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5415A - 显示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5415A
CN113065415A CN202110274688.2A CN202110274688A CN113065415A CN 113065415 A CN113065415 A CN 113065415A CN 202110274688 A CN202110274688 A CN 202110274688A CN 113065415 A CN113065415 A CN 113065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thumb
display area
curv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46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5415B (zh
Inventor
李清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46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5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5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5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5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5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其包括显示面板和第一指纹识别组,第一指纹识别组设置在显示面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第一指纹识别组包括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和多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至少一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第一曲面显示区;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第二曲面显示区。本申请在周侧设置至少两个曲面显示区,并在曲面显示区中设置指纹识别组,从而实现显示模组边缘处的指纹识别功能,便于用户快速完成解锁操作。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目前手机中的光学指纹识别只能在手机显示屏的正面区域实现。因常规显示屏的显示边缘一般无法透光,因此无法实现显示屏边缘屏下的光学指纹解锁,故常规方案对于单手操作而言手指跨度大、操作便利性不佳、手机可能需翻面等困难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可以解决常规显示屏的边缘无法实现指纹识别,且在单手操作时,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平面显示区、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所述平面显示区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连接在所述第二侧;以及
第一指纹识别组,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包括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和多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曲面显示区,所述平面显示区还包括第三侧,所述第三侧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连接在所述第三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中,多个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并排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之间的距离相等。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的面积。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指纹识别组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组包括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和多个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
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通过第一信号线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组通过第二信号线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
在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中,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靠近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中,所述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靠近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的一侧;
在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中,所述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靠近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中,所述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到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的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中,所述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到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的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散热层和依次设置在所述散热层上的背板、显示层、光学胶和盖板;所述散热层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所述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开口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柔性电路基板、第一电极、感光二极管和第二电极;所述感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本征半导体层和P型半导体层;
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N型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所述本征半导体层包裹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包裹所述本征半导体层,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显示模组处于单手握持状态时,启动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
控制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进行指纹图像识别,并获取各次指纹识别所对应的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中至少两个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顺序和/或识别次数;
判断所述确定的识别顺序和/或识别次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满足,完成解锁。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中至少两个指纹识别模块是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信息包括指纹图像和位置坐标,其中,每一个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对应一个所述位置坐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确定的识别顺序和/或识别次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判断当前的所述位置坐标以及其对应设置的指纹图像,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和/或
判断当前的所述位置坐标以及其对应的指纹图像被识别的次数,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在周侧设置至少两个曲面显示区,并在曲面显示区中设置指纹识别组,从而实现显示模组边缘处的指纹识别功能,便于用户快速完成解锁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MN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第一指纹识别组、第二指纹识别组与控制模块的电连接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MN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其包括显示面板10、第一指纹识别组20和第二指纹识别组30。显示面板10包括平面显示区LA、第一曲面显示区BA1、第二曲面显示区BA2和第三曲面显示区BA3。平面显示区LA包括第一侧a1、第二侧a2和第三侧a3。第一侧a1和第二侧a2相对设置。第三侧a3设置在第一侧a1和第二侧a2之间。
第一曲面显示区BA1连接在第一侧a1。第二曲面显示区BA2连接在第二侧a2。第三曲面显示区BA3连接在第三侧a3。
第一指纹识别组20和第二指纹识别组30均设置在显示面板10远离显示面AA的一侧。
