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6147B - 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6147B
CN113056147B CN202110233916.1A CN202110233916A CN113056147B CN 113056147 B CN113056147 B CN 113056147B CN 202110233916 A CN202110233916 A CN 202110233916A CN 113056147 B CN113056147 B CN 113056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lock
ring
rod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339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6147A (zh
Inventor
马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ieafu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ieafu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ieafu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ieafu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339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6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6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6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6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6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9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固定信号检测装置和手持信号收集装置,固定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顶部的壳盖以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检测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壳盖底部的安装环,壳盖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安置安装环的固定槽,安装环内部设有环腔,安装环的外环壁且沿自身周向阵列设有若干开口,环腔内且沿安装环的周向阵列设有若干密封件,环腔内设有用于驱动密封件穿过开口并抵接壳盖和壳体侧壁之间缝隙的驱动机构。本申请具有防止灰尘由壳盖和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内部而影响检测机构检测精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而产生的衍生设备已经走近千家万户,例如手机、无线WIFI、无线网络电视等,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手机、无线WIFI或无线网络电视会出现种种故障而导致无法使用,此时需要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修时需要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信号接收检测,从而判断其问题点,以便根据问题点进行针对性的维修。
公告号为CN11188473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装置,包括固定信号检测装置和手持信号收集装置,手持信号收集装置包括第二壳体和信号接收天线,第二壳体的内壁嵌接有数据接收输出接口,信号接收天线固定安装于第二壳体的另一侧内壁,数据接收输出接口与信号接收天线电性连接,固定信号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第一壳体内部的检测机构,第一壳体的外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检测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壳体内部内壁的主板和焊接于主板顶部外壁且互相电性连接的检测组件。