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2991B -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2991B
CN112992991B CN202110148609.3A CN202110148609A CN112992991B CN 112992991 B CN112992991 B CN 112992991B CN 202110148609 A CN202110148609 A CN 202110148609A CN 112992991 B CN112992991 B CN 1129929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transparent
display area
region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86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2991A (zh
Inventor
贾文斌
宋文峰
朱飞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Zhuoy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Zhuo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Zhuoy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486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29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2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299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0833 priority patent/WO2022166299A1/zh
Priority to US17/802,153 priority patent/US2023036322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2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2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omprising more than three subpixels, e.g. red-green-blue-white [RGBW]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透明显示区和设于所述透明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衬底和阵列排布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区和第一透明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配置为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透明区包围。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基板。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衍射效应带来的重影现象,提高透明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器件,在显示和照明领域体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并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强烈关注。在显示领域,OLED显示装置相对于液晶显示装置(LCD)具有自发光、反应快、视角广、亮度高、色彩艳、轻薄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OLED显示技术、量子点显示技术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透明显示中。透明显示是显示技术一个重要的个性化显示领域,是指在透明状态下进行图像显示,观看者不仅可以看到显示装置中的图像,而且可以看到显示装置背后的景象。透明显示基装置的每个像素包括透明区域和不透明区域,不透明区域实现图像显示,透明区域实现光线透过。一些透明显示装置,易产生衍射效应,导致在观看透明显示装置时有重影现象,影响透明效果,并且随着像素密度(PPI)的增大,每个透明区域的尺寸越小,会使得相应的衍射重影现象越严重,影响透明显示品质。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透明显示装置的衍射效应带来的重影现象,提高透明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透明显示区和设于所述透明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衬底和阵列排布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区和第一透明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配置为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透明区包围。
可选地,所述显示区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透明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四侧。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区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透明区。
可选地,所述显示区还包括第二透明区,所述第二透明区设置在至少两个相邻的子像素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透明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两个相邻的子像素列或者两个相邻的子像素行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透明区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个子像素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透明区和所述第二透明区包围。
可选地,所述显示区包括呈两行两列排布的四个子像素,所述显示区的形状为矩形。
可选地,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和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交叉限定出多个所述显示区和多个所述第一透明区,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和第一电源线。
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两条所述数据线和两条所述第一电源线,所述两条数据线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两条第一电源线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两条所述数据线和两条所述第一电源线;
所述两条第一电源线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两条数据线位于所述两条第一电源线之间,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一电源线与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的所述数据线之间限定出一个子像素列,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一电源线与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的所述数据线之间限定出另一个子像素列;或者,所述两条数据线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两条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两条数据线之间,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的所述数据线与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一电源线之间限定出一个子像素列,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的所述数据线与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一电源线之间限定出另一个子像素列。
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两条所述数据线和一条所述第一电源线,所述两条数据线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两条数据线之间;
所述显示单元中,所述第一电源线包括自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一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二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三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线段,以及一端与所述第四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五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五线段均靠近所述两条数据线中的一条,所述第三线段靠近所述两条数据线中的另一条。
可选地,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和第一电源线;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两条所述数据线和两条所述第一电源线,其中一条所述数据线和其中一条所述第一电源线均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或第二侧,另一条所述数据线和另一条所述第一电源线均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个子像素列之间;
