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6182B - 湿度传感单元、湿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湿度传感单元、湿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86182B CN112986182B CN202110154308.1A CN202110154308A CN112986182B CN 112986182 B CN112986182 B CN 112986182B CN 202110154308 A CN202110154308 A CN 202110154308A CN 112986182 B CN112986182 B CN 1129861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umidity
- nano
- grating
- sensing unit
- humidity sen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1—Refractivity; Phase-affecting properties, e.g. optical path leng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度传感单元、湿度传感器及其应用。所述湿度传感单元,其包括纳米光栅以及层叠于所述纳米光栅表面的吸湿材料层;所述纳米光栅为具有表面等离子激元效应的金属纳米光栅。该湿度传感单元具备非常高的灵敏度和相对简单的制作成本,可以广泛应用到实际的湿度传感检测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度传感单元、湿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许多工业过程,如制药、汽车和食品储存等都会受到空气湿度的严重影响。此外,湿度的控制对人体的舒适和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连续湿度监测在工业、医疗保健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这些特殊的应用,理想的湿度传感器不仅要求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可靠的响应性能,而且需要控制成本、易于制备。
传统的湿度传感器一般是基于电读出,即监测水分敏感元件在吸水/脱水过程中的电响应(即电阻、电容或电流)变化。该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迟滞小等优点。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它们往往无法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也无法迅速从饱和状态恢复。与电传感器相比,光学传感器由于具有遥感能力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可以克服这些局限性。
湿敏材料,如陶瓷和聚合物,可以以可逆的方式从空气中吸收/释放大量的水分。这一过程导致了湿敏材料在结构、机械、电学和光学特性等方面的变化,可用于检测相对湿度。迄今为止,在传感机理方面,已经成功开发出三种不同设计理念的光学湿度传感器。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湿敏涂层吸水后局域折射率的变化。大多数这种类型的湿度传感器是基于集成了湿敏涂层的光纤。但是由于光纤中构造传感结构的复杂性,这种光纤传感器的制备工艺比较复杂,结构相对脆弱,并且操作不便,导致应用成本较高。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湿敏材料的杨氏模量随湿度的变化。这种湿度传感器通常由可拉伸基底上的湿敏聚合物薄膜构成。聚合物薄膜吸湿前后在溶胀应力的作用下从光滑表面过渡到起皱表面来实现光学可调性。例如,PVA/PDMS双层膜的透射调制深度从15%到90%不等,快速响应时间在1s以内。然而,由于从平滑到褶皱过渡过程中透射变化的非线性,测量湿度时,其湿度传感具有非常有限的线性动态范围。因此,该方案优选用于构建湿度报警器而不是检测器,并且不适用于监测环境相对湿度或其它定量的湿度传感应用。
第三种是依赖于湿敏材料薄膜的溶胀(通常是厚度变化)。例如银-壳聚糖-银多层膜构成的FP腔型湿度传感器。在这种结构中,FP模的谐振波长由有效腔长决定,而有效腔长由壳聚糖的厚度决定(反射指数变化的影响很小)。遗憾的是,由于顶层银膜的阻隔,水分很难渗透到壳聚糖层中,导致实际应用的响应时间达1500秒左右。
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光学传感器能够表现出比电学传感器更好的湿度传感性能,如灵敏度、制作成本等方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度传感单元、湿度传感器及其应用。该湿度传感单元具备非常高的灵敏度和相对简单的制作成本,可以广泛应用到实际的湿度传感检测中。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湿度传感单元,其包括纳米光栅以及层叠于所述纳米光栅表面的吸湿材料层;
所述纳米光栅为具有表面等离子激元效应的金属纳米光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光栅为周期性纳米阵列,选自一维纳米槽阵列和二维纳米孔洞阵列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光栅的周期为300nm~200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光栅的凹槽深度或孔洞深度为50nm~100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光栅的凹槽宽度或孔洞直径为150nm~45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光栅的材料选自金、银、铝和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湿材料层的材料选自聚乙烯醇、壳聚糖、丝蛋白和聚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湿材料层的厚度范围在300nm~1000nm。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湿度传感器,包括衬底、层叠于所述衬底之上的环氧树脂层,以及层叠于所述环氧树脂层之上的所述的湿度传感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湿度传感单元或所述的湿度传感器在湿度检测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吸湿材料和纳米光栅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型的湿度传感单元,这种湿度传感单元可以支持一系列窄线宽、高品质因子的混合波导模式和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够记录下更微小的湿度变化,具备高的相对湿度分辨率,且制作成本低。此外,本发明提出的湿度传感单元兼容于半导体微加工技术,具备更好的集成性和测试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湿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步骤S1的示意图;
