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0798B - 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0798B
CN112990798B CN202110543740.XA CN202110543740A CN112990798B CN 112990798 B CN112990798 B CN 112990798B CN 202110543740 A CN202110543740 A CN 202110543740A CN 112990798 B CN112990798 B CN 112990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enterpris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37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0798A (zh
Inventor
江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u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anx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anx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anx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437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07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0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0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0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07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 G06Q50/184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科技成果信息库、关联成果分析模块、科技成果鉴定模块和关联成果防护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企业的科技成果自主转化能力数据及其对应的科技成果数据,在监测到企业科技成果被盗用后,通过关联成果分析模块分析相关科技成果与被盗用成果的关联程度,关联成果防护模块依据关联程度为关联科技成果设置不同的等级防护措施,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模块分析企业自身能力与科技成果价值之间的技术距离,依据技术距离大小为企业的各项科技成果选择合适的转化方式,在保护了相关科技成果不被盗用的前提下节省了安全防护成本,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科技成果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得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核心,科技成果指的是通过复杂智力劳动所得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使用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企业科技成果管理是科技管理的重要环节,科技成果管理蛀牙包括成果鉴定、登记、申报、成果保密和成果转化等,其中,在成果保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网上盗用未授权的科技成果现象严重,需要加强科技成果安全防护措施,避免科技成果因被盗用而失去其原有价值,在传统方式中,监测到一项科技成果被盗用后,往往偏重于查询该项科技成果被盗用的具体情况,因而忽略了其它与之相关的科技成果的保护,因小失大,导致其它科技成果也有被连带盗用的可能性,由于防护能力有限,依据与被盗用成果的关联程度预测其它科技成果被盗用的概率设置防护等级,在保护了相关科技成果不被盗用的前提下节省了安全防护成本;另外,在成果转化方面,企业盲目单一地选择自主转化或者外部转化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导致转化成功率降低,分析企业自身转化能力与科技成果价值是否匹配,选择正确的转化方式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也能够使企业更加明确了解自身的能力,从而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所以,人们需要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科技成果信息库、关联成果分析模块、科技成果鉴定模块和关联成果防护模块;
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企业的科技成果自主转化能力数据及其对应的科技成果数据至所述科技成果信息库中,所述科技成果信息库整理对应企业的科技成果有关数据并传输到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同时将企业的科技成果数据传输到所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中,所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将企业的科技成果按照树形结构排列,以被盗用的科技成果为树形结构的根节点,其余节点排列顺序以与监测到的被盗用科技成果的关联程度为基准,由于存在与被盗用科技成果关联程度相同的科技成果,将关联程度相同的科技成果排列在同一子树上,将排列好的科技成果树形结构传输到所述关联成果防护模块中,所述关联成果防护模块依据树形结构为与被盗用科技成果关联的科技成果设置不同等级的防护措施,防止关联科技成果被盗用,在关联科技成果授权后解除对其的安全防护措施,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衡量企业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包括学术、使用和经济价值,与接收到的对应企业自主转化水平进行比较,判定技术距离,依据判定结果选择转化方式:若技术距离小于技术距离阈值,选择自主转化;若技术距离大于等于技术距离阈值,选择外部转化,技术距离阈值指的是所有科技成果之间技术距离的平均值,将转化完成的科技成果数据传输到所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中,所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分析的是被转化后的科技成果的关联程度;所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包括树形分布排列单元、相似成果划分单元、成果盗用监测单元和连带盗用预测单元,所述成果盗用监测单元监测到企业科技成果被盗用后,通过所述相似成果划分单元搜集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相关的科技成果数据并将之传输到所述树形分布排列单元中,所述树形分布排列单元将转化后的科技成果按照