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0235A - 减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太网帧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太网帧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0235A
CN112970235A CN201980072460.6A CN201980072460A CN112970235A CN 112970235 A CN112970235 A CN 112970235A CN 201980072460 A CN201980072460 A CN 201980072460A CN 112970235 A CN112970235 A CN 112970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p
data
terminal
header
pdcp sd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24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70235B (zh
Inventor
金东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89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9588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9/01445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091410A1/en
Publication of CN112970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0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70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0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4Protocols for data compression, e.g. ROH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8Timers or timing mechanisms used i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04W76/36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for reassigning the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eleas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该通信方法和系统用于将支持超过第四代(4G)系统的更高的数据速率的第五代(5G)通信系统与用于物联网(IoT)的技术融合。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与IoT有关的技术的智能服务,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联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智能零售、安全性和安保服务。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以太网帧的开销的方法和装置、一种用于有效地执行终端的连接恢复过程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用于防止在执行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压缩过程时的数据丢失的方法和装置。

Description

减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太网帧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下一代无线通信。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减少下一代通信系统中支持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终端的以太网帧的开销的方法和装置。此外,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执行终端的连接恢复过程的方法和装置。此外,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防止在执行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压缩过程时数据丢失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4G通信系统开发起对增长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已经做出了努力来开发增强的5G或前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前5G通信系统也被称为“超4G网络”或“后LTE系统”。考虑在更高的频率(毫米波,mmWave)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实现5G通信系统,以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为了减少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并且增加传输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了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大规模天线技术。另外,在5G通信系统中,正在基于下述进行针对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先进小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在5G系统中,已经开发了:作为先进编码调制(ACM)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先进接入技术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
作为以人类为中心的连接性网络的互联网——其中,人类生成并且消费信息——正在演进为物联网(IoT),其中,诸如事物的分布式实体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交换和处理信息。万物联网(IoE)已经出现,其为通过与云服务器的连接进行的IoT技术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组合。因为针对IoT实现方式,需要诸如“传感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性技术”的技术要素,所以最近已经研究了传感器网络、机器到机器(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TC)等。这样的IoT环境可以提供智能互联网技术服务,该服务通过收集和分析从连接的事物生成的数据来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价值。通过现有信息技术(IT)与各种工业应用的融合和组合,IoT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互联汽车(connected car)、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和先进医疗服务。
与此相应,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以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例如,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类型通信(MTC)和机器到机器(M2M)通信的技术可以通过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来实现。作为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云无线电接入网(RAN)的应用也可以被认为是5G技术与IoT技术之间的融合的示例。
在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对以太网协议的各种改进的需求日渐增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5G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开发以太网协议的需求。另外,在5G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开发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过程的需求。