图3为在图2基础上进行电子束光刻形成的PMMA光栅掩膜的示意图;
图4为在图3基础上进行反应离子束刻蚀形成的硅光栅的示意图;
图5为在图4基础上沉积金形成纳米槽周期阵列金膜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在图5基础上进行复制得到的在玻璃片上的多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在图6的基础上将硅光栅模板分离得到的多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采用的环境湿度实时监测的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制作得到的聚乙烯醇/一维金纳米光栅结构的截面电镜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湿度传感器在10%、20%、30%、40%、50%、60%、70%RH下的代表性反射谱;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湿度传感器的谐振波长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湿度传感器的相对反射率变化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湿度传感器在10%到75%RH范围内9个循环下的反射率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湿度传感器在波长模式和强度模式下对环境湿度监测与商用湿度计的比较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吸湿层厚度为300nm)的湿度传感器在10%到75%RH下的反射谱图、谐振波长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图、相对反射率变化与湿度之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湿度传感单元、湿度传感器及其应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度传感单元,其包括纳米光栅以及层叠于纳米光栅表面的吸湿材料层;纳米光栅为具有表面等离子激元效应的金属纳米光栅。
上述湿度传感单元是通过下述原理进行湿度检测的:该湿度传感单元由上层的吸湿材料层和下层具有表面等离子激元效应的金属纳米光栅组成:(1)上层的吸湿材料不是单纯的湿敏涂层,而是作为一个光学波导层,支持一系列波导模,底层的纳米光栅作为一个反射镜,提供一个由表面等离激元谐振调谐的反射相位,进而调控波导模的谐振波长;纳米光栅本身的周期性提供了波导模的水平动量,也可以调控波导模的谐振波长;这种光学-表面等离激元混合波导可以支持高品质因子(窄线宽)的波导模,增强了其传感性能;(2)当湿气进入吸湿涂层时,吸湿材料的厚度增大,折射率也随之变低,根据波导模的谐振条件,前者会诱导波导模的红移,后者会诱导波导模的蓝移,前者的效应远大于后者,故总体而言,湿敏涂层吸水后会造成波导模谐振波长的红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监控波导模谐振波长的移动,或者某一波长下的光强变化来传感环境湿度;(3)底层的纳米光栅自身支持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在吸湿材料的厚度足够厚(>500nm)时,吸入湿气,可以使得吸湿材料的折射率减小,造成表面等离激元模式的蓝移,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监控表面等离激元谐振波长的移动,或者某一波长下的光强变化来传感环境湿度。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湿度传感单元结构可以支持一系列窄线宽、高品质因子的混合波导模式和表面等离激元模式。相对于传感的基于光纤的光学湿度传感器,本发明提出的湿度传感单元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此外,本发明提出的混合波导芯片兼容于半导体微加工技术,具备更好的集成性和测试稳定性。
2、经过测试湿度传感单元在10~75%RH的反射光谱,随着湿度增高,波导模发生明显的红移,说明湿度传感单元监测效果良好。再将不同湿度区间下的波长移动和湿度值做线型拟合,可以得到两个分段的湿度线性动态范围,其波长灵敏度在10~40%RH范围内为0.47nm%RH-1,在40-75%RH范围内为1.28nm%RH-1,光强灵敏度在35~65%RH范围内达到0.45%RH-1。另外,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谐振波长随着湿度的升高发生明显的蓝移,在50~90%RH的湿度范围内,波长灵敏度达到-0.49nm%RH-1,光强灵敏度达到1.28%RH-1。
3、为了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将制备的湿度传感单元以1s的时间间隔对实时环境湿度进行记录,分别记录下了在波长模式和强度模式下的湿度变化曲线。与商用的电子湿度计相比,监测的曲线几乎相同,并且湿度传感单元显示了更多环境湿度波动的细节,也就是说可以记录下更微小的湿度变化,说明湿度传感单元具备更高的相对湿度分辨率。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纳米光栅为周期性纳米阵列。进一步地,纳米光栅选自一维纳米槽阵列和二维纳米孔洞阵列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纳米光栅的周期为300nm~2000nm。进一步地,纳米光栅的周期为450nm~600nm。纳米光栅的周期影响湿度传感单元的谐振波长(即工作波长)的位置。具体地,纳米光栅的周期包括但不限于:300nm、350nm、450nm、480nm、500nm、520nm、540nm、570nm、600nm、1500nm、2000nm。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纳米光栅的凹槽深度或孔洞深度为50nm~1000nm。进一步地,纳米光栅的凹槽深度或孔洞深度为200nm~300nm。纳米光栅的凹槽深度或孔洞深度影响湿度传感单元的谐振波长(即工作波长)的位置。具体地,纳米光栅的凹槽深度或孔洞深度包括但不限于:50nm、100nm、150nm、200nm、230nm、240nm、250nm、260nm、270nm、300nm、500nm、700nm、1000nm。