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2096B - 熨烫装置及熨烫系统 - Google Patents

熨烫装置及熨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2096B
CN113062096B CN201911290127.0A CN201911290127A CN113062096B CN 113062096 B CN113062096 B CN 113062096B CN 201911290127 A CN201911290127 A CN 201911290127A CN 113062096 B CN113062096 B CN 113062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ing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control boar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01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2096A (zh
Inventor
梁志佳
刘化勇
陈家乐
谭碧军
冯凡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01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2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2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2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2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2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5/00Hand irons
    • D06F75/08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 D06F75/24Arrangements of the heating means within the iron; Arrangements for distributing, conducting or storing the heat
    • D06F75/243Arrangements of the heating means within the iron; Arrangements for distributing, conducting or storing the heat using other than ohmic-resistance heating means, e.g. electrolytic or induction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熨烫装置及熨烫系统,熨烫装置包括:熨烫本体,用于熨烫衣物;感应装置,安装至熨烫本体,感应装置能够在外设的电磁装置的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该技术方案熨烫装置包括熨烫本体、感应装置,而熨烫本体用于对衣物进行熨烫,而感应装置用于与电磁装置进行电磁感应而产生电动势。该种结构能够利用用户家里的电磁炉等电磁装置来与感应装置发生电磁感应,从而在感应装置上产生感应电动势,这样便能够利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为熨烫装置上的其他的零部件或者其他用电件进行供电,从而不需要在熨烫装置上设置充电接头,电池安置腔等结构,因而可简化熨烫装置的结构。

Description

熨烫装置及熨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熨烫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熨烫装置及熨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熨斗的类型越来越多,且电熨斗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但目前的电熨斗要么通过内置电池或内置充电电池供电,要么通过电源插头直接与市电连接。但上述电熨斗都是利用现成的电源进行供电,而其本身并不能够产生电,这样就使得电熨斗需要进行充电或者更换电池,而这样导致电熨斗的使用比较麻烦。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产生电的电熨斗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熨烫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熨烫装置的熨烫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熨烫装置,所述熨烫装置包括:熨烫本体,用于熨烫衣物;感应装置,安装至所述熨烫本体,所述感应装置能够在外设的电磁装置的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可用于对衣物等进行熨烫,而熨烫装置包括熨烫本体、感应装置,而熨烫本体用于对衣物进行熨烫,而感应装置用于与外设的电磁装置进行电磁感应而产生电动势,即感应装置能够借助外设的电磁装置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闭合回路上产生感应电流。该种结构,通过在熨烫装置上设置感应装置,能够利用用户家里的电磁炉等电磁装置来与感应装置发生电磁感应,从而在感应装置上产生感应电动势,这样便能够利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为熨烫装置上的其他的零部件进行供电,比如为熨烫装置的传感器、指示灯等进行供电。而这种结构熨烫装置可直接利用用户家里的电磁炉等电磁装置来产生电,即这种结构熨烫装置可借助外设的电磁装置来产生电,而产生的电可直接供给给熨烫装置的其他零件,也可用于为用户家里的其他零部件进行供电或充电。而这种结构,由于熨烫装置本身可产生电,因而不需要在熨烫装置上额外设置干电池或者电源插头等结构,这样一方面能够解决现有电熨斗需要频繁更换电池或频繁充电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去掉了干电池或者电源插头等结构,因而还可简化熨烫装置的结构。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熨烫装置还包括:储电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储存所述感应电动势;和/或第一用电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连接成第一回路,所述感应装置能够在电磁装置的磁场作用下在所述第一回路上产生感应电流。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设置储电装置来将感应装置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先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再为熨烫装置内的零部件或者家里的其他元件进行供电或充电,这样一方面能够先将消耗不完的电能储存起来,以便后续使用,从而能够防止感应装置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太多而造成浪费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该种设置能够先将产生的电能储存,然后通过储存的电能稳定、安全且持续地为其他元件供电或充电。反之,若不设置储电装置,而使感应装置与其他元件直接连接的话,会存在感应电流不稳定,时大时小的问题,而这样就极易存在感应电流过大而烧坏用电零件,或者感应电流过小而导致用电零件不工作或者不能持续工作的问题。而通过储电装置进行了电能的中转后便可避免这些问题。