第一指纹识别组20包括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和多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至少一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设置在第一曲面显示区BA1。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设置在第二曲面显示区BA2。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在周侧设置至少两个曲面显示区,并在曲面显示区中设置指纹识别组,从而实现显示模组100边缘处的指纹识别功能,便于用户快速完成解锁操作。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在第一曲面显示区BA1和第二曲面显示区BA2布置第一指纹识别组20,以实现显示模组100边缘区域的指纹识别功能,达到便于用户快速完成解锁操作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中,至少一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设置在第三曲面显示区BA3。在第三曲面显示区BA3设置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达到便于用户的食指进行指纹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比如用户采用右手操作手机时,用户的拇指会搭接在手机中显示区的右侧边缘,即第二曲面显示区BA2;小指、无名指和中指会搭接在显示区的左侧边缘,即第一曲面显示区BA1;食指会搭接在左侧边缘或者上侧边缘即第三曲面显示区BA3。
因此,在第三曲面显示区BA3设置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可供用户选择适合自身的指纹识别模块进行指纹识别操作,提供用户的操作体验。
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采用不同指纹的组合进行解锁手机,比如采用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识别拇指,采用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一一对应识别小指和食指,从而获得组合指纹以解锁手机,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需要采集拇指、小指和食指的三者的指纹才能解锁手机,提高解锁的保密程度,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也可以采用识别拇指、小指、无名指和中指中任意组合的方式获取组合指纹以解锁手机。
在第一曲面显示区BA1中,多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并排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曲面显示区BA1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不相等。比如相邻的两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之间的距离,自靠近第三曲面显示区BA3的一侧向远离第三曲面显示区BA3的一侧递减。由于手指搭接在手机上时,一般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的距离小于无名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因此,上述的设置便于用户的手指舒适地搭接在对应的识别模块上,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中,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的面积大于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的面积。由于拇指的尺寸大于其他手指的尺寸,因此上述的设置便于更好的识别相应手指的指纹。
第二指纹识别组30包括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和多个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至少一个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设置在第二曲面显示区BA2。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设置在第一曲面显示区BA1。
在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中,请参照图3和图1,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控制模块40。第一指纹识别组20通过第一信号线51电连接于控制模块40。第二指纹识别组30通过第二信号线52电连接于控制模块40。
在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中,第一指纹识别组20用于识别右手和左手手指的指纹中的一者,第二指纹识别组30二者中另一者;比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纹识别组20用于识别右手手指的指纹,第二指纹识别组30则用于识别左手手指的指纹。因此这样的设置便于用户选择合适的指纹识别组进行指纹识别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中,至少一个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设置在第三曲面显示区BA3,以便于用户选择适合自身的指纹识别模块进行指纹识别操作,提供用户的操作体验。
可选的,在第一曲面显示区BA1中,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或者4个,本实施例以4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为例。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大于1个,本实施例以1个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为例。
在第二曲面显示区BA2中,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或者4个,本实施例以4个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为例。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大于1个,本实施例以1个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为例。
在第三曲面显示区BA3中,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设置在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靠近第一曲面显示区BA1的一侧。由于在单手操作中,食指更为靠近其他非拇指的手指,因此上述的设置便于用户进行指纹识别操作。
在第一曲面显示区BA1中,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与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并排设置。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设置在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靠近第三曲面显示区BA3的一侧,以便于用户进行指纹识别操作。
在第二曲面显示区BA2中,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与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并排设置。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设置在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靠近第三曲面显示区BA2的一侧,以便于用户进行指纹识别操作。
在第一曲面显示区BA1中,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的距离D1等于相邻两个的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之间的距离L1。
可选的,距离D1和距离L1均介于5至50毫米之间,比如可以是5毫米、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或50毫米。
在第二曲面显示区BA2中,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的距离D2等于相邻两个的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之间的距离L1。
可选的,距离D2和距离L2均介于5毫米至50毫米之间,比如可以是5毫米、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或50毫米。
在第三曲面显示区BA3中,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距离显示模组100的边缘具有第一距离S1。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距离显示模组100的边缘具有第二距离S2。第一距离S1和第二距离S2均介于5毫米至50毫米之间,比如可以是5毫米、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或50毫米。
另外,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和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的长度均介于5毫米在30毫米之间,比如可以是5毫米、10毫米、20毫米和30毫米。
可选的,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和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的俯视图案可以是椭圆、矩形或圆等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4,在第二曲面显示区BA2中,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和对应于食指的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共用一个指纹识别模块。在第一曲面显示区BA1中,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和对应于食指的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共用一个指纹识别模块。这样的设置以节省指纹识别模组以及节省安装空间。
