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1595A - 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1595A
CN113051595A CN202110379668.1A CN202110379668A CN113051595A CN 113051595 A CN113051595 A CN 113051595A CN 202110379668 A CN202110379668 A CN 202110379668A CN 113051595 A CN113051595 A CN 113051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verification
encryption
conversion
exclu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96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1595B (zh
Inventor
谭旭
陈国庆
陈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Jiy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Jiy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Jiy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Jiy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96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1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1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1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1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1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用户注册;步骤二、系统调节;步骤三、验证处理;步骤四、加密处理;步骤五、传输解密,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防护技术领域。该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通过对用户身份验证后,直接生成与用户身份紧密相关的专属解密排序号,此时,用户可以直接利用排序调节模块对系统的加密排序方式进行了解,并自定义加密的顺序,在验证通过后直接生成一个新的专属解密排序号,为用户提供专属的解密密码,从而避免因为个人信息泄露给网络入侵者提供入侵条件的问题,并且以排布密码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教学,可以加强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且操作新颖,可以引起用户的兴趣。

Description

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代码是程序员用开发工具所支持的语言写出来的源文件,是一组由字符、符号或信号码元以离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确的规则体系,代码设计的原则包括唯一确定性、标准化和通用性、可扩充性与稳定性、便于识别与记忆、力求短小与格式统一以及容易修改等。源代码是代码的分支,某种意义上来说,源代码相当于代码,
对于互联网世界来说,用户的各种信息都是以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各类型的网络系统需要通过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以确认开放对应的操作权限。在互联网行业发展初期,密码即是网络系统识别网络中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与操作者(即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和数字身份相对应)的核心要素,互联网行业发展达入新的高度后,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开放性和互联性,用户在网络中的数字身份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病毒、黑客软件截获,从而导致用户的各种利益受到侵害,基于此,网络系统确保用户物理身份和数字身份统一,就需要有加强的密码方式或产品,因而,密保就产生了。
特别是在用户输入密保时,需要先输入验证信息,验证信息的安全输送与密保的安全性紧密相关,常规的验证信息就是根据用户信息经过简单的加密就进行操作,在大数据信息时代中,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简单的加密无法满足有效保护信息安全性的要求,为此,特提供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通过简单的更换,使得用户可以根据系统进行自定义加密验证信息,从而避免个人隐私泄露情况下的信息被盗取,特别针对于密保验证进行保护。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解决了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的情况下,常根据用户信息经过简单的加密就进行信息保护的操作,无法满足有效保护信息安全性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注册:用户利用用户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入到注册专属单元中,通过身份验证模块进行身份的验证,验证通过后,专属整理序标生成模块直接根据身份信息生成与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的初始专属解密排序号;
步骤二、系统调节:在步骤一的基础上,用户进入到系统设定单元中,利用排序调节模块对步骤一中获得的初始专属解密排序号进行重新编辑,编辑完成后,通过二次验证模块进行身份的再次验证,验证通过,则通过混淆同步模块直接与转换排序模块进行同步,生成新的专属解密排序号,反之,验证不通过,则判定对专属解密排序号进行重新编辑失败;
步骤三、验证处理:利用加密预处理单元中的验证采集模块对验证数据进行采集,之后通过验证识别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识别分析,在通过验证分类模块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归纳整合,此时即可得到相对系统的、清晰的验证信息,利用附属排号模块对整合后的验证信息添加后缀,然后通过随机算法模块中的随机算法对验证信息进行计算,然后通过转换排序模块按照步骤二中获得的专属解密排序号对验证信息进行排序,排序后输送到转换加密单元中,进行加密处理;
步骤四、加密处理:对于步骤三中的加密处理,按照专属解密排序号进行反向推导,如:通过拼音转换模块将验证信息转化为拼音字母,再通过字母转换模块将拼音字母转换为英文字母,之后再通过数字转换模块将英文字母转换为阿拉伯数字,等等按照专属解密排序号完成加密;
步骤五、传输解密:在步骤四中完成加密处理后,利用密文混淆模块按照专属解密排序号的设置,将加密后的信息传递到通道加密模块中,通过线路选择单元中的随机筛选模块,对线路集成模块中集成的多条线路进行随机选择,然后通过线路启用模块进行信息传输,最后通过密文整理模块直接在用户终端解密出验证信息,实现验证信息的安全输送。