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方面将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此,本公开的方面将提供一种用于融合第五代(5G)通信系统以支持超过第四代(4G)的更高数据速率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用于恢复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请求重新建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信息;基于所述信息,识别是否存储了与PDCP序列号(SN)相关联的至少一个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当存储了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时,识别来自所述至少一个PDCPSDU中的第一PDCP SDU,其中,针对第一PDCP SDU尚未确认来自低层的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成功递送;从第一PDCP SDU起,将计数值与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相关联;以及向基站发送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用于恢复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请求重新建立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实体的信息;以及从终端接收至少一个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其中,是否存储了与PDCP序列号(SN)相关联的至少一个PDCP SDU由终端基于所述信息来识别,其中,当存储了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中的第一PDCP SDU被识别,针对所述第一PDCP SDU尚未确认来自低层的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成功递送,以及其中,从所述第一PDCP SDU起,计数值与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相关联。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用于恢复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请求重新建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信息;基于所述信息,识别是否存储了与PDCP序列号(SN)相关联的至少一个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当存储了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时,识别来自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中的第一PDCP SDU,其中,针对第一PDCP SDU尚未确认来自低层的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成功递送;从第一PDCP SDU起,将计数值与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相关联;以及向基站发送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用于恢复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请求重新建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信息;以及从终端接收至少一个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其中,是否存储了与PDCP序列号(SN)相关联的至少一个PDCP SDU由终端基于所述信息来识别,其中,当存储了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时,识别来自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中的第一PDCP SDU,针对第一PDCP SDU尚未确认来自低层的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成功递送,以及其中,从第一PDCP SDU起,将计数值与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相关联。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有效地使用传输资源以支持具有低传输延迟和高可靠性的服务(例如,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或工业IoT(IIoT)服务)。此外,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挂起(suspend)终端的承载或协议层装置(例如,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装置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装置或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装置或媒体访问控制(MAC)层装置或物理(PHY)层装置)的事件。
具体地,如果终端响应于来自网络的指令将模式改变为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非活动模式,则针对来自网络的指令,终端需要有效地对承载或协议层装置进行合适地处理。然而,依赖于终端是支持通用服务的终端还是使用窄带并且支持有限服务的终端,终端需要不同地处理承载或协议层装置。因此,网络需要通过不同的指示符来指示不同的终端(窄带(NB)-IoT终端或通用终端)将其模式改变为RRC挂起模式或RRC非活动模式或RRC空闲模式,并且指示对应的协议处理过程。
另外,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下行链路使用高频率频带和宽带宽,因此下行链路可以确保更多的传输资源。此外,因为可以物理上在基站中安装更多天线,所以基站可以获得波束成形增益和高信号强度。因此,基站可以通过在相同频率/时间资源上携带更多数据来通过下行链路向终端发送数据。然而,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由于终端物理上具有小尺寸并且难以将高频率频带和宽带宽用于上行链路频率,所以与下行链路传输资源相比,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可能经历瓶颈现象。此外,由于终端的最大传输功率远小于基站的最大传输功率,因此存在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覆盖范围减小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压缩上行链路数据来有效地使用传输资源。
压缩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是基于先前数据顺序地执行数据压缩的方法。因此,如果系列压缩数据中的一个丢失或被丢弃,或者数据解压缩中途失败,则针对丢失或丢弃的数据或者解压缩失败的数据之后的所有数据的数据解压缩。
发送级PDCP层装置,每当从高层装置接收到数据时可以驱动针对每个数据的PDCP丢弃计时器;如果已经配置了上行链路压缩过程,则可以执行上行链路压缩过程;可以配置用户数据压缩(UDC)报头;可以对已经执行了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的数据(除UDC报头之外)执行加密;可以分配PDCP序列号;以及可以通过配置PDCP报头来生成PDCP PDU。在以上描述中,当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时,PDCP层装置通过考虑该数据不再有效来丢弃与该计时器相对应的数据。
因此,如果发送PDCP层装置由于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而丢弃先前生成的数据(例如,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则丢弃系列压缩数据中的任何数据。结果,由于中途丢弃或丢失压缩数据,在接收PDCP层装置中可能发生连续的上行链路数据解压缩失败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提及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A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LTE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1B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1C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1D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1E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当终端建立(set up)与网络的连接时,基站在终端中配置与以太网报头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的过程的图;
图1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以太网报头压缩(EthHC)方法的图;
图1G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EthHC方法的详细实施例的图;
图1H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使用以太网协议在无线环境中有效地利用无线电传输资源来由发送级和接收级支持低传输延迟和高可靠性的方法的图;
图1I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和接收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的操作的图;
图1J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终端的配置;
图1K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接收点(TRP)的框图;
图2A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终端可以停留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模式的图;
图2B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终端从RRC连接模式切换到RRC空闲模式的过程以及终端从RRC空闲模式切换到RRC连接模式的过程的图;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的终端模式切换指示方法的图;
图2D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终端操作的图;
