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8935B - 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8935B
CN112998935B CN202110202984.1A CN202110202984A CN112998935B CN 112998935 B CN112998935 B CN 112998935B CN 202110202984 A CN202110202984 A CN 202110202984A CN 112998935 B CN112998935 B CN 112998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ipe
strip
plate
inner cylind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29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8935A (zh
Inventor
张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Tiancai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Tiancai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Tiancai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Tiancai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29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8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8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8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8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8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10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 H05B3/12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 H05B3/14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the material being non-metallic
    • H05B3/145Carbon only, e.g. carbon black, graphi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07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01Body part
    • A61F2007/0002Head or parts thereof
    • A61F2007/0009Throat or neck
    • A61F2007/0011Neck onl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包括控制器、安装基板、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安装基板处具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处均具有能够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处均具有能够在第二滑槽内滑动的第二滑块,第一加热管处还连接有第一活动块,第二加热管处还连接有第二活动块,第一活动块处具有第一螺纹孔,第二活动块处具有第二螺纹孔,安装基板处固定有第一电机安装板,第一电机安装板处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处具有第一丝杆螺纹以及第二丝杆螺纹。本申请的碳纤维加热管发热区域可调节,从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
背景技术
颈椎病治疗仪是一种治疗和预防颈椎病的仪器,集场效应、磁疗、脉冲电热、自然牵引和中药透皮等作用为一体,可校正和维持人体脊柱生理曲度,补充人体能量,改善腰椎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筋骨,促进新陈代谢;有疏通经络、理气散寒、活血化淤、益气养血、散寒止痛功效。颈椎病治疗仪内常需要使用加热管作为发热源,碳纤维加热管作为一种很好的热源能够很好地适用于颈椎治疗仪中,但是现有的碳纤维加热管在安装后,在颈椎治疗仪中位置固定,从而发热区域固定,不可调节,导致难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申请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
技术方案: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包括控制器、安装基板、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所述安装基板处具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处均具有能够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处均具有能够在第二滑槽内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加热管处还连接有第一活动块,第二加热管处还连接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处具有第一螺纹孔,第二活动块处具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安装基板处固定有第一电机安装板,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处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处具有与第一螺纹孔配合的第一丝杆螺纹以及与第二螺纹孔配合的第二丝杆螺纹,第一丝杆螺纹和第二丝杆螺纹的螺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处通过第一支架连接有第一条形板,第一条形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隔热板,另一端连接有与第一加热管抵接的第一导热块,第一条形板处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加热管处还具有插入第一通孔且与第一加热管抵接的第二导热块;所述第二加热管处通过第二支架连接有第二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隔热板,另一端连接有与第二加热管抵接的第三导热块,第二条形板处具有第二通孔,第二加热管处还具有插入第二通孔且与第二加热管抵接的第四导热块;所述安装基板处还固定有第二电机安装板和第二轴承安装板,第二电机安装板处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轴承安装板处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电机和第二轴承之间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电机安装板和第二轴承安装板之间还连接有光杆,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之间还具有