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5495A - 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5495A
CN112995495A CN201911304243.3A CN201911304243A CN112995495A CN 112995495 A CN112995495 A CN 112995495A CN 201911304243 A CN201911304243 A CN 201911304243A CN 112995495 A CN112995495 A CN 112995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hooting
user image
shooting angl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42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熊德林
陈国丞
常建伟
林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42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54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5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54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调节结构和摄像头;调节结构包括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该方法包括: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用户图像;对用户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根据人脸图像和用户图像,判断摄像头是否对准拍摄目标;若摄像头未对准拍摄目标,确定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根据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和目标拍摄角度信息,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摄像头在竖直方向转动和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直至摄像头对准拍摄目标。该方法在拍摄时,无需用户肢体动作即可自动调整摄像头到合适拍摄角度,以更加全面的捕捉用户图像。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摄像头具有拍摄照片、录制短片以及进行网络视频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随着电视机行业和网络行业的发展,智能电视机技术日趋成熟。摄像头与电视机结合,可以实现视频通话、视频会议、人机交互等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现有电视机配套的摄像头通常固定在电视机上,通过摄像头进行视频或图像采集的范围局限在电视正面的某个夹角范围,因此,当用户未处在夹角范围内时,人在视频或图像画面中的位置很可能处于图像边缘,甚至在视频或图像画面中消失。然而,由于用户移动或身高差异较大等原因,造成摄像头的捕捉范围不能完全适应所有用户或者同一用户的不同需求,经常出现摄像头捕捉用户影像不够全面的情况,影响摄像头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使用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时,无需用户肢体动作即可自动调整摄像头到合适拍摄角度,以更加全面的捕捉用户图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设于所述显示屏上的调节结构和设于所述调节结构上的摄像头;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调节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用户图像;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用户图像,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根据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和目标拍摄角度信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转动和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直至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用户图像;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用户图像,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根据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和目标拍摄角度信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转动和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直至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该方案可以对电视机的摄像头进行调节,以便适应不同用户或同一用户的不同需求,即使用户移动或不同用户身高差异较大等情况下,无需用户肢体动作即可自动调整摄像头到合适拍摄角度,从而更加全面捕捉用户图像,提高了摄像头的使用效果以及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调节结构位于伸出位置;
图2是图1中显示设备另一角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调节结构位于伸入位置;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调节结构位于伸出位置,第一连接架沿第二轴转动一角度;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调节结构位于伸出位置,承载机构绕第一轴转动一角度;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显示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调节结构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承载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摄像头;
20、调节结构;21、承载机构;211、连接体;2111、配合孔部;212、承载座;2121、第一开口;2122、缺口;2123、容置槽;
22、动力机构;23、第一连接架;231、第一连接件;232、第二连接件;233、容纳槽;24、传动机构;
25、第二连接架;251、基座;2511、基座本体;2512、锁固部;252、传动件;2521、传动件本体;2522、齿槽;2523、固设部;2524、弯折部;
26、固定件;261、收容槽;262、敞口;27、驱动机构;281、电路板;282、保护壳;29、导向机构;291、导向部;292、限位部;
30、显示屏;40、麦克风机构;41、麦克风单元;X、第一轴;Y、第二轴。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主要应用于显示设备中。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具有用于显示预览界面的显示屏的电视机、冰箱、电脑、洗衣机等。下面以显示设备为电视机为例进行说明,但该显示设备不限于电视机。该显示设备包括摄像头10、上述调节结构20和显示屏30。调节结构20设于显示屏30上。摄像头10装设于调节结构20上。
请参阅图1至图5,该调节结构20适用于设置有摄像头10的显示装置,该摄像头10的调节结构20能够调节摄像头10的位置,提高摄像头10捕捉影像的效果,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或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电脑、洗衣机、冰箱或电视机等。
请参阅图6至图8,结合图2和图4,其中,调节结构20包括承载机构21、动力机构22、第一连接架23、传动机构24、第二连接架25和固定件26。承载机构21用于承载摄像头10。动力机构22与承载机构21连接。动力机构22设于第一连接架23上。传动机构24与第一连接架23连接。传动机构24设于第二连接架25上。固定件26固定于显示装置上,且固定件26与第二连接架25连接。
