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1569A - 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1569A
CN112991569A CN202110200580.9A CN202110200580A CN112991569A CN 112991569 A CN112991569 A CN 112991569A CN 202110200580 A CN202110200580 A CN 202110200580A CN 112991569 A CN112991569 A CN 112991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user
information
electronic map
office
card pun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05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1569B (zh
Inventor
姚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ix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ix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ix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ix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05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1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1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1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1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1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移动设备终端,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在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其中,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得到。本申请解决了采用无固定打卡机进行打卡统计考勤时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通过本申请对打卡范围可控同时可准确地确定当前打卡者的真实身份。

Description

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慧办公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公司工厂上下班时都需要进行打卡完成考勤。如果没有固定考勤机进行打卡完成考勤,通常让企业员工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获取定位,进行打卡。
通过上述方式无法确定打卡人是否为员工本人。此外如果办公地为不规则地域比如工厂,则存在打卡范围超出实际工厂范围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采用无固定打卡机进行打卡统计考勤时效果不佳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以解决采用无固定打卡机进行打卡统计考勤时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考勤打卡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考勤打卡方法包括:基于移动设备终端,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在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其中,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还包括: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识别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之后,还包括:在目标用户进入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办公地点安装的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指定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指定图像信息是否满足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预先训练的目标识别模型实现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或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其中,所述目标识别模型为为使用多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出的,多组数据中的每组数据均包括:用户历史打卡位置、用户实际打卡地图,并通过训练得到所述用户的历史打卡位置与所述实际打卡地图的距离差值特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考勤打卡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考勤打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移动设备终端,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判断模块,用于在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其中,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得到。
进一步地,还包括:匹配模块,所述匹配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识别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
进一步地,还包括:缩放模块,所述缩放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采用基于移动设备终端,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的方式,通过在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的情况下,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得到,达到了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明确打卡范围以及确定当前打卡者的真实身份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采用无固定打卡机进行打卡统计考勤时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考勤打卡方法所实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考勤打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考勤打卡方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考勤打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考勤打卡方法实现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该架构包括了用户100、实时通信服务器200、路由服务器300,用户100通过移动设备终端比如智能手机时,与所述实时通信服务器200进行通信,此时如果请求较少则不适用路由服务器300。当请求量增加时通过所述路由服务器300进行路由信息解析之后再分发至不同的实时通信服务器200,保证了大量的实时请求时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也可以按照用户100、实时通信服务器200的方式建立系统。用户100是公司员工或工厂工人。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2:
步骤S201,基于移动设备终端,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
步骤S202,在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其中,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得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基于移动设备终端,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的方式,通过在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的情况下,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得到,达到了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明确打卡范围以及确定当前打卡者的真实身份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采用无固定打卡机进行打卡统计考勤时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步骤S201中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终端能够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由于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所以移动设备终端的定位信息即可以作为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所述目标用户是指需要进行打卡的人员,比如公司员工、工厂工人等。所述定位信息即GPS位置信息。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预装在移动设备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可以获取定位信息或者获取访问位置服务的权限。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可以通过WI-FI、蓝牙4.0以及以上、Zigbee、Lora等方式进行定位。
在上述步骤S202中首先需要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即判断所述目标用户需要位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其次,需要判断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即判断当前实时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之前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匹配关系。只有在两者均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够算是完成一个有效打卡,同时,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得到的办公地点区域可以为任意的区域。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时采用地图电子围栏绘制办公地点打卡范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还包括: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识别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
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从而满足不同的工种类型的打卡需要及使用场景。具体实施时,针对不同工种的员工/工人,采用不同的方式验证员工/工人的生物特征来识别是否为员工/工人本人,方式多样化。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识别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同时预设识别方法对于打卡的用户而言是未知的,即打卡的用户并不知道后台使用何种方式进行身份信息验证。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可适用于外出巡检一类工种类型的用户。即通过按压移动设备终端屏幕获得的指纹信息进行,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可适用于大多数用户或者具有图像采集设备部署的办公区域,即通过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可适用于大多数用户或者具有活体采集设备部署的办公区域,即通过活体采集信息进行,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
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具体实施时,通过调用不同的地图服务商的电子地图接口设置围栏范围,并且电子围栏范围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在预设范围内进行伸展或者缩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之后,还包括:在目标用户进入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办公地点安装的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指定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指定图像信息是否满足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图像信息。
