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5643B - 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5643B
CN113035643B CN202110236779.7A CN202110236779A CN113035643B CN 113035643 B CN113035643 B CN 113035643B CN 202110236779 A CN202110236779 A CN 202110236779A CN 113035643 B CN113035643 B CN 113035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cover film
elastic cover
ven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367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5643A (zh
Inventor
陈崇善
谢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367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5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5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5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5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5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5/00Details of relays
    • H01H45/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5/00Details of relays
    • H01H45/12Ventilating; Cooling; 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包括继电器壳体,所述继电器壳体上设置有能够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的透气孔,所述继电器壳体上连接有能够与所述透气孔的外端部以弹性启/闭方式活动配合的弹性盖膜。本发明无需明显改变继电器壳体的成型结构(包括外观结构),特别是不会改变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结构,其成型结构简单、方便、成本低,原使用该类型继电器壳体的已成熟继电器产品线能够继续沿用,基本不会因该继电器壳体的投入而涉及对此类型的已成熟继电器产品线的改变,有利于市场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的组成部件-壳体,具体是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使应用工况中的电磁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可靠地散热,在继电器壳体上成型有能够连通壳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透气孔,这尤其以应用于高温工况环境的防焊剂型继电器最为普遍,参见图1所示继电器壳体结构(图中,1为继电器壳体,11为凹腔,12为成型于凹腔11内的透气孔)。
继电器因其自身结构体积小、以及对电气性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因而继电器壳体上成型的透气孔孔径通常为1mm左右,这在家电设备所用的小型或超小型防焊剂型继电器上表现的最为直接(当然,不局限于此类继电器)。如此精细的透气孔在继电器壳体上通常以铸造时的直孔结构成型。
然而,因继电器壳体上的直孔结构透气孔的存在、以及无遮挡结构,在PCB板成型过程中及后续应用过程中、尤其是PCB板成型过程中,各种污染物(例如PCB板成型过程中的三防漆,例如后续应用过程中的灰尘等)会存在经直孔结构透气孔而侵入继电器壳体内部和/或对直孔结构透气孔外端部造成堵塞的技术问题,这些技术问题直接影响了继电器的电气性能。
目前,行业内为了有效防止污染物经直孔结构透气孔而侵入继电器壳体内部,常见做法是改变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成型结构,将继电器壳体上成型的透气孔设计为非直孔结构-即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气道设计为弯折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具有透气性外壳的电磁继电器”(公开号CN 104576210,公开日2015年04月29日)、“一种防雨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公开号CN 107946140,公开日2018年04月20)、“一种能够减少异物污染的电磁继电器”(公开号CN 102983042,公开日2013年03月20日)等。此类技术措施虽然对解决污染物经透气孔而侵入继电器壳体内部的技术问题相对有效,但其对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成型结构的改变,不仅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重新设计继电器壳体的成型模具,而且此种对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成型结构的改变,必然使继电器壳体的整体结构、特别是外观结构被改变,导致原使用该类型继电器壳体的已成熟继电器产品线无法继续沿用,必然会联动改变已成熟继电器产品线或者是需要设计新的继电器产品线(例如客户端设备的改变等),成本过高,市场较难接受,不利于推广。