图2E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终端的配置;
图2F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TRP的框图;
图3A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当终端建立与网络的连接时基站配置是否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的过程的图;
图3B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和数据配置的过程的图;
图3C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上行链路数据压缩方法的实施例的图;
图3D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在上行链路数据压缩方法中发生解压缩失败的问题的图;
图3E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可以在校验和(checksum)失败处理方法中应用的PDCP控制PDU格式;
图3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如下情况中的终端操作的图:如果发送级PDCP层装置驱动PDCP丢弃计时器,由于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而尚未发送数据,以及已经应用了用户数据压缩(UDC)过程的数据被丢弃;
图3G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终端的配置;
图3H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TRP的框图;
图3I示出了下述实施例的图:其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果已经通过RRC消息配置了配置或SDAP报头,则SDAP层装置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图3J示出了下述另一实施例的图:其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果已经通过RRC消息配置了配置或SDAP报头,则SDAP层装置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图3K示出了下述又一实施例的图:其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果已经通过RRC消息配置了配置或SDAP报头,则SDAP层装置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图3L示出了下述又一实施例的图:其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果已经通过RRC消息配置了配置或SDAP报头,则SDAP层装置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图3M示出了下述又一实施例的图:其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果已经通过RRC消息配置了配置或SDAP报头,则SDAP层装置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图3N示出了下述又一实施例的图:其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果已经通过RRC消息配置了配置或SDAP报头,则SDAP层装置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图3O示出了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出的终端操作的图;以及
图3P示出了下述实施例的图:其中,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数据承载中配置完整性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进行下面的详细描述之前,阐明贯穿此专利文件中使用的某些词语和短语的定义可能是有利的:术语“包括”和“包含”及其派生词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或”是包含性的,意味着和/或;短语“与……关联”和“与之关联”及其派生词可以意味着包括、被包括在……内、与……互连、包含、被包含在……内、连接至或与……连接、耦合至或与……耦合、与……可通信、与……合作、交织、并置、邻近、绑定到或与……绑定、具有、具有……的性质等;并且术语“控制器”意味着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设备、系统或其一部分,这样的设备可以以硬件、固件或软件或者它们中的至少两个的某种组合来实现。应当注意,与任何特定控制器相关联的功能可以是集中式的或分布式的,而无论是本地地还是远程地。
此外,以下描述的各种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实现或支持,每个计算机程序由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形成并且体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术语“应用”和“程序”指代适配为以合适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实施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软件组件、指令集、过程、功能、对象、类、实例、相关数据或其一部分。短语“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包括任何类型的计算机代码,包括:源代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短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类型的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压缩盘(CD)、数字视频盘(DVD)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存储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排除了传输暂时性电或其他信号的有线、无线、光学或其他通信链路。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其中数据可以永久地存储的介质以及其中数据可以存储并且随后被覆写的介质,诸如可重写光盘或可擦除存储器设备。
贯穿此专利文件提供了某些词语和短语的定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许多情形下(如果不是大多数情形),这样的定义也适用于这样定义的词语和短语的先前以及将来的使用。
以下讨论的图1A至图3P以及用于描述本专利文件中的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并且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任何合适地布置的系统或设备中实现本公开的原理。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要注意的是,贯穿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的元件。此外,省略了可能使本公开的主旨模糊的已知功能或构造的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中,在描述实施例时,为了使本公开的主旨更加清楚,省略了对本公开所属领域中熟知的并且与本公开不直接相关的内容的描述。出于相同的原因,在附图中,一些元件被放大、省略或示意性地描绘。此外,每个元件的大小不是准确地反映其实际大小。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被指派相同的附图标记。
从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中,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更加清晰。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提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本公开的公开内容完整,并且允许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类别。本公开由权利要求的类别定义。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于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在本公开中,将理解的是,流程图图示的每个框以及流程图图示中的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安装在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上,使得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了用于执行流程图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器中,该指令可以指引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备以特定方式起作用,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品,该指令装置实现流程图框中指定的功能。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被加载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以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执行的过程,使得执行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的指令提供用于执行流程图框中描述的功能的步骤。
