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7564B -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7564B
CN112997564B CN202180000369.0A CN202180000369A CN112997564B CN 112997564 B CN112997564 B CN 112997564B CN 202180000369 A CN202180000369 A CN 202180000369A CN 112997564 B CN112997564 B CN 112997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wp
switching
source
target
hand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03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7564A (zh
Inventor
牟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177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479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7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7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7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7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由此,终终端设备可以实现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切换方式更为灵活,并且,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较短,可以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Redcap(轻型)终端接收能力受限等原因,其收发带宽在FR(Frequency Range,频率范围)1的情况下只有20MHz,在FR2的情况下只有40MHz。因此网络设备在配置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时,需要给Redcap终端配置小于或者等于其收发带宽大小的BWP。
发明内容
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所述候选值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不同,将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切换时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将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作为切换时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所述源BWP与所述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限定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可选地,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所述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包括:响应于第一触发信息,从所述源BWP切换至所述目标BWP;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二触发信息,从所述目标BWP切换至所述源BWP;其中,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相同或者不同于所述第二触发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BWP承载数据传输信道;所述第一触发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令DCI;所述第二触发信息包括目标触发事件,其中,所述目标触发事件是所述目标BWP承载的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完毕。
可选地,在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之前,在所述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在所述目标BWP上进行所述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进行所述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的发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时延内包含传输时机,在所述传输时机暂停发送或接收所述HARQ-ACK反馈或者所述免调度传输。
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配置终端设备的多个带宽部分BWP,其中,所述多个BWP之中,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基于第一BWP切换方式或第二BWP切换方式,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所述候选值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所述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是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
可选地,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是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所述源BWP与所述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限定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可选地,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触发信息,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BWP切换至所述目标BWP;其中,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相同或者不同于第二触发信息,所述第二触发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目标BWP切换至所述源BWP。
可选地,所述目标BWP承载数据传输信道;所述第一触发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令DCI;所述第二触发信息包括目标触发事件,其中,所述目标触发事件是所述目标BWP承载的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完毕。
可选地,在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之前,在所述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在所述目标BWP上进行所述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进行所述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的接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时延内包含传输时机,在所述传输时机暂停发送或接收所述HARQ-ACK反馈或者所述免调度传输。
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带宽部分切换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切换模块,用于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所述候选值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不同,将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切换时延。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将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作为切换时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所述源BWP与所述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限定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可选地,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第一触发信息,从所述源BWP切换至所述目标BWP;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二触发信息,从所述目标BWP切换至所述源BWP;其中,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相同或者不同于所述第二触发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BWP承载数据传输信道;所述第一触发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令DCI;所述第二触发信息包括目标触发事件,其中,所述目标触发事件是所述目标BWP承载的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完毕。
可选地,在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之前,在所述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在所述目标BWP上进行所述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进行所述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的发送。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暂停模块,用于响应于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时延内包含传输时机,在所述传输时机暂停发送或接收所述HARQ-ACK反馈或者所述免调度传输。
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终端设备的多个带宽部分BWP,其中,所述多个BWP之中,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基于第一BWP切换方式或第二BWP切换方式,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所述候选值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所述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是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
可选地,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是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所述源BWP与所述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限定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可选地,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触发信息,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BWP切换至所述目标BWP;其中,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相同或者不同于第二触发信息,所述第二触发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目标BWP切换至所述源BWP。