申请人于前期研发了一种在无需明显改变继电器壳体成型结构的同时,就能够有效解决污染物经透气孔而侵入继电器壳体内部的技术问题的透气孔结构,具体详见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结构”(公开号CN 112271108,公开日2021年01月26日)技术。然而,该技术采用的塞子结构较为复杂且精细化,对塞子的成型结构及其与透气孔之间的装配精度等技术要求高,导致整个继电器的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特殊性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无需明显改变继电器壳体成型结构,又能以简单结构、低成本有效地解决污染物经透气孔而侵入继电器壳体内部的技术问题的透气孔防护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包括继电器壳体,所述继电器壳体上设置有能够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的透气孔,所述继电器壳体上连接有能够与所述透气孔的外端部以弹性启/闭方式活动配合的弹性盖膜。该技术措施对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结构本身不作改变,而是在继电器壳体上设置一个能够以弹性启/闭方式活动配合于透气孔外端部的弹性膜片-即弹性盖膜,该弹性盖膜在透气孔外端部的闭合状态为弹性盖膜在继电器壳体上的初始状态,该弹性盖膜在透气孔外端部的开启状态为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压力略大于外部环境压力时的弹开状态(应用工况中,在透气孔被封堵状态下,因继电器散热而使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会产生稍许压力差),弹性盖膜在透气孔外端部的弹性闭合状态下,一方面能够将透气孔的外端部实现封堵,这样能够可靠、有效地解决污染物经透气孔而侵入继电器壳体内部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实现憋压,进而使弹性盖膜因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压力的增高变化而开启透气孔,实现泄压、散热,即在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的气压作用下,弹性盖膜在透气孔外端部的弹性开启状态下而将透气孔外端部打开,使继电器壳体内部的气压经透气孔直接外泄,以确保继电器壳体内部散热;该技术措施无需明显改变继电器壳体的成型结构(包括外观结构),特别是不会改变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结构,其成型结构简单、方便、成本低,原使用该类型继电器壳体的已成熟继电器产品线能够继续沿用,基本不会因该继电器壳体的投入而涉及对此类型的已成熟继电器产品线的改变,有利于市场推广。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弹性盖膜具有连接部和盖合部,所述弹性盖膜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继电器壳体上,所述弹性盖膜的盖合部内侧表面具有凸起的、匹配于所述透气孔孔型轮廓的封堵凸头,所述弹性盖膜通过盖合部在弹性闭合状态下封堵所述透气孔的外端部,且在对所述透气孔的外端部进行封堵时,所述封堵凸头嵌装于所述透气孔的孔型内。该技术措施的弹性盖膜对透气孔外端部的封堵效果稳定、可靠,防污染物侵入继电器壳体内部、以及在继电器壳体内部憋压的技术效果优异。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弹性盖膜为厚度0.05~0.2mm的金属薄膜片或高分子复合薄膜片。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薄膜片为铜薄膜片、铜合金薄膜片、不锈钢薄膜片、低碳钢薄膜片和双金属复合薄膜片中的任一种。该技术措施的弹性盖膜对压差变化感应非常敏感,其针对于应用工况中的各种常规小型或超小型继电器的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压力变化情况而设计,弹性效果优异,在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稍有压差的情况下就能够灵敏、可靠地触发透气孔外端部弹性开启,对透气孔外端部的启/闭控制频繁、灵活、可靠,不会对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造成过度憋压,以确保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的温度变化不会影响继电器服役的稳定性;换言之,该技术措施的弹性盖膜所承受的气压,远远小于各种常规小型或超小型继电器的壳体内部环境足以影响继电器服役时的气压。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透气孔的外端部在继电器壳体的外侧表面向外凸起、且凸起结构的外端处具有盖合侧定位平面,所述弹性盖膜在弹性闭合状态下封堵所述透气孔的外端部时,所述弹性盖膜的内侧表面与所述透气孔外端部的盖合侧定位平面形成面接触配合。