此外,流程图图示的每个框可以表示模块、片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其包括用于实现指定的逻辑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还应当注意,在一些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框中指出的功能可以不按顺序发生。例如,依赖于所涉及的功能性,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并发地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框,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些框。
在这种情况下,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意味着软件或硬件组件,诸如FPGA或ASIC,并且“单元”执行特定的任务。“单元”可以有利地被配置为驻留在可寻址存储介质上,并且被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操作。因此,“单元”可以包括例如,组件(诸如软件组件、面向对象的软件组件、类组件以及任务组件)、进程、功能、属性、过程、子例程、程序代码片段、驱动程序、固件、微代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数组和变量。组件和“单元”中提供的功能性可以组合为更少的组件和“单元”,或者可以进一步分离为额外的组件和“单元”。此外,组件和“单元”可以被实现为在设备或安全性多媒体卡内的一个或多个CPU上操作。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已经说明了用于识别接入节点的术语,用于表示网络实体的术语,用于表示消息的术语,用于表示网络实体之间的接口的术语以及用于表示各种类型的身份信息的术语。因此,本公开不限于以下术语,并且可以使用表示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目标的其他术语。
在下文中,基站是执行到终端的资源分配的主体,并且可以是g节点B(gNode B,gNB)、e节点B(eNode B,eNB)、节点B(Node B)、基站(BS)、无线电接入单元、基站控制器或网络上的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终端可以包括能够执行通信功能的用户设备(UE)、移动台(MS)、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计算机或多媒体系统,但是不限于示例。
在本公开中,发送级是用于发送数据的装置,并且可以包括基站、终端、网络实体和发送PDCP层装置。此外,在本公开中,接收级是用于接收数据的装置,并且可以包括基站、终端、网络实体和接收PDCP层装置。
在下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3GPP LTE)标准中定义的术语和名称,或者从定义的术语和名称修改的术语和名称。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所述术语和名称,并且可以等同地应用于基于其他标准的系统。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描述的方便,eNB可以与gNB可互换地使用。即,被描述为eNB的基站可以指示gNB。
<第一实施例>
图1A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LTE系统的配置的图。
参考图1A,LTE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包括:下一代演进型节点B(在下文中称为“ENB”、“节点B”或“基站”)1a-05、1a-10、1a-15和1a-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a-25和服务网关(S-GW)1a-30。用户设备(在下文中称为“UE”或“终端”)1a-35通过ENB
Figure BDA0003048915920000101
和S-GW 1a-30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1A中,ENB
Figure BDA0003048915920000102
对应于现有UMTS系统的节点B。ENB通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UE 1a-35并且执行比现有节点B更加复杂的功能。在LTE系统中,通过共享信道来服务包括实时服务(诸如通过互联网协议的IP语音(VoIP))的所有类型的用户业务(traffic)。因此,需要通过收集诸如UE的信道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和缓冲区状态的状态信息来执行调度的设备。ENB
Figure BDA0003048915920000103
负责这种设备。通常,一个ENB控制多个小区。例如,为了实现100Mbps的传送速率,LTE系统例如在20MHz带宽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在下文中称为“OFDM”)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LTE系统采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在下文中称为“AMC”)方案,以用于基于UE的信道状态来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速率。S-GW 1a-30提供数据承载,并且在MME 1a-25的控制下生成或移除数据承载。除了用于UE的移动性管理功能之外,MME还负责各种控制功能,并且连接到多个ENB。
图1B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1B,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在UE和ENB中分别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1b-05和1b-40、无线电链路控制(RLC)1b-10和1b-35以及媒体访问控制(MAC)1b-15和1b-30。PDCP 1b-05和1b-40负责诸如IP报头压缩/恢复的操作。PDCP 1b-05、1b-40的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报头压缩和解压缩功能(报头压缩和解压缩:仅ROHC)
-用户数据传输功能(用户数据的传送)
-顺序递送功能(在针对RLC AM的PDCP重新建立过程时顺序递送上层PDU)
-序列重新排序功能(对于DC中的分流(split)承载(仅支持RLC AM):用于发送的PDCP PDU路由和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在针对RLC AM的PDCP重新建立过程时低层SDU的重复检测)
-重新传输功能(针对RLC AM,切换时的PDCP SDU重新传输以及对于DC中的分流承载、在PDCP数据恢复过程时PDCP PDU重新传输)
-加密和解密功能(加密和解密)
-基于计时器的SDU丢弃功能(上行链路中基于计时器的SDU丢弃)。
RLC 1b-10、1b-35以适当的大小重新配置PDCP分组数据单元(PDU)并且执行ARQ操作。RLC的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数据传输功能(上层PDU的传送)
-ARQ功能(通过ARQ的错误校正(仅针对AM数据传送))
-级联(concatenation)、分段和重组(reassembly)功能(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仅针对UM和AM数据传送))
-重新分段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仅针对AM数据传送))
-序列重新排序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仅针对UM和AM数据传送)
-重复检测功能(重复检测(仅针对UM和AM数据传送))
-错误检测功能(协议错误检测(仅针对AM数据传送))
-RLC SDU丢弃功能(RLC SDU丢弃(仅针对UM和AM数据传送))
-RLC重新建立功能(RLC重新建立)
MAC 1b-15、1b-30连接到在一个UE中配置的多个RLC层设备,并且执行将RLC PDU与MAC PDU复用和将RLC PDU从MAC PDU解复用的操作。MAC的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映射功能(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复用/解复用功能(将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复用到传输块(TB)/从传输块(TB)解复用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所述传输块(TB)在传输信道上递送到物理层/从物理层递送)
-调度信息报告功能(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的错误校正)
-逻辑信道间优先级处理功能(一个UE的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UE间优先级处理功能(通过动态调度进行的UE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MBMS服务识别功能(MBMS服务识别)
-传输格式选择功能(传输格式选择)
-填功(padding)充能(填充)
-物理层1b-20、1b-25执行以下操作:对高层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将高层数据生成为OFDM符号,以及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OFDM符号,或解调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到的OFDM符号,对OFDM符号进行信道解码,以及将OPDM符号发送到高层。