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纳米光栅的凹槽宽度或孔洞直径为150nm~450nm。进一步地,纳米光栅的凹槽宽度或孔洞直径为200nm~300nm。纳米光栅的凹槽宽度或孔洞直径影响湿度传感单元的谐振波长(即工作波长)的位置。具体地,纳米光栅的凹槽宽度或孔洞直径包括但不限于:150nm、200nm、250nm、260nm、270nm、280nm、300nm、350nm、450nm。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纳米光栅的材料选自可以使用具有高反射率且可以激发表面等离子激元效应的一种或多种金属材料。进一步地,纳米光栅的材料选自金、银、铝和钯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地,纳米光栅的材料选自金。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吸湿材料层的材料是指吸湿后体积会膨胀的材料,进一步地,吸湿材料层的材料选自聚乙烯醇、壳聚糖、丝蛋白和聚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地,吸湿材料层的材料选自聚乙烯醇。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吸湿材料层的厚度为300nm~1000nm。吸湿层(或称为吸湿材料波导层)形成了光学波导,支持一系列波导模。波导模的谐振波长可以由式(1)所示的公式决定。吸湿材料层的厚度影响湿度传感单元的谐振波长(即工作波长)的位置。具体地,吸湿材料层的厚度包括但不限于:300nm、400nm、500nm、600nm、650nm、700nm、750nm、800nm、850nm、900nm、950nm、1000nm。进一步地,纳米光栅的凹槽深度或孔洞深度为500nm~900nm。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度传感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衬底5、层叠于所述衬底之上的环氧树脂层4,以及层叠于环氧树脂层4之上的湿度传感单元,该湿度传感单元包括依次层叠于环氧树脂层4之上的纳米光栅3和吸湿材料层6。
在常温下,将湿度传感器暴露在环境湿度中,吸湿材料层6将吸收空气中的水汽,进而引起吸湿材料体积的膨胀和介电常数的变化。这两个变化都会造成传感器谐振波长的移动,实现对湿度的探测。通过测量其反射光谱波长的移动和相对反射强度的变化,可以探测10%~75%范围内湿度的变化。其反射光谱波长的移动可达50nm,灵敏度最高可达1.29nm RH%-1(在45%~75%RH范围内);同时,在多个循环的测试中,湿度传感器可以保持良好的重复性。此外,所制备的湿度传感器与商用的电子湿度计曲线几乎相同,并且具备更多环境湿度波动的细节,可以记录下更微小的湿度变化,具备更高的相对湿度分辨率。
其中,纳米光栅3和吸湿材料层6的相关技术方案和优点如上,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环氧树脂层4是指含一维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环氧树脂薄膜。
上述湿度传感单元或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检测原理可参见如下式(1)所示的公式;
其中,λ0是波导模的谐振波长;neff是吸湿材料层的折射率;a是纳米光栅的周期;φref是纳米光栅、吸湿材料层以及空气的反射相位之和;h是吸湿材料层的厚度;m和n分别代表纳米光栅的光栅级次和FP谐振的级次。
湿敏材料吸湿之后,其折射率和厚度均会改变。由上述公式可以得知,波导模的谐振波长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达到湿度传感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调节纳米光栅和湿敏材料层的结构参数来得到不同的工作波长,
可以理解地,上述湿度传感单元或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检测方法是通过先测定一系列已知湿度下的谐振波长或者光强,形成湿度-谐振波长或者湿度—光强定标曲线,再把待测湿度下的谐振波长或者光强与之比对,得到待测的湿度值。
另外,上述湿度传感器在具备非常高的灵敏度的同时,还具有相对较低的制作成本,可以广泛应用到实际的湿度传感中。具体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干净的硅片2上旋涂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层1,如图2所示。
S2:通过电子束光刻制备出硅片上的PMMA光栅掩模11,如图3所示。
S3:通过反应离子束刻蚀S2制备的PMMA光栅掩模11,并用氧等离子体刻蚀掉多余的PMMA,最终在硅衬底上形成硅光栅模板21,如图4所示。
S4:在步骤S3制备的硅光栅模板21上沉积纳米光栅的材料,形成含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纳米光栅3,如图5所示。
S5:将液态的光学环氧树脂滴在含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纳米光栅3上,再用玻璃片5盖在光学环氧树脂上,用紫外灯照射环氧树脂进行光固化,形成如图6所示的玻璃片5/环氧树脂薄膜4/含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纳米光栅3/硅光栅模板21的多层结构。
S6:将含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纳米光栅3和硅光栅模板21之间的界面分开,使玻璃片5/环氧树脂薄膜4/含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纳米光栅3多层结构(如图7所示)和硅光栅模板21分离开来。
S7:在图7所示的多层结构上,通过旋涂覆盖上一层吸湿材料,形成吸湿材料层6,如图1所示。
实施例中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S10:环境湿度实时监测:将传感器置于一个密闭的气室中,气室上层有一个石英玻璃窗以便于光源入射,气室两端的接口分别接通所加载的气体和电子湿度计。加载气体的湿度干湿两路气体来调控。例如,纯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为10%,通过水瓶后产生的湿气的相对湿度可达90%,两路气体的流量通过流量计控制,最终在混气瓶混合,这样我们就实现了10%~90%内任意湿度的控制。(测试装置示意图如图8所示)
将入射光照射到传感器表面,测量传感器的光学参数。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参数可以为样品的反射谱,或者某一波长处的反射率,并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不同湿度范围内传感器的湿度-谐振波长(光强)定标曲线。
