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6151A - 用于无线系统的天线组操作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系统的天线组操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6151A
CN113016151A CN201880096563.1A CN201880096563A CN113016151A CN 113016151 A CN113016151 A CN 113016151A CN 201880096563 A CN201880096563 A CN 201880096563A CN 113016151 A CN113016151 A CN 113016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ode
reference signal
different
antenn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65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6151B (zh
Inventor
李儒岳
高波
吴昊
张淑娟
蒋创新
肖华华
陈艺戬
鲁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016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6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16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6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无线通信的技术、系统、装置和方法。在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用于传输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信息集,其中该信息集包括:与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传输定时相关的时间信息、与天线组或与天线组相关的一组参考信号和/或信道何时被激活相关的时间信息、或者与参考信号或信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的标识。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系统的天线组操作
技术领域
本专利文档通常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将世界推向一个日益互联和网络化的社会。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对容量和连接性的更大需求。诸如能耗、设备成本、频谱效率和延迟之类的其他方面,对于满足各种通信场景的需求也很重要。正在讨论各种技术,包括提供更高服务质量、更长电池寿命和改进性能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文档公开了与使用多个天线组的无线通信有关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传送用于参考信号的传输的请求,其中该请求包括表示所请求的参考信号的数量的整数值。
另一方面,公开了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传送用于参考信号的传输的请求,其中该请求包括时间信息,该时间信息包括传输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间,和/或第一通信节点将激活天线组或一组与该天线组有关的参考信号和/或信道的第二时间。
另一方面,上述方法可以由诸如用户设备或基站之类的无线通信设备来实现。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实现上述方法和本文描述的其他变型。
在又一示例方面,上述方法可以被体现为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上的处理器可执行代码。
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的细节在所附的附件、附图和以下描述中阐述。根据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根据权利要求书,其他特征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系统。
图2描绘了用户设备(UE)请求周期性地重复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示例。
图3示出了多传输接收点(multi-TRP)传输的示例,其中不同的天线组和/或不同的操作模式在时间窗口中处于激活状态。
图4示出了唤醒信号(WUS)的示例。
图5描绘了无线电站的一部分的框图表示。
图6描绘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表示。
图7描绘了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种方法的另一流程图表示。
图8描绘了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种方法的又一流程图表示
图9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在针对天线组(AG)的测量窗口中周期性地传送的参考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档中使用章节标题仅仅是为了提高可读性,而不是将每个章节中所公开的实施例和技术的范围仅限制于该章节。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包括传输速率、延迟、吞吐量和可靠性在内的性能已经通过包括高频操作、大带宽通信和多天线在内的技术得到了提高。然而,为了实现高性能的无线传输,用户设备(也称为终端或UE)必须执行更复杂的处理来满足性能要求。例如,检测到较大控制信道带宽的UE受包括数据编码、解码处理等的更复杂的控制信息影响。工作在高频的UE可以使用大带宽来实现高数据速率或大容量传输。这可能会使用更多的计算资源,从而导致高功耗。因此,减少UE的功耗对于无线通信的操作和发展是有利的。
下一代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已经不远了。新的RAT将包括高达约100GHz的频率范围。约6GHz以上的高频通信遭受显著的路径损耗和穿透损耗。一种解决方案是部署大规模天线阵列,以实现高波束成形增益,从而补偿损耗。由于高频信号的波长较小,这对于高频系统可能是一种实用的解决方案。在大约30-70GHz,可以使用高达大约1024或更多的发射波束。当天线规模很大时,由于硬件成本,功耗和标准化的复杂性,在基带通过数字波束成形充分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增益可能是不现实的。对于高频通信,应支持具有用于新无线电(NR)接口的模拟/混合(即模拟和数字)波束成形的多天线方案。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形状因子可以包括多个天线面板。每个面板可以产生多个指向不同方向的定向波束,诸如一个或多个指向不同方向的波束。
为了确保用于分集和更高吞吐量的多波束发射/接收,可以使用包括多个发射/接收面板的多个天线组。天线组是指天线面板、发射/接收单元组、天线端口组、参考信号组或波束组。例如,图1描绘了多个UE(UE)面板110、115、120和125,其可以与多个基站面板130A、130B、130C、130X、130Y等,或面板组130和155互操作。由面板组130产生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波束可以被导向UE面板110、115、120和120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天线波束135和140可以被导向UE;来自TRP 165的波束130可以被导向UE的面板110,和/或来自TRP 165的波束140可以被导向UE的面板125。天线波束145和150可以被导向UE;来自TRP 160的波束145可以被导向UE的面板110,和/或来自TRP160的波束150可以被导向UE的面板135。当多个天线组/面板在UE(或基站(BS))上不使用的情况下被供电,功率效率可能会降低。要使用天线组,它必须从休眠模式中唤醒,这需要时间和功率来给天线组加电以供使用。例如,一些无线标准不支持使UE或下一代Node B(gNB)能够有效地开启/关闭或激活/停用天线组的方案。在一些标准中,为了标识特定波束,向UE指示/配置提供QCL参数(准同址信道参数)的参考信号的索引,以用于波束指示/配置。然而,在一些标准中,对于天线组激活/停用,NR缺乏UE和gNB之间的协调。
一些标准支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重复发送,以在UE处执行接收波束扫描,以进行下行链路波束测量。对于具有重复的CSI-RS的非周期性CSI-RS触发,触发偏移可以被配置为指示在触发时间之后用于UE激活非激活天线组/面板的传输时间。当UE要激活非激活天线面板/组以进行接收波束扫描时,需要更长的触发偏移。当UE仅接收天线组内的波束扫描时,或者如果天线组处于激活状态,则可以使用小的触发偏移。类似于下行链路(基站到UE的通信),如果UE要激活用于上行链路(UE到基站的通信)探测参考信号(SRS)传输的非激活天线组,则需要更长的触发偏移。然而,基站不知道波束扫描是否需要激活非激活天线组,或者SRS传输是否涉及非激活天线组。
除了非周期性的CSI-RS之外,UE还可以基于周期性的CSI-RS来周期性地使用接收波束扫描。然而,如果基站不知道UE是否会开启/关闭面板,则它不知道如何配置周期性。对于上行链路波束管理,UE根据从基站接收的配置进行传送。对于与非激活面板相对应的波束,UE并不经常传送SRS。类似于下行链路,如果基站不知道UE是否想要开启/关闭面板,则它不知道如何配置周期性。
为了克服一些上述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下面描述与波束/天线组激活和停用有关的实施例。