优选的,所述用户终端与线路选择单元之间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线路选择单元与系统终端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系统终端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注册专属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注册专属单元的输出端与通道加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道加密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注册专属单元与系统设定单元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系统设定单元的输出端与转换排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排序模块与转换加密单元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转换加密单元的输出端与密文混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密文混淆模块的输出端与通道加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排序模块的输入端与随机算法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随机算法模块的输入端与附属排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附属排号模块的输入端与加密预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册专属单元包括身份验证模块和专属整理序标生成模块,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的输出端与专属整理序标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系统设定单元包括排序调节模块、二次验证模块和混淆同步模块,所述排序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二次验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次验证模块的输出端与混淆同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路选择单元包括线路集成模块、随机筛选模块、线路启用模块和密文整理模块,所述线路集成模块与随机筛选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随机筛选模块的输出端与线路启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线路启用模块的输出端与密文整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换加密单元包括拼音转换模块、数字转换模块、字母转换模块等,所述拼音转换模块、数字转换模块、字母转换模块等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密预处理单元包括验证采集模块、验证识别模块和验证分类模块,所述验证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验证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验证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验证分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通过对用户身份验证后,直接生成与用户身份紧密相关的专属解密排序号,此时,用户可以直接利用排序调节模块对系统的加密排序方式进行了解,并自定义加密的顺序,在验证通过后直接生成一个新的专属解密排序号,为用户提供专属的解密密码,从而避免因为个人信息泄露给网络入侵者提供入侵条件的问题,并且以排布密码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教学,可以加强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且操作新颖,可以引起用户的兴趣,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保持长时间的记忆。
(2)、该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通过拼音转换模块、数字转换模块、字母转换模块等多个模块之间的配合,利用密码对照转换方式进行加密的同时,可以进行多重加密,保证验证信息的安全,还可以给用户提供了一个给多个模块进行排序的目的,进而可以保证用户可以进行简单有效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线路选择单元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注册专属单元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系统设定单元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转换加密单元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6为本发明加密预处理单元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中,1、用户终端;2、线路选择单元;3、系统终端;4、无线通讯模块;5、注册专属单元;6、通道加密模块;7、系统设定单元;8、转换排序模块;9、转换加密单元;10、密文混淆模块;11、随机算法模块;12、附属排号模块;13、加密预处理单元;14、身份验证模块;15、专属整理序标生成模块;16、排序调节模块;17、二次验证模块;18、混淆同步模块;19、线路集成模块;20、随机筛选模块;21、线路启用模块;22、密文整理模块;23、拼音转换模块;24、数字转换模块;25、字母转换模块;26、验证采集模块;27、验证识别模块;28、验证分类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注册:用户利用用户终端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4进入到注册专属单元5中,通过身份验证模块14进行身份的验证,验证通过后,专属整理序标生成模块15直接根据身份信息生成与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的初始专属解密排序号;
步骤二、系统调节:在步骤一的基础上,用户进入到系统设定单元7中,利用排序调节模块16对步骤一中获得的初始专属解密排序号进行重新编辑,编辑完成后,通过二次验证模块17进行身份的再次验证,验证通过,则通过混淆同步模块18直接与转换排序模块8进行同步,生成新的专属解密排序号,反之,验证不通过,则判定对专属解密排序号进行重新编辑失败;
步骤三、验证处理:利用加密预处理单元13中的验证采集模块26对验证数据进行采集,之后通过验证识别模块27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识别分析,在通过验证分类模块28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归纳整合,此时即可得到相对系统的、清晰的验证信息,利用附属排号模块12对整合后的验证信息添加后缀,然后通过随机算法模块11中的随机算法对验证信息进行计算,然后通过转换排序模块8按照步骤二中获得的专属解密排序号对验证信息进行排序,排序后输送到转换加密单元9中,进行加密处理;
步骤四、加密处理:对于步骤三中的加密处理,按照专属解密排序号进行反向推导,如:通过拼音转换模块23将验证信息转化为拼音字母,再通过字母转换模块将拼音字母转换为英文字母,之后再通过数字转换模块24将英文字母转换为阿拉伯数字,等等按照专属解密排序号完成加密;
步骤五、传输解密:在步骤四中完成加密处理后,利用密文混淆模块10按照专属解密排序号的设置,将加密后的信息传递到通道加密模块6中,通过线路选择单元2中的随机筛选模块20,对线路集成模块19中集成的多条线路进行随机选择,然后通过线路启用模块21进行信息传输,最后通过密文整理模块22直接在用户终端1解密出验证信息,实现验证信息的安全输送,通过对用户身份验证后,直接生成与用户身份紧密相关的专属解密排序号,此时,用户可以直接利用排序调节模块对系统的加密排序方式进行了解,并自定义加密的顺序,在验证通过后直接生成一个新的专属解密排序号,为用户提供专属的解密密码,从而避免因为个人信息泄露给网络入侵者提供入侵条件的问题,并且以排布密码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教学,可以加强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且操作新颖,可以引起用户的兴趣,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保持长时间的记忆,通过拼音转换模块23、数字转换模块24、字母转换模块25等多个模块之间的配合,利用密码对照转换的方式进行加密,并且可以进行多重加密,保证验证信息安全的同时,还可以给用户提供了一个给多个模块进行排序的目的,进而可以保证用户可以进行简单有效的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用户终端1与线路选择单元2之间实现双向连接,线路选择单元2与系统终端3之间实现双向连接,线路选择单元2包括线路集成模块19、随机筛选模块20、线路启用模块21和密文整理模块22,线路集成模块19与随机筛选模块20实现双向连接,随机筛选模块20的输出端与线路启用模块21的输入端连接,线路启用模块21的输出端与密文整理模块22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说明,通过线路选择单元2对多条用户终端1和系统终端3之间的单独连接线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随机筛选模块20随机筛选出部分线路进行信息传送,进一步的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
