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8042B - 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8042B
CN113018042B CN202110234580.0A CN202110234580A CN113018042B CN 113018042 B CN113018042 B CN 113018042B CN 202110234580 A CN202110234580 A CN 202110234580A CN 113018042 B CN113018042 B CN 1130180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shion
patient
auxiliary air
cushions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345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8042A (zh
Inventor
戴村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econd Hospital Medical Community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econd Hospital Medical Community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econd Hospital Medical Community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econd Hospital Medical Community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02345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8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8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8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18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8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1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means for turning-over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toilet conveniences,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toil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5769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inflatable cha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head or torso, e.g. special back-re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 A61G7/075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for the legs or f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仰卧位床垫包括第一气垫、多个第二气垫,俯卧位床垫包括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此时在体型太胖的患者进行翻身时,可通过放出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中的气体,使得仰卧位床垫或俯卧位床垫内的厚度变小,以方便体型过胖的患者进行翻身;且在仰卧位床垫或俯卧位床垫放气时,优先选择对患者身下的仰卧位床垫或俯卧位床垫进行放气;同时多个第二气垫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的方向逐渐增加,多个第二气垫完全充气后能抬起患者的上半身。

Description

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
背景技术
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要长时间在烧伤翻身床上进行治疗和护理。烧伤翻身床具有仰卧位床板和俯卧位床板,以供烧伤患者处于仰卧位或俯卧位,同时仰卧位床板和俯卧位床板时不锈钢材质的,需放置床垫进行缓冲。
患者可通过仰卧位床板和俯卧位床板实现翻身,例如患者处于仰卧位进行翻身时,患者躺在放置在仰卧位床板的床垫上,然后在患者身上放置床垫以及在翻身床上安装俯卧床板,在俯卧位床板和仰卧位床板翻转180度后,拆卸下仰卧位床板以及取下床垫,此时患者翻身完成。
但是在仰卧位床板和俯卧位床板安装在翻身床上时,仰卧位床板和俯卧位床板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若是患者的体型太胖,此时在翻身过程中,患者身上在放置床垫后,仰卧位床板或俯卧位床板难以安装,从而导致翻身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具有方便体型过胖的患者进行翻身的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包括仰卧位床板、仰卧位床垫、俯卧位床板以及俯卧位床垫,所述仰卧位床垫包括供患者腰部以下部分仰卧的第一气垫、多个设置在第一气垫一端并且沿着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二气垫,所述第二气垫供患者腰背、头部和双肢仰卧,所述第二气垫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的方向逐渐增加且在多个第二气垫完全充气后抬起患者的上半身;所述俯卧位床垫包括供患者躯干俯卧的第三气垫、设置在第三气垫一端并且供患者额头搁置的第四气垫,所述第四气垫呈弧形且两端连接在第三气垫端部,所述第四气垫上设置有供患者下巴搁置的支撑带;所述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仰卧位床垫包括第一气垫、多个第二气垫,俯卧位床垫包括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此时在体型太胖的患者进行翻身时,可通过放出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和第四气垫中的气体,使得仰卧位床垫或俯卧位床垫内的厚度变小,以方便体型过胖的患者进行翻身;且在仰卧位床垫或俯卧位床垫放气时,优先选择对患者身下的仰卧位床垫或俯卧位床垫进行放气;同时多个第二气垫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的方向逐渐增加,多个第二气垫完全充气后能抬起患者的上半身。