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8517A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8517A
CN113038517A CN201911252679.2A CN201911252679A CN113038517A CN 113038517 A CN113038517 A CN 113038517A CN 201911252679 A CN201911252679 A CN 201911252679A CN 113038517 A CN113038517 A CN 113038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target
transmission link
audio mode
relay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26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雄高
陈芬
钟义
杜湘洋
于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526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85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8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85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将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目标音频模式与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中转台与外部通信。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提高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手持式对讲机(简称为:手台)具有携带方便的特性,常作为优选工具被使用。
但是,在基站信号衰减大的区域,手台很难与外部进行可靠通信。因此,在基站信号衰减大的区域,如何保证用户仍能通过手台,与外部进行可靠的通信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达到提高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的可靠性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
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基站信号的强度高于所述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断开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并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切换至原始音频传输链路。
优选的,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包括:
在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移动终端的PPT键发起呼叫时,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将呼叫信息发送至所述中转台,以使所述中转台向外部发起呼叫请求;
在建立呼叫连接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作为目标语音;
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编解码芯片获取所述目标语音,并将所述目标语音编码后,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
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将编码后的语音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发送编码后的语音至所述中转台。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中转台,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
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的确定过程,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以及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第一信息交互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断开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基站信号的强度高于所述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断开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切换至原始音频传输链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交互模块,具体用于:
在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移动终端的PPT键发起呼叫时,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将呼叫信息发送至所述中转台,以使所述中转台向外部发起呼叫请求;
在建立呼叫连接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作为目标语音;
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编解码芯片获取所述目标语音,并将所述目标语音编码后,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
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将编码后的语音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发送编码后的语音至所述中转台。
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中转台,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信息交互模块,用于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
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的确定过程,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以及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数据总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数据总线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
所述程序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
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
一种中转台,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数据总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数据总线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
所述程序具体用于:
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
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的确定过程,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以及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移动终端及如上述所述的中转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申请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检测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是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若是,与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并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保证移动终端停止使用其他音频传输链路与外部进行通信,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保证移动终端和中转台的模式不存在冲突,能够正常交互,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由于中转台的发射功率大,因此在基站信号衰减大的区域,仍能保证较远的通讯距离,提高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中转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将输出信息发送至所述中转台,由所述中转台向外部发送所述输出信息,和/或,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接收所述中转台转发的外部信息。在本申请中,可以提高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的可靠性。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通信方法进行介绍,请参见图1,可以包括:
步骤S11、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
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可以将当前采用的射频通信方式改变为其他通信方式,具体可以检测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是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设定基站信号强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设置。以及,设定无线信号强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设置。
与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
与中转台建立蓝牙连接;
或,与中转台建立wifi连接。
在第一次与中转台建立蓝牙连接后,可以保存蓝牙连接的配对配置,以便后续可以自动与中转台建立蓝牙连接。
当然,在第一次与中转台建立wifi连接后,可以保存wifi连接的配对配置,以便后续可以自动与中转台建立wifi连接。
优选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台;相应地,中转台可以为车台。
步骤S12、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
其中,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在步骤S11建立了与中转台的无线连接之后,将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保证在基站信号强度差的情况下,不再使用原来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保证移动终端和中转台的模式不存在冲突,能够正常交互。
步骤S13、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
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
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将输出信息发送至所述中转台,由所述中转台根据所述输出信息,与外部通信,和/或,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接收所述中转台转发的外部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终端数量较多,且需要从外部接收相同的信息时,也可以由中转台统一对接收到的外部信息进行播放,提高通信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A11、在用户通过触发移动终端的PPT键发起呼叫时,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将呼叫信息发送至中转台,中转台向外部发起呼叫请求;
A12、在建立呼叫连接后,通过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作为目标语音;
A13、移动终端的音频编解码芯片获取目标语音,并将目标语音编码后,发送至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
优选的,微处理器可以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
A14、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将编码后的语音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
A15、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发送编码后的语音至中转台。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可以在用户通过触发移动终端的PPT键发起呼叫时,与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当然,也可以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直接与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保证在用户通过触发移动终端的PPT键发起呼叫时,直接可以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保证通信的实时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介绍的通信方法适用于移动终端与中转台共用的任何场景,如,带屏蔽性的车间内、建筑物内、车辆内。
在本申请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检测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是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若是,与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并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保证移动终端停止使用其他音频传输链路与外部进行通信,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保证移动终端和中转台的模式不存在冲突,能够正常交互,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由于中转台的发射功率大,因此在基站信号衰减大的区域,仍能保证较远的通讯距离,提高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另外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请参见图2,可以包括:
步骤S21、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
步骤S22、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
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步骤S23、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
步骤S21-S23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S13相同,步骤S21-S23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步骤S11-S13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4、在检测到所述基站信号的强度高于所述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断开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并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切换至原始音频传输链路。
本实施例中,原始音频传输链路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射频传输链路。
在检测到所述基站信号的强度高于所述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可以断开与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并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切换至原始音频传输链路,保证移动终端可以采用信号强度优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提高移动终端通信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另外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中转台,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