作为优选方案,系统终端3包括无线通讯模块4,无线通讯模块4的输出端与注册专属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注册专属单元5的输出端与通道加密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通道加密模块6的输出端与无线通讯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注册专属单元5与系统设定单元7实现双向连接,系统设定单元7的输出端与转换排序模块8的输入端连接,转换排序模块8与转换加密单元9实现双向连接,转换加密单元9的输出端与密文混淆模块10的输入端连接,密文混淆模块10的输出端与通道加密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转换排序模块8的输入端与随机算法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随机算法模块11的输入端与附属排号模块12的输出端连接,附属排号模块12的输入端与加密预处理单元13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说明,附属排号模块12对整合后的验证信息添加毫秒级时间信息和排序号,作为后缀,从而保证随机算法的高效稳定运行。
作为优选方案,注册专属单元5包括身份验证模块14和专属整理序标生成模块15,身份验证模块14的输出端与专属整理序标生成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系统设定单元7包括排序调节模块16、二次验证模块17和混淆同步模块18,排序调节模块16的输出端与二次验证模块17的输入端连接,二次验证模块17的输出端与混淆同步模块18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转换加密单元9包括拼音转换模块23、数字转换模块24、字母转换模块25等,拼音转换模块23、数字转换模块24、字母转换模块25等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加密预处理单元13包括验证采集模块26、验证识别模块27和验证分类模块28,验证采集模块26的输出端与验证识别模块27的输入端连接,验证识别模块27的输出端与验证分类模块28的输入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注册:用户利用用户终端(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4)进入到注册专属单元(5)中,通过身份验证模块(14)进行身份的验证,验证通过后,专属整理序标生成模块(15)直接根据身份信息生成与用户身份信息相匹配的初始专属解密排序号;
步骤二、系统调节:在步骤一的基础上,用户进入到系统设定单元(7)中,利用排序调节模块(16)对步骤一中获得的初始专属解密排序号进行重新编辑,编辑完成后,通过二次验证模块(17)进行身份的再次验证,验证通过,则通过混淆同步模块(18)直接与转换排序模块(8)进行同步,生成新的专属解密排序号,反之,验证不通过,则判定对专属解密排序号进行重新编辑失败;
步骤三、验证处理:利用加密预处理单元(13)中的验证采集模块(26)对验证数据进行采集,之后通过验证识别模块(27)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识别分析,在通过验证分类模块(28)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归纳整合,此时即可得到相对系统的、清晰的验证信息,利用附属排号模块(12)对整合后的验证信息添加后缀,然后通过随机算法模块(11)中的随机算法对验证信息进行计算,然后通过转换排序模块(8)按照步骤二中获得的专属解密排序号对验证信息进行排序,排序后输送到转换加密单元(9)中,进行加密处理;
步骤四、加密处理:对于步骤三中的加密处理,按照专属解密排序号进行反向推导,如:通过拼音转换模块(23)将验证信息转化为拼音字母,再通过字母转换模块将拼音字母转换为英文字母,之后再通过数字转换模块(24)将英文字母转换为阿拉伯数字,等等按照专属解密排序号完成加密;
步骤五、传输解密:在步骤四中完成加密处理后,利用密文混淆模块(10)按照专属解密排序号的设置,将加密后的信息传递到通道加密模块(6)中,通过线路选择单元(2)中的随机筛选模块(20),对线路集成模块(19)中集成的多条线路进行随机选择,然后通过线路启用模块(21)进行信息传输,最后通过密文整理模块(22)直接在用户终端(1)解密出验证信息,实现验证信息的安全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1)与线路选择单元(2)之间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线路选择单元(2)与系统终端(3)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终端(3)包括无线通讯模块(4),所述无线通讯模块(4)的输出端与注册专属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注册专属单元(5)的输出端与通道加密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道加密模块(6)的输出端与无线通讯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注册专属单元(5)与系统设定单元(7)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系统设定单元(7)的输出端与转换排序模块(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排序模块(8)与转换加密单元(9)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转换加密单元(9)的输出端与密文混淆模块(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密文混淆模块(10)的输出端与通道加密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排序模块(8)的输入端与随机算法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随机算法模块(11)的输入端与附属排号模块(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附属排号模块(12)的输入端与加密预处理单元(13)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专属单元(5)包括身份验证模块(14)和专属整理序标生成模块(15),所述身份验证模块(14)的输出端与专属整理序标生成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设定单元(7)包括排序调节模块(16)、二次验证模块(17)和混淆同步模块(18),所述排序调节模块(16)的输出端与二次验证模块(1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次验证模块(17)的输出端与混淆同步模块(18)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选择单元(2)包括线路集成模块(19)、随机筛选模块(20)、线路启用模块(21)和密文整理模块(22),所述线路集成模块(19)与随机筛选模块(20)实现双向连接,所述随机筛选模块(20)的输出端与线路启用模块(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线路启用模块(21)的输出端与密文整理模块(22)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加密单元(9)包括拼音转换模块(23)、数字转换模块(24)、字母转换模块(25)等,所述拼音转换模块(23)、数字转换模块(24)、字母转换模块(25)等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预处理单元(13)包括验证采集模块(26)、验证识别模块(27)和验证分类模块(28),所述验证采集模块(26)的输出端与验证识别模块(2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验证识别模块(27)的输出端与验证分类模块(28)的输入端连接。
