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1472B - 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1472B
CN113081472B CN201911334462.6A CN201911334462A CN113081472B CN 113081472 B CN113081472 B CN 113081472B CN 201911334462 A CN201911334462 A CN 201911334462A CN 113081472 B CN113081472 B CN 113081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nnection
channel
phacoemulsification handpiece
proxi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344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81472A (zh
Inventor
邓玮鑫
胡瑞申
张肇祺
张劼
常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imally Invasive Vision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imally Invasive Vision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Vision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imally Invasive Vision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344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1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1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1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81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1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7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 A61F9/00736Instruments for removal of intra-ocular material or intra-ocular injection, e.g. cataract instruments
    • A61F9/00745Instruments for removal of intra-ocular material or intra-ocular injection, e.g. cataract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7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 A61F9/008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using laser
    • A61F2009/00885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using laser for treating a particular disease
    • A61F2009/00887Catara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所述超声乳化手持件包括手柄、中转连接器、衬套、乳化针、管道部,其中所述手柄内设置有超声振子,所述衬套、所述乳化针及所述管道部均通过所述中转连接器与所述手柄可拆卸地连接。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进行眼部手术时,可将所述手柄与其他部件拆分开,因而在对其他部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时,无需对手柄进行高温高压处理,避免对超声振子造成损伤而降低手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
背景技术
白内障是一种由于眼内晶状体变得浑浊而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的眼科疾病。目前,通过手术摘除病变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治疗方法,被称为超声乳化术。具体而言,通过高频(频率通常为 40kHz)超声能量来粉碎或乳化病变的晶状体,然后将这些破碎或乳化的物质吸出眼睛,最后植入人工晶状体。
超声乳化手术主要采用超声乳化设备完成。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超声乳化设备包括壳体10、超声振子20、液流系统、衬套40 及乳化针(图中未示出),所述超声振子20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所述液流系统包括抽吸管路31和灌注管路(图中未示出),所述抽吸管路31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并贯穿所述超声振子20,所述乳化针与所述超声振子20连接,并与所述抽吸管路31连通,所述衬套40套设在所述乳化针的外部,并与所述灌注管路连通。其中,所述超声振子20用于产生超声振动,并经由所述乳化针作用于病变晶状体上,在高频振动所产生的机械作业与空化作用下,眼部病变的晶状体破碎或乳化而变为乳糜状物质,所述抽吸管路31用于吸取所述乳糜状物质,所述灌注管路用于向眼睛内灌注盐溶液,以维持前房 (即眼球中角膜后方与虹膜以及晶状体之间的空腔)的深度压强及角膜的弧形结构。
在每次进行手术之前都需要对超声乳化设备进行灭菌消毒,以避免手术过程中因液流系统、衬套、乳化针中存在病菌而对手术带来不利影响。然而现有的超声乳化设备中,抽吸管路设置于手柄内部并贯穿超声振子,使得在灭菌消毒时需要连同超声振子一起进行灭菌消毒。灭菌过程中,整个超声乳化设备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这将对超声振子造成损伤而缩短超声乳化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无需对超声振子进行高温高压的灭菌操作,避免对超声振子造成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包括:
手柄,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超声振子;
中转连接部,与所述超声振子可拆卸地连接,并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衬套,为轴向贯通的中空结构,并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远端的周面上开设有灌注通孔,所述第一远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开口;
