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1870A - 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1870A
CN113051870A CN202110240340.1A CN202110240340A CN113051870A CN 113051870 A CN113051870 A CN 113051870A CN 202110240340 A CN202110240340 A CN 202110240340A CN 113051870 A CN113051870 A CN 113051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terminal
scd
workbook
data
terminal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03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1870B (zh
Inventor
王旭亮
侯丽珺
董兴华
郭剑峰
张宏伟
白旭
杜丽娜
王晓东
何蕊
刘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engd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engd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engd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02403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18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1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1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1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1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03Formatting, i.e. changing of presentation of documents
    • G06F40/109Font handling; Temporal or kinetic typograph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77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of tables; using ruled l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以实现缩短SCD虚端子配置的时间和精力,并增加SCD虚端子配置的准确度。该方法包括: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将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进行数据核查,形成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将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导入SCD制作软件,选出IED描述匹配度高于阈值的IED,利用自动搜索和自动添加法,依据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在该软件中完成虚端子连接;将SCD中虚端子连接按照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的规则生成SCD虚端子配置表;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与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SCD数据核查结果表。

Description

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是指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采用光纤代替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电缆。二次电缆清晰可见,每一根电缆线传输模拟量或者数字量,而光纤则是一组光纤,可以传输多组模拟量或者数字量。智能变电站是通过“虚端子”的概念来表达光纤内数据传输的关系,相当于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电缆连接(也即是说,光纤内部是通过虚端子连接来确定连接关系)。虚端子连接主要是通过SCD(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变电站配置描述)进行制作的,SCD文件是IEC61850中的一种模型文件,可以描述整个变电站的一次和二次设备的信息。IEC61850本着同一个世界,同一种规约,可实现各个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联系。IED可以是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建模按如下树状结构进行:服务器包括LD(logical device,逻辑设备),逻辑设备包括LN(logicalnode,逻辑节点),逻辑节点包括DO(data object,数据对象),数据对象包括DA(data attribute,数据属性)。虚端子连接包括两种类型:SV和GOOSE。SV主要连接采样值,相当于传输模拟量;GOOSE主要连接信号,相当于传输数字量。
SCD配置采用离线的方式,设计院设计的虚端子表通过Excle表格文件保存和存放,然后集成商通过自家的SCD制作软件人为添加虚端子连接,具体是分为SV和GOOSE两类虚端子连接分别进行添加,SV关联到DO层,GOOSE关联到DA层,然后二次专业验收人员再人为逐条进行核对。
SCD作为全站的唯一的配置文件,也即保证了虚端子连接的唯一性。但不同的设计院对智能变电站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不同,做出来的虚端子表也是千差万别,并不能保证虚端子表的正确性。集成商还要依靠本就正确性不能保证的设计院的虚端子表,进行SCD虚端子制作,这就大大地增加了二次专业验收人员调试和验收的困难。并且二次专业验收人员仅仅依靠人力来逐条进行虚端子确定,费时费力,并且不能保证正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以实现缩短SCD虚端子配置的时间和精力,并增加SCD虚端子配置的准确度。
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包括:
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将表中各项信息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将所述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进行数据核查,形成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所述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包括4个工作簿,工作簿1为核查通过项,工作簿2为核查问题项,并将出错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示出来,工作簿3为未核查项,工作簿4为核查原则要求而虚端子配置表中没有的项;
待将工作簿2中的项进行人为修改,将工作簿3中的项进行人为核查,将工作簿4中的项进行人为添加后,再次进行数据核查,如此反复,直至数据核查结果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然后将工作簿3的内容放到工作簿1后,形成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
将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导入SCD制作软件中,根据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中终点设备描述,在SCD中选择出IED描述匹配度高于阈值的IED,然后利用自动搜索和自动添加法,依据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在SCD制作软件中完成虚端子连接;
将SCD中虚端子连接按照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的规则生成SCD虚端子配置表;
