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4495B - 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4495B
CN112984495B CN202110295922.XA CN202110295922A CN112984495B CN 112984495 B CN112984495 B CN 112984495B CN 202110295922 A CN202110295922 A CN 202110295922A CN 112984495 B CN112984495 B CN 1129844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nomizer
consumption difference
water
gas temperatur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59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4495A (zh
Inventor
袁俊
姚贤槐
曾骥敏
田鹏路
宋亚杰
陈家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es Out New Knowledge Property Righ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ource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ource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ource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2959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4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4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4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4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4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0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 F22D1/36Water and air preheating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Supply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通过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本发明确定了当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工作情况下,是否真的起到了降低排烟热损失的效果,降低成本。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有益效果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监控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监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锅炉排烟损热失是火电机组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高达4%~8%。锅炉的排烟温度影响了锅炉的排烟热损失,排烟温度越高,排烟携带的热量越大,即排烟热损失越大。为了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吸收利用排烟的热量,许多火电机组在锅炉空预器出口安装了低温省煤器用来吸收空预器出口排烟部分热量,吸收的热量用来加热空预器入口空气或者加热汽轮机凝结水。但另一方面,低温省煤器的加装影响了火电机组的运行特性,不仅影响了锅炉效率,还对汽轮机效率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运行中,省煤器不同的运行状态有不同的运行特性,经常会使得锅炉的排烟热量难以被充分利用,而这就导致锅炉的耗煤不会单纯因为加装了省煤器及暖风器而总是降低的,在极特殊情况下耗煤甚至会不降反升。
因此,如何监控省煤器及暖风器引起的耗煤变化,进而根据耗煤变化对锅炉进行调整,维持低煤耗,就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得知由于省煤器及暖风器引起的耗煤变化导致的难以维持低煤耗,造成成本上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包括:
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
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
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中,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的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确定循环水吸热量,根据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确定混合水吸热量;
根据所述循环水吸热量、所述混合水吸热量、所述进口气体温度及所述出口气体温度确定假定排烟温度;
根据所述假定排烟温度确定锅炉假定排烟热损失;
根据所述锅炉假定排烟热损失与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
可选地,在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中,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混合水吸热量及所述循环水吸热量,确定凝结水吸热量;
根据所述凝结水吸热量确定汽轮机做功变化量;
根据所述汽轮机做功变化量得到凝结水诱发耗差。
可选地,在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循环水吸热量、所述混合水吸热量、所述进口气体温度及所述出口气体温度确定假定排烟温度包括:
通过t3=t1-(t1-t2)*Qa/Qw确定假定排烟温度;
其中,t3为所述假定排烟温度,t1为所述进口气体温度,t2为所述出口气体温度,Qa为所述循环水吸热量,Qw为所述混合水吸热量。
可选地,在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中,在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之前,还包括:
获取凝结水泵的水泵功率信息;
根据所述水泵功率信息与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水泵功率信息,确定水泵耗差;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包括:
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及所述水泵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可选地,在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中,在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工作标煤耗差是否超出预设耗差范围;
当所述工作标煤耗差超出预设耗差范围时,发送警报信息。
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监控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
分耗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
工作耗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监控装置中,所述工作耗差模块还包括:
水泵功率单元,用于获取凝结水泵的水泵功率信息;
水泵耗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泵功率信息与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水泵功率信息,确定水泵耗差;
补正耗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及所述水泵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监控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通过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