所述显示单元中,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线均包括自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一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二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三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线段,以及一端与所述第四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五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均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中的一侧,所述第四线段和所述第五线段均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中的另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基板。
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透明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区和第一透明区,显示区至少部分地被第一透明区包围。这样,相较于一些技术中只在显示区一侧设置透明区的方案,可以在保持透明区面积和显示区面积均不变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衍射效应带来的重影现象,提高透明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
图1为一些技术的透明显示基板的一个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一个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一个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图2a所示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d为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图2b所示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4a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如图1所示,图1为一些技术的透明显示基板的一个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基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显示单元10,显示单元10包括显示区11和透明区12,透明区12位于显示区11的一侧。其中,显示基板中,显示区11和透明区12规则排布会产生光栅结构,光栅结构易产生衍射效应,导致在观看透明显示装置时有重影现象,影响透明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如图2a、图2c所示,图2a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一个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c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图2a所示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透明显示区31和设于所述透明显示区31外围的非显示区32,所述透明显示区31包括衬底20和阵列排布于所述衬底20上的多个显示单元10,所述显示单元10包括显示区11和第一透明区121,所述显示区11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配置为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所述显示区11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透明区121包围。
透明显示基板产生衍射重影是由于透明区和非透明区(即显示区)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周期性规则排布形成光栅结构(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构成的光学器件)导致,解决方案可以是增大透明区尺寸,但会造成显示基板的像素开口率降低,或者可以增大显示区尺寸,但显示基板的透光度会降低。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相较于一些技术中只在显示区一侧设置透明区的方案,可以在保持透明区面积和显示区面积均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将显示区至少部分地被透明区(即第一透明区121)包围的方式,可以将相邻两个显示区11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减小(相邻两个显示区11之间的透明区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减小),由此,本公开实施的显示基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衍射效应带来的重影现象,提高透明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透明显示区31可以显示图像,且可以实现光线透过(光透过率较高)。非显示区32可以称为边框区,配置为设置外围电路,外围电路可以包括发光控制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等。非显示区32不能显示图像,非显示区32可以不透光(或者光透过率较低)。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a、图2c所示,所述显示区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透明区121设置在所述显示区11的四侧。如图2c所示,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单元10的显示区11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透明区12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所述显示区11可以包括呈两行两列排布的四个子像素,四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每个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可以包括OLED器件或者量子点发光器件等其他发光器件。OLED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所述发光元件在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可以发出设定颜色的光。所述显示单元10为图像显示的最小单元,一个显示单元10可称为一个像素,可通过调节显示单元10内的每个子像素的发光亮度,来使显示单元10显示所期望的颜色。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像素P1设置为发蓝色光、第二子像素P2设置为发绿色光、第三子像素P3设置为发白色光、第四子像素P4设置为发红色光。在其他示例中,四个子像素中其中两个子像素可以设置为分别发红色光和绿色光,另两个子像素可以设置为均发蓝色光。在其他示例中,所述显示区11内的多个子像素可以并列设置,即呈一行排布。在其他示例中,显示区11的子像素的个数可以为三个,三个子像素可以设置为分别发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可应用于打印OLED面板、蒸镀OLED面板、量子点显示面板等。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显示单元10的显示区11的子像素的数目、排布方式,以及子像素的发光颜色等没有限制。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区11的形状可为矩形、圆形等,第一透明区121的边缘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等,本公开实施例对于显示区11和第一透明区121的形状没有限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还可以包括第二透明区,所述第二透明区设置在至少两个相邻的子像素之间。所述第二透明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两个相邻的子像素列或者两个相邻的子像素行之间。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b、图2d所示,图2b为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一个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d为多个图2b所示的显示单元在衬底上阵列排布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区11还包括第二透明区122,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图中的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1221,所述第一区域1221可以位于两列子像素之间(即两个子像素列之间)的区域。第二透明区122还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Y(图中的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区域1222,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相交,所述第二区域1222可以位于两行子像素之间(即两个子像素行之间)的区域。图2b中,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位于一个子像素列,第二子像素P2和第四子像素P4位于另一个子像素列;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位于一个子像素行,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位于另一个子像素行。每个显示单元10中,第一区域1221的宽度d1与第二区域1222的宽度d2可以相同或不同。每个子像素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透明区121和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包围,即,每个子像素的四侧中的每一侧均设有第一透明区121或第二透明区122。比如,第一子像素P1的左侧和上侧设有第一透明区121,第一子像素P1的右侧和下侧设有第二透明区122,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将第一子像素P1几乎全部(除去子像素之间少量的信号线外)包围。在其他示例中,第二透明区122可以包括第一区域1221,不包括第二区域1222;或者,第二透明区122可以包括第二区域1222,不包括第一区域1221。
本文中,一些示例的附图中示出了“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但是,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并无限制。