触发由UE请求/推荐的偏移量
由于只有UE知道关于与波束测量相对应的面板是否被激活的信息,所以只有当UE通知基站它需要多少时间来准备接收波束扫描时,基站才会知道应该使用的触发偏移。此外,如果它扫过多个面板,则接收波束的数量将会不同。如果允许UE在UE指示的时间之后请求用于参考信号的重复以进行接收波束扫描,则是有益的。如果信道质量下降,这允许UE在不同的天线组中尝试不同的接收波束。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激活面板是面板110(图1中的面板1)和面板125(面板4)。如果UE要测量由诸如面板115(面板2)或面板125(面板4)之类的非激活面板接收的波束,则UE可以通过向相应的基站提供相关信息来向基站或传输接收点(TRP)(诸如TRP 160或TRP 165)发出请求。
例如,当在UE处使用选定的接收波束存在信道降级时,可以使用以下过程:
1.UE向BS请求参考信号的重复发送,以进行接收波束扫描。向BS指示以
下一项或多项:
a)参考信号的重复次数N。UE请求BS重复发送参考信号以进行接收波束扫描。
b)指示重复发送何时开始的时间信息;
c)指示UE激活非激活天线组的时间信息,和/或哪个天线组被激活的时间信息;和/或
d)指示要重复哪个参考信号,或者哪个参考信号将用于重复发送的参考信的准共址(QCL)的信息。
2.基站激活对应于激活的天线组的波束组(或参考信号组)。
3.由基站配置的非周期性报告配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具有空配置信息的参数。空参数被替换为UE在最新的UE请求中推荐的参数。这些参数包括以
下一项或多项:
a)触发偏移;
b)哪个参考信号将被重复或者哪个参考信号将用于重复发送的参考信号的QCL的指示;
c)参考信号的重复次数,N;
d)通过天线组标识表明用于测量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
或者基站在非周期性触发配置下配置上述参数。
4.基站触发非周期性波束报告,并选择遵循UE推荐的非周期性报告配置。
这触发了参考信号的重复,该参考信号具有N次重复和满足来自UE的时间要求的时间偏移。
类似于下行链路,UE可以请求或推荐非周期性SRS的触发偏移值。这一
处理包括:
1.UE向BS请求用于发送波束扫描的SRS传输。向BS指示以下一个或多个信息:
a)指示一个或多个SRS的传输应该开始的时间信息;
b)UE是否将激活非激活天线组和/或哪个天线组将被激活;
c)没有空间关系信息的SRS传输的个数,为了进行发射波束扫描,UE向BS请求SRS传输的个数。
2.基站激活对应于激活的天线组的波束组(或参考信号组)。
3.由基站配置的至少一个非周期性SRS配置中的一些参数没有配置值。这些参数遵循UE在最新的UE请求中推荐的内容。这些参数以下下列之一:
a)触发偏移;
b)没有空间关系信息的SRS传输的个数;
4.基站触发SRS传输,并选择遵循UE推荐的非周期性SRS配置。这触发了具有没有空间关系信息的N个SRS资源的传输,N个SRS资源的时间偏移也满足来自UE的时间要求。
UE请求/推荐的周期性
对于包括周期性CSI-RS/SRS和半持续性CSI-RS/SRS的周期性信号的传输,UE可以向BS指示配置给参考信号的周期的最小值,其中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了QCL/空间关系信息,所述QCL/空间关系信息对应波束组。UE可以请求周期/半持续性CSI-RS/SRS的时间图样(包括周期性)以及CSI-RS/SRS传输/重复的次数。
图2描绘了UE请求周期性CSI-RS的重复的示例。例如,UE请求周期为P1的CSI-RS/SRS资源的重复次数N1,以及周期为P2的相同CSI-RS/SRS资源的重复次数N2。在图2的示例中,响应于该请求,基站210采用波束212和周期P1发送CSI-RS,在一个周期中重复发送N1=4个CSI-RS(对于该4个CSI-RS,UE使用面板215扫描接收波束215A-D),接着重复发送N2=8个相同CSI-RS(对于该相同CSI-RS的8次重复,UE使用面板215扫描接收波束215A-D以及使用面板220扫描接收波束220A-D))。对于具有周期P2,重复次数N2=8的相同CSI-RS,基站采用波束212和周期P2发送N2=8个CSI-RS(对于该8个CSI-RS,UE使用面板215扫描接收波束215A-D和面板220扫描接收波束220A-D),接着重复发送N2=8个相同的CSI-RS(对于该8个相同的CSI-RS的重复,UE使用面板215扫描并接收波束215A-D以及使用面板220扫描并接收波束220A-D)。
波束组激活/停用
波束或参考信号根据天线/波束组进行分组。UE或基站可以激活或停用天线/波束组,对应于相同组的所有波束均被激活或停用。当说波束组被停用时,对应于相同组的所有波束都被置于休眠模式或睡眠模式。一些细节如下:
1.对应于属于停用的天线组的参考信号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或SRS触发状态被停用。
2.天线组的激活或停用可以由BS使用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MAC-CE)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来通知。TCI状态在所述激活信令之后的一个时间偏移之后被激活,其中所述TCI状态对应的所述参考信号属于所指示的天线组。
3.UE可以发送信令或请求用于激活或停用天线组。
用于停用的条件可以通过例如包括SINR或RSRP在内的信道质量,或省电模式或最大层数来定义。
4.在特定时间窗中,波束/CSI报告可以基于激活的和停用的天线组导出,该时间窗口可以由基站配置或者可以由UE请求。该时间窗口的信息包括持续时间、周期、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该时间窗口中,UE可以唤醒已停用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并基于已经被唤醒的天线组执行测量。
5.在特定时间窗之外,波束/CSI报告基于激活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导出的。
6.基站可以在激活的天线组中向下选择,以进行波束/CSI报告和波束/QCL指示。
UE可以通知基站,UE可以同时支持的已激活/激活的天线组的最大数量。用于测量的已激活/激活的的天线组的最大数量在不同的时隙中可以不同(例如,在配置的用于测量的时间窗口中,已激活/激活的天线组的最大数量可以更大)。在省电模式下,UE可以请求更少的已激活的天线组。
图3示出了多TRP传输的示例,其中不同的天线组在配置的时间窗口中处于激活状态,或者不同的操作模式在配置的时间窗口中处于激活状态。在第一时间窗口期间或在第一操作模式下,UE可以经由在335处的AG1与在310处的TRP1通信。在第二时间窗口期间或UE在第二操作模式下,UE可以经由在335处的AG1与在310处的TRP1通信,以及经由在340处的AG2与在320处的TRP2通信。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每个信号/信道与一个或多个天线组ID相关联。该关联或者由BS配置,或者由UE推荐。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ID,基站或UE可以向彼此发送激活命令,以通过MAC-CE或DCI来激活与一个或多个ID相关联的所有信号/信道。用于激活天线组的激活信令也可以与用于激活工作模式的信令绑定在一起。在某些操作模式(例如,多TRP传输)下,可以配置多组信号/信道。每组信号/信道信号与天线组ID相关联。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一个天线组ID不被多个信号/信道组共享。例如,信号/信道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控制信道、控制信道资源集或数据信道,并且可以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信道或两者。
图4示出了唤醒信号(WUS)的示例。UE在基站配置的时间窗口中监测WUS。一旦检测到WUS 410,UE监测用于数据传输440的控制信令420。参考信号430的配置与唤醒信号或跟随在唤醒信号之后的控制信令相关联。当唤醒信号或控制信令被基站触发来唤醒UE时,UE从休眠模式(工作模式1)唤醒到唤醒模式(工作模式2),并且相应的参考信号在没有附加触发的情况下被传送。工作模式1中使用的天线组可以与工作模式2中使用的天线组进行不同地配置。通常,工作模式1中使用的天线组的数量少于工作模式2中使用的天线组的数量。
图5描绘了表示无线电站505的一部分的框图。诸如基站或无线设备(或UE)之类的无线电站505可以包括诸如实现本文档中呈现的一种或多种无线技术的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电子器件510。无线电站505可以包括收发机电子器件515,以通过诸如天线520之类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无线电站505可以包括用于传送和接收数据的其他通信接口。无线电站505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存储诸如数据和/或指令之类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未明确示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电子器件510可以包括收发机电子器件515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模块或功能中的至少一些是使用无线电站505来实现的。
图6是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600的流程图。在610处,该方法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传送用于传输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信息集,其中该信息集包括与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传输定时相关的时间信息。
图7是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700的流程图。在710处,该方法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传送用于传输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信息集,其中该信息集包括与何时激活天线组或与天线组相关的一组参考信号和/或信道相关的时间信息。
