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5636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5636A
CN113055636A CN202110333638.7A CN202110333638A CN113055636A CN 113055636 A CN113055636 A CN 113055636A CN 202110333638 A CN202110333638 A CN 202110333638A CN 113055636 A CN113055636 A CN 113055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ream
multimedia data
conference
conference system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36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5636B (zh
Inventor
聂志鹏
刘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36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5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5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5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5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5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3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5Conference systems involving storage of or access to video conference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会议系统中,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其中,所述会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会议客户端,所述数据端与所述会议系统支持的数据传输协议不同;确定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以得到能够被所述会议系统接入并传输至所述会议客户端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本申请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对获得的多媒体数据流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处理,以实现不同种类的多媒体数据流均能被会议系统成功传输至会议客户端。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视频会议平台(如Teams、Zoom等)能够支持传输的数据种类较少,例如目前的各个会议平台均不支持网络视频流(如最常用的RTMP协议流)的接入和转发。因此,当用户在构建大型直播会议或发布会时,有时会租借专业演播室和专业录播设备,受到硬件限制,这些设备有时只能推流为网络直播流,无法接入现有的会议平台,造成资源浪费。
现有的解决方案:
大型的会议及发布会一般采用web端直播的方式发布给观看者,对外直播一般采用直播平台等发布视频,内部大型线上视频会议一般采用web端账号密码认证登录方式,限制外部人员观看。
该方案的缺点是:
1、不能利用已有的会议平台,需要另外投入大量资源搭建web端直播平台或购买外部资源,且使用频率较低,造成资源大量浪费;
2、不能方便的分享PPT及视频等屏幕内容,需另外搭建方案,投入资源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获得的多媒体数据流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处理,以实现不同种类的多媒体数据流均能被会议系统成功传输至会议客户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会议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在会议系统中,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其中,所述会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会议客户端,所述数据端与所述会议系统支持的数据传输协议不同;
确定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
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以得到能够被所述会议系统接入并传输至所述会议客户端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网络协议流,所述网络协议流包括网络实时协议流。
可选地,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和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处理。
可选地,还包括:
获得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的屏幕内容形成共享内容;
所述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推送所述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本地端,所述本地端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转换模块自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虚拟为摄像头数据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可选地,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具有发送模块以及会议软件,所述发送所述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所述会议软件获得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以及共享内容,并将其处理形成两路独立地数据流;
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两路独立地数据流发送至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流推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获得所述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转换模块自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处理成满足所述客户端带宽要求的码流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可选地,所述推所述发送所述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由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通过屏幕抓取获得共享内容,并上传至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获得的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以及共享内容推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所述协议服务模块直接获得所述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转换模块自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处理成满足所述客户端带宽要求的码流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所述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直接发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议系统,包括:
获得模块,其用于在会议系统中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其中,所述会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会议客户端,所述数据端与所述会议客户端支持的数据传输协议不同;
数据处理模块,其用于确定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并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以得到能够被所述会议系统接入并传输至所述会议客户端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发送模块,其用于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申请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会议系统能够根据自身的数据传输协议而对获得的多媒体数据流进行处理,使其形成满足自身传输协议的数据,从而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无需另外搭建不同系统,使用已搭建的会议系统即可实现以往应对不同多媒体数据流的专业方案达到的效果,提升了会议系统的兼容性,大幅扩展了数据输入源的选择范围。而且,会议系统可以使用已有的会议平台数据库控制观看者的参会权限,无需重新向观看者发送账号密码,提高与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际应用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际应用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际应用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会议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定。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下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在会议系统中,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其中,会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会议客户端,数据端与会议系统支持的数据传输协议不同;
确定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