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与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SCD数据核查结果表,具体为:以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为依托,将两项完全一致的放入工作簿1中,将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有而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没有的项放入工作簿2中,将两个表格出现不一致的项放入工作簿3中,并将不一致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中的虚端子连接关系列在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项的后边并用第二格式标出;
将工作簿2中的项人为进行SCD虚端子配置,配置完成后生成新的SCD虚端子配置表,与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此时,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无工作簿2,工作簿3中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地方为设计院设计的虚端子配置表中的问题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为正确表示。
可选的,所述将表中各项信息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包括:
按照终点设备分类,包括SV接收和GOOSE接收,将同一间隔内的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测控按一定顺序列出来,并在每一条虚端子连接将终点设备、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起点设备虚端子描述、起点设备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格式为加粗字体,所述第二预设格式为斜体字体。
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系统,包括:
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生成单元,用于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将表中各项信息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进行数据核查,形成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所述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包括4个工作簿,工作簿1为核查通过项,工作簿2为核查问题项,并将出错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示出来,工作簿3为未核查项,工作簿4为核查原则要求而虚端子配置表中没有的项;
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用于待将工作簿2中的项进行人为修改,将工作簿3中的项进行人为核查,将工作簿4中的项进行人为添加后,再次进行数据核查,如此反复,直至数据核查结果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然后将工作簿3的内容放到工作簿1后,形成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
虚端子连接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导入SCD制作软件中,根据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中终点设备描述,在SCD中选择出IED描述匹配度高于阈值的IED,然后利用自动搜索和自动添加法,依据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在SCD制作软件中完成虚端子连接;
SCD虚端子配置表生成单元,用于将SCD中虚端子连接按照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的规则生成SCD虚端子配置表;
SCD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用于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与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SCD数据核查结果表,具体为:以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为依托,将两项完全一致的放入工作簿1中,将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有而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没有的项放入工作簿2中,将两个表格出现不一致的项放入工作簿3中,并将不一致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中的虚端子连接关系列在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项的后边并用第二格式标出;
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用于将工作簿2中的项人为进行SCD虚端子配置,配置完成后生成新的SCD虚端子配置表,与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此时,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无工作簿2,工作簿3中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地方为设计院设计的虚端子配置表中的问题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为正确表示。
可选的,所述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生成单元将表中各项信息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具体包括:
按照终点设备分类,包括SV接收和GOOSE接收,将同一间隔内的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测控按一定顺序列出来,并在每一条虚端子连接将终点设备、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起点设备虚端子描述、起点设备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格式为加粗字体,所述第二预设格式为斜体字体。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基于设计院设计的虚端子配置表,利用自动搜索和自动添加法,完成虚端子制作,并形成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可实现SCD虚端子的配置和校验,同时将设计院设计的虚端子的问题项反馈回设计院。本发明缩短了SCD虚端子配置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增加了SCD虚端子配置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SCD数据核查结果表;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描述清楚起见,首先将下文中涉及的相关术语解释如下:
1、保护:保护是保护装置的简称,是电力系统中用于保护一次设备而设置的一种装置,能够最快地减少停电范围,保护一次设备。
2、智能终端: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刀闸、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
3、合并单元:用以对来自二次转换器的电流和/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合并单元可是互感器的一个组成件,也可是一个分立单元。
4、DO:data object,数据对象。DO是智能电子设备中,各种应用的具有意义、结构化的信息,它可读、可写。
5、DA:data attribute,数据属性。定义可能数值的名称(语义)、格式、范围,传输时表示该数值。