图8是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800的又一流程图表示。在810处,该方法包括由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传送用于传输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信息集,其中该信息集包括与参考信号或信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的标识。
图6-8中所示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描述的任何特征。时间信息包括对参考信号的图样的请求。该请求包括对图样参考信号的图样的指示,该指示包括代表所请求的参考信号数量的整数值和/或参考信号中的哪个或哪些被请求重复,和/或参考信号中的哪个或哪些将提供与参考信号的传输相关的信道特征信息的另一指示。该图样包括对于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不同重复次数。对于用于参考信号的传输或测量的不同天线组,该图样包括不同的重复次数。参考信号的重复次数至少部分取决于用于传输或测量参考信号的天线组的数量以及使用哪个或哪些天线组。该图样包括用于参考信号的传输的触发偏移时间。该图样包括与用于测量或传输参考信号的不同天线组组相关联的不同触发偏移时间。不同的触发偏移时间与从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令以引起触发参考信号的传输的第一时间到参考信号被传送的第二时间的时间偏移相关。传输图样包括参考信号的传输的周期性。所提供的参考信号的传输周期是第一通信节点所请求的请求周期或最小周期。传输图样包括与用于参考信号的传输或测量的不同天线组的集合相关联的不同周期性。传输图样包括以不同周期性传送的具有不同重复次数的参考信号。包括使用参考信号测量和/或比较与不同天线组的集合相关联的信道质量;和/或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来自比较和/或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结果。还包括与不同天线组的集合相关联的质量结果或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测量结果或比较结果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测量参考信号得到的;以及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来自比较和/或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结果。来自测量和/或比较的结果包括标识一个或多个具有比其他天线组的集合和/或信道质量更高的信道质量的天线组的集合。第一通信节点基于该测量选择一个天线组的集合,并将该选择报告给第二通信节点。第一通信节点基于该测量来激活或停用一个天线组的集合,并且向第二通信节点通知哪个天线组对第二通信节点被激活或停用。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指示在预定义或已配置的时间窗口内,哪个天线组对第一通信节点被激活或被选择或被停用或被取消选择。该时间窗口与用于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传输之后的时间有关,或与由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测量报告之后的时间有关,或与用于测量的时间窗口之后的时间有关。激活/选择命令将应用于预定义的时间窗口,并保持有效,直到用于基于下一个测量窗口的决定的下一个时间窗口为止。信道质量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信干噪比(SIN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道质量指标(CQI)。信道包括控制信道或控制信道资源集以及与该控制信道或控制信道资源集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的标识。由控制信道或控制信道资源集调度的数据信道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与所述控制信道或控制信道资源集相关联的天线组的子集或集合相同。由控制信道或控制信道资源集触发的参考信号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与控制信道或控制信道资源集相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或子集相同。当与数据信道或第一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不同于控制信道资源集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时,则与参考信号或信道的时间信息相比,不同的时间信息被应用于数据信道或参考信号。时间信息包括针对每个天线组配置的触发偏移、调度偏移、周期性或时间窗口。当与数据信道或第一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不同于与控制信道资源集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时,则对于数据或参考信号的传输,使用更长的触发偏移、调度偏移或周期性。每个天线组包括多个天线波束,每个天线波束在不同的方向上提供增益。每个天线组包括天线面板、一组发射/接收单元、一组天线端口、一组参考信号或一组波束。时间信息对应于可以在其中传送参考信号/信道的时间窗口。时间窗口包括用于与不同天线组的集合相关联的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不同时间窗口。同时间窗口对应于不同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对应于不同级别的功耗或不同级别的数据传输容量。不同操作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是针对每个第一天线组或按天线组的集合配置的。改变第一操作模式的控制信令是针对每个第一天线组或天线组的集合来指示的。不同的操作模式包括:节能或省能模式;休眠模式;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不连续接收(DRX)模式;空闲模式;完整的数据传输模式;高数据速率模式;低数据速率模式;更高等级的传输模式;或较低等级的传输模式。在不同的时间窗口或不同的操作模式下,已激活的天线组的最大数量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时间窗口或不同的操作模式下,最大传输秩是不同的。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报告关于在不同的时间窗口或不同的操作模式下的最大传输秩和/或已激活的天线组的最大数量的信息。第二通信节点在不同的时间窗口或不同的操作模式下配置最大传输秩和/或已激活的天线组的最大数量。该模式包括与控制信令相关的时间信息,其中参考信号传输的配置与控制信令相关联,并且其中控制信令包括唤醒信号或与改变第一通信节点的操作模式相关联的其他控制信令。每个参考信号或信道与天线组标识符相关联。每个参考信号或信道与天线组标识符的关联由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第一通信节点请求每个参考信号或信道与组标识符的关联。第一通信节点经由天线组标识符激活或停用天线组和相关的参考信号或信道。第一通信节点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激活或停用请求,以经由天线组标识符来激活或停用天线组和相关联的参考信号或信道。天线组的激活或停用取决于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对应于天线组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值是否低于阈值;操作模式是低功率模式还是低数据容量模式;或者MIMO传输层数是否小于天线组的最大数量。激活或停用请求由MAC-CE信号或DCI信号携带。激活或停用请求被应用于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上的相关联的参考信号或信道。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传输是从第一通信节点到第二通信节点的,或者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传输是从第二通信节点到第一通信节点的。第一通信节点是UE,第二通信节点是蜂窝通信系统的基站,或者第一通信节点是蜂窝通信系统的基站,第二通信节点是UE。该过程包括在第一通信节点处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对传输参考信号的请求的响应,和/或在第一通信节点处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包括代表参考信号数量的整数值。
图9示出了在用于天线组(AG)选择的周期性测量窗口中周期性地传送的参考信号,从而可以周期性地唤醒非激活AG以进行测量。在测量之后的时间窗口中,决定是否在下一个持续时间内改变天线组。该决定可以由第一通信节点(UE或基站)做出并报告给第二通信节点(基站或UE),或者该决定可以由第二通信节点基于来自第一通信节点的测量报告做出。一种过程包括使用参考信号测量和/或比较与天线组的不同集合相关联的信道质量,以及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来自比较和/或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结果。比较的结果可以包括标识具有比其他天线组的集合和/或信道质量更高的信道质量的天线组的一个或多个集合。第一通信节点可以基于该测量来选择一个天线组的集合,并将该选择报告给第二通信节点。第一通信节点可以基于该测量来激活或停用一个天线组的集合,并且向第二通信节点报告哪个天线组被激活或停用。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激活/选择或停用/取消选择一个天线组的集合,并在预定的或已配置的时间窗口内向第一通信节点报告哪个(哪些)天线组被激活/被选择或被停用/被取消选择。该时间窗口与用于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传输之后的时间有关,或与由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测量报告之后的时间有关,或与用于测量的时间窗口之后的时间有关。激活/选择命令可被应用于预定义的时间窗口,并保持有效,直到用于基于下一个测量窗口的决定的下一个时间窗口为止。