图1C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参考图1C,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在下文中称为“NR”或“5G”)包括新的无线电节点B(在下文中称为“NR gNB”或“NR基站”)1c-10和新的无线电核心网(NR CN)1c-05。新的无线电用户设备(在下文中称为“NR UE”或“终端”)1c-15通过NR gNB 1c-10和NR CN 1c-05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1C中,NR gNB 1c-10对应于现有LTE系统的演进型节点B(ENB)。NR gNB通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NR UE 1c-15,并且与现有Node B相比,可以提供出色的服务。NR需要通过收集状态信息(诸如,UE的信道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和缓冲区状态)来执行调度的设备,因为通过共享信道服务所有类型的用户业务。NR gNB 1c-10负责该设备。通常,一个NR gNB控制多个小区。为了与现有LTE相比实现超高速数据传送,NR可以具有现有最大带宽或更大的带宽,并且可以使用OFDM来额外地接合(graft)波束成形技术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NR采用AMC方案,该AMC方案基于UE的信道状态来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速率。NR CN1c-05执行功能,诸如移动性支持、承载设置和QoS配置。除了UE的移动性管理功能之外,NRCN1c-05还负责各种控制功能,并且连接到多个ENB。此外,NR也可以结合现有LTE系统进行操作。NR CN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MME 1c-25。MME连接到ENB 1c-30,即,现有ENB。
图1D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1D,NR的无线电协议在UE和NR基站中分别包括NR SDAP1d-01和1d-45,NRPDCP 1d-05和1d-40,NR RLC 1d-10和1d-35以及NR MAC1d-15和1d-30。
NR SDAP 1d-01和1d-45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传送用户数据的功能(用户平面数据的传送)
-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的QoS流和数据承载的映射功能(用于DL和UL两者的QoS流和DRB之间的映射)
-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的QoS流ID的标记功能(在DL和UL分组两者中标记QoS流ID)
-关于上行链路SDAP PDU,将反射QoS流映射到数据承载的功能(针对UL SDAP PDU的、反射QoS流到DRB的映射)。
通过关于SDAP层装置的RRC消息,可以针对每个PDCP层装置或针对每个承载或针对每个逻辑信道、在终端中配置是否使用SDAP层装置的报头或是否使用SDAP层装置的功能。如果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可以执行指示,以使得终端基于SDAP报头的NAS QoS反射设置1比特指示符(NAS反射QoS)和AS QoS反射设置1比特指示符(AS反射QoS)来更新或重新配置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用于QoS流和数据承载的映射信息。SDAP报头可以包括指示QoS的QoS流ID信息。QoS信息可以被用作数据处理优先级或调度信息以用于支持平滑服务。
NR PDCP 1d-05、1d-40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报头压缩和解压缩功能(报头压缩和解压缩:仅ROHC)
-用户数据传输功能(用户数据的传送)
-顺序递送功能(上层PDU的顺序递送)
-失序(out-of-sequence)递送功能(上层PDU的失序递送)
-序列重新排序功能(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低层SDU的重复检测)
-重新传输功能(PDCP SDU的重新传输)
-加密和解密功能(加密和解密)
-基于计时器的SDU丢弃功能(上行链路中的基于计时器的SDU丢弃)。
在上面的描述中,NR PDCP实体的重新排序功能指代基于PDCP序列号(SN)对从低层接收到的PDCP PDU进行顺序地重新排序的功能。重新排序功能可以包括以重新排序的序列将数据发送到高层的功能,不考虑序列而直接地将数据发送到高层的功能,对序列进行重新排序并且记录丢失的PDCP PDU的功能,制作关于到发送侧的丢失的PDCP PDU的状态报告的功能,以及请求丢失的PDCP PDU的重新传输的功能。
NR RLC 1d-10、1d-35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数据传输功能(上层PDU的传送)
-顺序递送功能(上层PDU的顺序递送)
-失序递送功能(上层PDU的失序递送)
-ARQ功能(通过ARQ的错误校正)
-级联、分段和重组功能(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
-重新分段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
-序列重新排序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重复检测)
-错误检测功能(协议错误检测)
-RLC SDU丢弃功能(RLC SDU丢弃)
-RLC重新建立功能(RLC重新建立)
在上面的描述中,NR RLC实体的顺序递送功能指代将从低层接收到的RLC SDU顺序地发送到高层的功能,并且如果一个RLC SDU已经原始地被分段为多个RLC SDU并且被接收,则可以包括重新组装并且发送多个RLC SDU的功能。顺序递送功能可以包括:基于RLCSN(SN)或PDCP SN对接收到的RLC PDU进行重新排序的功能,对序列进行重新排序并且记录丢失的RLC PDU的功能,将关于丢失的RLC PDU的状态报告发送到发送侧的功能,请求丢失的RLC PDU的重新传输的功能,以及如果存在丢失的RLC SDU则顺序地向高层仅发送在丢失的RLC SDU之前的RLC SDU的功能、或者当尽管存在丢失的RLC SDU但是计时器到期时顺序地将在给定计时器到期之前接收到的所有RLC SDU发送到高层的功能、或者当尽管存在丢失的RLC SDU但是给定计时器到期时将目前所接收到的所有RLC SDU发送到高层的功能。此外,顺序递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按照它们被接收的顺序(按照到达的顺序,而无论序列号的序列如何)来处理RLC PDU;以及向PDCP实体发送RLC PDU,而无论其序列如何(即,失序递送)。顺序递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接收放置在缓冲区中的片段或随后要接收的片段,将片段重新配置为一个完整的RLC PDU,处理RLC PDU,以及将RLC PDU发送到PDCP实体。NR RLC层可以不包括级联功能。级联功能可以由NR MAC层执行,或者可以由NR MAC层的复用功能来替代。
在上面的描述中,NR RLC实体的失序递送功能指代无论其顺序如何而直接地将从低层接收的RLC SDU发送到高层的功能。如果一个RLC SDU已经原始地被分段为多个RLCSDU并且被接收,则失序递送功能可以包括重新组装多个RLC SDU的功能。失序递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存储所接收的RLC PDU的RLC SN或PDCP SN,对其序列进行重新排序,以及记录丢失的RLC PDU。
NR MAC 1d-15、1d-30可以连接到在一个UE中配置的多个NR RLC层设备。NR MAC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映射功能(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复用/解复用功能(MAC SDU的复用/解复用)
-调度信息报告功能(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的错误校正)
-逻辑信道间优先级处理功能(一个UE的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UE间优先级处理功能(通过动态调度进行的UE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MBMS服务识别功能(MBMS服务识别)
-传输格式选择功能(传输格式选择)
-填充功能(填充)
NR PHY层1d-20、1d-25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对高层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将高层数据生成为OFDM符号,以及向无线电信道发送OFDM符号,或解调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到的OFDM符号,对OFDM符号进行信道解码,以及将OPDM符号传送到高层。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以太网协议时对以太网报头执行压缩和解压缩的方法。
图1E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当终端建立与网络的连接时,基站在终端中配置与以太网报头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的过程的图。
图1E示出了本公开中的用于终端从RRC空闲模式或RC非活动模式(或轻度连接模式)切换到RRC连接模式并且建立与网络的连接的过程,并且示出了用于基站在终端中配置与以太网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的过程。
具体地,基站可以指示是否在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中执行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可以指示是否仅在下行链路中或上行链路中、或者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两者中双向地使用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并且可以仅在具有能够使用以太网协议的UE能力的终端或者在具有能够使用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的UE能力的终端中配置与以太网报头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当终端向基站报告其UE能力时,其可以定义新的指示符,并且可以通过该指示符向基站报告该终端是否可以使用以太网协议或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此外,基站可以配置什么类型的以太网帧或以太网报头将用于每个承载或用于每个逻辑信道,并且可以配置已经在以太网报头中配置了哪些字段、或者以太网报头的大小具有多少字节、或者以太网报头的每个字段的大小具有多少比特、或者以太网报头的字段如何配置。此外,基站可以指示是否将使用如下功能:该功能用于使发送级能够移除填充并且使接收级能够添加填充,使得如果填充被添加到以太网帧中,则该填充不在实际的无线电链路中被发送。