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连接有第三活动块,第三活动块被第二丝杆和光杆穿过,所述测量单元包括具有空腔的测量容器,所述测量容器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测量容器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另一端具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处固定有第一外筒,第一外筒处插有第一内筒,测量容器和第一内筒之间具有位于第一外筒内的第一弹簧,第二安装孔处具有第二外筒,第二外筒处插有第二内筒,测量容器和第二内筒之间具有位于第二外筒内的第二弹簧;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测量单元处于第一状态、中间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中,第一内筒的端部抵接第一导热块,第二内筒的端部抵接第二隔热板;所述中间状态中,第一内筒的端部抵接第二导热块,第二内筒的端部抵接第四导热块;所述第二状态中,第一内筒的端部抵接第一隔热板,第二内筒的端部抵接第三导热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筒远离第一外筒一端的两侧均具有能够抵接第一条形板滑动的第一凸块,第二内筒远离第二外筒一端的两侧均具有能够抵接第二条形板滑动的第二凸块。从而使得第一内筒抵接第一条形板的滑动以及第二内筒抵接第二条形板的滑动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基板处还固定有第一轴承安装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板处固定有与第一丝杆连接的第一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均为碳纤维加热管,且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均为直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筒、第一外筒、第二内筒和第二外筒均由隔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均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隔热板与第一加热管不接触,第二隔热板与第二加热管不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块、第二导热块、第三导热块和第四导热块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块、第二导热块、第三导热块和第四导热块均由铜铝合金制成。
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碳纤维加热管在安装至颈椎治疗仪中之后,两个加热管的相对位置是可调节的,从而颈椎治疗仪的发热区域是可改变的,从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示意图,检测单元处于中间状态时;
图2为本申请示意图,检测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
图3为图2的A区域放大图;
图4为检测单元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安装基板;1.1第一滑槽;1.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槽;1.2.1第二滑块;1.3第一电机安装板;1.4第一电机;1.5第一丝杆螺纹;1.5.1第一活动块;1.6第二丝杆螺纹;1.6.1第二活动块;2.1第二电机安装板;2.2光杆;2.3丝杠;3.1第一条形板;3.2第一支架;3.3第一导热块;3.4第一隔热板;3.5第二导热块;4.1第二条形板;4.2第二支架;4.3第三导热块;4.4第二隔热板;4.5第四导热块;5测量容器;5.1温度传感器支架;5.2温度传感器;6.1第一外筒;6.2第一内筒;6.3第一凸块;6.4第一弹簧;7.1第二外筒;7.2第二内筒;7.3第二凸块;7.4第二弹簧;11第一加热管;12第二加热管。
下面结合附图作具体说明: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包括控制器、安装基板1、第一加热管11和第二加热管12,所述安装基板1处具有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所述第一加热管11和第二加热管12处均具有能够在第一滑槽1.1内滑动的第一滑块1.1.1,所述第一加热管11和第二加热管12处均具有能够在第二滑槽1.2内滑动的第二滑块1.2.1,所述第一加热管11处还连接有第一活动块1.5.1,第二加热管12处还连接有第二活动块1.6.1,所述第一活动块1.5.1处具有第一螺纹孔,第二活动块1.6.1处具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安装基板1处固定有第一电机安装板1.3,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1.3处安装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驱动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处具有与第一螺纹孔配合的第一丝杆螺纹以及与第二螺纹孔配合的第二丝杆螺纹,第一丝杆螺纹1.5和第二丝杆螺纹1.6的螺向相反。所述第一加热管11处通过第一支架3.2连接有第一条形板3.1,第一条形板3.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隔热板3.4,另一端连接有与第一加热管11抵接的第一导热块3.3,第一条形板3.1处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加热管11处还具有插入第一通孔且与第一加热管11抵接的第二导热块3.5;所述第二加热管12处通过第二支架4.2连接有第二条形板4.1,第二条形板4.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隔热板4.4,另一端连接有与第二加热管12抵接的第三导热块4.3,第二条形板4.1处具有第二通孔,第二加热管12处还具有插入第二通孔且与第二加热管12抵接的第四导热块4.5;所述安装基板1处还固定有第二电机安装板和第二轴承安装板,第二电机安装板处安装有第二电机2.1,第二轴承安装板处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电机和第二轴承之间连接有第二丝杆2.3,第二电机安装板和第二轴承安装板之间还连接有光杆2.2,第一条形板3.1和第二条形板4.1之间还具有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连接有第三活动块,第三活动块被第二丝杆和光杆穿过,所述测量单元包括具有空腔的测量容器5,所述测量容器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2,所述测量容器5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另一端具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处固定有第一外筒6.1,第一外筒6.1处插有第一内筒6.2,测量容器5和第一内筒6.2之间具有位于第一外筒内的第一弹簧6.4,第二安装孔处具有第二外筒7.1,第二外筒7.1处插有第二内筒7.2,测量容器5和第二内筒7.2之间具有位于第二外筒7.1内的第二弹簧7.4;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测量单元处于第一状态、中间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中,第一内筒6.2的端部抵接第一导热块3.3,第二内筒7.2的端部抵接第二隔热板4.4;所述中间状态中,第一内筒6.2的端部抵接第二导热块3.5,第二内筒7.2的端部抵接第四导热块4.5;所述第二状态中,第一内筒6.2的端部抵接第一隔热板3.4,第二内筒7.2的端部抵接第三导热块4.3。