在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中,请参照图2,显示面板10包括散热层11和依次设置在散热层11上的背板12、显示层13、光学胶14和盖板15。散热层11上开设有多个开口111。开口111设置在第一曲面显示区BA1、第二曲面显示区BA2和第三曲面显示区BA3。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和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均设置在开口111内。将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开口111中,提高了指纹识别模块感测指纹的灵敏度,且薄化显示模组100。
可选的,散热层11的材料可以是铜箔。显示层13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结构层或液晶显示结构层。
在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中,请参照图5,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包括柔性电路基板221、第一电极222、感光二极管223和第二电极224。感光二极管22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22a、本征半导体层22b和P型半导体层22c。
第一电极222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21上。N型半导体层22a设置在第一电极222上。本征半导体层22b包裹N型半导体层22a和第一电极222。P型半导体层22c包裹本征半导体层22b。第二电极224设置在P型半导体层22c上。
采用本征半导体层22b包裹N型半导体层22a和第一电极222,起到节省两层钝化层的效果,简化的制备工艺,且提高了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的识别效率。
可选的,柔性电路基板221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薄膜晶体管基板。
其中,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1和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32的结构可与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B11:在检测到所述显示模组处于单手握持状态时,启动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
步骤B12:控制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进行指纹图像识别,并获取各次指纹识别所对应的识别信息;
步骤B13:根据所述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中至少两个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顺序和/或识别次数;
步骤B14:判断所述确定的识别顺序和/或识别次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步骤B15:若满足,完成解锁。
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本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在单手模式时,通过不同手指的指纹图像的排列组合进行识别,可实现快速解锁,且提高解锁的安全性。下文对上述指纹识别方法进行阐述。
步骤B11,在检测到显示模组100处于单手握持状态时,启动第一指纹识别组21。具体的,用户单手握持的状态为单手模式,可通过陀螺仪检测显示模组100的倾斜角,从而确定显示模组100是否处于单手模式。
可选的,第一指纹识别组可用于识别左手的指纹,或者用于识别右手的指纹。
步骤B12,控制第一指纹识别组21进行指纹图像识别,并获取各次指纹识别所对应的识别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采用第一指纹识别组21中的至少两个指纹识别模块进行指纹图像识别。可选的,该至少两个指纹识别模块包括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和至少一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或至少两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其中,至少两个第一非指纹指纹识别模组22中至少两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均匹配相同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指纹图像,或者至少两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中的各指纹识别模块分别匹配不同的指纹图像。
本实施例以5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和一个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为例进行说明,当不限于此。其中两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用于识别食指的指纹图像,其余的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分别识别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纹图像。
识别信息包括指纹图像和位置坐标,其中,每一个指纹识别模块对应一个位置坐标。识别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进行加密判断的信息,比如识别时间。可选的,本实施例获取各次指纹识别所对应的识别信息需要在预设时间内完成,超过该预设时间则放弃本次指纹识别的识别信息。
可选的,位置坐标包括第一位置坐标、第二位置坐标、第三位置坐标、第四位置坐标、第五位置坐标和第六位置坐标。第一位置坐标对应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第二位置坐标对应于识别食指的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第三位置坐标对应于另一个识别食指的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第四位置坐标对应于识别中指的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第五位置坐标对应于识别无名指的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第六位置坐标对应于识别小指的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
步骤B13,根据所述识别信息确定第一指纹识别组21中至少两个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顺序和/或识别次数。
可选的,将第一指纹识别组20每次进行指纹识别获得的识别信息生成子信息,按照时间顺序将所述子信息进行汇总形成信息条。所述信息条包括时间、位置坐标、指纹图像和每个位置坐标出现的次数。
比如,7时,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1进行指纹识别;接着7时02秒,识别食指的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22进行指纹识别;在该过程中,将生成第一时间、所述第一位置坐标、第一指纹图像和一次的子信息;以及生成第二时间、所述第二位置坐标、第二指纹图像和一次的子信息;随后,将两个所述子信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序,并汇总出所述第一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出现的次数,形成所述信息条。
步骤B14,判断所述确定的识别顺序和/或识别次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可选的,步骤B14包括: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判断当前的所述位置坐标以及其对应设置的指纹图像,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和/或
判断当前的所述位置坐标以及其对应的指纹图像被识别的次数,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也就是说,根据当前生成的所述信息条与所述预设条件进行对比,并判断二者是否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每次生成的所述子信息实时的与所述预设条件进行对比,并判断二者是否匹配,如果匹配通过,则进行下一条所述子信息的判断。
可选的,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至少两个时间序号、与每个所述时间序号一一对应的预设信息以及所述预设信息出现的次数,所述预设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预设位置坐标和至少一个预设指纹图像。
比如,所述预设条件可以是:时间序号①以及与其对应于第一预设信息,第一预设信息包括第一预设位置坐标、第一预设指纹图像;以及,时间序号②以及与其对应于第二预设信息,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二预设位置坐标和第二预设指纹图像;以及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和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各自对应的次数。
也即是,所述预设条件应用于按照时间顺序,每一时间进行一个指纹模组识别的场景。
又比如,所述预设条件可以是:时间序号①以及与其对应于第一预设信息,第一预设信息包括第一预设位置坐标、第三预设位置坐标、第一预设指纹图像和第三预设指纹图像;以及,时间序号②以及与其对应于第二预设信息,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二预设位置坐标和第二预设指纹图像;以及所述第一预设信息、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和各自对应的次数。
也即是,所述预设条件应用于按照时间顺序,每一时间进行至少一个指纹模组同时识别的场景。
步骤B15,若满足,完成解锁。
可选的,若确定的所述信息条与所述预设条件匹配通过,则完成解锁。这样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的方法的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在周侧设置至少两个曲面显示区,并在曲面显示区中设置指纹识别组,从而实现显示模组边缘处的指纹识别功能,便于用户快速完成解锁操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平面显示区、第一曲面显示区和第二曲面显示区,所述平面显示区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连接在所述第二侧;以及
