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1927A - 埋入式温度测量链 - Google Patents

埋入式温度测量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1927A
CN113091927A CN202110299079.2A CN202110299079A CN113091927A CN 113091927 A CN113091927 A CN 113091927A CN 202110299079 A CN202110299079 A CN 202110299079A CN 113091927 A CN113091927 A CN 113091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ircuit
cable body
temperature measuring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90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广辉
周生启
尚琛晶
郭双喜
梁元卜
于洪涛
李园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90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19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1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1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8Protective devices, e.g. cas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包括绝缘缆线体、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多个温度测量模块。由于本发明采用绝缘缆线体作为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温度测量模块的依附载体,相比于现有的测量装置,不用在两段电缆之间设置用于承载温度测量模块的支撑壳体,使得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相对于现有测量装置具备一体化的特点,从而有利于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所承受的各种应力可以更加均匀分散在各个部位上,特别是当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被绞轮收回时,不会出现现有测量装置中因应力集中在用于承载温度测量模块的支撑壳体和电缆之间而导致的支撑壳体与电缆脱离现象;此外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还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埋入式温度测量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埋入式温度测量链。
背景技术
海水的温度等是海洋研究者想要获取的最基本的海洋信息参数,而探头测量技术是获取这些参数的常见技术手段,探头测量技术是研究海洋资源和应用海洋资源的最基本测量技术。由于需要在多个不同深度位置上分别进行温度测量,现有的测量装置中都是在多段缆绳之间依次设置多个温度探头,由于温度探头本身不具备承受拉力的属性,那么两缆绳之间就必须要设置一个用于承载温度探头的硬质的支撑壳体;在使用时,由于缆绳的长度很长,往往采用绞车将缆绳盘绕收卷,在收卷过程中由于支撑壳体不能沿着绞车的绞盘进行弯曲,应力往往会集中在支撑壳体和缆绳之间的结合处,从而容易导致支撑壳体与缆绳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埋入式温度测量链,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其包括绝缘缆线体、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多个温度测量模块;其中,第一电路沿着绝缘缆线体排布在绝缘缆线体内部,第二电路沿着绝缘缆线体排布在绝缘缆线体外周,以使得第一电路通过绝缘缆线体与第二电路绝缘隔离;多个温度测量模块依次设置在绝缘缆线体上,多个温度测量模块均分别与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电连接。
在使用时,将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收卷在绞轮上,测量船将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运载到预定海域,由于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都是沿着绝缘缆线体排布的,那么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都是从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线头延伸到线尾的,投放前,先将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分别与测量船上的监测计算机系统电连接,以使得监测计算机系统与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上的多个温度测量模块电信号连接,然后通过转动绞轮将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释放到海水中;然后监测计算机系统通过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收集温度测量模块所测温度数值;当需要回收时,可以通过转动绞轮将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重新收回。这样,由于本发明采用绝缘缆线体作为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温度测量模块的依附载体,相比于现有的测量装置,不用在两段电缆之间设置用于承载温度测量模块的支撑壳体,使得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相对于现有测量装置具备一体化的特点,从而有利于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所承受的各种应力可以更加均匀分散在各个部位上,特别是当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被绞轮收回时,不会出现现有测量装置中因应力集中在用于承载温度测量模块的支撑壳体和电缆之间而导致的支撑壳体与电缆脱离现象;此外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还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温度测量模块均设置在绝缘缆线体内部。