将所制备的湿度传感器以某一时间间隔对实时环境湿度进行监测,分别记录下在波长模式和强度模式下的光学参数(谐振波长和光强),与上述定标曲线进行比对,得到相应的光学参数所对应的湿度值。
S20:循环稳定性测试。调节干湿两路气体的流量,使湿度分别稳定在最低值和最高值。将传感器置于气室中并通入湿气,当反射光谱稳定后(谐振波长不再移动)后切换至干燥空气,当反射光谱稳定后再切换至湿气,此即为一个循环。反复多个循环,测试传感器的循环稳定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光学混合波导的湿度传感器,其制作步骤如下:
S1:在干净的硅片上旋涂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层。
S2:通过电子束光刻制备出硅片上的PMMA光栅掩模。
S3:通过反应离子束刻蚀S2制备的PMMA光栅掩模,并用氧等离子体刻蚀掉多余的PMMA,最终在硅衬底上形成硅光栅模板。
S4:在步骤S3制备的硅光栅模板上沉积金,形成含一维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金膜。
S5:将液态的光学环氧树脂滴在含一维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金膜上,再用玻璃片盖在光学环氧树脂上,用紫外灯照射环氧树脂15分钟进行光固化,形成玻璃片/含一维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环氧树脂薄膜/含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金膜/硅光栅模板的多层结构。
S6:将含一维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金膜和硅光栅模板之间的界面分开,使玻璃片/含一维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环氧树脂薄膜/含一维纳米槽周期阵列结构的金膜多层结构和硅光栅模板分离开来。
S7:在得到的多层结构上,通过两次旋涂覆盖上一层吸湿材料PVA。
其中,制得的PVA厚度为860nm,纳米光栅周期520nm,光栅深度250nm,槽宽270nm。其截面电镜图如图9所示。
性能测试:
(1)环境湿度实时监测
将实施例1的湿度传感器样品进行不同环境湿度下的反射光谱测试。将传感器放入气室中,通入10~75%RH的气体。其中10%、20%、30%、40%、50%、60%、70%RH下的代表性反射谱见图10。根据所测量的不同湿度下的反射谱,我们可以画出湿度-谐振波长以及波长为469.1nm处湿度-光强的定标曲线,如图11和图12所示。其中,波长灵敏度在10~40%RH范围内为0.47nm%RH-1,在40~75%RH范围内为1.28nm%RH-1,光强灵敏度在35~65%RH范围内达到0.45%RH-1。这里,波长灵敏度定义为每1%相对湿度变化下谐振波长的移动值,光强灵敏度定义为每1%相对湿度变化下相对光强的变化。这里,相对光强定义为(R~R0/R0),R为某一湿度下测量的反射率,R0为基准湿度下测量的反射率。
(2)循环稳定性测试
将实施例1的湿度传感器样品进行9个循环的稳定性测试。调节干湿两路气体湿度分别为12%和75%并保持稳定,将传感器放入气室中,先接入湿气使气室湿度上升至75%,可以观察到反射光谱峰谷经过18秒红移至相应位置,再接入干燥空气使气室湿度下降至12%,可以观察到反射光谱峰谷经过30秒蓝移回起始位置。重复上述步骤九次,得到湿度-谐振波长的实时曲线(如图13所示)。可以看到反射光谱谐振波长位置重复性一致,响应时间相似,说明制得的湿度传感器循环稳定性好。
(3)与传统电子湿度计的测试比较
在22℃的室温下,将实施例1的湿度传感器样品与传统电子湿度计在同一环境下对环境湿度进行监测。湿度传感器以1s的时间间隔对环境湿度进行记录,分别记录下了在波长模式和强度模式下的湿度变化曲线(如图14所示)。与传统电子湿度计相比,监测的曲线几乎相同,并且我们的传感器具备更多环境湿度波动的细节,可以记录下更微小的湿度变化,具备更高的相对湿度分辨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光学混合波导的湿度传感器,其制作步骤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PVA厚度为300nm。
将实施例2的湿度传感器样品进行环境湿度实时监测(测试步骤同实施例1),结果如图15所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湿度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纳米光栅以及层叠于所述纳米光栅表面的吸湿材料层;
所述纳米光栅为具有表面等离子激元效应的金属纳米光栅;
所述湿度传感单元的湿度检测通过如下式(1)所示的公式计算;
其中,λ0是波导模的谐振波长;neff是吸湿材料层的折射率;a是纳米光栅的周期;φref是纳米光栅、吸湿材料层以及空气的反射相位之和;h是吸湿材料层的厚度;m和n分别代表纳米光栅的光栅级次和FP谐振的级次;
所述纳米光栅为周期性纳米阵列,选自一维纳米槽阵列和二维纳米孔洞阵列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纳米光栅的周期为300nm~2000nm,所述纳米光栅的凹槽深度或孔洞深度为50nm~1000nm;所述纳米光栅的凹槽宽度或孔洞直径为150nm~450nm;
所述纳米光栅表面吸湿材料层的厚度为300nm~10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光栅的周期为450nm~6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光栅的凹槽深度或孔洞深度为200nm~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光栅的凹槽宽度或孔洞直径为200nm~3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光栅的材料选自金、银、铝和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光栅的材料选自金。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湿度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材料层的材料选自聚乙烯醇、壳聚糖、丝蛋白和聚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度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材料层的材料选自聚乙烯醇。