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的关联程度大小排列,形成树形结构,其中,关联程度相同的科技成果在同一等级子树上,将排列好的树形结构传输到所述连带盗用预测单元中,通过所述连带盗用预测单元预测其它科技成果被盗用的概率,将预测结果传输到所述关联成果防护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企业能力调查单元和科技成果采集单元,所述企业能力调查单元调查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均数,将调查结果传输到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中,所述科技成果采集单元采集企业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数据,将价值数据传输到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中,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综合企业转化能力及科技成果价值判定技术距离,依据技术距离远近为企业选择对应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关联成果防护模块包括连带安全防护单元和安全防护解除单元,所述连带安全防护单元依据树形结构为与被盗用科技成果关联的科技成果设置不同等级的防护措施,将不同关联科技成果的防护等级数据传输到所述安全防护解除单元中,所述安全防护解除单元搜索对应科技成果是否已被授权,在对应科技成果被授权后解除对其的安全防护。
进一步的,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包括综合价值评鉴单元、技术距离判定单元和转化方式选择单元,所述综合价值评鉴单元依据采集到的科技成果学术、经济和使用价值综合评鉴其综合价值,将评鉴结果传输到所述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中,所述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依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均值和科技成果价值的比例判定技术距离,所述转化方式选择单元依据判定结果为企业选择转化方式:自主转化或者外部转化。
进一步的,所述企业能力调查单元调查到企业每年的科技成果自主转化成功次数集合为A={A1,A2,...,An},其中,n表示调查的年数,将调查结果传输到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中,所述科技成果采集单元采集到该企业不同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集合为c={c1,c2,...,cm},经济价值集合为e={e1,e2,...,em},使用价值集合为u={u1,u2,...,um},其中,m表示采集的企业科技成果数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综合价值评鉴单元中,所述综合价值评鉴单元评鉴该企业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该企业随机一个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系数vi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ci、ei和ui分别表示随机一个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到该企业所有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系数集合v={v1,v2,...,vm},通过各项科技成果的学术、经济、使用价值占综合价值的比例表示各项科技成果综合价值系数的目的在于综合评鉴企业科技成果的价值意义,单一地将科技成果的价值相加作为综合价值并不具备代表性,有利于提高与企业自身转化能力匹配结果的准确性,将所有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系数传输到所述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中,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企业能力与随机一个科技成果之间的技术距离Di
Figure 720913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Ai表示该企业某一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次数,得到与所有科技成果之间的技术距离集合D={D1,D2,...,Dm},利用所述转化方式选择单元选择最佳转化方式:比较Di与总技术距离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若
Figure 434791DEST_PATH_IMAGE004
,说明技术距离小于技术距离阈值,企业有能力自主转化该科技成果,选择自主转化方式;若
Figure 545354DEST_PATH_IMAGE005
,说明技术距离大于等于技术距离阈值,企业没有能力自主转化该科技成果,选择外部转化方式,其中,
Figure 143826DEST_PATH_IMAGE006
表示技术距离阈值,通过综合价值系数与企业年平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次数计算企业能力与各项科技成果之间的技术距离的目的在于判断企业是否具备自主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价值与转化次数比例能够较好地表示企业自身能力与成果价值之间的差距,即技术距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节省了转化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成果盗用监测单元监测到企业科技成果被盗用后,通过所述相似成果划分单元搜集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相关的科技成果特征数据集合为(a,b)={(a1,b1),(a2,b2),...,(ak,bk)},被盗用科技成果的特征数据为(a,b),根据下列公式计算随机一个相关科技成果与被盗用科技成果之间的关联程度
Figure 551673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702032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ai和bi分别表示相关科技成果的两个特征值,k表示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相关的科技成果数量,得到关联程度集合
Figure 172328DEST_PATH_IMAGE009
,依据关联程度从大到小将相关科技成果进行树形排列,将排列好的树形结构传输到所述连带盗用预测单元中,依据被盗用科技成果及其关联成果的两种特征值(可以是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计算关联程度的目的在于比较关联科技成果与被盗用成果的关联性,以设置不同的等级防护,保护关联成果不被盗用的同时节省了安全防护成本。
进一步的,利用所述连带盗用预测单元预测相关科技成果被盗用的概率:相关科技成果越接近树形的根,树形的根即被盗用科技成果,预测其被盗用概率越大,由于
