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5935A - 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5935A
CN112975935A CN202110406989.6A CN202110406989A CN112975935A CN 112975935 A CN112975935 A CN 112975935A CN 202110406989 A CN202110406989 A CN 202110406989A CN 112975935 A CN112975935 A CN 112975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engine
robot
rope
soft robot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69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75935B (zh
Inventor
朱利丰
田博闻
省艺博
赵楚凝
史睿
宋爱国
张嵬
陆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4069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75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75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5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75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5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 B25J9/104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with cables, chains or ribb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15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kind of manipulator, e.g. planar, scara, gantry, cantilever, space, closed chain, passive/active joints and tendon driven manip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包括软体机器人、舵机加载平台、舵机和牵引绳,所述软体机器人呈长方体结构两端分别为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和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所述舵机加载平台固定在软体机器人的机体中心,所述舵机加载平台上面和侧面留有用于固定舵机的接口;所述舵机有六个;所述牵引绳有六个,每个牵引绳对应一个舵机,所述牵引绳通过机器人软体上部、底部及侧面销钉固定在机器人软体上部、底部及侧面,呈“U”形且两端与对应舵机相连;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该机器人可以实现直线、曲线的行进及方向转变。

Description

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型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软体机器人是一种新型柔软机器人,能够适应各种非结构化环境,与人类的交互也更安全。目前,技术较为完善的软体机器人主要为仿生气动方式,对绳牵引方式软体机器人的研究尚且不够完善。绳牵引方式是通过程序控制小型舵机旋转,带动机体上的牵引绳进而控制机体动作的控制方法,多采用驱动后置的设计。为保证绳牵引软体机器人自由爬行,需要将驱动模块、传动机构与软体机器人本体进行一体化设计。此外,现有大量软体爬行机器人多为沿着腿/臂的方向直线行走,一种直观的提供其全方向行走的方法是增加软体机器人的腿/臂数量,使其能够沿着不同腿/臂方向前进。然而此方法将增加驱动数量及机器人本体重量,成本高,控制难度大。本发明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一体化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该机器人可以实现直线、曲线的行进及方向转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包括软体机器人、舵机加载平台、舵机和牵引绳,所述软体机器人呈长方体结构两端分别为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和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所述舵机加载平台固定在软体机器人的机体中心,所述舵机加载平台上面和侧面留有用于固定舵机的接口;
所述舵机有六个分别为第二舵机、第一舵机、第三舵机、第四舵机、第五舵机和第六舵机,所述第二舵机、第一舵机、第三舵机和第四舵机通过接口固定在舵机加载平台上面,所述第五舵机和第六舵机通过接口固定在舵机加载平台两侧;
所述牵引绳有六个分别为第一牵引绳、第三牵引绳、第二牵引绳、第四牵引绳、第五牵引绳和第六牵引绳,每个牵引绳对应一个舵机,所述牵引绳通过机器人软体上部、底部及侧面销钉固定在机器人软体上部、底部及侧面,呈“U”形且两端与对应舵机相连;
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上部设置第一绳索,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底部设置第二牵引绳,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上部设置第三牵引绳,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底部设置第四牵引绳,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左侧设置第五牵引绳,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右侧设置第六牵引绳,牵引第一牵引绳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左端向上翘起,牵引第二牵引绳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左端向下拱起,牵引第三牵引绳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右端向上翘起,牵引第四牵引绳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右端向下拱起,牵引第五牵引绳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左端向其左侧扭转,牵引第六绳索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左端向其右侧扭转。