乳化针,具有轴向贯通的内孔,并具有相对的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所述第二近端设置在所述衬套内部,并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远端从所述第一开口处延伸至所述衬套外部;以及,
管道部,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连接,并包括抽吸管道和灌注管道,且所述抽吸管道经由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乳化针的内孔连通,所述灌注管道经由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衬套内壁与乳化针的外壁之间所形成的通道与所述灌注通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管道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道部包括第二壳体,至少部分所述抽吸管道和所述灌注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道部还包括与所述抽吸管道和所述灌注管道分别连通的连接管组,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与所述中转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固定。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滑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表面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子连接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在周向上保持相对静止。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并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向外延伸;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可容纳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第一容纳空间。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贯通所述第一壳体,并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二子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滑块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在轴向上保持相对静止。
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近端连接并凸出所述第二壳体的近端;
所述滑块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外表面上的驱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阻挡块,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驱动块和所述阻挡块的第二限位部;所述驱动块、所述阻挡块及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子连接部的第二容纳空间。
可选地,所述中转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三近端和第三远端,所述第三近端与所述超声振子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通道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二通道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均位于所述中转连接部的周面上,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位于所述第三近端之端面上,且所述第二出口环绕所述第一进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为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部分沿轴线由远及近地延伸,所述第一通道的近端部分从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部分的近端延伸到所述中转连接器的周面的所述第二进口处;
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部分为一围绕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部分的环状槽,所述第二通道的近端部分为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部分连通。
可选地,所述乳化针与所述中转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和/或,所述衬套与所述中转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和/或,所述管道部与所述中转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转连接部与所述超声振子螺纹连接;和/或,所述乳化针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螺纹连接;和/或,所述衬套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乳化针的第二远端具有刃脚,所述刃脚的角度α小于或等于60°。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远端壳体、近端壳体和尾塞,所述远端壳体和所述近端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并具有轴向贯通的内腔,所述内腔具有相对的第四近端和第四远端,所述尾塞与所述近端壳体连接,以封闭所述第四近端。
可选地,所述超声振子包括变幅杆、压电元件、后配重和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五近端和第五远端,所述第五近端与所述后配重螺纹连接,所述第五远端端贯穿所述压电元件并与所述变幅杆螺纹连接,所述变幅杆与所述中转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声乳化系统,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和超声波发生器,其中所述超声振子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超声乳化系统还包括抽吸源,所述抽吸源与所述抽吸管道连接。