Figure 699124DEST_PATH_IMAGE010
的范围为[0,1],与被盗用概率范围相同,用关联程度表示被盗用概率,将预测相关科技成果的被盗用概率传输到所述连带安全防护单元中。
进一步的,利用所述连带安全防护单元比较被盗用概率,依据概率从大到小设置安全防护等级:一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961478DEST_PATH_IMAGE011
;二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158104DEST_PATH_IMAGE012
;三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240330DEST_PATH_IMAGE013
;四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570817DEST_PATH_IMAGE014
;五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297464DEST_PATH_IMAGE015
,被盗用概率依等级减小,在关联科技成果授权后利用所述安全防护解除单元解除防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模块评鉴了企业各项科技成果的价值性,通过计算各项科技成果的学术、经济、使用价值占综合价值的比例综合评鉴企业科技成果的价值意义,通过综合价值系数与企业年平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次数计算企业能力与各项科技成果之间的技术距离,以判断企业是否具备自主转化能力,为其选择合适的转化方式:自主转化或外部转化,提高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节省了转化成本;依据与被盗用科技成果之间的关联程度将相关科技成果归置于树形结构上,用关联程度表示相关科技成果的被盗用概率,通过设置不同的等级防护,保护关联成果不被盗用的同时节省了安全防护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模块组成单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S1、科技成果信息库S2、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和关联成果防护模块S5;
通过数据采集模块S1采集企业的科技成果自主转化能力数据及其对应的科技成果数据至科技成果信息库S2中,科技成果信息库S2整理对应企业的科技成果有关数据并传输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中,数据采集模块S1同时将企业的科技成果数据传输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中,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将企业的科技成果按照树形结构排列,以被盗用的科技成果为树形结构的根节点,其余节点排列顺序以与监测到的被盗用科技成果的关联程度为基准,由于存在与被盗用科技成果关联程度相同的科技成果,将关联程度相同的科技成果排列在同一子树上,将排列好的科技成果树形结构传输到关联成果防护模块S5中,关联成果防护模块S5依据树形结构为与被盗用科技成果关联的科技成果设置不同等级的防护措施,防止关联科技成果被盗用,在关联科技成果授权后解除对其的安全防护措施,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衡量企业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包括学术、使用和经济价值,与接收到的对应企业自主转化水平进行比较,判定技术距离,依据判定结果选择转化方式:若技术距离小于技术距离阈值,选择自主转化;若技术距离大于等于技术距离阈值,选择外部转化,技术距离阈值指的是所有科技成果之间技术距离的平均值,将转化完成的科技成果数据传输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中,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分析的是被转化后的科技成果的关联程度;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包括树形分布排列单元、相似成果划分单元、成果盗用监测单元和连带盗用预测单元,成果盗用监测单元监测到企业科技成果被盗用后,通过相似成果划分单元搜集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相关的科技成果数据并将之传输到树形分布排列单元中,树形分布排列单元将转化后的科技成果按照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的关联程度大小排列,形成树形结构,其中,关联程度相同的科技成果在同一等级子树上,将排列好的树形结构传输到连带盗用预测单元中,通过连带盗用预测单元预测其它科技成果被盗用的概率,将预测结果传输到关联成果防护模块S5。
数据采集模块S1包括企业能力调查单元和科技成果采集单元,企业能力调查单元调查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均数,将调查结果传输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中,科技成果采集单元采集企业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数据,将价值数据传输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中,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综合企业转化能力及科技成果价值判定技术距离,依据技术距离远近为企业选择对应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
关联成果防护模块S5包括连带安全防护单元和安全防护解除单元,连带安全防护单元依据树形结构为与被盗用科技成果关联的科技成果设置不同等级的防护措施,将不同关联科技成果的防护等级数据传输到安全防护解除单元中,安全防护解除单元搜索对应科技成果是否已被授权,在对应科技成果被授权后解除对其的安全防护。
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包括综合价值评鉴单元、技术距离判定单元和转化方式选择单元,综合价值评鉴单元依据采集到的科技成果学术、经济和使用价值综合评鉴其综合价值,将评鉴结果传输到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中,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依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均值和科技成果价值的比例判定技术距离,转化方式选择单元依据判定结果为企业选择转化方式:自主转化或者外部转化。
企业能力调查单元调查到企业每年的科技成果自主转化成功次数集合为A={A1,A2,...,An},其中,n表示调查的年数,将调查结果传输到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中,科技成果采集单元采集到该企业不同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集合为c={c1,c2,...,cm},经济价值集合为e={e1,e2,...,em},使用价值集合为u={u1,u2,...,um},其中,m表示采集的企业科技成果数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综合价值评鉴单元中,综合价值评鉴单元评鉴该企业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该企业随机一个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系数vi