其中,动力机构22能够驱动承载机构21运动,以使摄像头10沿第一轴转动;传动机构24能够驱动第一连接架23运动,以使摄像头10沿第二轴转动,第一轴与第二轴相交。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10的调节结构20,应用于显示装置上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通过动力机构22和/或传动机构24驱动摄像头10沿第一轴和/或第二轴转动,从而能够全方位调节摄像头10的位置,提高摄像头10捕捉影像的效果,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或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具体地,第一轴即如图1和图8中的X轴,第二轴即如图1和图8中的Y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二者的夹角为10°、30°、50°、70°、80°、90°以及10°至90°之间任意其他合适角度。示例性地,第一轴与第二轴垂直。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机构21包括连接体211和承载座212。连接体211与动力机构22连接。承载座212设于连接体211的一侧,用于承载摄像头10。
可以理解的,连接体211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为任意合适的形状,例如块状、板状等,在此不作限定。连接体211和承载座21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设置。当连接体211和承载座212分体设置时,二者可以通过卡扣连接、螺丝连接、螺栓连接、胶黏粘结等方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211上设有配合孔部2111,用于与动力结构配合连接。配合孔部21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只要与动力机构22的数量配合即可。示例性地,动力机构22的数量为两个,连接体211上设有两个配合孔部2111。两个动力机构22分别与两个配合孔部2111连接,即其中一个动力机构22与其中一个配合孔部2111连接,另一个动力机构22与另一个配合孔部2111连接,从而使动力机构22与承载机构21传动配合,使得动力机构22能够带动承载机构21沿第一轴转动,从而带动承载机构21上的摄像头10沿第一轴转动。具体地,两个配合孔部2111沿第一轴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座212具有第一开口2121、缺口2122和用于容置至少部分摄像头10的容置槽2123。第一开口2121和缺口2122均与容置槽2123连通。缺口2122设于承载座212的底部。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缺口2122与第一开口2121连通。当需要将摄像头10装设于承载座212上时,摄像头10可以经第一开口2121进入容置槽2123而与承载座212连接,实现摄像头10与承载机构21的固定。在需要更换或维修摄像头10等应用场景下,缺口2122的设置,方便用户或辅助设备从缺口2122中进入容置槽2123,以将摄像头10向第一开口2121的方向推移。摄像头10能够从第一开口2121中取出而脱离容置槽2123,从而拆离摄像头10。
动力机构22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动力结构,例如为齿轮电机传动结构或者齿轮箱,该齿轮箱内设有齿轮和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电机。动力机构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只要能够驱动摄像头10沿第一轴转动即可。动力机构22为齿轮电机传动结构,能够高速地使摄像头10沿第一轴转动至预设位置,且对结构件的劳损程度低,提高产品多次重复使用的能力。
请参阅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架23包括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第一连接件231与传动机构24连接。第二连接件232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31和动力结构。第二连接件23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示例性地,第二连接件232的数量为两个,动力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件23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31的两端,动力机构22安装于第二连接件232的另一端。具体地,两个第二连接件232分别从第一连接件231的两端朝向同一方向弯折延伸而出。每个第二连接件232背离第一连接件231的一端均安装有一个动力机构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31、两个第二连接件232配合形成用于容纳部分承载机构21的容纳槽233。具体地,该容纳槽233的纵截面呈“凵”形,该“凵”形的开口朝向承载机构21,当动力机构22驱动承载机构21运动以带动摄像头10绕第一轴转动时,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使承载机构21具有充分的转动空间,避免第一连接架23干涉承载机构21的运动。此外,上述结构设置也能节省原材料,降低原材料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结构20还包括驱动机构27。驱动机构27设于固定件26上。且驱动机构27与第二连接架25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摄像头10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具体地,调节结构20具有伸入位置和伸出位置。驱动机构27能够驱动第二连接架25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以使调节结构20在伸入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电视机的显示屏30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或视频等信息。当调节结构20位于伸入位置时,摄像头10隐藏于显示屏30的非显示面一侧,此时摄像头10被显示屏30遮挡,保证了用户隐私需求;同时也不会因设置摄像头10对电视机的整体外观造型和美观造成影响。当调节结构20位于伸出位置时,摄像头10位于电视机的显示屏30的上方,此时,摄像头10不会被电视机的显示屏30遮挡,能够进行正常的拍摄、录制或摄像等工作。
驱动机构27可以为任意合适的驱动结构,例如为齿轮电机传动结构。驱动机构27构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只要能够驱动摄像头10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即可。驱动机构27为齿轮电机传动结构,能够高速地使摄像头10沿第二轴转动至预设位置,且对结构件的劳损程度低,提高产品多次重复使用的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结构20还包括电路板281。摄像头10与电路板281电连接。电路板281与电视机电连接。电路板281与第二连接架25固定连接。电路板281与第二连接架25固定连接,二者可以通过卡扣、螺丝、螺栓、粘合剂等实现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架25包括基座251和传动件252。传动机构24设于基座251上。传动件252与基座251固定连接,且传动件252与驱动机构27传动连接。具体地,基座251与传动件252相交设置,即基座251与传动件252非平行设置。示例性地,基座251沿与第一轴平行的方向延伸,传动件252沿与第二轴平行的方向延伸。即基座251沿水平方向延伸,传动件252沿竖直方向延伸。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传动件252与电路板281固定连接,以将电路板281固定于第二连接架25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251包括基座本体2511和锁固部2512。基座本体251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传动件252。传动机构24设于基座本体2511上。锁固部2512与基座本体2511连接,并与基座本体2511相交设置,用于与电路板281固定连接,以使电路板281能够进一步稳固地固定于第二连接架25上。可选地,锁固部2512与基座本体2511垂直,以更好地与电路板281贴合固定。可选地,基座本体2511沿水平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252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齿形传送带。具体地,传动件252包括传动件本体2521和多个齿槽2522。传动件本体2521与基座本体2511连接,并与基座本体2511相交设置。多个齿槽252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传动件本体2521上,用于与驱动机构27啮合传动。具体地,传动件本体2521沿竖直方向延伸。多个齿槽2522设于传动件本体2521背离摄像头10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7的数量为两个。