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7536A - 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7536A
CN113047536A CN202110480625.2A CN202110480625A CN113047536A CN 113047536 A CN113047536 A CN 113047536A CN 202110480625 A CN202110480625 A CN 202110480625A CN 113047536 A CN113047536 A CN 113047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preset
waterproof board
layer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06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7536B (zh
Inventor
张志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06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7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7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7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7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7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Sky-lights
    • E04D13/04Roof drainage; Drainage fittings in flat roofs, balconies or the like
    • E04D13/0404Drainage on the roof surface
    • E04D13/0481Drainage guiding provisions, e.g. deflectors or stimulation by inclined surfa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1/00Roof covering, as far as not restricted to features covered by only one of groups E04D1/00 - E04D9/00; Roof covering in way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E04D1/00 - E04D9/00, e.g. built-up roofs, elevated load-supporting roof coverings
    • E04D11/02Build-up roofs, i.e.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layers bonded together in situ, at least one of the layers being of watertight composi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Sky-lights
    • E04D13/04Roof drainage; Drainage fittings in flat roofs, balconies or the like
    • E04D13/0404Drainage on the roof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包括:步骤a:首先在结构顶面进行基础层的施工;步骤b:当所述基础层施工完成后,在所述基础层上铺设防水板;步骤c:在防水板上铺设覆盖层;在所述步骤b中,在铺设防水板时,根据所述基础层的厚度确定所述防水板的厚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基础层上设置防水板进行排水,并在排水班上设置覆盖层以进行保护,不仅能够对结构顶面进行有效的防水,还在防水构造中增加了排水功能,真正做到了防排结合。

Description

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结构顶面防水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传统施工做法的结构顶面保护层材料为细石混凝土,不具有防水功能。保护层一旦损坏,防水层则会直接暴露在外,容易受到破坏,影响防水效果;另一方面结构顶面的水通过损坏部位渗浸在防水层表面无法排出。传统施工做法虽然能够起到防水效果,但结构顶面排水是通过结构起坡或构造起坡完成,传统防水做法中的顶面保护层一旦破损,通过破损部位流入防水层表面的水无法排出,影响防水层的耐久性且存在渗漏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旨在解决增加结构顶面防防水效果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包括:
步骤a:首先在结构顶面进行基础层的施工;
步骤b:当所述基础层施工完成后,在所述基础层上铺设防水板;
步骤c:在防水板上铺设覆盖层;
在所述步骤b中,在铺设防水板时,根据所述基础层的厚度确定所述防水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根据所述基础层的厚度确定所述防水板的厚度时:
首先获取所述基础层的厚度Δh,并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基础层厚度h1、第二预设基础层厚度h2、第三预设基础层厚度h3和第四预设基础层厚度h4,同时还设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L1、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L2、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L3和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L4,根据所述基础层的厚度Δh与各所述预设基础层厚度之间的关系,选定各所述预设防水板厚度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Δh<h1时,选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L1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h1≤Δh<h2时,选定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L2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h2≤Δh<h3时,选定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L3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h3≤Δh<h4时,选定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L4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选定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后,i=1,2,3,4,根据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进一步地,在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时,首先设定第一预设覆盖层厚度T1、第二预设覆盖层厚度T2、第三预设覆盖层厚度T3和第四预设覆盖层厚度T4,并设定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矩阵P,设定P(P1,P2,P3,P4),其中,P1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P2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P3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P4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根据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与各所述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进一步地,在根据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与各所述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时:
当Li<P1时,选取所述第一预设覆盖层厚度T1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当P1≤Li<P2时,选取所述第二预设覆盖层厚度T2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当P2≤Li<P3时,选取所述第三预设覆盖层厚度T3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当P3≤Li<P4时,选取所述第四预设覆盖层厚度T4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层包括结构层、找平层和找坡层,在选定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后,根据找坡层的坡度ΔN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