Figure 55205DEST_PATH_IMAGE016
其中,ci、ei和ui分别表示随机一个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到该企业所有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系数集合v={v1,v2,...,vm},,通过各项科技成果的学术、经济、使用价值占综合价值的比例表示各项科技成果综合价值系数的目的在于综合评鉴企业科技成果的价值意义,单一地将科技成果的价值相加作为综合价值并不具备代表性,便于提高与企业自身转化能力匹配结果的准确性,将所有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系数传输到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中,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企业能力与随机一个科技成果之间的技术距离Di
Figure 627656DEST_PATH_IMAGE017
其中,Ai表示该企业某一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次数,得到与所有科技成果之间的技术距离集合D={D1,D2,...,Dm},利用转化方式选择单元选择最佳转化方式:比较Di与总技术距离
Figure 371621DEST_PATH_IMAGE018
:若
Figure 342988DEST_PATH_IMAGE019
,说明技术距离小于技术距离阈值,企业有能力自主转化该科技成果,选择自主转化方式;若
Figure 271630DEST_PATH_IMAGE020
,说明技术距离大于等于技术距离阈值,企业没有能力自主转化该科技成果,选择外部转化方式,其中,
Figure 203814DEST_PATH_IMAGE021
表示技术距离阈值,通过综合价值系数与企业年平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次数计算企业能力与各项科技成果之间的技术距离的目的在于判断企业是否具备自主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价值与转化次数比例能够较好地表示企业自身能力与成果价值之间的差距,即技术距离,便于提高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节省转化成本。
成果盗用监测单元监测到企业科技成果被盗用后,通过相似成果划分单元搜集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相关的科技成果特征数据集合为(a,b)={(a1,b1),(a2,b2),...,(ak,bk)},被盗用科技成果的特征数据为(a,b),根据下列公式计算随机一个相关科技成果与被盗用科技成果之间的关联程度
Figure 610524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701977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ai和bi分别表示相关科技成果的两个特征值,k表示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相关的科技成果数量,得到关联程度集合
Figure 535941DEST_PATH_IMAGE009
,依据关联程度从大到小将相关科技成果进行树形排列,将排列好的树形结构传输到连带盗用预测单元中,依据被盗用科技成果及其关联成果的两种特征值(可以是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计算关联程度的目的在于比较关联科技成果与被盗用成果的关联性,以设置不同的等级防护,保护关联成果不被盗用的同时能够节省安全防护成本。
利用连带盗用预测单元预测相关科技成果被盗用的概率:相关科技成果越接近树形的根,树形的根即被盗用科技成果,预测其被盗用概率越大,由于
Figure 689842DEST_PATH_IMAGE010
的范围为[0,1],与被盗用概率范围相同,用关联程度表示被盗用概率,将预测相关科技成果的被盗用概率传输到连带安全防护单元中。
利用连带安全防护单元比较被盗用概率,依据概率从大到小设置安全防护等级:一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900243DEST_PATH_IMAGE011
;二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580623DEST_PATH_IMAGE012
;三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842279DEST_PATH_IMAGE013
;四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483476DEST_PATH_IMAGE014
;五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231989DEST_PATH_IMAGE015
,被盗用概率依等级减小,在关联科技成果授权后利用安全防护解除单元解除防护。
实施例一:科技成果采集单元采集到该企业不同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集合为c={c1,c2,c3}={75分,30分,50分},经济价值集合为e={e1,e2,e3}={25分,40分,50分},使用价值集合为u={u1,u2,u3}={10分,60分,50分},根据公式
Figure 32454DEST_PATH_IMAGE023
得到该企业所有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系数集合v={v1,v2,v3}={0.28,0.33,0.38},企业能力调查单元调查到企业每年的科技成果自主转化成功次数集合为A={A1,A2,A3}={5,3,6},根据公式
Figure 208221DEST_PATH_IMAGE025
得到与所有科技成果之间的技术距离集合D={D1,D2,D3}={0.06,0.07,0.08},利用转化方式选择单元选择最佳转化方式:
Figure 461348DEST_PATH_IMAGE027
Figure 747972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871786DEST_PATH_IMAGE031
,企业有能力自主转化科技成果1,选择自主转化方式,没有能力自主转化科技成果2和3,选择外部转化方式;
实施例二:通过相似成果划分单元搜集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相关的科技成果特征数据集合为(a,b)={(a1,b1),(a2,b2),(a3,b3)}={(10,8),(1,8),(5,1)},被盗用科技成果的特征数据为(a,b)=(20,15),根据公式
Figure 359399DEST_PATH_IMAGE033
得到相关科技成果与被盗用科技成果之间的关联程度集合
Figure 99822DEST_PATH_IMAGE035
,依据关联程度从大到小将相关科技成果进行树形排列:被盗用科技成果是树形结构的根,相关科技成果1为树形结构的第一子树,将排列好的树形结构传输到连带盗用预测单元中,用关联程度表示被盗用概率:相关科技成果被盗用的概率分别为:99%,69%,90%,设置安全防护等级:一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724226DEST_PATH_IMAGE037