传动件252的数量为两个,基座25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传动件252。两个传动件252的设置能够使第二连接架25更加平稳地沿竖直方向运动。其中一个驱动机构27与其中一个传动件252传动配合,另一个驱动机构27与另一个传动件252传动配合,提高摄像头10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稳定性;此外,也能够极大程度上抵消重力和材料应力造成的齿轮间的咬合误差,从而提高摄像头10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精准度。具体地,两个传动件252间隔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本体2521上设有固设部2523,用于实现电路板281与传动件252的固定连接。固设部2523可以固设孔,螺丝等固设件穿设固设孔和电路板281,以将电路板281和传动件252锁紧固定。当然,固设部2523也可以是卡扣等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26上设有收容槽261和与收容槽261连通的敞口262。驱动机构27能够驱动第二连接架25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承载机构21收容于收容槽261内或脱离收容槽261。具体地,在驱动机构27的驱动下,第二连接架25能够经敞口262进入收容槽261,从而将摄像头10隐藏于显示屏30的非显示面所在侧;此外,第二连接架25也能经敞口262脱离收容槽261,从而使摄像头10位于显示屏30的上方,实现正常的拍摄、录像或摄像等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结构20还包括导向机构29。导向机构29设于固定件26上,用于导向第二连接架25沿竖直方向的运动,避免第二连接架25偏离竖直方向运动,从而提高摄像头10位置的调节精度。具体地,导向机构29包括导向部291和限位部292。导向部291通过限位部292与固定件26连接。具体地,限位部292连接于固定件26。导向部291穿设基座本体2511,且导向部291的一端连接于限位部292。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部292的周向尺寸大于导向部291的周向尺寸。如此,当第二连接架25在导向部291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至限位部292处时,限位部292可以对第二连接架25进行限位。具体地,当第二连接架25沿竖直方向运动至一定行程后,基座本体2511与限位部292抵接时,限位部292能够限制基座本体2511的进一步下移。导向部291和限位部29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例如均设计为柱状,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部29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为任意合适的数量,例如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示例性地,导向部29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部291沿基座25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以提高导向机构29的导向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7包括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传动件本体2521传动配合。传动件252还包括弯折部2524。该弯折部2524从传动件本体2521的下端朝向背离基座251的一侧弯折延伸设置。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驱动第二连接架25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摄像头10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当第二连接架25在导向部291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至传动齿轮处时,传动齿轮与弯折部2524抵接可以限制第二连接架25进一步向上移动,从而对第二连接架25进行限位。如此,驱动机构27工作时,第二连接架25能够在限位部292和传动齿轮之间往复移动,实现摄像头10被显示屏30遮挡,或者使摄像头10位于电视机的显示屏30的上方而进行正常的拍摄、录制或摄像等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结构20还包括保护壳282,保护壳282设于电路板281邻近电视机的显示屏30的一侧,用于保护摄像头10和电路板281。当调节结构20位于伸出位置时,摄像头10位于电视机的显示屏30的上方,此时,保护壳282能够保护摄像头10和电路板281,而且不会因设置摄像头10和电路板281裸露而影响美观。当调节结构20位于伸入位置时,保护壳282位于电路板281和显示屏30之间,电路板281位于保护壳282于固定件26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282与摄像头10相对设置的部分为透明,保护壳282的其他部分为非透明,从而既能够保证摄像头10能够正常拍摄、摄影或录像等,又能够遮挡电路板281,避免电路板281或电路板281上的元器件影响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282背离电路板281的表面以逐渐靠近电路板281的方式从中部向两侧延伸,既保证摄像头10能够正常拍摄、摄影或录像等,又能够减轻保护壳282的重量。
可以理解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至少一个上述动力机构22、传动机构24和驱动机构27,即动力机构22、传动机构24和驱动机构27可以只存在其中一者、其中两者或者三者同时存在。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还包括麦克风机构40,麦克风机构40设于电路板28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麦克风机构40包括多个麦克风单元41,多个麦克风单元41呈阵列设置在电路板281上。
示例性地,上述动力机构22也可以省略,承载机构21与第一连接架23固定连接。承载机构21可相对第一连接支架不动,即摄像头10可不沿着第一轴转动。具体地,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摄像头10的调节结构20,用于显示装置,调节结构20包括:承载机构21,用于承载摄像头10;第一连接架23,与承载机构21连接;传动机构24,与第一连接架23连接,用于驱动摄像头10沿预设转轴转动;第二连接架25,传动机构24设于第二连接架25上;驱动机构27,与第二连接架25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摄像头10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固定件26,固定于显示装置,且驱动机构27设于固定件26上。其中,预设转轴即为上述第二轴。
上述调节结构20能够通过传动机构24驱动摄像头10沿第二轴转动,从而调节摄像头10的位置,提高摄像头10捕捉影像的效果,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或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驱动机构27能够驱动第二连接架25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以使调节结构20在伸入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电视机的显示屏30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或视频等信息。当调节结构20位于伸入位置时,摄像头10隐藏于显示屏30的非显示面一侧,此时摄像头10被显示屏30遮挡,保证了用户隐私需求;同时也不会因设置摄像头10对电视机的整体外观造型和美观造成影响。当调节结构20位于伸出位置时,摄像头10位于电视机的显示屏30的上方,此时,摄像头10不会被电视机的显示屏30遮挡,能够进行正常的拍摄、录制或摄像等工作。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承载机构21与第一连接架2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设置。当二者分体设置时,二者可以通过螺丝连接、螺栓连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实现固定。