本示例中,在显示区11内的子像素之间设置了第二透明区122,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相交,在光线透过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时,产生的衍射条纹可以朝着多个方向扩散,可以减弱衍射重影现象。
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区11配置为实现图像显示,且不能透射显示基板的背侧的背景光或者背景光透射率较小。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可统称为透明区,配置为实现光线透过,可以透射显示基板的背侧的背景光。透明区的光透过率可以为70%以上,比如可为80%、90%。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c和图2d所示,由于所述透明显示区31的光透过率较高,可以在透明显示区31设置屏下光学模组,屏下光学模组可以是屏下摄像头、屏下红外传感器等。屏下光学模组可以设置在显示基板的背光侧的与透明显示区31对应区域的任意位置,比如,可以是透明显示区31的靠近非显示区32的位置,或者透明显示区31的中间位置等。图2c和图2d的示例中,屏下光学模组所在位置为标号40所指示的位置。屏下光学模组所在位置可以包括多个显示单元10,可以保证具有较好的透光性且能进行图像显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于衬底上的驱动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和封装结构层。驱动结构层包括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的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层可采用薄膜封装,封装结构层可将发光元件与外界隔离,避免空气中的水和氧气侵害发光元件,提高显示基板寿命。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10的显示区11的每个子像素均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配置为连接发光元件,并驱动发光元件发光,发光元件可以包括OLED器件或者量子点发光器件等,比如本示例中发光元件为OLED器件。像素驱动电路可以采用3T1C、4T1C、5T1C、5T2C、6T1C或7T1C等结构。图3为一种采用3T1C结构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存储电容CST、数据线Dn、第一电源线VDD、第二电源线VSS、补偿线Se、第一扫描线Gn和第二扫描线Sn。第一晶体管T1为开关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2为驱动晶体管,第三晶体管T3为补偿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1的栅电极连接第一扫描线Gn,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连接数据线Dn,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栅电极,第一晶体管T1用于在第一扫描线Gn控制下,接收数据线Dn传输的数据信号,使第二晶体管T2的栅电极接收所述数据信号。第二晶体管T2的栅电极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线VDD,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连接OLED的第一极,第二晶体管T2用于在其栅电极所接收的数据信号控制下,在第二极产生相应的电流。第三晶体管T3的栅电极连接第二扫描线Sn,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连接补偿线Se,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第三晶体管T3用于响应补偿时序提取第二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Vth以及迁移率,以对阈值电压Vth进行补偿。OLED的第一极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OLED的第二极连接第二电源线VSS,OLED用于响应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的电流而发出相应亮度的光。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栅电极连接,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连接,存储电容CST用于存储第二晶体管T2的栅电极的电位。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源线VDD的电压可以大于第二电源线VSS的电压,数据线Dn传输的数据信号的最大电压小于第一扫描线的最大电压,且小于第一电源线VDD的电压。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可以是图中的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可以是图中的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和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交叉限定出多个所述显示区11和多个所述第一透明区121。第一方向可以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一信号线可以包括数据线Dn、第一电源线VDD、第二电源线VSS和补偿线Se,第二信号线可以包括第一扫描线Gn和第二扫描线Sn。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图4a为一种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透明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于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10,每个显示单元10包括显示区11和第一透明区121。所述显示区11可以呈矩形,显示区11包括呈两行两列排布的四个子像素,四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每个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配置为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所述显示区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透明区121设置在所述显示区11的四侧,除去相邻两个显示区11之间的少量信号线外,每个显示区11的周围几乎全部被第一透明区121包围。图4a所示的显示基板中,可看作是相邻两个显示单元10的显示区11之间均设有第一透明区121,或者,在显示基板上,沿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可看做第一透明区121被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隔为多个小块区域。本示例中,每个显示单元10的显示区11内没有设置前文所述的第二透明区。本示例的显示基板相较于一些技术中只在显示区一侧设置透明区的方案,可以将相邻两个显示区11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减小(相邻两个显示区11之间的透明区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减小),可以在保持透明区面积和显示区面积均不变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衍射效应带来的重影现象,提高透明显示效果。
对于一个显示单元10,所述显示单元10包括竖直设置(图示中X方向)的两条所述数据线Dn和两条所述第一电源线VDD,所述两条数据线Dn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两条第一电源线VDD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一侧(图中第一侧为左侧)和第二侧(图中第二侧为右侧)。其中一条数据线Dn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一侧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另一条数据线Dn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二侧的第二子像素P2和第四子像素P4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其中一条第一电源线VDD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一侧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另一条第一电源线VDD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二侧的第二子像素P2和第四子像素P4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显示单元10还可以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可以均设置两条,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的布线方式可以均与第一电源线VDD的布线方式相同。
