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0728B - 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个性化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个性化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0728B
CN113040728B CN202110251914.5A CN202110251914A CN113040728B CN 113040728 B CN113040728 B CN 113040728B CN 202110251914 A CN202110251914 A CN 202110251914A CN 113040728 B CN113040728 B CN 113040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ery
counterpulsation
long
model
te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19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0728A (zh
Inventor
刘有军
许可
李鲍
陈明岩
孙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2519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0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0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0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0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0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28Determining haemodynamic paramet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cardiac contractility or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6Measuring bloo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6Measuring blood flow
    • A61B5/029Measuring or recording blood output from the heart, e.g. minute volum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评价方法,属于数值模拟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人体的生理数据,构建个性化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利用上述模型模拟体外反搏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构建冠状动脉、脑动脉三维模型及网格化预处理;采用几何多尺度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体外反搏治疗的心脑血管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建立函数映射数学模型,得到:TAWSS=2.357×10‑5·MAP2+0.018·CBF2+2.768TAWSS较优的目标范围为4‑7Pa,将促进病变血管的良性重构,利于优化反搏的远期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个性化评价模型 的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值模拟领域,涉及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前人长期的临床观察及研究明确了体外反搏治疗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机制:体外反搏可显著提高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显著提高舒张压,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其缺血症状。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初步证实了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是修饰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抑制内膜增生,促进狭窄动脉良性重构的根本原因,同样是起到治疗效果的根本原因。然而,目前临床仅仅基于即时可测的生理指标来评价治疗效果,缺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评价方法。因此,目前临床的疗效评价方式不够完善,缺少血流动力学理论依据。
此外,目前临床上体外反搏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为即时可测的生理指标,如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等,普遍使用舒张压/收缩压(D/S)大于1.2作为评价体外反搏治疗效果的指标。然而,临床中常有的一个现象是对于不同患者,体外反搏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这是由于不同患者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参数有所差异,对于同样的治疗方法,其血流动力学响应不尽相同。因此,若对所有患者一律使用D/S大于1.2这一非个性化的评价指标,不能满足个性化治疗的需求,目前临床缺乏一种个性化的治疗效果评价方法。综上,开发一套个性化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评价方法对于评价体外反搏的临床治疗收益具有显著的意义。本发明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出发,给出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评价方法,为评价缺血性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的体外反搏治疗效果增加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评价方法,实现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患者的体外反搏远期治疗效果的个性化评价和预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个性化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临床采集人体的生理波形数据,包括主动脉压、心输出量、颈动脉流量波形;
步骤A2:基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参数构建个性化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
步骤A3:利用所构建的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模拟体外反搏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
步骤A4:基于真实冠状动脉、脑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图像(CTA)重建冠脉和脑动脉的三维模型及对模型进行网格化预处理;
步骤A5:采用几何多尺度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体外反搏治疗的心脑血管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
步骤A6:基于步骤A3计算得出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和步骤A5计算得出的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建立即时可测的生理指标和远期不可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函数映射数学模型,进而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体外反搏远期治疗效果分别建立个性化评价模型,得到一种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个性化评价方法。
步骤A1中所述特征,包括采集人体的生理波形数据,其中主动脉根部的压力波形在临床上难以无创地被采集,而上臂的肱动脉距离主动脉根部不远,数值上与主动脉压接近,且该处的压力波形容易被采集,故可用肱动脉的压力代替主动脉压。
步骤A2所述特征,包括基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参数构建个性化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为:以临床采集的人体正常生理参数为目标,使用优化算法,对集中参数模型的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个性化的集中参数模型。
步骤A3所述特征,包括利用所构建的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模拟体外反搏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改变反搏控制参数达到改变加压幅值和加压时长的目的,以此来模拟不同的反搏模式,以及不同反搏模式下冠脉和脑动脉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