可选地,所述目标BWP承载数据传输信道;所述第一触发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令DCI;所述第二触发信息包括目标触发事件,其中,所述目标触发事件是所述目标BWP承载的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完毕。
可选地,在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之前,在所述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在所述目标BWP上进行所述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进行所述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的接收。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暂停模块,用于响应于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时延内包含传输时机,在所述传输时机暂停发送或接收所述HARQ-ACK反馈或者所述免调度传输。
本公开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器及所述存储器连接,配置为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控制所述收发器的无线信号收发,并能够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或者,实现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
本公开第六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或者,实现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
本公开第七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或者,实现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通过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由此,终端设备可以实现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切换方式更为灵活,并且,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较短,可以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部分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实施例。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及“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要素。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具体解释本公开实施例之前,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常用技术词进行介绍:
Reduced capability UE(能力缩减的用户设备):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系统中,为了支持物联网业务而提出了MTC(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机器类通信)、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窄带物联网)两大技术,这两大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低速率、高时延等场景,比如抄表、环境监测等场景。其中,NB-IoT技术目前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为几百kbps(千位每秒),而MTC技术目前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为几Mbps(百万位每秒)。然而,随着物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比如视频监控、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工业传感监测等业务的普及,这些业务通常要求的传输速率为几十Mbps到100Mbps,同时上述业务对时延也具有相对高的要求,因此LTE中的MTC技术和NB-IoT技术很难满足上述业务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开始提出了在5G NR中再设计一种新的用户设备,用以来覆盖这种中端物联网设备的要求。在目前的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标准化中,这种新的终端类型叫做Reducedcapability UE或者简称为NR-lite(精简版新空口)。
同时另一方面,同LTE中的物联网设备类似,基于5G NR-lite终端通常需要满足低造价、低复杂度、一定程度的覆盖增强、功率节省等要求。
其中,覆盖增强:对于Redcap终端而言,由于终端能力的降低,比如接收天线的减少,会带来覆盖损失,因此需要进行覆盖增强。其中,采用重复传输的方式进行覆盖增强,即,将终端的数据重复传输多次。
由于Redcap终端接收能力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其收发带宽在FR1的情况下只有20MHz,在FR2的情况下只有40MHz。因此网络设备在配置BWP时,需要给Redcap终端配置小于或者等于其收发带宽大小的BWP。
然而,由于Redcap终端的收发带宽较小,尤其是在FR1的情况下,在较小的BWP中无法获得较好的频率选择性增益(frequency selective gain)和频率分集增益(frequencydiversity gain)。
并且,终端设备可以配置多个BWP,以获得频率分集增益或频率选择性增益,由于每个BWP的配置参数不同,不同BWP切换之间具有切换时延。作为一种示例,BWP切换时延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μ NR时隙(slot)长度(ms) 中断长度(时隙个数)
0 1 1
1 0.5 1
2 0.25 3
3 0.125 5
其中,切换时延的大小以时隙(slot)为单位,和终端设备的能力有关。μ与SCS(Subcarrier Spacing,子载波间隔)的取值相关。如果BWP切换涉及到SCS的改变,则BWP切换时延可以由切换前SCS与切换后SCS之间较大的时延确定。举例而言,假设切换前BWP的SCS为60KHz(μ=2),切换后BWP的SCS为15KHz(μ=0),由表1可知,μ=2对应的切换时延为0.25ms(毫秒)(对应的中断时隙个数为3个),μ=0对应的切换时延为1ms(对应的中断时隙个数为1个),则此次BWP切换对应的切换时延为1ms。
对于Redcap终端而言,若想要获得频率分集增益或频率选择性增益,只能通过BWP切换来实现,但是BWP切换的切换时延比较长,导致Redcap通信的中断时长较长。此外,在进行BWP切换时,终端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免调度传输(例如configured grant的传输)也会被中断。目前,Redcap终端可以采用一种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在某些场景下,可能无法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其中,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与一个或多个CN(Core Network,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举例而言,终端设备可以为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个人通信业务)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话机、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公开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如图1所示,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具有候选切换方式集,所述候选切换方式集中至少包括第一切换方式和第二切换方式;从该候选切换方式集确定切换方式,以根据该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进行BWP切换的方式是可配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BWP切换的方式可以是基于通信标准确定的,也可以是基于网络侧配置的,还可以是基于预设的切换配置参数确定的。
其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源BWP是指切换前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BWP是指切换后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例如,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称为第一切换时延,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称为第二切换时延,则第一切换时延大于第二切换时延,或第二切换时延小于第一切换时延。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即第一切换时延可以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候选值对应不同的SCS。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即第一切换时延可以如表1所示,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对应的候选值可以为1ms、0.5ms、0.25ms、0.125ms。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不同时,可以将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即,第一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不同,将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
举例而言,当源BWP的SCS为60KHz(μ=2),目标BWP的SCS为15KHz(μ=0),由表1可知,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2对应的候选值,为0.25ms,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0对应的候选值,为1ms,则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可以为1ms。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相同时,可以将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作为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即,第一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相同,将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作为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