作为本发明机器人进一步改进,所述软体机器人的软体部分FlexFoam-iT III聚氨酯软发泡材料构成,软体机器人机身材料由FlexFoam III水发泡聚酯软泡发泡形成,可在很大程度内伸缩扩展。
作为本发明机器人进一步改进,所述舵机型号为MG90S,本申请主要使用型号为MG90S的舵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控制软体机器人向左移动时,控制第三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三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向上蜷曲;随后控制第二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二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向下蜷曲;控制第三舵机逆时针转动,松开第三牵引绳,同时控制第四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四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复位并向下蜷曲;而后第二舵机逆时针旋转,松开第二牵引绳,使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复位;最后控制第四舵机逆时针旋转,松开第四牵引绳,使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复位,机器人整体向左移动;
控制软体机器人向右移动时,控制第一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一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向上蜷曲;随后控制第四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四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向下蜷曲;控制第一舵机逆时针转动,松开第一牵引绳,同时控制第二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二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右端复位并向下蜷曲;而后第四舵机逆时针旋转,松开第四牵引绳,使软体机器人右端复位;最后控制第二舵机逆时针旋转,松开第二牵引绳,使软体机器人左端复位,机器人整体向右移动;
控制软体机器人侧向转弯时,保持原有移动状态,控制第五舵机和第六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五牵引绳和第六牵引绳,使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侧向弯曲,待旋转角度达到预定角度时,控制第五舵机和第六舵机逆时针转动,放松第五牵引绳和第六牵引绳,使机器人侧向弯曲复位。
相比于现有分析方法,本发明的特点及其有益效果是:
在机器人的动力方式上,本发明使用舵机带动绳子牵引机器人机体实现软体机器人运动的方式。
相比于常规的软体机器人采用充气的方式来实现机器人柔软身体的运动,绳牵引的软体机器人只需要机器人上的舵机和绳子协同作用就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不用外接其他连线与充气用气缸,轻巧方便。
在制作软体机器人的机体时,本发明用刚性材料制作了机器人机体的模具,然后使用发泡剂倒入模具来制作出软体机器人的机体,相比于用软体材料直接采用3D打印的方式,此方式可以随时对软体机器人的重量和柔软度进行调整,能够快速地提供大量的调试对象,并极大程度上节约经费,方便软体机器人实物调试。
本发明采用舵机加载平台进行机器人拓展,此平台可以用来放置舵机,装载摄像头,配置避障装置等,相比于整体都是软体材料,此种搭载方法更为稳定,运动驱动也更能规避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例中的结构示图;
图2是本发明实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例的前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例的侧视图;
附图编号说明:
1: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2:舵机加载平台;3: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4:第二舵机;5:第一舵机;6:第三舵机;7:第四舵机;8:第五舵机;9:第六舵机;10:第一牵引绳;11:第三牵引绳;12:第二牵引绳;13:第四牵引绳;14:第五牵引绳;15:第六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该机器人可以实现直线、曲线的行进及方向转变。
作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具体如图1-4所示,包括机器人软体及其舵机加载平台、舵机、牵引绳,所述舵机加载平台固定在机体中心,加载平台上面和侧面留有接口,用于固定舵机;
所述舵机固定在舵机加载平台的接口上;
所述机器人软体由 FlexFoam-iT III聚氨酯软发泡材料构成,机器人软体呈长方体结构;
所述牵引绳通过机器人软体上部、底部及侧面销钉固定在机器人软体上部、底部及侧面,呈“U”形,两端与舵机相连;
所述机器人底部后肢设置第一绳索,底部前肢设置第二绳索,机体左侧设置第三绳索,机体右侧设置第四绳索,牵引第一绳索以控制机器人后肢拱起,牵引第二绳索以控制机器人前肢拱起,牵引第三绳索以控制机器人向左侧扭转,牵引第四绳索以控制机器人向右侧扭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至第四绳索分别与舵机连接,通过舵机正反转控制绳索的拉紧和放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该方法具体如下:
控制软体机器人向左移动时:(1)控制第三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三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向上蜷曲;(2)控制第二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二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向下蜷曲;(3)控制第三舵机逆时针转动,松开第三牵引绳,同时控制第四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四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右端复位并向下蜷曲;(4)第二舵机逆时针旋转,松开第二牵引绳,使软体机器人左端复位;(5)控制第四舵机逆时针旋转,松开第四牵引绳,使软体机器人右端复位,机器人整体向左移动。