省煤器为通过锅炉排烟对循环水及凝结水供热的器件,而本发明通过分别计算循环水与未装省煤器状态下的锅炉的标煤耗差(即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与未装省煤器状态下的锅炉的标煤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了当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工作情况下,是否真的起到了降低排烟热损失的效果,以便指导工作人员对热电机组进行调整,直至所述工作标煤耗差回复至预设范围,保证热电机组不会额外消耗煤,降低成本。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有益效果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监控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所述的热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应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在火力机组中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5所示,下面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参考图5进行对照,其中,烟气经过空气预热器换热后进入低温省煤器加热凝结水和低省循环水后去往除尘器,加热后的低省循环水分为两股,分别流经一次风暖风器及二次风暖风器加热冷一次风及冷二次风后流回低温省煤器;凝结水经过凝结水泵升压后分成两股,一股经过8号低加(低压加热器)、7号低加加热后进入6号低加,另一股则流入低温省煤器加热后去往6号低加入口;烟气在低温省煤器中加热了低省循环水及部分凝结水,加热低省循环水的热量传递给冷一次风及冷二次风后被锅炉利用,而加热凝结水的热量回到6号低加入口,没有被锅炉利用,当然,实际生产中,不同火电厂的机组的低压加热器及暖风器数量可能会有变化,但热流关系大致上相同。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称其为具体实施方式一,包括:
S101: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
所述暖风环境信息包括暖风器的风进出口的流量、压力、温度及空气物性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包括省煤器混合水进出口的流量、温度、压力及水蒸气物性信息。
S102: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的确定方法包括:
A1: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确定循环水吸热量,根据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确定混合水吸热量。
可以从进出暖风机后的气体温度变化算出所述暖风机的总吸热量,又因为所述暖风机的热量完全由从所述省煤器流出的低省循环水提供,因此所述暖风器出风的吸热量即为所述循环水的吸热量。
A2:根据所述循环水吸热量、所述混合水吸热量、所述进口气体温度及所述出口气体温度确定假定排烟温度。
再进一步地,所述假定排烟温度的确定过程包括:
通过t3=t1-(t1-t2)*Qa/Qw确定假定排烟温度;
其中,t3为所述假定排烟温度,t1为所述进口气体温度,t2为所述出口气体温度,Qa为所述循环水吸热量,Qw为所述混合水吸热量。
所述假定排烟温度指只考虑暖风机吸热,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得到的排烟温度,下面详细对其进行说明:
由于在理想环境下,热量变化及热量变化引起的温差应当成正比,而对于同一环境中,该正比比值也应相同,因此便可以得出:
△t/Qa=(t1-t2)/Qw
其中,△t为只因暖风器所引起的温差,上式转换成文字表达即为暖风器引起的温差与暖风器吸热(即所述循环水的吸热)的比值等于烟尘供热引起的温差与省煤器吸收热量(即所述混合水的吸热)的比值。
因此可得出△t的表达式,又因为
t3=t1-△t;
因此得到t3=t1-(t1-t2)*Qa/Qw
A3:根据所述假定排烟温度确定锅炉假定排烟热损失;
A4:根据所述锅炉假定排烟热损失与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
上述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指没有加装省煤器下的排烟温度对应的热量,当然,没有省煤器,暖风器也就没有热源,相当于在对照组中既没有省煤器也没有暖风器参与。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与对照组的烧煤情况不变,改变的只有是否有省煤器及暖风器的参与,因此如果与对照组相比排烟温度更高了,说明仅循环水这部分对系统整体而言,反而没有起到省煤的效果,因为更多的热量被排出了,这部分热量换算成标准煤的燃烧供热,即为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方法包括:
B1:根据所述混合水吸热量及所述循环水吸热量,确定凝结水吸热量。
由于省煤器将烟气中的热量吸收后只有循环水与凝结水两个去路,因此可通过用所述混合水吸热量减去所述循环水吸热量得到所述凝结水吸热量。
B2:根据所述凝结水吸热量确定汽轮机做功变化量。
由图5中可以看出,凝结水有两条通路,一条是进入省煤器加热,一条是直接进入低加加热,如果不连接省煤器,则需要所有凝结水进入低加加热,相应地,汽轮机需要提供更多蒸汽,加入省煤器可为凝结水加热,理论上起到省煤作用。
B3:根据所述汽轮机做功变化量得到凝结水诱发耗差。
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指若使用汽轮机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被省煤器加热的那部分凝结水加热,需要的标准煤耗。
综上所述,凝结水在低温省煤器中被加热的热量Qn为Qn=Qw-Qa,这部分热量进入凝结水中,将排挤7号低加及8号低加的抽汽量,排挤的抽汽进入汽轮机中,使汽轮机的做功量增大,并使发电机发电量增多,利用等效焓降法,计算这部分热量带来的汽轮机做功变化,进而计算其带来的标煤耗差。
S103: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将省煤器吸热后的凝结水耗煤变化与循环水耗煤变化相加,即可得到加装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后的标准煤耗变化。
S104: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
若标准煤耗变化超出预设范围,则可以通过预设的调整方案对火电机组进行调整,使其回归预设范围,或进一步提高省煤量。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工作标煤耗差是否超出预设耗差范围;
当所述工作标煤耗差超出预设耗差范围时,发送警报信息。
所述警报信息可为声音警报信息,也可为图像警报信息,可发送至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本发明所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通过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省煤器为通过锅炉排烟对循环水及凝结水供热的器件,而本发明通过分别计算循环水与未装省煤器状态下的锅炉的标煤耗差(即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与未装省煤器状态下的锅炉的标煤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了当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工作情况下,是否真的起到了降低排烟热损失的效果,以便指导工作人员对热电机组进行调整,直至所述工作标煤耗差回复至预设范围,保证热电机组不会额外消耗煤,降低成本。
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为所述工作标煤耗差做修正,得到具体实施方式二,其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S201: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
S202: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
S203:获取凝结水泵的水泵功率信息。
S204:根据所述水泵功率信息与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水泵功率信息,确定水泵耗差。
S205: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及所述水泵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S206: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考虑了由于凝结水需要走更长的路程,因此会造成水泵功耗提高。具体来说,部分凝结水流经低温省煤器,管道压损增大,凝结水泵耗功Wp增大,因此需要将凝结水泵耗功变化量ΔWp归入到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系统的经济性中。采集凝结水泵的电流、电压参数,计算Wp,并计算未加装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机组同凝结水流量下的凝结水泵5耗功Wp’,则ΔWp=Wp-Wp’,进而计算ΔWp产生的标煤耗差。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加入了凝结水泵的功率变化修正,最终得到的工作标煤耗差更贴近实际情况,使所述机组调整信息更准确,达到更好的省煤效果。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装置与上文描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4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
分耗差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
工作耗差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调整模块400,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耗差模块200包括:
混合水吸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确定循环水吸热量,根据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确定混合水吸热量;
假定排烟温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循环水吸热量、所述混合水吸热量、所述进口气体温度及所述出口气体温度确定假定排烟温度;