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仰卧位床板对应患者下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翻板,所述仰卧位床板和第一翻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翻板角度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仰卧位床板对应患者上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翻板,所述仰卧位床板和第二翻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翻板角度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气垫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一翻板上并且供患者下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一辅助气垫,所述第一气垫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二翻板上并且供患者上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二辅助气垫,所述第一辅助气垫和第二辅助气垫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患者会阴部烫伤或大腿烫伤时,需分开患者的下肢,此时两个第一辅助气垫的设置能供患者的下肢搁置;在患者腋下烫伤时,需分开患者的上肢,此时两个第二辅助气垫的设置能供患者的上肢搁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气垫处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的中部设置有供放气后的两个第一辅助气垫从下往上穿出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辅助气垫侧面顶部与第一气垫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带,当所述第一辅助气垫处于第一气垫侧面时,所述第一辅助气垫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的侧面,当所述第一辅助气垫穿过第一通孔时,所述第一辅助气垫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患者会阴部烫伤或大腿烫伤时,患者在睡眠中下肢可能无意识中可能会并拢在一起,此时通常会在患者的下肢之间放置枕头隔开,但是枕头容易发生松动;此时使得放气后的两个第一辅助气垫从下往上穿出的第一通孔,第一辅助气垫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的上表面,从而可实现分隔患者的下肢;同时两个第一辅助气垫能够支撑起患者所盖的被子,避免被子对烫伤处长时间压迫后造成损伤。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可实现粘合的第一魔术贴,当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穿出第一通孔并充气后,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下表面的第一魔术贴粘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两个第一辅助气垫穿出第一通孔并充气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下表面的第一魔术贴粘合,从而将两个第一辅助气垫固定在一起,从而防止第一辅助气垫倾倒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俯卧位床板对应患者下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翻板,所述俯卧位床板和第三翻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三翻板角度的第三调节机构,所述俯卧位床板对应患者上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四翻板,所述俯卧位床板和第四翻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四翻板角度的第四调节机构;所述第三气垫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三翻板上并且供患者下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三辅助气垫,所述第三气垫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四翻板上并且供患者上肢分开后搁置的第四辅助气垫,所述第三辅助气垫和第四辅助气垫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患者会阴部烫伤或大腿烫伤时,需分开患者的下肢,此时两个第三辅助气垫的设置能供患者的下肢搁置;在患者腋下烫伤时,需分开患者的上肢,此时两个第四辅助气垫的设置能供患者的上肢搁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气垫处于两个第三辅助气垫的中部设置有供放气后的第三辅助气垫从下往上穿出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辅助气垫侧面顶部与第三气垫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带,当所述第三辅助气垫处与第三气垫的侧面时,所述第三辅助气垫充气后抵触在第三气垫的侧面,当所述第三辅助气垫穿过第二通孔时,所述第三辅助气垫充气后抵触在第三气垫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患者会阴部烫伤或大腿烫伤时,患者在睡眠中下肢可能无意识中可能会并拢在一起,此时通常会在患者的下肢之间放置枕头隔开,但是枕头容易发生松动;此时使得放气后的两个第三辅助气垫从下往上穿出的第二通孔,第三辅助气垫充气后抵触在第三气垫的上表面,从而可实现分隔患者的下肢;同时两个第三辅助气垫能够支撑起患者所盖的被子,避免被子对烫伤处长时间压迫后造成损伤。