举例而言,当源BWP和目标BWP的SCS相同,均为15KHz(μ=0)时,由表1可知,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0对应的候选值,为1ms,则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可以为1ms。再例如,当源BWP和目标BWP的SCS相同,均为60KHz(μ=2)时,由表1可知,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2对应的候选值,为0.25ms,则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可以为0.25ms。
可以理解的是,表1中的每一个元素、每一条对应关系,都是独立存在的;这些元素、对应关系被示例性的列在同一张表格中,但是并不代表表格中的所有元素、对应关系必须根据表格1中所示的同时存在。其中每一个元素的值和每一对应关系,是不依赖于表1中任何其他元素值或对应关系。因此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表1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取值、每一条对应关系,各种都是一个独立的实施例。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即第二切换时延可以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候选值对应不同的SCS。作为一种示例,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即第二切换时延可以如表2所示,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对应的候选值可以为1/14ms、0.5/14ms、0.25/14ms、0.125/14ms。
表2
μ NR符号(symbol)长度(ms) 中断长度(符号个数)
0 1/14 1
1 0.5/14 1
2 0.25/14 2
3 0.125/14 4
其中,第二切换时延对应的候选值的大小以符号(symbol)为单位。
可以理解的是,表2中的每一个元素、每一条对应关系,都是独立存在的;这些元素、对应关系被示例性的列在同一张表格中,但是并不代表表格中的所有元素、对应关系必须根据表格2中所示的同时存在。其中每一个元素的值和每一对应关系,是不依赖于表2中任何其他元素值或对应关系。因此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表2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取值、每一条对应关系,各种都是一个独立的实施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不同时,可以将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即,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不同,将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
举例而言,当源BWP的SCS为60KHz(μ=2),目标BWP的SCS为15KHz(μ=0),由表2可知,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2对应的候选值,为0.25/14ms(对应的中断符号个数为2个),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0对应的候选值,为1/14ms(对应的中断符号个数为1个),则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可以为1/14ms。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相同时,可以将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作为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即,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相同,将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作为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
举例而言,当源BWP和目标BWP的SCS相同,均为15KHz(μ=0)时,由表2可知,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0对应的候选值,为1/14ms,则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可以为1/14ms。再例如,当源BWP和目标BWP的SCS相同,均为60KHz(μ=2)时,由表2可知,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2对应的候选值,为0.25/14ms,则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可以为0.25/14m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BWP,终端设备在同一时刻仅采用一个BWP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当终端设备进行BWP切换时,可以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第二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BWP切换,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触发消息,该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相应的,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触发消息后,可以响应于该第一触发消息,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其中,网络设备以基站为例。基站可以包括多个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小区。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每个小区又可以包含多个TRP(Transmitting receiving point,发送接收点),或者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例如,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基站可以是GSM(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接入)中的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台),也可以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带宽码分多址接入)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演进型(evolutional)Node B(简称eNB或e-NodeB)、5G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中的5G基站(简称gNB),也可以是HeNB(Home evolved Node B,家庭演进基站)、中继节点(relay node)、家庭基站(femto)、微微基站(pico)等,本公开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也可以自行触发BWP切换。举例而言,在由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触发的随机接入的情况下,若当前BWP(即源BWP)没有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则终端设备可以触发切换到目标BWP(例如,目标BWP可以为初始BWP,也可以为候选BWP中的一个BWP)。再例如,在BFR(Beam Failure Recovery,波束失败恢复)触发的随机接入的情况下,若当前BWP(即源BWP)没有PRACH资源,则终端设备可以触发切换到目标BWP(例如,目标BWP可以为初始BWP,也可以为候选BWP中的一个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进行BWP切换时,可以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由此,可以实现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切换方式更为灵活,并且,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较短,可以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通过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由此,终端设备可以实现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切换方式更为灵活,并且,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较短,可以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这些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单独被执行,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被执行,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单独被执行,也可以结合本公开中的任一个实施例或是实施例中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一起被执行,还可以结合相关技术中的任一种技术方案一起被执行。
如图2所示,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源BWP与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
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具有候选切换方式集,所述候选切换方式集中至少包括第一切换方式和第二切换方式;从该候选切换方式集确定切换方式,以根据该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进行BWP切换的方式是可配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BWP切换的方式可以是基于通信标准确定的,也可以是基于网络侧配置的,还可以是基于预设的切换配置参数确定的。
其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中对第一切换方式和第二切换方式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此处不做赘述。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定条件可以为:源BWP和目标BWP的SCS、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定条件可以为:源BWP和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作为一种示例,源BWP所承载的信道可以不同于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例如,源BWP所承载的信道可以少于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比如,源BWP所承载的信道为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目标BWP承载的信道为PDCCH、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或者,源BWP所承载的信道可以多于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比如,源BWP承载的信道为PDCCH、PDSCH,目标BWP承载的信道为PDSCH;或者,源BWP所承载的信道个数可以等于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个数,但各自承载的信道不完全相同,举例而言,源BWP承载的信道为PDCCH,目标BWP承载的信道为PDSCH。
