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8317A - 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8317A
CN112988317A CN202110548733.9A CN202110548733A CN112988317A CN 112988317 A CN112988317 A CN 112988317A CN 202110548733 A CN202110548733 A CN 202110548733A CN 112988317 A CN112988317 A CN 112988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desktop
management
control
instance
desk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87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8317B (zh
Inventor
许长江
胡陈舜
王康
蔡晓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wangjuny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wangjun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wangjuny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wangjun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487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8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8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8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8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8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06F9/452Remote windowing, e.g. X-Window System, desktop virtu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8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emulation, e.g. Tel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7Distribution of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Migration and load balan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87Isolation or security of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95Network integration; Enabling network access in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云桌面服务器组与网关部件之间的通信通道,其中,每一所述云桌面服务器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为每一所述云桌面实例生成唯一识别的云桌面标识,将所述云桌面标识与管控设备的用户标识进行关联;获取云桌面管控请求,从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获取其携带的所述云桌面标识;将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在本方案中通过建立网关部件与云桌面实例的关联,实现了由管控服务器直接通过网关部件能对云桌面服务器组中混合模式云桌面实例的管控操作。

Description

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桌面虚拟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地。用户终端的桌面可以进行虚拟化,并通过访问请求对虚拟化桌面进行管控。虚拟云桌面包括VDI(VirtualDesktopInfrastructure,虚拟桌面基础架构),RDS(Remote Desktop Services,远程桌面服务),IDV(IntelligentDesktopVirtualization,智能桌面虚拟化架构),VOI(VirtualOperatingsystemInfrastructure,虚拟操作系统基础架构)等。在许多企业中需要用到多模式的云桌面,不同模式的云桌面服务器之间相互隔离。
而现有技术中只能针对某一模式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不能对多种模式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因此难以满足目前企业对多模式云桌面的统一管控需求。
综上,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相互隔离的多模式云桌面进行统一管控的问题,目前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相互隔离的多模式云桌面进行统一管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云桌面服务器组与网关部件之间的通信通道,其中,每一所述云桌面服务器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为每一所述云桌面实例生成唯一识别的云桌面标识,将所述云桌面标识与管控设备的用户标识进行关联;获取云桌面管控请求,从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获取其携带的所述云桌面标识;将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模式云桌面管控装置,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建立云桌面服务器组与网关部件之间的通信通道,其中,每一所述云桌面服务器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关联模块,用于为每一所述云桌面实例生成唯一识别的云桌面标识,将所述云桌面标识与管控设备的用户标识进行关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云桌面管控请求,从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获取其携带的所述云桌面标识;管控模块,用于将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如下:
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和装置,在本方案中通过建立网关部件与云桌面实例的关联,实现了由管控服务器直接通过网关部件能对云桌面服务器组中两个服务器物理隔离的云桌面实例的管控操作。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云桌面管控示例设备的关系图;
图3云桌面管控示例流程图;
图4采用管控示例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过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多模式云桌面,即,多种模式的云桌面。如:HDV模式云桌面、VDI模式云桌面、VOI模式云桌面,也可称为多种模式云桌面、不同模式云桌面、混合模式云桌面。不同模式的云桌面服务器相互隔离,这种隔离是服务器物理隔离,和网络无关。
实施例一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至S104:
步骤S101,建立云桌面服务器组与网关部件之间的通信通道,其中,每一所述云桌面服务器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