当然,在一具体方案中,也可将第一用电装置与感应装置直接连接成第一回路,以便感应装置产生的电动势能够在第一回路上形成感应电流,此时,可通过形成的感应电流来直接供给第一用电装置使用。具体地,比如为检测熨烫装置产生的电流大小,或者电压大小,或者为检测熨烫装置在电磁装置的不同位置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大小,便可将电流表或者指示灯等直接与感应装置连接成回路,以便能够通过电流表的数值或者指示灯的明暗程度来指示电流的大小。而进一步地,为保护第一用电装置,还可在第一回路上设置保护电阻或者其他保护元件,以便能够分担或消耗部分电能。而在通过第一用电装置与感应装置形成第一回路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一用电装置的设置位置,比如可将第一用电装置设置在熨烫本体内,或者熨烫本体的外部,当然,这里的第一用电装置也可以是外配的元件。另外,也可不为熨烫装置专门配备第一用电装置,此时用户可利用家里现成的元件来与感应装置连接成第一回路,而为了便于用户接入其他元件,可在熨烫本体上对应设置接线端子,以便用户能够通过接线端子进行其他元件的接入。
此外,在实际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储电装置或者第一用电装置的一个,当然,熨烫装置也可同时配备有储电装置和第一用电装置,即储电装置和第一用电装置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一起使用。而在某些特殊需求下,储电装置和第一用电装置也可均不采用,此时熨烫装置只包括感应装置,而不包括储电装置和第一用电装置,此时,熨烫装置只是提供了一个充电的功能,但并不为任何元件充电/供电,此时,可在熨烫装置上预留接口,以便用户可将家里的充电器、或者遥控器等通过预留接口直接与感应装置形成回路,以为家里的充电器、或者遥控器充电/供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熨烫本体包括:底板;壳盖,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底板围成封闭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底板为能够被电磁装置加热的导磁板。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熨烫本体包括底板和壳盖,底板和壳盖用于组成容纳空间,以便能够进行其他零件的容纳,比如实现感应装置、传感器等零件的容纳。而底板为能够被电磁装置加热的导磁板,这样便可将熨烫装置放置到电磁装置上,以便能够利用电磁装置加热。而进一步地,可通过同一个电磁装置来进行感应装置的感应生电以及底板的加热。而进一步地,可合理电磁装置的结构,比如可在电磁装置上设置熨烫平台,以便能够将电磁装置作为熨衣支撑件,这样便能够在熨烫衣物的同时,实现底板的加热和感应装置的生电,这样便能够节省时间,不用单独加热底板或单独充电。
进一步地,导磁板为金属底板。比如铁板、不锈钢板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熨烫装置还包括:第二用电装置,安装至所述熨烫本体,与所述储电装置连接成第二回路,能够由所述储电装置供电。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在熨烫装置包括储电装置时,还可将熨烫装置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用电装置与储电装置连接成第二回路,以便能够通过储电装置为第二用电装置等供电,这样熨烫装置便能够自我生产电能,并自我使用,从而不需要设置额外的供给电源装置,这样便不用频繁更换电池或者频繁充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磁装置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二用电装置包括:测温装置,安装至所述熨烫本体的底板,用于检测所述底板的温度,且所述测温装置还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板数据传输;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板能够根据所述测温装置检测的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电磁装置的工作。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第二用电装置包括测温装置,而测温装置用于检测底板的温度,而测温装置还能够与第一控制板数据传输,这样测温装置检测的温度信号便可传输至第一控制板,以便第一控制板能够根据收到的温度信号控制电磁装置的工作,比如控制电磁装置的磁场强度以及起停等,这样便能够根据底板的温度合理控制电磁装置的加热功率,以便控制底板的熨烫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用电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装置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板无线连接,以进行无线通信。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具体在熨烫装置内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以便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来进行测温装置以及熨烫装置内的其他零件与第一控制板之间的无线通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测温装置设置在所述熨烫本体的内部,和/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熨烫本体的内部。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以将测温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熨烫本体的内部,以便能够将测温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模块隐藏安装在熨烫装置内部,这样便可通过熨烫装置的壳盖实现测温装置和无线通信模块等零件的保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熨烫本体的内部。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以将感应装置设置在熨烫本体的内部,以便能够将感应装置隐藏安装在熨烫装置内部,这样便可通过熨烫装置的壳盖实现感应装置的保护,防止感应装置外露在外边而容易被水侵蚀的现象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熨烫装置还包括:隔热件,设置在所述感应装置和所述熨烫本体的底板之间。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由于感应装置不宜离底板过远,否则会导致感应装置的感应不佳。因而可以在感应装置和底板之间设置隔热件,以便能够使底板与熨烫装置隔离,这样便可减少底板的热量传递到感应装置上的概率。当然,隔热件也可围设在感应装置的周围,以便能够对感应装置的周围均进行隔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以所述熨烫本体为中心的一圆形区域内,所述圆形区域的半径小于等于15mm。