作为另一种示例,源BWP所承载的信号可以不同于目标BWP所承载的信号。例如,源BWP所承载的信号可以少于目标BWP所承载的信号,比如,源BWP支持SSB(SynchronizationSignal/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Block,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传输,目标BWP支持SSB、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传输;或者,源BWP所承载的信号可以多于目标BWP所承载的信号,比如,源BWP支持SSB、CSI-RS传输,目标BWP支持SSB传输;或者,源BWP所承载的信号个数可以等于目标BWP所承载的信号个数,但各自承载的信号不完全相同,比如,源BWP支持SSB传输,目标BWP支持CSI-RS传输。
作为又一种示例,源BWP所承载的信道和信号可以不同于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信号。例如,源BWP和目标BWP中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信号,可以少于源BWP和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信号,比如,源BWP和目标BWP中一个BWP支持PDCCH、PDSCH、SSB、CSI-RS等传输,而源BWP和目标BWP中另一个BWP仅支持PDSCH的传输;或者,源BWP和目标BWP中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个数和信号个数,可以等于源BWP和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个数和信号个数,但各自承载的信道和信号不完全相同,比如,源BWP和目标BWP中一个BWP支持PDCCH、SSB传输,而源BWP和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支持PDSCH、CSI-RS的传输。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定条件可以为: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源BWP和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源BWP与目标BWP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可以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例如,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源BWP与目标BWP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可以少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举例而言,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可以支持PDCCH、PDSCH、SSB、CSI-RS等传输,而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源BWP和目标BWP中可能有一个BWP仅支持PDSCH的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时,在进行BWP切换时,第二切换方式相对于第一切换方式而言,配置持续时间短,可以降低切换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仅以限定条件为一个进行示例,实际应用时,限定条件还可以是上述三种方式的任意两种组合,或者,限定条件还可以同时包括上述三种方式,本公开对此并不作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通过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由此,终端设备可以实现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切换方式更为灵活,并且,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较短,可以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这些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单独被执行,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被执行,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单独被执行,也可以结合本公开中的任一个实施例或是实施例中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一起被执行,还可以结合相关技术中的任一种技术方案一起被执行。
如图3所示,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响应于第一触发信息,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触发消息,该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相应的,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触发消息后,可以响应于该第一触发消息,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采用第一触发方式或第二触发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任一实施例中对第一切换方式和第二切换方式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此处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触发信息可以包括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令),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DCI,指示终端设备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相应的,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DCI后,可以响应于该DCI,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步骤302,响应于第二触发信息,从目标BWP切换至源BWP。
其中,在第二切换方式中,第一触发信息相同或者不同于第二触发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切换方式中,第一触发信息可以与第二触发信息相同,即,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BWP切换,从目标BWP切换至源BWP。比如,第一触发信息和第二触发信息均包括DCI,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DCI,指示终端设备从目标BWP切换至源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切换方式中,第一触发信息可以与第二触发信息不同。例如,目标BWP可以承载数据传输信道,终端设备可以切换至目标BWP上传输数据,当目标BWP承载的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完毕时,可以采用第二切换方式,从目标BWP切换至源BWP。也就是说,第二触发信息可以包括目标触发事件,其中,目标触发事件是目标BWP承载的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完毕。
举例而言,当目标BWP更适合承载数据传输信道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采用第二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上传输数据,数据传输完毕,触发切换回源BWP,即采用第二切换方式,从目标BWP切换至源BWP。
由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触发切换回源BWP,可以提升触发方式或切换方式的灵活性,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1和步骤302可以单独被执行,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被执行。即,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步骤301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但是终端设备并不执行步骤302的从目标BWP切换至源BWP,或是终端设备基于与步骤302不同的其他相关技术来执行从目标BWP切换至源BWP。或,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步骤302的从目标BWP切换至源BWP;但是终端设备并不执行步骤301的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或是终端设备基于与步骤301不同的其他相关技术来执行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通过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由此,终端设备可以实现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切换方式更为灵活,并且,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较短,可以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这些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单独被执行,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被执行,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单独被执行,也可以结合本公开中的任一个实施例或是实施例中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一起被执行,还可以结合相关技术中的任一种技术方案一起被执行。
如图4所示,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采用第二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步骤401可以分别采用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方式实现,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也不再赘述。