该抗干扰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二壳体,将信号接收天线设置于第二壳体的喇叭口内壁,而第二壳体具有信号阻断功能,其在实际检测时,接收绝大部分信号都是待检测设备的信号,从而避免了其他无线信号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顶盖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壳体的顶部,顶盖与第一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进而顶盖与第一壳体的顶壁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缝隙,空气中的灰尘和湿气会由顶盖和第一壳体顶壁之间的缝隙进入第一壳体内部,容易引起第一壳体内部的主板发生发热、损坏等现象,影响了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灰尘容易由顶盖和第一壳体顶壁之间的缝隙进入第一壳体内部而造成主板发热、损坏、影响检测结果精确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固定信号检测装置和手持信号收集装置,所述固定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顶部的壳盖以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检测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壳盖底部的安装环,所述壳盖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安置安装环的固定槽,所述安装环内部设有环腔,所述安装环的外环壁且沿自身周向阵列设有若干开口,所述环腔内且沿安装环的周向阵列设有若干密封件,所述环腔内设有用于驱动密封件穿过开口并抵接壳盖和壳体侧壁之间缝隙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壳盖盖设在壳体上后,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密封件穿过开口并伸入安装环的侧壁外,此时可将密封件可插入壳盖与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进而降低了灰尘由壳体和壳盖侧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内部的概率,避免灰尘粘附在检测机构上而影响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精度。
可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沿安装环的周向阵列的若干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一端穿过开口并伸入环腔内,所述密封块的纵截面由靠近开口的一侧向远离开口的一侧递减,所述安装环的外环壁设有若干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紧贴在壳盖与壳体相对侧壁之间的拐角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壳盖盖设在壳体上后,利用密封垫紧贴在壳体和壳盖侧壁之间的拐角处;由于密封块的纵截面由靠近开口的一侧向远离开口的一侧递减,以便将密封块的较小尖端抵接在壳盖和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处,最终实现了对壳盖与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的封堵,避免灰尘进入壳体内部。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相互滑移连接的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设置在第二楔块顶壁的升降杆,所述第二楔块为第一楔块提供向开口方向滑移的力,所述第一楔块设置在密封块朝向环腔的端壁上,所述壳盖内部设有与环腔相连通的空腔,所述升降杆远离第二楔块的一端伸入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驱动若干升降杆同步升降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调节组件拉动若干升降杆同步升降,进而带动若干第二楔块同步升降,随着第二楔块的下移,推动第一楔块向开口方向滑移,以便推动密封块穿过开口并抵接在壳盖和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处。
可选的,所述第一楔块的底壁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环的外环壁设有安装口,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有与安装口相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块穿过安装口并插入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第一楔块向开口方向的滑移,通过竖杆带动安装块穿过安装口并伸出安装环的侧壁,进而当密封块抵接在壳盖和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处时,可将安装块插入安装槽内,进而可将壳盖固定在壳体上,实现了壳盖与壳体之间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升降杆轴向同向的调节杆、设置在调节杆侧壁且沿自身周向阵列的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调节杆的一端与升降杆的顶端相连,所述壳盖的顶壁设有升降孔,所述调节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穿过升降孔并伸出壳盖的顶壁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调节杆,通过若干连接杆,可带动若干升降杆同步升降。