示例性地,上述传动机构24和驱动机构27也可以同时省略,第二连接架25与第一连接架23固定连接。此时,第一连接架23相对第二连接架25不动,即摄像头10不沿着第二轴转动。第二连接架25相对电视机不动,第二连接架25与固定件26固定连接。摄像头10位于电视机的显示屏30的上方,摄像头10不会被电视机的显示屏30遮挡,能够进行正常的拍摄、录制或摄像等工作。具体地,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摄像头10的调节结构20,用于显示装置,调节结构20包括:承载机构21,用于承载摄像头10;动力机构22,与承载机构21连接,用于驱动摄像头10沿第一轴转动;第一连接架23,动力机构22设于第一连接架23上;第二连接架25,与第一连接架23连接;固定件26,固定于显示装置,与第二连接架25连接。
上述调节结构20,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通过动力机构22驱动摄像头10沿第一轴转动,从而能够调节摄像头10的位置,提高摄像头10捕捉影像的效果,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或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架23与第二连接架25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设置。当二者分体设置时,二者可以通过螺丝连接、螺栓连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实现固定。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架25与固定件26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设置。当二者分体设置时,二者可以通过螺丝连接、螺栓连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实现固定。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摄像头调节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1至S105等,具体可以如下:
S101、获取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用户图像。
具体地,在通过电视机建立视频通话连接时,获取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用户图像。其中,该摄像头即为上述设置于调节结构上的摄像头。所述用户图像可以为摄像头采集的电视机前方周边区域人物图像,周边区域人物一般为电视机的用户,人物图像传送给显示屏,从而使电视机获取该摄像头采集的用户图像。
S102、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
所述拍摄目标是指电视机的用户,亦即拍摄人体目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具体包括:将所述用户图像输入预先训练好的人脸识别模型,以输出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
其中,预先训练好的人脸识别模型可以是基于大量人脸样本图像对原始神经网络进行模型训练所得到。原始神经网络可以为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s)、循环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长短期记忆(LSTM,Long/short term memory)网络、YOLO9000网络、AlexNet网络或VGGNet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在获取用户图像后,还需对用户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操作以改变所述用户图像的图像参数。具体地,在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之前,还包括: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其中,图像处理操作包括:尺寸调整、裁剪处理、旋转处理和图像算法处理等等。图像算法处理包括:调整色温算法、调整曝光算法等。通过这些图像处理操作可以使得目标图像更贴近真实拍摄的图片。相应地,图片参数包括尺寸信息、像素大小、对比度、清晰度和自然饱和度等。
S103、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用户图像,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具体地,在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后,基于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用户图像,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则执行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并确定所述摄像头的目标拍摄角度信息的步骤。若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则保持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不变,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用户图像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用户图像,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与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相同,判定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与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不相同,判定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其中,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可以是在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过程中获取的,即在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的过程中,也获得该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和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也可以是在步骤S102之后,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的轮廓尺寸获取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并根据所述用户图像的轮廓尺寸获取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
示例性的,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x1,y1)为拍摄目标的两个眼部区域的中点坐标,x1为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横坐标,y1为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纵坐标。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x2,y2)为所述用户图像对角线的交点,x2为用户图像的中心点横坐标,y2为用户图像的中心点纵坐标。若x2与x1相同,以及y2与y1相同,则判定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x2与x1不同,或者y2与y1不同,则判定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是否满足预设对准条件,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满足预设对准条件,判定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与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不满足预设对准条件,判定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预设对准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例如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与用户图像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定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与用户图像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定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预设距离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计。
S104、若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