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感应装置可以设置在熨烫本体的中心(半径为15mm的圆内),因为感应装置处于电磁装置的线圈盘中间时,电磁感应强度高。当用户在熨烫的过程中,熨烫本体的位置会变化,因此感应装置设计在熨烫本体的中心位置使得熨烫本体在熨烫衣物时,能够增大感应装置与电磁装置的线圈盘发生电磁感应的几率,因而可以有效的保证感应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熨烫本体的底板的外表面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设置有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大于0mm小于等于10mm。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感应装置与底板的外表面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即感应装置与底板的外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在0mm-10mm之间,因为感应装置与电磁装置的距离越近,磁感应强度越强,生电效果就越好。而实验表明,预设距离在0mm-10mm内时生电效果较好,而预设距离大于10mm后,磁感应强度较弱,生电效果不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熨烫本体的底板之间设置有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100°。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感应装置可大体垂直于底板设置,因为,这样使得电磁装置的磁场能够更多地穿过感应装置,从而可提高磁感应强度和生电效果。而进一步地,预设夹角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100°,即进一步地,感应装置可沿垂直于底板的轴向方向竖直设置,或者沿竖直设置左右偏离10°左右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磁装置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板,所述熨烫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板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板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熨烫本体上设置有档位开关,所述档位开关与所述第二控制板连接,且通过调节所述档位开关,能够使所述电磁装置以与所述档位开关相对应的功率进行工作。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为便于控制电磁装置和熨烫装置的工作,可在电磁装置内设置第一控制板,而在熨烫本体的内部设置第二控制板,以使得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样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便能够一起来控制电磁装置和熨烫装置的工作,比如控制电磁装置的起停、磁场强度以及熨烫装置的加热功率和档位等。而进一步地,可在熨烫本体上设置档位开关,以便能够通过档位开关来使电磁装置以与档位开关相对应的功率进行工作,这样便能够间接地控制熨烫装置的加热功率,以使熨烫装置的加热功率与档位相适应。具体地,可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以使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之间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信,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熨烫装置还包括:电压检测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或指示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连接,用于指示所述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或强弱。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感应装置的两端设置电压检测装置,以来检测感应装置两端的电压,这样便可通过电压检测装置来实时检测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因为电磁装置产生的磁场在底板上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所以当感应装置随着底板在带有电磁装置的熨衣支撑件上移动时,感应装置也会随之变化,而通过设置电压检测装置,可通过电压检测装置检测的电压数值来反应熨烫位置的磁场强弱,当然,也可将感应装置和磁场强弱提示灯等指示装置串联起来,以便能够通过提示灯的亮度等来指示电流的大小和/或强弱,从而指示磁场的强度。而指示装置可以为指示灯。当然,指示装置也可为指示屏,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或者可直接不经过处理而显示在指示屏上,而显示方式可以是具体的电压数值,也可以是表示强弱的等级符号,当然,也可以是指示屏幕上的不同颜色的指示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检测装置为电压表,所述指示装置为指示灯或指示屏。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通过电压表来检测电压,同时,可通过指示灯或指示屏来进行电动势大小和强弱的指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电装置包括电容和充电电池中的一个或两个。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在为了实现电能的储存和中转的情况下,可将储电装置设置成电容或者充电电池。而电容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但其缺点在于,其储存电容的时间不能太长,因为时间太长以后电容会流失。而充电电池的储存能力强,且能量不易损耗,因而,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充电电池来进行电能的储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装置为感应线圈。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感应线圈来与外设磁场进行电磁感应,从而产生感应电流。而为了便于感应线圈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可在感应线圈的两端设置接头。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熨烫系统,包括: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上设置有线圈盘,所述线圈盘与外接电源连接;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其中,所述熨烫装置的感应装置能够在所述线圈盘通电产生的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系统,包括电磁装置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而电磁装置用于为熨烫装置加热以及充电。