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5026A -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5026A
CN112995026A CN201911284848.0A CN201911284848A CN112995026A CN 112995026 A CN112995026 A CN 112995026A CN 201911284848 A CN201911284848 A CN 201911284848A CN 112995026 A CN112995026 A CN 112995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value
forwarding
state tabl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48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学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2848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50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3139 priority patent/WO20211151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5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50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6Deflection routing, e.g. hot-potato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认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若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无效值,则确认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第一无效值指示第一路径发生故障;若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无效值,则通过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发送数据,第二无效值指示第二路径发生故障,第二路径为第一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均为第二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一路径、第二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均为分段路由‑流量工程SR‑TE隧道的标签转发路径LSP。

Description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例如涉及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是基于源路由理念而设计的在网络上转发数据包的一种协议,能够在入口节点通过指定一组有序的指令列表来控制数据的实时快速转发,被广泛使用在当前的通信系统中。随着对通信系统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保证SR隧道的稳定性成为当前的重点讨论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对链路的多级电信级性能保护,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时效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保护方法,包括:
确认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
若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无效值,则确认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第一无效值指示第一路径发生故障;
若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无效值,则通过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发送数据,第二无效值指示第二路径发生故障,第二路径为第一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均为第二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一路径、第二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均为分段路由-流量工程SR-TE隧道的标签转发路径LSP。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保护装置,包括:确认模块和发送模块;
确认模块,设置为确认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若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无效值,则确认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第一无效值指示第一路径发生故障;
发送模块,设置为若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无效值,则通过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发送数据,第二无效值指示第二路径发生故障,第二路径为第一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均为第二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一路径、第二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均为分段路由-流量工程SR-TE隧道的标签转发路径LSP。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入口节点,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关于本申请的以上实施例和其他方面以及其实现方式,在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提供更多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TE隧道数据转发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TE主路径和备份路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保护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3所示链路组网的链路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图3所示链路组网的链路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组网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入口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Generation,5G)中,承载网需要提供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传输通道,使用SR转发技术可以降低网络连接的复杂度,使得业务路径更易维护,能支撑5G网路海量连接下的灵活调度。其中,SR转发技术作为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SDN)部署的必备技术之一被广泛的运营商应用。
分段路由-流量工程(Segment Routing-Traffic Engineering,SR-TE)隧道是使用SR作为控制协议的一种新型TE隧道技术。SR-TE是指基于TE的约束属性,利用SR协议创建的隧道。控制器负责计算隧道的转发路径,并将与路径严格对应的标签栈下发给转发器。在SR-TE隧道的入口节点上,转发器根据标签栈,即可控制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TE隧道数据转发示意图。如图1所示,入口节点为节点0,出口节点为节点5,节点1、节点2、节点3和节点4为中间节点。控制器计算得出的转发路径为(30001,30102,30204,30405),其中,3为该隧道的前缀,1.1.1.5为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30001代表数据从节点0发送到节点1,30102代表数据从节点1发送到节点2,30204代表数据从节点2发送到节点4,30405代表数据从节点4发送到节点5。转发路径由控制器按需严格制定,通过合理规划业务分配不同传输通道,实现带宽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网路连接的简化管理。
在SR网络中,通常会为重要业务配置一条具有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证的使用SR-TE技术的路径(简称主路径),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业务的稳定性,也会额外配置一条热备份的静态保护路径(Hot-Standy)(简称备份路径)。当检测到主路径发生故障时,业务能快速切换到备份路径,保证业务不中断。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TE主路径和备份路径示意图。入口节点为节点0,出口节点为节点2,节点1、节点3、节点4和节点5为中间节点,如图2所示,主路径为由节点0-节点1-节点2的路径,备份路径为由节点0-节点3-节点4-节点5-节点2的路径。当主路径和备份路径均发生故障时(如图2所示,节点0-节点1的链路故障,节点4-节点5的链路故障),为了保证数据仍然可以传输,现有的技术是通过上层协议(即控制器)计算逃生路径(也称为动态路径)(如图2中虚线所标注的路径)来实现业务流量的快速恢复,避免多点故障(也称为双断纤故障)。然而,上层协议计算逃生路径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远远达不到运营商要求的电信级保护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包括但不限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Generation,5G)),该网络的网络架构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例如UDM设备)、网络侧设备(例如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基站,传输节点,接入节点(AP,Access Point),中继,节点B(Node B,NB),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型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等)和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设备数据卡,中继(relay),移动设备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运行于上述网络架构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对链路的多级电信级性能保护,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时效性。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链路保护方法的运行环境并不限于上述网络架构。