至少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以得到能够被会议系统接入并传输至会议客户端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发送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会议客户端。
例如,数据端可以是网络端,如其他用户端基于web生成的数据端等,该数据端产生有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具体可以是视频数据,音频数据,或者基于web直播产生的数据。会议系统包括多个会议客户端,用户可通过会议客户端参与会议系统,举行线上会议。本实施例中,会议系统与数据端支持的数据传输协议不同,因此,会议系统获得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后是不能将其传输至会议客户端的,需要对第一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才能够进行传输。故,当会议系统获得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后,会确定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然后至少根据会议系统的传输协议处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以得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该第二多媒体数据流与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数据内容相同,但传输协议不同,基于该第二多媒体数据流,会议系统能够将其进行接入并传输至会议客户端,此时会议客户端的用户就可以通过会议客户端观看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本申请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会议系统能够根据自身的数据传输协议而对获得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处理,使其形成满足自身传输协议的数据,从而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无需另外搭建不同系统,使用已搭建的会议系统即可实现以往应对不同多媒体数据流的专业方案达到的效果,提升了会议系统的兼容性,大幅扩展了数据输入源的选择范围。而且,会议系统可以使用已有的会议平台数据库控制观看者的参会权限,无需重新向观看者发送账号密码,提高与会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网络协议流,网络协议流包括网络实时协议流。
例如,数据端为网络端,网络用户基于web生成了网络协议流,具体可以为RTMP(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实时消息传输协议))协议流,也就是网络实时协议流,俗称“直播流”,如网络用户基于web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时生成的多媒体数据流。或者也可以为RTSP协议流(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HTTP协议流等,具体协议流形式不唯一。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和数据封装格式;
至少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至少基于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对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处理。
具体地,在对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处理时,为了能够确保处理准确,同时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本实施例中的会议系统还需要确定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数据编码格式等,例如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为RTMP协议,在该协议下承载的音视频封装格式为FLV(FlashVideo,Flash视频格式),视频编码为H.264,或者也可以为H.261、H.262、H.263、H.265等,封装格式也可以为F4V,MP4等格式,还可以为AVI(Audio Video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文件后缀可以是MPG.MPEG.MPE.DAT.VOB.ASF.3GP.MP4等),VOB(VideoObject,DVD视频媒体格式)等。音频编码为AAC(Advanced Audio Coding,高级音频编码),也可以为MP3、WAV、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无损音频压缩编码)、DSD(DirectStream Digital,直流比特流数字格式),具体不定,根据实际多媒体数据流的格式确定。当确定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数据编码等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数据封装格式首先对第一多媒体数据进行解封装,之后根据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编码信息以及会议系统的传输协议进行细致处理,最终形成能够被会议系统接入并传输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
获得会议系统的本地端的屏幕内容形成共享内容;
发送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会议客户端,包括:
推送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会议客户端。
例如,在举行直播会议时,会议主持人员可能会在会议系统的本地端显示一些做好的会议文件,为了将该会议文件的内容分享给通过会议客户观参与会议的与会人员,会议系统可以将本地端屏幕显示的内容进行抓取,或基于屏幕显示的内容获得会议文件,或基于支持人员输入的用于将屏幕显示的内容分享给与会人员的操作等,而将会议文件或屏幕显示内容处理形成共享内容。当会议系统欲推送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会议客户端时,可以同时将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进行同时推送,使得会议客户端能够同时接收到共享内容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其中,形成共享内容以及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为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处理顺序不定,二者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形成共享内容,再处理多媒体数据流,或者先处理多媒体数据流,再形成共享内容,另外,共享内容的形成可以是自动形成,也可以是基于用户输入的共享指令而形成。
实际应用时,本申请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执行方式,例如执行主体可以不同,或会议系统内部结构有所差异时,执行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为了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信息处理方法,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会议系统包括本地端,该本地端具有用于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至少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协议服务模块接收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转换模块自协议服务模块接收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虚拟为摄像头数据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具体地,例如可以在会议的本地端安装满足RTMP协议的的STUN、TURN服务模块和协议转换模块,转换模块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软件中间件的形式,也可以是硬件形式,具体不唯一。另外,上述各个模块具体不定,需根据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具体格式及协议确定。本实施例中的转换模块为软件中间件的形式。当会议系统中的数据采集设备从网络端采集到了RTMP协议流后,推流至会议系统的本地端。会议系统的本地端则基于协议服务模块确定该RTMP协议流的数据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数据编码信息,接着基于转换模块利用确定的数据传输协议对RTMP协议流执行解协议,以分离出FLV封装格式的多媒体流,接着对该多媒体流进行解封装,得到原始音频和/或视频流。此时,转换模块确定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然后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解封装后的音频和/或视频流。本实施例中,会议系统的传输协议为对应摄像头数据传输的协议,故本实施例中的转换模块便将解封装后的音频和/或视频流数据虚拟为摄像头数据形式,也即,该形成摄像头数据形式的音频和/或视频流即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或者,也可以处理形成上文所述的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文件后缀可以是MPG.MPEG.MPE.DAT.VOB.ASF.3GP.MP4等),VOB(Video Object,DVD视频媒体格式)等形式/格式的数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数据传输协议支持的数据传输格式以及转换模块支持的转换格式而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会议系统的本地端具有发送模块以及会议软件;
当发送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会议客户端,包括:
会议软件获得共享内容;
发送模块将获得的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分别以两路独立地数据流发送至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流推送至会议客户端。