这样,通过将多个温度测量模块均设置在绝缘缆线体内部,绝缘缆线体可以保护温度测量模块受到外界碰撞而损坏,同时也使得整个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结构更加一体化和外形更加均匀化,进一步降低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缆线体为等线径线缆。
这样,使得整个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结构更加一体化和外形更加均匀化,进一步降低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为电缆芯,电缆芯设置在绝缘缆线体的中心部位。
这样,通过将第一电路为电缆芯,且电缆芯设置在绝缘缆线体的中心部位,使得现有的标准电缆就能够满足绝缘缆线体的使用要求,无需额外进行非标开发生产绝缘缆线体,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与温度测量模块一一对应的第一引线,多个温度测量模块分别通过第一引线与电缆芯电连接。
这样,即实现了温度测量模块与第一电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为屏蔽网套,屏蔽网套套设在绝缘缆线体的外周,且多个温度测量模块均位于屏蔽网套内。
这样,通过采用屏蔽网套套设在绝缘缆线体的外周,屏蔽网套与绝缘缆线体内部的第一电路(电缆芯)绝缘隔离,即实现了第一电路通过绝缘缆线体与第二电路绝缘隔离;此外屏蔽网套在承担温度测量模块与监测计算机系统电信号传送的同时,屏蔽网套还可以避免外界干扰信号对温度测量模块与监测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传输造成干扰,提高了测量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与温度测量模块一一对应的第二引线,多个第二引线均设置成由绝缘缆线体的内部延伸出到外周,多个温度测量模块分别通过第二引线与屏蔽网套电连接。
这样,即实现了温度测量模块与第二电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引线的一端与对应的温度测量模块电连接,第二引线的另一端与屏蔽网套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与温度测量模块一一对应的模块支撑件,模块支撑件上设有多个定位环,定位环套设在绝缘缆线体的位于电缆芯周向部位上,多个温度测量模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模块支撑件上。
这样,由于电缆芯是固定在绝缘缆线体上的,通过将定位环套设在绝缘缆线体的位于电缆芯周向部位上,那么定位环即可通过电缆芯锁紧在绝缘缆线体上,又可以通过绝缘缆线体的位于电缆芯周向部位与电缆芯绝缘隔离,即将电缆芯与设置在定位环上的温度测量模块绝缘隔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凯夫拉抗拉层和外皮层;凯夫拉抗拉层和外皮层依次套设在绝缘缆线体的外周。
这样,通过在绝缘缆线体的外周依次套设凯夫拉抗拉层和外皮层,可以增强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抗拉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测量装置中的缆绳和支撑壳体盘绕收卷在绞车的绞盘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单个温度测量模块以及与之对应的绝缘缆线体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埋入式温度测量链配合绞车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埋入式温度测量链中温度测量模块通过定位环套设置在绝缘缆线体上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设置有凯夫拉抗拉层和外皮层的图2所示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处于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设置有凯夫拉抗拉层和外皮层的图2所示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绝缘缆线体、11-第一电路、12-第二电路、13-温度测量模块、2-第一引线、21-第二引线、22-模块支撑件、23-定位环、3-凯夫拉抗拉层、31-外皮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2至图9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结构。
如图2至图7所示,该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包括绝缘缆线体1、第一电路11、第二电路12、以及多个温度测量模块13;其中,第一电路11沿着绝缘缆线体1排布在绝缘缆线体1内部,第二电路12沿着绝缘缆线体1排布在绝缘缆线体1外周,以使得第一电路11通过绝缘缆线体1与第二电路12绝缘隔离;多个温度测量模块13依次设置在绝缘缆线体1上,多个温度测量模块13均分别与第一电路11和第二电路12电连接。
在使用时,将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收卷在绞轮上,测量船将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运载到预定海域,由于第一电路11和第二电路12都是沿着绝缘缆线体1排布的,那么第一电路11和第二电路12都是从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线头延伸到线尾的,投放前,先将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第一电路11和第二电路12分别与测量船上的监测计算机系统电连接,以使得监测计算机系统与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上的多个温度测量模块13电信号连接,然后通过转动绞轮将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释放到海水中;然后监测计算机系统通过第一电路11和第二电路12收集温度测量模块13所测温度数值;当需要回收时,可以通过转动绞轮将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重新收回。