所述显示单元10还可以包括水平设置(图示中Y方向)的两条第一扫描线Gn和两条第二扫描线Sn,其中一条第一扫描线Gn和其中一条第二扫描线Sn可以均位于显示区11的第三侧(图中第三侧为上侧),另一条第一扫描线Gn和另一条第二扫描线Sn可以均位于显示区11的第四侧(图中第四侧为下侧)。位于显示区11的第三侧的第一扫描线Gn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三侧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位于显示区11的第三侧的第二扫描线Sn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三侧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三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位于显示区11的第四侧的第一扫描线Gn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四侧的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位于显示区11的第四侧的第二扫描线Sn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四侧的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三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扫描线Gn和第二扫描线Sn可以分别位于子像素行的上下两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图4b为另一种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透明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于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10,所述显示单元10包括显示区11和第一透明区121,所述第一透明区121设置在所述显示区11的四侧。所述显示区11包括四个子像素,还包括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第二透明区122。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包括沿第一方向(可以是图中的竖直方向X)延伸的第一区域(图2b示出)和沿第二方向(可以是图中的水平方向Y)延伸的第二区域(图2b示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个子像素的四侧均设有透明区(第一透明区121或第二透明区122),除去相邻两个显示区11之间的少量信号线外,每个子像素几乎全部被所述第一透明区121和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包围。图4b所示的显示基板,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可看做透明区(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所组成的区域)被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隔为多个小块区域。
本示例中,每个显示单元10的信号线的排布方式可以与图4a示例的布线方式相同。在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区域,不包括所述第二区域,或者,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二区域,不包括所述第一区域。本示例的显示基板,在显示区11内的子像素之间设置了第二透明区122,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相交,在光线透过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时,产生的衍射条纹可以朝着多个方向扩散,可以减弱衍射重影现象。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图5a为另一种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透明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于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10,每个显示单元10包括显示区11和第一透明区121。所述显示区11可以呈矩形,显示区11包括呈两行两列排布的四个子像素,四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每个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配置为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所述显示区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透明区121设置在所述显示区11的四侧,除去相邻两个显示区11之间的少量信号线外,每个显示区11的周围几乎全部被第一透明区121包围。图5a示例的显示基板,沿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可看做第一透明区121被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隔为多个小块区域。本示例的显示基板较于一些技术中只在显示区一侧设置透明区的方案,可以在保持透明区面积和显示区面积均不变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衍射效应带来的重影现象,提高透明显示效果。
对于一个显示单元10,所述显示单元10包括竖直设置(图示中X方向)的两条所述数据线Dn和两条所述第一电源线VDD。所述两条第一电源线VDD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两条数据线Dn位于所述两条第一电源线VDD之间,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一电源线VDD与靠近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一侧的所述数据线Dn之间限定出一个子像素列(包括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一电源线VDD与靠近所述显示区11的第二侧的所述数据线Dn之间限定出另一个子像素列(包括第二子像素P2和第四子像素P4)。每条数据线Dn与靠近其的子像素列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每条第一电源线VDD与靠近其的子像素列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显示单元10还可以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可以均设置两条,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的布线方式可以均与第一电源线VDD的布线方式相同。在其他示例中,所述两条数据线Dn可以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两条第一电源线VDD位于所述两条数据线Dn之间,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一侧的所述数据线Dn与靠近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一电源线VDD之间限定出一个子像素列,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二侧的所述数据线Dn与靠近所述显示区11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一电源线VDD之间限定出另一个子像素列。
所述显示单元10还可以包括水平设置(图示中Y方向)的两条第一扫描线Gn和两条第二扫描线Sn,一条第一扫描线Gn和一条第二扫描线Sn可以限定出一个子像素行。示例性地,其中一条第二扫描线Sn位于显示区11的第三侧,其中一条第一扫描线Gn位于显示区11的第四侧,位于显示区11的第三侧的第二扫描线Sn与另一条第一扫描线Gn限定的一个子像素行包括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位于显示区11的第四侧的第一扫描线Gn与另一条第二扫描线Sn限定的一个子像素行包括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每条第一扫描线Gn与相应的一个子像素行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每条第二扫描线Sn与相应的一个子像素行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三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扫描线Gn和第二扫描线Sn可以均位于相应的一个子像素行的上侧或下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图5b为另一种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透明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于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10,所述显示单元10包括显示区11和第一透明区121,所述第一透明区121设置在所述显示区11的四侧。所述显示区11包括四个子像素,还包括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第二透明区122。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包括沿第一方向(可以是图中的竖直方向X)延伸的第一区域和沿第二方向(可以是图中的水平方向Y)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个子像素的四侧均设有透明区(第一透明区121或第二透明区122),除去相邻两个显示区11之间的少量信号线外,每个子像素几乎全部被所述第一透明区121和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包围。图5b所示的显示基板,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可看做透明区(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所组成的区域)被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隔为多个小块区域。本示例的显示基板,在显示区11内的子像素之间设置了第二透明区122,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相交,在光线透过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时,产生的衍射条纹可以朝着多个方向扩散,可以减弱衍射重影现象。本示例中,每个显示单元10的信号线的排布方式可以与图5a示例的布线方式相同,比如,所述两条第一电源线VDD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两条数据线Dn位于所述两条第一电源线VDD之间。其中,每个显示单元10的第二透明区122的第一区域可以位于两条数据线Dn之间,每个显示单元10的第二透明区122的第二区域可以位于第一扫描线Gn和第二扫描线Sn之间。图5b示例的显示基板,可看作相邻子像素列之间均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方向透明区,相邻子像素行之间均设有第二方向透明区。第一方向透明区和第二方向透明区均被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分隔为多个小块的透明区。在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区域,不包括所述第二区域,或者,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二区域,不包括所述第一区域。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图6a为另一种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透明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于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10,每个显示单元10包括显示区11和第一透明区121。所述显示区11可以呈矩形,显示区11包括呈两行两列排布的四个子像素,四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所述显示区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透明区121设置在所述显示区11的四侧,除去相邻两个显示区11之间的少量信号线外,每个显示区11的周围几乎全部被第一透明区121包围。图6a示例的显示基板,沿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可看做第一透明区121被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隔为多个小块区域。本示例的显示基板相较于一些技术中只在显示区一侧设置透明区的方案,可以在保持透明区面积和显示区面积均不变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衍射效应带来的重影现象,提高透明显示效果。