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系统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喷熨烫系统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熨烫装置包括储能装置,储能装置用于储存感应装置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熨烫系统还包括:熨衣支撑件,所述电磁装置安装在所述熨衣支撑件上,或所述电磁装置与所述熨衣支撑件相互独立。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熨衣支撑件可用于放置衣物,以方便用户将衣物平放在熨衣支撑件上进行熨烫,而此时,可以将电磁装置与熨衣支撑件组装成一体,并合理设置电磁装置在熨衣支撑件上的位置,以使电磁装置不会干扰到用户对衣物的熨烫。这样便能够将熨衣支撑件和电磁装置组装成整体而形成一电磁熨衣支撑件,这样就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电磁熨衣支撑件在熨烫衣物的过程中实现衣物的熨烫和熨烫装置的充电。当然,熨衣支撑件和电磁装置也可为独立的结构,此时,可将衣物的熨烫和熨烫装置的加热和充电相互分开。而将熨衣支撑件和电磁装置设置成独立的结构能够实现二者的独立维修、更换以及收纳,且这样设置还可开发两者的其他用途,从而可提高零部件的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磁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能够用于控制所述电磁装置的工作,所述熨烫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板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板进行数据传输,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板控制所述电磁装置的工作。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为便于控制电磁装置和熨烫装置的工作,可在电磁装置内设置第一控制板,而在熨烫本体的内部设置第二控制板,以使得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样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便能够一起来控制电磁装置和熨烫装置的工作,比如控制电磁装置的起停、磁场强度以及熨烫装置的加热功率和档位等。具体地,可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以使得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之间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信,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装置为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熨烫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器具,能够放置到所述电磁加热装置上,且能够被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加热。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在利用电磁装置为熨烫系统加热和充电时,还可额外配备一个或多个可用于电磁加热的加热容器,比如导磁水壶、导磁锅、导磁杯,导磁碗或导磁内锅中的一个或多个。这样便能够通过电磁加热容器来进行烧水、煮饭、炒菜等,这样便能够实现电磁装置的充分利用,使得电磁装置能够集烧水、烹饪、泡茶、衣物熨烫为一体。
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系统的第四个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系统的第五个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熨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熨烫装置,10熨烫本体,102底板,104壳盖,12感应装置,14测温装置,16充电电池,18隔热件,2电磁装置,22线圈盘,24第一控制板,3熨衣支撑件,4炒锅,5水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及熨烫系统。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熨烫装置1,熨烫装置1包括熨烫本体10和感应装置12,熨烫本体10用于熨烫衣物;感应装置12安装至熨烫本体10,感应装置12能够在外设的电磁装置2的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即感应装置12能够借助外设的电磁装置2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闭合回路上产生感应电流。具体地,外设的电磁装置2可为如图3至图8中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1,可用于对衣物等进行熨烫,而熨烫装置1包括熨烫本体10、感应装置12,而熨烫本体10用于对衣物进行熨烫,而感应装置12用于与外设的电磁装置2进行电磁感应而产生电动势。该种结构,通过在熨烫装置1上设置感应装置12,能够利用用户家里的电磁炉等电磁装置2来与感应装置12发生电磁感应,从而在感应装置12上产生感应电动势,这样便能够利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为熨烫装置1上的其他的零部件进行供电,比如为熨烫装置1的传感器、指示灯等进行供电。而这种结构熨烫装置1可直接利用用户家里的电磁炉等电磁装置2来产生电,而产生的电可直接供给给熨烫装置1的其他零件,也可用于为用户家里的其他零部件进行供电或充电。而这种结构,由于熨烫装置1本身可产生电,因而不需要在熨烫装置1上额外设置干电池或者电源插头等结构,这样一方面能够解决现有电熨斗需要频繁更换电池或频繁充电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去掉了干电池或者电源插头等结构,因而还可简化熨烫装置1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熨烫装置1还包括:储电装置,与感应装置12连接,用于储存感应电动势;和/或第一用电装置,与感应装置12连接成第一回路,感应装置12能够在电磁装置2的磁场作用下在第一回路上产生感应电流。其中,储电装置可具体为如图2中的充电电池16。
在该实施例中,可设置储电装置来将感应装置12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先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再为熨烫装置1内的零部件或者家里的其他元件进行供电或充电,这样一方面能够先将消耗不完的电能储存起来,以便后续使用,从而能够防止感应装置12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太多而造成浪费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该种设置能够先将产生的电能储存,然后通过储存的电能稳定、安全且持续地为其他元件供电或充电。反之,若不设置储电装置,而使感应装置12与其他元件直接连接的话,会存在感应电流不稳定,时大时小的问题,而这样就极易存在感应电流过大而烧坏用电零件,或者感应电流过小而导致用电零件不工作或者不能持续工作的问题。而通过储电装置进行了电能的中转后便可避免这些问题。