所述第一内筒远离第一外筒一端的两侧均具有能够抵接第一条形板滑动的第一凸块,第二内筒远离第二外筒一端的两侧均具有能够抵接第二条形板滑动的第二凸块。所述安装基板1处还固定有第一轴承安装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板处固定有与第一丝杆连接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加热管11和第二加热管12均为碳纤维加热管,且第一加热管11和第二加热管12均为直管。所述第一内筒6.2、第一外筒6.1、第二内筒7.2和第二外筒7.1均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条形板3.1、第二条形板4.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4.2、第一隔热板3.4、第二隔热板4.4均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隔热板3.4与第一加热管11不接触,第二隔热板4.4与第二加热管12不接触。所述第一导热块、第二导热块、第三导热块和第四导热块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能够单独控制。
如图所示,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平行布置,并且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颈椎治疗仪的操作面板连接,可以设置为两种模式,集中发热模式(两个加热管间距较小,靠的比较近)和分散发热模式(两个加热管间距较大,离得比较远),从而整体的颈椎治疗仪的发热区域可改变,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优选地,第一、二加热管的间距只能设定为两个值,较小值对应集中发热模式,较大值对应分散发热模式。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两个加热管的状态进行监控,判断是否出现发热故障(例如加热温度过高,或者损坏过度减少发热的情况),检测时,一般保持在中间状态,正常情况下,第一、二加热管正常发热,第一内筒抵接第二导热块,第二内筒抵接第四导热块,从而热量传递至检测容器内,使得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保持在某个测量范围内。当检测出异常时,检测单元先切换为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中,实际只有第一加热管的热量传递至检测容器内,第二加热管的热量被第二隔热板阻隔,如果第一加热管正常,会使得温度传感器在预想的范围内)对第一加热管是否正常进行检测,接着再切换为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中,实际只有第二加热管的热量传递至检测容器内,第一加热管的热量被第一隔热板阻隔,如果第二加热管正常,会使得温度传感器测量值在预想的范围内)对第二加热管是否正常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哪个加热管损坏。从而控制损坏的加热管断电,只使用正常的加热管。出现损坏的情况,使用者可以重启,看是否正常,如果确实有一个加热管损坏,使用者可以先暂时使用完好的加热管进行理疗,后续在进行维修。
如图所示,由于第一内筒和检测容器之间具有第一弹簧,第二内筒和检测容器之间具有第二弹簧,因此第一、二内筒是可伸缩的,无论两个加热管处于集中发热模式还是分散发热模式,都不影响检测单元的滑动和检测。只是在集热发热模式下和分散发热模式下,温度传感器在第一状态、中间状态和第二状态中预想的测量值范围有区别(理论上,集中发热模式下,由于温度传感器距离第一、二加热管距离更近,从而相对分散发热模式,每个状态下的测量值更高),具体的预想的测量值范围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尽管本发明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5)

1.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安装基板、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所述安装基板处具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处均具有能够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处均具有能够在第二滑槽内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加热管处还连接有第一活动块,第二加热管处还连接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处具有第一螺纹孔,第二活动块处具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安装基板处固定有第一电机安装板,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处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处具有与第一螺纹孔配合的第一丝杆螺纹以及与第二螺纹孔配合的第二丝杆螺纹,第一丝杆螺纹和第二丝杆螺纹的螺向相反;所述第一加热管处通过第一支架连接有第一条形板,第一条形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隔热板,另一端连接有与第一加热管抵接的第一导热块,第一条形板处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加热管处还具有插入第一通孔且与第一加热管抵接的第二导热块;所述第二加热管处通过第二支架连接有第二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隔热板,另一端连接有与第二加热管抵接的第三导热块,第二条形板处具有第二通孔,第二加热管处还具有插入第二通孔且与第二加热管抵接的第四导热块;所述安装基板处还固定有第二电机安装板和第二轴承安装板,第二电机安装板处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轴承安装板处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电机和第二轴承之间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电机安装板和第二轴承安装板之间还连接有光杆,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之间还具有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连接有第三活动块,第三活动块被第二丝杆和光杆穿过,所述测量单元包括具有空腔的测量容器,所述测量容器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测量容器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另一端具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处固定有第一外筒,第一外筒处插有第一内筒,测量容器和第一内筒之间具有位于第一外筒内的第一弹簧,第二安装孔处具有第二外筒,第二外筒处插有第二内筒,测量容器和第二内筒之间具有位于第二外筒内的第二弹簧;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测量单元处于第一状态、中间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中,第一内筒的端部抵接第一导热块,第二内筒的端部抵接第二隔热板;所述中间状态中,第一内筒的端部抵接第二导热块,第二内筒的端部抵接第