进一步地,在根据所述找坡层的坡度ΔN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时,首先设定第一预设找坡层坡度N1、第二预设找坡层坡度N2、第三预设找坡层坡度N3和第四预设找坡层坡度N4,同时还设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1、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2、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3和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4,且1<a1<a2<a3<a4<2,根据所述找坡层的坡度ΔN与各所述预设找坡层坡度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
当ΔN<N1时,选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1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1;
当N1≤ΔN<N2时,选定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2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2;
当N2≤ΔN<N3时,选定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3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3;
当N3≤ΔN<N4时,选定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4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4;
当选定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i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后,i=1,2,3,4,则将Li*ai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结构顶面为绿化区域时,所述覆盖层为覆土层,并在所述防水板上侧粘贴无纺布,并在所述无纺布上覆盖土壤,以在所述土壤内种植绿植。
进一步地,在所述结构顶面为非绿化区域时,所述覆盖层为混凝土保护层,在所述防水板下侧粘贴无纺布后,直接在所述无纺布上进行混凝土的铺设以形成所述混凝土保护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结构顶面为非绿化区域时,所述基础层还包括保温层和第二找平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基础层上设置防水板进行排水,并在排水班上设置覆盖层以进行保护,不仅能够对结构顶面进行有效的防水,还在防水构造中增加了排水功能,真正做到了防排结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构顶面绿化区域的防排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构顶面绿化区域的排水板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构顶面非绿化区域的防排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构顶面非绿化区域的排水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首先在结构顶面进行基础层的施工;
步骤b:当所述基础层施工完成后,在所述基础层上铺设防水板;
步骤c:在防水板上铺设覆盖层。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b中,在铺设防水板时,根据所述基础层的厚度确定所述防水板的厚度。
具体而言,在根据所述基础层的厚度确定所述防水板的厚度时:首先获取所述基础层的厚度Δh,并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基础层厚度h1、第二预设基础层厚度h2、第三预设基础层厚度h3和第四预设基础层厚度h4,且h1<h2<h3<h4;同时还设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L1、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L2、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L3和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L4,且L1>L2>L3>L4;根据所述基础层的厚度Δh与各所述预设基础层厚度之间的关系,选定各所述预设防水板厚度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Δh<h1时,选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L1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h1≤Δh<h2时,选定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L2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h2≤Δh<h3时,选定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L3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h3≤Δh<h4时,选定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L4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可以看出,通过根据所述基础层的厚度Δh与各所述预设基础层厚度之间的关系,选定各所述预设防水板厚度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能够有效地根据基础层的厚度对排水板的厚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选取合适厚度的排水板进行施工,以提高排水板的排水效果。并且,当基础层越厚时,减小排水板的厚度,在大厚度的基础层提供一定的防水性能时,从而减小排水板的厚度,在保证防水效果的同时,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施工成本。
具体而言,在选定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后,i=1,2,3,4,根据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在选定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后,在进行排水板层的施工时,选取厚度为Li的防水板进行施工。
具体而言,在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时,首先设定第一预设覆盖层厚度T1、第二预设覆盖层厚度T2、第三预设覆盖层厚度T3和第四预设覆盖层厚度T4,并设定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矩阵P,设定P(P1,P2,P3,P4),其中,P1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P2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P3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P4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根据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与各所述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具体而言,在根据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与各所述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时:
当Li<P1时,选取所述第一预设覆盖层厚度T1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当P1≤Li<P2时,选取所述第二预设覆盖层厚度T2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当P2≤Li<P3时,选取所述第三预设覆盖层厚度T3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当P3≤Li<P4时,选取所述第四预设覆盖层厚度T4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可以看出,通过根据防水板厚度调整覆盖层的厚度,能够防止覆盖层厚度过大而导致防水板的承载能力下降而导致防水板失效,从能够保证防水板的性能。
具体而言,所述基础层包括结构层、找平层和找坡层,即,在进行基础层施工时,依次的进行结构层、找平层和找坡层的施工后,在进行防水板层的施工。并且,在选定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后,根据找坡层的坡度ΔN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