CN202110379668.1A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 Active CN113051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9668.1A CN113051595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9668.1A CN113051595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1595A true CN113051595A (zh) 2021-06-29
CN113051595B CN113051595B (zh) 2022-09-06

Family

ID=76519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9668.1A Active CN113051595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15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6350A (zh) * 2021-07-27 2021-10-22 上海科络达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ta技术的升级包加解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7034A (zh) * 2013-07-18 2013-09-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安全登录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160132874A1 (en) * 2014-11-12 2016-05-12 BenedorTSE LLC Secure authorizations using independent communications and different one-time-use encryption keys for each party to a transaction
CN108377183A (zh) * 2017-12-20 2018-08-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Xdr数据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543754A (zh) * 2018-05-29 2019-12-06 武汉极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器、验证码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7034A (zh) * 2013-07-18 2013-09-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安全登录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160132874A1 (en) * 2014-11-12 2016-05-12 BenedorTSE LLC Secure authorizations using independent communications and different one-time-use encryption keys for each party to a transaction
CN108377183A (zh) * 2017-12-20 2018-08-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Xdr数据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543754A (zh) * 2018-05-29 2019-12-06 武汉极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器、验证码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6350A (zh) * 2021-07-27 2021-10-22 上海科络达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ta技术的升级包加解密方法及系统
CN113536350B (zh) * 2021-07-27 2023-08-22 上海科络达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ta技术的升级包加解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1595B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2931B (zh) 基于智能移动通讯设备的投票系统及其方法
CN104486075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icd模型文件数字签名的验证方法
EP1562319A1 (en) Methods and equipment for encrypting/decrypting,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s
CN101777158B (zh) 一种安全交易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33669A (zh) 设备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29188A (zh) 一种用标识密钥签署文件及验证方法
CN107871081A (zh) 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
CN101765996A (zh) 远程认证和交易签名
CN101272237A (zh) 一种用于自动生成和填写登录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1336093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析系统
CN102571357A (zh) 一种签名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4168117B (zh) 一种语音数字签名方法
KR20190132120A (ko) 개인 도메인 네임을 이용한 간편 로그인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3051595B (zh) 一种验证系统的加密方法
CN103701586A (zh) 获取密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39528A (zh) 一种dba移动客户端反攻击方法及装置
CN111800387A (zh) 一种计算机信息资料智能化加密传输系统
CN105554038A (zh) 一种在线系统和离线系统数据交互时数据安全的管控方法
CN106797381B (zh) 用于用户认证的通信适配器
CN107645500B (zh) 广播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7682156A (zh) 一种基于sm9算法的加密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878985A (zh) 一种终端页面的统一跳转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6633555A (zh) 一种用于终端设备数据采集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54341A (zh) 针对集中式电子数据保全系统的数据指纹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3315629B (zh) 用于商业密码的云端存储和验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