第一指纹识别组,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包括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和多个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曲面显示区,所述平面显示区还包括第三侧,所述第三侧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连接在所述第三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指纹识别组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组包括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和多个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
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通过第一信号线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组通过第二信号线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
在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中,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靠近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中,所述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靠近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的一侧;
在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中,所述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靠近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散热层和依次设置在所述散热层上的背板、显示层、光学胶和盖板;所述散热层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二曲面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曲面显示区,所述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所述第二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开口内。
8.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显示模组处于单手握持状态时,启动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
控制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进行指纹图像识别,并获取各次指纹识别所对应的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中至少两个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顺序和/或识别次数;
判断所述确定的识别顺序和/或识别次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满足,完成解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组中至少两个指纹识别模块是第一拇指指纹识别模块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非拇指指纹识别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信息包括指纹图像和位置坐标,其中,每一个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对应一个所述位置坐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确定的识别顺序和/或识别次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判断当前的所述位置坐标以及其对应设置的指纹图像,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和/或
判断当前的所述位置坐标以及其对应的指纹图像被识别的次数,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至少两个时间序号、与每个所述时间序号一一对应的预设信息以及所述预设信息出现的次数,所述预设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预设位置坐标和至少一个预设指纹图像。
CN202110274688.2A 2021-03-15 2021-03-15 显示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Active CN113065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688.2A CN113065415B (zh) 2021-03-15 2021-03-15 显示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688.2A CN113065415B (zh) 2021-03-15 2021-03-15 显示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5415A true CN113065415A (zh) 2021-07-02
CN113065415B CN113065415B (zh) 2023-10-31

Family

ID=76561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4688.2A Active CN113065415B (zh) 2021-03-15 2021-03-15 显示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541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1233A (zh) * 2015-06-18 2015-09-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6815506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及解锁终端的方法及终端
CN109981845A (zh) * 2019-03-19 2019-07-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指纹触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1233A (zh) * 2015-06-18 2015-09-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6815506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及解锁终端的方法及终端
CN109981845A (zh) * 2019-03-19 2019-07-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指纹触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5415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97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90494B (zh) 显示面板和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US11295107B2 (en) Display panel
KR10248933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240516B2 (ja) 光学素子、光学素子監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アクティブ発光モジュール、並びに端末
WO2018201800A1 (zh)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显示面板
RU2710515C2 (ru) Диспле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2020037960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031824B (zh) 阵列基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KR20220126263A (ko)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20210089741A1 (en) Thin-Film Transistor Optical Imaging System with Integrated Optics for Through-Display Biometric Imaging
WO2020024696A1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US1116337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720375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30026534A (ko)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KR20200021582A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KR20200021581A (ko) 표시 장치
US11138407B2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312793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543043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KR20210029431A (ko) 카메라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065415A (zh) 显示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1085063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180292935A1 (en) Touch module with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CN111480163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