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3300A - 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3300A
CN113043300A CN201911375384.4A CN201911375384A CN113043300A CN 113043300 A CN113043300 A CN 113043300A CN 201911375384 A CN201911375384 A CN 201911375384A CN 113043300 A CN113043300 A CN 113043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end
controller
servo drive
board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53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睿
李建明
陈廷辉
华正雨
白宏生
宛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Siasun Robot and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Siasun Robot and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Siasun Robot and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Siasun Robot and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53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3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3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3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3/00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02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architecture
    • B25J9/161Hardware, e.g. neural networks, fuzzy logic, interfaces, proces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包括网管POE交换器,所述网管POE交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第一控制器,且网管POE交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的输出端通过USB接口连接有底盘相机,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示教器,且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系统IO板,所述系统IO板的输出端通过信号传输接口连接有信号交换板,且信号交换板的输出端通过信号传输接口连接有手臂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代替传统的安全继电器安全控制系统融,不但节约了车间空间与成本,还提高了复合机器人重新安全组态的效率,起到提高车间生产率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自动化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传统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采用基于安全继电器的IO控制方式,通过控制接触器、抱闸等执行器进行安全控制,不仅需要大量的安全硬接线占用了机器人内宝贵的空间,还增加了电工接线工时,进行安全功能组态变更时需要重新硬接线,无法进行高效的功能安全控制,所以本文提出一种适合复合机器人的的新型安全电控系统,通过安全总线实现PLd的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采用基于安全继电器的IO控制方式,通过控制接触器、抱闸等执行器进行安全控制,不仅需要大量的安全硬接线占用了机器人内宝贵的空间,还增加了电工接线工时,进行安全功能组态变更时需要重新硬接线,无法进行高效的功能安全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包括网管POE交换器,所述网管POE交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第一控制器,且网管POE交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的输出端通过USB接口连接第二被控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示教器,且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系统IO板,所述系统IO板的输出端通过信号传输接口连接有信号交换板,且信号交换板的输出端通过信号传输接口连接有手臂系统,所述系统IO板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机器人本体,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第一被控单元,所述网管POE交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POE连接有无线AP,且网管POE交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无线客户端,所述网管POE交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前导航激光,且网管POE交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后导航激光,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有信号控制板,且信号控制板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有电池模板,所述电池模板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有电池分配板,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且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所述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且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的的输出端通过 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所述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接口,所述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的输出端连接有第四接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器为复合机器人运动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器为复合机器人导航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网管POE交换器通过第二控制器与第二被控单元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臂系统通过信号交换板和系统IO板与第一控制器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网管POE交换器与第一被控单元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网管POE交换器分别与前导航激光和后导航激光并联连接,且前导航激光和后导航激光之间为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信号控制板和电池模板与电池分配板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和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并联连接,且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和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分别单独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串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代替传统的安全继电器安全控制系统融,不但节约了车间空间与成本,还提高了复合机器人重新安全组态的效率,起到提高车间生产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的系统的组成图。