具体而言,在根据所述找坡层的坡度ΔN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时,首先设定第一预设找坡层坡度N1、第二预设找坡层坡度N2、第三预设找坡层坡度N3和第四预设找坡层坡度N4,且N1>N2>N3>N4,同时还设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1、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2、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3和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4,且1<a1<a2<a3<a4<2,根据所述找坡层的坡度ΔN与各所述预设找坡层坡度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
当ΔN<N1时,选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1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1;
当N1≤ΔN<N2时,选定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2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2;
当N2≤ΔN<N3时,选定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3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3;
当N3≤ΔN<N4时,选定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4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4;
当选定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i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后,i=1,2,3,4,则将Li*ai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可以看出,根据找坡层的坡度ΔN与各所述预设找坡层坡度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通过找坡层对防水板厚度进行修正,能够根据找坡层的厚度调整防水板的厚度,当找坡层的坡度较大利于排水时,使用较薄的防水板,在保证排水效果的同时,还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结合图2和3所示,具体而言,在所述结构顶面为绿化区域时,基础层的施工顺序为结构层、找平层和找坡层,并在找坡层上铺设合成高分子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在合成高分子双面自粘防水卷材上铺设排水板。
同时,在所述结构顶面为绿化区域时,所述覆盖层为覆土层,并在所述防水板上侧粘贴无纺布,并在所述无纺布上覆盖土壤,以在所述土壤内种植绿植。
同时,在排水板之间设置排水管,通过排水管进行排水,即,在结构顶板上绿化区域时可在排水板上增设排水排管道,通过排水管道的布设可以实现有组织排水,进而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循环再利用,节能环保。
结合图4和5所示,在所述结构顶面为非绿化区域时,所述基础层还包括保温层和第二找平层。即,在所述结构顶面为非绿化区域时,基础层的施工顺序为:结构层、找平层、找坡层、保温层、第二找平层、防水层、排水板、覆盖层,所述覆盖层为混凝土保护层,在所述防水板下侧粘贴无纺布后作为防水层,直接在所述无纺布上进行混凝土的铺设以形成所述混凝土保护层。
上述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结构顶面防排水做法用在结构顶面时一般做法顺序为:结构层、找平层、找坡层、保温层、第二找平层、防水层、排水板、保护层。用在结构顶面的绿化区域时一般做法为:结构层、找平层、防水层、排水板、覆土。
本实施例的防水层采用合成高分子双面自粘防水卷材,防水层上面增设排水板,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可方便与排水板粘结连接。排水板由高分子材料加工制作成上面镂空的网格状中空板片,中空板片上面粘结无纺布,不仅保证了排水板具有较强承载能力和雨水渗透能力,还能有效阻止杂物进入堵塞排水板,保证排水通畅。本做法用在结构顶板上绿化区域时可在排水板上增设排水排管道,通过排水管道的布设可以实现有组织排水,进而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循环再利用,节能环保。
通过该做法不仅能够起到传统做法的防水效果,还在防水构造中增加了排水功能,真正做到了防排结合。结构顶板绿化区域采用此做法还可实现雨水循环再利用,节能环保。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首先在结构顶面进行基础层的施工;
步骤b:当所述基础层施工完成后,在所述基础层上铺设防水板;
步骤c:在防水板上铺设覆盖层;
在所述步骤b中,在铺设防水板时,根据所述基础层的厚度确定所述防水板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基础层的厚度确定所述防水板的厚度时:
首先获取所述基础层的厚度Δh,并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基础层厚度h1、第二预设基础层厚度h2、第三预设基础层厚度h3和第四预设基础层厚度h4,同时还设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L1、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L2、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L3和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L4,根据所述基础层的厚度Δh与各所述预设基础层厚度之间的关系,选定各所述预设防水板厚度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Δh<h1时,选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L1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h1≤Δh<h2时,选定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L2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h2≤Δh<h3时,选定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L3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当h3≤Δh<h4时,选定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L4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定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后,i=1,2,3,4,根据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时,首先设定第一预设覆盖层厚度T1、第二预设覆盖层厚度T2、第三预设覆盖层厚度T3和第四预设覆盖层厚度T4,并设定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矩阵P,设定P(P1,P2,P3,P4),其中,P1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P2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P3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P4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根据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与各所述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与各所述预设防水板厚度预设参考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时:
当Li<P1时,选取所述第一预设覆盖层厚度T1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当P1≤Li<P2时,选取所述第二预设覆盖层厚度T2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当P2≤Li<P3时,选取所述第三预设覆盖层厚度T3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当P3≤Li<P4时,选取所述第四预设覆盖层厚度T4作为所述覆盖层的施工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层包括结构层、找平层和找坡层,在选定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后,根据找坡层的坡度ΔN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找坡层的坡度ΔN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时,首先设定第一预设找坡层坡度N1、第二预设找坡层坡度N2、第三预设找坡层坡度N3和第四预设找坡层坡度N4,同时还设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1、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2、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3和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4,且1<a1<a2<a3<a4<2,根据所述找坡层的坡度ΔN与各所述预设找坡层坡度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