步骤402,在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之前,在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则响应于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在目标BWP上进行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进行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的发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二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之前,如果在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或者,如果在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则在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时,可以在目标BWP上进行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进行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的发送。由此,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时延内包含传输时机的情况下,在传输时机暂停发送或接收HARQ-ACK反馈或者免调度传输。其中,传输时机,是指采用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时延内包含HARQ-ACK反馈或者免调度传输占用的传输时隙或符号。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即使存在HARQ-ACK反馈或者免调度传输占用的传输时隙或符号,也不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即可以暂停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可选地,可以在终端设备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后,可以在目标BWP上继续发送或接收HARQ-ACK反馈或者免调度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有候选切换方式集,所述候选切换方式集中至少包括第一切换方式和第二切换方式;从该候选切换方式集确定切换方式,以根据该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通过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由此,终端设备可以实现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切换方式更为灵活,并且,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较短,可以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这些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单独被执行,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被执行,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中。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单独被执行,也可以结合本公开中的任一个实施例或是实施例中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一起被执行,还可以结合相关技术中的任一种技术方案一起被执行。
如图5所示,该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配置终端设备的多个BWP,其中,多个BWP之中,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基于第一BWP切换方式或第二BWP切换方式,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有候选切换方式集,所述候选切换方式集中至少包括第一切换方式和第二切换方式;从该候选切换方式集确定切换方式,以根据该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源BWP是指切换前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BWP是指切换后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例如,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称为第一切换时延,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称为第二切换时延,则第一切换时延大于第二切换时延,或第二切换时延小于第一切换时延。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即第一切换时延可以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候选值对应不同的SCS。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即第一切换时延可以如表1所示,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对应的候选值可以为1ms、0.5ms、0.25ms、0.125ms。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不同时,可以将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即,第一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不同,将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
举例而言,当源BWP的SCS为60KHz(μ=2),目标BWP的SCS为15KHz(μ=0),由表1可知,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2对应的候选值,为0.25ms,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0对应的候选值,为1ms,则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可以为1ms。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相同时,可以将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作为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即,第一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相同,将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作为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
举例而言,当源BWP和目标BWP的SCS相同,均为15KHz(μ=0)时,由表1可知,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0对应的候选值,为1ms,则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可以为1ms。再例如,当源BWP和目标BWP的SCS相同,均为60KHz(μ=2)时,由表1可知,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2对应的候选值,为0.25ms,则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一切换时延可以为0.25ms。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即第二切换时延可以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候选值对应不同的SCS。作为一种示例,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即第二切换时延可以如表2所示,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对应的候选值可以为1/14ms、0.5/14ms、0.25/14ms、0.125/14ms。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不同时,可以将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即,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不同,将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
举例而言,当源BWP的SCS为60KHz(μ=2),目标BWP的SCS为15KHz(μ=0),由表2可知,源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2对应的候选值,为0.25/14ms(对应的中断符号个数为2个),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0对应的候选值,为1/14ms(对应的中断符号个数为1个),则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可以为1/14ms。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相同时,可以将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作为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即,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源BWP的SCS与目标BWP的SCS相同,将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作为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
举例而言,当源BWP和目标BWP的SCS相同,均为15KHz(μ=0)时,由表2可知,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0对应的候选值,为1/14ms,则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可以为1/14ms。再例如,当源BWP和目标BWP的SCS相同,均为60KHz(μ=2)时,由表2可知,源BWP和目标BWP的SCS对应的候选值,即为μ=2对应的候选值,为0.25/14ms,则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第二切换时延可以为0.25/14m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BWP,终端设备在同一时刻仅采用一个BWP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当终端设备进行BWP切换时,可以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第二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BWP切换,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触发消息,该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相应的,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触发消息后,可以响应于该第一触发消息,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也可以自行触发BWP切换。举例而言,在由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触发的随机接入的情况下,若当前BWP(即源BWP)没有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则终端设备可以触发切换到目标BWP(例如,目标BWP可以为初始BWP,也可以为候选BWP中的一个BWP)。再例如,在BFR(Beam Failure Recovery,波束失败恢复)触发的随机接入的情况下,若当前BWP(即源BWP)没有PRACH资源,则终端设备可以触发切换到目标BWP(例如,目标BWP可以为初始BWP,也可以为候选BWP中的一个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进行BWP切换时,可以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由此,可以实现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切换方式更为灵活,并且,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较短,可以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源BWP与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其中,至少一限定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源BWP和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源BWP和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源BWP和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源BWP和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源BWP和目标BWP中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源BWP和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源BWP和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源BWP和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触发信息,第一触发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在第二切换方式中,第一触发信息相同或者不同于第二触发信息,第二触发信息用于触发目标BWP切换至源BWP。