可选地,所述超声乳化系统还包括灌注装置,所述灌注装置与所述灌注管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前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包括手柄、中转连接部、衬套、乳化针及管道部,其中所述手柄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超声振子,所述中转连接部与所述超声振子可拆卸地连接并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衬套为中空结构并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远端上开设有灌注通孔,所述乳化针具有轴向贯通的内孔,相对的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所述第二近端设置在所述衬套内部并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远端延伸至所述衬套外部,所述管道部包括抽吸管道和灌注管道,且所述抽吸管道经由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乳化针的内孔连通,所述灌注管道经由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灌注通孔连通。也就是说,所述中转连接部、所述衬套、所述乳化针及所述管道部与所述手柄构成可分离的结构,在手术前对将所述中转连接部、所述衬套、所述乳化针及所述管道部从所述手柄上拆卸后进行高温高压灭菌,而所述手柄无需进行高温高压灭菌,进而避免对超声振子造成损伤。或者,所述中转连接部、所述衬套、所述乳化针及所述管道部可以被设计为耗材,每次手术前进行更换即可,同样无需对手柄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所述衬套、所述乳化针及所述管道部分别与所述中转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使得所述超声乳化手持件可具有更为灵活的使用方式。例如所述衬套、所述乳化针及所述管道可为耗材,在每次手术前进行更换,而所述中转连接部为可重复使用的部件,这样每次手术前仅需对所述中转连接部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超声乳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整体结构的等距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右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中转连接部的等距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中转连接部的右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中转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中的衬套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乳化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乳化针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中转连接部、衬套及乳化针的配合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中转连接部、衬套及乳化针配合时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应用于眼部手术时,中转连接部、衬套及乳化针内的物质流向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管道部的等距视图,图示中管道部上设有连接管组;
图16是图15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管道部的近端视图;
图17a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第一壳体与管道部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示中管道部尚未安装到预定位置;
图17b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第一壳体与管道部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示中管道部被滑块锁定;
图18a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滑块在一个方向上的视图;
图18b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滑块在另一个方向上的视图;
图19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手柄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手柄之尾塞的等距视图;
图22是图7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尾塞的右视图;
图23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超声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超声振子的剖视图;
图25是图23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超声振子的爆炸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超声乳化手持件的超声振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复数形式“多个”包括两个以上的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以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白内障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感染性眼内炎和眼前节综合症(TASS),其中,眼前节综合征是一种眼前房急性炎症,一般发生在眼前房手术后12-48小时内,会引起视力模糊、眼前节积脓及炎症、角膜肿胀等不良反应。由于眼睛的体积小,对化学和微生物污染非常敏感,因此手术器械(例如超声乳化设备)上残留的化学或微生物污染物都有可能会引发眼前节综合症。故在眼部手术前需要按照规范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灭菌。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超声乳化设备的液流系统(即抽吸管路和灌注管路)均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内部,且所述抽吸管路还贯穿所述超声振子。该超声乳化设备的示范性灭菌消毒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断开超声乳化设备与外接部件的连接;之后,以干净且不起球的软布擦除壳体上的残留物;之后用无菌无离子水冲洗壳体,并将超声乳化设备的远端(即衬套和乳化针所在的一端)浸入到无菌无离子水中,并采用注射器将至少120ml的无菌无离子水注入抽吸管路和灌注管路;之后采用相同的注射器将至少60ml空气注入抽吸管路和灌注管路以排出无菌无离子水;之后用干净且不起球的软布擦拭壳体;最后将超声乳化设备置于高压灭菌器内进行高温蒸汽灭菌。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超声乳化设备的所有部件(包括超声振子) 均被置入高压灭菌器内进行灭菌。