该技术措施既有利于确保弹性盖膜对透气孔外端部形成可靠地封堵效果,又有利于增强弹性盖膜的弹性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弹性盖膜的主体部分为平板状结构,与之对应的,所述透气孔旁侧的继电器壳体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弹性盖膜的连接部形成固定连接。该技术措施能够使继电器壳体对弹性盖膜的连接结构、以及弹性盖膜与透气孔外端部的配合结构,方便、简单的低成本成型,不会明显影响继电器壳体的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上具有台阶结构成型的固定侧定位平面,所述固定侧定位平面与透气孔外端的盖合侧定位平面的成型高度相对应,且所述固定侧定位平面与所述盖合侧定位平面相互独立,所述固定侧定位平面与所述盖合侧定位平面之间具有配合沟槽,所述弹性盖膜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座上时,所述弹性盖膜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固定侧定位平面形成面接触配合。该技术措施既有利于弹性盖膜在继电器壳体上的稳定装配,又有利于增强弹性盖膜的弹性效果,易于触发。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成型在继电器壳体的外侧表面用作成型所述透气孔的凹腔内,且所述定位座与所述透气孔在所述继电器壳体的外侧表面凸起高度分别小于所述凹腔的深度,所述弹性盖膜装配在所述凹腔内;该技术措施使弹性盖膜在继电器壳体上的装配结构不会明显影响继电器壳体的成型结构,特别是继电器壳体的外观结构。再进一步的,所述凹腔成型在所述继电器壳体的外侧表面外缘处,所述弹性盖膜具有至少一条配合所述继电器壳体外缘的边,且所述弹性盖膜的至少一条配合所述继电器壳体外缘的边为向内侧方向的翻边结构;该技术措施既能够使弹性盖膜的外侧边、特别是应用工况中处于非隐藏部位的边与继电器壳体的外形一致化,又能够有效地避免平片棱角所带来的刮擦技术问题。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为直孔结构。该技术措施的透气孔结构简单(亦是各种常规继电器壳体上的常见透气孔结构,特别是小型或超小型继电器的壳体上的透气孔成型结构),且有利于与弹性盖膜以简单结构形成可靠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上述技术措施对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结构本身不作改变,而是在继电器壳体上设置一个能够以弹性启/闭方式活动配合于透气孔外端部的弹性膜片-即弹性盖膜,该弹性盖膜在透气孔外端部的闭合状态为弹性盖膜在继电器壳体上的初始状态(亦即静态状态),该弹性盖膜在透气孔外端部的开启状态为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压力略大于外部环境压力时的弹开状态(应用工况中,在透气孔被封堵状态下,因继电器散热而使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会产生稍许压力差)。弹性盖膜在透气孔外端部的弹性闭合状态下,一方面能够将透气孔的外端部实现封堵,这样能够可靠、有效地解决污染物经透气孔而侵入继电器壳体内部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在服役前的静态状态下;另一方面可以使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实现憋压,进而使弹性盖膜因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压力的增高变化而开启透气孔(服役过程中),实现泄压、散热,即在继电器壳体内部环境的气压作用下,弹性盖膜在透气孔外端部的弹性开启状态下而将透气孔外端部打开,使继电器壳体内部的气压经透气孔直接外泄,以确保继电器壳体内部散热。该技术措施无需明显改变继电器壳体的成型结构(包括外观结构),特别是不会改变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结构,其成型结构简单、方便、成本低,原使用该类型继电器壳体的已成熟继电器产品线能够继续沿用,基本不会因该继电器壳体的投入而涉及对此类型的已成熟继电器产品线的改变,有利于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带透气孔结构的继电器壳体。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局部)。
图3为图2所示继电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弹性盖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图(整体)。
图6为图5所示本发明的继电器壳体与弹性盖膜之间的分解图。
图7为图5所示本发明的继电器壳体与弹性盖膜之间的分解图。