在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后,若判定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则可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和所述摄像头的目标拍摄角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具体包括:计算所述拍摄目标在所述用户图像中的面积;根据所述面积,确定所述拍摄目标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用户图像中拍摄目标的轮廓面积,将该轮廓面积作为所述拍摄目标在所述用户图像中的面积。其中,获取轮廓面积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例如将用户图像输入预先训练好的人体轮廓识别模型以输出所述拍摄目标在所述用户图像中的面积,又如以所述用户图像中人体的肩部宽度作为拍摄目标的宽度,以所述用户图像中等。所述根据所述面积,确定所述拍摄目标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面积对应的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是指所述拍摄目标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记录有在不同拍摄距离下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样本人体在所拍摄的用户图像中的面积。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所述拍摄目标在所述用户图像中的面积包括:获取所述拍摄目标的人脸区域在所述用户图像中的面积。其中,获取所述拍摄目标的人脸区域在所述用户图像中的面积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例如在前述人脸识别过程中即可输出所述拍摄目标的人脸区域在所述用户图像中的面积,即在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过程中,也获得了所述拍摄目标的人脸区域在所述用户图像中的面积。所述根据所述面积,确定所述拍摄目标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面积对应的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是指所述拍摄目标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记录有在不同拍摄距离下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样本人体的人脸区域在所拍摄的用户图像中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第一相对方位和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的第二相对方位;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拍摄角度;根据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的所述第二拍摄角度;将所述第一相对方位、所述第二相对方位、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拍摄角度作为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
示例性的,若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为(0,0),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为(1,-2),则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第一相对方位为“位于右方”,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的第二相对方位为“位于下方”。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计算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与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计算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具体地,拍摄目标与所述摄像头的连接线,以及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与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的连接线呈正交设置,即两连接线的夹角为90度,因而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可以计算出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拍摄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和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对应的第二拍摄角度。该第二拍摄角度为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的拍摄角度。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中记录有所述摄像头拍摄样本人体在不同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和相同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下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的拍摄角度。
S105、根据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和目标拍摄角度信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转动和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直至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具体地,目标拍摄角度信息包括在所述水平方向的第一目标拍摄角度和在竖直方向的第二目标拍摄角度。第一目标拍摄角度和第二目标拍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目标拍摄角度为所述摄像头对准样本人体的人脸区域拍摄时,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所述第二目标拍摄角度为所述摄像头对准样本人体的人脸区域拍摄时,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的拍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转动是指动力机构22驱动承载机构21运动,以使摄像头10沿上述第一轴转动。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是指传动机构24驱动第一连接架23运动,以使摄像头10沿上述第二轴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和目标拍摄角度信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转动和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根据所述第二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拍摄角度,计算第一拍摄偏移角度;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架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拍摄偏移角度,以使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拍摄偏移角度。
例如,将第一拍摄角度与第一目标拍摄角度作差,所得的差值即为第一拍摄偏移角度。若所述第一拍摄偏移角度为20度,其大于0度,则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架在水平方向向左转动20度,从而使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向左转动20度。若所述第一拍摄偏移角度为-20度,其小于0度,则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架在水平方向向右转动20度,从而使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向右转动20度。若所述第一拍摄偏移角度等于0度,则所述传动机构停止驱动第一连接架运动,从而使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的位置保持不变。