假定排烟热损失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假定排烟温度确定锅炉假定排烟热损失;
循环水耗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锅炉假定排烟热损失与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耗差模块200包括:
凝结水吸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混合水吸热量及所述循环水吸热量,确定凝结水吸热量;
汽轮机做功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凝结水吸热量确定汽轮机做功变化量;
凝结水耗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汽轮机做功变化量得到凝结水诱发耗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假定排烟温度单元包括:
算式单元,用于通过t3=t1-(t1-t2)*Qa/Qw确定假定排烟温度;
其中,t3为所述假定排烟温度,t1为所述进口气体温度,t2为所述出口气体温度,Qa为所述循环水吸热量,Qw为所述混合水吸热量。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工作耗差模块300,还包括:
水泵功率单元,用于获取凝结水泵的水泵功率信息;
水泵耗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泵功率信息与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水泵功率信息,确定水泵耗差;
补正耗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及所述水泵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工作耗差模块300,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工作标煤耗差是否超出预设耗差范围;
警报单元,用于当所述工作标煤耗差超出预设耗差范围时,发送警报信息。
本实施例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装置用于实现前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因此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装置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见前文中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的实施例部分,例如,获取模块100,分耗差模块200,工作耗差模块300,调整模块400,分别用于实现上述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中步骤S101,S102,S103和S104,所以,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相应的各个部分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装置,通过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分耗差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工作耗差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调整模块400,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省煤器为通过锅炉排烟对循环水及凝结水供热的器件,而本发明通过分别计算循环水与未装省煤器状态下的锅炉的标煤耗差(即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与未装省煤器状态下的锅炉的标煤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了当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工作情况下,是否真的起到了降低排烟热损失的效果,以便指导工作人员对热电机组进行调整,直至所述工作标煤耗差回复至预设范围,保证热电机组不会额外消耗煤,降低成本。
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监控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的步骤。本发明所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通过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省煤器为通过锅炉排烟对循环水及凝结水供热的器件,而本发明通过分别计算循环水与未装省煤器状态下的锅炉的标煤耗差(即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与未装省煤器状态下的锅炉的标煤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了当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工作情况下,是否真的起到了降低排烟热损失的效果,以便指导工作人员对热电机组进行调整,直至所述工作标煤耗差回复至预设范围,保证热电机组不会额外消耗煤,降低成本。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的步骤。本发明所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通过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省煤器为通过锅炉排烟对循环水及凝结水供热的器件,而本发明通过分别计算循环水与未装省煤器状态下的锅炉的标煤耗差(即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与未装省煤器状态下的锅炉的标煤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了当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工作情况下,是否真的起到了降低排烟热损失的效果,以便指导工作人员对热电机组进行调整,直至所述工作标煤耗差回复至预设范围,保证热电机组不会额外消耗煤,降低成本。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其中,所述省煤器的混合水为来自暖风器的低省循环水及来自凝结水泵的凝结水混合得到的水;
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
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
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的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确定循环水吸热量,根据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确定混合水吸热量;
根据所述循环水吸热量、所述混合水吸热量、所述进口气体温度及所述出口气体温度确定假定排烟温度;
根据所述假定排烟温度确定锅炉假定排烟热损失;
根据所述锅炉假定排烟热损失与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混合水吸热量及所述循环水吸热量,确定凝结水吸热量;
根据所述凝结水吸热量确定汽轮机做功变化量;
根据所述汽轮机做功变化量得到凝结水诱发耗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循环水吸热量、所述混合水吸热量、所述进口气体温度及所述出口气体温度确定假定排烟温度包括:
通过t3=t1-(t1-t2)*Qa/Qw确定假定排烟温度;
其中,t3为所述假定排烟温度,t1为所述进口气体温度,t2为所述出口气体温度,Qa为所述循环水吸热量,Qw为所述混合水吸热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之前,还包括:
获取凝结水泵的水泵功率信息;
根据所述水泵功率信息与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水泵功率信息,确定水泵耗差;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包括:
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及所述水泵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工作标煤耗差是否超出预设耗差范围;
当所述工作标煤耗差超出预设耗差范围时,发送警报信息。
6.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暖风器进出口的暖风环境信息、省煤器进出口的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省煤器的进口气体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其中,所述省煤器的混合水为来自暖风器的低省循环水及来自凝结水泵的凝结水混合得到的水;
分耗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所述进口气体温度、所述出口气体温度及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凝结水诱发耗差;
工作耗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及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标煤耗差,确定机组调整信息;
所述分耗差模块包括:
混合水吸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暖风环境信息确定循环水吸热量,根据所述混合水环境信息确定混合水吸热量;