下面的描述总结了一些公开的主题。
1.通信节点A(UE)向通信节点B(例如,基站)发出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请求/建议。从通信节点A向通信节点B指示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a)参考信号的重复次数N-节点A请求节点B重复传送N次参考信号。
b)与参考信号的传输何时开始有关的时间信息。
c)与在指示的时间之后节点A何时将激活非激活天线组和/或哪个天线组将被激活有关的时间信息。
d)哪个参考信号被重复,或者哪个参考信号应该作为获得参考信号的信道信息的参考。
2.节点A向节点B请求/推荐周期性/半持久性参考信号的时间图样(包括周期性)以及参考信号传输/重复的次数。
3.节点A的天线组由节点A激活/停用。与操作相关的信息被指示给节点B。
该信息包括天线组索引或对应于已激活/停用的天线组的参考信号的索引。
4.节点A的天线组由节点B激活/停用。与操作相关的信息被指示给节点A。
该信息包括天线组索引或对应于已激活/停用的天线组的参考信号的索引。
5.节点A或节点B遵循上述第3点和第4点中提到的激活或停用的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
a)对应于天线组的参考信号的最高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信干噪比(SINR)的测量值是否低于阈值。
b)操作模式是省电模式还是低数据容量模式。
c)最大MIMO传输层数是否小于通过使用最大天线组数支持的最大MIMO传输层数。
6.在由节点B配置或由节点A请求的时间窗口中,波束/CSI报告可以由节点A基于已激活和已停用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来导出。时间窗口的信息包括时间窗口的持续时间、周期性、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在该时间窗口中,节点A可以唤醒停用的天线组,并基于已被唤醒的天线组执行测量。
7.波束/CSI报告仅由节点A根据上述第5点中提到的时间窗口之外的已激活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来导出。
8.节点A支持不同的最大已激活/激活的天线组数量,节点A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窗口或不同的操作模式下同时传送或接收这些组。
a)在不同的配置时间窗口中,已激活/激活的天线组的最大数量可以不同。
b)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已激活/激活的天线组的最大数量可以不同。操作模式包括省电模式和层数较少的MIMO模式。
c)已激活/激活的天线组的最大数量由节点A指示给节点B。
根据前述内容,应当理解,出于说明的目的,本文已经描述了当前公开的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因此,除了所附权利要求之外,当前公开的技术不受限制。
在本文档中描述的公开的和其他实施例、模块和功能操作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中实施,或者在计算机软件、固件或硬件(包括本文中公开的结构及其等同结构)中实施,或者在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中实施。所公开的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可以被实施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即编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用于由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或控制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机器可读存储基底、存储设备、影响机器可读传播信号的物质组成或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术语“数据处理装置”涵盖用于处理数据的所有设备、装置和机器,包括例如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或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除了硬件之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为所讨论的计算机程序创建执行环境的代码,例如,构成处理器固件、协议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或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的代码。传播信号是人工产生的信号,例如机器产生的电、光或电磁信号,其被产生来对信息进行编码以传输到合适的接收器设备。
计算机程序(也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程序、脚本或代码)可以用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编写,并且可以以任何形式(包括作为独立程序或作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他单元)部署。计算机程序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程序可以存储在保存其他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中(例如,存储在标记语言文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同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被部署为在一台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站点或分布在多个站点并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台计算机上执行。
本文档中描述的处理和逻辑流程可由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该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以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并产生输出来执行功能。处理和逻辑流程也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来执行,并且该装置也可以被实施为专用逻辑电路,例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
举例来说,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和专用微处理器,以及任何种类的数字计算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常,处理器将从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两者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用于执行指令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通常,计算机还将包括或可操作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用于存储数据的大容量存储设备(例如磁盘、磁光盘或光盘),以从其接收数据或向其传送数据,或两者兼有。然而,计算机不需要这样的设备。适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和存储设备,包括例如半导体存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可移动磁盘;磁光盘;以及CD ROM和DVD-ROM磁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补充或并入专用逻辑电路中。
虽然本专利文档包含许多细节,但这些细节不应被解释为对任何发明或所要求保护的范围的限制,而是对特定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特定特征的描述。本专利文档在单独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实施。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单独实施或者在任何合适的子组合中实施。此外,尽管特征可以在上文中被描述为在某些组合中起作用,并且甚至最初被如此要求保护,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来自所要求保护的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从该组合中删除,并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针对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型。