四导热块;所述第二状态中,第一内筒的端部抵接第一隔热板,第二内筒的端部抵接第三导热块;所述第一内筒远离第一外筒一端的两侧均具有能够抵接第一条形板滑动的第一凸块,第二内筒远离第二外筒一端的两侧均具有能够抵接第二条形板滑动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均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隔热板与第一加热管不接触,第二隔热板与第二加热管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处还固定有第一轴承安装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板处固定有与第一丝杆连接的第一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均为碳纤维加热管,且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均为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第一外筒、第二内筒和第二外筒均由隔热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块、第二导热块、第三导热块和第四导热块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CN202110202984.1A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 Active CN112998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2984.1A CN112998935B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2984.1A CN112998935B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8935A CN112998935A (zh) 2021-06-22
CN112998935B true CN112998935B (zh) 2022-03-18

Family

ID=76408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2984.1A Active CN112998935B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893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2676A (ja) * 2014-11-27 2016-06-02 光洋サーモ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温度検出装置、および、熱処理装置
CN105708614A (zh) * 2016-04-15 2016-06-29 深圳市昌龙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板
CN108645887A (zh) * 2018-04-17 2018-10-12 盐城市华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管发热均匀性的检测装置
CN208026665U (zh) * 2018-04-17 2018-10-30 盐城市华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管发热均匀性的检测装置
CN109588019A (zh) * 2018-12-29 2019-04-05 江苏金丰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循液冷却结构的电机控制器
CN209419876U (zh) * 2018-10-17 2019-09-20 连云港天才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结构碳纤维加热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6922B2 (ja) * 2019-04-26 2023-03-10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熱処理装置、熱処理方法及び成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2676A (ja) * 2014-11-27 2016-06-02 光洋サーモ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温度検出装置、および、熱処理装置
CN105708614A (zh) * 2016-04-15 2016-06-29 深圳市昌龙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板
CN108645887A (zh) * 2018-04-17 2018-10-12 盐城市华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管发热均匀性的检测装置
CN208026665U (zh) * 2018-04-17 2018-10-30 盐城市华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管发热均匀性的检测装置
CN209419876U (zh) * 2018-10-17 2019-09-20 连云港天才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结构碳纤维加热管
CN109588019A (zh) * 2018-12-29 2019-04-05 江苏金丰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循液冷却结构的电机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8935A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3344B (zh) 基于软轴驱动的艾灸治疗自动温控系统
CN112998935B (zh) 一种颈椎治疗仪用碳纤维加热管
CN211634603U (zh) 一种普外科灌肠装置
CN110742801B (zh) 一种通过感应加热的可控热针灸针系统
CN211461207U (zh) 一种可调节式中医艾灸仪
CN212480638U (zh) 一种颈椎治疗仪的能量发生器升降调节机构
CN215536573U (zh) 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
CN209679001U (zh) 俯卧式颈椎按摩仪
CN205094975U (zh) 一种智能化压力可调节式捆绑型穴位点按器
CN114177065A (zh) 针灸的辅助温热装置
CN210903087U (zh) 一种医用超声耦合剂加热涂抹装置
CN209422870U (zh) 一种神经康复科用手部训练设备
CN113662828A (zh) 一种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
CN209172816U (zh) 一种可调节的恒温手术床
CN215194604U (zh) 一种温度可控的输液加热器
TWM411228U (en) Neck correction device
CN219921517U (zh) 一种骨关节损伤治疗仪
CN111631949A (zh) 智能理疗装备控制应用系统
CN219127885U (zh) 心理治疗躺椅
US20150157530A1 (en) Head For A Cold Therapy Apparatus
CN220110078U (zh) 一种热灸明目仪
CN2936280Y (zh) 输液泵
CN218979753U (zh) 针灸多点加热仪
CN2626521Y (zh) 颈椎康复治疗仪
CN219089296U (zh) 一种可调节的膝关节异常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