在图1E中,如果针对给定原因或给定时间、以RRC连接模式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终端没有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则基站可以通过将RRCConnectionRelease(RRC连接释放)消息发送到终端来指示该终端应当切换到RRC空闲模式或RRC非活动模式(1e-01)。此后,如果当前尚未建立连接的终端(在下文中称为空闲模式UE或INACTIVE UE(非活动UE))具有要发送的数据,则该终端与基站执行RRC连接设置过程或RRC连接恢复过程。终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建立与基站的反向传输同步,并且向基站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RRC连接请求)消息(在恢复过程的情况下为RRCResumeRequest(RRC恢复请求)消息)(1e-05)。该消息包含终端的ID和建立连接的原因(establishmentCause(建立原因))。
基站发送RRCConnectionSetup(RRC连接建立)消息(在恢复过程的情况下为RRCResume(RRC恢复)消息),以使得终端建立RRC连接(1e-10)。该消息可以包括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逻辑信道配置))、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PDCP-配置))、或者针对每个SDAP层装置是否使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的信息。此外,更具体地,基站可以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或者承载、或者每个PDCP装置(或SDAP装置)中的仅哪个IP流或QoS流是否使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即,基站可以在SDAP装置中配置关于针对其未使用EthHC方法的IP流或QoS流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的信息,并且因此,SDAP装置可以关于每个QoS流指示是否在PDCP装置中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作为另一方法,SDAP层装置或PDCP装置可以自主地识别每个QoS流,并且可以确定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是否应用EthHC方法)。
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指示了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是否使用EthHC方法,则基站可以指示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要在EthHC方法中使用的预先定义的库或字典的ID。此外,该消息可以包括用于建立或释放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执行EthHC方法的命令。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当基站配置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时,基站可以始终使用RLC AM承载(不具有数据丢失的模式,因为其包括ARQ功能或重新传输功能)或RLC UM承载来配置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可以与报头压缩协议(ROHC)一起配置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以及根据情况可能无法同时配置它们。
此外,基站可以通过消息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是否使用SDAP层装置的功能或者是否使用SDAP报头,可以通过消息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是否应用IP分组报头压缩(ROHC),以及可以通过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每个的指示符来配置是否应用ROHC。此外,基站可以关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每个,针对每个承载、针对每个逻辑信道或者在每个PDCP装置配置或SDAP装置配置中来配置是否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即,基站可以配置在上行链路中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而在下行链路中不使用,或者可以配置在上行链路中不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而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或者可以配置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
此外,基站可以通过该消息同时配置EthHC过程和ROHC报头压缩过程。此外,在切换的情况下(例如,基站内的切换),或者当模式从RRC非活动模式切换到RRC连接模式时,基站可以定义并且指示指示符(drbEthHCContinue),该指示符指示与EthHC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或上下文应当继续使用,而不被重置。当已经接收到指示符的终端重新配置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时,该终端可以通过考虑指示符来继续使用与EthHC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或上下文,而无需对其进行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归因于EthHC协议重置的开销。
此外,基站可以通过该消息定义新的指示符,并且可以指示应当重置与EthHC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或上下文。此外,基站可以通过RRC消息来配置是否配置SDAP协议或SDAP报头。此外,基站可以通过该消息配置针对每个承载或针对每个逻辑信道将使用哪种类型的以太网帧或以太网报头,并且可以配置已经在以太网报头中配置了哪些字段、或者以太网报头的大小具有多少字节、或者以太网报头的每个字段的大小具有多少比特、或者以太网报头的字段如何配置。此外,基站可以指示是否将使用如下功能:该功能用于使发送级能够移除填充并且使接收级能够添加填充,使得如果填充被添加到以太网帧中,则该填充不在实际的无线电链路中被发送。
此外,该消息包含RRC连接设置信息等。RRC连接也称为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并且用于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RRC消息,即,控制消息。与之建立了RRC连接的终端向基站发送RRCConnetionSetupComplete(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1e-15)。如果基站不知道现在已经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的UE能力,或者想要检查该终端的UE能力,则它可以发送消息来询问UE能力。此外,终端可以发送报告其能力的消息。该消息可以指示终端是否可以使用以太网协议或者终端是否可以使用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基站可以发送下述消息,该消息包括用于该终端是否可以使用以太网协议或者该终端是否可以使用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的指示符。
RRCConnetionSetupComplete消息包括被称为SERVICE REQUEST(服务请求)的控制消息,终端通过该控制消息从MME请求针对给定服务的承载设置。基站将在RRCConnetionSetupComplete消息中所包括的SERVICE REQUEST消息发送给MME(1e-20)。MME确定是否提供由终端所请求的服务。作为确定的结果,如果MME已经确定提供由终端所请求的服务,则MME向基站发送被称为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的消息(1e-25)。该消息包括下述信息,诸如当配置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时要应用的服务质量(QoS)信息和要应用于DRB的与安全性有关的信息(例如安全性密钥,安全性算法)。基站交换SecurityModeCommand(安全性模式命令)消息1e-30和SecurityModeComplete(安全性模式完成)消息1e-35,以便与终端建立安全性。当安全性设置完成时,基站将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发送到终端(1e-40)。
基站可以在消息中包括下述信息:该信息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或者针对每个SDAP层装置是否使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此外,更具体地,基站可以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或者承载、或者每个PDCP装置(或SDAP装置)中的仅哪个IP流或QoS流是否使用太网协议或者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即,基站可以在SDAP装置中配置关于针对其未使用EthHC方法的IP流或QoS流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的信息,并且因此,SDAP装置可以关于每个QoS流指示是否在PDCP装置中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作为另一方法,SDAP层装置或PDCP装置可以自主地识别每个QoS流,并且可以确定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是否应用EthHC方法)。