由于抽吸管路和灌注管路均位于壳体内,特别是抽吸管路还贯穿超声振子,为确保灭菌效果,高压蒸汽需要使得超声振子的内腔温度达到灭菌标准并持续一定时间,这对于超声振子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具体地,超声振子是由变幅杆、压电元件和后配重共同构成的,其中压电元件在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时,极易出现退极化现象而影响到超声振子的使用寿命。另外,手术过程中抽吸管路抽吸破碎或乳化的晶状体,以及在采用无菌无离子水冲洗抽吸管道和灌注管道时,超声振子也会接触到这些液体或固液混合物,容易对超声振子造成腐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所述超声乳化手持件包括手柄、中转连接部、衬套、乳化针及管道部。所述手柄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超声振子;所述中转连接部与所述超声振子可拆卸地连接,并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衬套为中空结构,并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中转部连接,所述第一远端上开设有灌注通孔;所述乳化针具有轴向贯通的内孔,并具有相对的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所述第二近端设置在所述衬套内部,并与所述中转部连接,所述第二远端延伸至所述衬套外部;所述管道部包括抽吸管道和灌注管道。其中,所述抽吸管道经由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乳化针的内孔连通,所述灌注管道经由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灌注通孔连通。
所述超声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中而构成手柄,以及所述衬套、乳化针及管道部均通过所述中转连接部与所述超声振子可拆卸地连接,使得手柄与其他部件构成可分离式结构。在进行消毒灭菌时,可仅将衬套、乳化针、管道部及中转连接部置入高温高压灭菌器中进行高温蒸汽灭菌,对于所述手柄可仅对外表面擦拭消毒,而无需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同时所述抽吸管道和灌注管道均与所述超声振子之间无直接接触。不论是在手术过程中还是在消毒过程中,超声振子均不会接触液体或固液混合物,避免对超声振子造成侵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乳化手持件进行介绍。
本文中,术语“近端”、“远端”均是从使用该医疗器械的医生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尽管“近端”、“远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是指该医疗设备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医生的一端,“远端”通常是指远离医生而靠近患者眼部的一端。
请参考图2至图4,并结合图13及图20,所述超声乳化手持件包括手柄100、中转连接部200、衬套300、乳化针400及管道部500。所述手柄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内部的超声振子120。所述中转连接部200与所述超声振子120可拆卸地连接,并具有第一通道210和第二通道220。所述乳化针400具有轴向贯通的内孔,并具有相对的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所述内孔与所述第一通道210连通,所述第二近端与所述中转连接部200连接。所述衬套300为轴向贯通的中空结构,用以容纳所述中转连接部200的远端 (即后文中述及的第三远端)和所述乳化针400的第二近端,所述衬套300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中转连接部200连接,所述第一远端的周面上开设有灌注通孔310,同时所述第一远端的端面还设有第一开口,用以使所述乳化针400的第二远端从所述第一开口处延伸至所述衬套300外部。所述管道部500与所述中转连接部200连接,并包括抽吸管道510和灌注管道520。其中,所述抽吸管道510经由所述第一通道210与所述乳化针400的内孔连通,所述灌注管道520经由所述第二通道220,及所述衬套300的中空内壁与中转连接部200的外壁之间形成的通道,与所述灌注通孔 310连通。
所述中转连接部200、所述衬套300、所述乳化针400及所述管道部500均可布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外部。通过所述中转连接部 200连接所述手柄100与其他部件,且所述中转连接部200与所述手柄100可拆卸地连接,使得中转连接部200及其他部件均可作为耗材使用,每次手术前直接对这些部件进行更换,而所述手柄100仅需在手术前对第一壳体110的外表面擦拭消毒,无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者,中转连接部200及其他部件也可在消毒灭菌之后重复使用,此种情况下,只需要将这些部件与所述手柄100进行拆卸分离后再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所述手柄100仍无需进行高压灭菌。由此可避免对第一壳体110内的超声振子120造成损坏。
以下将介绍所述超声乳化手持件各部件的具体结构及配合关系。
图5至图7示出了所述中转连接部200的结构。如图5-图7所示,所述中转连接器200具有相对的第三近端和第三远端,其中所述第三近端与所述超声振子120连接,优选可拆卸地连接,例如螺纹连接。所述中转连接器200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请重点参考图5和图 7,所述第一通道210具有第一出口211和第一进口212,所述第二通道220具有第二进口221和第二出口222,其中所述第一出口211 用于与所述抽吸管道510连接,所述第二进口221用于与所述灌注管道520连接。所述第一出口211和所述第二进口221均位于所述中转连接器200的周面上,所述第一进口212和所述第二出口222均设置在所述第三远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出口222环绕所述第一进口212 设置。优选,所述第一进口212位于所述第三远端之端面的中部,例如中心位置。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通道210为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道210的远端部分沿轴线由远及近地延伸,所述第一通道210的近端部分从所述第一通道210的远端部分的近端延伸到所述中转连接器200的周面的所述第二进口221处。所述第二通道220的远端部分为一围绕所述第一通道210的远端部分的环状槽,所述第二通道220 的近端部分为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二通道220的远端部分连通。
图10及图11示出了所述乳化针400的结构。所述乳化针400用于提供与第一通道210连通的通道。具体请参考图10、图11并接合图12及图13,所述乳化针400为细长的结构,并具有轴向贯通的内孔。所述乳化针400与所述中转连接部200优选可拆卸连接。连接后,所述轴向贯通的内孔与所述第一通道210连通。优选,所述乳化针400的第二近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道220的远端部分的最小直径(即环状第二出口222的内径),以免阻挡第二通道220中的液体流动。更具体地,所述乳化针400的第二近端具有外螺纹;所述中转连接部200的第一通道210的远端具有与之相匹配的内螺纹。并且所述乳化针400的第二远端具有刃脚401,所述刃脚401的角度α小于或等于60°,优选地,所述刃脚401的角度α为15°、30°、45°等。所述乳化针400可采用金属制作。