可选的,所述壳盖的顶壁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侧壁且沿自身高度方向相对设有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设有竖直杆,所述定位柱的底壁设有供调节杆的顶端插入的升降槽,所述定位柱的侧壁且沿自身周向设有与升降槽相连通的环形口,所述环形口内转动设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外环壁伸出定位柱的侧壁外,所述调节环的内环伸入升降槽内,所述调节环的内环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调节杆的侧壁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相互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孔的孔壁设有滑块,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且沿自身轴向设有供导向块滑移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互螺纹连接,实现了调节环与调节杆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而转动调节环时,由于滑槽和滑块的配合对调节杆的升降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进而随着调节环的转动,带动调节杆升降,进而实现了对若干升降杆的高度调节。
可选的,所述定位柱的侧壁设有与升降槽相连通的滑移口,所述滑移口内滑移设有用于指示密封块插设在壳盖和壳体侧壁之间缝隙的提示块,所述提示块的侧壁设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侧壁通过第一弹簧与升降槽的槽壁相连,所述第一弹簧为提示块提供向调节杆方向滑移的力,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用于带动提示块在滑移口内滑移的联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调节杆的升降,通过联动件可带动提示口在滑移口内滑移,当调节杆下移时,可将提示块伸出定位柱的侧壁外,此时可提示人员停止旋转调节环。
可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设置在提示块位于升降槽内部的端壁上的第三楔块以及设置在调节杆顶端的第四楔块,所述第三楔块和第四楔块的相对侧壁滑移连接,所述第四楔块为第三楔块提供向滑移口方向滑移的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调节杆的下移,带动第四楔块同步下移,通过第四楔块可推动第三楔块向滑移口方向滑移,以便将提示块穿过滑移口并伸出定位柱的侧壁外。
可选的,所述提示块背向第三楔块的端壁设有指示灯,所述提示块的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提示块的内部设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伸出提示块的端壁并与指示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提示块的侧壁设有支板,所述第二导线远离第一导线的一端伸出提示块的侧壁并穿过支板的侧壁,所述第二导线穿过支板的侧壁一端连接有引脚,所述引脚安装在支板上,所述升降槽正对支板的槽壁上设有蓄电池,所述引脚与蓄电池的触点抵接时,指示灯通电,所述提示块内部设有用于关闭指示灯的断电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提示块向定位柱的侧壁外滑移时,带动支板向靠近蓄电池方向靠近,直至引脚与蓄电池的触头抵接时,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可为指示灯提供电源,进而指示灯亮,以快速提醒人员停止旋转调节环。
可选的,所述断电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提示块内部的导电轴、滑移套设连接在导电轴上的绝缘套,所述第一导线通过导电环转动连接在导电轴上,所述第二导线缠绕连接在导电轴上,所述提示块的侧壁设有转动孔,所述绝缘套穿过转动孔并伸出提示块的侧壁外,所述转动孔的孔壁胶粘设有橡胶环并紧贴在绝缘套的外侧壁,所述引脚通过第二弹簧固定在支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导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块抵接在壳盖与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处时,指示灯亮,此时人员将绝缘套拉出转动孔外,再转动绝缘套,带动导向轴同步转动,此时通过导线轴可对第二导线收卷,使得引脚向远离蓄电池方向移动,进而引脚与蓄电池的触头断开,此时指示灯断电,节约了电源。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密封垫紧贴在壳体和壳盖侧壁之间的拐角处,再将密封块抵接在壳盖和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处,最终实现了对壳盖与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的封堵,避免灰尘进入壳体内部;
2.旋转调节环,带动调节杆下降,通过连接杆带动若干升降杆同步下降,进而带动第二楔块同步下降,通过第二楔块可推动第一楔块向开口方向滑移,以便将密封块抵接在壳盖和壳体侧壁之间的缝隙处;