这样,由于本发明采用绝缘缆线体1作为第一电路11、第二电路12以及温度测量模块13的依附载体,相比于现有的测量装置,不用在两段电缆之间设置用于承载温度测量模块13的支撑壳体,使得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相对于现有测量装置具备一体化的特点,由于绝缘缆线体1采用柔性绝缘材料制作而成,使得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能够等弧度地弯曲缠绕在绞车的绞盘上,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区域,从而有利于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所承受的各种应力可以更加均匀分散在各个部位上,特别是当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被绞轮收回时,不会出现现有测量装置中因应力集中在用于承载温度测量模块13的支撑壳体和电缆之间而导致的支撑壳体与电缆脱离现象;此外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还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测量模块13中设有电容,每次监测计算机系统向温度测量模块13发送指令时,该电容可以储存电量,用以支持温度测量模块13的工作。图1为现有的测量装置中的缆绳和支撑壳体盘绕收卷在绞车的绞盘上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于缆绳的长度很长,往往采用绞车将现有测量装置的缆绳盘绕收卷,在收卷过程中由于支撑壳体不能沿着绞车的绞盘进行弯曲,应力往往会集中在支撑壳体和缆绳之间的结合处,从而容易导致支撑壳体与缆绳脱离。
进一步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按预设距离将多个温度测量模块13依次排布,然后分别对各个温度测量模块13进行单独编码,以使得可以将各个温度测量数值与相应的深度进行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温度测量模块13均设置在绝缘缆线体1内部。这样,通过将多个温度测量模块13均设置在绝缘缆线体1内部,绝缘缆线体1可以保护温度测量模块13受到外界碰撞而损坏,同时也使得整个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结构更加一体化和外形更加均匀化,进一步降低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形。在测量海水温度时,海水温度通过绝缘缆线体1传导给温度测量模块13。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缆线体1为等线径线缆。这样,使得整个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结构更加一体化和外形更加均匀化,进一步降低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11为电缆芯,电缆芯设置在绝缘缆线体1的中心部位。这样,通过将第一电路11为电缆芯,且电缆芯设置在绝缘缆线体1的中心部位,使得现有的标准电缆就能够满足绝缘缆线体1的使用要求,无需额外进行非标开发生产绝缘缆线体1,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与温度测量模块13一一对应的第一引线2,多个温度测量模块13分别通过第一引线2与电缆芯电连接。这样,即实现了温度测量模块13与第一电路11电连接。详细地,第二引线21的一端与对应的温度测量模块13电连接,第二引线21的另一端与屏蔽网套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12为屏蔽网套,屏蔽网套套设在绝缘缆线体1的外周,且多个温度测量模块13均位于屏蔽网套内。这样,通过采用屏蔽网套套设在绝缘缆线体1的外周,屏蔽网套与绝缘缆线体1内部的第一电路11(电缆芯)绝缘隔离,即实现了第一电路11通过绝缘缆线体1与第二电路12绝缘隔离;此外屏蔽网套在承担温度测量模块13与监测计算机系统电信号传送的同时,屏蔽网套还可以避免外界干扰信号对温度测量模块13与监测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传输造成干扰,提高了测量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与温度测量模块13一一对应的第二引线21,多个第二引线21均设置成由绝缘缆线体1的内部延伸出到外周,多个温度测量模块13分别通过第二引线21与屏蔽网套电连接。这样,即实现了温度测量模块13与第二电路12电连接。详细地,在生产制作时,可以采用现有的标准电缆作为绝缘缆线体1,然后按照预设位置在标准电缆上开设凹槽,该凹槽延伸到标准电缆的电缆芯上,然后再将温度测量模块13放入到凹槽内,温度测量模块13通过第一引线2与电缆芯电连接,然后再通过注塑或者硫化的方式将凹槽填充复原,使得温度测量模块13被封装在凹槽内,在这过程中,第二引线21是延伸在外的,不被封装在凹槽内;然后将第二引线21缠绕在绝缘缆线体1的外周上,然后屏蔽网套箍套在绝缘缆线体1的外周,同时屏蔽网套与第二引线21导电接触配合,即实现了第二电路12(屏蔽网套)与温度测量模块13电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与温度测量模块13一一对应的模块支撑件22,模块支撑件22上设有多个定位环23,定位环23套设在绝缘缆线体1的位于电缆芯周向部位上,多个温度测量模块1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模块支撑件22上。这样,由于电缆芯是固定在绝缘缆线体1上的,通过将定位环23套设在绝缘缆线体1的位于电缆芯周向部位上,那么定位环23即可通过电缆芯锁紧在绝缘缆线体1上,又可以通过绝缘缆线体1的位于电缆芯周向部位与电缆芯绝缘隔离,即将电缆芯与设置在定位环23上的温度测量模块13绝缘隔离。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模块支撑件22设置为由导电材料制成,模块支撑件22与温度测量模块13的接线端口电连接,第二引线21电连接在模块支撑件22上,第二引线21通过模块支撑件22间接地与温度测量模块13实现电连接。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凯夫拉抗拉层3和外皮层31;凯夫拉抗拉层3和外皮层31依次套设在绝缘缆线体1的外周。这样,通过在绝缘缆线体1的外周依次套设凯夫拉抗拉层3和外皮层31,可以增强本埋入式温度测量链的抗拉特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缆线体、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多个温度测量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沿着所述绝缘缆线体排布在所述绝缘缆线体内部,所述第二电路沿着所述绝缘缆线体排布在所述绝缘缆线体外周,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路通过所述绝缘缆线体与所述第二电路绝缘隔离;