9.一种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层叠于所述衬底之上的环氧树脂层,以及层叠于所述环氧树脂层之上的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湿度传感单元。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湿度传感单元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度传感器在湿度检测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54308.1A CN112986182B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湿度传感单元、湿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54308.1A CN112986182B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湿度传感单元、湿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86182A CN112986182A (zh) | 2021-06-18 |
CN112986182B true CN112986182B (zh) | 2023-03-03 |
Family
ID=76346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54308.1A Active CN112986182B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湿度传感单元、湿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861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84440A (zh) * | 2021-09-29 | 2022-01-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湿度检测组件和光学湿度检测装置 |
CN114895722B (zh) * | 2022-05-17 | 2024-05-03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湿度调节控制及检测装置及湿度检测方法 |
CN118518603A (zh) * | 2024-07-19 | 2024-08-20 | 宁波大学 | 一种微纳传感结构及其应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599A (ja) * | 1997-06-11 | 1999-01-06 | Shiyokuniku Seisan Gijutsu Kenkyu Kumiai | 品質評価方法及び同装置 |
WO2004048936A2 (en) * | 2002-11-26 | 2004-06-10 |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 Microporous materials, methods, and articles for localizing and quantifying analytes |
CN102393359A (zh) * | 2011-10-18 | 2012-03-2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光纤光栅湿度传感器 |
JP2014035312A (ja) * | 2012-08-10 | 2014-02-24 | Japan Atomic Energy Agency | 光ファイバーを用いた水分センサ |
CN107179337A (zh) * | 2017-05-25 | 2017-09-19 | 郑州大学 | 一种双模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941787A (zh) * | 2017-11-02 | 2018-04-20 | 中山大学 | 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实现氢气检测的方法 |
CN111060466A (zh) * | 2019-12-30 | 2020-04-24 | 暨南大学 | 一种便携式光学气体传感器 |
CN111537474A (zh) * | 2020-05-22 | 2020-08-14 | 金华伏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湿度传感器 |
EP3695792A1 (en) * | 2010-03-12 | 2020-08-19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Waterproof stretchable optoelectronic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1214A (zh) * | 2004-05-11 | 2007-06-13 | 特拉维夫大学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平面微谐振器的光化学传感器和光学生物传感器 |
AU2006329841A1 (en) * | 2005-12-16 | 2007-07-05 | Indiana University Research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ub-micr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 systems |
JP2013047661A (ja) * | 2011-07-27 | 2013-03-07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 検出板、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
WO2017086128A1 (ja) * | 2015-11-16 | 2017-05-26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検出方法、検出装置および検査用キット |
CN108168586A (zh) * | 2018-02-07 | 2018-06-15 | 濮阳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一种光纤光栅温湿度一体传感器 |
-
2021
- 2021-02-04 CN CN202110154308.1A patent/CN1129861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599A (ja) * | 1997-06-11 | 1999-01-06 | Shiyokuniku Seisan Gijutsu Kenkyu Kumiai | 品質評価方法及び同装置 |
WO2004048936A2 (en) * | 2002-11-26 | 2004-06-10 |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 Microporous materials, methods, and articles for localizing and quantifying analytes |
EP3695792A1 (en) * | 2010-03-12 | 2020-08-19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Waterproof stretchable optoelectronics |