;二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109071DEST_PATH_IMAGE039
;三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626640DEST_PATH_IMAGE041
;四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854359DEST_PATH_IMAGE043
;五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889311DEST_PATH_IMAGE045
,对相关科技成果1和3采用一级防护,对相关科技成果2采用二级防护,在关联科技成果授权后利用安全防护解除单元解除防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S1)、科技成果信息库(S2)、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和关联成果防护模块(S5);
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S1)采集企业的科技成果自主转化能力数据及其对应的科技成果数据至所述科技成果信息库(S2)中,所述科技成果信息库(S2)整理对应企业的科技成果有关数据并传输到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S1)同时将企业的科技成果数据传输到所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中,所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将企业的科技成果按照树形结构排列,以被盗用的科技成果为树形结构的根节点,其余节点排列顺序以与监测到的被盗用科技成果的关联程度为基准,由于存在与被盗用科技成果关联程度相同的科技成果,将关联程度相同的科技成果排列在同一子树上,将排列好的科技成果树形结构传输到所述关联成果防护模块(S5)中,所述关联成果防护模块(S5)依据树形结构为与被盗用科技成果关联的科技成果设置不同等级的防护措施,防止关联科技成果被盗用,在关联科技成果授权后解除对其的安全防护措施,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衡量企业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包括学术、使用和经济价值,与接收到的对应企业自主转化水平进行比较,判定技术距离,依据判定结果选择转化方式:若技术距离小于技术距离阈值,选择自主转化;若技术距离大于等于技术距离阈值,选择外部转化,技术距离阈值指的是所有科技成果之间技术距离的平均值,将转化完成的科技成果数据传输到所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中,所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分析的是被转化后的科技成果的关联程度;所述关联成果分析模块(S3)包括树形分布排列单元、相似成果划分单元、成果盗用监测单元和连带盗用预测单元,所述成果盗用监测单元监测到企业科技成果被盗用后,通过所述相似成果划分单元搜集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相关的科技成果数据并将之传输到所述树形分布排列单元中,所述树形分布排列单元将转化后的科技成果按照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的关联程度大小排列,形成树形结构,其中,关联程度相同的科技成果在同一等级子树上,将排列好的树形结构传输到所述连带盗用预测单元中,通过所述连带盗用预测单元预测其它科技成果被盗用的概率,将预测结果传输到所述关联成果防护模块(S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S1)包括企业能力调查单元和科技成果采集单元,所述企业能力调查单元调查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均数,将调查结果传输到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中,所述科技成果采集单元采集企业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数据,将价值数据传输到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中,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综合企业转化能力及科技成果价值判定技术距离,依据技术距离远近为企业选择对应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成果防护模块(S5)包括连带安全防护单元和安全防护解除单元,所述连带安全防护单元依据树形结构为与被盗用科技成果关联的科技成果设置不同等级的防护措施,将不同关联科技成果的防护等级数据传输到所述安全防护解除单元中,所述安全防护解除单元搜索对应科技成果是否已被授权,在对应科技成果被授权后解除对其的安全防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科技成果鉴定模块(S4)包括综合价值评鉴单元、技术距离判定单元和转化方式选择单元,所述综合价值评鉴单元依据采集到的科技成果学术、经济和使用价值综合评鉴其综合价值,将评鉴结果传输到所述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中,所述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依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均值和科技成果价值的比例判定技术距离,所述转化方式选择单元依据判定结果为企业选择转化方式:自主转化或者外部转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能力调查单元调查到企业每年的科技成果自主转化成功次数集合为A={A1,A2,...,An},其中,n表示调查的年数,将调查结果传输到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中,所述科技成果采集单元采集到该企业不同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集合为c={c1,c2,...,cm},经济价值集合为e={e1,e2,...,em},使用价值集合为u={u1,u2,...,um},其中,m表示采集的企业科技成果数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综合价值评鉴单元中,所述综合价值评鉴单元评鉴该企业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该企业随机一个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系数vi
Figure 899475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ci、ei和ui分别表示随机一个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到该企业所有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系数集合v={v1,v2,...,vm},将所有科技成果的综合价值系数传输到所述技术距离判定单元中,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企业能力与随机一个科技成果之间的技术距离Di