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三辅助气垫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可实现粘合的第二魔术贴,当两个所述第三辅助气垫的穿出第二通孔并充气后,两个所述第三辅助气垫下表面的第二魔术贴粘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两个第三辅助气垫穿出第二通孔并充气后,两个第三辅助气垫下表面的第二魔术贴粘合,从而将两个第三辅助气垫固定在一起,从而防止第三辅助气垫倾倒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仰卧位床板上设置有第一排泄孔,所述俯卧位床板上设置有第二排泄孔,所述第一气垫上设置有对应第一排泄孔的第三排泄孔,所述第三气垫上设置有对应第二排泄孔的第四排泄孔,所述仰卧位床板处于第一排泄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排泄孔的开闭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患者的臀部中部下垂且臀部边缘接触到第一排泄孔的边缘时会造成压力性损伤,此时通过开闭机构关闭第一排泄孔,从而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臀部能支撑在开闭机构上,避免造成压力性损伤。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闭机构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第一排泄孔两侧并且在转动到水平状态时实现封闭第一排泄孔的开闭板、设置在其中一个开闭板的活动端下表面并且具有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孔的限位座、设置另一个开闭板的活动端下表面的基座、横向伸缩设置在基座上且能嵌入在限位孔内的限位轴、设置在基座和限位轴两者之间且驱使限位轴嵌入在限位孔内的压缩弹簧、设置在限位轴远离限位孔一端的提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拉动提拉环克服压缩弹簧的弹力后,限位轴从限位孔中脱出,此时两个开闭板能在重力作用下垂落后打开第一排泄孔,从而可实现供患者排泄;同时在患者无需排泄时,通过使得限位轴嵌入在限位座的限位孔内,从而实现固定两个开闭板,使得两个开闭板封闭第一排泄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仰卧位床板和仰卧位床垫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仰卧位床垫中处于第一通孔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基础上第一气垫穿出第一通孔后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仰卧位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俯卧位床板和俯卧位床垫的结构爆炸图;
图8是俯卧位床垫中处于第二通孔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9是图8基础上第三气垫穿出第二通孔后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仰卧位床板;11、第一翻板;111、第一转轴;12、第一调节机构;13、第二翻板;131、第二转轴;14、第二调节机构;15、第一排泄孔;2、仰卧位床垫;21、第一气垫;211、第一通孔;212、第三排泄孔;22、第二气垫;23、第一辅助气垫;24、第二辅助气垫;25、第一连接带;26、第一魔术贴;3、俯卧位床板;31、第三翻板;311、第三转轴;32、第三调节机构;33、第四翻板;331、第四转轴;34、第四调节机构;35、第二排泄孔;4、俯卧位床垫;41、第三气垫;411、第二通孔;412、第四排泄孔;42、第四气垫;421、支撑带;43、第三辅助气垫;44、第四辅助气垫;45、第二连接带;46、第二魔术贴;5、开闭机构;51、开闭板;52、限位座;521、限位孔;53、基座;54、限位轴;55、压缩弹簧;56、提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如图1、图2和图7所示,包括仰卧位床板1、仰卧位床垫2、俯卧位床板3以及俯卧位床垫4。同时在仰卧位床板1上设置有第一排泄孔15,俯卧位床板3上设置有第二排泄孔35。
如图2所示,仰卧位床垫2包括供患者腰部以下部分仰卧的第一气垫21、多个设置在第一气垫21一端并且沿着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二气垫22,第二气垫22供患者腰背、头部和双肢仰卧,第二气垫22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21的方向逐渐增加且在多个第二气垫22完全充气后抬起患者的上半身。第一气垫21、第二气垫22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图中未示意)。同时第一气垫21上设置有对应第一排泄孔15的第三排泄孔212。
如图2所示,仰卧位床板1对应患者下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翻板11,仰卧位床板1和第一翻板1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翻板11角度的第一调节机构12,仰卧位床板1对应患者上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翻板13,仰卧位床板1和第二翻板1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翻板13角度的第二调节机构14;第一气垫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一翻板11上并且供患者下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一辅助气垫23,第一气垫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二翻板13上并且供患者上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二辅助气垫24,第一辅助气垫23和第二辅助气垫24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图中未示意)。
如图2所示,第一翻板11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仰卧位床板1上的第一转轴111,第一调节机构12为螺纹连接在第一转轴111一端且用于抵紧在仰卧位床板1上以对第一转轴111进行固定的第一旋钮。第二翻板13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仰卧位床板1上的第二转轴131,第二调节机构14为螺纹连接在第二转轴131一端且用于抵紧在仰卧位床板1上以对第二转轴131进行固定的第二旋钮。
如图2到图4所示,第一气垫21处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的中部设置有供放气后的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从下往上穿出的第一通孔211,第一辅助气垫23侧面顶部与第一气垫21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带25。当第一辅助气垫23处于第一气垫21侧面时,第一辅助气垫23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21的侧面,当第一辅助气垫23穿过第一通孔211时,第一辅助气垫23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21的上表面。同时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可实现粘合的第一魔术贴26,当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穿出第一通孔211并充气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下表面的第一魔术贴26粘合。