例如,会议系统包括会议服务器,会议本地端,会议客户端。会议本地端具有用于发送数据至会议客户端,或发送数据至会议服务器的发送模块,以及具有不同功能的会议软件,如用于抓取屏幕内容形成共享内容或共享文件的会议软件等。当会议系统的本地端处理形成了第二多媒体数据流之前,之中或之后时,若会议主持人员欲将屏幕内容与第二多媒体数据流一同发送给会议客户端时,可以通过会议软件执行屏幕抓取等操作,然后基于获得的内容形成共享内容。待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形成后,发送模块自转换模块即会议软件处获得共享内容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然后将二者以两路独立地数据流形式发送给会议系统的会议服务器。最终由会议服务器将该两路数据流分别推送给不同的会议接收端,如会议接收端A,B,C,也即多个不同的会议客户端。
当然,上述的共享内容也并不是一定要与第二多媒体数据流一同发送,不论是共享内容还是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均可以分别独立发送,共享内容是否生成,以及是否发送,何时发送可以由定制的会议模式确定,或由会议主持人员确定。
实施例二: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具有用于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至少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会议系统的本地端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将其发送至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协议服务模块接收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转换模块自协议服务模块接收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处理成满足会议本地端带宽要求的码流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具体地,例如,本实施例中的会议系统包括会议服务器,会议本地端,会议客户端。会议本地端具有用于将获得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发送给会议服务器的发送端/发送模块,如会议本地端通过数据采集设备自网络端获得了协议流后,通过发送端/发送模块将该协议流发送至会议系统端。本实施例中的会议服务器安装有满足RTMP协议的的STUN、TURN服务模块和协议转换模块,转换模块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软件中间件的形式,也可以是硬件形式,具体不唯一。另外,上述各个模块具体不定,需根据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具体格式及协议确定。当会议服务器获得了会议本地端发送的RTMP协议流后,会议服务器则基于协议服务模块确定该RTMP协议流的数据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数据编码信息,接着基于转换模块利用确定的数据传输协议对RTMP协议流执行解协议,以分离出FLV封装格式的多媒体流,接着对该多媒体流进行解封装,得到原始音频和/或视频流。此时,转换模块确定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然后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解封装后的音频和/或视频流。本实施例中,会议系统的传输协议为对应宽带数据传输的协议,故本实施例中的转换模块便将解封装后的音频和/或视频流数据虚拟为满足会议本地端带宽要求的码流数据形式,也即,该形成码流形式的音频和/或视频流即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或者,也可以如上文所述,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上文所述的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文件后缀可以是MPG.MPEG.MPE.DAT.VOB.ASF.3GP.MP4等),VOB(Video Object,DVD视频媒体格式)等形式/格式的数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数据传输协议支持的数据传输格式以及转换模块支持的转换格式而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执行推发送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会议客户端,包括:
由会议系统的本地端通过屏幕抓取获得共享内容,并上传至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获得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以及共享内容推送至会议客户端。
例如,会议系统的本地端在主持人员的操作下,或基于预设值的会议机制/会议模式的控制下,通过屏幕抓取等操作获得共享内容,并上传至会议系统的会议服务器。会议服务器接收到该共享内容后,可以独立将其推送至多个会议接收端/会议客户端,也可以同第二多媒体数据流一同发送至会议客户端。也即,本申请中的第一多媒体流的处理过程均在云端的会议服务器处执行,会议本地端仅需将要发送的数据及要处理的数据上传至会议服务器即可,会议服务器会根据与会议本地端预先建立的协议和/或会议本地端的指令而执行数据处理及发送程序。如此,可降低会议本地端的处理负荷,以及会议本地端的硬件要求。
实施例三: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具有用于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至少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协议服务模块直接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转换模块自协议服务模块接收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处理成满足客户端带宽要求的码流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发送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会议客户端,包括:
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直接发送至会议客户端。
例如,本实施例中的会议系统包括会议服务器,会议客户端。本实施例中的会议服务器安装有满足RTMP协议的的STUN、TURN服务模块和协议转换模块,转换模块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软件中间件的形式,也可以是硬件形式,具体不唯一。另外,上述各个模块具体不定,需根据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具体格式及协议确定。当数据采集设备自网络端采集得到了RTMP协议流后,直接发送给会议服务器,会议服务器获得了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RTMP协议流后,会基于协议服务模块确定该RTMP协议流的数据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数据编码信息,接着基于转换模块利用确定的数据传输协议对RTMP协议流执行解协议,以分离出FLV封装格式的多媒体流,接着对该多媒体流进行解封装,得到原始音频和/或视频流。此时,转换模块确定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然后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解封装后的音频和/或视频流。本实施例中,会议系统的传输协议为对应宽带数据传输的协议,故本实施例中的转换模块便将解封装后的音频和/或视频流数据虚拟为满足会议客户端带宽要求的码流数据形式,也即,该形成码流形式的音频和/或视频流即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当会议服务器生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后,便可直接将该数据流推送至各个会议接收端,即多个会议客户端中。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及传输方法中并不涉及会议系统本地端,即,基于本实施例的方法,会议系统本地端无需与会议服务器进行关于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处理及后续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发送的交互,会议服务器自动便会执行,整体方法流程更为简便。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倘若会议主持人员欲分享共享内容时,其仅需操作会议本地端形成共享内容后,直接发送给会议客户端即可。
如图9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议系统,包括:
获得模块,其用于在会议系统中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其中,会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会议客户端,数据端与会议系统支持的数据传输协议不同;
数据处理模块,其用于确定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并至少基于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第一多媒体数据流,以得到能够被会议系统接入并传输至会议客户端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数据发送模块,其用于发送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会议客户端。
本申请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会议系统能够根据自身的数据传输协议而对获得的多媒体数据流进行处理,使其形成满足自身传输协议的数据,从而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无需另外搭建不同系统,使用已搭建的会议系统即可实现以往应对不同多媒体数据流的专业方案达到的效果,提升了会议系统的兼容性,大幅扩展了数据输入源的选择范围。而且,会议系统可以使用已有的会议平台数据库控制观看者的参会权限,无需重新向观看者发送账号密码,提高与会效率。
可选地,所述获得模块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网络协议流,所述网络协议流包括网络实时协议流。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和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获得模块还用于:
获得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的屏幕内容形成共享内容;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推送所述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本地端,所述本地端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转换模块自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虚拟为摄像头数据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可选地,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具有发送模块以及会议软件,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发送所述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所述会议软件获得所述共享内容;