又如,将第一拍摄角度与第一目标拍摄角度作差,所得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第一拍摄偏移角度。则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第一相对方位为“位于右方”,确定第一移动方向为向左移动。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架在水平方向向左转动所述第一拍摄偏移角度,从而使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拍摄偏移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转动,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拍摄角度,计算第二拍摄偏移角度;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拍摄偏移角度,以使所述摄像头沿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拍摄偏移角度。
例如,将第二拍摄角度与第二目标拍摄角度作差,所得的差值即为第二拍摄偏移角度。若所述第二拍摄偏移角度为30度,其大于0度,则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在竖直方向向下转动,从而使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向下转动30度,即摄像头沿第二轴向外做翻转运动。若所述第二拍摄偏移角度为-30度,其小于0度,则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在竖直方向向上转动,从而使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向上转动30度,即摄像头沿第二轴向里做翻转运动。若所述第二拍摄偏移角度等于0度,则所述动力机构停止驱动所述承载机构运动,从而使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保持不变。
又如,将第二拍摄角度与第二目标拍摄角度作差,所得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第二拍摄偏移角度。则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第二相对方位为“位于下方”,确定第二移动方向为向上移动。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在竖直方向向上转动,从而使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向上转动第二拍摄偏移角度,即摄像头沿第二轴向里翻转第二拍摄偏移角度。
例如,某室内的电视机T,使用者包括用户A和用户B。用户A,女性,身高160cm。用户B,男性,身高185cm。
当用户B使用该电视机T进行视频通话结束后,用户A欲使用该电视机T进行视频通话,此时若摄像头不动,则用户A在视频画面中的位置很可能处于图像边缘,甚至在视频画面中消失,摄像头不能全面捕捉用户A的影像,从而影响摄像头的使用效果和用户的体验度。此时,通过上述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能够调节摄像头转动至摄像头对准用户A,无需用户肢体动作即可自动调整摄像头到合适拍摄角度,以更加全面的捕捉用户图像。
请参阅图14和图15,当用户A在使用电视机T进行视频通话过程中从位置E(请参阅图14)移动至位置F(请参阅图15)时,若摄像头不动,则位于位置F处的用户A在视频画面中的位置很可能处于图像边缘,甚至在视频画面中消失,摄像头不能全面捕捉用户A的影像,从而影响摄像头的使用效果和用户的体验度。此时,通过上述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能够调节摄像头转动至摄像头对准处于位置F处的用户A,用户A可在一定区域内自由移动,且不影响摄像头全面捕捉用户图像,无需用户肢体动作即可自动调整摄像头到合适拍摄角度。
可以理解地,当用户图像包括多个用户时,其中一个用户移动,摄像头不进行调整。当用户图像包括多个用户时,摄像头的移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可以获取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用户图像;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用户图像,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根据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和目标拍摄角度信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转动和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直至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该方案可以对电视机的摄像头进行调节,以便适应不同用户或同一用户的不同需求,即使用户移动或不同用户身高差异较大等情况下,无需用户肢体动作即可自动调整摄像头到合适拍摄角度,从而更加全面捕捉用户图像,提高了摄像头的使用效果以及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如图16所示,该显示设备300可以包括通过系统总线301连接的处理器302、存储器303和通信接口304,其中,存储器303可以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
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
处理器3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303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
该通信接口304用于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显示设备300的限定,具体的显示设备300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应当理解的是,该总线301比如为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存储器303可以是Flash芯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盘、光盘、U盘或移动硬盘等,处理器3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302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设于所述显示屏上的调节结构和设于所述调节结构上的摄像头;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处理器302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3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用户图像;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用户图像,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根据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和目标拍摄角度信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转动和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直至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用户图像,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时,处理器302用于执行: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与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相同,判定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若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与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不相同,判定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时,处理器302用于执行:计算所述拍摄目标在所述用户图像中的面积;根据所述面积,确定所述拍摄目标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包括在水平方向的第一拍摄角度和在竖直方向的第二拍摄角度。