所述显示单元10可以包括竖直设置(图示中X方向)的两条所述数据线Dn和一条所述第一电源线VDD,所述两条数据线Dn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电源线VDD位于所述两条数据线Dn之间。所述显示单元10中,所述第一电源线VDD包括自第一端(图示为上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图示为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一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图示为水平向右延伸)的第二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二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三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线段,以及一端与所述第四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五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五线段均靠近所述两条数据线Dn中的一条,所述第三线段靠近所述两条数据线Dn中的另一条。所述第一电源线VDD与显示区11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每条数据线Dn与靠近其的子像素列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显示单元10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可以均设置为一条,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的布线方式可以均与第一电源线VDD的布线方式相同。
所述显示单元10还可以包括水平设置(图示中Y方向)的两条第一扫描线Gn和两条第二扫描线Sn,其中一条第一扫描线Gn和其中一条第二扫描线Sn可以均位于显示区11的第三侧,另一条第一扫描线Gn和另一条第二扫描线Sn可以均位于显示区11的第四侧。位于显示区11的第三侧的第一扫描线Gn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三侧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位于显示区11的第三侧的第二扫描线Sn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三侧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三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位于显示区11的第四侧的第一扫描线Gn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四侧的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位于显示区11的第四侧的第二扫描线Sn与靠近显示区11的第四侧的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三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扫描线Gn和第二扫描线Sn可以分别位于子像素行的上下两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图6b为另一种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透明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于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10,所述显示单元10包括显示区11和第一透明区121,所述第一透明区121设置在所述显示区11的四侧。所述显示区11包括四个子像素,还包括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第二透明区122。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包括沿第一方向(可以是图中的竖直方向X)延伸的第一区域和沿第二方向(可以是图中的水平方向Y)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个子像素的四侧均设有透明区(第一透明区121或第二透明区122),除去相邻两个显示区11之间的少量信号线外,每个子像素几乎全部被所述第一透明区121和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包围。本示例中,每个显示单元10的信号线的排布方式可以与图6a示例的布线方式相同。在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区域,不包括所述第二区域,或者,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二区域,不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图6b所示的显示基板,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可看做透明区(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所组成的区域)被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隔为多个小块区域。本示例的显示基板,在显示区11内的子像素之间设置了第二透明区122,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相交,在光线透过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时,产生的衍射条纹可以朝着多个方向扩散,可以减弱衍射重影现象。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图7a为另一种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透明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于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10,每个显示单元10包括显示区11和第一透明区121。所述显示区11可以呈矩形,显示区11包括呈两行两列排布的四个子像素,四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第三子像素P3和第四子像素P4,其中,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位于一个子像素列,第二子像素P2和第四子像素P4位于另一个子像素列。所述显示区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透明区121设置在所述显示区11的四侧,除去相邻两个显示区11之间的少量信号线外,每个显示区11的周围几乎全部被第一透明区121包围。图7a示例的显示基板,沿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可看做第一透明区121被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隔为多个小块区域。本示例的显示基板相较于一些技术中只在显示区一侧设置透明区的方案,可以在保持透明区面积和显示区面积均不变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衍射效应带来的重影现象,提高透明显示效果。
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图示中X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图示中Y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数据线Dn和第一电源线VDD,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第一扫描线Gn和第二扫描线Sn。
所述显示单元10包括两条所述数据线Dn和两条所述第一电源线VDD,其中一条所述数据线Dn和其中一条所述第一电源线VDD均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一侧或第二侧(图7a中为第一侧),另一条所述数据线Dn和另一条所述第一电源线VDD均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两个子像素列之间。
所述显示单元10中,所述数据线Dn和所述第一电源线VDD均包括自第一端(图示为上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图示为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一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图示为水平向左延伸)的第二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二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三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图示为水平向右延伸)的第四线段,以及一端与所述第四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五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均位于所述显示区11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中的一侧,所述第四线段和所述第五线段均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中的另一侧。本示例中,每个显示单元10的所述数据线Dn和所述第一电源线VDD走线方向相同,两者均为上述折线状,均包括四个转折角,这样,在数据线Dn和第一电源线VDD的转折角处,可以使第一透明区121的边缘具有凹凸结构,形成不规则的图案,有利于减弱衍射效应,从而减弱衍射重影现象,提高透明显示效果。