所述发送模块将获得的所述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分别以两路独立地数据流发送至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流推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获得所述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转换模块自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处理成满足所述会议本地端带宽要求的码流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可选地,所述数据发送模块推所述发送所述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由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通过屏幕抓取获得共享内容,并上传至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获得的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以及共享内容推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所述协议服务模块直接获得所述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转换模块自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处理成满足所述会议客户端带宽要求的码流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直接发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处理方法。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处理方法。应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方案具有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诸如上文所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方法。应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方案具有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但不限于是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介质(RAM)、只读存储介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介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介质(CD-ROM)、光存储介质件、磁存储介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配置为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天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应当理解,虽然本申请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在会议系统中,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其中,所述会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会议客户端,所述数据端与所述会议系统支持的数据传输协议不同;
确定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
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以得到能够被所述会议系统接入并传输至所述会议客户端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网络协议流,所述网络协议流包括网络实时协议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和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按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获得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的屏幕内容形成共享内容;
所述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推送所述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本地端,所述本地端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转换模块自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虚拟为摄像头数据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具有发送模块以及会议软件,所述发送所述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所述会议软件获得所述共享内容;
所述发送模块将获得的所述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分别以两路独立地数据流发送至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流推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获得所述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转换模块自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处理成满足所述会议本地端带宽要求的码流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推所述发送所述共享内容以及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由所述会议系统的本地端通过屏幕抓取获得共享内容,并上传至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
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获得的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以及共享内容推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会议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处理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的转换模块以及协议服务模块;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形成第二多媒体数据流,包括:
所述协议服务模块直接获得所述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确定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及数据封装格式;
所述转换模块自所述协议服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并基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数据封装格式对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封装,并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将解封装后的数据流处理成满足所述会议客户端带宽要求的码流形式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所述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包括:
所述会议系统的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直接发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10.一种会议系统,包括:
获得模块,其用于在会议系统中获得数据端产生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流,其中,所述会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会议客户端,所述数据端与所述会议系统支持的数据传输协议不同;
数据处理模块,其用于确定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并至少基于所述会议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流,以得到能够被所述会议系统接入并传输至所述会议客户端的第二多媒体数据流;
数据发送模块,其用于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流至所述会议客户端。
CN202110333638.7A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 Active CN113055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3638.7A CN113055636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3638.7A CN113055636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5636A true CN113055636A (zh) 2021-06-29
CN113055636B CN113055636B (zh) 2023-03-21

Family

ID=76516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3638.7A Active CN113055636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56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938A (zh) * 2022-03-30 2022-06-07 合肥高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gpu的视频隐形水印嵌入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6071A1 (fr) * 2002-12-17 2004-07-01 Sema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entre serveurs avec conversion de format des donnees et dispositif pour sa mise en oeuvre