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BWP承载数据传输信道;第一触发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令DCI;第二触发信息包括目标触发事件,其中,目标触发事件是目标BWP承载的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完毕。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设备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之前,在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则响应于终端设备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在目标BWP上进行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进行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的接收。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采用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时延内包含传输时机,在传输时机暂停发送或接收HARQ-ACK反馈或者免调度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图1至图4任一实施例中对终端设备执行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中对网络设备执行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做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通过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的多个BWP,其中,多个BWP之中,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基于第一BWP切换方式或第二BWP切换方式,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由此,终端设备可以实现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切换方式更为灵活,并且,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较短,可以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这些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单独被执行,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被执行,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
与上述图1至图4实施例提供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带宽部分切换装置,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带宽部分切换装置与上述图1至图4实施例提供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相对应,因此在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带宽部分切换装置,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部分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
如图6所示,该带宽部分切换装置600可以包括:切换模块601,其中:
切换模块601,用于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可选地,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候选值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该带宽部分切换装置600还可以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不同,将源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和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切换时延。
可选地,该带宽部分切换装置600还可以包括: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将源BWP和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作为切换时延。
可选地,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源BWP与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其中,至少一限定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源BWP和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源BWP和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源BWP和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可选地,源BWP和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源BWP和目标BWP中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源BWP和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源BWP和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源BWP和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切换模块601,具体用于:响应于第一触发信息,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
切换模块601,还用于:响应于第二触发信息,从目标BWP切换至源BWP;其中,在第二切换方式中,第一触发信息相同或者不同于第二触发信息。
可选地,目标BWP承载数据传输信道;第一触发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令DCI;第二触发信息包括目标触发事件,其中,目标触发事件是目标BWP承载的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完毕。
可选地,在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之前,在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
该带宽部分切换装置600还可以包括: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在目标BWP上进行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进行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的发送。
可选地,该带宽部分切换装置600还可以包括:暂停模块,用于响应于采用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时延内包含传输时机,在传输时机暂停发送或接收HARQ-ACK反馈或者免调度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部分切换装置,通过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由此,终端设备可以实现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切换方式更为灵活,并且,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较短,可以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与上述图5实施例提供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带宽部分切换装置,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带宽部分切换装置与上述图5实施例提供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相对应,因此在带宽部分切换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带宽部分切换装置,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部分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中。
如图7所示,该带宽部分切换装置700可以包括:配置模块701,其中:
配置模块701,用于配置终端设备的多个带宽部分BWP,其中,多个BWP之中,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基于第一BWP切换方式或第二BWP切换方式,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可选地,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候选值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是源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和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
可选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是源BWP和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
可选地,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源BWP与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其中,至少一限定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源BWP和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源BWP和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源BWP和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可选地,源BWP和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源BWP和目标BWP中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源BWP和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源BWP和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源BWP和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可选地,该带宽部分切换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触发信息,第一触发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其中,在第二切换方式中,第一触发信息相同或者不同于第二触发信息,第二触发信息用于触发目标BWP切换至源BWP。