所述显示单元10中,每条数据线Dn与对应的一个子像素列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每条第一电源线VDD与对应的子像素列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显示单元10还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可以均设置两条,第二电源线和补偿线的布线方式可以均与第一电源线VDD的布线方式相同。所述显示单元10还可以包括水平设置的两条第一扫描线Gn和两条第二扫描线Sn,两条第一扫描线Gn和两条第二扫描线Sn的设置方式可以与图5a示例中的设置方式相同。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图7b为另一种显示基板的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透明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于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10,所述显示单元10包括显示区11和第一透明区121,所述第一透明区121设置在所述显示区11的四侧。所述显示区11包括四个子像素,还包括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第二透明区122。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包括沿第一方向(可以是图中的竖直方向X)延伸的第一区域和沿第二方向(可以是图中的水平方向Y)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个子像素的四侧均设有透明区(第一透明区121或第二透明区122),除去相邻两个显示区11之间的少量信号线外,每个子像素几乎全部被所述第一透明区121和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包围。本示例中,每个显示单元10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排布方式可以与图7a示例的布线方式相同。在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区域,不包括所述第二区域,或者,所述第二透明区122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二区域,不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图7b所示的显示基板,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可看做透明区(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所组成的区域)被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隔为多个小块区域。本示例的显示基板,在显示区11内的子像素之间设置了第二透明区122,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相交,在光线透过第一透明区121和第二透明区122时,产生的衍射条纹可以朝着多个方向扩散,可以减弱衍射重影现象。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文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附图中,有时为了明确起见,夸大表示了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层的厚度或区域。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一定限定于该尺寸,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此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理想的例子,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或数值。
在本文描述中,“平行”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10°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该角度为-5°以上且5°以下的状态。另外,“垂直”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80°以上且100°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85°以上且95°以下的角度的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内”、“外”、“轴向”、“四角”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6)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显示区和设于所述透明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衬底和阵列排布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区和第一透明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配置为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透明区包围;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和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交叉限定出多个所述显示区和多个所述第一透明区,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和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两条所述数据线和一条所述第一电源线,所述两条数据线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两条数据线之间;所述显示单元中,所述第一电源线包括自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一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二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三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线段,以及一端与所述第四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五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五线段均靠近所述两条数据线中的一条,所述第三线段靠近所述两条数据线中的另一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透明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四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区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透明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第二透明区,所述第二透明区设置在至少两个相邻的子像素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两个相邻的子像素列或者两个相邻的子像素行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区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个子像素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透明区和所述第二透明区包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呈两行两列排布的四个子像素,所述显示区的形状为矩形。
8.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显示区和设于所述透明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衬底和阵列排布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区和第一透明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配置为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透明区包围;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和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两条所述数据线和两条所述第一电源线,其中一条所述数据线和其中一条所述第一电源线均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或第二侧,另一条所述数据线和另一条所述第一电源线均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个子像素列之间;所述显示单元中,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线均包括自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一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二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线段、一端与所述第三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线段,以及一端与所述第四线段连接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五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均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中的一侧,所述第四线段和所述第五线段均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中的另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透明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四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区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透明区。