类似地,虽然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绘了操作,但这不应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或连续的顺序执行,或者要求执行所有示出的操作,以获得期望的结果。此外,本专利文档中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种系统组件的分离不应理解为在所有实施例中都需要这种分离。
仅描述了几个实施方式和示例,并且可以基于本专利文档中描述和说明的内容做出其他实施方式、增强和变化。

Claims (65)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传输用于传输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信息集,其中所述信息集包括:
与所述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传输时间相关的时间信息。
2.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传输用于传输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信息集,其中所述信息集包括如下之一::
激活或去激活天线组的时间信息,激活或去激活与天线组关联的一组参考信号和/或一组信道的时间信息。
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传输用于传输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信息集,其中所述信息集包括:
与一个或多个天线组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标识符,其中所述天线组与所述参考信号或信道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信息包括对参考信号的图样的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包括参考信号的图样的指示,所述参考信号的图样包括如下至少之一:代表所请求的参考信号的数量的整数值;哪个或哪些参考信号被请求重复;将提供与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有关的信道特征信息的一个或者多个参考信号的指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样包括针对所述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不同的重复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每个天线组或天线组的集合分别指示重复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样包括针对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或测量的不同天线组或天线组的集合的不同重复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的重复次数至少部分取决于如下信息至少之一: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或测量的天线组的数量;哪个或哪些所述天线组被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样包括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的触发时间偏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样包括关联不同天线组的集合的不同触发时间偏移,其中所述天线组的集合用于测量或传输一个或多个所述参考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每个天线组或天线组的集合分别指示所述触发时间偏移。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触发偏移时间与从第一时间到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偏移有关,其中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传输控制信令的时间,所述控制信信令用于触发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参考信号别传输的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图样包括所述参考信号传输的周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提供的参考信号的传输周期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请求的周期,或请求的最小周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每个天线组或天线组的集合指示所述周期。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图样包括关联不同天线组的集合的不同周期,其中所述天线组的集合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或测量。
18.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图样包括以不同的周期被传输的参考信号,其中不同周期的参考信号具有不同重复次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使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基于所述参考信号的信息集传输的参考信号,测量和/或比较与不同天线组的集合相关联的信道质量;以及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传输所述比较和/或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基于所述参考信号的信息集传送的参考信号来测量和/或比较与不同天线组的集合相关联的信道质量;以及
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来自所述比较和/或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结果。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测量和/或比较的结果包括具有比其他天线组的集合和/或信道质量更高的信道质量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的集合的标识。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基于所述测量选择天线组的集合,并将所述选择的天线组的集合信息报告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基于所述测量激活或停用天线组的集合,并且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哪个天线组被激活或停用。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传输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指示在预定义或已配置的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哪个天线组被激活或被选择或被停用或被取消选择。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窗口与如下时间之一有关:用于测量的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之后的时间;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传输测量报告之后的时间;用于测量的所述时间窗口之后的时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激活/选择命令被应用于所述预定义的时间窗口,并且保持有效,直到基于下一个测量窗口决定的下一个时间窗口为止。
27.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质量包括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信干噪比(SINR);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者
信道质量指标(CQI)。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包括控制信道或控制信道资源集;其中一个或多个天线组的标识与所述控制信道或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集相关联。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控制信道或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集调度的第一数据信道集合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与所述控制信道或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集关联的天线组的子集相同。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控制信道或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集触发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与所述控制信道或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集关联的天线组的子集相同。