图中:1、POE交换器;2、第一控制器;3、第二控制器;4、第二被控单元;5、示教器;6、系统IO板;7、信号交换板;8、手臂系统;9、机器人本体;10、第一被控单元;11、无线AP;12、无线客户端;13、前导航激光;14、后导航激光;15、信号控制板;16、电池模板;17、电池分配板;18、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9、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20、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1、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22、第一接口;23、第二接口;24、第三接口;25、第四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包括网管POE交换器1、第一控制器2、第二控制器3、第二被控单元4、示教器5、系统IO板6、信号交换板7、手臂系统8、机器人本体9、第一被控单元10、无线AP11、无线客户端12、前导航激光13、后导航激光14、信号控制板15、电池模板16、电池分配板17、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19、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21、第一接口22、第二接口23、第三接口24和第四接口25,网管POE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第一控制器2,且网管POE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第二控制器3,第一控制器2为复合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第一控制器 2为控制系统的运动中央处理器,负责对关节、底盘驱动器采集到的位置、速度、电流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方式,并采集安全激光的安全信号,通过安全总线SOE直接控制关节、底盘驱动器切换安全状态。第二控制器3为复合机器人导航控制器,第二控制器3主要负责采集安全激光、第二被控单元4、第一被控单元10的导航信息,进行复合机器人导航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被控单元可以是手臂相机,第二被控单元4可以是底盘相机。
第二控制器3的的输出端通过USB接口连接有第二被控单元4,网管POE 交换器1通过第二控制器3与第二被控单元4串联连接,第二被控单元4进行底盘视觉数据处理工作,进行底盘精定位工作,并将定位数据实时传输给复合机器人导航控制器,即网管POE交换器1。
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或连接有示教器5,且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系统IO板6,系统IO板6的输出端通过信号传输接口连接有信号交换板7,且信号交换板7的输出端通过信号传输接口连接有手臂系统8,手臂系统8通过信号交换板7和系统IO板6与第一控制器2串联连接,系统IO板6、信号交换板7、手臂系统8组成一个关节驱动器系统,关节驱动器系统完成对机器人关节位置的采集,关节电机控制功能,该驱动器集成在机器人关节内,不占用宝贵的车体空间。
系统IO板6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机器人本体9,网管POE 交换器1与第一被控单元10串联连接,通过网管POE交换器1使第一被控单元10与第二控制器3信号连接,第一被控单元10可进行手臂末端视觉数据处理工作,进行手臂精定位工作,并将定位数据实时传输给第二控制器3。
网管POE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无线AP11,且网管POE 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无线客户端12,网管POE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前导航激光13,且网管POE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后导航激光14,网管POE交换器1分别与前导航激光13和后导航激光14并联连接,且前导航激光13和后导航激光14之间为串联连接,前导航激光13和后导航激光14采用安全导航激光,安全导航激光有两条数据链路,一条负责采集导航数据到复合机器人导航控制器,另一条负责将激光的安全避障信息传递给复合机器人运动控制器。
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有信号控制板15,且信号控制板15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有电池模板16,电池模板16 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有电池分配板17,第一控制器2通过信号控制板15和电池模板16与电池分配板17串联连接,电池模板16与电池分配板17为复合机器人提供电能,并实时监控电池电量,并对短路故障进行保护。
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且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19,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19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且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的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21,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接口22,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1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接口23,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接口24,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四接口25,第一控制器2分别与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19、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和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21并联连接,且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19、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 和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21分别单独与第一接口22、第二接口23、第三接口 24和第四接口25串联连接,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 19、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和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21组成底盘驱动器系统,底盘驱动器系统完成对机器人底盘驱动轮位置的采集,底盘驱动轮电机控制功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在使用时先第一控制器2为控制系统的运动中央处理器,通过系统IO板6、信号交换板7和手臂系统8,负责对关节采集到的位置、速度、电流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方式,并通过前导航激光13和后导航激光14,采集安全激光的安全信号,通过安全总线SOE直接控制关节、底盘驱动器切换安全状态,随后第一被控单元10进行手臂末端视觉数据处理工作,进行手臂精定位工作,并将定位数据实时传输给复合机器人导航控制器,并且第二被控单元4进行底盘视觉数据处理工作,进行底盘精定位工作,并将定位数据实时传输给复合机器人导航控制器,即网管POE交换器1,最后电池模板16与电池分配板 17为复合机器人提供电能,并实时监控电池电量,并对短路故障进行保护。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网管POE交换器(1),所述网管POE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第一控制器(2),且所述网管POE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第二控制器(3),所述第二控制器(3)的输出端通过USB接口连接有第二被控单元(4),所述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示教器(5),且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系统IO板(6),所述系统IO板(6)的输出端通过信号传输接口连接有信号交换板(7),且信号交换板(7)的输出端通过信号传输接口连接有手臂系统(8),所述系统IO板(6)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机器人本体(9),所述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第一被控单元(10),所述网管POE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POE连接有无线AP(11),且网管POE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POE连接有无线客户端(12),所述网管POE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前导航激光(13),且网管POE交换器(1)的输出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有后导航激光(14),所述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有信号控制板(15),且信号控制板(15)