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时,处理器302还用于执行:根据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第一相对方位和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的第二相对方位;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拍摄角度;根据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的所述第二拍摄角度;将所述第一相对方位、所述第二相对方位、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拍摄角度作为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拍摄角度时,处理器302用于执行:根据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人脸区域在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计算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与所述用户图像中的人脸区域的中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计算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拍摄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包括在水平方向的第一拍摄角度和在竖直方向的第二拍摄角度,所述目标拍摄角度信息包括在所述水平方向的第一目标拍摄角度和在竖直方向的第二目标拍摄角度。在所述根据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和目标拍摄角度信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转动和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时,处理器302用于执行:根据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根据所述第二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架,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架连接。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时,处理器302用于执行:根据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拍摄角度,计算第一拍摄偏移角度;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架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拍摄偏移角度,以使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拍摄偏移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摄像头的承载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承载机构连接。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转动时,处理器302用于执行:根据所述第二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拍摄角度,计算第二拍摄偏移角度;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拍摄偏移角度,以使所述摄像头沿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拍摄偏移角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设备可以对电视机的摄像头进行调节,以便适应不同用户或同一用户的不同需求,即使用户移动或不同用户身高差异较大等情况下,无需用户肢体动作即可自动调整摄像头到合适拍摄角度,从而更加全面捕捉用户图像,提高了摄像头的使用效果以及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显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显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显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由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设于所述显示屏上的调节结构和设于所述调节结构上的摄像头;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用户图像;
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拍摄目标的人脸图像;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用户图像,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若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
根据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和目标拍摄角度信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转动和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直至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用户图像,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包括: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判断所述摄像头是否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若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与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相同,判定所述摄像头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若所述人脸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与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不相同,判定所述摄像头未对准所述拍摄目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包括:
计算所述拍摄目标在所述用户图像中的面积;
根据所述面积,确定所述拍摄目标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第一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包括在水平方向的第一拍摄角度和在竖直方向的第二拍摄角度;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第一相对方位和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的第二相对方位;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拍摄角度;
根据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的所述第二拍摄角度;
将所述第一相对方位、所述第二相对方位、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拍摄角度作为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以及所述人脸区域在所述用户图像中人脸区域的中心点坐标,计算所述用户图像的中心点与所述用户图像中的人脸区域的中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计算所述摄像头在所述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一拍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包括在水平方向的第一拍摄角度和在竖直方向的第二拍摄角度,所述目标拍摄角度信息包括在所述水平方向的第一目标拍摄角度和在竖直方向的第二目标拍摄角度;所述根据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信息和目标拍摄角度信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竖直方向转动和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
根据所述第二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架,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架连接;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拍摄角度,计算第一拍摄偏移角度;