可选地,目标BWP承载数据传输信道;第一触发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令DCI;第二触发信息包括目标触发事件,其中,目标触发事件是目标BWP承载的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完毕。
可选地,在终端设备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之前,在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
该带宽部分切换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在目标BWP上进行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进行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的接收。
可选地,该带宽部分切换装置700还可以包括:暂停模块,用于响应于采用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时延内包含传输时机,在传输时机暂停发送或接收HARQ-ACK反馈或者免调度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部分切换装置,通过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的多个BWP,其中,多个BWP之中,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基于第一BWP切换方式或第二BWP切换方式,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由此,终端设备可以实现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进行BWP切换,切换方式更为灵活,并且,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较短,可以满足时延相对较高的业务的需求,提升该方法的适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通信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有处理器运行的可执行程序,其中,处理器运行可执行程序时执行前述方法。
该通信设备可为前述的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
其中,处理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这里,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网络设备或终端。
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例如,如图1至图5的至少其中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前述方法,例如,如图1至图5的至少其中之一。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800的框图。例如,终端设备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用户设备,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终端设备800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终端设备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终端设备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至少一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设备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至少一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唤醒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设备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终端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设备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终端设备800或终端设备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设备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设备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设备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设备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设备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800可以被至少一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图1至图4任一实施例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设备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如图9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9,网络设备900包括处理组件922,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前述应用在所述网络设备的任意方法,例如,如图5所示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
网络设备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926被配置为执行网络设备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950被配置为将网络设备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958。网络设备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4)

1.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所述源BWP与所述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所述至少一限定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所述候选值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不同,将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作为切换时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响应于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将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作为切换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包括:
响应于第一触发信息,从所述源BWP切换至所述目标BWP;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二触发信息,从所述目标BWP切换至所述源BWP;
其中,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相同或者不同于所述第二触发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BWP承载数据传输信道;
所述第一触发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令DCI;
所述第二触发信息包括目标触发事件,其中,所述目标触发事件是所述目标BWP承载的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完毕。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之前,在所述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在所述目标BWP上进行所述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进行所述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的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时延内包含传输时机,在所述传输时机暂停发送或接收所述HARQ-ACK反馈或者所述免调度传输。
11.一种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终端设备的多个带宽部分BWP,其中,所述多个BWP之中,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基于第一BWP切换方式或第二BWP切换方式,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所述源BWP与所述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所述至少一限定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具有多个候选值,多个所述候选值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所述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是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之中的较大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BWP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相同;
所述第二切换方式的切换时延,是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候选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另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包括: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少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触发信息,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BWP切换至所述目标BWP;
其中,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中,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相同或者不同于第二触发信息,所述第二触发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目标BWP切换至所述源BWP。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BWP承载数据传输信道;
所述第一触发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令DCI;