当然,在一具体方案中,也可将第一用电装置与感应装置12直接连接成第一回路,以便感应装置12产生的电动势能够在第一回路上形成感应电流,此时,可通过形成的感应电流来直接供给第一用电装置使用。具体地,比如为检测熨烫装置1产生的电流大小,或者电压大小,或者为检测熨烫装置1在电磁装置2的不同位置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大小,便可将电流表或者指示灯等直接与感应装置12连接成回路,以便能够通过电流表的数值或者指示灯的明暗程度来指示电流的大小。而进一步地,为保护第一用电装置,还可在第一回路上设置保护电阻或者其他保护元件,以便能够分担或消耗部分电能。而在通过第一用电装置与感应装置12形成第一回路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一用电装置的设置位置,比如可将第一用电装置设置在熨烫本体10内,或者熨烫本体10的外部,当然,这里的第一用电装置也可以是外配的元件。另外,也可不为熨烫装置1专门配备第一用电装置,此时用户可利用家里现成的元件来与感应装置12连接成第一回路,而为了便于用户接入其他元件,可在熨烫本体10上对应设置接线端子,以便用户能够通过接线端子进行其他元件的接入。
此外,在实际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储电装置或者第一用电装置的一个,当然,熨烫装置1也可同时配备有储电装置和第一用电装置,即储电装置和第一用电装置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一起使用。而在某些特殊需求下,储电装置和第一用电装置也可均不采用,此时熨烫装置1只包括感应装置12,而不包括储电装置和第一用电装置,此时,熨烫装置1只是提供了一个充电的功能,但并不为任何元件充电/供电,此时,可在熨烫装置1上预留接口,以便用户可将家里的充电器、或者遥控器等通过预留接口直接与感应装置12形成回路,以为家里的充电器、或者遥控器充电/供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熨烫本体10包括:底板102;壳盖104,安装在底板102上,与底板102围成封闭的容纳空间;其中,底板102为能够被电磁装置2加热的导磁板。
在该些实施例中,熨烫本体10包括底板102和壳盖104,底板102和壳盖104用于组成容纳空间,以便能够进行其他零件的容纳,比如实现感应装置12、传感器等零件的容纳。而底板102为能够被电磁装置2加热的导磁板,这样便可将熨烫装置1放置到电磁装置2上,以便能够利用电磁装置2加热。而进一步地,可通过同一个电磁装置2来进行感应装置12的感应生电以及底板102的加热。而进一步地,可合理电磁装置2的结构,比如可在电磁装置2上设置熨烫平台,以便能够将电磁装置2作为熨衣支撑件3,这样便能够在熨烫衣物的同时,实现底板102的加热和感应装置12的生电,这样便能够节省时间,不用单独加热底板102或单独充电。
进一步地,导磁板为金属底板102。比如铁板、不锈钢板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熨烫装置1还包括:第二用电装置,安装至熨烫本体10,与储电装置连接成第二回路,能够由储电装置供电。
在该些实施例中,在熨烫装置1包括储电装置时,还可将熨烫装置1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用电装置与储电装置连接成第二回路,以便能够通过储电装置为第二用电装置等供电,这样熨烫装置1便能够自我生产电能,并自我使用,从而不需要设置额外的供给电源装置,这样便不用频繁更换电池或者频繁充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电磁装置2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板24,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用电装置包括:测温装置14,安装至熨烫本体10的底板102,用于检测底板102的温度,且测温装置14还能够与第一控制板24数据传输;其中,第一控制板24能够根据测温装置14检测的温度信号控制电磁装置2的工作。
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二用电装置包括测温装置14,而测温装置14用于检测底板102的温度,而测温装置14还能够与第一控制板24数据传输,这样测温装置14检测的温度信号便可传输至第一控制板24,以便第一控制板24能够根据收到的温度信号控制电磁装置2的工作,比如控制电磁装置2的磁场强度以及起停等,这样便能够根据底板102的温度合理控制电磁装置2的加热功率,以便控制底板102的熨烫温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用电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测温装置14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控制板24无线连接,以进行无线通信。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具体在熨烫装置1内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以便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来进行测温装置14以及熨烫装置1内的其他零件与第一控制板24之间的无线通信。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测温装置14设置在熨烫本体10的内部,和/或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熨烫本体10的内部。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测温装置14和/或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熨烫本体10的内部,以便能够将测温装置14和/或无线通信模块隐藏安装在熨烫装置1内部,这样便可通过熨烫装置1的壳盖104实现测温装置14和无线通信模块等零件的保护。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感应装置12设置在熨烫本体10的内部。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感应装置12设置在熨烫本体10的内部,以便能够将感应装置12隐藏安装在熨烫装置1内部,这样便可通过熨烫装置1的壳盖104实现感应装置12的保护,防止感应装置12外露在外边而容易被水侵蚀的现象发生。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熨烫装置1还包括:隔热件18,设置在感应装置12和熨烫本体10的底板102之间。
在该些实施例中,由于感应装置12不宜离底板102过远,否则会导致感应装置12的感应不佳。因而可以在感应装置12和底板102之间设置隔热件18,以便能够使底板102与熨烫装置1隔离,这样便可减少底板102的热量传递到感应装置12上的概率。当然,隔热件18也可围设在感应装置12的周围,以便能够对感应装置12的周围均进行隔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感应装置12设置在以熨烫本体10为中心的一圆形区域内,圆形区域的半径小于等于15mm。
在该些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2可以设置在熨烫本体10的中心(半径为15mm的圆内),因为感应装置12处于电磁装置2的线圈盘22中间时,电磁感应强度高。当用户在熨烫的过程中,熨烫本体10的位置会变化,因此感应装置12设计在熨烫本体10的中心位置使得熨烫本体10在熨烫衣物时,能够增大感应装置12与电磁装置2的线圈盘22发生电磁感应的几率,因而可以有效的保证感应强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感应装置12与熨烫本体10的底板102的外表面在垂直于底板102的方向上设置有预设距离D,预设距离D大于0mm小于等于10mm。