图8及图9示出了所述衬套300的结构。所述衬套300用于提供与第二通道220连通的通道。所述衬套300为轴向贯通的中空结构,用以容纳所述中转连接部200的第三远端和所述乳化针400的第二近端,所述衬套300的中空内壁与中转连接部200的外壁之间形成与第二通道220连通的通道。具体请参考图8、图9,并结合图12、图 13,所述衬套300的中空内壁可呈漏斗状结构,且位于所述第一近端中空内壁的内径大于位于所述第一远端的中空内壁的内径。所述第一远端之端面形成为第一开口320,以供所述乳化针400贯穿。优选,所述第一远端的中空内壁的内径大于乳化针400的第二远端外径,以隔绝乳化针400的振动。所述灌注通孔31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并开设在所述第一远端的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300与所述中转连接部200可拆卸连接。例如,请参考图6、图9及图13,所述中转连接部200之第三远端的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衬套300之第一近端的中空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将所述衬套300套设在所述中转连接部200上,并使两者螺纹配合连接。但应注意,所述衬套300的近端与中转连接部200配合部分的轴向长度不宜过长,以免遮挡所述第一通道210之第一出口211以及所述第二通道220之第二进口221。请继续参考图13,当所述衬套 300、所述中转连接部200和所述乳化针400配合后,所述乳化针400 的第二远端需从所述第一开口320处延伸至所述衬套300的外部。这样一来,所述中转连接部200可以为可重复使用的部件,接触病患位置的所述衬套300和所述乳化针400仍可作为耗材,在每次手术前仅对所述中转连接部200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而所述衬套300和所述乳化针400可在手术前进行更换,以使所述超声乳化手持件具有更为灵活的使用方式。
所述抽吸管道510用于与抽吸源(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灌注管道520用于与灌注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请参考图14,手术时,所述手柄110用于产生超声振动,所述中转连接部200用于将超声振动传递至所述乳化针400,并由所述乳化针400作用于眼部病变的晶状体,以使病变的晶状体破碎或乳化而形成乳糜状物质。所述抽吸源产生抽吸力,使得已形成为乳糜状物质的病变晶状体被抽吸,并按照图中箭头A所示方向被转移出眼部,即所述乳糜状物质经由所述乳化针400的轴向贯通的内孔和第一通道210后进入抽吸管道(图 14中未示出),最后进入废液袋中进行存储。在抽吸所述乳糜状物质时亦会夹带眼部的其他液体(例如眼前房液或粘弹剂等),导致眼部组织的压强不平衡,因此还需要向眼部灌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等灌注液,以保持眼部(具体是前房)压强平衡并维持角膜的弧形结构。所述灌注液的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B所示,即所述灌注液从外部灌注装置进入所述灌注管道(图14中未示出),经由所述第二通道220、衬套300的中空内壁与中转连接部200的外壁之间形成的通道后从所述灌注通孔310流入眼部组织。另外,乳化针400在传递超声振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所述灌注液还可以对所述乳化针400进行降温,以避免所述乳化针400灼伤眼部组织。同时,所述衬套300还可以隔绝乳化针400的振动,以避免对其他眼部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进一步地,为方便操作以及避免管道部500出现缠绕现象,优选所述管道部500为一体结构。具体地,请参考图15及图16,所述管道部500包括第二壳体530,所述第二壳体530上开设有两条并列的管道,这两条管道分别为所述抽吸管道510和所述灌注管道520。所述管道部500还优选通过连接管组600与所述中转连接部200可拆卸地连接,即所述连接管组600包括第一连接管610和第二连接管 620,所述第一连接管610用于通过鲁尔公接头连接所述抽吸管道510 和所述第一出口211,所述第二连接管620用于通过鲁尔公接头连接所述灌注管道520与所述第二进口221。所述第一连接管610和所述第二连接管620可为柔性管。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部500还与所述手柄100之第一壳体110可拆卸地连接。例如,请参考图17a及图17b,并结合图4、图15及图19,所述第二壳体530上设有连接部540,所述第一壳体110上设有安装部140,所述安装部540与所述连接部140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壳体530与所述第一壳体110相固定。
详细地,所述安装部14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0之外表面上的第一滑槽141。所述第一滑槽141沿所述第一壳体110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滑槽141的一端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滑槽14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0的表面的第一限位部1411,用以阻止第二壳体530周向移动。相应地,所述连接部540包括第一子连接部541,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411连接实现阻止第二壳体530周向移动。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部1411与所述第一壳体110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例如,所述第一限位部1411的横截面为倒L字形。所述第一子连接部541与所述第二壳体530连接,并从所述第二壳体530的两侧向外延伸。连接的时候,所述第一子连接部541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然后沿第一滑槽141约束的方向轴向移动。
所述安装部14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0之外表面上的第二滑槽142。所述第二滑槽142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41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滑槽142贯通第一壳体110,且沿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槽142内还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块143,用于阻止第二壳体530轴向移动。请参考图18a和图18b,所述滑块143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0之外表面上的驱动块143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内部的阻挡块143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驱动块1431和所述阻挡块1432的第二限位部1433。所述驱动块1431用于被驱动使滑块143沿第二滑槽142移动,所述阻挡块用于防止滑块 143从第二滑槽142滑脱。且所述驱动块1431、所述阻挡块1432及所述第二限位部1433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相应地,如图15、图 16及图17a所示,所述连接部540还包括第二子连接部542。所述第二子连接部542与所述第二壳体530的近端连接,并凸出所述第二壳体530的近端。当所述滑块143与所述第二子连接部542配合时,所述第二子连接部542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以实现阻止第二壳体 530的轴向移动。