所述第二触发信息包括目标触发事件,其中,所述目标触发事件是所述目标BWP承载的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完毕。
19.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第二切换方式切换之前,在所述源BWP上存在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切换完毕,在所述目标BWP上进行所述未完成的HARQ-ACK反馈或者进行所述未完成的免调度传输的接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采用所述第二切换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时延内包含传输时机,在所述传输时机暂停发送或接收所述HARQ-ACK反馈或者所述免调度传输。
21.一种带宽部分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采用第一切换方式或者第二切换方式,从源带宽部分BWP切换至目标BWP;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所述源BWP与所述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所述至少一限定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22.一种带宽部分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终端设备的多个带宽部分BWP,其中,所述多个BWP之中,从源BWP切换至目标BWP基于第一BWP切换方式或第二BWP切换方式,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比第二切换方式采用的切换时延长;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方式适用的所述源BWP与所述目标BWP满足至少一限定条件;所述至少一限定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的子载波间隔、中心频点和频带宽度中的至少一项配置参数相同;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所述源BWP和所述目标BWP中至少一个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与所述第一切换方式适用的BWP所承载的信道和/或信号不同。
23.一种通信设备,其中,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器及所述存储器连接,配置为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控制所述收发器的无线信号收发,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10或11至20任一项所述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10或11至20任一项所述的带宽部分切换方法。
CN202180000369.0A 2021-02-02 2021-02-02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12997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7761.9A CN116647924A (zh) 2021-02-02 2021-02-02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74924 WO2022165646A1 (zh) 2021-02-02 2021-02-02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7761.9A Division CN116647924A (zh) 2021-02-02 2021-02-02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7564A CN112997564A (zh) 2021-06-18
CN112997564B true CN112997564B (zh) 2023-04-11

Family

ID=763371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0369.0A Active CN112997564B (zh) 2021-02-02 2021-02-02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202310317761.9A Pending CN116647924A (zh) 2021-02-02 2021-02-02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7761.9A Pending CN116647924A (zh) 2021-02-02 2021-02-02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3870A1 (zh)
EP (1) EP4290954A1 (zh)
CN (2) CN112997564B (zh)
WO (1) WO20221656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01191A (zh) * 2021-07-23 2023-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65279A1 (en) * 2021-10-22 2023-04-27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Bandwidth part (bwp) switching for configured grant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WO2023137677A1 (zh) * 2022-01-20 2023-07-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切换bwp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1873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时延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15162A (zh) * 2019-06-28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部分bwp切换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77988A1 (en) * 2018-11-05 2021-12-02 Apple Inc. Mechanisms for bandwidth part (bwp) switching in a new radio (nr) network
CN110536444A (zh) * 2019-04-3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服务节点、用户终端和介质
US11611921B2 (en) * 2019-05-03 2023-03-21 Mediatek Inc.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within different switching delay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1873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时延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15162A (zh) * 2019-06-28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部分bwp切换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4-1802463 On BWP switching delay;Nokia等;《3GPP》;2018022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5646A9 (zh) 2022-11-10
US20240073870A1 (en) 2024-02-29
CN112997564A (zh) 2021-06-18
WO2022165646A1 (zh) 2022-08-11
CN116647924A (zh) 2023-08-25
EP4290954A1 (en) 2023-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7564B (zh)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US2024007383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406378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71969B (zh) 传输资源选择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54943B (zh) 系统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0999526A (zh) 短周期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26893A (zh) 一种sdt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088310A (zh) 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68201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2120649A1 (zh)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US20230283352A1 (en) Beam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408469A1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486162A (zh) 用于寻呼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40098768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WO2023245443A1 (zh) 一种切换监听状态的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45627A1 (zh) 一种传输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40415A1 (zh) 一种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00130A1 (zh) 一种传输上行资源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36434A1 (zh) 一种下行接收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EP4311360A1 (en) Carrier wav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and scheduling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17643027A (zh) 一种传输辅助信息的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36312A (zh) 保护间隔配置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78279A (zh) 一种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65566A (zh) 一种跳频配置方法、跳频配置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941297A (zh) 一种传输唤醒信号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