合侧链采用SPV模式。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侧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侧链能够接收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发起的交易,其中所述第一区块链在发起交易后,会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一区块链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
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所述混合侧链的第一侧链节点能够接收到由第一区块链创建一个SPV证明;
所述混合侧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上解锁与第一区块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侧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侧链能够接收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发起的交易,其中所述第二区块链在发起交易后,会将数字资产发送到第二区块链中一个特殊的地址,以锁定相应的数字资产;
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所述混合侧链的第二侧链节点能够接收到由第二区块链创建一个SPV证明;
所述混合侧链等待一个重组以防止双花,再在混合侧链上解锁与第二区块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侧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侧链中的节点能够向第二区块链发起交易,在混合侧链中将一笔数字资产锁定;
在一个竞争周期内相应的交易被确定完成后,等待矿工投票,所述混合侧链中的第二侧链节点将矿工投票证明发送给第二区块链,以使得所述第二区块链解锁与混合侧链被锁定的数字资产等价的另一种数字资产。
CN202110334973.9A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及其多链融合系统 Active CN113098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4973.9A CN113098950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及其多链融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4973.9A CN113098950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及其多链融合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8950A CN113098950A (zh) 2021-07-09
CN113098950B true CN113098950B (zh) 2022-09-27

Family

ID=76670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4973.9A Active CN113098950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及其多链融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895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5240A (zh) * 2020-12-01 2021-03-26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承载海量通证流通的多链结构兼容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0032A (zh) * 2016-12-16 2017-05-31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场景下的区块链链间资产转移方法
CN109345387A (zh) * 2018-09-04 2019-02-15 湖南宸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区块链跨链交易方法、跨链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97467B (zh) * 2019-05-05 2021-04-1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针对智能合约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侧链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0443704B (zh) * 2019-06-28 2021-02-19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链发送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98566A (zh) * 2020-04-30 2020-08-28 厦门潭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跨链的网络支付系统
CN111899002B (zh) * 2020-07-27 2024-03-22 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中高效进行跨链信息交易交互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5240A (zh) * 2020-12-01 2021-03-26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承载海量通证流通的多链结构兼容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8950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87029B (zh) 一种区块链多链跨链系统及其实现机制
CN108600301B (zh) 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方法及主区块链
CN110084592A (zh) 区块链互操作性
CN109685489B (zh) 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资产跨链交易方法
CN111598566A (zh) 基于混合跨链的网络支付系统
CN108734574B (zh) 一种区块链的跨链操作方法及区块链管理系统
CN111183445A (zh) 用于数字资产自动承诺结算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76618A (zh) 一种交换区块链系统及相应的通用区块链互操作方法和网络
CN110033271B (zh) 一种跨链交易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232494A1 (en) BLOCK CHAIN NETWORK FOR CONDUCTING CHAIN TRANSACTIONS
Aumayr et al. Blitz: Secure {Multi-Hop} payments without {Two-Phase} commits
WO2018223215A1 (en) Scalable trading platform using central bank issued digital currency
CN106780032A (zh) 一种多链场景下的区块链链间资产转移方法
CN112529706B (zh) 一种去中心化异构公有链资产交换方法
CA3149396A1 (en) Distributed blockchain transaction system
CN112507393B (zh) 一种保障区块链跨链事务一致性的方法
CN113191900A (zh) 一种基于中继链的跨区块链链上权益转让方法及系统
CN111652617B (zh) 跨区块链平台的业务处理系统
CN109523380A (zh) 跨链交易方法及装置
Mao et al. A survey on cross-chain technology: Challenge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CN113098950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混合侧链及其多链融合系统
CN113627906B (zh) 哈希锁定和侧链技术的跨链交易方法、系统、可存储介质
CN115564416A (zh) 一种区块链间资产传递系统
CN113450119A (zh) 一种目录区块链联合可信中继器的跨链对接方法及系统
CN111598389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防范票据市场风险的交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