在本步骤中,云桌面实例既可以指例如VDI、RDS、IDV、VOI等主流架构的虚拟桌面,也可以指企业自行开发的融合了上述主流架构的新的云桌面实例。如图2所示,云桌面实例至少包括VDI桌面、HDV桌面,其中,所述VDI桌面表示为虚拟桌面基础设施,所述HDV桌面表示为华网虚拟化桌面,所述VDI桌面与所述HDV桌面之间服务器物理隔离,两种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被分配在同一云桌面实例组中、相互隔离。同一控制终端可以同时对上述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统一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案中仅示出了上述两种云桌面实例作为举例说明,本方案实质涉及到的是管控服务器支持对不同模式云桌面实例的管控,对于其他模式的云桌面实例,只需针对管控服务器做简单的实例管控配置,即可实现由该管控服务器通过具体网关部件向指定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的效果。
在本步骤中,每一云桌面服务器组对应一网关部件,所述网关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管控设备与所述云桌面实例之间的通信接口的多个网关部件中的一个。
具体而言,在本方案中,网关部件可以设置多个,每一云桌面服务器组中的多个云桌面实例与同一台网关部件通信,且此网关部件与云桌面服务器组并存,通过网关部件为管控设备分配多模式云桌面实例。
在其中一个可行实施例中,所述云桌面服务器组有多组,每组所述云桌面服务器中的所述云桌面实例与所述管控设备之间经由所述网关部件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2,每一云桌面服务器组与一管控服务器由一网关部件进行通信,当同一控制终端批量访问多个云桌面实例,且不同云桌面实例的模式不同时,相关管控服务器获取得到云桌面管控请求,并选择具体的网关与云桌面实例,通过多模式云桌面实例的统一管控的方式能大大减少对相互隔离的云桌面实例分别进行管控的成本,提高了管控效率。
针对上述步骤S101,本方案实施例一中的该步骤实现了在进行业务关联之前,先建立云桌面服务器组与网关部件之间的通信通道,且云桌面服务器组中的云桌面实例为不同模式,彼此隔离,在后续步骤中对通过网关设备进行信息传输,对批量不同模式云桌面实例发送云桌面管控请求。
步骤S102,为每一所述云桌面实例生成唯一识别的云桌面标识,将所述云桌面标识与管控设备的用户标识进行关联。
在本步骤中,云桌面标识指的是用以区分不同云桌面实例的id值,在本方案中,该id值可以是具有指定规则、符合指定算法且不存在重复出现的19为数字组成的整形数字组合,由管控服务器生成。在其他方案中,该id值还可以是字母、符号、数字的组合,用以唯一标识云桌面实例,对该id值进行hash计算,hash计算的结果是一个数值m,用数值m作为云桌面标识。需要说明的是,当云桌面实例接收到云桌面管控请求后需要进行自身内部数据校验来判断合法性从而决定是否执行当前管控指令。
在上述步骤S102中,如图2所示,为不同的云桌面实例、管控设备分配不同的唯一标识,将管控设备的用户标识与一些云桌面实例的云桌面标识对应,此外,将云桌面实例的云桌面标识在管控服务器中进行业务关联,使得管控设备发出的云桌面管控请求能由管控服务器识别出属于哪一模式,并选择具体的网关部件发送给对应的云桌面实例。
步骤S103,获取云桌面管控请求,从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获取其携带的所述云桌面标识。
在本步骤中,云桌面管控请求由所述管控设备发出,其中,所述管控设备包括终端设备、管控服务器控制台的其中一种。具体地,当云桌面管控请求由管控服务器控制台发出时,由管控服务器根据云桌面管控请求中携带的云桌面标识直接选择具体的网关部件。当云桌面管控请求由终端设备发出时,判断用户标识与所要管控的云桌面实例的云桌面标识是否有关联,若有关联,再由管控服务器选择具体的网关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携带云桌面实例数据,所述云桌面实例数据中包括所述云桌面实例的所述云桌面标识,基于所述云桌面标识识别出所述云桌面实例属于哪一模式。此外,云桌面实例数据还包括:云桌面名称,该字段用于在一组云桌面服务集群中提供一个不唯一的、更易于用户理解及识别的云桌面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云桌面标识也可以以云桌面名称来表示;云桌面系统架构,该字段用于解释当前云桌面实例的硬件架构;云桌面操作系统类型,该字段用于表示当前云桌面所运行系统的类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云桌面服务器组还包括云桌面实例模板,每一云桌面实例模板对应有至少一云桌面实例,所述云桌面实例模板与所述云桌面实例被配置在相同网络或不同网络中,云桌面实例模板也对应有一唯一识别的云桌面标识,管控服务器通过识别云桌面标识向指定云桌面模板实例发送消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携带管控指令数据,向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所述云桌面实例执行所述管控指令数据,其中,所述管控指令数据包括执行开机、关机、重启、唤醒、强制开机、强制关机、定时关闭、定时开机、实例统一更新、实例模板编辑、实例与模版的互相转换的至少一种操作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管控设备可以向云桌面实例进行的其中几种管控操作。对同一模式的云桌面服务器进行上述管控操作本身是常规的操作指令,而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方案只能针对某一种模式云桌面实例管控的瓶颈,可以针对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管控指令为开机为例,在终端设备或管控服务器控制台选中某一些云桌面实例,被选中的多个云桌面实例之间服务器物理隔离,对选中的多个云桌面实例执行开机操作,通过建立终端设备或管控服务器控制台与选中的多个云桌面实例的业务关联,向选中的多个云桌面实例发送管控指令,即可同时对彼此隔离的多模式云桌面实例进行统一管控。
步骤S104,将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
在本步骤中,通过识别云桌面标识,对多模式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统一管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包括:向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发送管控指令数据;对所述云桌面实例执行所述管控指令数据,得到指令执行结果;将所述指令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网关部件返回给所述管控设备。
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各模式的云桌面服务器彼此隔离,因此在混合模式下,因此只能依次选中单一模式云桌面实例分别进行管控,例如,管控设备发出用于管控被控设备的请求后,管控服务器判断出该请求被用于管控混合模式的多种云桌面服务器,而管控服务器无法将该请求同时发给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导致了管控的效率低的问题。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参考图3至图4,不同模式的云桌面服务器之间存在服务器物理隔离。例如,管控服务器无法进行对HDV-云桌面服务器1和VDI-云桌面服务器1的统一管控,且管控服务器无法将HDV-云桌面模板实例转换成VDI-云桌面实例,因此基于不同模式云桌面实例间彼此隔离的特点,在本方案中通过建立网关部件与云桌面实例的关联,实现了由管控服务器直接通过网关部件能对云桌面服务器组中多个不同模式云桌面实例的管控操作。
此外,基于和上述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相同的构思,本方案还提出了一种异常实例检测方法,具体地,当云桌面管控服务器可以统一、批量对多模式云桌面进行管控后,云桌面管控服务器可以定时或按照指定检测策略检测所有的云桌面服务器中所有已经开机的云桌面示例,通过对云桌面实例的心跳检测来判断该云桌面实例是否为异常状态,从而达到批量对多模式云桌面实例进行异常实例检测的效果。
通过上述步骤步骤S101至步骤S1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支持对不同模式云桌面实例进行统一管控、在隔离情况下根据模板实例对以存在的实例进行统一更新以及异常实例的检测。终端用户需要注册或被分配指定权限的账户,使用账户名和密码通过网关登录指定的终端设备或者管控服务器总控制台,登录之后可以看到针对当前账户分配的云桌面实例与云桌面模板实例,并可以对某一或多个实例进行统一的管控(例如: 开机、关机、重启、唤醒、强制开机、强制关机、定时关闭、定时开机、实例统一更新、实例模板编辑、实例与模版的互相转换等操作)。