假定排烟温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循环水吸热量、所述混合水吸热量、所述进口气体温度及所述出口气体温度确定假定排烟温度;
假定排烟热损失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假定排烟温度确定锅炉假定排烟热损失;
循环水耗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锅炉假定排烟热损失与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热损失,得到循环水诱发耗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耗差模块还包括:
水泵功率单元,用于获取凝结水泵的水泵功率信息;
水泵耗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泵功率信息与预设的无省煤器对照水泵功率信息,确定水泵耗差;
补正耗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循环水诱发耗差、所述凝结水诱发耗差及所述水泵耗差,确定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工作标煤耗差。
8.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的步骤。
CN202110295922.XA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2984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5922.XA CN112984495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5922.XA CN112984495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4495A CN112984495A (zh) 2021-06-18
CN112984495B true CN112984495B (zh) 2022-08-12

Family

ID=76333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5922.XA Active CN112984495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44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637A (zh) * 2022-01-04 2022-04-08 华润电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低温省煤器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6595B2 (en) * 2009-03-10 2012-10-16 Babcock & Wilcox Power Generation Group, Inc. Integrated split stream water coil air heater and economizer (IWE)
CN104571022B (zh) * 2014-12-16 2018-11-02 深圳市出新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煤耗与可控因子关系的耗差分析模型实验系统及方法
CN108679595B (zh) * 2018-06-13 2024-02-27 华润电力(温州)有限公司 一种火电厂锅炉及其空气预热器防堵塞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4495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Heat–power decoupling technologies for coal-fired CHP plants: Operation flexibility and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Richter et al. Improving the load flexibility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by the integration of a thermal energy storage
Taler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supercritical power boiler for simulating rapid changes in boiler thermal loading
Lucquiaud et al. On the integration of CO2 capture with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 methodology to assess and optimise solvent-based post-combustion capture systems
Ganapathy Heat-recovery steam generators: Understand the basics
US9316122B2 (en) Feedwater heater control system for improved Rankine cycle power plant efficiency
Atsonios et al.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retrofitting pre-drying concepts at existing lignite power plants
Wang et al. Dynamic modeling and operation optimization for the cold end system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during transient processes
Wang et al. Waste heat and water recovery from natural gas boilers: Parametric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 flue-gas-driven open absorption system
JP2007205187A (ja) ボイラ−蒸気タービンシステムに付属させる熱回収システム
KR101606293B1 (ko) 재순환식 폐열 증기 발생기의 작동 방법
CN112984495B (zh) 一种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08032367A (ja) 貫流型排熱回収ボイラの制御方法
Świerzewski et al. Techno-economic optimization of ORC system structure, size and working fluid within biomass-fired municipal cogeneration plant retrofitting project
Nikam et al. Exergy and exergo-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a 660 MW supercritical coal-fired power plant
CN112507534B (zh)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期供电煤耗率折算方法及系统
Avagianos et al. Predictive method for low load off-design operation of a lignite fired power plant
JP2011174652A (ja) 排熱発電方法及び排熱発電システム
Chauhan et al. Energy integration in boiler section of thermal power plant
Vandersickel et al. High temperature heat and water recovery in steam injected gas turbines using an open absorption heat pump
Zhao et al. The recovery of waste heat of flue gas from gas boilers
Carapellucci et al.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combin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heat recovery on techno-economic performances of gas–steam power plants
Wang et al. A theoretical fundamental investigation on boilers equipped with vapor-pump system for Flue-Gas Heat and Moisture Recovery
CN112070358A (zh) 低真空供热机组电负荷调整区间确定方法及系统
Cui et al. Analysis of two‐stage waste heat recovery based on natural gas‐fired boi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7

Address after: 518066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oes out new knowledge property right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308, unit 1, building 18, no.6, Libin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R POWER TECHNOLOGY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