步骤A4所述特征,包括基于真实冠状动脉、脑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图像(CTA)重建冠脉和脑动脉的三维模型为:对于冠状动脉,首先基于个体真实冠状动脉断层图像构建个性化三维模型,构建模型要求如下:保留完整主动脉干,与主动脉干贯通的左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分支、与主动脉干贯通的右冠状动脉及右冠状动脉分支。对于脑动脉,首先基于个体真实脑动脉断层图像构建个性化三维模型,构建模型要求如下:保留大脑左侧和右侧的前动脉、中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后动脉,以及前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
步骤A5所述特征,包括利用几何多尺度(与A4联系起来)方法模拟体外反搏治疗的心脑血管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对于冠状动脉,将主动脉入口作为冠脉多尺度模型的入口,边界条件设置流量,将主动脉出口及冠脉各分支末端作为冠脉多尺度模型的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各出口对应的压力。对于脑动脉,将左侧和右侧的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作为脑动脉入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对应的流量,将左侧和右侧的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作为脑动脉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对应的压力。利用几何多尺度方法模拟不同反搏模式下心脑血管的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
步骤A6所述特征,包括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体外反搏远期治疗效果分别建立个性化评价模型,得到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个性化评价方法。具体评价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B1:通过步骤A3得到体外反搏即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于冠状动脉,观测的指标为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舒张压/收缩压(D/S)、颈内动脉流量(ICAF);对于脑动脉,观测的指标为平均动脉压(MAP)、脑动脉流量(CBF)。
步骤B2:通过步骤A5得到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观测的指标为时间平均壁面切应力(TAWSS)、振荡剪切指数(OSI)。
步骤B3:将步骤B1计算得到的即时指标和步骤B2计算得到的远期指标按照对应算例的不同反搏模式进行归纳统计,对即时指标和远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即时和远期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的变量建立函数映射数学模型。结果显示,对于冠脉,TAWSS和D/S、ICAF显著相关;对于脑动脉,TAWSS和MAP、CBF显著相关。另外,不同反搏模式下冠脉和脑动脉的OSI变化皆不明显,不必用于体外反搏的远期治疗效果评价。本发明仅针对TAWSS,通过函数拟合得到冠状动脉体外反搏远期疗效评价指标的拟合函数为:
上述公式中的LN指的是自然对数函数。
通过曲线拟合得到脑动脉体外反搏远期疗效评价指标的拟合函数为:
TAWSS=2.357×10-5·MAP2+0.018·CBF2+2.768研究表明,TAWSS较优的目标范围为4-7Pa。此范围内的TAWSS将促进病变血管的良性重构,利于优化反搏的远期治疗效果。在临床反搏治疗过程中,将实时监测的D/S、ICAF、MAP、CBF参数代入到拟合函数中,如果计算得到的TAWSS数值在4-7Pa之间,则评价反搏效果为良好。由此对心脑血管疾病建立体外反搏远期治疗收益的个性化评价模型,得到一种个性化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评价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评价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其中MAP为平均动脉压,CO为心输出量,DBP/SBP为舒张压/收缩压,ICAF为颈内动脉流量。
图2:本发明中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冠脉几何多尺度模型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中脑动脉几何多尺度模型示意图
图5:本发明冠脉和脑动脉远期评价指标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步骤A1:临床采集人体的生理波形数据,包括主动脉压、心输出量、颈动脉流量波形;
步骤A2:基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参数构建个性化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
步骤A3:利用所构建的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模拟体外反搏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
步骤A4:基于真实冠状动脉、脑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图像(CTA)重建冠脉和脑动脉的三维模型及对模型进行网格化预处理;
步骤A5:采用几何多尺度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体外反搏治疗的心脑血管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
步骤A6:基于步骤A3计算得出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和步骤A5计算得出的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建立即时可测的生理指标和远期不可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函数映射数学模型,进而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体外反搏远期治疗效果分别建立个性化评价模型,得到一种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个性化评价方法。
步骤A1中所述特征,包括采集人体的生理波形数据,其中主动脉根部的压力波形在临床上难以无创地被采集,而上臂的肱动脉距离主动脉根部不远,数值上与主动脉压接近,且该处的压力波形容易被采集,故可用肱动脉的压力代替主动脉压。
步骤A2所述特征,包括基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参数构建个性化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为:以临床采集的人体正常生理参数为目标,使用优化算法,对集中参数模型的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个性化的集中参数模型。
步骤A3所述特征,包括利用所构建的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模拟体外反搏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改变反搏控制参数达到改变加压幅值和加压时长的目的,以此来模拟不同的反搏模式,以及不同反搏模式下冠脉和脑动脉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
步骤A4所述特征,包括基于真实冠状动脉、脑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图像(CTA)重建冠脉和脑动脉的三维模型为:对于冠状动脉,首先基于个体真实冠状动脉断层图像构建个性化三维模型,构建模型要求如下:保留完整主动脉干,与主动脉干贯通的左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分支、与主动脉干贯通的右冠状动脉及右冠状动脉分支。对于脑动脉,首先基于个体真实脑动脉断层图像构建个性化三维模型,构建模型要求如下:保留大脑左侧和右侧的前动脉、中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后动脉,以及前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经Mimics软件初步建立模型后,使用Freeform、Geomagic、SolidWorks软件对模型进行平滑和初步预处理,最后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化划分。
步骤A5所述特征,包括利用几何多尺度方法模拟体外反搏治疗的心脑血管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对于冠状动脉,将主动脉入口作为冠脉多尺度模型的入口,边界条件设置流量,将主动脉出口及冠脉各分支末端作为冠脉多尺度模型的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各出口对应的压力。对于脑动脉,将左侧和右侧的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作为脑动脉入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对应的流量,将左侧和右侧的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作为脑动脉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对应的压力。利用几何多尺度方法模拟不同反搏模式下心脑血管的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