请继续参考图17a和图17b,组装所述管道部500与所述手柄 100时,先将所述第一子连接部541从所述第二开口处插入所述第一滑槽141,此时所述第一限位部1411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由此所述管道部500在周向上便被固定。之后,沿所述第二滑槽142将所述滑块143滑动至所述第二开口处,此时所述第二子连接部542便可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之中,以使得所述管道部500在所述第一壳体110的轴向上被固定。
可理解,以上仅介绍了所述管道部500与所述第一壳体110的一种连接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管道部500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0上。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0为拼装式结构,即由多个组件组成。具体地,请参考图19至图22,所述第一壳体110包括远端壳体111、近端壳体112和尾塞113。前述的安装部140就可以设置在所述远端壳体111的外表面上。所述远端壳体111和所述近端壳体112可拆卸密封连接,且具有轴向贯通的内腔,所述内腔具有相对的第四近端和第四远端。所述尾塞113设置所述近端壳体112远离所述远端壳体111的一端,以封闭所述内腔的第四近端。具体地,所述尾塞113插入所述内腔的第四近端,并与所述内腔的内壁紧密贴合。可选地,所述尾塞113与所述内腔的内壁之间通过胶粘剂粘接,以增加连接力和密封性。可选地,所述尾塞113与所述近端壳体11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硅胶制成的O形密封圈(图中未标注),从而保证所述第一壳体110在所述第四近端的密封性。另外,如7及图8所示,所述尾塞113上还开设有电缆孔1131,所述电缆孔1131用于供电缆线穿过。
本实施例对于所述超声振子120的具体结构并无严格限制,但优选所述超声振子120为非中空的结构。具体地,请参考图23至图26 所示,所述超声振子120包括变幅杆121、压电元件122、后配重123 和螺纹连接件124。所述螺纹连接件124可具体为螺杆。所述压电元件122由电极片及压电陶瓷片构成,其中电极片优选由未淬火的铍铜合金或者碳钢制成,压电陶瓷是采用锆钛酸铅(PZT)制成的环状结构,且所述压电陶瓷表面镀银以增强导电性。所述压电元件122与电缆线连接,并在通电的情况下,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述变幅杆121用于将机械能放大并耦合,之后再传递至所述乳化针400;所述后配重123用于实现振动的无障板单向辐射。
请参考图20,所述变幅杆121的近端,即朝向所述压电元件122 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211,所述连接孔1211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压电元件122整体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后配重123也为空心圆柱结构,且所述后配重123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连接件124具有相对的第五近端和第五远端,且所述第五近端和所述第五远端上均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螺纹连接件124的第五近端与所述后配重123螺纹连接,所述第五远端贯穿所述压电元件122后与所述变幅杆121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件124连接所述变幅杆121和所述后配重123,以使所述压电元件122紧紧地夹持在所述变幅杆121与所述后配中123之间,使得超声振子120各部件之间连接紧密,避免超声振子120通电负载后出现移位。较佳地,所述螺纹连接件124与所述后配重123相互配合的螺纹之间还涂覆有胶粘剂,以使两者粘接,从而可进一步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避免因螺纹松动而改变预紧力。另外,所述变幅杆121与所述螺纹连接件124之间设有密封圈125,以达到保护螺纹和加固连接的作用,所述密封圈125可采用硅胶密封圈。
继续参考图20,所述超声振子12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内腔中,其中所述变幅杆121位于所述远端壳体111内,并且近端部分延伸至所述近端壳体112内,远端部分延伸出所述远端壳体111,以便于与其他部件连接。所述压电元件122及所述后配重123均位于近端壳体112内。所述手柄100还包括泛塞封130,所述泛塞封130 套设在所述变幅杆121的远端,且所述泛塞封130与所述变幅杆121 的外表面及所述远端壳体111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以固定和密封所述变幅杆121。所述近端壳体112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凸台1121,所述变幅杆121的近端上设有法兰1212,所述法兰1212与所述凸台 1121连接。优选地,所述法兰1212与所述凸台1121之间设有密封圈126,所述密封圈126用于防止手术中或手术后清洗手柄100时,液体进入近端壳体112内部而影响压电元件122的性能。所述密封圈 126可为硅胶密封圈。
基于上述连接方式,采用拼装式结构的第一壳体110可便于所述超声振子120的安装。具体地,在组装超声振子120与第一壳体110 时,可先将所述超声振子120置于所述近端壳体112中,并通过所述凸台1121与所述法兰1212连接,以将所述超声振子120固定于所述近端壳体112内。之后安装尾塞113,并将所述压电元件122上连接的电缆线穿过所述电缆孔1131,之后在所述变幅杆121上套设所述泛塞封130,最后安装所述远端壳体111即可。
另外,所述超声振子120的变幅杆121与所述中转连接部200可拆卸连接。请参考图6、图23,并结合图3,所述变幅杆121远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13,所述第二连接孔1213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中转连接器200的第三近端上设有突出部230,所述突出部230 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突出部230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13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超声乳化系统,所述超声乳化系统包括所述超声乳化手持件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电缆与所述超声振子电性连接。在工作时,所述超声乳化发生器将市电转化为高频交流电信号,以向所述超声振子提供电能,产生超声振动。所述超声振动由所述乳化针传递至眼部组织。所述乳化针因超声振动而在轴向上产生位移,通常该位移为100um左右。