如图5和图6所示,同时在仰卧位床板1处于第一排泄孔15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排泄孔15的开闭机构5。开闭机构5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第一排泄孔15两侧并且在转动到水平状态时实现封闭第一排泄孔15的开闭板51、设置在其中一个开闭板51的活动端下表面并且具有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孔521的限位座52、设置另一个开闭板51的活动端下表面的基座53、横向伸缩设置在基座53上且能嵌入在限位孔521内的限位轴54、设置在基座53和限位轴54两者之间且驱使限位轴54嵌入在限位孔521内的压缩弹簧55、设置在限位轴54远离限位孔521一端的提拉环56。
如图1和图7所示,俯卧位床垫4包括供患者躯干俯卧的第三气垫41、设置在第三气垫41一端并且供患者额头搁置的第四气垫42,第四气垫42呈弧形且两端连接在第三气垫41端部,第四气垫42上设置有供患者下巴搁置的支撑带421。第三气垫41、第四气垫42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图中未示意)。同时第三气垫41上设置有对应第二排泄孔35的第四排泄孔412。
如图7所示,俯卧位床板3对应患者下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翻板31,俯卧位床板3和第三翻板3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三翻板31角度的第三调节机构32,俯卧位床板3对应患者上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四翻板33,俯卧位床板3和第四翻板3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四翻板33角度的第四调节机构34;第三气垫4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三翻板31上并且供患者下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三辅助气垫43,第三气垫4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四翻板33上并且供患者上肢分开后搁置的第四辅助气垫44,第三辅助气垫43和第四辅助气垫44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
如图7所示,第三翻板31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俯卧位床板3上的第三转轴311,第三调节机构32为螺纹连接在第三转轴311一端且用于抵紧在俯卧位床板3上以对第三转轴311进行固定的第三旋钮。第四翻板33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俯卧位床板3上的第四转轴331,第四调节机构34为螺纹连接在第四转轴331一端且用于抵紧在俯卧位床板3上以对第四转轴331进行固定的第四旋钮。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三气垫41处于两个第三辅助气垫43的中部设置有供放气后的第三辅助气垫43从下往上穿出的第二通孔411,第三辅助气垫43侧面顶部与第三气垫41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带45。当第三辅助气垫43处与第三气垫41的侧面时,第三辅助气垫43充气后抵触在第三气垫41的侧面,当第三辅助气垫43穿过第二通孔411时,第三辅助气垫43充气后抵触在第三气垫41的上表面。两个第三辅助气垫43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可实现粘合的第二魔术贴46,当两个第三辅助气垫43的穿出第二通孔411并充气后,两个第三辅助气垫43下表面的第二魔术贴46粘合。
实施效果:仰卧位床垫2包括第一气垫21、多个第二气垫22,俯卧位床垫4包括第三气垫41和第四气垫42,此时在体型太胖的患者进行翻身时,可通过放出第一气垫21、第二气垫22、第三气垫41和第四气垫42中的气体,使得仰卧位床垫2或俯卧位床垫4内的厚度变小,以方便体型过胖的患者进行翻身;且在仰卧位床垫2或俯卧位床垫4放气时,优先选择对患者身下的仰卧位床垫2或俯卧位床垫4进行放气;同时多个第二气垫22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21的方向逐渐增加,多个第二气垫22完全充气后能抬起患者的上半身。
在患者会阴部烫伤或大腿烫伤时,需分开患者的下肢,此时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的设置能供患者的下肢搁置;在患者腋下烫伤时,需分开患者的上肢,此时两个第二辅助气垫24的设置能供患者的上肢搁置。在患者会阴部烫伤或大腿烫伤时,患者在睡眠中下肢可能无意识中可能会并拢在一起,此时通常会在患者的下肢之间放置枕头隔开,但是枕头容易发生松动;此时使得放气后的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从下往上穿出的第一通孔211,第一辅助气垫23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21的上表面,从而可实现分隔患者的下肢。当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穿出第一通孔211并充气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下表面的第一魔术贴26粘合,从而将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固定在一起,从而防止第一辅助气垫23倾倒的情况发生。同时在俯卧位床板3和俯卧位床垫4上的第三辅助气垫43、第四辅助气垫44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患者的臀部中部下垂且臀部边缘接触到第一排泄孔15的边缘时会造成压力性损伤,此时通过开闭机构5关闭第一排泄孔15,从而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臀部能支撑在开闭机构5上,避免造成压力性损伤。