本申请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申请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申请下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执行,各个实施例之间也可以相互结合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下面,对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及其技术效果进行描述。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保护组示意图。如图3所示,链路组网包括至少四条路径,图3中以四条路径为例,该四条路径分别为第一路径、第二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其中,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构成第一保护组1,第二路径为第一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二路径和第三路径、第四路径构成第二保护组2,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均为第二路径的备份路径。可选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还可以构成第二保护组3,第四路径为第三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一保护组1的数据承载优先级高于第二保护组2的数据承载优先级,第二保护组2的数据承载优先级高于第三保护组3的数据承载优先级。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3所示链路组网的链路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入口节点,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确认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
数据通过SR-TE隧道发送默认走第一保护组1,入口节点首先需要确认当前数据是在第一路径上发送,还是在第二路径上发送。即入口节点确认第一保护组1的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当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有效值时,第一有效值指示第一路径未发生故障,数据默认在第一路径上发送;当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无效值时,第一无效值指示第一路径发生故障,数据默认在第二路径上发送。通常,第一路径为主路径,第二路径为备份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默认为第一有效值,入口节点可以根据快速链路检测技术对第一路径进行检测;若第一路径发生故障,则将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从第一有效值切换至第一无效值。第一有效值通常取0,即第一有效值为0时,代表第一路径未发生故障;第一无效值通常取1,即第一无效值为1时,代表第一路径发生故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有效值和第一无效值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也可以设置第一有效值取1,即第一有效值为1时,代表第一路径未发生故障;第一无效值取0,即第一无效值为0时,代表第一路径发生故障。
在一实施例中,快速链路检测技术可以但不限于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Forwarding Detection,BFD)技术或者无缝双向转发检测(Seamless BidirectionalForwarding Detection,SBFD)技术,如标签转发路径-双向转发检测(Label SwitchingPath-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LSP-BFD)技术或者流量工程-双向转发检测(Traffic Engineering-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TE-BFD)技术。
具体的,LSP-BFD技术可以用于检测LSP路径是否发生故障。LSP-BFD技术是通过周期性发送检测报文,如果在发送该检测报文一定次数后,仍没有接收到该检测报文的回复消息,就认为该检测路径存在故障。TE-BFD技术可以用于检测TE路径是否发生故障。TE-BFD技术可以包括BFD for TE Tunnel和BFD for TE CR-LSP两种方式,具体来说,BFD对两个系统间的、同一路径上的一种数据协议(data protocol)的连通性进行检测,这条路径可以是物理链路或逻辑链路,其中包括TE隧道。
SBFD技术是BFD技术的一种简化机制,SBFD简化了BFD的状态机,缩短了协商时间,提高了整个网络的灵活性,能够支撑SR隧道检测。SBFD技术应用到SR场景检测时,主要有SBFD for SR LSP和SBFD for SR-TE LSP两种场景。在SBFD检测SR场景,SBFD发起端到反射端路径走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标签转发,反射端向发起端回程路径走多跳IP路径。
S120、若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无效值,则确认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第一无效值指示第一路径发生故障。
在第一路径发生故障后,走第二保护组2,入口节点需要确认当前数据是在第二路径上发送,还是在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上发送。即入口节点确认第二保护组2的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当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有效值时,第二有效值指示第二路径未发生故障,数据默认在第二路径上发送;当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无效值时,第二无效值指示第二路径发生故障,数据默认在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上发送。通常,第二路径为备份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为备份路径的备份路径(为了便于区分,后文称为子备份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默认为第二有效值,入口节点可以根据快速链路检测技术对第二路径进行检测;若第二路径发生故障,则将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从第二有效值切换至第二无效值。第二有效值通常取0,即第二有效值为0时,代表第二路径未发生故障;第二无效值通常取1,即第二无效值为1时,代表第二路径发生故障。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有效值和第二无效值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也可以设置第二有效值取1,即第二有效值为1时,代表第二路径未发生故障;第二无效值取0,即第二无效值为0时,代表第二路径发生故障。
S130、若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无效值,则通过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发送数据,第二无效值指示第二路径发生故障,第二路径为第一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均为第二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一路径、第二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均为分段路由-流量工程SR-TE隧道的标签转发路径(Label Switching Path,LSP)。
在第二路径也发生故障后,走第三保护组3。入口节点从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中选择任一路径发送数据,从而形成对链路的三级电信级性能保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图3所示链路组网的链路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对入口节点如何从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中选择路径发送数据进行了说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入口节点,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0、确认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
数据通过SR-TE隧道发送默认走第一保护组1,入口节点首先需要确认当前数据是在第一路径上发送,还是在第二路径上发送。通常,第一路径为主路径,第二路径为备份路径。
S220、若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有效值,则通过第一路径发送数据。
第一有效值指示第一路径未发生故障。
S230、若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无效值,则确认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第一无效值指示第一路径发生故障。
在第一路径发生故障后,走第二保护组2,入口节点需要确认当前数据是在第二路径上发送,还是在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上发送。通常,第二路径为备份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为子备份路径。
S240、若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有效值,则通过第二路径发送数据。
第二有效值指示第二路径未发生故障。
S250、若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无效值,则确认第三路径的优先级高于第四路径的优先级,第二无效值指示第二路径发生故障。
在第二路径也发生故障后,走第三保护组3。入口节点可以为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设置优先级,使得第三路径的优先级高于第四路径的优先级,即第四路径为第三路径的备份路径,入口节点原则上优先选择第三路径发送数据。因此,第三路径可以称为优选子备份路径,第四路径可以称为次选子备份路径。
S260、确认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
由于第三路径也有可能发生故障,因此入口节点需要确认第三保护组3的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当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三有效值时,第三有效值指示第三路径未发生故障,数据在第三路径上发送;当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三无效值时,第三无效值指示第三路径发生故障,数据在第四路径上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默认为第三有效值,入口节点可以根据快速链路检测技术对第三路径进行检测;若第三路径发生故障,则将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从第三有效值切换至第三无效值。第三有效值通常取0,即第三有效值为0时,代表第三路径未发生故障;第三无效值通常取1,即第三无效值为1时,代表第三路径发生故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有效值和第三无效值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也可以设置第三有效值取1,即第三有效值为1时,代表第三路径未发生故障;第三无效值取0,即第三无效值为0时,代表第三路径发生故障。