可选地,所述超声乳化系统还可包括抽吸源,所述抽吸源用于与所述抽吸管道连接,并提供抽吸力,以便于将已形成为乳糜状的病变晶状体吸出眼部组织。所述抽吸源可以是真空泵或蠕动泵等。
可选地,所述超声乳化系统还可包括灌注装置,所述灌注装置用于与所述抽吸管道连接,以在眼部手术过程中提供灌注液。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超声振子;
中转连接部,与所述超声振子可拆卸地连接,并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互隔离,且所述第一通道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通道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通道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二通道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均位于所述中转连接部的周面上;
衬套,为轴向贯通的中空结构,并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连接,且所述衬套不遮挡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远端的周面上开设有灌注通孔,所述第一远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开口;
乳化针,具有轴向贯通的内孔,并具有相对的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所述第二近端设置在所述衬套内部,并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连接且所述内孔与所述第二进口对接贯通,所述第二远端从所述第一开口处延伸至所述衬套外部;以及,
管道部,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连接,并包括抽吸管道和灌注管道,且所述抽吸管道经由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乳化针的内孔连通,所述灌注管道经由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衬套内壁与乳化针的外壁之间所形成的通道与所述灌注通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部包括第二壳体,至少部分所述抽吸管道和所述灌注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部还包括与所述抽吸管道和所述灌注管道分别连通的连接管组,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与所述中转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滑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表面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子连接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在周向上保持相对静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并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向外延伸;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可容纳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第一容纳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贯通所述第一壳体,并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二子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滑块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在轴向上保持相对静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近端连接并凸出所述第二壳体的近端;
所述滑块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外表面上的驱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阻挡块,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驱动块和所述阻挡块的第二限位部;所述驱动块、所述阻挡块及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子连接部的第二容纳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三近端和第三远端,所述第三近端与所述超声振子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通道具有第一进口,所述第二通道具有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位于所述第三近端之端面上,且所述第二出口环绕所述第一进口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为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部分沿轴线由远及近地延伸,所述第一通道的近端部分从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部分的近端延伸到所述中转连接部的周面的所述第二进口处;
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部分为一围绕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部分的环状槽,所述第二通道的近端部分为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部分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针与所述中转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和/或,所述衬套与所述中转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和/或,所述管道部与所述中转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连接部与所述超声振子螺纹连接;和/或,所述乳化针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螺纹连接;和/或,所述衬套与所述中转连接部螺纹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针的第二远端具有刃脚,所述刃脚的角度α小于或等于6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远端壳体、近端壳体和尾塞,所述远端壳体和所述近端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并具有轴向贯通的内腔,所述内腔具有相对的第四近端和第四远端,所述尾塞与所述近端壳体连接,以封闭所述第四近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振子包括变幅杆、压电元件、后配重和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五近端和第五远端,所述第五近端与所述后配重螺纹连接,所述第五远端贯穿所述压电元件并与所述变幅杆螺纹连接,所述变幅杆与所述中转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17.