步骤A6所述特征,包括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体外反搏远期治疗效果分别建立个性化评价模型,得到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个性化评价方法。具体评价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B1:通过步骤A3得到体外反搏即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于冠状动脉,观测的指标为MAP、CO、D/S、ICAF;对于脑动脉,观测的指标为MAP、CBF。
步骤B2:通过步骤A5得到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观测的指标为TAWSS和OSI。
步骤B3:将步骤B1计算得到的即时指标和步骤B2计算得到的远期指标按照对应算例的不同反搏模式进行归纳统计,对即时指标和远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即时和远期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的变量建立函数映射数学模型。结果显示,对于冠脉,TAWSS和D/S、ICAF显著相关;对于脑动脉,TAWSS和MAP、CBF显著相关。另外,不同反搏模式下冠脉和脑动脉的OSI变化皆不明显,不必用于体外反搏的远期治疗效果评价。本发明仅针对TAWSS,通过函数拟合得到冠状动脉体外反搏远期疗效评价指标的拟合函数为:
通过曲线拟合得到脑动脉体外反搏远期评价指标的拟合函数为:
TAWSS=2.357×10-5·MAP2+0.018·CBF2+2.768研究表明,TAWSS较优的目标范围为4-7Pa。此范围内的TAWSS将促进病变血管的良性重构,利于优化反搏的远期治疗效果。在临床反搏治疗过程中,将实时监测的D/S、ICAF、MAP、CBF参数代入到拟合函数中,如果计算得到的TAWSS数值在4-7Pa之间,则评价反搏效果为良好。由此对心脑血管疾病建立体外反搏远期治疗收益的个性化评价模型,得到一种个性化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标是实现针对缺血性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体外反搏远期治疗效果的个性化评价和预估。本发明采集人体的生理数据,包括主动脉压、心输出量、颈动脉流量波形数据;基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参数构建个性化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利用所构建的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模拟体外反搏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包括MAP、CO、D/S、ICAF、CBF;基于真实冠状动脉、脑动脉断层扫描图像构建冠状动脉、脑动脉三维模型及网格化预处理;采用几何多尺度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体外反搏治疗的心脑血管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包括TAWSS和OSI;基于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和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建立即时可测的生理指标和远期不可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函数映射数学模型,进而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体外反搏远期治疗效果分别建立个性化评价模型,得到一种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个性化评价方法,为评价缺血性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的体外反搏治疗效果增加技术手段。

Claims (7)

1.一种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个性化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A1:临床采集人体的生理波形数据,包括主动脉压、心输出量、颈动脉流量波形;
步骤A2:基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参数构建个性化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
步骤A3:利用所构建的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模拟体外反搏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
步骤A4:基于真实冠状动脉、脑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图像(CTA)重建冠脉和脑动脉的三维模型及对模型进行网格化预处理;
步骤A5:采用几何多尺度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体外反搏治疗的心脑血管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
步骤A6:基于步骤A3计算得出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和步骤A5计算得出的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建立即时可测的生理指标和远期不可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函数映射数学模型;
步骤A6所述特征,包括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体外反搏远期治疗效果分别建立个性化评价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B1:通过步骤A3得到体外反搏即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于冠状动脉,观测的指标为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舒张压/收缩压(D/S)、颈内动脉流量(ICAF);对于脑动脉,观测的指标为平均动脉压(MAP)、脑动脉流量(CBF);
步骤B2:通过步骤A5得到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观测的指标为时间平均壁面切应力(TAWSS)和振荡剪切指数(OSI);
步骤B3:将步骤B1计算得到的即时指标和步骤B2计算得到的远期指标按照对应算例的不同反搏模式进行归纳统计,对即时指标和远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即时和远期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的变量建立函数映射数学模型;结果显示,对于冠脉,TAWSS和D/S、ICAF显著相关;对于脑动脉,TAWSS和MAP、CBF显著相关;另外,不同反搏模式下冠脉和脑动脉的OSI变化皆不明显,不必用于体外反搏的远期治疗效果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所述特征,包括采集人体的生理波形数据,其中主动脉根部的压力波形在临床上难以无创地被采集,而上臂的肱动脉距离主动脉根部不远,数值上与主动脉压接近,且该处的压力波形容易被采集,故可用肱动脉的压力代替主动脉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所述特征,包括基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参数构建个性化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为:以临床采集的人体正常生理参数为目标,使用优化算法,对集中参数模型的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个性化的集中参数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所述特征,包括利用所构建的血液循环系统集中参数模型模拟体外反搏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改变反搏控制参数达到改变加压幅值和加压时长的目的,以此来模拟不同的反搏模式,以及不同反搏模式下冠脉和脑动脉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4所述特征,包括基于真实冠状动脉、脑动脉CT重建冠脉和脑动脉的三维模型为:对于冠状动脉,首先基于个体真实冠状动脉断层图像构建个性化三维模型,构建模型要求如下:保留完整主动脉干,与主动脉干贯通的左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分支、与主动脉干贯通的右冠状动脉及右冠状动脉分支;对于脑动脉,首先基于个体真实脑动脉断层图像构建个性化三维模型,构建模型要求如下:保留大脑左侧和右侧的前动脉、中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后动脉,以及前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经Mimics软件初步建立模型后,使用Freeform、Geomagic、SolidWorks软件对模型进行平滑和初步预处理,最后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化划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5所述特征,包括利用几何多尺度方法模拟体外反搏治疗的心脑血管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对于冠状动脉,将主动脉入口作为冠脉多尺度模型的入口,边界条件设置流量,将主动脉出口及冠脉各分支末端作为冠脉多尺度模型的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各出口对应的压力;对于脑动脉,将左侧和右侧的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作为脑动脉入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对应的流量,将左侧和右侧的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作为脑动脉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对应的压力;利用几何多尺度方法模拟不同反搏模式下心脑血管的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仅针对TAWSS,通过函数拟合得到冠状动脉体外反搏远期疗效评价指标的拟合函数为:
上述公式中的LN指的是自然对数函数;
通过曲线拟合得到脑动脉体外反搏远期评价指标的拟合函数为:
TAWSS=2.357×10-5·MAP2+0.018·CBF2+2.768。
CN202110251914.5A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个性化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Active CN113040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1914.5A CN113040728B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个性化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1914.5A CN113040728B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个性化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0728A CN113040728A (zh) 2021-06-29
CN113040728B true CN113040728B (zh) 2023-09-26

Family

ID=76510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1914.5A Active CN113040728B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个性化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072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1245A (zh) * 2019-02-18 2019-05-2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利用体外反搏技术评价个体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CN109920549A (zh) * 2019-03-14 2019-06-2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模拟退火优化算法的集中参数模型个性化方法
CN110384485A (zh) * 2019-07-23 2019-10-29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体外反搏治疗中机体血流动力学响应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36938A1 (en) * 2007-07-30 2009-02-05 Cardiac Pacemaker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therap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1245A (zh) * 2019-02-18 2019-05-2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利用体外反搏技术评价个体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CN109920549A (zh) * 2019-03-14 2019-06-2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模拟退火优化算法的集中参数模型个性化方法
CN110384485A (zh) * 2019-07-23 2019-10-29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体外反搏治疗中机体血流动力学响应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ong-term hemodynamic mechanism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geometric multiscale simulation;Bao Li 等;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第57卷;第2417-2431页 *
体外反搏血流动力学效应的数值模拟;刘有军 等;医用生物力学;第33卷;第1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0728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3029B (zh) 用于基于医学图像自动预测血流特征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08511075B (zh) 一种非侵入式获取血流储备分数的方法和系统
Colquitt et al. In silico modelling of physiologic systems
CN106570313B (zh) 获取四维血管变形行为与管壁在体应力的方法及系统
CN108109698B (zh) 计算血流储备分数的系统和设置边界条件的方法
JP2016513516A (ja) 個別の血行動態のモデル化および監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0384485B (zh) 体外反搏治疗中机体血流动力学响应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411767B (zh)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狭窄病灶血流阻力计算方法
Li et al. A method to personalize the lumped parameter model of coronary artery
Li et al. Hemodynamic effects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on cerebral arteries: a multiscale study
CN114947910A (zh) 冠脉末端微血管阻力的计算方法及ffr的计算方法、系统
Li et al. The numerical study on specialize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oleman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Mazumder et al. In silico cardiac model to evaluate myocardial ischemia effect on hemodynamic parameters
CN113040728B (zh) 一种个性化的体外反搏远期血流动力学效应个性化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Das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mode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physiology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trategies
WO2023237034A1 (zh) 盐水造影电阻抗肺灌注及心脏显像的图像重建及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864115A (zh) 一种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的疗效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1785146A (zh) 3d全硅胶心脏模型
Wa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stantaneous wave-free ratio of stenosed coronary artery
CN114723844B (zh) 经盐水造影校正的搏动灌注图像重建方法、系统及设备
Zhang et al. A personalized 0D-1D model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he hemodynamic simulation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CN116313108A (zh) 跨尺度心脏灌注数字仿真方法及装置
Chen et al. Treatment strategy of different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frequencie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a hemo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Chen et al. Hemodynamics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with different coronary steno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