31.根据权利要求29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第二数据信道集合或第二参考信号集合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不同于所述控制信道或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集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的情况下,则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或第一数据信道集合对应的时间信息,不同于被应用于所述第二数据信道或第二参考信号的时间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信息包括针对每个天线组配置如下之一:触发偏移、调度偏移、周期、时间窗口。
33.根据权利要求31至3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与第二数据信道集合或第二参考信号集合相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不同于与所述控制信道或所述控制信道资源集相关联的天线组的集合的情况下,则对于所述第二数据信道集合或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合的传输,使用更长如下之一:触发偏移、调度偏移或周期。
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多个天线波束,每个天线波束在不同的方向上提供增益。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如下之一:天线面板、一组发射/接收单元、一组天线端口、一组参考信号或一组波束。
3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信息对应于传输所述参考信号或信道的时间窗口。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同时间窗口被用于与不同天线组的集合相关联的参考信号或信道。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同时间窗口对应于不同的操作模式。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操作模式对应于不同级别的功耗或不同级别的数据传输容量。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每个天线组或针对天线组的集合来配置所述不同的操作模式的至少一个。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每个天线组或天线组的集合控制信令指示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间切换的控制信令。
42.根据权利要求38至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操作模式包括:
节能或省能模式;
休眠模式;
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
不连续接收(DRX)模式;
空闲模式;
完整的数据传输模式;
高数据速率模式;
低数据速率模式;
更高等级的传输模式;或者
更低等级的传输模式。
43.根据权利要求37至3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不同的时间窗口或不同的操作模式下,已激活的天线组的最大数量是不同的。
44.根据权利要求37至3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不同的时间窗口或不同的操作模式下,最大传输秩是不同的。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上报关于针对所述不同的时间窗口或所述不同的操作模式的最大传输秩和/或已激活天线组的最大数量的信息。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针对所述不同的时间窗口或所述不同的操作模式配置的最大传输秩和/或激活天线组的最大数量。
4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信息包括与控制信令有关的时间信息,其中,参考信号传输的配置与所述控制信令相关联,所述控制信令包括唤醒控制信令,或与改变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操作模式相关联的其他控制信令。
48.根据权利要求1至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参考信号或信道与天线组标识符相关联。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参考信号或信道与天线组标识符的关联由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配置。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参考信号或信道与所述天线组标识符的关联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请求。
51.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所述天线组标识符来激活或停用所述天线组以及相关联的参考信号或信道。
52.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激活或停用请求,通过所述天线组标识符来激活或停用所述天线组和相关联的参考信号或信道。
53.根据权利要求51至5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天线组的激活或停用取决于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
阈值与对应于天线组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值之间的比较;或者
操作模式;
MIMO传输层的数量。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激活或停用请求携带在MAC-CE信号或DCI信号中。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激活或停用请求被应用于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上的相关联的参考信号或信道。
56.根据权利要求1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传输是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
57.根据权利要求1至5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或信道的传输是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到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
58.根据权利要求1至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天线组位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处。
59.根据权利要求1至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天线组位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处。
60.根据权利要求1至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是用户设备,并且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是蜂窝通信系统的基站。
61.根据权利要求1至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是蜂窝通信系统的基站,并且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是用户设备。
62.根据权利要求1至6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对传输参考信号的请求的响应。
63.根据权利要求1至6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处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包括代表参考信号数量的整数值。
64.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63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
65.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其上存储有代码;所述代码在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63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96563.1A 2018-08-09 2018-08-09 用于无线系统的天线组操作 Active CN1130161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99701 WO2020029200A1 (en) 2018-08-09 2018-08-09 Antenna group operations for wireless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6151A true CN113016151A (zh) 2021-06-22
CN113016151B CN113016151B (zh) 2022-11-08

Family

ID=69413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6563.1A Active CN113016151B (zh) 2018-08-09 2018-08-09 用于无线系统的天线组操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8152B2 (zh)
