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7675A - 信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37675A CN113037675A CN202110328414.7A CN202110328414A CN113037675A CN 113037675 A CN113037675 A CN 113037675A CN 202110328414 A CN202110328414 A CN 202110328414A CN 113037675 A CN113037675 A CN 1130376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erved
- cancellation
- target
- initial
- v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23—Reduction thereof by cli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信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通信系统初始发射信号对应的带宽,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根据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了削峰效果,进而提高了发射信号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领域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的带宽越来越高,通信速率也越来越快。为了提高通信速率,则需要对发射信号进行高阶调制和正交调制以提高通信容量,在提高通信容量的同时,也会带来发射信号的峰均比的提高。但是高峰均比的发射信号经过射频功率放大器后会导致信号质量恶化。
目前主流的降低发射信号的峰均比方法为TR(TR-PPR,Tone Reserved)消峰算法。然而,目前的TR消峰算法,存在消峰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消峰效果的信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通信系统初始发射信号对应的带宽,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
根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
从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
根据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根据初始预留子载波确定初始矩阵;
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和初始矩阵,生成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和初始矩阵,生成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包括:
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在初始矩阵中将各预留子载波集合中的目标预留子载波的符号点对应位置置为第一值,得到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矩阵;
将对消矩阵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包括:
获取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平均功率值;
将最小的平均功率值对应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包括:
获取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
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确定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的均方差值;
将最小的均方差值对应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包括:
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生成初始时域发射信号;
确定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峰值超过预设门限的待对消位置;
根据目标对消向量,确定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各待对消位置对应的对消信号;
将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与各对消信号做差,生成目标发射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包括:
在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数量的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
重复执行在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数量的目标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的步骤,得到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生成装置,装置包括:
数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通信系统初始发射信号对应的带宽,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
预留子载波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
目标对消向量确定模块,用于从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
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上述信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根据通信系统初始发射信号对应的带宽,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根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从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根据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能够选取最优的对消向量后实现削峰,避免了在固定的位置按顺序选取预留子载波生成的对消向量,在对消初始发射信号的当前峰值的同时,又造成其他位置的峰值再生,避免了消峰后发射信号的峰值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提高了削峰效果,进而提高了通过功率放大器后的信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对消的示意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信号生成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终端中。其中,终端包括资源分配调度层11(MAC层)、物理层12(PHY层)和接口13。其中,资源分配调度层11根据系统配置确定初始发射信号预留子载波数量及位置,确定对消向量,在物理层12对对消向量和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时域变换与对消,生成目标发射信号,将目标发射信号经接口13发射至待接收的其他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信号生成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2,根据通信系统初始发射信号对应的带宽,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
其中,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等,在此不加以限制。其中,目标预留子载波可以包括初始发射信号中不用做数据传输的部分预留子载波。其中,初始发射信号为经过OFDM调制的具有多个符号的频域信号。
具体地,以通信系统为LTE系统为例,当需要发送信号时,可以根据LTE系统不同资源分配方式,分配资源块RB,进而根据通信系统的带宽,确定初始发射信号中目标预留子载波个数。示例地,资源分配方式可以为Resource Allocation Type0分配资源块RB,每一个RB包括12个子载波,所以对于带宽为5M,至少预留24个子载波;对于带宽为10M,至少预留36个子载波;对于带宽为20M,至少预留48个子载波。若资源分配方式为Resource AllocationType1方式分配RB,子载波预留可实现以VRB为单位(12个子载波)。若资源分配方式按Resource Allocation Type2方式分配RB,按VRB为最小资源单位分配,即按最小单位12载波方式来分配资源,在此不加以限制。
S204,根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
具体地,当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确定后,可以在初始发射信号中的多个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对应数量的预留子载波作为目标预留子载波,并将选取的多个目标预留子载波作为一个预留子载波集合;可以执行预设次数的选取即可生成多个包含不同预留子载波的预留子载波集合。其中,在选取对应数量的预留子载波时,应该避开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间64位子载波,且不能选取初始发射信号的符号位于控制信道的初始预留子载波。
示例地,当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为24个,则可以在多个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24个作为目标预留子载波,并将这24个预留子载波作为一个预留子载波集合。执行1000次24个预留子载波的选取,则可以生成1000组预留子载波集合。
S206,从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
具体地,当得到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后,可以对每一个预留子载波集合计算其对应的对消向量,在多个对消向量中,可以选取对消向量的均方差值最小的作为目标对消向量,也可以选取平均功率最小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还可以选取平均功率最小且均方差值最小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在此不加以限制。
S208,根据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
具体地,可以将目标对消向量经过循环移位、相位旋转、缩放等生成对消信号,对消信号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生成时域信号,实现时域对消,生成目标发射信号。还可以在生成时域信号后进行时域对消后,增加循环CP并进行滤除噪声后,生成目标发射信号。
上述信号生成方法中,通过根据通信系统初始发射信号对应的带宽,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根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根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根据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能够选取最优的对消向量后实现削峰,避免了在固定的位置按顺序选取预留子载波生成的对消向量在对消初始发射信号的当前峰值的同时,又造成其他位置的峰值再生,避免了消峰后发射信号的峰值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提高了削峰效果。