6、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设备。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接收来自外部源的数据,或向外部发送数据,或进行控制的装置,例如:电子多功能仪表、数字保护、控制器等。为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环境中特定逻辑接点行为且受制于其接口的装置。
7、SV:采样值。基于发布/订阅机制,交换采样数据集中的采样值的相关模型对象和服务,以及这些模型对象和服务到ISO/IEC8802-3帧之间的映射。
8、GOOSE:GOOSE是一种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主要用于实现在多IED之间的信息传递,包括传输跳合闸信号(命令),具有高传输成功概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01: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将表中各项信息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具体的,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为Excel表格文件,本发明对其进行解析,按照终点设备分类,包括SV接收和GOOSE接收,将同一间隔内的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测控按一定顺序排列在一起,并在每一条虚端子连接将终点设备、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起点设备虚端子描述、起点设备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例如某一适用场景下如图2所示。
步骤S02:将所述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进行数据核查,形成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所述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包括4个工作簿,工作簿1为核查通过项,工作簿2为核查问题项,工作簿3为未核查项,工作簿4为核查原则要求而虚端子配置表中没有的项。
具体的,将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进行数据核查,将数据核查结果生成一个新的Excle表格,名为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例如所述适用场景下如图3所示。其中包括4个工作簿,工作簿1为核查通过项,工作簿2为核查问题项也即核查检查出问题项,并将出错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示出来(例如用加粗字体标出),工作簿3为未核查项,工作簿4为核查原则要求而虚端子配置表中没有的项。
数据核查原则:虚端子数据属性格式为LD/LN.DO.DA,其中SV只需拉到DO层,而GOOSE需要拉到DA层。以220kV典型虚端子为例,且所列设备满足Q/GDW1175-2014《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1161-2013《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①保护装置SV接收: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包括额定延时,A、B、C三相电流的双AD,A、B、C三相电压的双AD,起点设备虚端子描述中电流为保护用电流,其中线路保护需要抽取电压,主变保护需采集高、中、低三侧且高、中压侧需要采集零序电流、间隙电流和零序电压的双AD,母联、分段和母线保护不采集A、B、C三相电压的双AD。检测双AD的方法为比对时发现描述大部分一样,只有“保护”、“启动”或者“1”、“2”等这样的字眼可认定为双AD,且双AD排序有严格要求,先“保护”后“启动”、先“1”后“2”、先“A”后“B”,此处适用于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描述,且不能穷举,按照一般认为的顺序进行排序。
②测控装置SV采样: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包括额定延时,A、B、C三相电流,A、B、C三相电压,此处并不要求双AD,起点设备虚端子描述中电流为测量用电流,其中母线测控装置只需采集电压。
③双母接线方式下的间隔合并单元SV接收: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包括额定延时、2段母线保护电压、零序电压的双AD和2段母线测量电压的单AD。
④线路保护GOOSE接收: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包括断路器A、B、C分相跳位、闭锁重合闸、低气压闭锁重合闸、其它保护动作、远传。
⑤主变保护GOOSE接收: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包括失灵联跳。
⑥母线保护GOOSE接收: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包括母联或分段支路的A、B、C三相位置、手合或SHJ、三相启失灵;主变支路的2个刀闸位置和三相启失灵;线路支路的2个刀闸位置和A相启失灵、B相启失灵、C相启失灵。
⑦线路智能终端GOOSE接收:A跳、B跳、C跳、重合、闭锁重合闸、TJR闭重。
⑧主变智能终端GOOSE接收:TJR闭重;
⑨母联或分段智能终端GOOSE接收:TJR闭重。
步骤S03:待将工作簿2中的项进行人为修改,将工作簿3中的项进行人为核查,将工作簿4中的项进行人为添加后,再次进行数据核查,如此反复,直至数据核查结果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然后将工作簿3的内容放到工作簿1后,形成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例如所述适用场景下如图4所示。
步骤S04:将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导入SCD制作软件中,根据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中终点设备描述,在SCD中选择出IED描述匹配度高于阈值的IED,然后利用自动搜索和自动添加法,依据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在SCD制作软件中完成虚端子连接。
步骤S05:将SCD中虚端子连接按照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的规则生成SCD虚端子配置表。
步骤S06: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与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SCD数据核查结果表,具体为:以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为依托,将两项完全一致的放入工作簿1中,将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有而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没有的项放入工作簿2中,将两个表格出现不一致的项放入工作簿3中,并将不一致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例如加粗字体)标出,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中的虚端子连接关系列在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项的后边并用第二格式(例如斜体字体)标出。例如所述适用场景下如图5所示。
步骤S07:将工作簿2中的项人为进行SCD虚端子配置,配置完成后生成新的SCD虚端子配置表,与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此时,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无工作簿2,工作簿3中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地方为设计院设计的虚端子配置表中的问题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为正确表示,例如所述适用场景下如图6所示。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依据自定的原则生成一个规范的虚端子表,并且能检查出设计院虚端子表的错误并将正确形式反馈回设计院;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SCD虚端子一定程度上的自动配置,并且能将SCD虚端子配置情况生成表格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可保证最终配置的SCD文件的正确性,缩短了调试、验收的工期。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
