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0062B - 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90062B CN112990062B CN202110342640.0A CN202110342640A CN112990062B CN 112990062 B CN112990062 B CN 112990062B CN 202110342640 A CN202110342640 A CN 202110342640A CN 112990062 B CN112990062 B CN 1129900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intelligent
- matrix
- feature type
- intelligent algorith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102000002274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08010000684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2220047090 rs6152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90 cross-valid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709 eyebro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40—Softwar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e.g. user interfaces or toolboxe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44—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parts of the pattern, e.g. by detecting edges, contours, loops, corners, strokes or intersections; Connectivity analysis, e.g. of connected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4—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 G06V10/95—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structured as a network, e.g.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训练图像集;将训练图像集按比例划分为两个集合;模型训练过程;实际测试过程:根据最优的预测评分矩阵,挑选出各图像特征类型对应的最优智能算法,进而采用挑选出的智能算法进行智能识别。优点为: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对各种智能算法进行有效融合,对于被分析图像,其在每个图像特征维度上,均选取识别效果最佳的智能算法,从而得到被分析图像在各个图像特征维度的最佳识别结果,最终提高被分析图像智能识别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智能识别人脸、车辆、行人和非机动车等对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商业化的智能算法识别对象的准确率受到光线反射、识别类型、特征遮挡、动态模糊或图像质量等因素影响,同类型算法的准确率在相同场景下表现差异较大。这些干扰因素造就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的困难度。
不同抓拍机因拍摄角度、厂家类型、适用范围等场景造成通过智能算法识别准确率的变化。单一的智能算法在应对复杂场景的对象特征识别准确率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只是单独优化智能算法提高整体特征识别准确率难度非常巨大。大部分情况下是部分特征识别准确率提高了,但其他特征识别率就变差了。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有效提高对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训练图像集,方法为:
步骤1.1,安装m个抓拍机,分别表示为:抓拍机c1,抓拍机c2,...,抓拍机cm;m个抓拍机形成抓拍机群;各个抓拍机的拍摄姿态固定不变;
步骤1.2,设置a个对象,分别表示为:对象obj1,对象obj2,...,对象obja;
抓拍机c1对对象obj1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11;抓拍机c2对对象obj1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21,依此类推,抓拍机cm对对象obj1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m1;由此形成图像组image1=[image11,image21,...,imagem1];
抓拍机c1对对象obj2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12;抓拍机c2对对象obj2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22,依此类推,抓拍机cm对对象obj2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m2;由此形成图像组image2=[image12,image22,...,imagem2];
依此类推
抓拍机c1对对象obja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1a;抓拍机c2对对象obja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2a,依此类推,抓拍机cm对对象obja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ma;由此形成图像组imagea=[image1a,image2a,...,imagema];
因此,得到a个图像组,a个图像组形成初始训练图像集image[0]=[image1,image2,...,imagea];
步骤1.3,对于初始训练图像集image[0]中的每个图像组,进行图像组扩充,得到最终的训练图像集image[1]=[image1,image2,...,imageb];其中,b为训练图像集image[1]包括的图像组的数量;
步骤1.4,确定图像特征类型集合f=[f1,f2,...,ft];其中,f1,f2,...,ft分别表示:第1图像特征类型,第2图像特征类型,...,第t图像特征类型;
步骤1.5,图像特征值的标注:
训练图像集image[1]=[image1,image2,...,imageb]由b个图像组构成;每个图像组均为m维图像,即:每个图像组包括m个图像,对于每个图像,均标注以下t个图像特征类型参考值:第1图像特征类型的参考值,第2图像特征类型的参考值,...,第t图像特征类型的参考值;
步骤2,将训练图像集image[1]=[image1,image2,...,imageb]按比例划分为两个集合,分别为:训练图像集image[11]和训练图像集image[12];其中,训练图像集image[11]包括b1个图像组,表示为:训练图像集训练图像集image[12]包括b2个图像组,表示为:训练图像集其中,b=b1+b2;
步骤3:模型训练过程,包括:
步骤3.1,假设需要考察融合的智能算法的数量为n个,分别表示为:智能算法th1,智能算法th2,...,智能算法thn;
采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在t个特征维度进行智能识别,得到测试结果其中,分别为: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的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值,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的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值,...,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的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值;
依此类推
步骤3.2.2,由此得到测试结果矩阵集合AR=[AR1,AR2,...,ARt]:
依此类推:
其中:
AR1为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矩阵,含义为:
AR1中的第一行,代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
AR1中的第二行,代表智能算法th2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
依此类推
AR1中的第n行,代表智能算法thn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
AR2为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矩阵,含义为:
AR2中的第一行,代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
AR2中的第二行,代表智能算法th2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
依此类推
AR2中的第n行,代表智能算法thn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
ARt为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矩阵,含义为:
ARt中的第一行,代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
ARt中的第二行,代表智能算法th2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
依此类推
ARt中的第n行,代表智能算法thn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
步骤3.3,读取对应的图像特征参考值矩阵R=[R1,R2,...,Rt],其中,R1,R2,...,Rt均为n*m矩阵,即:n行m列矩阵;R1,R2,...,Rt分别代表: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参考值矩阵,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参考值矩阵,...,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参考值矩阵;
步骤3.4,计算得到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S1,S2,...,St],方法为:
将AR1与R1的差进行归一化,得到n*m的与第1图像特征类型f1对应的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1;
将AR2与R2的差进行归一化,得到n*m的与第2图像特征类型f2对应的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2;
依此类推
将ARt与Rt的差进行归一化,得到n*m的与第t图像特征类型ft对应的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t;
确定h维的嵌入算法隐因子向量α=[α1,α2,...,αn],其中,α1,α2,...,αn分别表示:与智能算法th1对应的嵌入算法隐因子,与智能算法th2对应的嵌入算法隐因子,...,与智能算法thn对应的嵌入算法隐因子;
步骤3.6,建立最优化问题模型:
其中:
λ是超参数值,为已知固定值;
bx是经验参数值,用于调整智能算法的优先级;
步骤3.7,求解最优化问题模型,得到最终的bx(x=1,2,...,t),即:b=[b1,b2,...,bt];将最终得到的b=[b1,b2,...,bt]表示为:b"=[b1",b2",...,bt"];得到最优的Pcx和Qdx值;通过最优的Pcx和Qdx值,得到最优的预测评分矩阵,表示为:
步骤4:实际测试过程,包括:
依此类推
步骤4.2,从各智能算法的测试结果中,按以下方式挑选出对图像A的最优测试结果AR(A)=f1(A),f2(A),...,ft(A);其中:f1(A),f2(A),...,ft(A)分别为:图像A的第1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图像A的第2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图像A的第t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
对于图像A的第u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fu(A),其中,u=1,2,...,t,采用以下方式筛选得到:
步骤4.2.2,在预测评分矩阵中,定位到第r列,第r列即为第抓拍机cr抓拍到的图像对应的列;第r列共有n行,每一行对应一种智能算法,在第r列中,挑选预测评分最大的行,假设为第q行,其中,q=1,2,...,n;因此,智能算法thq为对图像A在第u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佳识别算法;
优选的,步骤1.3中,对图像组扩充的方法为:
对于任意图像组imagei=[image1i,image2i,...,imagemi],其中,i=1,2,...,a,采用以下方法扩充: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覆盖相同的图像特征,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亮度,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饱和度,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对比度,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清晰度,对图像进行动态模糊处理,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优选的,步骤3.7中,最优化问题模型的求解方法为:
步骤3.7.4,通过公式(一),得到E(ΔS),判断E(ΔS)是否小于设定阈值,如果小于,则执行步骤3.7.7;如果不小于,则执行步骤3.7.5;
步骤3.7.7,由此得到最优的Pcx和Qdx值;
步骤3.7.8,将训练图像集image[12]输入到n个智能算法,即智能算法th1,智能算法th2,...,智能算法thn;得到测试结果矩阵,再利用图像特征参考值矩阵归一化,得到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S1",S2",...,St"];
通过公式(一),计算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S1",S2",...,St"]和预测评分矩阵各项的误差平方和,得到E(ΔS),判断得到的E(ΔS)是否小于设定阈值,如果不小于,则调整bx(x=1,2,...,t)的值,返回步骤3.7.2;如果小于,则执行步骤3.7.9;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对各种智能算法进行有效融合,对于被分析图像,其在每个图像特征维度上,均选取识别效果最佳的智能算法,从而得到被分析图像在各个图像特征维度的最佳识别结果,最终提高被分析图像智能识别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模型更新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对象识别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存智能算法存在的特征识别准确率差异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对各种智能算法进行有效融合,对于被分析图像,其在每个图像特征维度上,均选取识别效果最佳的智能算法,从而得到被分析图像在各个图像特征维度的最佳识别结果,最终提高被分析图像智能识别的准确度。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同质智能算法因干扰因素而造成识别对象准确率下降的问题。
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训练图像集,方法为:
步骤1.1,安装m个抓拍机,分别表示为:抓拍机c1,抓拍机c2,...,抓拍机cm;m个抓拍机形成抓拍机群;各个抓拍机的拍摄姿态固定不变;
步骤1.2,设置a个对象,分别表示为:对象obj1,对象obj2,...,对象obja;
抓拍机c1对对象obj1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11;抓拍机c2对对象obj1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21,依此类推,抓拍机cm对对象obj1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m1;由此形成图像组image1=[image11,image21,...,imagem1];
抓拍机c1对对象obj2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12;抓拍机c2对对象obj2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22,依此类推,抓拍机cm对对象obj2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m2;由此形成图像组image2=[image12,image22,...,imagem2];
依此类推
抓拍机c1对对象obja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1a;抓拍机c2对对象obja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2a,依此类推,抓拍机cm对对象obja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ma;由此形成图像组imagea=[image1a,image2a,...,imagema];在采用各抓拍机对各个对象进行拍摄时,需要获得不同类型和时间段抓拍得到的图像组。
因此,得到a个图像组,a个图像组形成初始训练图像集image[0]=[image1,image2,...,imagea];
步骤1.3,对于初始训练图像集image[0]中的每个图像组,进行图像组扩充,得到最终的训练图像集image[1]=[image1,image2,...,imageb];其中,b为训练图像集image[1]包括的图像组的数量;经图像扩充后得到最终的训练图像集,保证按照抓拍机设备类型、拍摄角度、对象类型、抓拍时间分别进行筛选,以此保证训练图像集中的数据在抓拍机设备类型、拍摄角度、对象类型、抓拍时间分布均衡,最终得到的模型用以分析的结果才能相对客观中性。,
对图像组扩充的方法为:
对于任意图像组imagei=[image1i,image2i,...,imagemi],其中,i=1,2,...,a,采用以下方法扩充: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覆盖相同的图像特征,用于模拟人为行为,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亮度,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饱和度,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对比度,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通过对图像的亮度、饱和度、对比度等信息进行调整,用以模拟不同角度和时间段抓拍的条件;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清晰度,对图像进行动态模糊处理,用以模拟高速运动情形,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步骤1.4,确定图像特征类型集合f=[f1,f2,...,ft];其中,f1,f2,...,ft分别表示:第1图像特征类型,第2图像特征类型,...,第t图像特征类型;例如,当进行人脸识别时,图像特征类型可以分别为:瞳膜特征类型、面部特征类型、眉毛特征类型等。
步骤1.5,图像特征值的标注:
训练图像集image[1]=[image1,image2,...,imageb]由b个图像组构成;每个图像组均为m维图像,即:每个图像组包括m个图像,对于每个图像,均标注以下t个图像特征类型参考值:第1图像特征类型的参考值,第2图像特征类型的参考值,...,第t图像特征类型的参考值;
步骤2,将训练图像集image[1]=[image1,image2,...,imageb]按比例划分为两个集合,分别为:训练图像集image[11]和训练图像集image[12];例如,可以按照9:1的比例划分。其中,训练图像集image[11]包括b1个图像组,表示为:训练图像集训练图像集image[12]包括b2个图像组,表示为:训练图像集其中,b=b1+b2;
步骤3:模型训练过程,包括:
步骤3.1,假设需要考察融合的智能算法的数量为n个,分别表示为:智能算法th1,智能算法th2,...,智能算法thn;
本发明中,智能算法包含各种商业化智能算法,不同智能算法产生的结果字段差异已经在接入层进行转换,算法系统既可以是简单的单节点,也可以是分布式集群系统。
采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在t个特征维度进行智能识别,得到测试结果其中,分别为: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的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值,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的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值,...,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的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值;
依此类推
步骤3.2.2,由此得到测试结果矩阵集合AR=[AR1,AR2,...,ARt]:
依此类推:
其中:
AR1为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矩阵,含义为:
AR1中的第一行,代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
AR1中的第二行,代表智能算法th2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
依此类推
AR1中的第n行,代表智能算法thn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
AR2为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矩阵,含义为:
AR2中的第一行,代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
AR2中的第二行,代表智能算法th2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
依此类推
AR2中的第n行,代表智能算法thn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
ARt为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矩阵,含义为:
ARt中的第一行,代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
ARt中的第二行,代表智能算法th2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
依此类推
ARt中的第n行,代表智能算法thn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图像特征值多数情况下为离散值,为减小连续值或范围值对模型建立的难度,各图像特征类型的识别结果统一进行归一化处理。
步骤3.3,读取对应的图像特征参考值矩阵R=[R1,R2,...,Rt],其中,R1,R2,...,Rt均为n*m矩阵,即:n行m列矩阵;R1,R2,...,Rt分别代表: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参考值矩阵,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参考值矩阵,...,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参考值矩阵;
步骤3.4,计算得到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S1,S2,...,St],方法为:
将AR1与R1的差进行归一化,得到n*m的与第1图像特征类型f1对应的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1;
将AR2与R2的差进行归一化,得到n*m的与第2图像特征类型f2对应的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2;
依此类推
将ARt与Rt的差进行归一化,得到n*m的与第t图像特征类型ft对应的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t;
确定h维的嵌入算法隐因子向量α=[α1,α2,...,αn],其中,α1,α2,...,αn分别表示:与智能算法th1对应的嵌入算法隐因子,与智能算法th2对应的嵌入算法隐因子,...,与智能算法thn对应的嵌入算法隐因子;
步骤3.6,建立最优化问题模型:
其中:
λ是超参数值,为已知固定值,可以通过经验或交叉验证等方式确定;
bx是经验参数值,用于调整智能算法的优先级;
步骤3.7,求解最优化问题模型,得到最终的bx(x=1,2,...,t),即:b=[b1,b2,...,bt];将最终得到的b=[b1,b2,...,bt]表示为:b"=[b1",b2",...,bt"];得到最优的Pcx和Qdx值;通过最优的Pcx和Qdx值,得到最优的预测评分矩阵,表示为:
最优化问题模型的求解方法为:
步骤3.7.4,通过公式(一),得到E(ΔS),判断E(ΔS)是否小于设定阈值,如果小于,则执行步骤3.7.7;如果不小于,则执行步骤3.7.5;
步骤3.7.7,由此得到最优的Pcx和Qdx值;
因此,在求解Pcx和Qdx的过程中,本发明采用交替求解方法,即:首先固定Pcx,Qdx未知,因此,公式(二)问题求解简化为关于Qdx的二次函数,在利用最小二乘问题得到最优的Qdx。再固定Qdx得到最优的Pcx,不断交替进行直到误差平方和小于阈值,例如,阈值可设置为m*0.0004,可以认为此时得到最优值。不同算法求解最优值过程可以利用分布式计算快速获取各算法最佳特征空间矩阵值。
步骤3.7.8,将训练图像集image[12]输入到n个智能算法,即智能算法th1,智能算法th2,...,智能算法thn;得到测试结果矩阵,再利用图像特征参考值矩阵归一化,得到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S1",S2",...,St"];
通过公式(一),计算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S1",S2",...,St"]和预测评分矩阵各项的误差平方和,得到E(ΔS),判断得到的E(ΔS)是否小于设定阈值,如果不小于,则调整bx(x=1,2,...,t)的值,返回步骤3.7.2;如果小于,则执行步骤3.7.9;
