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1139A - 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1139A
CN113051139A CN202110484356.7A CN202110484356A CN113051139A CN 113051139 A CN113051139 A CN 113051139A CN 202110484356 A CN202110484356 A CN 202110484356A CN 113051139 A CN113051139 A CN 113051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ly warning
warning information
check value
clien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43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熙南
吴平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43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11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1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11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06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distributed, e.g. networked systems, clusters,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if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on, off, available, not avai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2Monitoring with visual or acoustical indication of the functioning of the machine
    • G06F11/324Display of status information
    • G06F11/327Alarm or error message display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在接收到监控设备发送的预警信息的情况下,使用预设算法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端循环发送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直至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已确认处理提示,其中,客户端预先与服务器建立长连接通信。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下线提示的情况下,关闭长连接通信。客户端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以及服务器循环发送预警信息直至接收到已确认处理提示的方式,能够确保客户端接收到的预警信息是完整的、且实时的,从而实现预警信息的无漏报、不复报。可见,利用本申请所述方法,能够提高预警信息推送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
背景技术
银行的开放区域(例如自助存取款机),其具备24小时营业的特性,而且分布广泛,如果安排专人看管将会对人力资源的严重负担,所以大部分采用的是部署监控摄像头、以及安装监控系统进行远端监控。但是,同时对上万个监控画面进行监控,对用户也是一项重大的负担,故在银行网点部署监控视频解析设备,将监控设备识别到的预警信息发送至远端监控中心,远端监控中心依据预警信息切换监控画面,便于用户查看事件地点。在此项业务中,预警信息需要确保数据完整,且时效性要高、延迟要小、无漏报、不复报。
目前,现有技术主要是客户端(即远端监控中心)通过轮询的方式不断向服务器(即监控视频解析设备)发送预警信息获取请求,以达到获取最新预警信息的目的,该方式在每次发送请求时需要重新进行TCP连接,并且会提交对业务无意义的请求头信息增加无效带宽的占用,并且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多余的解析。另外,轮询方式由于是定时器触发接口请求,故存在一个时间间隔,那么在最差的情况下预警信息与实际发生事件会存在该时间间隔的偏差,由于是异步的请求无法保证数据抵达顺序的一致性。
为此,如何提高预警信息推送的实时性和完整性,成为了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目的在于提高预警信息推送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在接收到监控设备发送的预警信息的情况下,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端循环发送所述预警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值,直至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已确认处理提示;其中,所述客户端预先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通信;
在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下线提示的情况下,关闭所述长连接通信。
可选的,还包括:
判断在预设时间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
在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的情况下,关闭所述长连接通信。
可选的,所述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包括:
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哈希值计算,得到哈希值;
将所述哈希值作为所述第一校验值。
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其中,所述服务器预先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长连接通信;所述第一校验值基于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
使用所述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二校验值;
将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进行比对;
在确定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相同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预警信息,得到预警标识;
将监控画面切换至与所述预警标识对应的监控区域,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已确认处理提示;
在接收到用户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下线提示。
可选的,所述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之后,还包括:
判断预设信息库中是否存在所述预警信息;其中,所述预设信息库用于存储已被处理的各个预警信息;
若所述预设信息库中存在所述预警信息,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已确认处理提示。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进行比对,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不相同,删除所述预警信息。
一种服务器,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监控设备发送的预警信息的情况下,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
发送单元,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端循环发送所述预警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值,直至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已确认处理提示;其中,所述客户端预先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通信;
关闭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下线提示的情况下,关闭所述长连接通信。
可选的,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预设时间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在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的情况下,关闭所述长连接通信。
一种客户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其中,所述服务器预先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长连接通信;所述第一校验值基于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
计算单元,用于使用所述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二校验值;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进行比对;
解析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相同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预警信息,得到预警标识;
切换单元,用于将监控画面切换至与所述预警标识对应的监控区域,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已确认处理提示;
下线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下线提示。
一种预警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服务器和客户端;
其中,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所述预警信息处理方法,所述客户端用于执行所述预警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接收到监控设备发送的预警信息的情况下,使用预设算法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端循环发送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直至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已确认处理提示,其中,客户端预先与服务器建立长连接通信。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下线提示的情况下,关闭长连接通信。客户端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以及服务器循环发送预警信息直至接收到已确认处理提示的方式,能够确保客户端接收到的预警信息是完整的、且实时的,从而实现预警信息的无漏报、不复报。此外,为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长连接通信,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建立长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只有一开始建立连接时需要消耗TCP握手时间,后续数据包(预警信息)则无需设置多余的头信息,服务器和客户端解析数据包时仅需关注业务上约定的数据形式,从而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推送的实时性。可见,利用本申请所述方法,能够提高预警信息推送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警信息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预警信息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警信息处理系统实现预警信息推送的具体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端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警信息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包括:
服务器101和客户端102。
其中,服务器101与客户端102基于WebSocket协议预先建立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102的数量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具体的,可以参见图1b所示。
具体的,利用预警信息处理系统实现预警信息推送的具体过程,如图1c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1:服务器接收监控设备发送的预警信息。
S102:服务器判断在预设时间周期内是否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
若在预设时间周期内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则确定客户端处于上线状态,执行S103,否则确定客户端处于下线状态,执行S104。
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长连接通信之后,会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向服务器发送心跳包,若心跳包发送失败,则不断尝试与服务器重建长连接通信,直至心跳包发送成功。
S103:服务器使用预设算法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
在执行S103之后,继续执行S105。
可选的,可以使用哈希函数,对预警信息进行哈希值计算,得到哈希值,并将哈希值作为第一校验值。
S104:服务器关闭长连接通信。
其中,由于客户端处于下线状态,为了避免浪费通信资源,因此服务器可以先关闭长连接通信。
S105:服务器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端循环发送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直至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已确认处理提示。
S106:客户端判断预设信息库中是否存在预警信息。
若预设信息库中存在预警信息,则确定预警信息已被处理,并执行S107,否则确定预警信息还未被处理,并执行S108。
其中,预设信息库用于存储已被处理的各个预警信息。
S107: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已确认处理提示。
S108:客户端使用预设算法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二校验值。
其中,客户端所使用的预设算法,与服务器所使用的预设算法是相同的。
S109:客户端判断第二校验值与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
若第二校验值与第一校验值相同,则确定预警信息所包含的数据完整,并执行S110,否则确定预警信息所包含的数据有所丢失,并执行S111。
S110:客户端解析预警信息,得到预警标识,并将预警信息存储至预设信息库中。
在执行S110之后,继续执行S112。
S111:客户端删除预警信息。
S112:客户端将监控画面切换至与预警标识对应的监控区域。
在执行S112之后,继续执行S113。
S113: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已确认处理提示。
S114:在接收到用户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下线提示。
其中,用户的触发操作用于向客户端发送下线指令,触发客户端下线。
S115: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下线提示的情况下,关闭长连接通信。
综上所述,客户端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以及服务器循环发送预警信息直至接收到已确认处理提示的方式,能够确保客户端接收到的预警信息是完整的、且实时的,从而实现预警信息的无漏报、不复报。此外,为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长连接通信,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建立长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只有一开始建立连接时需要消耗TCP握手时间,后续数据包(预警信息)则无需设置多余的头信息,服务器和客户端解析数据包时仅需关注业务上约定的数据形式,从而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推送的实时性。可见,利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法,能够提高预警信息推送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示出的,利用预警信息处理系统实现预警信息推送的具体过程,为本申请所述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针对服务器和客户端,本申请分别提供了下述预警信息处理方法。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的示意图,应用于服务器,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接收到监控设备发送的预警信息的情况下,使用预设算法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
S202: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端循环发送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直至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已确认处理提示。
其中,客户端预先与服务器建立长连接通信。
S203: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下线提示的情况下,关闭长连接通信。
综上所述,利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法,能够确保客户端接收到的预警信息是完整的、且实时的,从而提高预警信息推送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的示意图,应用于客户端,包括如下步骤:
S301: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
其中,服务器预先与客户端建立长连接通信,第一校验值基于使用预设算法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
S302:使用预设算法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二校验值。
S303:将第二校验值与第一校验值进行比对。
S304:在确定第二校验值与第一校验值相同的情况下,解析预警信息,得到预警标识。
S305:将监控画面切换至与预警标识对应的监控区域,并向服务器发送已确认处理提示。
S306:在接收到用户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下线提示。
综上所述,利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法,能够确保客户端接收到的预警信息是完整的、且实时的,从而提高预警信息推送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与上述图2所示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
如图4所述,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架构示意图,包括:
计算单元401,用于在接收到监控设备发送的预警信息的情况下,使用预设算法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
其中,计算单元401具体用于:使用哈希函数,对预警信息进行哈希值计算,得到哈希值,并将哈希值作为第一校验值。
发送单元402,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端循环发送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直至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已确认处理提示。其中,客户端预先与服务器建立长连接通信。
判断单元403,用于判断在预设时间周期内是否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在确定预设周期内没有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的情况下,关闭长连接通信。
关闭单元404,用于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下线提示的情况下,关闭长连接通信。
综上所述,基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服务器,能够确保客户端接收到的预警信息是完整的、且实时的,从而提高预警信息推送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与上述图3所述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端。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端的架构示意图,包括:
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其中,服务器预先与客户端建立长连接通信,第一校验值基于使用预设算法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
发送单元502,用于判断预设信息库中是否存在预警信息,其中,预设信息库用于存储已被处理的各个预警信息,若预设信息库中存在预警信息,则向服务器发送已确认处理提示。
计算单元503,用于使用预设算法对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二校验值。
比对单元504,用于将第二校验值与第一校验值进行比对。
其中,比对单元504具体用于:判断第二校验值与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若第二校验值与第一校验值不相同,删除预警信息。
解析单元505,用于在确定第二校验值与第一校验值相同的情况下,解析预警信息,得到预警标识。
切换单元506,用于将监控画面切换至与预警标识对应的监控区域,并向服务器发送已确认处理提示。
下线单元507,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下线提示。
综上所述,基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客户端,能够确保客户端接收到的预警信息是完整的、且实时的,从而提高预警信息推送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在接收到监控设备发送的预警信息的情况下,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端循环发送所述预警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值,直至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已确认处理提示;其中,所述客户端预先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通信;