3.第一楔块向开口方向滑移的同时,通过竖杆带动安装块同步滑移,以便将安装块插入安装槽内,可将壳盖固定在壳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向视图。
图4是沿图1中B-B线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的B向视图。
图6为体现定位柱与上横杆、下横杆和竖直杆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C向视图。
图8为图7中的D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信号检测装置;1001、壳体;1002、壳盖;2、手持信号收集装置;201、容纳槽;3、安装环;4、固定槽;5、环腔;6、开口;7、密封件;71、密封块;72、密封垫;8、驱动机构;81、第一楔块;82、第二楔块;83、升降杆;84、空腔;9、竖杆;91、安装块;92、安装口;93、安装槽;10、调节组件;101、调节杆;102、连接杆;103、升降孔;11、定位柱;12、上横杆;13、下横杆;14、竖直杆;15、升降槽;16、环形口;17、调节环;18、滑块;19、滑槽;20、滑移口;21、提示块;22、竖板;23、第一弹簧;24、联动件;241、第三楔块;242、第四楔块;25、指示灯;251、第一导线;252、第二导线;253、支板;254、引脚;255、蓄电池;256、凹槽;26、断电件;261、导电轴;262、绝缘套;263、导电环;264、转动孔;265、橡胶环;266、第二弹簧;2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参照图1,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固定信号检测装置1和手持信号收集装置2,固定信号检测装置1包括壳体1001,壳体1001顶部安装有壳盖1002,壳体1001和壳盖100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壳体1001的内部设有检测机构,壳体1001的侧壁设有用于安置手持信号收集装置2的容纳槽201。
参照图2和图3,壳盖1002的下表面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固定槽4,固定槽4的横截面积与壳体1001内部的横截面积一致,固定槽4与其槽口的相对槽壁固定设有安装环3,安装环3的内环和外环的横截面均呈矩形设置,安装环3的内部设有环腔5,安装环3的外环壁且沿自身周向设有若干开口6,若干开口6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四个开口6均与环腔5相连通,每个开口6的长度方向与安装环3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同向,环腔5内部设有若干密封件7,若干密封件7沿安装环3的周向阵列,若干密封环与若干开口6一一对应,环腔5内设有用于驱动密封件7穿过开口6并伸出安装环3的外环壁外的驱动机构8,将壳盖1002盖设在壳体1001上后,利用驱动机构8驱动密封件7穿过开口6,使得密封件7抵接壳盖1002和壳体1001侧壁之间缝隙的驱动机构8,降低了灰尘由壳盖1002与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1001内部的概率,避免灰尘粘附在检测机构上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度。
参照图3和图4,密封件7包括四个密封块71,四个密封块71与四个开口6一一对应,密封块71的长度尺寸由靠近开口6的一侧向远离开口6的一侧递减,以便将密封块71插入壳盖1002与壳体1001侧壁之前的缝隙,密封块71为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通过密封块71可封堵壳盖1002可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缝隙。
本实施例中,安装环3的四个拐角处侧壁均设有密封垫72,密封块71位于相邻两个密封垫72之间,密封垫72的横截面呈L型设置,将壳盖1002盖设在壳体1001上后,密封垫72紧贴在壳盖1002与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拐角处,此时通过四个密封块71和四个密封垫72,可实现壳盖1002与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全面密封,密封效果好。
参照图3,驱动机构8包括设置在密封块71背向开口6端壁上的第一楔块81,第一楔块81背向密封块71的侧壁滑移连接设有第二楔块82,第一楔块81和第二楔块82的相对侧壁均设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的较低一端朝向环腔5的内底壁,第一斜面的较高一端朝向环腔5的内顶壁,第一楔块81位于第一斜面的侧壁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也倾斜设置,第一导向槽平行于第一斜面,第二楔块82位于第一斜面的侧壁设有在第一导向槽内滑移的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块和第一导向槽的配合,实现了第一楔块81和第二楔块82之间的滑移连接。
第二楔块82的顶壁设有升降杆83,升降杆83竖直设置,通过拉动升降杆83上下移动,带动第二楔块82同步移动,随着第二楔块82的下移,可推动第一楔块81向开口6方向移动,进而可推动密封块71穿过开口6并插入壳盖1002与壳体1001之间的缝隙之间,降低了灰尘由壳盖1002侧壁与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1001内部的概率。