当ΔN<N1时,选定第一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1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1;
当N1≤ΔN<N2时,选定第二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2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2;
当N2≤ΔN<N3时,选定第三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3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3;
当N3≤ΔN<N4时,选定第四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4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所述防水板的厚度为Li*a4;
当选定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修正系数ai对所述第i预设防水板厚度Li进行修正后,i=1,2,3,4,则将Li*ai作为所述防水板施工时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构顶面为绿化区域时,所述覆盖层为覆土层,并在所述防水板上侧粘贴无纺布,并在所述无纺布上覆盖土壤,以在所述土壤内种植绿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构顶面为非绿化区域时,所述覆盖层为混凝土保护层,在所述防水板下侧粘贴无纺布后,直接在所述无纺布上进行混凝土的铺设以形成所述混凝土保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构顶面为非绿化区域时,所述基础层还包括保温层和第二找平层。
CN202110480625.2A 2021-04-30 2021-04-30 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 Active CN113047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0625.2A CN113047536B (zh) 2021-04-30 2021-04-30 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0625.2A CN113047536B (zh) 2021-04-30 2021-04-30 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7536A true CN113047536A (zh) 2021-06-29
CN113047536B CN113047536B (zh) 2023-05-23

Family

ID=76517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0625.2A Active CN113047536B (zh) 2021-04-30 2021-04-30 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753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0929A (zh) * 2008-04-08 2008-08-27 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种植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US20140242330A1 (en) * 2011-11-17 2014-08-28 Byung-Chang Song Irregularly formed waterproof panel having hollow protrusion for waterproofing, and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using same
CN104533028A (zh) * 2014-12-23 2015-04-22 杭州置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屋顶绿化结构
CN206053163U (zh) * 2016-09-06 2017-03-29 上海鼎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既有木屋架机平瓦屋面保温防水层结构
CN210713558U (zh) * 2019-08-30 2020-06-09 吉林省翔河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房屋屋顶的防排一体防水系统、建筑
CN212613413U (zh) * 2020-06-08 2021-02-26 广州市鲁班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平顶屋面隔水防漏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0929A (zh) * 2008-04-08 2008-08-27 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种植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US20140242330A1 (en) * 2011-11-17 2014-08-28 Byung-Chang Song Irregularly formed waterproof panel having hollow protrusion for waterproofing, and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using same
CN104533028A (zh) * 2014-12-23 2015-04-22 杭州置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屋顶绿化结构
CN206053163U (zh) * 2016-09-06 2017-03-29 上海鼎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既有木屋架机平瓦屋面保温防水层结构
CN210713558U (zh) * 2019-08-30 2020-06-09 吉林省翔河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房屋屋顶的防排一体防水系统、建筑
CN212613413U (zh) * 2020-06-08 2021-02-26 广州市鲁班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平顶屋面隔水防漏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7536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5580U (zh) 倒置式屋面结构
CN102031834A (zh) 一种复合防水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KR101113735B1 (ko) 건물지붕층 녹화시스템
CN205444257U (zh) 一种新型底板防排水系统
CN201962810U (zh) 一种复合防水系统
CN113047536A (zh) 结构顶面防排水方法
KR200441911Y1 (ko) 방수층 보호재
CN205617555U (zh) 一种地下室种植顶板耐根穿刺防水结构
CN204715638U (zh)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CN205242453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
CN207739293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防水结构
CN206971580U (zh) 一种平屋面防水施工结构
KR101381084B1 (ko) 단열 및 방수용 시공 방법
CN214531546U (zh) 一种种植屋面新型结构复合防排水异性片
CN214169680U (zh) 一种空中庭院建筑表面阻根防水结构
CN105201155A (zh) 一种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改性沥青防水结构
KR102164811B1 (ko) 옥상녹화 시공구조 및 방법
CN114961125A (zh) 屋面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11764009U (zh) 一种维修用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
CN212689418U (zh) 屋面排水沟挡土结构的收头构造
CN208792380U (zh) 排水系统阴角结构
CN114197764A (zh) 一种全覆土绿化屋面自适应隔震变形缝施工方法
CN207789893U (zh) 一种高强度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CN206870527U (zh) 一种防水毯
CN207619768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