EP (1) EP3834490A4 (zh)
CN (1) CN113016151B (zh)
CA (1) CA3107891A1 (zh)
WO (1) WO202002920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0312A1 (en) * 2021-09-30 2023-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rs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csi measurement
TWI807902B (zh) * 2021-07-05 2023-07-0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行動通訊的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8231B (zh) * 2018-08-10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天线面板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522274B2 (en) * 2018-09-28 2022-12-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Facilitating user equipment beamforming control
CA3072491A1 (en) 2019-02-14 2020-08-1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Transmission/reception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601371B (zh) * 2019-06-27 2022-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链路管理方法、唤醒信号检测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601925B2 (en) * 2020-04-17 2023-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si co-location relationship reporting
US20230188308A1 (en) * 2020-05-22 2023-06-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Beam group-based downlink transmit beam indication
KR20230042667A (ko) 2020-07-24 2023-03-29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그룹 정보와 연관된 측정 및 보고 방법
EP4002730A1 (en) * 2020-11-11 2022-05-25 Imec VZW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istribu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improved connectivity and/or security
US11582631B2 (en) 2021-04-14 2023-02-14 Nokia Technologies Oy User equipment indication for adaptive scheduling restrictions
US20220338193A1 (en) * 2021-04-16 2022-10-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emporal suspension of non-ip data delivery on an exposure function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220416968A1 (en) * 2021-06-29 2022-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reporting for reconfigurable surfac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2095A1 (en) * 2009-12-10 2011-06-16 Yu-Hsuan Gu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iod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rom multiple antenna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742343A (zh) * 2010-02-04 2012-10-17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128175A1 (en) * 2016-01-28 2017-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ergy efficient csi measurement for fd-mimo
WO2018039427A1 (en) * 2016-08-26 2018-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training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mode operation
WO2018053359A1 (en) * 2016-09-15 2018-03-22 Intel IP Corporatio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on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
WO2018084616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31945A1 (en) * 2017-01-13 2018-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beam management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8056B2 (en) * 2006-05-22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ion Signal acquisi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29276B1 (ko) * 2007-04-30 2014-08-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무선자원 할당 제어방법
US9713096B2 (en) 2010-06-04 2017-07-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erminal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on the basis of aperiod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iggering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to transmit aperiod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WO2014054990A1 (en) 2012-10-05 2014-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assiste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4126519A1 (en) * 2013-02-12 2014-08-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lect dm-rs pattern based 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US9253771B2 (en) * 2014-03-28 2016-02-02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design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book
US9337974B2 (en) * 2014-03-28 2016-05-10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generation and signaling of feedback for supporting adaptive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WO2017018759A1 (ko) 2015-07-24 2017-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6954241B (zh) 2016-01-06 2020-08-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天线终端中接收天线数目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0149246B2 (en) * 2016-07-18 2018-12-04 QUALCOMM Incoporpated Selective use of antenna diversity in MTC devices