具体实施时,在目标用户进入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的情况下,还需要验证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指定图像。即通过收集员工/工人在电子地图上的位置定位以及员工生物特征再加上办公区域实物验证完成考勤打卡。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办公地点安装的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指定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指定图像信息是否满足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图像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办公地点安装的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指定图像信息中的特定/固定标记,从而判断所述指定图像信息是否满足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图像信息。特定/固定标记可以是在所述办公地点的建筑物、厂房等。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办公地点安装的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指定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指定图像信息是否满足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图像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办公地点安装的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指定图像信息中的特征位置,从而判断所述指定图像信息是否满足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图像信息。特征位置可以是在所述办公地点的标识牌、广告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法还包括:通过预先训练的目标识别模型实现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或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其中,所述目标识别模型为为使用多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出的,多组数据中的每组数据均包括:用户历史打卡位置、用户实际打卡地图,并通过训练得到所述用户的历史打卡位置与所述实际打卡地图的距离差值特征。
具体实施时,预先训练的目标识别模型是通过员工的历史打卡位置与实际打卡地图的距离差值特征,然后通过机器学习计算出员工打卡模型,然后根据每次员工的打卡定位的模型分使用不同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和/或电子地图的电子围栏伸缩可打卡范围。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识别模型为为使用多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出的,多组数据中的每组数据均包括:用户历史打卡位置、用户实际打卡地图,并通过训练得到所述用户的历史打卡位置与所述实际打卡地图的距离差值特征。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识别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考勤打卡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用于基于移动设备终端,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
判断模块31,用于在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
其中,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获取模块30中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终端能够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由于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所以移动设备终端的定位信息即可以作为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所述目标用户是指需要进行打卡的人员,比如公司员工、工厂工人等。所述定位信息即GPS位置信息。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预装在移动设备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可以获取定位信息或者获取访问位置服务的权限。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判断模块31中首先需要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即判断所述目标用户需要位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其次,需要判断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即判断当前实时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之前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匹配关系。只有在两者均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够算是完成一个有效打卡,同时,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得到的办公地点区域可以为任意的区域。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时采用地图电子围栏绘制办公地点打卡范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装置还包括:匹配模块,所述匹配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识别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
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从而满足不同的工种类型的打卡需要及使用场景。具体实施时,针对不同工种的员工/工人,采用不同的方式验证员工/工人的生物特征来识别是否为员工/工人本人,方式多样化。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识别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同时预设识别方法对于打卡的用户而言是未知的,即打卡的用户并不知道后台使用何种方式进行身份信息验证。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可适用于外出巡检一类工种类型的用户。即通过按压移动设备终端屏幕获得的指纹信息进行,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可适用于大多数用户或者具有图像采集设备部署的办公区域,即通过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可适用于大多数用户或者具有活体采集设备部署的办公区域,即通过活体采集信息进行,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装置还包括:缩放模块,所述缩放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
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具体实施时,通过调用不同的地图服务商的电子地图接口设置围栏范围,并且电子围栏范围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在预设范围内进行伸展或者缩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考勤打卡方法流程,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解释说明,但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勤打卡方法,适用于工厂等不规则办公区域,办公区域地点区域可以为任意的区域或区域范围不固定。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打卡人员是否为员工本人,防止代打卡。此外,还通过拍摄指定图像来识别员工是否使用虚拟定位。
具体地,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S401,基于移动设备终端,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
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终端能够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由于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所以移动设备终端的定位信息即可以作为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所述目标用户是指需要进行打卡的人员,比如公司员工、工厂工人等。所述定位信息即GPS位置信息。
步骤S402,判断所述定位信息是否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
首先需要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即判断所述目标用户需要位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其次,需要判断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即判断当前实时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之前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匹配关系。只有在两者均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够算是完成一个有效打卡,同时,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
步骤S403,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识别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
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从而满足不同的工种类型的打卡需要及使用场景。具体实施时,针对不同工种的员工/工人,采用不同的方式验证员工/工人的生物特征来识别是否为员工/工人本人,方式多样化。
步骤S404,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
基于上述判断结果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
步骤S405,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
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具体实施时,通过调用不同的地图服务商的电子地图接口设置围栏范围,并且电子围栏范围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在预设范围内进行伸展或者缩小。
步骤S406,在目标用户进入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办公地点安装的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指定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指定图像信息是否满足所述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图像信息。
具体实施时,在目标用户进入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的情况下,还需要验证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指定图像。即通过收集员工/工人在电子地图上的位置定位以及员工生物特征再加上办公区域实物验证完成考勤打卡。
步骤S407,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
实现了明确打卡范围以及确定当前打卡者的真实身份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采用无固定打卡机进行打卡统计考勤时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如图5所示,是本申请考勤打卡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对于目标用户主要基于如下的方式实现考勤打卡。
采用无固定打卡机进行打卡统计考勤时采用地图电子围栏绘制办公地点打卡范围,员工的打卡地点范围弹性可伸缩,不固定;使用员工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通过拍摄指定图像来识别员工的定位真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考勤打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移动设备终端,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