S270、若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三有效值,则选择第三路径发送数据,第三有效值指示第三路径未发生故障。
S280、若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三无效值,则选择第四路径发送数据,第三无效值指示第三路径发生故障。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继续对第四路径及其后续路径设置备份路径,形成新的保护组,以达到多级电信级性能保护。如此,根据核心层组网规划,合理设计多级保护组,在链路发生多点故障时,直接将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进行切换,大大减少了物理链路状态变化时设备的计算占用时间,使设备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业务的处理,有效的保障了上层业务的性能需求。从而实现对链路的多级电信级性能保护,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时效性。
示例性的,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组网示意图。如图6所示,入口节点为节点S,出口节点为节点D,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E和节点F为其他节点。主路径为节点S-节点A-节点B-节点D(下述简称S-A-B-D),备份路径为节点S-节点D(下述简称S-D),优选子备份路径为节点S-节点B-节点D(下述简称S-B-D),次选子备份路径为节点S-节点A-节点D(下述简称S-A-D)。S-D对S-A-B-D形成保护,S-B-D和S-A-D对S-D形成保护,S-A-D对S-B-D形成保护,如此,四条路径形成对S到D链路的全链路保护,无论哪条链路故障,无论几个点同时出现故障,只要存在可达链路,就能实现电信级性能的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保护方法,包括:确认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若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无效值,则确认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第一无效值指示第一路径发生故障;若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无效值,则通过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发送数据,第二无效值指示第二路径发生故障,第二路径为第一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均为第二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一路径、第二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均为SR-TE隧道的LSP。本申请能够实现对链路的多级电信级性能保护,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时效性。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链路保护装置可以配置于入口节点中,如图7所示,包括:确认模块10和发送模块11。
确认模块10,设置为确认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若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无效值,则确认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第一无效值指示第一路径发生故障;
发送模块11,设置为若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无效值,则通过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发送数据,第二无效值指示第二路径发生故障,第二路径为第一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均为第二路径的备份路径,第一路径、第二路径、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均为分段路由-流量工程SR-TE隧道的标签转发路径LSP。
本实施例提供的链路保护装置为实现上述实施例的链路保护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链路保护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7,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还包括:检测模块12和切换模块13。
检测模块12,设置为根据链路检测技术检测第一路径是否发生故障;
切换模块13,设置为若第一路径发生故障,则将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从第一有效值切换至第一无效值,第一有效值指示第一路径未发生故障。
在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2,还设置为根据链路检测技术检测第二路径是否发生故障;
切换模块13,还设置为若第二路径发生故障,则将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从第二有效值切换至第二无效值,第二有效值指示第二路径未发生故障。
在一实施例中,确认模块10,还设置为确认第三路径的优先级高于第四路径的优先级;以及确认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
发送模块11,还设置为若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三有效值,则选择第三路径发送数据,第三有效值指示第三路径未发生故障;若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三无效值,则选择第四路径发送数据,第三无效值指示第三路径发生故障。
在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2,还设置为根据链路检测技术检测第三路径是否发生故障;
切换模块13,还设置为若第三路径发生故障,则将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从第三有效值切换至第三无效值。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1,还设置为若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有效值,则通过第一路径发送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1,还设置为若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有效值,则通过第二路径发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入口节点,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入口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入口节点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和通信接口62;入口节点中处理器6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9中以一个处理器60为例;入口节点中的处理器60、存储器61、通信接口62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总线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器6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入口节点的至少一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链路保护方法。
存储器6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入口节点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61可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日寇节点。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接口62可设置为数据的接收与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非穷举的列表):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数据信号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射频(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Ruby、Go,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术语用户终端涵盖任何适合类型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数据处理装置、便携网络浏览器或车载移动台。
一般来说,本申请的多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以被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例如在处理器实体中,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VD或CD光盘)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Claims (10)

1.一种链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认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
若所述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无效值,则确认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所述第一无效值指示第一路径发生故障;
若所述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无效值,则通过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发送数据,所述第二无效值指示第二路径发生故障,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路径的备份路径;所述第三路径和所述第四路径均为所述第二路径的备份路径,所述第一路径、所述第二路径、所述第三路径和所述第四路均为分段路由-流量工程SR-TE隧道的标签转发路径LS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链路检测技术检测所述第一路径是否发生故障;