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有电池模板(16),所述电池模板(16)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有电池分配板(17),所述第一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且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19),所述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19)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且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的的输出端通过SOE安全总线连接有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21),所述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接口(22),所述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1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接口(23),所述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接口(24),所述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四接口(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2)为复合机器人运动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3)为复合机器人导航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POE交换器(1)通过第二控制器(3)与第二被控单元(4)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系统(8)通过信号交换板(7)和系统IO板(6)与第一控制器(2)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POE交换器(1)与第一被控单元(10)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POE交换器(1)分别与前导航激光(13)和后导航激光(14)并联连接,且前导航激光(13)和后导航激光(14)之间为串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2)通过信号控制板(15)和电池模板(16)与电池分配板(17)串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2)分别与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19)、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和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21)并联连接,且第一底盘伺服驱动板(18)、第二底盘伺服驱动板(19)、第三底盘伺服驱动板(20)和第四底盘伺服驱动板(21)分别单独与第一接口(22)、第二接口(23)、第三接口(24)和第四接口(25)串联连接。
CN201911375384.4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 Pending CN113043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5384.4A CN113043300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5384.4A CN113043300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3300A true CN113043300A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06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5384.4A Pending CN113043300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330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22047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Fanuc Corporation Machining system and machine controller in which a moving robot loads and unloads an article with respect to machining device
US20190070731A1 (en) * 2017-09-06 2019-03-07 Stryker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Position Of An End Effector Of A Robotic Device Relative To A Virtual Constraint
CN109976328A (zh) * 2017-12-28 2019-07-05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机器人
KR102055677B1 (ko) * 2017-02-02 2019-1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로봇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360817A (zh) * 2018-12-26 2020-07-03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55677B1 (ko) * 2017-02-02 2019-1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로봇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80222047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Fanuc Corporation Machining system and machine controller in which a moving robot loads and unloads an article with respect to machining device
US20190070731A1 (en) * 2017-09-06 2019-03-07 Stryker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Position Of An End Effector Of A Robotic Device Relative To A Virtual Constraint
CN109976328A (zh) * 2017-12-28 2019-07-05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机器人
CN111360817A (zh) * 2018-12-26 2020-07-03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9815B (zh) 基于CANopen的分布式模块化机械臂系统
CN110579980A (zh) 一种通用型伺服控制算法有效性验证装置
CN107688313A (zh) 一种开放式工业机器人控制器
CN103199773A (zh) 基于总线技术的伺服驱动系统
CN111682803B (zh) 一种柔性机械臂的多路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CN108255123A (zh) 基于三取二软硬件表决的列车lcu控制设备
CN108375979A (zh) 基于ros的自动导航机器人通用控制系统
CN110421559B (zh) 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遥操作方法和动作轨迹库构建方法
CN203250190U (zh) 工业机器人控制器
CN208681602U (zh) 一种物联网型机器人控制器
CN112975057B (zh) 一种深熔弧焊机无线控制系统
CN113043300A (zh) 一种复合机器人安全电控系统
CN211491530U (zh) 桁架机器人
CN102126220A (zh) 一种基于现场总线仿人机器人六自由机械臂的控制系统
CN109217738B (zh) 一种四轴集成的伺服驱动器及伺服驱动控制方法
CN104181904A (zh) 一种基于EtherCAT和CAN总线的柔性工装控制系统
CN105373080A (zh) 一种基于软总线的协同数控系统
CN104608761A (zh) 一种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CN213649504U (zh) 一种双头车主副控制权切换装置
CN103166296A (zh) 一种机器人电源管理系统
CN208557513U (zh) 多轴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
CN111355437A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伺服驱动系统及方法
CN111230892A (zh) 一种多机械臂的服务型机器人
CN109298666A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控制节点硬件架构
CN205068053U (zh) 一种四轴运动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