图8为图5、图6和图7所示继电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图6和图7所示弹性盖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继电器壳体;11—凹腔;12—透气孔;13—定位座;14—固定侧定位平面;15—盖合侧定位平面;2—弹性盖膜;21—定位孔;22—封堵凸头;23—翻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的组成部件-壳体,具体是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该透气孔防护结构可以适用于任何需要继电器壳体带有透气孔的继电器,特别是防焊剂型继电器,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主体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1结合说明书附图-即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内容进行清楚、详细的阐释;其它实施例虽未单独绘制附图,但其主体结构仍可参照实施例1的附图。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附图是示意性的,其为了清楚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已经简化了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了本发明贡献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参见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包括继电器壳体1和弹性盖膜2。
具体的,继电器壳体1为五面封闭、一面开口的腔型结构,开口相对的一面作为透气孔的排布面。继电器壳体1的透气孔所在面的外侧表面一角处为内凹结构,形成凹腔11,该凹腔11内成型有常规的、直孔结构的透气孔12,由透气孔12将继电器壳体1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连通。前述透气孔12的外端部在继电器壳体1的外侧表面向外凸起,凸起高度小于凹腔11的深度;透气孔12在凹腔11内凸起结构的外端处为平面-即盖合侧定位平面15。
在上述继电器壳体1的凹腔11内还成型有向外凸起的实芯结构凸柱-即定位座13,定位座13处在透气孔12的一旁、二者保持间距配合,通常而言,定位座13的排布位置靠近继电器壳体1的外缘处。前述定位座13在凹腔11内的凸起高度小于凹腔11的深度。在定位座13的中部处外周设置有台阶结构成型的平面-即固定侧定位平面14,要求该固定侧定位平面14与透气孔12外端的盖合侧定位平面15基本等高,即二者基本处在同一平面上;当然,定位座13上的固定侧定位平面14与透气孔12外端的盖合侧定位平面15应保持相互独立,该相互独立指的是它们之间具有隔断,该隔断即为凹腔11自身内凹的腔室,亦即固定侧定位平面14与盖合侧定位平面15之间是具有配合沟槽的。此外,最好将固定侧定位平面14以上的定位座13以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结构成型,以便于弹性盖膜2装配。
弹性盖膜2为膜片结构,其平面轮廓结构基本匹配于上述继电器壳体1外侧表面成型的凹腔11轮廓,基本呈平板状结构(当然指主体部分,不包括下述的封堵凸头22和翻边结构23)。弹性盖膜2的一侧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成型有匹配于上述定位座13的定位孔21,定位孔21的直径小于固定侧定位平面14的外径、大于固定侧定位平面14处的定位座13外径。弹性盖膜2的另一侧具有盖合部,该盖合部的内侧(即装配时朝着继电器壳体1的外侧表面的面)表面具有凸起的、且匹配于上述透气孔12的孔型轮廓的封堵凸头22,该封堵凸头22以冲压凸苞结构一体成型于弹性盖膜2上。前述结构的弹性盖膜2以厚度约为0.12mm的铜薄膜片(也可以是铜合金薄膜片、不锈钢薄膜片、低碳钢薄膜片或双金属复合薄膜片)成型。
上述弹性盖膜2若选用铜薄膜片(包括青铜薄膜片或纯铜薄膜片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钝化镀镍层。上述弹性盖膜2若选用不锈钢薄膜片(包括304不锈钢、202不锈钢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镀镍层。上述弹性盖膜2若选用低碳钢薄膜片(包括45钢、SPCC钢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镀锌层。
上述结构的弹性盖膜2在于继电器壳体1上组合时:
-弹性盖膜2通过连接部处的定位孔21套装在继电器壳体1的定位座13上,使连接部的底侧平面与定位座13上的固定侧定位平面14形成面接触配合;并将定位座13在弹性盖膜2上进行烫铆连接;
-弹性盖膜2的盖合部延伸至透气孔12的外端部处;
-弹性盖膜2通过盖合部处的封堵凸头22嵌装于透气孔12外端部的孔型内,并使盖合部的底侧平面与透气孔12外端的盖合侧定位平面15形成面接触配合;以此作为初始状态将透气孔12的外端部形成封堵,即弹性盖膜2对透气孔12的外端部形成闭合。
在上述结构装配结构中,弹性盖膜2的轮廓边与继电器壳体1上的凹腔11轮廓边应形成间隙配合,这样才能使弹性盖膜2的弹性开启/闭合动作不受阻碍。
在上述结构装配结构中,固定侧定位平面14与盖合侧定位平面15之间的弹性盖膜2处于悬空状,其弹性效果佳。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定位座13靠近于继电器壳体1的一侧外缘,通常该侧外缘在继电器产品应用中是处于非隐藏状态的,为了继电器壳体1的外形美观及避免棱角刮擦,将定位座13外侧处延伸出的弹性盖膜2的边以内收翻边结构成型,形成向内侧方向翻折的翻边结构23。