在该些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2与底板102的外表面在垂直于底板102的方向上的预设距离D,即感应装置12与底板102的外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在0mm-10mm之间,因为感应装置12与电磁装置2的距离越近,磁感应强度越强,生电效果就越好。而实验表明,预设距离D在0mm-10mm内时生电效果较好,而预设距离D大于10mm后,磁感应强度较弱,生电效果不佳。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感应装置12与熨烫本体10的底板102之间设置有预设夹角α,预设夹角α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100°。
在该些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2可大体垂直于底板102设置,因为,这样使得电磁装置2的磁场能够更多地穿过感应装置12,从而可提高磁感应强度和生电效果。而进一步地,预设夹角α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100°,即进一步地,感应装置12可沿垂直于底板102的轴向方向竖直设置,或者沿竖直设置左右偏离10°左右设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电磁装置2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板24,熨烫本体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控制板,第二控制板能够与第一控制板24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熨烫本体10上设置有档位开关,档位开关与第二控制板连接,且通过调节档位开关,能够使电磁装置2以与档位开关相对应的功率进行工作。
在该些实施例中,为便于控制电磁装置2和熨烫装置1的工作,可在电磁装置2内设置第一控制板24,而在熨烫本体10的内部设置第二控制板,以使得第一控制板24和第二控制板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样第一控制板24和第二控制板便能够一起来控制电磁装置2和熨烫装置1的工作,比如控制电磁装置2的起停、磁场强度以及熨烫装置1的加热功率和档位等。而进一步地,可在熨烫本体10上设置档位开关,以便能够通过档位开关来使电磁装置2以与档位开关相对应的功率进行工作,这样便能够间接地控制熨烫装置1的加热功率,以使熨烫装置1的加热功率与档位相适应。具体地,可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以使第一控制板24和第二控制板之间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信,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熨烫装置1还包括:电压检测装置,与感应装置12连接,用于检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或指示装置,与感应装置12连接,用于指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或强弱。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感应装置12的两端设置电压检测装置,以来检测感应装置12两端的电压,这样便可通过电压检测装置来实时检测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因为电磁装置2产生的磁场在底板102上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所以当感应装置12随着底板102在带有电磁装置2的熨衣支撑件3上移动时,感应装置12也会随之变化,而通过设置电压检测装置,可通过电压检测装置检测的电压数值来反应熨烫位置的磁场强弱,当然,也可将感应装置12和磁场强弱提示灯等指示装置串联起来,以便能够通过提示灯的亮度等来指示电流的大小和/或强弱,从而指示磁场的强度。而指示装置可以为指示灯。当然,指示装置也可为指示屏,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或者可直接不经过处理而显示在指示屏上,而显示方式可以是具体的电压数值,也可以是表示强弱的等级符号,当然,也可以是指示屏幕上的不同颜色的指示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压检测装置为电压表,指示装置为指示灯或指示屏。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通过电压表来检测电压,同时,可通过指示灯或指示屏来进行电动势大小和强弱的指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储电装置包括电容和充电电池16中的一个或两个。
在该些实施例中,在为了实现电能的储存和中转的情况下,可将储电装置设置成电容或者充电电池16。而电容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但其缺点在于,其储存电容的时间不能太长,因为时间太长以后电容会流失。而充电电池16的储存能力强,且能量不易损耗,因而,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充电电池16来进行电能的储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感应装置12为感应线圈。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感应线圈来与外设磁场进行电磁感应,从而产生感应电流。而为了便于感应线圈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可在感应线圈的两端设置接头。
如图3至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熨烫系统,包括:电磁装置2,电磁装置2上设置有线圈盘22,线圈盘22与外接电源连接;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1;其中,熨烫装置1的感应装置12能够在线圈盘22通电产生的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系统,包括电磁装置2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1,而电磁装置2用于为熨烫装置1加热以及充电。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熨烫系统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1,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喷熨烫系统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装置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熨烫装置1包括储能装置,储能装置用于储存感应装置12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8所示,熨烫系统还包括:熨衣支撑件3,电磁装置2安装在熨衣支撑件3上,或电磁装置2与熨衣支撑件3相互独立。