实施例二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多模式云桌面管控装置,参考图5,包括:
通信模块501,用于建立云桌面服务器组与网关部件之间的通信通道,其中,每一所述云桌面服务器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
关联模块502,用于为每一所述云桌面实例生成唯一识别的云桌面标识,将所述云桌面标识与管控设备的用户标识进行关联;
获取模块503,用于获取云桌面管控请求,从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获取其携带的所述云桌面标识;
管控模块504,用于将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参考图6,包括存储器604和处理器602,该存储器604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602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602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存储器604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604。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604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DiskDrive,简称为HDD)、软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SolidStateDrive,简称为SSD)、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为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604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604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604是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604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为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RA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EEPROM)、电可改写ROM(ElectricallyAlter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EAROM)或闪存(FLASH)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AM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DRAM),其中,DRAM可以是快速页模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604(FastPageMode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FPMDRAM)、扩展数据输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xtendedDateOut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EDO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SDRAM)等。
存储器604可以用来存储或者缓存需要处理和/或通信使用的各种数据文件,以及处理器602所执行的可能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处理器602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6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6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608,其中,该传输设备606和上述处理器602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608和上述处理器602连接。
传输设备606可以用来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电子装置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6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输入输出设备608用于输入或输出信息。例如,上述输入输出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显示屏、音箱、麦克、鼠标、键盘或其他设备。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的信息可以是管控指令、id值、管控操作、选中的云桌面实例等,输出的信息可以是id值、指令执行结果等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602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01、建立云桌面服务器组与网关部件之间的通信通道,其中,每一所述云桌面服务器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
S102、为每一所述云桌面实例生成唯一识别的云桌面标识,将所述云桌面标识与管控设备的用户标识进行关联;
S103、获取云桌面管控请求,从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获取其携带的所述云桌面标识;
S104、将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来实现。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云桌面服务器组与网关部件之间的通信通道,其中,每一所述云桌面服务器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
为每一所述云桌面实例生成唯一识别的云桌面标识,将所述云桌面标识与管控设备的用户标识进行关联;
获取云桌面管控请求,从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获取其携带的所述云桌面标识;
将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桌面实例至少包括VDI桌面、HDV桌面,其中,所述VDI桌面表示为虚拟桌面基础设施,所述HDV桌面表示为华网虚拟化桌面,所述VDI桌面与所述HDV桌面之间服务器物理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桌面服务器组有多组,每组所述云桌面服务器中的所述云桌面实例与所述管控设备之间经由所述网关部件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管控设备与所述云桌面实例之间的通信接口的多个网关部件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桌面服务器组还包括云桌面实例模板,每一所述云桌面实例模板对应有至少一所述云桌面实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携带管控指令数据,向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所述云桌面实例执行所述管控指令数据,其中,所述管控指令数据包括执行开机、关机、重启、唤醒、强制开机、强制关机、定时关闭、定时开机、实例统一更新、实例模板编辑、实例与模版的互相转换的至少一种操作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包括:
向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发送管控指令数据;
对所述云桌面实例执行所述管控指令数据,得到指令执行结果;