参照图3,四个第一楔块81的底壁均设有竖杆9,竖杆9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块91,安装环3的外环壁设有安装口92,壳体1001的内侧壁设有与安装口92相对应的安装槽93,随着第一楔块81的滑移,通过竖杆9,可带动安装块91同步移动,进而当密封块71抵接壳盖1002和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缝隙时,可将安装块91穿过安装口92并插入安装槽93内,使得安装环3固定在壳体1001的内侧壁,进而可将壳盖1002固定在壳体1001上,实现了壳盖1002与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连接。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壳盖1002的内部设有与环腔5相连通的空腔84,升降杆83的顶端伸入空腔84内部,空腔84内部设有用于驱动若干升降杆83同步升降的调节组件10,当将壳盖1002盖设在壳体1001上时,利用调节组件10驱动若干升降杆83同步升降,使得四个密封块71分别穿过四个开口6并插入壳盖1002与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缝隙,此时通过四个密封块71可完全封堵壳盖1002与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缝隙,实现了壳盖1002与壳体1001之间的密封。
参照图3和图5,调节组件10包括竖直设置在空腔84内的调节杆101,调节杆101的侧壁底端且沿自身周向阵列设有四个连接杆102,四个连接杆102与四个升降杆83一一对应,连接杆102水平设置,连接杆102的一端与调节杆101的侧壁底端相连,连接杆102的另一端与升降杆83位于空腔84内的一端相连,调节杆101的顶端穿过壳盖1002的顶壁外,壳盖1002的顶壁设有供调节杆101穿过的升降孔103,人员拉动调节杆101升降,通过四个连接杆102带动四个升降杆83同步升降。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升降孔103的孔壁上设有滑块18,调节杆101的侧壁且沿自身轴向设有与滑块18滑移配合的滑槽19,滑块18和滑槽19的配合,对调节杆101的升降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实现了调节杆101与壳盖1002之间的滑移连接。
参照2和图5,壳盖1002的顶壁设有定位柱11,定位柱11的顶壁设有把手27,通过把手27和定位柱11,方便人员提起壳盖1002和壳体1001,以便将壳体1001放置在合适位置。
参照图5和图6,定位柱11的内部呈中空设置,定位柱11的侧壁中部且沿自身周向设有环形口16,由于环形口16沿定位柱11的周向设置,将定位柱11分为两半,在定位柱11的侧壁上端设有上横杆12,在定位柱11的侧壁下端设有下横杆13,上横杆12和下横杆13沿定位柱11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并相互平行,上横杆12和下横杆13之间通过竖直杆1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竖直杆14、上横杆12和下横杆13一体成型设置,通过竖直杆14、上横杆12和下横杆13,使得定位柱11能够稳定的支设在壳盖1002的顶壁。
参照图5,环形口16内转动设置调节环17,调节环17的内环伸出定位柱11的侧壁外,调节环17的外环伸入升降槽15内,调节环1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连接环,环形口16的顶壁和底壁均设有供连接环转动的环槽,连接环和环槽的配合,使得调节环17能够转动连接在环形口16内。
参照图5,调节杆101的顶端伸入升降槽15内部,调节杆101位于升降槽15内的一端伸入调节环17的内环,调节环17的内环壁且沿自身轴向设有第一螺纹,调节杆101的侧壁且沿自身轴向和周向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相互螺纹连接,进而调节杆101螺纹连接在调节环17的内环内部;由于滑块18和滑槽19的配合,对调节杆101的升降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当人员转动调节环17时,可带动调节杆101在升降槽15内升降,不需要人员拉动调节杆101升降。
参照图5和图7,定位柱11的侧壁设有与升降槽15相连通的滑移口20,滑移口20内滑移设有提示块21,提示块21的一端伸入升降槽15内部,提示块21位于升降槽15内部的下表面设有竖板22,竖板22朝向升降槽15槽壁的侧壁设有第一弹簧23,第一弹簧23远离竖板22的一端与升降槽15的槽壁相连,通过第一弹簧23为竖板22提供向远离升降槽15槽壁滑移的力,避免提示块21滑移处定位柱11的侧壁外。
参照图3和图7,本实施例中,调节杆101的顶端设有用于带动提示块21在滑移口20内滑移的联动件24,随着调节杆101的下移,利用联动件24带动提示块21在滑移口20内滑移,直至提示块21一侧端壁穿过滑移口20并伸出定位柱11的侧壁外时,此时通过提示块21可提示人员密封块71已经插设在壳盖1002和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缝隙。
参照图3和图7,联动件24包括设置在提示块21位于升降槽15内部的端壁上的第三楔块241,第三楔块241背向提示块21的端壁滑移连接有第四楔块242,第四楔块242通过支杆安装在调节杆101的顶壁,第三楔块241和第四楔块242的相对侧壁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的较低一端朝向壳盖1002的顶壁,第二斜面的较高一端朝向升降槽15的内顶壁,第三楔块241位于第二斜面的侧壁设有第二导向槽,第四楔块242位于第二斜面的侧壁设有在第二导向槽内滑移的第二导向块,第二导向块和第二导向槽的配合,实现了第三楔块241和第四楔块242之间的滑移连接。