多个所述温度测量模块依次设置在所述绝缘缆线体上,多个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均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均设置在所述绝缘缆线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缆线体为等线径线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为电缆芯,所述电缆芯设置在所述绝缘缆线体的中心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与所述温度测量模块一一对应的第一引线,多个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电缆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为屏蔽网套,所述屏蔽网套套设在所述绝缘缆线体的外周,且多个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均位于所述屏蔽网套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与所述温度测量模块一一对应的第二引线,多个所述第二引线均设置成由所述绝缘缆线体的内部延伸出到外周,多个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屏蔽网套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线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温度测量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屏蔽网套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与所述温度测量模块一一对应的模块支撑件,所述模块支撑件上设有多个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套设在所述绝缘缆线体的位于所述电缆芯周向部位上,多个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模块支撑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埋入式温度测量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凯夫拉抗拉层和外皮层;
所述凯夫拉抗拉层和所述外皮层依次套设在所述绝缘缆线体的外周。
CN202110299079.2A 2021-03-20 2021-03-20 埋入式温度测量链 Pending CN1130919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9079.2A CN113091927A (zh) 2021-03-20 2021-03-20 埋入式温度测量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9079.2A CN113091927A (zh) 2021-03-20 2021-03-20 埋入式温度测量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1927A true CN113091927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6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9079.2A Pending CN113091927A (zh) 2021-03-20 2021-03-20 埋入式温度测量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19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5322A (zh) * 2022-06-07 2022-07-05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温度链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5322A (zh) * 2022-06-07 2022-07-05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温度链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26464B1 (en) Cable sectional assembly which houses concatenated electronic modules
US4110554A (en) Buoyant tether cable
CN113091927A (zh) 埋入式温度测量链
CN103339690A (zh) 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210693A1 (zh) 拖拽性较好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固体拖缆
JPS6127510A (ja) 光海底ケ−ブルの海中分岐装置
CN214667306U (zh) 温度测量链结构
CN113155103A (zh) 漂流式海洋观测系统
US3866162A (en) Geophone takeout assembly for seismic cables
CN215374290U (zh) 拖曳式温度链
CN105825939A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水密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07490219U (zh)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
FI59893C (fi) Dragfast elektrisk foerbindning mellan koaxialkabelaendar
CN113091954A (zh) 拖曳式温度观测系统
US6483775B1 (en) Bird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 a marine seismic cable
WO2019210692A1 (zh) 海洋地震勘探用固体拖缆
US7629803B1 (en) Probe card assembly and test probes therein
CN214667333U (zh) 边界层温度链
US4378464A (en) Cable for prospecting
CN113074836A (zh) 边界层温度观测系统
RU152826U1 (ru) Передающий кабель, снабженный анкером
CN210429407U (zh) 同轴电缆及采用同轴电缆的电缆卷盘集电箱
CN209859678U (zh) 一种紧凑型电缆
CN208655261U (zh) 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固体拖缆
CN218497830U (zh) 用于微小信号的多芯低噪音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