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指示了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是否使用EthHC方法,则基站可以指示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要在EthHC方法中使用的预先定义的库或字典的ID。此外,该消息可以包括用于建立或释放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执行EthHC方法的命令。
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当基站配置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时,基站可以始终使用RLC AM承载(不具有数据丢失的模式,因为其包括ARQ功能或重新传输功能)或RLC UM承载来配置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可以与报头压缩协议(ROHC)一起配置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以及根据情况可能无法同时配置它们。此外,基站可以通过消息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是否使用SDAP层装置的功能或者是否使用SDAP报头,可以通过消息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是否应用IP分组报头压缩(ROHC),以及可以通过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每个的指示符来配置是否应用ROHC。此外,基站可以关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每个,针对每个承载、针对每个逻辑信道或者在每个PDCP装置配置或SDAP装置配置中来配置是否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即,基站可以配置在上行链路中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而在下行链路中不使用,或者可以配置在上行链路中不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而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或者可以配置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
此外,基站可以通过该消息同时配置EthHC过程和ROHC报头压缩过程。此外,在切换的情况下(例如,基站内的切换),或者当模式从RRC非活动模式切换到RRC连接模式时,基站可以定义并且指示指示符(drbEthHCContinue),该指示符指示与EthHC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或上下文应当继续使用,而不被重置。当已经接收到指示符的终端重新配置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时,该终端可以通过考虑指示符来继续使用与EthHC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或上下文,而无需对其进行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归因于EthHC协议重置的开销。
此外,基站可以通过该消息定义新的指示符,并且可以指示应当重置与EthHC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或上下文。此外,基站可以通过RRC消息来配置是否配置SDAP协议或SDAP报头。此外,基站可以通过消息配置针对每个承载或针对每个逻辑信道将使用哪种类型的以太网帧或以太网报头,并且可以配置已经在以太网报头中配置了哪些字段、或者以太网报头的大小具有多少字节、或者以太网报头的每个字段的大小具有多少比特、或者以太网报头的字段如何配置。此外,基站可以指示是否将使用如下功能:该功能用于使发送级能够移除填充并且使接收级能够添加填充,使得如果填充被添加到以太网帧中,则该填充不在实际的无线电链路中被发送。
此外,该消息包括在其中将处理用户数据的DRB的配置信息。终端通过应用该信息来配置DRB,并且将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发送到基站(1e-45)。与终端已经完成DRB设置的基站将INITIAL CONTEXT SETUP COMPLETE(初始上下文设置完成)消息发送到MME(1e-50)。已接收到初始上下文设置完成消息的MME与S-GW交换S1 BEARER SETUP(S1承载设置)消息和S1 BEARER SETUP RESPONSE(S1承载设置响应)消息,以便建立S1承载(1e-055和1e-60)。S1承载是在S-GW和基站之间建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连接,并且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于DRB。当该过程完成时,终端通过S-GW向基站发送数据和从基站接收数据(1e-65和1e-70)。如上所述,常见的数据传输过程基本上通过下述三个步骤配置:RRC连接建立、安全性设置(setting)和DRB设置(setup)。此外,基站可以将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到终端,以便向终端新提供配置或者针对给定原因添加或改变配置(1e-75)。
该消息可以包括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或者针对每个SDAP层装置是否使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的信息。此外,更具体地,基站可以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或者承载、或者每个PDCP装置(或SDAP装置)中的仅哪个IP流或QoS流是否使用以太网协议或者以太网报头压缩和解压缩过程(即,基站可以在SDAP装置中配置关于针对其未使用EthHC方法的IP流或QoS流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的信息,并且因此,SDAP装置可以关于每个QoS流指示是否在PDCP装置中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作为另一方法,SDAP层装置或PDCP装置可以自主地识别每个QoS流,并且可以确定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是否应用EthHC方法)。
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指示了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是否使用EthHC方法,则基站可以指示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要在EthHC方法中使用的预先定义的库或字典的ID。此外,该消息可以包括用于建立或释放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执行EthHC方法的命令。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当基站配置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时,基站可以始终使用RLC AM承载(不具有数据丢失的模式,因为其包括ARQ功能或重新传输功能)或RLC UM承载来配置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可以与报头压缩协议(ROHC)一起配置是否应用以太网协议或者是否使用EthHC方法,以及根据情况可能无法同时配置它们。
此外,基站可以通过消息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是否使用SDAP层装置的功能或者是否使用SDAP报头,可以通过消息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是否应用IP分组报头压缩(ROHC),以及可以通过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每个的指示符来配置是否应用ROHC。此外,基站可以关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每个,针对每个承载、针对每个逻辑信道或者在每个PDCP装置配置或SDAP装置配置中来配置是否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即,基站可以配置在上行链路中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而在下行链路中不使用,或者可以配置在上行链路中不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而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或者可以配置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使用用户数据压缩(UDC)方法。
此外,基站可以通过该消息同时配置EthHC过程和ROHC报头压缩过程。此外,在切换的情况下(例如,基站内的切换),或者当模式从RRC非活动模式切换到RRC连接模式时,基站可以定义并且指示指示符(drbEthHCContinue),该指示符指示与EthHC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或上下文应当继续使用,而不被重置。当已经接收到指示符的终端重新配置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时,该终端可以通过考虑指示符来继续使用与EthHC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或上下文,而无需对其进行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归因于EthHC协议重置的开销。