控制软体机器人向右移动时:(1)控制第一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一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向上蜷曲;(2)控制第四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四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向下蜷曲;(3)控制第一舵机逆时针转动,松开第一牵引绳,同时控制第二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二牵引绳,使得软体机器人右端复位并向下蜷曲;(4)第四舵机逆时针旋转,松开第四牵引绳,使软体机器人右端复位;(5)控制第二舵机逆时针旋转,松开第二牵引绳,使软体机器人左端复位,机器人整体向右移动。
控制软体机器人侧向转弯时:(1)保持原有移动状态,控制第五(六)舵机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五(六)牵引绳,使软体机器人左端侧向弯曲;(2)待旋转角度达到预定角度时,控制第五(六)舵机逆时针转动,放松第五(六)牵引绳,使机器人侧向弯曲复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包括软体机器人、舵机加载平台(2)、舵机和牵引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机器人呈长方体结构两端分别为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1)和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3),所述舵机加载平台(2)固定在软体机器人的机体中心,所述舵机加载平台(2)上面和侧面留有用于固定舵机的接口;
所述舵机有六个分别为第二舵机(4)、第一舵机(5)、第三舵机(6)、第四舵机(7)、第五舵机(8)和第六舵机(9),所述第二舵机(4)、第一舵机(5)、第三舵机(6)和第四舵机(7)通过接口固定在舵机加载平台(2)上面,所述第五舵机(8)和第六舵机(9)通过接口固定在舵机加载平台(2)两侧;
所述牵引绳有六个分别为第一牵引绳(10)、第三牵引绳(11)、第二牵引绳(12)、第四牵引绳(13)、第五牵引绳(14)和第六牵引绳(15),每个牵引绳对应一个舵机,所述牵引绳通过机器人软体上部、底部及侧面销钉固定在机器人软体上部、底部及侧面,呈“U”形且两端与对应舵机相连;
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1)上部设置第一绳索,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1)底部设置第二牵引绳(12),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3)上部设置第三牵引绳(11),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3)底部设置第四牵引绳(13),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1)左侧设置第五牵引绳(14),所述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1)右侧设置第六牵引绳(15),牵引第一牵引绳(10)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左端向上翘起,牵引第二牵引绳(12)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左端向下拱起,牵引第三牵引绳(11)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右端向上翘起,牵引第四牵引绳(13)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右端向下拱起,牵引第五牵引绳(14)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左端向其左侧扭转,牵引第六绳索以控制软体机器人左端向其右侧扭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机器人的软体部分FlexFoam-iT III聚氨酯软发泡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型号为MG90S。
4.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控制软体机器人向左移动时,控制第三舵机(6)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三牵引绳(11),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3)向上蜷曲;随后控制第二舵机(4)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二牵引绳(12),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1)向下蜷曲;控制第三舵机(6)逆时针转动,松开第三牵引绳(11),同时控制第四舵机(7)顺时针转动,拉紧第四牵引绳(13),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3)复位并向下蜷曲;而后第二舵机(4)逆时针旋转,松开第二牵引绳(12),使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1)复位;最后控制第四舵机(7)逆时针旋转,松开第四牵引绳(13),使软体机器人机身(3)右端复位,机器人整体向左移动;
控制软体机器人向右移动时,控制第一舵机(5)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一牵引绳(10),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1)向上蜷曲;随后控制第四舵机(7)顺时针转动,拉紧四牵引绳(13),使得软体机器人机身右端(3)向下蜷曲;控制第一舵机(5)逆时针转动,松开第一牵引绳(10),同时控制第二舵机(4)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二牵引绳(12),使得软体机器人右端(3)复位并向下蜷曲;而后第四舵机(7)逆时针旋转,松开第四牵引绳(13),使软体机器人右端(3)复位;最后控制第二舵机(4)逆时针旋转,松开第二牵引绳(12),使软体机器人左端复位(1),机器人整体向右移动;
控制软体机器人侧向转弯时,保持原有移动状态,控制第五舵机(8)和第六舵机(9)顺时针转动,拉紧第五牵引绳(14)和第六牵引绳(15),使软体机器人机身左端(1)侧向弯曲,待旋转角度达到预定角度时,控制第五舵机(8)和第六舵机(9)逆时针转动,放松第五牵引绳(14)和第六牵引绳(15),使机器人侧向弯曲复位。
CN202110406989.6A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975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6989.6A CN112975935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6989.6A CN112975935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5935A true CN112975935A (zh) 2021-06-18