CN101098244A (zh) * 2006-06-26 200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会议中媒体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83758A (zh) * 2008-01-11 2009-07-15 天地阳光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与视频会议系统的融合系统
CN103581699A (zh) * 2013-11-04 2014-02-12 广州华工信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方法、流媒体服务器及流媒体播放系统
CN104539596A (zh) * 2014-12-18 2015-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媒体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72507A (zh) * 2015-07-24 2015-11-18 南京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160021147A1 (en) * 2013-03-28 2016-01-21 Alcatel Lucent A mediator for optimizing the transmission of media contents between a 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CN105553967A (zh) * 2015-12-11 2016-05-04 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会议方法及装置
KR20160062787A (ko) * 2014-11-25 2016-06-03 (주)유프리즘 비디오 컨퍼런스를 위해 복수의 비디오 피드들을 믹싱 처리하는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비디오 컨퍼런스 단말 장치, 비디오 컨퍼런스 서버 및 비디오 컨퍼런스 시스템
CN106612268A (zh) * 2015-10-27 2017-05-03 三亚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系统间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06713361A (zh) * 2017-02-24 2017-05-24 宁波联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多终端多协议流媒体发布方法
CN108810444A (zh) * 2017-07-31 2018-11-13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的处理方法、会议调度端和协转服务器
CN110460804A (zh) * 2019-07-30 2019-11-15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数据发送方法、系统、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53925A (zh) * 2020-08-21 2020-11-17 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6071A1 (fr) * 2002-12-17 2004-07-01 Sema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entre serveurs avec conversion de format des donnees et dispositif pour sa mise en oeuvre
CN101098244A (zh) * 2006-06-26 200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会议中媒体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83758A (zh) * 2008-01-11 2009-07-15 天地阳光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与视频会议系统的融合系统
US20160021147A1 (en) * 2013-03-28 2016-01-21 Alcatel Lucent A mediator for optimizing the transmission of media contents between a 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CN103581699A (zh) * 2013-11-04 2014-02-12 广州华工信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方法、流媒体服务器及流媒体播放系统
KR20160062787A (ko) * 2014-11-25 2016-06-03 (주)유프리즘 비디오 컨퍼런스를 위해 복수의 비디오 피드들을 믹싱 처리하는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비디오 컨퍼런스 단말 장치, 비디오 컨퍼런스 서버 및 비디오 컨퍼런스 시스템
CN104539596A (zh) * 2014-12-18 2015-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媒体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72507A (zh) * 2015-07-24 2015-11-18 南京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6612268A (zh) * 2015-10-27 2017-05-03 三亚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系统间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05553967A (zh) * 2015-12-11 2016-05-04 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会议方法及装置
CN106713361A (zh) * 2017-02-24 2017-05-24 宁波联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多终端多协议流媒体发布方法
CN108810444A (zh) * 2017-07-31 2018-11-13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的处理方法、会议调度端和协转服务器
CN110460804A (zh) * 2019-07-30 2019-11-15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数据发送方法、系统、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53925A (zh) * 2020-08-21 2020-11-17 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938A (zh) * 2022-03-30 2022-06-07 合肥高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gpu的视频隐形水印嵌入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5636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6633B (zh) 一种直播方法及系统
WO2017101369A1 (zh) 直播视频的转码方法及装置
CN106941629B (zh) 基于sip+rtp与rtmp协议互通的实时直播方法
US11838563B2 (en) Switching between transmitting a preauthored video frame and a composited video frame
US874525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media audio video transfer
US20110138018A1 (en) Mobile media server
CN107819809B (zh) 对内容进行同步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00954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及流媒体直播的交互应答系统及方法
CN112752115B (zh) 直播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70187986A1 (en) Live streaming media method, publish side live, server and terminal
WO2017080427A1 (zh) 一种媒体播放方法、终端、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727144A (zh) 基于混合云的高清直播系统及流媒体方法
CN114040232A (zh) 投屏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547517B (zh) 音视频节目录制方法和网络设备及计算机装置
CN113055636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
CN104935952A (zh) 一种视频转码方法和系统
KR102090070B1 (ko) 스트리밍 서버, 클라이언트 단말 및 이를 이용한 av 라이브 스트리밍 시스템
EP3316546B1 (e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live method and system, collecting device and standardization server
CN110392275B (zh) 一种文稿演示的共享方法、装置及视联网软终端
CN115865884A (zh) 一种网络摄像头数据访问装置、方法、网络摄像头和介质
CN112532719B (zh) 信息流的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77397A (zh) 一种基于摄像头实现联网视频互动的方法
CN110719435B (zh) 一种进行终端会议的方法和系统
CN110502649B (zh) 一种多媒体业务的分类方法及装置
WO2012103670A1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提供和处理多媒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