一种超声乳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声乳化手持件和超声波发生器,其中所述超声振子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电性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超声乳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乳化系统还包括抽吸源,所述抽吸源与所述抽吸管道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超声乳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乳化系统还包括灌注装置,所述灌注装置与所述灌注管道连接。
CN201911334462.6A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 Active CN113081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4462.6A CN113081472B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4462.6A CN113081472B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1472A CN113081472A (zh) 2021-07-09
CN113081472B true CN113081472B (zh) 2023-05-05

Family

ID=7666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4462.6A Active CN113081472B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14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3717A (en) * 1985-09-16 1987-02-17 Site Microsurgical Systems, Inc. Aspiration fitting adaptor
SE461010B (sv) * 1985-11-08 1989-12-18 Swedemed Ab Anordning vid ultraljudskniv
WO1989003202A2 (en) * 1987-10-14 1989-04-20 Schneider Richard 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ser emulsification
US5162044A (en) * 1990-12-10 1992-11-10 Storz Instrument Company Phacoemulsification transducer with rotatable handle
US9332973B2 (en) * 2008-10-01 2016-05-10 Covidien Lp Needle biopsy device with exchangeable needle and integrated needle protection
US10874552B2 (en) * 2011-07-08 2020-12-29 Doheny Eye Institute Ocular lens cutting device
TW201919552A (zh) * 2014-03-11 2019-06-01 瑞士商諾華公司 用於眼手術之系統與方法
US11419971B2 (en) * 2017-08-28 2022-08-23 Surgical Design Corporation Ocular surgical work tip adap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1472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7045B2 (en) Surgical handpiece with disposable concentric lumen work tip
AU775726B2 (en) Ultrasound handpiece
RU2618184C2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офтальмологической операции
US5038756A (en) Needle interface boot for ultrasonic surgical instrument
CN107205847B (zh) 具有集成压力传感器的外科手持件
JP6517796B2 (ja) 眼科用潤滑システム、ならびに関連付けられた器具、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S6282955A (ja) 吸引用取付けアダプタ−
EP1607075A1 (en) Handpiece tip
US7704244B2 (en) Surgical method
US5643200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backflushing an irrigation-aspiration handpiece tip
CN113081472B (zh) 一种超声乳化手持件及系统
JP4406261B2 (ja) 超音波手術装置
US20190117253A1 (en) Single piece connecting member and work tip for surgical hand piece
US11369513B2 (en) Low-cost disposable ultrasonic surgical handpiece
EP1303238B1 (en) Ultrasound handpiece
US20230210692A1 (en) Disposable phaco handpie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5

Address after: 201210 room 1808, 18 / F, building 1, No. 1601, Zhangdo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vision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No. 1601 Zhangdong Road, Zhangjiang High-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