步骤4:实际测试过程,包括:
依此类推
步骤4.2,从各智能算法的测试结果中,按以下方式挑选出对图像A的最优测试结果AR(A)=f1(A),f2(A),...,ft(A);其中:f1(A),f2(A),...,ft(A)分别为:图像A的第1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图像A的第2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图像A的第t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
对于图像A的第u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fu(A),其中,u=1,2,...,t,采用以下方式筛选得到:
步骤4.2.2,在预测评分矩阵中,定位到第r列,第r列即为第抓拍机cr抓拍到的图像对应的列;第r列共有n行,每一行对应一种智能算法,在第r列中,挑选预测评分最大的行,假设为第q行,其中,q=1,2,...,n;因此,智能算法thq为对图像A在第u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佳识别算法;
实际应用中,步骤4之后,还可以加入用户反馈评分机制,即:
用户查看抓拍机上传的图像的识别结果时,可以对所有图像特征进行打分反馈,尤其是发现字段有异常时。将抓拍机对图像特征评分作为标准参考值加入到矩阵中,并会触发模型更新预测评分矩阵和算法优先级的过程。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要点:1.利用协同工作方式,对同类型智能算法对象分析结果的特征值进行择优融合,提升整体准确度;2.使用交替求解方式求解公式二的模型,降低求解复杂度,利用分布式计算特点加快整体收敛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①本发明不同于现有技术采用单一的智能算法识别对象特征的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各智能算法的优势强项,利用协同调用智能算法在数据集测试上的表现对具体图像特征进行最优化融合,与单一智能算法相比,本发明协同处理能综合各智能算法的特长,有效提高整体识别准确率。
②本发明构建的最优化问题模型,采用交替式求解方法,能够方便的扩展到分布式计算场景中,快速更新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和权值,为识别各种复杂场景提供保障。
③本发明优先对抓拍机采集的图像数据按比例进行处理,这样在模型建立阶段减少干扰因素对单一智能算法分析的影响,从而使得整个处理模型综合分析结果在复杂场景中也具备良好的鲁棒性。同时,用户反馈评分机制的加入也能解决建模过程中样本体量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训练图像集,方法为:
步骤1.1,安装m个抓拍机,分别表示为:抓拍机c1,抓拍机c2,...,抓拍机cm;m个抓拍机形成抓拍机群;各个抓拍机的拍摄姿态固定不变;
步骤1.2,设置a个对象,分别表示为:对象obj1,对象obj2,...,对象obja;
抓拍机c1对对象obj1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11;抓拍机c2对对象obj1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21,依此类推,抓拍机cm对对象obj1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m1;由此形成图像组image1=[image11,image21,...,imagem1];
抓拍机c1对对象obj2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12;抓拍机c2对对象obj2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22,依此类推,抓拍机cm对对象obj2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m2;由此形成图像组image2=[image12,image22,...,imagem2];
依此类推
抓拍机c1对对象obja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1a;抓拍机c2对对象obja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2a,依此类推,抓拍机cm对对象obja进行拍摄,得到图像imagema;由此形成图像组imagea=[image1a,image2a,...,imagema];
因此,得到a个图像组,a个图像组形成初始训练图像集image[0]=[image1,image2,...,imagea];
步骤1.3,对于初始训练图像集image[0]中的每个图像组,进行图像组扩充,得到最终的训练图像集image[1]=[image1,image2,...,imageb];其中,b为训练图像集image[1]包括的图像组的数量;
步骤1.4,确定图像特征类型集合f=[f1,f2,...,ft];其中,f1,f2,...,ft分别表示:第1图像特征类型,第2图像特征类型,...,第t图像特征类型;
步骤1.5,图像特征值的标注:
训练图像集image[1]=[image1,image2,...,imageb]由b个图像组构成;每个图像组均为m维图像,即:每个图像组包括m个图像,对于每个图像,均标注以下t个图像特征类型参考值:第1图像特征类型的参考值,第2图像特征类型的参考值,...,第t图像特征类型的参考值;
步骤2,将训练图像集image[1]=[image1,image2,...,imageb]按比例划分为两个集合,分别为:训练图像集image[11]和训练图像集image[12];其中,训练图像集image[11]包括b1个图像组,表示为:训练图像集训练图像集image[12]包括b2个图像组,表示为:训练图像集其中,b=b1+b2;
步骤3:模型训练过程,包括:
步骤3.1,假设需要考察融合的智能算法的数量为n个,分别表示为:智能算法th1,智能算法th2,...,智能算法thn;
采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在t个特征维度进行智能识别,得到测试结果其中,分别为: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的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值,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的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值,...,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kj的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值;
依此类推
步骤3.2.2,由此得到测试结果矩阵集合AR=[AR1,AR2,...,ARt]:
依此类推:
其中:
AR1为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矩阵,含义为:
AR1中的第一行,代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
AR1中的第二行,代表智能算法th2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
依此类推
AR1中的第n行,代表智能算法thn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识别结果;
AR2为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矩阵,含义为:
AR2中的第一行,代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
AR2中的第二行,代表智能算法th2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
依此类推
AR2中的第n行,代表智能算法thn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识别结果;
ARt为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矩阵,含义为:
ARt中的第一行,代表智能算法th1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
ARt中的第二行,代表智能算法th2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
依此类推
ARt中的第n行,代表智能算法thn对图像image1j,image2j,...,imagemj针对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识别结果;
步骤3.3,读取对应的图像特征参考值矩阵R=[R1,R2,...,Rt],其中,R1,R2,...,Rt均为n*m矩阵,即:n行m列矩阵;R1,R2,...,Rt分别代表:第1图像特征类型f1的参考值矩阵,第2图像特征类型f2的参考值矩阵,...,第t图像特征类型ft的参考值矩阵;
步骤3.4,计算得到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S1,S2,...,St],方法为:
将AR1与R1的差进行归一化,得到n*m的与第1图像特征类型f1对应的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1;
将AR2与R2的差进行归一化,得到n*m的与第2图像特征类型f2对应的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2;
依此类推
将ARt与Rt的差进行归一化,得到n*m的与第t图像特征类型ft对应的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t;
确定h维的嵌入算法隐因子向量α=[α1,α2,...,αn],其中,α1,α2,...,αn分别表示:与智能算法th1对应的嵌入算法隐因子,与智能算法th2对应的嵌入算法隐因子,...,与智能算法thn对应的嵌入算法隐因子;
步骤3.6,建立最优化问题模型:
…
其中:
λ是超参数值,为已知固定值;
bx是经验参数值,用于调整智能算法的优先级;
步骤3.7,求解最优化问题模型,得到最终的bx(x=1,2,...,t),即:b=[b1,b2,...,bt];将最终得到的b=[b1,b2,...,bt]表示为:b"=[b"1,b"2,...,b"t];得到最优的Pcx和Qdx值;通过最优的Pcx和Qdx值,得到最优的预测评分矩阵,表示为:
步骤4:实际测试过程,包括:
依此类推
步骤4.2,从各智能算法的测试结果中,按以下方式挑选出对图像A的最优测试结果AR(A)=f1(A),f2(A),...,ft(A);其中:f1(A),f2(A),...,ft(A)分别为:图像A的第1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图像A的第2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图像A的第t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
对于图像A的第u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优识别结果fu(A),其中,u=1,2,...,t,采用以下方式筛选得到:
步骤4.2.2,在预测评分矩阵中,定位到第r列,第r列即为第抓拍机cr抓拍到的图像对应的列;第r列共有n行,每一行对应一种智能算法,在第r列中,挑选预测评分最大的行,假设为第q行,其中,q=1,2,...,n;因此,智能算法thq为对图像A在第u图像特征类型的最佳识别算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对图像组扩充的方法为:
对于任意图像组imagei=[image1i,image2i,...,imagemi],其中,i=1,2,...,a,采用以下方法扩充: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覆盖相同的图像特征,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亮度,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饱和度,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对比度,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对image1i,image2i,...,imagemi中的每个图像,采用相同的比例调节图像清晰度,对图像进行动态模糊处理,从而扩充得到一个新的图像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7中,最优化问题模型的求解方法为:
步骤3.7.4,通过公式(一),得到E(ΔS),判断E(ΔS)是否小于设定阈值,如果小于,则执行步骤3.7.7;如果不小于,则执行步骤3.7.5;
步骤3.7.7,由此得到最优的Pcx和Qdx值;
步骤3.7.8,将训练图像集image[12]输入到n个智能算法,即智能算法th1,智能算法th2,...,智能算法thn;得到测试结果矩阵,再利用图像特征参考值矩阵归一化,得到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S"1,S"2,...,S"t];
通过公式(一),计算真实评分稀疏矩阵S"=[S"1,S"2,...,S"t]和预测评分矩阵各项的误差平方和,得到E(ΔS),判断得到的E(ΔS)是否小于设定阈值,如果不小于,则调整bx(x=1,2,...,t)的值,返回步骤3.7.2;如果小于,则执行步骤3.7.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2640.0A CN112990062B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2640.0A CN112990062B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90062A CN112990062A (zh) | 2021-06-18 |