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生成单元100,用于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将表中各项信息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200,用于将所述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进行数据核查,形成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所述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包括4个工作簿,工作簿1为核查通过项,工作簿2为核查问题项,并将出错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示出来,工作簿3为未核查项,工作簿4为核查原则要求而虚端子配置表中没有的项;
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300,用于待将工作簿2中的项进行人为修改,将工作簿3中的项进行人为核查,将工作簿4中的项进行人为添加后,再次进行数据核查,如此反复,直至数据核查结果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然后将工作簿3的内容放到工作簿1后,形成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
虚端子连接生成单元400,用于将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导入SCD制作软件中,根据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中终点设备描述,在SCD中选择出IED描述匹配度高于阈值的IED,然后利用自动搜索和自动添加法,依据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在SCD制作软件中完成虚端子连接;
SCD虚端子配置表生成单元500,用于将SCD中虚端子连接按照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的规则生成SCD虚端子配置表;
SCD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600,用于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与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SCD数据核查结果表,具体为:以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为依托,将两项完全一致的放入工作簿1中,将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有而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没有的项放入工作簿2中,将两个表格出现不一致的项放入工作簿3中,并将不一致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中的虚端子连接关系列在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项的后边并用第二格式标出;
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700,用于将工作簿2中的项人为进行SCD虚端子配置,配置完成后生成新的SCD虚端子配置表,与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此时,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无工作簿2,工作簿3中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地方为设计院设计的虚端子配置表中的问题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为正确表示。
可选的,所述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生成单元将表中各项信息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具体包括:
按照终点设备分类,包括SV接收和GOOSE接收,将同一间隔内的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测控按一定顺序列出来,并在每一条虚端子连接将终点设备、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起点设备虚端子描述、起点设备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格式为加粗字体,所述第二预设格式为斜体字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基于设计院设计的虚端子配置表,利用自动搜索和自动添加法,完成虚端子制作,并形成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可实现SCD虚端子的配置和校验,同时将设计院设计的虚端子的问题项反馈回设计院。本发明缩短了SCD虚端子配置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增加了SCD虚端子配置的准确度。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不同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将表中各项信息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将所述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进行数据核查,形成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所述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包括4个工作簿,工作簿1为核查通过项,工作簿2为核查问题项,并将出错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示出来,工作簿3为未核查项,工作簿4为核查原则要求而虚端子配置表中没有的项;
待将工作簿2中的项进行人为修改,将工作簿3中的项进行人为核查,将工作簿4中的项进行人为添加后,再次进行数据核查,如此反复,直至数据核查结果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然后将工作簿3的内容放到工作簿1后,形成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
将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导入SCD制作软件中,根据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中终点设备描述,在SCD中选择出IED描述匹配度高于阈值的IED,然后利用自动搜索和自动添加法,依据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在SCD制作软件中完成虚端子连接;
将SCD中虚端子连接按照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的规则生成SCD虚端子配置表;
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与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SCD数据核查结果表,具体为:以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为依托,将两项完全一致的放入工作簿1中,将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有而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没有的项放入工作簿2中,将两个表格出现不一致的项放入工作簿3中,并将不一致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中的虚端子连接关系列在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项的后边并用第二格式标出;