将所述指令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网关部件返回给所述管控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由所述管控设备发出,其中,所述管控设备包括终端设备、管控服务器控制台的其中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携带云桌面实例数据,所述云桌面实例数据中包括所述云桌面实例的所述云桌面标识、云桌面名称、云桌面系统架构、云桌面操作系统类型,基于所述云桌面标识识别出所述云桌面实例属于哪一模式。
10.一种多模式云桌面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建立云桌面服务器组与网关部件之间的通信通道,其中,每一所述云桌面服务器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模式的云桌面实例;
关联模块,用于为每一所述云桌面实例生成唯一识别的云桌面标识,将所述云桌面标识与管控设备的用户标识进行关联;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云桌面管控请求,从所述云桌面管控请求中获取其携带的所述云桌面标识;
管控模块,用于将对应所述云桌面标识的云桌面实例进行管控。
CN202110548733.9A 2021-05-20 2021-05-20 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 Active CN112988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8733.9A CN112988317B (zh) 2021-05-20 2021-05-20 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8733.9A CN112988317B (zh) 2021-05-20 2021-05-20 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8317A true CN112988317A (zh) 2021-06-18
CN112988317B CN112988317B (zh) 2021-09-14

Family

ID=76337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8733.9A Active CN112988317B (zh) 2021-05-20 2021-05-20 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831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1978A (zh) * 2021-12-23 2022-04-08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云桌面实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1318A (zh) * 2021-12-27 2022-05-10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终端的云桌面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44663A (zh) * 2022-03-02 2022-08-0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共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5001833A (zh) * 2022-06-13 2022-09-02 西安雷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3416A (zh) * 2011-03-29 2014-01-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虚拟桌面系统、网络处理设备、管理方法和管理程序
CN103997482A (zh) * 2013-02-19 2014-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桌面云业务中用户登录的方法、系统
US20140344910A1 (en) * 2013-05-16 2014-11-20 Samsung Sd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gle-sign-on in 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
CN105406987A (zh) * 2015-10-22 2016-03-16 广州云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网客户端接入私有云云桌面方法
US20170010921A1 (en) * 2012-03-07 2017-01-12 Vmware, Inc. Multitenant access to multiple desktops on host machine partitions in a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
CN108769135A (zh) * 2018-05-07 2018-11-06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桌面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991870A (zh) * 2019-04-19 2019-07-09 北京远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110266688A (zh) * 2019-06-21 2019-09-20 广州云智易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组网路灯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0347337A (zh) * 2019-06-13 2019-10-18 北京和信创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支持3v桌面虚拟化架构的数据磁盘技术
CN110620429A (zh) * 2018-06-20 2019-12-27 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 新能源场站的批量控制方法、集控系统和通信网关机
CN110908756A (zh) * 2019-11-18 2020-03-24 西安雷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端桌面实时融合切换方法及系统
US20200236084A1 (en) * 2019-01-21 2020-07-23 Citrix Systems, Inc. Computing system with gateway data transfer based upon device data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2187718A (zh) * 2020-08-31 2021-01-05 西安雷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dv云桌面的远程访问云终端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3416A (zh) * 2011-03-29 2014-01-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虚拟桌面系统、网络处理设备、管理方法和管理程序
US20170010921A1 (en) * 2012-03-07 2017-01-12 Vmware, Inc. Multitenant access to multiple desktops on host machine partitions in a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
CN103997482A (zh) * 2013-02-19 2014-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桌面云业务中用户登录的方法、系统
US20140344910A1 (en) * 2013-05-16 2014-11-20 Samsung Sd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gle-sign-on in 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