在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
其中,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还包括:
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识别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之后,还包括:
在目标用户进入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办公地点安装的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指定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指定图像信息是否满足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图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预先训练的目标识别模型实现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或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其中,所述目标识别模型为为使用多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出的,多组数据中的每组数据均包括:用户历史打卡位置、用户实际打卡地图,并通过训练得到所述用户的历史打卡位置与所述实际打卡地图的距离差值特征。
6.一种考勤打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移动设备终端,获取目标用户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携带所述移动设备终端;
判断模块,用于在判断所述定位信息位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在的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范围内且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目标用户完成一次考勤打卡,
其中,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通过所述办公地点的实际区域绘制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匹配模块,
所述匹配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采用预设识别方法验证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识别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屏幕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活体验证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缩放模块,
所述缩放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办公地点的电子地图的围栏范围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不同工种类型进行伸缩。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00580.9A 2021-02-23 2021-02-23 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2991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0580.9A CN112991569B (zh) 2021-02-23 2021-02-23 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0580.9A CN112991569B (zh) 2021-02-23 2021-02-23 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1569A true CN112991569A (zh) 2021-06-18
CN112991569B CN112991569B (zh) 2023-04-25

Family

ID=76349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0580.9A Active CN112991569B (zh) 2021-02-23 2021-02-23 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15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2984A (zh) * 2021-07-30 2021-11-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员工考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416747D0 (en) * 2014-02-18 2014-11-05 Right Track Recruitment Uk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rdal of personnel attendance
CN106710019A (zh) * 2016-12-05 2017-05-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912017A (zh) * 2017-02-23 2017-06-30 广州林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
CN108711199A (zh) * 2018-05-10 2018-10-26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打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34802A (zh) * 2018-05-09 2018-11-02 北京邦邦共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卡考勤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65915A (zh) * 2018-08-06 2019-01-08 爱动超越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lbs和物联网的户外作业人员自动考勤系统及方法
CN109284931A (zh) * 2018-09-29 2019-01-29 河北上元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道路养护作业人员考核方法
CN109544721A (zh) * 2018-12-04 2019-03-29 北京诺士诚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打卡方法及系统
US20190172279A1 (en) * 2017-12-04 2019-06-06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obile Device Attendance Verification
CN111667597A (zh) * 2020-06-05 2020-09-15 李建华 基于大数据及任务预设的施工人员监测系统
CN111885497A (zh) * 2020-06-15 2020-11-03 阿坝师范学院 一种会议签到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416747D0 (en) * 2014-02-18 2014-11-05 Right Track Recruitment Uk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rdal of personnel attendance
WO2015124914A1 (en) * 2014-02-18 2015-08-27 ALINIA, Daniel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rdal of personnel attendance
CN106710019A (zh) * 2016-12-05 2017-05-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912017A (zh) * 2017-02-23 2017-06-30 广州林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
US20190172279A1 (en) * 2017-12-04 2019-06-06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obile Device Attendance Verification
CN108734802A (zh) * 2018-05-09 2018-11-02 北京邦邦共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卡考勤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11199A (zh) * 2018-05-10 2018-10-26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打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65915A (zh) * 2018-08-06 2019-01-08 爱动超越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lbs和物联网的户外作业人员自动考勤系统及方法
CN109284931A (zh) * 2018-09-29 2019-01-29 河北上元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道路养护作业人员考核方法
CN109544721A (zh) * 2018-12-04 2019-03-29 北京诺士诚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打卡方法及系统
CN111667597A (zh) * 2020-06-05 2020-09-15 李建华 基于大数据及任务预设的施工人员监测系统
CN111885497A (zh) * 2020-06-15 2020-11-03 阿坝师范学院 一种会议签到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2984A (zh) * 2021-07-30 2021-11-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员工考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1569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0590B (zh) 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防作弊网络调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83416A (zh) 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208834377U (zh)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自助排队机及系统
CN109656973B (zh) 一种目标对象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147471A (zh) 基于视频的轨迹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473826B (zh) 一种基于wifi的课堂自动签到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10363076A (zh) 人员信息关联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6179048U (zh) 身份识别装置
WO2014050281A1 (ja) 人物認証用辞書更新方法、人物認証用辞書更新装置、記録媒体及び人物認証システム
CN106204948A (zh) 储物柜管理方法及储物柜管理装置
CN103473827B (zh) 一种课堂自动签到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4427109B (zh) 使用语音创建联系人项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141453A (zh) 一种路线指引方法及系统
CN107742340B (zh) 一种景区导游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32760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方法及终端
CN104335252A (zh) 个人识别方法
CN112991569B (zh) 考勤打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0990514A (zh) 一种行为轨迹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3022A (zh)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1001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682290A (zh) 分别式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0727751B (zh) 一种基于实名制的景区游客圈定方法及系统
CN115083053B (zh) 一种智慧社区门禁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639879A (zh) 智能化安保人员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服务器
CN208110708U (zh) 识别设备及门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