其中,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的确定过程,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以及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接下来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进行介绍,下文介绍的通信装置与上文介绍的通信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见图3,通信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通信装置包括:连接建立模块11、第一切换模块12和第一信息交互模块13。
连接建立模块11,用于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
第一切换模块12,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第一信息交互模块13,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
断开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基站信号的强度高于所述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断开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切换至原始音频传输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交互模块,具体可以用于:
在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移动终端的PPT键发起呼叫时,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将呼叫信息发送至所述中转台,以使所述中转台向外部发起呼叫请求;
在建立呼叫连接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作为目标语音;
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编解码芯片获取所述目标语音,并将所述目标语音编码后,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
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将编码后的语音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发送编码后的语音至所述中转台。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另外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中转台,具体可以包括:
第二信息交互模块,用于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
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的确定过程,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以及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一种移动终端,请参见图4,可以包括:
处理器10、存储器20和数据总线30,所述处理器10和所述存储器20和通过所述数据总线30通信;
所述存储器20,用于存放程序;
所述处理器10,用于执行所述程序;
所述程序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
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一种中转台,请参见图5,可以包括:
处理器100、存储器200和数据总线300,所述处理器100和所述存储器200通过所述数据总线300通信;
所述存储器200,用于存放程序;
所述处理器100,用于执行所述程序;
所述程序具体用于:
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
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的确定过程,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以及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一种通信系统,请参见图6,可以包括:
移动终端1和中转台2。
其中,移动终端1的具体结构及功能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介绍的移动终端,在此不再赘述。
中转台2的具体结构及功能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介绍的中转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
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基站信号的强度高于所述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断开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并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切换至原始音频传输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包括:
在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移动终端的PPT键发起呼叫时,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将呼叫信息发送至所述中转台,以使所述中转台向外部发起呼叫请求;
在建立呼叫连接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作为目标语音;
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编解码芯片获取所述目标语音,并将所述目标语音编码后,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
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将编码后的语音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发送编码后的语音至所述中转台。
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转台,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
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的确定过程,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以及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第一信息交互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断开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基站信号的强度高于所述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断开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切换至原始音频传输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交互模块,具体用于:
在用户通过触发所述移动终端的PPT键发起呼叫时,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将呼叫信息发送至所述中转台,以使所述中转台向外部发起呼叫请求;
在建立呼叫连接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作为目标语音;
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编解码芯片获取所述目标语音,并将所述目标语音编码后,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
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将编码后的语音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发送编码后的语音至所述中转台。
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转台,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信息交互模块,用于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
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的确定过程,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以及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数据总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数据总线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
所述程序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则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
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通过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所述中转台进行信息交互,以通过所述中转台与外部通信。
10.一种中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数据总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数据总线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
所述程序具体用于:
通过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通信;
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的确定过程,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基站信号的强度低于设定基站信号强度时,若检测到中转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不低于设定无线信号强度,与所述中转台建立无线连接,以及将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音频传输链路切换至目标无线传输链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模式切换为目标音频模式,所述目标音频模式与所述中转台的音频模式不同,所述目标无线传输链路为与所述中转台建立的无线连接对应的链路。
CN201911252679.2A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30385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2679.2A CN113038517A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2679.2A CN113038517A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8517A true CN113038517A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5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2679.2A Pending CN113038517A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851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9609A (zh) * 2013-07-29 2013-10-23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204741493U (zh) * 2015-04-20 2015-11-0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有线终端及系统
CN105611655A (zh) * 2016-01-29 2016-05-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9996305A (zh) * 2019-02-22 2019-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9609A (zh) * 2013-07-29 2013-10-23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204741493U (zh) * 2015-04-20 2015-11-0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有线终端及系统
CN105611655A (zh) * 2016-01-29 2016-05-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9996305A (zh) * 2019-02-22 2019-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9562B1 (en)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1494474B (zh) 自动连接蓝牙车载免提设备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8676120B2 (en) Coupled short-range wireless mobile terminal and relay
US8504015B2 (en) Short-range wireless relay method and system
US8571545B2 (en) Short-range wireless relay method and system
CN104469482A (zh) 智能终端连接蓝牙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22082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9450851B (zh) 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KR20090031465A (ko) 다른 무선 통신 세션을 수행하는 동안 무선 호출을 중단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306778A (zh) 一种移动终端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867074B (zh)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36041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连网方法及装置
CN104684056A (zh)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3413091B (zh) 恶意行为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4567919A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722472B1 (ko) 엑세스 포인트 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시스템 및 그제어방법
CN105611608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5209380A (zh) 一种使移动终端与车载终端进行交互的方法和设备
CN11303851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02127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protocol architecture
CN106102039B (zh)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通信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US9125141B1 (e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ropped calls due to lost signal
KR20110108503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메시지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GB245323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ting a sounder device
CN111866293B (zh) 移动终端及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