在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下线提示的情况下,关闭所述长连接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在预设时间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
在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的情况下,关闭所述长连接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包括:
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哈希值计算,得到哈希值;
将所述哈希值作为所述第一校验值。
4.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其中,所述服务器预先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长连接通信;所述第一校验值基于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
使用所述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二校验值;
将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进行比对;
在确定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相同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预警信息,得到预警标识;
将监控画面切换至与所述预警标识对应的监控区域,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已确认处理提示;
在接收到用户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下线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之后,还包括:
判断预设信息库中是否存在所述预警信息;其中,所述预设信息库用于存储已被处理的各个预警信息;
若所述预设信息库中存在所述预警信息,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已确认处理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进行比对,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不相同,删除所述预警信息。
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监控设备发送的预警信息的情况下,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
发送单元,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端循环发送所述预警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值,直至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已确认处理提示;其中,所述客户端预先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通信;
关闭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下线提示的情况下,关闭所述长连接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预设时间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在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心跳包的情况下,关闭所述长连接通信。
9.一种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预警信息和第一校验值;其中,所述服务器预先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长连接通信;所述第一校验值基于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
计算单元,用于使用所述预设算法对所述预警信息进行校验值计算,得到第二校验值;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进行比对;
解析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校验值与所述第一校验值相同的情况下,解析所述预警信息,得到预警标识;
切换单元,用于将监控画面切换至与所述预警标识对应的监控区域,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已确认处理提示;
下线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下线提示。
10.一种预警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和客户端;
其中,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所述客户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2110484356.7A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 Pending CN1130511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4356.7A CN113051139A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4356.7A CN113051139A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1139A true CN113051139A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17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4356.7A Pending CN113051139A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113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2352A (zh) * 2012-11-02 2013-02-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和客户端进行通信的方法以及服务器
CN105516221A (zh) * 2014-09-24 2016-04-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7220162A (zh) * 2017-07-04 2017-09-29 鹏元征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告警方法、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9660584A (zh) * 2017-10-12 2019-04-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长连接的方法及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2352A (zh) * 2012-11-02 2013-02-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和客户端进行通信的方法以及服务器
CN105516221A (zh) * 2014-09-24 2016-04-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7220162A (zh) * 2017-07-04 2017-09-29 鹏元征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告警方法、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9660584A (zh) * 2017-10-12 2019-04-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长连接的方法及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44236A (zh) 任務處理方法、裝置及系統
CN110213522B (zh)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EP4362422A2 (en) Network traf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0417915B (zh) 一种推送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2333100B (zh) 进行认证的方法及终端
CN110417717B (zh) 登录行为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190230118A1 (en) Ddos attack defense method,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459750A (zh) 基于非扁平网络的私有云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06253B (zh) 一种基于tcp/ip通信协议的在线客户端数量的统计系统及方法
CN109005194B (zh) 基于kcp协议的无端口影子通信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256542B (zh) 基于eBPF的微服务系统性能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976676B2 (en) Adaptive signaling for networ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ccess, and control
CN104021141B (zh) 数据处理和云服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334117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quantizing defence result
RU2735235C1 (ru) Мониторинг блокчейна
CN113891175B (zh) 直播推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762069B1 (en) Method of selecting one server out of a server set
WO2014206089A1 (zh) 同步终端镜像的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11147524B (zh) 报文发送端的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1359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delivery notification of network application-related product
CN114363351B (zh) 一种代理连接抑制方法、网络架构及代理服务器
US10033612B2 (en) Adaptive signaling for networ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ccess, and control
CN108809678A (zh) 一种信息推送的方法以及服务器
CN112969172B (zh) 一种基于云手机的通讯流量控制方法
CN113051139A (zh) 一种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