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包括仰卧位床板(1)、仰卧位床垫(2)、俯卧位床板(3)以及俯卧位床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位床垫(2)包括供患者腰部以下部分仰卧的第一气垫(21)、多个设置在第一气垫(21)一端并且沿着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二气垫(22),所述第二气垫(22)供患者腰背、头部和双肢仰卧,所述第二气垫(22)的厚度沿着远离第一气垫(21)的方向逐渐增加且在多个第二气垫(22)完全充气后抬起患者的上半身;所述俯卧位床垫(4)包括供患者躯干俯卧的第三气垫(41)、设置在第三气垫(41)一端并且供患者额头搁置的第四气垫(42),所述第四气垫(42)呈弧形且两端连接在第三气垫(41)端部,所述第四气垫(42)上设置有供患者下巴搁置的支撑带(421);所述第一气垫(21)、第二气垫(22)、第三气垫(41)和第四气垫(42)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所述仰卧位床板(1)对应患者下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翻板(11),所述仰卧位床板(1)和第一翻板(1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翻板(11)角度的第一调节机构(12),所述仰卧位床板(1)对应患者上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翻板(13),所述仰卧位床板(1)和第二翻板(1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翻板(13)角度的第二调节机构(14);所述第一气垫(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一翻板(11)上并且供患者下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一辅助气垫(23),所述第一气垫(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二翻板(13)上并且供患者上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二辅助气垫(24),所述第一辅助气垫(23)和第二辅助气垫(24)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所述第一气垫(21)处于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的中部设置有供放气后的两个第一辅助气垫(23)从下往上穿出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辅助气垫(23)侧面顶部与第一气垫(21)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带(25),当所述第一辅助气垫(23)处于第一气垫(21)侧面时,所述第一辅助气垫(23)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21)的侧面,当所述第一辅助气垫(23)穿过第一通孔(211)时,所述第一辅助气垫(23)充气后抵触在第一气垫(21)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23)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可实现粘合的第一魔术贴(26),当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23)穿出第一通孔(211)并充气后,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气垫(23)下表面的第一魔术贴(26)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位床板(3)对应患者下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翻板(31),所述俯卧位床板(3)和第三翻板(3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三翻板(31)角度的第三调节机构(32),所述俯卧位床板(3)对应患者上肢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四翻板(33),所述俯卧位床板(3)和第四翻板(3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四翻板(33)角度的第四调节机构(34);所述第三气垫(4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三翻板(31)上并且供患者下肢分开后搁置的第三辅助气垫(43),所述第三气垫(4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搁置在转动到水平状态的第四翻板(33)上并且供患者上肢分开后搁置的第四辅助气垫(44),所述第三辅助气垫(43)和第四辅助气垫(44)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垫(41)处于两个第三辅助气垫(43)的中部设置有供放气后的第三辅助气垫(43)从下往上穿出的第二通孔(411),所述第三辅助气垫(43)侧面顶部与第三气垫(41)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带(45),当所述第三辅助气垫(43)处与第三气垫(41)的侧面时,所述第三辅助气垫(43)充气后抵触在第三气垫(41)的侧面,当所述第三辅助气垫(43)穿过第二通孔(411)时,所述第三辅助气垫(43)充气后抵触在第三气垫(41)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辅助气垫(43)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可实现粘合的第二魔术贴(46),当两个所述第三辅助气垫(43)的穿出第二通孔(411)并充气后,两个所述第三辅助气垫(43)下表面的第二魔术贴(46)粘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位床板(1)上设置有第一排泄孔(15),所述俯卧位床板(3)上设置有第二排泄孔(35),所述第一气垫(21)上设置有对应第一排泄孔(15)的第三排泄孔(212),所述第三气垫(41)上设置有对应第二排泄孔(35)的第四排泄孔(412),所述仰卧位床板(1)处于第一排泄孔(15)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排泄孔(15)的开闭机构(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机构(5)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第一排泄孔(15)两侧并且在转动到水平状态时实现封闭第一排泄孔(15)的开闭板(51)、设置在其中一个开闭板(51)的活动端下表面并且具有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孔(521)的限位座(52)、设置另一个开闭板(51)的活动端下表面的基座(53)、横向伸缩设置在基座(53)上且能嵌入在限位孔(521)内的限位轴(54)、设置在基座(53)和限位轴(54)两者之间且驱使限位轴(54)嵌入在限位孔(521)内的压缩弹簧(55)、设置在限位轴(54)远离限位孔(521)一端的提拉环(56)。