随着调节杆101的下移,带动第四楔块242同步下移,进而带动第三楔块241向滑移口20方向滑移,此时通过第三楔块241可推动提示块21伸出定位柱11的侧壁外,以提示人员密封块71插设在壳盖1002和壳体1001的侧壁之间。
参照3和图7,提示块21位于定位柱11侧壁外的端壁设有指示灯25,提示块21的中部呈中空设置,提示块21的内部设有第一导线251,第一导线251的一端伸出提示块21的端壁并与指示灯25连接,第一导线25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线252,第二导线252远离第一导线251的一端伸出提示块21的上表面并连接有引脚254,提示块2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支板253,支板253的侧壁设有供第二导线252穿过的伸缩孔,引脚254安装在支板253上。
升降槽15正对支板253的槽壁设有凹槽256,凹槽256与滑移口20相连通,凹槽256正对支板253的侧壁上安装有蓄电池255,蓄电池255的触点正对引脚254,当调节杆101下移时,带动提示块21在滑移口20内滑移,进而带动引脚254靠近蓄电池255,直至引脚254与蓄电池255的触点抵接时,通过第一导线251和第二导线252可为指示灯25接通电源,进而指示灯25灯亮,以快速提醒人员密封块71插设在壳盖1002和壳体1001的侧壁之间,此时人员可停止转动调节环17。
参照图7和图8,由于密封块71的侧壁尖端处插设在壳盖1002与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缝隙之间时,指示灯25常亮,提示块21的内部设有用于关闭指示灯25的断电件26,避免指示灯25一直亮,节约了电源。
参照图7和图8,断电件26包括转动设置在提示块21内部的导电轴261,导电轴261水平设置,导电轴261的一端与指示块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导电轴261的另一端上滑移套设连接有绝缘套262,绝缘套262远离导电轴261的一端可伸出提示块21的侧壁外,提示块21的侧壁设有供绝缘套262穿过的转动孔264,绝缘套262位于导电轴261侧壁外的一端设有环板,通过设置环板,可防止绝缘套262完全伸入提示块21内部;当需要转动导电轴261时,通过环板将绝缘套262拉出提示块21的侧壁外,再转动绝缘套262,可带动导电轴261转动。
本实施例中,转动孔264的孔壁胶粘设有橡胶环265,橡胶环265的内环壁紧贴在绝缘套262的外侧壁,通过设置橡胶环265,增大了绝缘套262与转动孔264孔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在没有外力驱动时,绝缘套262能够在转动孔264内保持稳定。
参照图7和图8,引脚254通过第二弹簧266固定在支板253的侧壁上,第二弹簧266套设在第二导线252上,第二弹簧266为引脚254提供保持水平状态的力,第一导线251位于提示块21内部的一端通过导电环263转动连接在导电轴261上,第二导线252位于提示块21内部的一端缠绕连接在导电轴261上,利用导电轴261和导电环263可实现第一导线251和第二导线252的电连接。
当通过绝缘套262转动导电轴261时,导线环在导电轴261上转动,同时通过导电轴261对第二导线252进行收卷,进而通过第二导线252拉动引脚254向靠近支板253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弹簧266被压缩,同时引脚254与蓄电池255的触头分离,进而引脚254、第二导线252、第一导线251失去电源,从而指示灯25灯灭,节约了电源。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将壳盖1002盖设在壳体1001上后,密封垫72紧贴在壳盖1002与壳体1001相对侧壁之间的拐角处,由于滑块18和滑槽19的配合,对调节杆101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进而人员转动调节环17时,可带动调节杆101下移,进而通过四个连接杆102分别带动四个升降杆83下移,随着升降杆83的下移,带动第二楔块82下移,进而推动第一楔块81向开口6方向滑移,以便将密封块71穿过开口6并插入壳盖1002与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缝隙,避免灰尘进入壳体1001内部而影响检测机构的检测精度。
当第一楔块81向靠近方向滑移的同时,通过竖杆9带动安装块91向安装口92方向滑移,以便将安装块91插入安装槽93内,进而可将壳盖1002固定在壳体1001上。
通过调节环17驱动调节杆101下移的同时,带动第四楔块242下移,通过第四楔块242可推动第三楔块241向滑移口20方向滑移,以便推动提示块21伸出滑移口20外,随着提示块21的滑移,使得引脚254向靠近蓄电池255方向移动,直至引脚254与蓄电池255的触头抵接时,通过引脚254、第二导线252、第一导线251,可将指示灯25通电,进而指示灯25灯亮,此时人员可停止转动调节环17,此时可将密封块71稳定插设在壳盖1002与壳体1001侧壁之间的缝隙。