CN105406987A (zh) * 2015-10-22 2016-03-16 广州云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网客户端接入私有云云桌面方法
CN108769135A (zh) * 2018-05-07 2018-11-06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桌面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0620429A (zh) * 2018-06-20 2019-12-27 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 新能源场站的批量控制方法、集控系统和通信网关机
US20200236084A1 (en) * 2019-01-21 2020-07-23 Citrix Systems, Inc. Computing system with gateway data transfer based upon device data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9991870A (zh) * 2019-04-19 2019-07-09 北京远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110347337A (zh) * 2019-06-13 2019-10-18 北京和信创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支持3v桌面虚拟化架构的数据磁盘技术
CN110266688A (zh) * 2019-06-21 2019-09-20 广州云智易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组网路灯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0908756A (zh) * 2019-11-18 2020-03-24 西安雷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端桌面实时融合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2187718A (zh) * 2020-08-31 2021-01-05 西安雷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dv云桌面的远程访问云终端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RIAN KRISLER: "Secure Desktop Computing in the Cloud", 《IEEE》 *
谢胡林: "基于多种模式的云桌面技术在高校各类应用场景的研究", 《电脑与电信》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1978A (zh) * 2021-12-23 2022-04-08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云桌面实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1318A (zh) * 2021-12-27 2022-05-10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终端的云桌面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44663A (zh) * 2022-03-02 2022-08-0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共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844663B (zh) * 2022-03-02 2024-03-01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共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5001833A (zh) * 2022-06-13 2022-09-02 西安雷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15001833B (zh) * 2022-06-13 2024-05-03 西安雷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8317B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88317B (zh) 多模式云桌面管控方法、装置
US11868762B2 (en)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nd updating eUICC firmware version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0334297B (zh) 终端页面的加载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274268A (zh) 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90166001A1 (en) Network function nf management method and nf management device
CN112527397A (zh)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选项的修改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240163119A1 (en)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WO2021007863A1 (en) Integrity auditing for multi-copy storage
CN115048181A (zh) 一种基于Kubernetes容器云平台的热部署方法、装置及应用
CN112434278A (zh) 一种裸机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333933B (zh) 一种机房上架的服务器的自动管理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09560954B (zh)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5150829B (zh) 一种网络访问权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09693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57976B2 (en) Unified application management for heterogeneous application delivery
CN113918423A (zh) 云平台监控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CN111464395B (zh) 一种创建区块链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32860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656100A (zh) 接口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737679A (zh) 一种安全认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54906A (zh) 虚拟机配置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23130821A1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8132990B (zh) 一种app内置图片的替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00354062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3254051B (zh) 多终端点对点推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