在该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熨衣支撑件3可用于放置衣物,以方便用户将衣物平放在熨衣支撑件3上进行熨烫,而此时,可以将电磁装置2与熨衣支撑件3组装成一体,并合理设置电磁装置2在熨衣支撑件3上的位置,以使电磁装置2不会干扰到用户对衣物的熨烫。这样便能够将熨衣支撑件3和电磁装置2组装成整体而形成一电磁熨衣支撑件3,这样就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电磁熨衣支撑件3在熨烫衣物的过程中实现衣物的熨烫和熨烫装置1的充电。当然,熨衣支撑件3和电磁装置2也可为独立的结构,此时,可将衣物的熨烫和熨烫装置1的加热和充电相互分开。而将熨衣支撑件3和电磁装置2设置成独立的结构能够实现二者的独立维修、更换以及收纳,且这样设置还可开发两者的其他用途,从而可提高零部件的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电磁装置2还包括第一控制板24,第一控制板24能够用于控制电磁装置2的工作,熨烫装置1还包括第二控制板,第二控制板能够与第一控制板24进行数据传输,并能够通过第一控制板24控制电磁装置2的工作。
在该些实施例中,为便于控制电磁装置2和熨烫装置1的工作,可在电磁装置2内设置第一控制板24,而在熨烫本体10的内部设置第二控制板,以使得第一控制板24和第二控制板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样第一控制板24和第二控制板便能够一起来控制电磁装置2和熨烫装置1的工作,比如控制电磁装置2的起停、磁场强度以及熨烫装置1的加热功率和档位等。具体地,可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以使得第一控制板24和第二控制板之间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信,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电磁装置2为电磁加热装置,熨烫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器具(如图8中的炒锅4和水壶5),能够放置到电磁加热装置上,且能够被电磁加热装置加热。
在该些实施例中,在利用电磁装置2为熨烫系统加热和充电时,还可额外配备一个或多个可用于电磁加热的加热容器,比如导磁水壶5、导磁锅、导磁杯,导磁碗或导磁内锅中的一个或多个。这样便能够通过电磁加热容器来进行烧水、煮饭、炒菜等,这样便能够实现电磁装置2的充分利用,使得电磁装置2能够集烧水、烹饪、泡茶、衣物熨烫为一体。
具体地,如图8所示,至少一个加热器具包括炒锅4和水壶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熨烫装置,所述熨烫装置用于熨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装置包括:
熨烫本体,用于熨烫衣物;
感应装置,安装至所述熨烫本体,所述感应装置能够在外设的电磁装置的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压检测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或
指示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连接,用于指示所述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或强弱;
第一用电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连接成第一回路,所述感应装置能够在所述电磁装置的磁场作用下在所述第一回路上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用于供给所述第一用电装置使用,所述第一用电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熨烫装置在所述电磁装置的不同位置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大小;
所述熨烫系统包括:
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上设置有线圈盘,所述线圈盘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熨烫装置的感应装置能够在所述线圈盘通电产生的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
所述电磁装置为电磁加热装置;
至少一个加热器具,能够放置到所述电磁加热装置上,且能够被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储电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储存所述感应电动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本体包括:
底板;
壳盖,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底板围成封闭的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底板为能够被所述电磁装置加热的导磁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用电装置,安装至所述熨烫本体,与所述储电装置连接成第二回路,能够由所述储电装置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装置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二用电装置包括:
测温装置,安装至所述熨烫本体的底板,用于检测所述底板的温度,且所述测温装置还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板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板能够根据所述测温装置检测的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电磁装置的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用电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装置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板无线连接,以进行无线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温装置设置在所述熨烫本体的内部,和/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熨烫本体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熨烫本体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装置还包括:
隔热件,设置在所述感应装置和所述熨烫本体的底板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以所述熨烫本体为中心的一圆形区域内,所述圆形区域的半径小于等于15mm;和/或
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熨烫本体的底板的外表面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设置有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大于0mm小于等于10mm;和/或