上述实施例对信号生成方法进行了说明,在生成目标对消向量时需要在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现以一个实施例对如何生成对消向量进行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信号生成方法还包括:
S302,根据初始预留子载波确定初始矩阵。
具体地,将初始预留子载波的各个符号点对应的位置全部置0,生成初始矩阵P(N行*1列):P=zeroes(N,1);其中,N为初始发射信号中初始预留子载波的总数。
S304,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和初始矩阵,生成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
具体地,由于预留子载波集合是随机选取预留子载波个数的目标预留子载波形成的集合,根据各不同预留子载波集合中,目标预留子载波所在位置不同,将初始矩阵中各不同预留子载波集合中对应的目标预留子载波的位置置1:P(PRT)=1,其中PRT为预留子载波集合中对应的目标预留子载波,生成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多个对消矩阵P,根据公式Pc=IFFTN(P),得到对消向量Pc。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初始预留子载波确定初始矩阵,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和初始矩阵,生成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能够得到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和对应的对消向量,为后续在多个对消向量中确定最优的一个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提供了基础,进而提高消峰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对对消向量的生成进行了说明,现以一个实施例对如何生成对消向量进一步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和初始矩阵,生成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包括:
S402,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在初始矩阵中将各预留子载波集合中的目标预留子载波的符号点对应位置置为第一值,得到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矩阵。
具体地,将初始矩阵中各不同预留子载波集合中对应的目标预留子载波的位置置1,生成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不同的对消矩阵P。
S404,将对消矩阵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
具体地,根据公式Pc=IFFTN(P),对各对消矩阵P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Pc。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在初始矩阵中将各预留子载波集合中的目标预留子载波的符号点对应位置置为第一值,得到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矩阵;将对消矩阵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能够为后续在多个对消向量中确定最优的一个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提供了基础,进而提高消峰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对信号生成方法进行了说明,在信号生成过程中,从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时,需要选取最优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现以一个实施例对如何选取最优的对消向量进行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从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包括:
S502,获取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平均功率值。
具体地,当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生成后,即可根据平均功率计算公式,计算各对消向量的平均功率值,即获取各对消向量的平均功率值。示例地,假设对消相量集合为:x0+y0*1j,x1+y1*1j,x2+y2*1j,…,xn-1+yn-1*1j,相量集合对应的单个元素的功率p0=x0^2+y0^2,p1=x1^2+y1^2,…,pn-1=(xn-1)^2+(yn-1)^2,则对消相量的平均功率值avg_p=sum(p0+p1+…+pn-1)/N,其中,N为N个对消向量。
S504,将最小的平均功率值对应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具体地,选取平均功率值最小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平均功率值,将最小的平均功率值对应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能够选出对消向量中平均功率最小的对消向量,在进行时域对消时不易再生峰值。平均功率越小的对消向量,将更大程度的避免初始发射信号叠加对消信号后,对初始发射信号中除目标预留子载波的其他具有数据信息的子载波处功率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对信号生成方法进行了说明,在信号生成过程中,从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时,需要选取最优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现以一个实施例对如何选取最优的对消向量进行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从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包括:
S602,获取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
具体地,当对消向量产生后,即可获取对消向量的幅值大小。
S604,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确定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的均方差值。
具体地,根据对消向量的幅值,首先可以确定对消向量中向量为Pc(1)的最高峰值为主峰,进而可以根据除主峰外的其他向量符号的幅值,确定各对消向量幅值的均方差值。其中,各对消向量幅值的均方差值为各对消向量中除主峰外的其他向量的均方差值。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得出,其中其中,相量元素pc(n)=xn+yn*1j,其幅值为abs(pc(n))=SQRT(xn^2+yn^2),其中,各对消向量中除主峰外的其他向量的符号点坐标为(xn,yn)其中,n≠1即不包括主峰的向量符号的坐标,其中,N为对消向量中除主峰向量的其他向量的符号的个数。
S606,将最小的均方差值对应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具体地,选取均方差值最小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确定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的均方差值,将最小的均方差值对应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能够选择对消向量中,除最大幅值向量外的其他向量幅度均等,避免在初始发射信号叠加对消向量后在特定位置再生峰值。
上述实施例对如何选取最优的对消向量进行了说明,在选取目标对消向量后需要利用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现以一个实施例对利用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进行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根据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包括:
S702,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生成初始时域发射信号。
具体地,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变换),生成初始时域发射信号。
S704,确定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峰值超过预设门限的待对消位置。
具体地,可以将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的各个峰值与预设门限进行比较,确定超出门限的峰值对应的符号点位置,作为待对消位置。如图8所示,横图一为IFFT变换后得到初始时域发射信号,通过其跟预设的门限值7208比较,符号内可以搜索到3个超过门限的峰值,在图上X坐标分别为73,345,722。
S706,根据目标对消向量,确定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各待对消位置对应的对消信号。
具体地,得到目标对消向量,可以对目标对消向量进行循环移位、相位旋转、缩放得到对消信号,并将对消信号与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没一个确定的待对消位置对齐,得到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各待对消位置对应的对消信号。参见图8所示,图中的横图2~4为分别为3个超过门限的峰值的对消信号。
S708,将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与各对消信号做差,生成目标发射信号。
具体地,将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与各对消信号进行叠加,然后将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的待对消位置的峰值与其对应的对消信号的峰值做差,生成目标发射信号。参见图8所示,其中横图5为消峰后的目标发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生成初始时域发射信号,确定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峰值超过预设门限的待对消位置,根据目标对消向量,确定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各待对消位置对应的对消信号,将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与各对消信号做差,生成目标发射信号。能够准确将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需要对消的位置上的峰值进行对消,生成目标发射信号,使得对消效果更好。
上述实施例对信号生成方法进行了说明,在信号生成过程中,需要确定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现以一个实施例对如何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进行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根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包括:
S902,在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数量的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
具体地,初始预留子载波中包括具有数据信息的预留子载波以及无数据信息的预留子载波,将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目标预留子载波数量的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
S904,重复执行在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数量的目标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的步骤,得到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
具体地,可以提前预设好需要选取初始预留子载波集合的个数,重复执行在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数量的目标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的步骤,得到预设次数的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数量的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重复执行在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数量的目标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的步骤,得到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能够提高后续选取目标对消向量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削峰效果,生成质量更高的信号。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现以一个实施例对信号生成方法进一步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方法包括:
S102,根据通信系统初始发射信号对应的带宽,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
S104,在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数量的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
S106,重复执行在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数量的目标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的步骤,得到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
S108,根据初始预留子载波确定初始矩阵。
S110,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在初始矩阵中将各预留子载波集合中的目标预留子载波的符号点对应位置置为第一值,得到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矩阵。
S112,将对消矩阵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
S114,获取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平均功率值。
S116,将最小的平均功率值对应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S118,获取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
S120,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确定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的均方差值。
S122,将最小的均方差值对应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S124,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生成初始时域发射信号。
S126,确定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峰值超过预设门限的待对消位置。
S128,根据目标对消向量,确定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各待对消位置对应的对消信号。
S130,将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与各对消信号做差,生成目标发射信号。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9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9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信号生成装置,包括:
数量确定模块101,用于根据通信系统初始发射信号对应的带宽,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
预留子载波集合确定模块102,用于根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
目标对消向量确定模块103,用于从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
信号生成模块104,用于根据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数量确定模块根据通信系统初始发射信号对应的带宽,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预留子载波集合确定模块根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目标对消向量确定模块根据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信号生成模块根据目标对消向量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能够选取最优的对消向量后实现削峰,避免了在固定的位置选取预留子载波生成的对消向量在对消初始发射信号的当前峰值的同时,又造成其他位置的峰值再生,避免了消峰后发射信号的峰值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提高了削峰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信号生成装置还包括:
初始矩阵确定模块105,用于根据初始预留子载波确定初始矩阵;
对消向量生成模块106,用于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和初始矩阵,生成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示,对消向量生成模块106包括:
对消矩阵确定单元1061,用于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在初始矩阵中将各预留子载波集合中的目标预留子载波的符号点对应位置置为第一值,得到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矩阵;
第一变换单元1062,用于将对消矩阵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各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对消向量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平均功率值;目标对消向量生成单元,用于将最小的平均功率值对应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对消向量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根据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确定各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的均方差值;将最小的均方差值对应的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示,信号生成模块104包括:
第二变换单元1041,用于对初始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生成初始时域发射信号;
对消位置确定单元1042,用于确定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峰值超过预设门限的待对消位置;
对消信号确定单元1043,用于根据目标对消向量,确定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各待对消位置对应的对消信号;
生成单元1044,用于将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与各对消信号做差,生成目标发射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留子载波集合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数量的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重复执行在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数量的目标预留子载波,作为预留子载波集合的步骤,得到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
关于信号生成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信号生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信号生成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信号生成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通信系统初始发射信号对应的带宽,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
从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
根据所述目标对消向量对所述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预留子载波确定初始矩阵;
根据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和所述初始矩阵,生成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和所述初始矩阵,生成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包括:
根据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在所述初始矩阵中将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中的所述目标预留子载波的符号点对应位置置为第一值,得到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矩阵;
将所述对消矩阵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对应的对消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包括:
获取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平均功率值;
将最小的所述平均功率值对应的所述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5.根据权利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包括:
获取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
根据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确定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的幅值的均方差值;
将最小的所述均方差值对应的所述对消向量,作为目标对消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消向量对所述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包括:
对所述初始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生成初始时域发射信号;
确定所述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峰值超过预设门限的待对消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对消向量,确定所述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中各所述待对消位置对应的对消信号;
将所述初始时域发射信号与各所述对消信号做差,生成所述目标发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包括:
在所述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所述数量的预留子载波,作为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
重复执行所述在所述初始预留子载波中随机选取所述数量的所述目标预留子载波,作为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的步骤,得到多个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
8.一种信号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通信系统初始发射信号对应的带宽,确定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
预留子载波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预留子载波的数量从初始预留子载波中确定多个预留子载波集合;
目标对消向量确定模块,用于从各所述预留子载波集合的对消向量中确定目标对消向量;
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消向量对所述初始发射信号进行消峰,生成目标发射信号。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28414.7A CN113037675B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信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28414.7A CN113037675B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信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37675A true CN113037675A (zh) | 2021-06-25 |
CN113037675B CN113037675B (zh) | 2022-10-21 |
Family
ID=76472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28414.7A Active CN113037675B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信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37675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4126A (zh) * | 2007-08-24 | 2009-02-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抑制方法 |
CN101771652A (zh) * | 2009-12-31 | 2010-07-07 | 北京交通大学 | 基于幅值比例因子的限幅预留子载波降低papr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624671A (zh) * | 2012-04-28 | 2012-08-01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降低lte系统下行信号峰均功率比的方法以及装置 |
CN105763494A (zh) * | 2014-12-18 | 2016-07-13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自适应无线全双工模拟自干扰消除方法及系统 |
CN110768921A (zh) * | 2018-07-25 | 2020-02-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预留符号的无失真初相序列降低papr的方法及装置 |
CN112291174A (zh) * | 2020-10-24 | 2021-01-29 |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中压载波通信的峰均比抑制方法 |
-
2021
- 2021-03-26 CN CN202110328414.7A patent/CN1130376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4126A (zh) * | 2007-08-24 | 2009-02-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抑制方法 |
CN101771652A (zh) * | 2009-12-31 | 2010-07-07 | 北京交通大学 | 基于幅值比例因子的限幅预留子载波降低papr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624671A (zh) * | 2012-04-28 | 2012-08-01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降低lte系统下行信号峰均功率比的方法以及装置 |
CN105763494A (zh) * | 2014-12-18 | 2016-07-13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自适应无线全双工模拟自干扰消除方法及系统 |
CN110768921A (zh) * | 2018-07-25 | 2020-02-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预留符号的无失真初相序列降低papr的方法及装置 |
CN112291174A (zh) * | 2020-10-24 | 2021-01-29 |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中压载波通信的峰均比抑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庄陵等: "面向载波聚合的FBMC系统PAPR抑制算法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 * |
陈宁等: "一种改进的预留子载波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方法",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37675B (zh) | 2022-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30194B (zh) | 上行信道资源的指示及确定方法、基站、终端、介质 | |
US10271286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2028199B2 (en) | Sequence-bas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8108007A1 (zh) | 一种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 |
Bepari et al. | Improved power loading scheme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based cognitive radio | |
US20200205178A1 (en) | Sequence-bas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10999108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US8274941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bcarrier scrambling | |
CN113037675B (zh) | 信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416692A (zh) | 一种配置方法及设备 | |
CN101110619A (zh) | 一种ofdma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6438874A (zh) | 高于52.6GHz的传输的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调度 | |
US20220255781A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9907088B2 (en) | Method of shar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 |
WO2021008179A1 (zh) | 传输功率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0062473B (zh) |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Decreusefond et al. | Upper Bound of Loss probability for the dimensioning of OFDMA systems with multi class randomly located users | |
CN111684852A (zh)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592189B (zh) | 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
CN105228249B (zh) | 一种子载波分配方法、相关装置以及基站 | |
KR102324151B1 (ko) | 위성 통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5567183B (zh) | 一种m序列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08809494A (zh) | Csi-rs序列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CN115133954B (zh) | 跳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4079560B (zh) | 一种通信加密方法及飞行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