将工作簿2中的项人为进行SCD虚端子配置,配置完成后生成新的SCD虚端子配置表,与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此时,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无工作簿2,工作簿3中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地方为设计院设计的虚端子配置表中的问题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为正确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表中各项信息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包括:
按照终点设备分类,包括SV接收和GOOSE接收,将同一间隔内的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测控按一定顺序列出来,并在每一条虚端子连接将终点设备、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起点设备虚端子描述、起点设备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格式为加粗字体,所述第二预设格式为斜体字体。
4.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生成单元,用于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将表中各项信息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进行数据核查,形成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所述初步数据核查结果表包括4个工作簿,工作簿1为核查通过项,工作簿2为核查问题项,并将出错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示出来,工作簿3为未核查项,工作簿4为核查原则要求而虚端子配置表中没有的项;
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用于待将工作簿2中的项进行人为修改,将工作簿3中的项进行人为核查,将工作簿4中的项进行人为添加后,再次进行数据核查,如此反复,直至数据核查结果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然后将工作簿3的内容放到工作簿1后,形成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
虚端子连接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导入SCD制作软件中,根据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中终点设备描述,在SCD中选择出IED描述匹配度高于阈值的IED,然后利用自动搜索和自动添加法,依据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在SCD制作软件中完成虚端子连接;
SCD虚端子配置表生成单元,用于将SCD中虚端子连接按照解析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配置表的规则生成SCD虚端子配置表;
SCD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用于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与所述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SCD数据核查结果表,具体为:以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为依托,将两项完全一致的放入工作簿1中,将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有而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没有的项放入工作簿2中,将两个表格出现不一致的项放入工作簿3中,并将不一致的地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将SCD虚端子配置表中的虚端子连接关系列在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项的后边并用第二格式标出;
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生成单元,用于将工作簿2中的项人为进行SCD虚端子配置,配置完成后生成新的SCD虚端子配置表,与可导入数据核查结果表进行核对比较,生成最终版SCD数据核查结果表;此时,表中只有工作簿1和工作簿3,无工作簿2,工作簿3中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地方为设计院设计的虚端子配置表中的问题项,用第一预设格式标出的为正确表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CD虚端子表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生成单元将表中各项信息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具体包括:
按照终点设备分类,包括SV接收和GOOSE接收,将同一间隔内的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测控按一定顺序列出来,并在每一条虚端子连接将终点设备、终点虚端子数据属性、终点设备虚端子描述和起点设备虚端子数据属性、起点设备虚端子描述、起点设备按预设顺序列出来,形成SCD可识别虚端子配置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CD虚端子表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格式为加粗字体,所述第二预设格式为斜体字体。
CN202110240340.1A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3051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0340.1A CN113051870B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0340.1A CN113051870B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1870A true CN113051870A (zh) 2021-06-29
CN113051870B CN113051870B (zh) 2022-07-12

Family

ID=76509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0340.1A Active CN113051870B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1870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1681A (zh) * 2014-01-17 2014-04-3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智能变电站SCD与Excel虚端子表的智能比对方法
CN104881538A (zh) * 2015-05-26 2015-09-0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
US20150294037A1 (en) * 2014-04-11 2015-10-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substation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CN105956276A (zh) * 2016-05-04 2016-09-21 西南交通大学 针对多scd的智能变电站目标关联对快速搜索优化方法
CN106445718A (zh) * 2016-09-23 2017-02-22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一种scd文件虚回路的自动校核方法
CN107247827A (zh) * 2017-05-24 2017-10-13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机器学习的虚端子模型建模及自动连线方法