CN112990062B true CN112990062B (zh) | 2022-05-31 |
Family
ID=76338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42640.0A Active CN112990062B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90062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4536A (zh) * | 2013-12-17 | 2014-04-09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基于稀疏表示的多模态磁共振图像的分割方法及装置 |
CN106326871A (zh) * | 2016-08-26 | 2017-01-11 | 中国计量大学 | 一种基于字典分解和稀疏表示的鲁棒人脸识别方法 |
CN108280469A (zh) * | 2018-01-16 | 2018-07-13 |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市商品图像识别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89442B2 (en) * | 2013-04-12 | 2015-03-24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Robust feature fusion for multi-view object tracking |
CN105893954B (zh) * | 2016-03-30 | 2019-04-23 | 深圳大学 | 一种基于核机器学习的非负矩阵分解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
-
2021
- 2021-03-30 CN CN202110342640.0A patent/CN1129900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4536A (zh) * | 2013-12-17 | 2014-04-09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基于稀疏表示的多模态磁共振图像的分割方法及装置 |
CN106326871A (zh) * | 2016-08-26 | 2017-01-11 | 中国计量大学 | 一种基于字典分解和稀疏表示的鲁棒人脸识别方法 |
CN108280469A (zh) * | 2018-01-16 | 2018-07-13 |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市商品图像识别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ScoreNet: Deep Cascade Score Level Fusion for Unconstrained Ear Recognition;Umit Kacar等;《IET Biometrics》;20191231;全文 * |
交互式人脸检索中人机人脸认知一致性研究;余婵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信息科技辑》;2016021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90062A (zh) | 2021-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53193B (zh) | 一种基于轻量级深层神经网络的视觉slam闭环检测方法 | |
CN108550161B (zh) | 一种尺度自适应核相关滤波快速目标跟踪方法 | |
CN112396027A (zh) |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车辆重识别方法 | |
CN109711283A (zh) | 一种联合双字典和误差矩阵的遮挡表情识别算法 | |
CN112348849A (zh) | 一种孪生网络视频目标跟踪方法及装置 | |
CN112541441B (zh) | 一种融合相关滤波的gm-phd视频多目标跟踪方法 | |
CN105976397B (zh) | 一种目标跟踪方法 | |
CN112446891A (zh) | 基于U-Net网络脑胶质瘤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 | |
CN111666852A (zh) |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表情双流网络识别方法 | |
CN112308825A (zh) | 一种基于SqueezeNet的农作物叶片病害识别方法 | |
CN112329784A (zh) | 一种基于时空感知及多峰响应的相关滤波跟踪方法 | |
CN115526891B (zh) | 一种缺陷数据集的生成模型的训练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4724218A (zh) | 视频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5131503A (zh) | 一种虹膜三维识别的健康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 |
CN116543433A (zh) | 一种基于改进YOLOv7模型的口罩佩戴检测方法和装置 | |
CN115761393A (zh) | 一种基于模板在线学习的无锚目标跟踪方法 | |
CN115393666A (zh) | 图像分类中基于原型补全的小样本扩充方法及系统 | |
CN117636400B (zh) | 基于图像可识别动物身份的方法及系统 | |
WO2022120996A1 (zh) | 视觉位置识别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990062B (zh) | 一种管理多种同质类智能算法协同工作提升准确率的方法 | |
CN112488985A (zh) | 图像质量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1325221A (zh) | 基于图像深度信息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 |
CN115346091A (zh) | 一种Mura缺陷图像数据集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 |
CN115908923A (zh) | 基于注意力引导3d神经网络的脑部磁共振图像分类系统 | |
CN112614158B (zh) | 一种采样框自适应的多特征融合在线目标跟踪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