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第二透明区,所述第二透明区设置在至少两个相邻的子像素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两个相邻的子像素列或者两个相邻的子像素行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区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个子像素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透明区和所述第二透明区包围。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呈两行两列排布的四个子像素,所述显示区的形状为矩形。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至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CN202110148609.3A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9929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8609.3A CN112992991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21/130833 WO2022166299A1 (zh) 2021-02-03 2021-11-16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7/802,153 US20230363228A1 (en) 2021-02-03 2021-11-16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8609.3A CN112992991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2991A CN112992991A (zh) 2021-06-18
CN112992991B true CN112992991B (zh) 2023-04-07

Family

ID=76346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8609.3A Active CN112992991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3228A1 (zh)
CN (1) CN112992991B (zh)
WO (1) WO20221662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113279B2 (en) 2020-09-22 2024-10-08 Oti Lumionics Inc. Device incorporating an IR signal transmissive region
CA3240373A1 (en) 2020-12-07 2022-06-16 Michael HELANDER Patterning a conductive deposited layer using a nucleation inhibiting coating and an underlying metallic coating
CN112992991B (zh) * 2021-02-03 2023-04-07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99201A (zh) * 2021-06-24 2021-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539161B (zh) * 2021-06-30 2022-05-3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7159A (zh) * 2019-04-04 2020-02-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装置和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91244B1 (ko) * 2010-12-20 2014-05-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416742B1 (ko) * 2015-12-21 2022-07-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표시 장치
US10256277B2 (en) * 2016-04-11 2019-04-09 Abl Ip Holding Llc Luminaire utilizing a transpar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display
CN107390422B (zh) * 2017-08-22 2019-12-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656481B2 (en) * 2018-03-30 2020-05-19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200050059A (ko) * 2018-10-31 2020-05-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582179B (zh) * 2018-12-26 2024-07-12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448575B (zh) * 2018-12-29 2020-12-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透明显示装置
WO2020258867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基板、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CN210052743U (zh) * 2019-06-28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10053541A (ko) * 2019-11-04 2021-05-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5347033A (zh) * 2019-11-27 2022-11-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67480B (zh) * 2019-11-29 2022-07-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41825B (zh) * 2020-03-18 2023-04-1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和透明显示装置
CN112002822A (zh) * 2020-08-11 2020-11-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92991B (zh) * 2021-02-03 2023-04-07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7159A (zh) * 2019-04-04 2020-02-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装置和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63228A1 (en) 2023-11-09
CN112992991A (zh) 2021-06-18
WO2022166299A1 (zh) 2022-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2991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33528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97446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7280979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KR101842327B1 (ko) 대형-포맷 oled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oled 디스플레이 모듈
CN113539130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US11804176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3509665A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EP378359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762125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9143708B (zh)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00832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13053964B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KR20100119653A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와 그 구동방법 및 제조방법
US11551610B2 (en)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KR20230144108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WO2024188016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WO2022206053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09114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81565B (zh) 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JP2024517527A (ja) 画素構造及びその駆動方法、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WO2021227025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083347A (zh)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240266358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virtual reality device
US2023040887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