CN102393359A (zh) * | 2011-10-18 | 2012-03-2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光纤光栅湿度传感器 |
JP2014035312A (ja) * | 2012-08-10 | 2014-02-24 | Japan Atomic Energy Agency | 光ファイバーを用いた水分センサ |
CN107179337A (zh) * | 2017-05-25 | 2017-09-19 | 郑州大学 | 一种双模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941787A (zh) * | 2017-11-02 | 2018-04-20 | 中山大学 | 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实现氢气检测的方法 |
CN111060466A (zh) * | 2019-12-30 | 2020-04-24 | 暨南大学 | 一种便携式光学气体传感器 |
CN111537474A (zh) * | 2020-05-22 | 2020-08-14 | 金华伏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湿度传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86182A (zh) | 2021-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86182B (zh) | 湿度传感单元、湿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
Lova et al. | Label-free vapor selectivity in poly (p-phenylene oxide) photonic crystal sensors | |
RU2490616C2 (ru) | Многослойные колориметрические датчики | |
Xu et al. | Photonic crystal for gas sensing | |
Chao et al. | Biochemical sensors based on polymer microrings with sharp asymmetrical resonance | |
Calvo et al. | Porous one dimensional photonic crystals: novel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s for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 |
US11567050B2 (en) | Hydrogen sens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ydrogen detection | |
Li et al. | Stimuli-responsive 2D polyelectrolyte photonic crystals for optically encoded pH sensing | |
Liu et al. | High-speed optical humidity sensors based on chiral sculptured thin films | |
CN109883954B (zh) | 一种基于MOFs表面缺陷型光子晶体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
Yan et al. | A fast response hydrogen sensor with Pd metallic grating onto a fiber's end-face | |
EP2409136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tical sensing of substances 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 |
CN113533257B (zh) | 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2499392B1 (ko) | 센서 및 센서 장치 | |
Kuchyanov et al. | Highly sensitive and fast response gas sensor based on a light reflection at the glass-photonic crystal interface | |
Gallego‐Gómez et al. | Tunable visual detection of dew by bare artificial opals | |
Liu et al. | Patterned one-dimensional photonic crystals with acidic/alkali vapor responsivity | |
Shi et al. | Nanoporous polymeric transmission gratings for high-speed humidity sensing | |
Klyui et al. | Features of the use of optical reflection from thin porous silicon for detection of organic liquids | |
Veeraghattam et al. | Temporal dynamics of photonic stop-band in volatile solvent infiltrated opals | |
US20220054085A1 (en) | Nanophotonic sensor implants with 3d hybrid periodic-amorphous photonic crystals for wide-angle monitoring of long-term in-vivo intraocular pressure field | |
US20210396659A1 (en) | Sensor and sensor device | |
CN100482573C (zh) | 监控纳米晶体薄膜表面结构与薄膜厚度的光学方法 | |
Kumari et al. | Enhanced resonant absorption in dye-doped polymer thin-film cavities for water vapour sensing | |
WO2011058502A2 (en) | Gas sensing device having a photonic structure operating by means of bloch surface waves and correspond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