上述结构带弹性盖膜2的继电器壳体1,在继电器产品的应用中,由弹性盖膜2对继电器壳体1上的透气孔12形成封堵,防止污染物侵入继电器壳体1内。至于透气孔12的散热功能实现,则因继电器产品在应用工况中做功发热而在继电器壳体1内形成气压,继电器壳体1内的气压略高于外部气压则克服弹性盖膜2的重力,将弹性盖膜2从透气孔12的外端部弹开、顶起,使透气孔12将继电器壳体1内部与外部连通,继电器壳体1内的气压得以外泄、实现散热,当继电器壳体1内的气压与外部气压趋于平衡时则弹性盖膜2在弹力及重力作用下而重新封堵透气孔12的外端部,如此往复。由此可见,上述继电器壳体1上连接的弹性盖膜2以弹性开启/闭合方式与透气孔12的外端部活动配合,弹性盖膜2在弹性开启状态下将透气孔12外端部导通,弹性盖膜2在弹性闭合状态下将透气孔12外端部封堵。
实施例2
本发明包括继电器壳体和弹性盖膜。
具体的,继电器壳体为五面封闭、一面开口的腔型结构,开口相对的一面作为透气孔的排布面。继电器壳体的透气孔所在面的外侧表面一角处为内凹结构,形成凹腔,该凹腔内成型有常规的、直孔结构的透气孔,由透气孔将继电器壳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连通。前述透气孔的外端部在继电器壳体的外侧表面向外凸起,凸起高度小于凹腔的深度;透气孔在凹腔内凸起结构的外端处为平面-即盖合侧定位平面。
在上述继电器壳体的凹腔内还成型有向外凸起的实芯结构凸柱-即定位座,定位座处在透气孔的一旁、二者保持间距配合,通常而言,定位座的排布位置靠近继电器壳体的外缘处。前述定位座在凹腔内的凸起高度小于凹腔的深度。在定位座的中部处外周设置有台阶结构成型的平面-即固定侧定位平面,要求该固定侧定位平面与透气孔外端的盖合侧定位平面基本等高,即二者基本处在同一平面上;当然,定位座上的固定侧定位平面与透气孔外端的盖合侧定位平面应保持相互独立,该相互独立指的是它们之间具有隔断,该隔断即为凹腔自身内凹的腔室,亦即固定侧定位平面与盖合侧定位平面之间是具有配合沟槽的。此外,最好将固定侧定位平面以上的定位座以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结构成型,以便于弹性盖膜装配。
弹性盖膜为膜片结构,其平面轮廓结构基本匹配于上述继电器壳体外侧表面成型的凹腔轮廓,基本呈平板状结构(当然指主体部分,不包括下述的翻边结构)。弹性盖膜的一侧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成型有匹配于上述定位座的定位孔,定位孔的直径小于固定侧定位平面的外径、大于固定侧定位平面处的定位座外径。弹性盖膜的另一侧具有盖合部,该盖合部的内侧(即装配时朝着继电器壳体的外侧表面的面)表面为平面结构。前述结构的弹性盖膜以厚度约为0.08mm的铜薄膜片(也可以是铜合金薄膜片、不锈钢薄膜片、低碳钢薄膜片或双金属复合薄膜片)成型。
上述弹性盖膜若选用铜薄膜片(包括青铜薄膜片或纯铜薄膜片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钝化镀镍层。上述弹性盖膜若选用不锈钢薄膜片(包括304不锈钢、202不锈钢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镀镍层。上述弹性盖膜若选用低碳钢薄膜片(包括45钢、SPCC钢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镀锌层。
上述结构的弹性盖膜在于继电器壳体上组合时:
-弹性盖膜通过连接部处的定位孔套装在继电器壳体的定位座上,使连接部的底侧平面与定位座上的固定侧定位平面形成面接触配合;并将定位座在弹性盖膜上进行烫铆连接;
-弹性盖膜的盖合部延伸至透气孔的外端部处;
-弹性盖膜通过盖合部底侧平面与透气孔外端的盖合侧定位平面形成面接触配合;以此作为初始状态将透气孔的外端部形成封堵,即弹性盖膜对透气孔的外端部形成闭合。
在上述结构装配结构中,弹性盖膜的轮廓边与继电器壳体上的凹腔轮廓边应形成间隙配合,这样才能使弹性盖膜的弹性开启/闭合动作不受阻碍。
在上述结构装配结构中,固定侧定位平面与盖合侧定位平面之间的弹性盖膜处于悬空状,其弹性效果佳。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定位座靠近于继电器壳体的一侧外缘,通常该侧外缘在继电器产品应用中是处于非隐藏状态的,为了继电器壳体的外形美观及避免棱角刮擦,将定位座外侧处延伸出的弹性盖膜的边以内收翻边结构成型,形成向内侧方向翻折的翻边结构。
上述结构带弹性盖膜的继电器壳体,在继电器产品的应用中,由弹性盖膜对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形成封堵,防止污染物侵入继电器壳体内。至于透气孔的散热功能实现,则因继电器产品在应用工况中做功发热而在继电器壳体内形成气压,继电器壳体内的气压略高于外部气压则克服弹性盖膜的重力,将弹性盖膜从透气孔的外端部弹开、顶起,使透气孔将继电器壳体内部与外部连通,继电器壳体内的气压得以外泄、实现散热,当继电器壳体内的气压与外部气压趋于平衡时则弹性盖膜在弹力及重力作用下而重新封堵透气孔的外端部,如此往复。由此可见,上述继电器壳体上连接的弹性盖膜以弹性开启/闭合方式与透气孔的外端部活动配合,弹性盖膜在弹性开启状态下将透气孔外端部导通,弹性盖膜在弹性闭合状态下将透气孔外端部封堵。
实施例3
本发明包括继电器壳体和弹性盖膜。
具体的,继电器壳体为五面封闭、一面开口的腔型结构,开口相对的一面作为透气孔的排布面。继电器壳体的透气孔所在面的外侧表面一角处为内凹结构,形成凹腔,该凹腔内成型有常规的、直孔结构的透气孔,由透气孔将继电器壳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连通。前述透气孔的外端部为平面结构-即盖合侧定位平面,该盖合侧定位平面实则为凹腔的平整底面。
在上述继电器壳体的凹腔内选定一处作为定位座,该定位座处在透气孔的一旁、二者保持间距配合。定位座处具有平面结构-即固定侧定位平面,该固定侧定位平面实则为凹腔的平整底面,要求该固定侧定位平面与透气孔外端的盖合侧定位平面基本等高,即二者基本处在同一平面上。