Figure 445994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Ai表示该企业某一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次数,得到与所有科技成果之间的技术距离集合D={D1,D2,...,Dm},利用所述转化方式选择单元选择最佳转化方式:比较Di与总技术距离
Figure 822749DEST_PATH_IMAGE003
:若
Figure 36693DEST_PATH_IMAGE004
,说明技术距离小于技术距离阈值,企业有能力自主转化该科技成果,选择自主转化方式;若
Figure 473490DEST_PATH_IMAGE005
,说明技术距离大于等于技术距离阈值,企业没有能力自主转化该科技成果,选择外部转化方式,其中,
Figure 772885DEST_PATH_IMAGE006
表示技术距离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果盗用监测单元监测到企业科技成果被盗用后,通过所述相似成果划分单元搜集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相关的科技成果特征数据集合为(a,b)={(a1,b1),(a2,b2),...,(ak,bk)},被盗用科技成果的特征数据为(a,b),根据下列公式计算随机一个相关科技成果与被盗用科技成果之间的关联程度
Figure 436820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505270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ai和bi分别表示相关科技成果的两个特征值,k表示与被盗用科技成果相关的科技成果数量,得到关联程度集合
Figure 581811DEST_PATH_IMAGE009
,依据关联程度从大到小将相关科技成果进行树形排列,将排列好的树形结构传输到所述连带盗用预测单元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连带盗用预测单元预测相关科技成果被盗用的概率:相关科技成果越接近树形的根,树形的根即被盗用科技成果,预测其被盗用概率越大,由于
Figure 634080DEST_PATH_IMAGE010
的范围为[0,1],与被盗用概率范围相同,用关联程度表示被盗用概率,将预测相关科技成果的被盗用概率传输到所述连带安全防护单元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连带安全防护单元比较被盗用概率,依据概率从大到小设置安全防护等级:一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87059DEST_PATH_IMAGE011
;二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275594DEST_PATH_IMAGE012
;三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788615DEST_PATH_IMAGE013
;四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328181DEST_PATH_IMAGE014
;五级防护被盗用概率范围为
Figure 584850DEST_PATH_IMAGE015
,被盗用概率依等级减小,在关联科技成果授权后利用所述安全防护解除单元解除防护。
CN202110543740.XA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9907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3740.XA CN112990798B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3740.XA CN112990798B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0798A CN112990798A (zh) 2021-06-18
CN112990798B true CN112990798B (zh) 2021-07-16

Family

ID=76336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374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990798B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079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1628A (zh) * 2017-11-22 2018-05-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科技主题的管理系统
CN108038619A (zh) * 2017-12-15 2018-05-15 佛山市极加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CN108765050A (zh) * 2018-04-16 2018-11-06 广州市菲玛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科技成果管理系统
CN109919419A (zh) * 2019-01-22 2019-06-21 广州高企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创新要素评估量化方法
CN110457441A (zh) * 2019-08-09 2019-11-15 佛山市木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专利交易系统
CN111145022A (zh) * 2019-12-09 2020-05-12 深圳市科南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科技成果确权方法与系统
CN111160692A (zh) * 2019-11-19 2020-05-15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力科技成果多源信息融合评价与系统
CN111798147A (zh) * 2020-07-09 2020-10-20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系统
CN112668822A (zh) * 2020-09-14 2021-04-16 徐辉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享系统、方法、存储介质、手机app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1628A (zh) * 2017-11-22 2018-05-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科技主题的管理系统
CN108038619A (zh) * 2017-12-15 2018-05-15 佛山市极加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CN108765050A (zh) * 2018-04-16 2018-11-06 广州市菲玛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科技成果管理系统