CN202110234580.0A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 Active CN113018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4580.0A CN113018042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4580.0A CN113018042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8042A CN113018042A (zh) 2021-06-25
CN113018042B true CN113018042B (zh) 2022-02-01

Family

ID=7646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34580.0A Active CN113018042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180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4443A (zh) * 2022-03-11 2023-01-20 刘玉晶 一种妇产科护理带有尿液收集的托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70743U (zh) * 2014-07-01 2014-12-03 谢卫国 烧伤患儿专用可伸缩大字板床
CN209751475U (zh) * 2019-01-22 2019-12-10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
CN211156882U (zh) * 2019-11-27 2020-08-04 横县人民医院 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CN211326403U (zh) * 2019-10-21 2020-08-25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烧伤后创口保护下肢抬高保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2405A1 (en) * 2010-07-19 2012-01-26 Patient Transfer Systems, Inc. Patient support device with lower extremity raiser
CN202096381U (zh) * 2011-05-27 2012-01-04 岳丽青 烧伤小儿护理床
CN203341968U (zh) * 2013-05-16 2013-12-18 长沙途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护理床板
CN208492567U (zh) * 2017-10-09 2019-02-15 武汉大学 一种专用于玻切术后促眠气垫减压俯卧床垫
CN107928929B (zh) * 2017-12-07 2019-10-01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系统
CN209253396U (zh) * 2018-03-13 2019-08-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烧伤翻身床床垫及烧伤翻身床
CN211095497U (zh) * 2019-11-20 2020-07-28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老年护理翻身装置
CN211460904U (zh) * 2019-12-12 2020-09-11 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绍兴第二医院) 一种用于会阴部及双下肢烧伤患者的多功能烧伤翻身床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70743U (zh) * 2014-07-01 2014-12-03 谢卫国 烧伤患儿专用可伸缩大字板床
CN209751475U (zh) * 2019-01-22 2019-12-10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
CN211326403U (zh) * 2019-10-21 2020-08-25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烧伤后创口保护下肢抬高保护装置
CN211156882U (zh) * 2019-11-27 2020-08-04 横县人民医院 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8042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69824A (en) Maternity mattress
US8832887B2 (en) Anti-snore bed having inflatable members
US5815862A (en) Portable orthopedic bed
US20190053648A1 (en) Air pillow
US6795989B2 (en) Air assist device for bed linen changing
CN113018042B (zh) 一种烧伤翻身床的多功能床板
US20180140492A1 (en) Health-care device
CN215021013U (zh) 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俯卧位床垫
US6757925B1 (en) Mattress adjusting system
CN206102871U (zh) 便于倚靠的护理床
JP3177474U (ja) 逆流性食道炎対処用マット
CN211065851U (zh) 一种充气床垫
CN214968088U (zh) 一种具有伸缩式床板的翻身床
CN220002177U (zh) 一种智能防压疮垫
KR102272565B1 (ko) 좌측와위용 베개
CN214968090U (zh) 一种烧伤翻身床用仰卧位床垫
WO2021258424A1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多用途枕头
CN215021012U (zh) 一种烧伤翻身床的仰卧位床板
CN215425686U (zh) 一种充气式防褥疮床垫
CN207270174U (zh) 可调节高度的气囊床垫
CN215351240U (zh) 一种防压疮的留置针靠垫组件
CN219230471U (zh) 一种医护辅助气垫床
CN215535930U (zh) 一种icu仰卧位防压疮多功能枕
CN217548426U (zh) 一种防压疮治疗床垫
CN220632405U (zh) 一种防压疮足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