弹性盖膜为膜片结构,其平面轮廓结构基本匹配于上述继电器壳体外侧表面成型的凹腔轮廓,呈平板状结构。弹性盖膜的一侧具有连接部。弹性盖膜的另一侧具有盖合部,该盖合部的内侧(即装配时朝着继电器壳体的外侧表面的面)表面为平面结构。前述结构的弹性盖膜以厚度约为0.05mm的铜薄膜片(也可以是铜合金薄膜片、不锈钢薄膜片、低碳钢薄膜片或双金属复合薄膜片)成型。
上述弹性盖膜若选用铜薄膜片(包括青铜薄膜片或纯铜薄膜片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钝化镀镍层。上述弹性盖膜若选用不锈钢薄膜片(包括304不锈钢、202不锈钢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镀镍层。上述弹性盖膜若选用低碳钢薄膜片(包括45钢、SPCC钢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镀锌层。
上述结构的弹性盖膜在于继电器壳体上组合时:
-弹性盖膜通过连接部以铆接或螺钉连接结构固定在定位座上,使连接部的底侧平面与定位座处的固定侧定位平面形成面接触配合;
-弹性盖膜的盖合部延伸至透气孔的外端部处;
-弹性盖膜通过盖合部的底侧平面与透气孔外端的盖合侧定位平面形成面接触配合;以此作为初始状态将透气孔的外端部形成封堵,即弹性盖膜对透气孔的外端部形成闭合。
在上述结构装配结构中,弹性盖膜的轮廓边与继电器壳体上的凹腔轮廓边应形成间隙配合,这样才能使弹性盖膜的弹性开启/闭合动作不受阻碍。
上述结构带弹性盖膜的继电器壳体,在继电器产品的应用中,由弹性盖膜对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形成封堵,防止污染物侵入继电器壳体内。至于透气孔的散热功能实现,则因继电器产品在应用工况中做功发热而在继电器壳体内形成气压,继电器壳体内的气压略高于外部气压则克服弹性盖膜的重力,将弹性盖膜从透气孔的外端部弹开、顶起,使透气孔将继电器壳体内部与外部连通,继电器壳体内的气压得以外泄、实现散热,当继电器壳体内的气压与外部气压趋于平衡时则弹性盖膜在弹力及重力作用下而重新封堵透气孔的外端部,如此往复。由此可见,上述继电器壳体上连接的弹性盖膜以弹性开启/闭合方式与透气孔的外端部活动配合,弹性盖膜在弹性开启状态下将透气孔外端部导通,弹性盖膜在弹性闭合状态下将透气孔外端部封堵。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透气孔外端部实现弹性启/闭的封堵效果,但相较于其它几个实施例,其封堵的密封性及弹性动作的灵敏性均较欠佳。
实施例4
本发明包括继电器壳体和弹性盖膜。
具体的,继电器壳体为五面封闭、一面开口的腔型结构,开口相对的一面作为透气孔的排布面。继电器壳体的透气孔所在面的外侧表面一角处为内凹结构,形成凹腔,该凹腔内成型有常规的、直孔结构的透气孔,由透气孔将继电器壳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连通。前述透气孔的外端部在继电器壳体的外侧表面向外凸起,凸起高度小于凹腔的深度;透气孔在凹腔内凸起结构的外端处为平面-即盖合侧定位平面。
此外,上述透气孔凸起段的底部外周处设置有台阶结构成型的平面-即固定侧定位平面,显然的,固定侧定位平面的外径是大于盖合侧定位平面外径的,固定侧定位平面的内径是略大于盖合侧定位平面外径的(如此,固定侧定位平面至盖合侧定位平面之间的透气孔凸起段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结构;当然,也可以使固定侧定位平面的内径基本等于盖合侧定位平面外径,如此固定侧定位平面至盖合侧定位平面之间的透气孔凸起段为等径柱段结构);在前述结构中,固定侧定位平面与盖合侧定位平面在透气孔的凸起段上以高度差结构排布成型。
弹性盖膜为U型回绕结构的膜片。弹性盖膜的底侧为连接部,该连接部成型有匹配于上述透气孔上的固定侧定位平面的定位孔,定位孔的直径小于固定侧定位平面的外径、大于固定侧定位平面处的透气孔凸起段外径。弹性盖膜的顶侧为盖合部,该盖合部的内侧(即装配时朝着继电器壳体的外侧表面的面)表面具有凸起的、且匹配于上述透气孔的孔型轮廓的封堵凸头,该封堵凸头以冲压凸苞结构一体成型于弹性盖膜上。前述结构的弹性盖膜以厚度约为0.18mm的铜薄膜片(也可以是铜合金薄膜片、不锈钢薄膜片、低碳钢薄膜片或双金属复合薄膜片)成型。
上述弹性盖膜若选用铜薄膜片(包括青铜薄膜片或纯铜薄膜片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钝化镀镍层。上述弹性盖膜若选用不锈钢薄膜片(包括304不锈钢、202不锈钢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镀镍层。上述弹性盖膜若选用低碳钢薄膜片(包括45钢、SPCC钢等),应在表面涂覆约1~10μm的镀锌层。
上述结构的弹性盖膜在于继电器壳体上组合时:
-弹性盖膜通过底侧连接部处的定位孔套装在继电器壳体的透气孔凸起段外壁上,使连接部的底侧平面与固定侧定位平面形成面接触配合;并将弹性盖膜的连接部以铆接或螺母压紧(当然,螺母压紧得在透气孔凸起段的外壁设置对应螺纹结构)方式固定;
-弹性盖膜的盖合部以U型回绕结构延伸至透气孔的外端部处;
-弹性盖膜通过盖合部处的封堵凸头嵌装于透气孔外端部的孔型内,并使盖合部的底侧平面与透气孔外端的盖合侧定位平面形成面接触配合;以此作为初始状态将透气孔的外端部形成封堵,即弹性盖膜对透气孔的外端部形成闭合。
在上述结构中,弹性盖膜的盖合部轮廓不一定需要匹配于继电器壳体上的凹腔轮廓,但得大于(至少是等于)透气孔外端部的盖合侧定位平面的外轮廓。当然,在上述结构装配结构中,弹性盖膜的盖合部轮廓边与继电器壳体上的凹腔轮廓边应形成间隙配合,这样才能使弹性盖膜的弹性开启/闭合动作不受阻碍。
在上述结构装配结构中,固定侧定位平面与盖合侧定位平面之间的弹性盖膜为U型回绕结构,其弹性效果佳。