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架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拍摄偏移角度,以使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拍摄偏移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摄像头的承载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承载机构连接;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拍摄角度,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竖直方向转动,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拍摄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拍摄角度,计算第二拍摄偏移角度;
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拍摄偏移角度,以使所述摄像头沿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拍摄偏移角度。
9.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
CN201911304243.3A 2019-12-17 2019-12-17 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9954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4243.3A CN112995495A (zh) 2019-12-17 2019-12-17 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4243.3A CN112995495A (zh) 2019-12-17 2019-12-17 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5495A true CN112995495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4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4243.3A Pending CN112995495A (zh) 2019-12-17 2019-12-17 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549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9501A (ja) * 1997-09-30 1999-04-23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リモコン雲台制御装置
CN103491302A (zh) * 2013-09-18 2014-01-01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视摄像头调整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3466900U (zh) * 2013-09-18 2014-03-05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视摄像头调整控制系统
CN104169842A (zh) * 2012-03-12 2014-11-26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用于控制视频界面的方法、用于操作视频界面的方法、面部朝向检测器以及视频会议服务器
CN105979364A (zh) * 2015-12-01 2016-09-28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视的用户数据区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9501A (ja) * 1997-09-30 1999-04-23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リモコン雲台制御装置
CN104169842A (zh) * 2012-03-12 2014-11-26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用于控制视频界面的方法、用于操作视频界面的方法、面部朝向检测器以及视频会议服务器
CN103491302A (zh) * 2013-09-18 2014-01-01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视摄像头调整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3466900U (zh) * 2013-09-18 2014-03-05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视摄像头调整控制系统
CN105979364A (zh) * 2015-12-01 2016-09-28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视的用户数据区分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9821B2 (en) Stereo image genera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method
JP6263623B2 (ja) 画像生成方法及びデュアルレンズ装置
CN108886611B (zh) 全景立体视频系统的拼接方法和装置
US98706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using a first image and a second image
US201602951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noramic imaging
US20050104848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US20160065862A1 (en) Image Enhancement Based on Combin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Camera
CN111345029B (zh) 一种目标追踪方法、装置、可移动平台及存储介质
US9451179B2 (en) Automatic image alignment in video conferencing
US2014020408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distortion processing
US9613404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586249B1 (ko) 광 시야각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4339102B (zh) 一种录像方法及设备
CN105637852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721739B (zh) 屏幕影像画面防抖系统及方法
WO2021098070A1 (zh) 终端镜面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657624B2 (en) Image synthesis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images taken by cameras on opposite sides and smart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0933297A (zh) 智能摄影系统的摄影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GB2525000A (en) Structured light generation and processing on a mobile device
CN112995495A (zh) 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45618B (zh) 3d识别装置及方法
US11636708B2 (en) Face detection in spherical images
CN109978761B (zh) 一种生成全景图片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67464A (zh) 图像输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40029386A1 (en) Video st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