最后人员将绝缘套262拉出提示块21的侧壁外,并转动绝缘套262,带动导电轴261转动,随着导电轴261的转动,带动导电环263转动,同时导电轴261对第二导线252收卷,进而通过第二导线252使得引脚254远离蓄电池255的触点,此时指示灯25灯灭,节约了电源。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固定信号检测装置(1)和手持信号收集装置(2),所述固定信号检测装置(1)包括壳体(1001)、安装在壳体(1001)顶部的壳盖(1002)以及安装在壳体(1001)内部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盖(1002)底部的安装环(3),所述壳盖(1002)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安置安装环(3)的固定槽(4),所述安装环(3)内部设有环腔(5),所述安装环(3)的外环壁且沿自身周向阵列设有若干开口(6),所述环腔(5)内且沿安装环(3)的周向阵列设有若干密封件(7),所述环腔(5)内设有用于驱动密封件(7)穿过开口(6)并抵接壳盖(1002)和壳体(1001)侧壁之间缝隙的驱动机构(8);
所述密封件(7)包括沿安装环(3)的周向阵列的若干密封块(71),所述密封块(71)的一端穿过开口(6)并伸入环腔(5)内,所述密封块(71)的纵截面由靠近开口(6)的一侧向远离开口(6)的一侧递减,所述安装环(3)的外环壁设有若干密封垫(72),所述密封垫(72)紧贴在壳盖(1002)与壳体(1001)相对侧壁之间的拐角处;
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两相互滑移连接的第一楔块(81)和第二楔块(82)、设置在第二楔块(82)顶壁的升降杆(83),所述第二楔块(82)为第一楔块(81)提供向开口(6)方向滑移的力,所述第一楔块(81)设置在密封块(71)朝向环腔(5)的端壁上,所述壳盖(1002)内部设有与环腔(5)相连通的空腔(84),所述升降杆(83)远离第二楔块(82)的一端伸入空腔(84)内,所述空腔(84)内设有用于驱动若干升降杆(83)同步升降的调节组件(10);
所述第一楔块(81)的底壁设有竖杆(9),所述竖杆(9)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块(91),所述安装环(3)的外环壁设有安装口(92),所述壳体(1001)的内侧壁设有与安装口(92)相应的安装槽(93),所述安装块(91)穿过安装口(92)并插入安装槽(93)内;
所述调节组件(10)包括与升降杆(83)轴向同向的调节杆(101)、设置在调节杆(101)侧壁且沿自身周向阵列的若干连接杆(102),所述连接杆(102)远离调节杆(101)的一端与升降杆(83)的顶端相连,所述壳盖(1002)的顶壁设有升降孔(103),所述调节杆(101)远离连接杆(102)的一端穿过升降孔(103)并伸出壳盖(1002)的顶壁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1002)的顶壁设有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的侧壁且沿自身高度方向相对设有上横杆(12)和下横杆(13),所述上横杆(12)和下横杆(13)之间设有竖直杆(14),所述定位柱(11)的底壁设有供调节杆(101)的顶端插入的升降槽(15),所述定位柱(11)的侧壁且沿自身周向设有与升降槽(15)相连通的环形口(16),所述环形口(16)内转动设有调节环(17),所述调节环(17)的外环壁伸出定位柱(11)的侧壁外,所述调节环(17)的内环伸入升降槽(15)内,所述调节环(17)的内环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调节杆(101)的侧壁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相互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孔(103)的孔壁设有滑块(18),所述调节杆(101)的侧壁且沿自身轴向设有供导向块滑移的滑槽(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1)的侧壁设有与升降槽(15)相连通的滑移口(20),所述滑移口(20)内滑移设有用于指示密封块(71)插设在壳盖(1002)和壳体(1001)侧壁之间缝隙的提示块(21),所述提示块(21)的侧壁设有竖板(22),所述竖板(22)的侧壁通过第一弹簧(23)与升降槽(15)的槽壁相连,所述第一弹簧(23)为提示块(21)提供向调节杆(101)方向滑移的力,所述调节杆(101)上设有用于带动提示块(21)在滑移口(20)内滑移的联动件(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24)包括设置在提示块(21)位于升降槽(15)内部的端壁上的第三楔块(241)以及设置在调节杆(101)顶端的第四楔块(242),所述第三楔块(241)和第四楔块(242)的相对侧壁滑移连接,所述第四楔块(242)为第三楔块(241)提供向滑移口(20)方向滑移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块(21)背向第三楔块(241)的端壁设有指示灯(25),所述提示块(21)的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提示块(21)的内部设有第一导线(251),所述第一导线(251)的一端伸出提示块(21)的端壁并与指示灯(25)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25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线(252),所述提示块(21)的侧壁设有支板(253),所述第二导线(252)远离第一导线(251)的一端伸出提示块(21)的侧壁并穿过支板(253)的侧壁,所述第二导线(252)穿过支板(253)的侧壁一端连接有引脚(254),所述引脚(254)安装在支板(253)上,所述升降槽(15)正对支板(253)的槽壁上设有蓄电池(255),所述引脚(254)与蓄电池(255)的触点抵接时,指示灯(25)通电,所述提示块(21)内部设有用于关闭指示灯(25)的断电件(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电件(26)包括转动设置在提示块(21)内部的导电轴(261)、滑移套设连接在导电轴(261)上的绝缘套(262),所述第一导线(251)通过导电环(263)转动连接在导电轴(261)上,所述第二导线(252)缠绕连接在导电轴(261)上,所述提示块(21)的侧壁设有转动孔(264),所述绝缘套(262)穿过转动孔(264)并伸出提示块(21)的侧壁外,所述转动孔(264)的孔壁胶粘设有橡胶环(265)并紧贴在绝缘套(262)的外侧壁,所述引脚(254)通过第二弹簧(266)固定在支板(253)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266)套设在第二导线(252)上。