上述结构带弹性盖膜的继电器壳体,在继电器产品的应用中,由弹性盖膜对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形成封堵,防止污染物侵入继电器壳体内。至于透气孔的散热功能实现,则因继电器产品在应用工况中做功发热而在继电器壳体内形成气压,继电器壳体内的气压略高于外部气压则克服弹性盖膜的重力,将弹性盖膜从透气孔的外端部弹开、顶起,使透气孔将继电器壳体内部与外部连通,继电器壳体内的气压得以外泄、实现散热,当继电器壳体内的气压与外部气压趋于平衡时则弹性盖膜在弹力及重力作用下而重新封堵透气孔的外端部,如此往复。由此可见,上述继电器壳体上连接的弹性盖膜以弹性开启/闭合方式与透气孔的外端部活动配合,弹性盖膜在弹性开启状态下将透气孔外端部导通,弹性盖膜在弹性闭合状态下将透气孔外端部封堵。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2、3或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弹性盖膜的材质为高分子复合薄膜片。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例如透气孔以其它常规结构形态成型,只有其外端部便于弹性盖膜的弹性启/闭活动配合动作即可;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包括继电器壳体(1),所述继电器壳体(1)上设置有能够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的透气孔(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电器壳体(1)上连接有膜片结构的弹性盖膜(2),且所述弹性盖膜(2)的定位座(13)与所述透气孔(12)的外端部之间具有配合沟槽,所述弹性盖膜(2)能够与所述透气孔(12)的外端部以弹性启/闭方式活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盖膜(2)具有连接部和盖合部,所述弹性盖膜(2)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继电器壳体(1)上,所述弹性盖膜(2)的盖合部内侧表面具有凸起的、匹配于所述透气孔(12)孔型轮廓的封堵凸头(22),所述弹性盖膜(2)通过盖合部在弹性闭合状态下封堵所述透气孔(12)的外端部,且在对所述透气孔(12)的外端部进行封堵时,所述封堵凸头(22)嵌装于所述透气孔(12)的孔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盖膜(2)为厚度0.05~0.2mm的金属薄膜片或高分子复合薄膜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片为铜薄膜片、铜合金薄膜片、不锈钢薄膜片、低碳钢薄膜片和双金属复合薄膜片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2)的外端部在继电器壳体(1)的外侧表面向外凸起、且凸起结构的外端处具有盖合侧定位平面(15),所述弹性盖膜(2)在弹性闭合状态下封堵所述透气孔(12)的外端部时,所述弹性盖膜(2)的内侧表面与所述透气孔(12)外端部的盖合侧定位平面(15)形成面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盖膜(2)的主体部分为平板状结构,与之对应的,所述透气孔(12)旁侧的继电器壳体(1)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定位座(13),所述定位座(13)与所述弹性盖膜(2)的连接部形成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3)上具有台阶结构成型的固定侧定位平面(14),所述固定侧定位平面(14)与透气孔(12)外端的盖合侧定位平面(15)的成型高度相对应,且所述固定侧定位平面(14)与所述盖合侧定位平面(15)相互独立,所述固定侧定位平面(14)与所述盖合侧定位平面(15)之间具有配合沟槽,所述弹性盖膜(2)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座(13)上时,所述弹性盖膜(2)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固定侧定位平面(14)形成面接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3)成型在继电器壳体(1)的外侧表面用作成型所述透气孔(12)的凹腔(11)内,且所述定位座(13)与所述透气孔(12)在所述继电器壳体(1)的外侧表面凸起高度分别小于所述凹腔(11)的深度,所述弹性盖膜(2)装配在所述凹腔(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1)成型在所述继电器壳体(1)的外侧表面外缘处,所述弹性盖膜(2)具有至少一条配合所述继电器壳体(1)外缘的边,且所述弹性盖膜(2)的至少一条配合所述继电器壳体(1)外缘的边为向内侧方向的翻边结构(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壳体(1)上的透气孔(12)为直孔结构。
CN202110236779.7A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 Active CN113035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6779.7A CN113035643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6779.7A CN113035643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5643A CN113035643A (zh) 2021-06-25