CN109919419A (zh) * 2019-01-22 2019-06-21 广州高企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创新要素评估量化方法
CN110457441A (zh) * 2019-08-09 2019-11-15 佛山市木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专利交易系统
CN111160692A (zh) * 2019-11-19 2020-05-15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力科技成果多源信息融合评价与系统
CN111145022A (zh) * 2019-12-09 2020-05-12 深圳市科南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科技成果确权方法与系统
CN111798147A (zh) * 2020-07-09 2020-10-20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系统
CN112668822A (zh) * 2020-09-14 2021-04-16 徐辉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享系统、方法、存储介质、手机ap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0798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raújo et al. Identifying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KDD99 intrusion detection dataset by feature selection using a hybrid approach
CN103581186A (zh) 一种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及系统
CN107257351B (zh) 一种基于灰色lof流量异常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6600115A (zh) 一种企业信息系统运维智能分析方法
US20230052730A1 (en) Method for predicting operation state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s based on scene analysis
Romano et al. Measuring dependency via intrinsic dimensionality
CN112990798B (zh) 一种基于企业科技信息成果管理系统
CN106357479B (zh) 一种全网络流量监测方法
CN111428821A (zh) 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资产分类方法
CN115643085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6528226A (zh) 一种基于远程模块无线通信的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5907461A (zh) 一种基于机理推导方程的电力工程方法
Wang et al. A model of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erformance anomaly detection based on service features clustering
Hu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abnormal traffic in smart grids based on GACNN and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CN114048901A (zh) 一种用于用电分析的讯息标签自动标识系统
CN105868435A (zh) 一种基于线性相关性分析实现光网络建设的高效控制方法
CN106067140A (zh) 一种社会网络事件检测的混合指标量子群智能方法
Dražić et al. Technology matching of the patent documents using clustering algorithms
CN117574413B (zh) 一种车辆交易客户信息动态加密防护方法
Liu et al. Software Vulnerability Prediction based on Statistical Learning
CN114697255B (zh) 一种企业网络传输数据风险预警系统及方法
Otani et al. Goodness-of-fit evaluation method between two sets of household micro-data for land-use microsimulation model
Wang et al. Research on Situation Element Extraction Model of Internet of Vehicles Based on Optimized Random Forest
CN117714137A (zh) 一种身份管理系统异常登录检测方法及装置
Amindan et al. Logistic regression applied to seismic discrimin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9

Address after: 2nd Floor, No. 17, Huaxi Road, Xihua Village, Chongwu Town,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000

Patentee after: Quanzhou Shanyuant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0 101, block B, 33 Wangyuan Road, Huangcun,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Jianx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5

Address after: C102, Chuangke Street, Sanchuang Park, No. 3001, South Section of Century Avenue, Sunei Community, Luoshan Street,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000

Patentee after: Fujian Hu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nd Floor, No. 17, Huaxi Road, Xihua Village, Chongwu Town,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000

Patentee before: Quanzhou Shanyuantang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