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熨烫本体的底板之间设置有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10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装置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板,所述熨烫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板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板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熨烫本体上设置有档位开关,所述档位开关与所述第二控制板连接,且通过调节所述档位开关,能够使所述电磁装置以与所述档位开关相对应的功率进行工作。
1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电装置包括电容和充电电池中的一个或两个;和/或
所述感应装置为感应线圈。
13.一种熨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上设置有线圈盘,所述线圈盘与外接电源连接;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装置;
其中,所述熨烫装置的感应装置能够在所述线圈盘通电产生的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
所述电磁装置为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熨烫系统还包括:
至少一个加热器具,能够放置到所述电磁加热装置上,且能够被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加热。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熨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熨烫系统还包括熨衣支撑件,所述电磁装置安装在所述熨衣支撑件上,或所述电磁装置与所述熨衣支撑件相互独立;和/或
所述电磁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能够用于控制所述电磁装置的工作,所述熨烫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板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板进行数据传输,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板控制所述电磁装置的工作。
CN201911290127.0A 2019-12-16 2019-12-16 熨烫装置及熨烫系统 Active CN113062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0127.0A CN113062096B (zh) 2019-12-16 2019-12-16 熨烫装置及熨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0127.0A CN113062096B (zh) 2019-12-16 2019-12-16 熨烫装置及熨烫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2096A CN113062096A (zh) 2021-07-02
CN113062096B true CN113062096B (zh) 2024-04-02

Family

ID=76557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0127.0A Active CN113062096B (zh) 2019-12-16 2019-12-16 熨烫装置及熨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20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1473Y (zh) * 2007-07-25 2008-06-11 汕头市夏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无线熨烫装置
CN204662126U (zh) * 2015-05-20 2015-09-23 南京天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熨斗
CN105492687A (zh) * 2013-09-02 2016-04-13 阿塞里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绳熨斗的改进熨衣板
CN205951746U (zh) * 2016-08-30 2017-02-15 中惠创智(深圳)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充电的无线充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1473Y (zh) * 2007-07-25 2008-06-11 汕头市夏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无线熨烫装置
CN105492687A (zh) * 2013-09-02 2016-04-13 阿塞里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绳熨斗的改进熨衣板
CN204662126U (zh) * 2015-05-20 2015-09-23 南京天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熨斗
CN205951746U (zh) * 2016-08-30 2017-02-15 中惠创智(深圳)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充电的无线充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2096A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42392U (zh) 食品加热烹饪器
CN106667235A (zh) 电磁加热的锅具
CN208941846U (zh) 一种无线充电自动加热保温杯
JP6080472B2 (ja) 炊飯器
CN113062096B (zh) 熨烫装置及熨烫系统
CN213804513U (zh) 一种可变温熨烫衣物的装置
CN113068284B (zh) 电磁加热系统
CN208141171U (zh) 一种焖烧杯智能控制系统
CN201445325U (zh) 分离式电饭煲
CN216797356U (zh) 旋钮装置、检测装置、锅具构件及烹饪器具
CN105476497A (zh) 一种保温饭盒
WO2023123450A1 (zh) 火锅装置
CN205453315U (zh) 用于电磁炉的无线供电装置
CN207721678U (zh) 锅盖和灶具组件
CN210225804U (zh) 一种可触控无线充电加热底座
KR20190085219A (ko) 충전식 휴대용 포트
CN203723913U (zh) 智能咖啡壶
CN211269937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烹饪器具
CN219109184U (zh) 烹饪设备
CN218105575U (zh) 火锅装置
CN219048077U (zh) 一种防干烧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加热容器
CN207455654U (zh) 一种接触式精准温控电磁炉
CN207821694U (zh) 一种新型电热饭盒
CN216693683U (zh) 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
CN112178705A (zh) 炊具及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