CN113035643B true CN113035643B (zh) 2023-06-23

Family

ID=76466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36779.7A Active CN113035643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564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7574Y (zh) * 2007-09-18 2008-09-17 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的防水透气结构
CN202183670U (zh) * 2011-08-19 2012-04-04 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电机透气结构
CN103000447B (zh) * 2012-11-28 2015-04-01 厦门顶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及其封透气孔方法
CN203839234U (zh) * 2014-04-29 2014-09-17 浙江六通塑胶有限公司 延时开关盒
CN206924232U (zh) * 2016-12-22 2018-01-2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雾化器用面罩
CN206421997U (zh) * 2017-01-22 2017-08-18 东莞市高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可以实现自动化密封的继电器
CN206864400U (zh) * 2017-06-06 2018-01-09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水透气的电磁继电器
CN108634902A (zh) * 2018-06-26 2018-10-12 佛山市百斯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防虹吸集成结构及包含其的洗碗机
CN209838637U (zh) * 2019-05-07 2019-12-24 佛山市顺德区裕奇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带进气阀门的压缩机连杆
CN212573148U (zh) * 2020-06-18 2021-02-19 成都阿尔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控制器
CN212570864U (zh) * 2020-07-07 2021-02-19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器内置的继电器
CN112271108A (zh) * 2020-11-13 2021-01-26 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5643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91720B1 (en) Multi-piece shield
CN113035643B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壳体上的透气孔防护结构
CN213486866U (zh) 防漏液体的咪头结构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883089U (zh) 磁吸片及平衡防爆阀
CN210751987U (zh) 一种能够调节的防水透气阀
CN218582359U (zh) 平衡防爆阀
TW201443383A (zh) 導風罩
CN206270619U (zh) 一种防护机箱的液晶模块
CN209800806U (zh) 一种用于喷嘴挡板式定位器的防水排气结构
CN204646434U (zh) 带有新型透气结构的发动机控制单元总成
CN210582228U (zh) 烹饪器具的排气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3007110A (zh) 保油抗压风扇
CN216255438U (zh) 密封件、主机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1425641A (zh) 高温自动切断式燃气阀
CN206687995U (zh) 麻醉蒸发器温度控制阀
CN111076229A (zh) 燃气控制阀
CN211598957U (zh) 压缩机吸气阀组件
CN214433656U (zh) 一种容器盖及烹饪容器
CN214405690U (zh) 一种防爆组件及防爆灯及防爆蜂鸣器
CN212746856U (zh) 智慧眼安装结构、智慧眼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902589U (zh) 负压控制阀、锅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6089325U (zh) 一种具有防震的眼影盘
CN216902674U (zh) 散热式热保护器
CN218399286U (zh) 一种用于流体供应杯底部通气的新型阀
CN220000795U (zh) 一体式硅胶密封烟弹以及电子抽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