CN202110233916.1A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 Active CN113056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3916.1A CN113056147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3916.1A CN113056147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6147A CN113056147A (zh) 2021-06-29
CN113056147B true CN113056147B (zh) 2022-12-30

Family

ID=76509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33916.1A Active CN113056147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614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628862U (zh) * 2020-08-20 2021-02-26 南京彤星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保护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1453A (en) * 1972-04-12 1973-12-25 Gen Electric Electrical penetration assembly
CN101876556B (zh) * 2009-04-30 2013-06-12 浙江关西电机有限公司 位置检测装置及其信号处理装置
JP6566384B2 (ja) * 2015-10-09 2019-08-28 Nok株式会社 密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628862U (zh) * 2020-08-20 2021-02-26 南京彤星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保护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6147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5533B (zh) 一种易散热式大数据一体机安全防护箱
CN105716585B (zh) 一种基于常规水文缆道的自驱式雷达波测流设备
CN113056147B (zh) 一种5g信号检测用抗干扰设备
CN105904400B (zh) 输电线路故障指示器快速装拆装置
CN104865491A (zh) 用于高压输电线故障检测的检测仪
CN117087465A (zh) 一种自动化新能源充电桩及使用方法
CN217345472U (zh)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与数据传输的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
CN111537024A (zh) 一种通信光缆用自检装置
CN108386803B (zh) 一种便于充电的具有防潮功能的安全可靠的智慧灯杆
CN206948681U (zh) 远程路灯控制系统
CN212565575U (zh) 一种伸缩式太阳能路灯
CN211346885U (zh) 一种煤矿用环境检测装置
CN111076122A (zh) 一种无线遥控的升降灯座及灯泡更换方法
CN115711852B (zh) 一种边坡裂缝自动化监测装置及其吊装方法
CN108729702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性能良好的智能型通讯基站
CN217208534U (zh) 一种智慧城市用步道人脸肢体识别杆
CN209416379U (zh) 一种煤炭采空区低频超宽带用检测装置
CN219655610U (zh) 一种安防监控设备
CN117031160B (zh) 变压器报停智能检测报警装置
CN217786221U (zh) 一种农业多环境场景传感器
CN214476692U (zh) 一种电气化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用智能型绝缘子
CN210319791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路径灯
CN211424129U (zh) 一种无线遥控的升降灯座
CN219828589U (zh) 可显示电量的机场应急助航灯
CN220851855U (zh) 一种环境监测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