CN112975935B CN112975935B (zh) 2022-03-04

Family

ID=76340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6989.6A Active CN112975935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7593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5975A1 (en) * 2005-05-23 2008-08-28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 A University Articulated Joint
CN103419200A (zh) * 2013-07-23 2013-12-0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机器人的仿肌弹性关节驱动装置
CN105945930A (zh) * 2016-05-20 2016-09-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线驱动式刚度可变软体机器人
CN107263452A (zh) * 2017-08-04 2017-10-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并联式线驱动软体机器人弯曲扭转变形模块
CN109834721A (zh) * 2019-03-18 2019-06-04 清华大学 一种多指节变刚度软体手指
CN110238822A (zh) * 2019-07-16 2019-09-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尺蠖的仿生软体机器人
CN110395327A (zh) * 2019-08-08 2019-11-01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 全向弯曲仿尺蠖软体蠕动机器人
CN112296990A (zh) * 2020-10-27 2021-02-0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绳牵引的仿生海蛇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5975A1 (en) * 2005-05-23 2008-08-28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 A University Articulated Joint
CN103419200A (zh) * 2013-07-23 2013-12-0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机器人的仿肌弹性关节驱动装置
CN105945930A (zh) * 2016-05-20 2016-09-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线驱动式刚度可变软体机器人
CN107263452A (zh) * 2017-08-04 2017-10-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并联式线驱动软体机器人弯曲扭转变形模块
CN109834721A (zh) * 2019-03-18 2019-06-04 清华大学 一种多指节变刚度软体手指
CN110238822A (zh) * 2019-07-16 2019-09-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尺蠖的仿生软体机器人
CN110395327A (zh) * 2019-08-08 2019-11-01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 全向弯曲仿尺蠖软体蠕动机器人
CN112296990A (zh) * 2020-10-27 2021-02-0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绳牵引的仿生海蛇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5935B (zh)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55107B2 (ja)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及び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動作制御方法
US7819719B2 (en) Skeletal support structure and skin for an animatronic figure
CN107150733B (zh) 能翻越障碍的机器人
CN107554637B (zh) 一种六足越障机器人
CN107323556A (zh) 钩爪式五足爬壁机器人及其运动步态方法
CN109733502B (zh) 一种机器人腿部结构及机器人
CN201231791Y (zh) 多关节型履带式移动机器人
CN109733503B (zh) 一种机器人腿部结构及机器人
CN110450134B (zh) 绳控转向仿蠕虫爬行机器人装置
CN108421263A (zh) 一种变形机器人及其变形方法和组合舵机复位方法
CN108001558A (zh) 一种具有柔性腰关节的仿生机器人
CN106426117B (zh) 仿生海星运动的可折叠并联机构及其爬行、越障方法
CN113459738B (zh) 基于可变形浮游腿的水陆两栖四足机器人及其驱动方法
CN112975935B (zh) 一种可转向的绳牵引式软体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KR101068123B1 (ko) 놀이공원용 이족보행 하반신 로봇
CN210852712U (zh) 一种四足机器人
KR100572684B1 (ko) 주행 모드로 천이되는 이족 보행 로봇 구동방법 및 그장치
WO2004066124A2 (en) Animatronic supported walking system
JP4660870B2 (ja)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289446B2 (ja)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
CN210526698U (zh) 一种应用于复杂环境下的新型四足机器人
CN109367641B (zh) 一种八足爬行机器人
JP2001157972A (ja)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
CN210707689U (zh) 一种用于模仿动物行走的仿生装置
CN104228994A (zh) 机器人的轮足式变形腿足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