若所述第一路径发生故障,则将所述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从第一有效值切换至所述第一无效值,所述第一有效值指示第一路径未发生故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链路检测技术检测所述第二路径是否发生故障;
若所述第二路径发生故障,则将所述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从第二有效值切换至所述第二无效值,所述第二有效值指示第二路径未发生故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发送数据,包括:
确认所述第三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四路径的优先级;
确认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
若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三有效值,则选择所述第三路径发送所述数据,所述第三有效值指示所述第三路径未发生故障;
若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三无效值,则选择所述第四路径发送所述数据,所述第三无效值指示所述第三路径发生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链路检测技术检测所述第三路径是否发生故障;
若所述第三路径发生故障,则将所述第三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从第三有效值切换至所述第三无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有效值,则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发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有效值,则通过所述第二路径发送数据。
8.一种链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确认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确认模块,设置为确认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若所述第一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一无效值,则确认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所述第一无效值指示第一路径发生故障;
所述发送模块,设置为若所述第二转发状态表中的状态值是第二无效值,则通过第三路径或者第四路径发送数据,所述第二无效值指示第二路径发生故障,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路径的备份路径;所述第三路径和所述第四路径均为所述第二路径的备份路径,所述第一路径、所述第二路径、所述第三路径和所述第四路均为分段路由-流量工程SR-TE隧道的标签转发路径LSP。
9.一种入口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链路保护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链路保护方法。
CN201911284848.0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9950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4848.0A CN112995026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
PCT/CN2020/133139 WO2021115162A1 (zh) 2019-12-13 2020-12-01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4848.0A CN112995026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5026A true CN112995026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29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4848.0A Pending CN112995026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5026A (zh)
WO (1) WO2021115162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69433A (ko) * 2002-02-20 2003-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프로토콜 레이블 교환 시스템에서의 씨알-엘에스피의경로 보호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CN102740175A (zh) * 2012-06-12 2012-10-1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的保护恢复方法
CN107306197A (zh) * 2016-04-20 201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3232C (zh) * 2007-06-11 2009-10-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工程隧道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1552715B (zh) * 2008-03-31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备份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节点
CN102035681B (zh) * 2010-12-17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专用网络的链路保护方法和系统
US10291553B2 (en) * 2014-05-06 2019-05-14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Logical switch architecture for network virtual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69433A (ko) * 2002-02-20 2003-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프로토콜 레이블 교환 시스템에서의 씨알-엘에스피의경로 보호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CN102740175A (zh) * 2012-06-12 2012-10-1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的保护恢复方法
CN107306197A (zh) * 2016-04-20 201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5162A1 (zh)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1611B2 (en) Computing forwarding paths based on notification packet delays
US10432514B2 (e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tu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device
EP3591912B1 (en) Evp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0439880B2 (en) Loop-free convergenc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722916B2 (en) Data-plane driven fast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MPLS pseudowire services
CN106656794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934183B1 (en) Service function chain sfc-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EP3029883B1 (en)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next-ring node, and system
US9473350B2 (en) Protecting a label switched path egress without using downstream labels
CN108243114B (zh)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9294986B2 (en) Topology discovery based on explicit signaling
EP41919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messag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17564B (zh) 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09997A1 (zh) 分段路由隧道的防断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5122889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优化数据路径的装置和方法
US11979310B2 (en) Signal translation and protection in a hybrid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7547347B (zh) 基于vni的路径调整方法和装置
US20150098450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mpls header,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mpls path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of an mpls path
EP2573977A1 (en) Subnet pro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port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mpls) network
CN106878173B (zh) 一种路由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2995026A (zh)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入口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3810278A (zh) 隧道路径切换方法、路径配置方法、设备、系统和介质
EP4329374A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7221192A (zh) Bfd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应用其的网络监测方法
CN115499369A (zh) 路径保护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