WO2018021815A1 (ko) * 2016-07-26 2018-0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2615655A (zh) * 2017-02-28 2021-04-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4336743A2 (en) * 2017-03-23 2024-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3063213C (en) * 2017-05-04 2022-03-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of uplink signal,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929139B (zh) * 2017-08-11 2022-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258566B2 (en) * 2017-10-18 2022-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eriodic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US11102776B2 (en) * 2017-10-19 2021-08-24 Apple Inc. Apparatuses for selecting communication beams based on normalized time of arrival (ToA) of reference signals
US11522274B2 (en) * 2018-09-28 2022-12-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Facilitating user equipment beamforming control
CA3072491A1 (en) * 2019-02-14 2020-08-1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Transmission/reception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0229976A1 (en) * 2019-05-14 2020-11-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anaging multiple antenna panels for user equipment with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220416968A1 (en) * 2021-06-29 2022-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reporting for reconfigurable surfac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2095A1 (en) * 2009-12-10 2011-06-16 Yu-Hsuan Gu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iod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rom multiple antenna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742343A (zh) * 2010-02-04 2012-10-17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128175A1 (en) * 2016-01-28 2017-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ergy efficient csi measurement for fd-mimo
WO2018039427A1 (en) * 2016-08-26 2018-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training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mode operation
WO2018053359A1 (en) * 2016-09-15 2018-03-22 Intel IP Corporatio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on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
WO2018084616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31945A1 (en) * 2017-01-13 2018-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beam management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等,: "R1-1718616,Measurement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BIS》 *
SAMSUNG,: "R2-1809842,Semi-Persistent CSI Reporting and SRS for DRX", 《3GPP TSG-RAN WG2 NR AH 180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902B (zh) * 2021-07-05 2023-07-0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行動通訊的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WO2023050312A1 (en) * 2021-09-30 2023-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rs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csi measur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29200A1 (en) 2020-02-13
US20210314128A1 (en) 2021-10-07
CN113016151B (zh) 2022-11-08
US11968152B2 (en) 2024-04-23
CA3107891A1 (en) 2020-02-13
EP3834490A1 (en) 2021-06-16
EP3834490A4 (en) 202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16151B (zh) 用于无线系统的天线组操作
US119625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784733B2 (en)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EP3569027B1 (en) Ue-assisted srs resource allocation
US107433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formed reference signals in three dimensional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0306483B2 (en) Measurement gap schedule supporting multiple beams
CN112351501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076551B (zh) 用于蜂窝时分双工毫米波系统的探测参考信号的设计
CN111510267B (zh) 波束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8810967B (zh) 一种测量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US9414371B2 (en) Hierarchical channel sounding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JP202050968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参照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8631845B (zh) 波束恢复的处理和波束恢复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10475355B (zh) 一种波束训练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13760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860091B1 (en)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3287353A (zh) 在无线系统中用信号发送准同址信息
CN117044139A (zh) 一种基于波束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2174388A1 (en) Unifi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ramework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WO2024067964A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anel switching for uplink beam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