CN109193945A (zh) * 2018-10-19 2019-01-11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远动数据配置自动闭环校核的方法
CN109213976A (zh) * 2018-09-13 2019-01-15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智能变电站母差改扩建配置文件差异性比较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728976A (zh) * 2018-12-29 2019-05-0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scd文件二次虚回路正确性自动检查方法及工具
CN110070462A (zh) * 2019-04-22 2019-07-3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ied信息和共同关键词检查的目标设备对匹配方法
CN111984656A (zh) * 2020-09-02 2020-11-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基础数据关键参数校核方法及系统
CN112073326A (zh) * 2020-07-30 2020-12-1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数据流控制方法
CN112350846A (zh) * 2019-08-07 2021-02-09 杭州木链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资产学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1681A (zh) * 2014-01-17 2014-04-3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智能变电站SCD与Excel虚端子表的智能比对方法
US20150294037A1 (en) * 2014-04-11 2015-10-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substation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CN104881538A (zh) * 2015-05-26 2015-09-0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虚端子配置表设计方法
CN105956276A (zh) * 2016-05-04 2016-09-21 西南交通大学 针对多scd的智能变电站目标关联对快速搜索优化方法
CN106445718A (zh) * 2016-09-23 2017-02-22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一种scd文件虚回路的自动校核方法
CN107247827A (zh) * 2017-05-24 2017-10-13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机器学习的虚端子模型建模及自动连线方法
CN109213976A (zh) * 2018-09-13 2019-01-15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智能变电站母差改扩建配置文件差异性比较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193945A (zh) * 2018-10-19 2019-01-11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远动数据配置自动闭环校核的方法
CN109728976A (zh) * 2018-12-29 2019-05-0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scd文件二次虚回路正确性自动检查方法及工具
CN110070462A (zh) * 2019-04-22 2019-07-3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ied信息和共同关键词检查的目标设备对匹配方法
CN112350846A (zh) * 2019-08-07 2021-02-09 杭州木链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资产学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3326A (zh) * 2020-07-30 2020-12-1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数据流控制方法
CN111984656A (zh) * 2020-09-02 2020-11-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基础数据关键参数校核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1870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5035B (zh) 智能变电站虚端子关联配置正确性的校核方法及装置
US8156061B2 (en) Validating a standardized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CN108549650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防误闭锁逻辑规则源端配置方法及系统
US2017016914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engineering topology of digital substation
CN102937685B (zh) 一种变电站用基于实时仿真技术的一体化测试平台
CN105426616B (zh) 一种基于“六统一”标准的虚端子匹配方法
CN105335342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scd配置文件虚端子联线正确性自动审查方法
CN108832723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存量站的二次设备配置一致性校验方法
CN107844466B (zh) 一种故障录波文件分析模型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07491569B (zh) 基于iec61850标准goose、sv技术的变电站系统故障在线仿真方法
CN108733928B (zh) 一种基于中间模型文件的scd文件虚回路自动校验方法
Shahid et al. Extraction of CIM-based distribution grid topology information for observability
CN113051870B (zh) 一种scd虚端子表制作方法和系统
Shahid et al. Handling incomplete and erroneous grid topology information for low voltage grid observability
CN110489729B (zh) D5000-matpower的电网多灾种耦合连锁故障模型的自动转换方法及系统
CN107025329A (zh) 智能变电站的虚回路自动连接方法
CN109374994A (zh) 一种适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系统
CN116561941A (zh) 一种scd虚回路模板模型及其建模与应用方法
CN108304947A (zh) 基于scd文件对象模型的二次设备安全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1030301A (zh) 一种调度自动化信息点关联校验的方法
CN104463699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信息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09254952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合法性校验方法
CN108446449B (zh) 一种二次虚回路自动接线的方法
Jang et al. An Approach to Checking the Consistency of Utility-defined Substation Engineering Data in IEC 61850 SCL
CN110162562A (zh) 智能圈定系统、方法及智能变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