此外,基站可以通过该消息定义新的指示符,并且可以指示应当重置与EthHC协议有关的配置信息或上下文。此外,基站可以通过RRC消息来配置是否配置SDAP协议或SDAP报头。此外,基站可以通过消息配置针对每个承载或针对每个逻辑信道将使用哪种类型的以太网帧或以太网报头,并且可以配置已经在以太网报头中配置了哪些字段、或者以太网报头的大小具有多少字节、或者以太网报头的每个字段的大小具有多少比特、或者以太网报头的字段如何配置。此外,基站可以指示是否将使用如下功能:该功能用于使发送级能够移除填充并且使接收级能够添加填充,使得如果填充被添加到以太网帧中,则该填充不在实际的无线电链路中被发送。
图1F示出了本公开中提出的以太网报头压缩(EthHC)方法的图。
在图1F中,高层数据1f-05可以被生成作为与诸如视频传输、照片传输、网络搜索或VoLTE的服务相对应的数据。从应用层装置生成的数据可以通过与网络数据传输层相对应的TCP/IP或UDP进行处理,或者可以通过以太网协议进行处理以配置报头1f-10、1f-15和1f-20(高层报头或以太网报头),以及可以被递送到PDCP层。当从高层接收到数据(例如,PDCP SDU)时,PDCP层可以执行以下过程。
如果报头压缩(ROHC)或EthHC过程已经通过RRC消息(诸如在图1E中的1e-10或1e-40或1e-75)配置为在SDAP层装置或PDCP层中使用,则发送级可以对SDAP层装置中的以太网报头1f-20或者对PDCP层装置(如1f-22)执行EthHC过程。如果已经配置了完整性验证,则可以执行完整性保护,可以执行加密,以及可以通过配置PDCP报头1f-30来配置PDCP PDU。在以上描述中,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包括报头压缩/解压缩装置,如在RRC消息中配置地那样确定是否对每个数据执行报头压缩,以及使用报头压缩/解压缩装置。发送级使用发送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中的报头压缩装置来对以太网报头或高层报头(例如,TCP/IP报头)执行压缩。接收级使用接收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中的报头解压缩装置对以太网报头或高层报头(例如,TCP/IP报头)执行报头解压缩。
终端可以应用图1F的过程来执行上行链路报头压缩,并且基站也可以应用图1F的过程来对下行链路数据执行报头压缩。此外,对上行链路数据的描述可以相同地应用于下行链路数据。
在本公开中提出的对以太网报头执行EthHC的方法是下述方法:通过省略指示固定信息的字段并且仅指示改变的信息来减小报头的大小的方法。因此,发送级可以首先(即,在第一次发送时)发送整个报头信息和用于压缩的配置信息(例如,针对以太网协议的每个业务(或服务)的序列号或每个业务(或服务)的ID(类型)、与压缩率有关的信息)。此外,在执行后续传输时,发送级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配置报头以使得可以减小报头的大小:省略对应于与所有第一次发送的信息相比未改变的信息的字段(例如,发送地址字段或者接收地址字段(MAC地址)或者帧分隔符的起始(SFD)或者帧校验和(FCS)或者以太网类型字段),或者仅包括与未被发送的改变的信息相对应的字段。
具体地,在本公开的EthHC方法中,下面提出如何压缩以太网报头(1f-22)。
在EthHC协议1f-22中,当从高层装置接收到数据时,(发送级的)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可以识别以太网报头,可以使用将压缩以太网报头的协议来压缩以太网报头,以及可以在压缩的以太网报头之前定义和使用新的报头1f-40。在以上描述中,发送级可以不对新的报头1f-40执行加密。对此的原因是,如果不对新的报头1f-40执行加密,则当PDCP层装置在执行诸如完整性保护或加密过程的数据处理之后将数据递送到低层装置时,可以容易地执行终端实施方式,因为如果在那时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可以一次将SDAP报头或PDCP报头或新的报头全部附接在一起。
如上面提出的,压缩以太网报头的方法是下述方法:通过省略属于以太网报头中包括的多个报头字段1f-31、1f-32、1f-33、1f-34、1f-35、1f-36和1f-37且尚未改变的字段值、或与先前发送的以太网报头相比未改变的字段值、或无需发送的以太网报头字段值来选择性地仅发送所需要的字段或有效字段的方法。因此,该方法是用于发送级如下进行发送的方法:如果在以太网报头中所包括的多个字段(例如,第一字段1f-31、第二字段1f-32、第三字段1f-33、第四字段1f-34、第五字段1f-35、第六字段1f-36和第七字段1f-37)当中的第一字段1f-31、第二字段1f-32、第四字段1f-34、第五字段1f-35和第七字段1f-37可以被省略或者不需要被发送或者与之前发送的以太网报头字段值相同,则发送级仅发送第三字段1f-33和第六字段1f-36。
然而,接收侧需要知道哪些字段尚未被压缩、被省略或被发送,以便对被压缩的以太网报头进行解压缩。因此,当发送侧压缩以太网报头时,其可以定义新的报头(例如,EthHC报头),并且可以通过将它附接到被压缩的以太网报头前面来发送新的报头。发送级可以在新的EthHC报头中定义新的第一字段,并且可以指示已经压缩了以太网报头的多个字段中的哪个字段或者字段是否已经被省略、被发送。新的字段可以通过位图格式针对每个比特来指示给定字段是已经被压缩(或者被省略或未被发送)还是尚未压缩(或者被包括或被发送)。此外,第一字段可以指示在以太网报头中哪个字段已经被压缩(或被省略)或者尚未被压缩(或被包括)。因此,接收侧可以使用第一字段来计算被压缩的以太网报头的大小。即,接收级可以通过从原始以太网报头大小中减去省略的报头字段的大小来知道被压缩的以太网报头的大小。
此外,第一字段可以具有用于指示以太网报头的所有字段是否都已经被压缩(或省略)的映射,但是可以具有用于指示是否已经仅压缩(或省略)了以太网报头的字段当中的能够压缩(或省略)的字段的映射,从而能够减少新的EthHC报头的开销。
此外,EthHC报头可以使用第二字段来指示压缩的以太网报头的大小或长度,使得可以准确地指示压缩的以太网报头的大小(例如,为了实现方便)。此外,如果以太网报头的大小可以具有多种类型,则EthHC报头可以使用第二字段来指示该类型是哪种类型。可替代地,可以定义新的第三字段,其指示是否已经对EthHC报头执行了EthHC。
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基站可以通过如图1E中所描述的RRC消息、针对每个承载来配置下述:根据以太网报头的类型的以太网报头字段的配置被配置有哪种类型的以太网报头或报头字段。可替代地,可以在基站和终端之间定义并且使用指示新的报头中的以太网报头的类型的标识符或指示符。
可以基于新的EthHC报头使用另一EthHC方法。例如,当发送级压缩以太网报头时,如果在顺序地执行压缩时与先前已经发送的以太网报头的字段相比,报头字段的值没有改变,则可以压缩(省略)以太网报头,并且可以相应地配置第一字段。如果以太网报头字段的值与先前发送的以太网报头字段的值不同,则不压缩(包括)以太网报头,并且可以相应地配置第一字段,从而完成EthHC。在以上描述中,术语“顺序地”可以包括基于PDCP序列号或计数(COUNT)值以升序确定序列。先前的以太网报头可以指示与下述数据相对应的以太网报头:该数据的PDCP序列号或COUNT值具有与1那样多的值。
当接收到压缩的以太网报头时,接收级可以识别第一字段,可以相应地还原(restore)在以太网报头中压缩(省略)的字段,因为所述字段具有与先前接收到的以太网报头的字段相同的值,以及可以新更新未被压缩(包括)的字段。发送级和接收级可以具有用于压缩以太网报头的单独的缓冲区,可以在每当以太网报头被压缩时更新缓冲区,以及可以在每当以太网报头被解压缩时更新缓冲区。如果压缩的以太网报头被还原,则接收级可以移除新的EthHC报头,并且将还原的数据递送到高层。此外,当第一次发送以太网报头时,发送级可以发送整个以太网报头信息。即,开始时,发送级可以发送整个以太网报头信息,使得接收级可以知道整个以太网报头信息而不执行EthHC。
图1G示出了本公开中提出的EthHC方法的详细实施例的图。
在图1G中,发送级的PDCP层装置或SDAP层装置从高层装置接收以太网帧1g-05。如果已经配置了EthHC过程,则PDCP层装置或SDAP层装置可以将第一次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以太网报头的字段值存储在缓冲区1g-15中以用于传输以太网压缩。此外,PDCP层装置或SDAP层装置可以发送第一以太网帧而不进行EthHC。此外,当接收到第二以太网帧时,发送级可以将以太网报头的字段值中的每个与在用于以太网压缩的发送缓冲区中所存储的字段值中的每个进行比较。作为比较的结果,如果存在具有相同值的字段,则发送级可以省略相对应的字段,可以将与被省略的字段相对应的或相映射的比特设置为1(或0),并且可以指示该字段已经被省略。作为第二以太网帧的以太网报头的字段值中的每个与在用于以太网压缩的发送缓冲区中所存储的字段中的每个之间的比较的结果,如果存在具有不同值的字段,则发送级可以不省略对应的字段,可以将与未省略的字段相对应的或相映射的比特设置为0(或1),以及可以指示尚未省略该字段。
此外,如果已经配置了完整性保护,则发送级可以执行完整性保护,可以执行加密过程,可以配置新的报头1g-10,可以配置PDCP报头,可以附接新的报头和PDCP报头,以及可以通过将它们递送到低层装置来将它们发送到接收级。
在以上描述中,新的报头1g-10可以指示每个比特被包括(尚未被压缩)在以太网报头的哪个字段中,或者未被包括(已经被压缩)在以太网报头的哪个字段中,如位图。
在以上描述中,发送级可以通过在新的报头1g-10中定义新的字段(例如,1比特指示符)来指示是否已经执行了EthHC过程。可以通过1比特指示符来直接指示未执行EthHC的情况,因此接收级不执行针对新的报头的处理。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发送级可以在SDAP报头或PDCP报头中定义和使用指示是否已经执行了EthHC过程的1比特指示符。如果发送级和接收级在SDAP报头或PDCP报头中定义了该1比特指示符,则可以减少开销,这是因为:如果不执行EthHC过程,则可以省略用于EthHC的新的报头1g-10本身。
在图1G中,接收级的PDCP层装置或SDAP层装置可以从低层装置接收压缩的以太网帧1g-25。如果已经配置了EthHC过程,则PDCP层装置或SDAP层装置可以识别第一次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以太网报头的字段值中的每个,并且可以将字段值存储在用于接收以太网解压缩的缓冲区1g-30中。此外,接收级可以将第一以太网帧递送到高层装置而不进行以太网报头解压缩。此外,当接收到第二以太网帧时,接收级可以通过检查用于以太网压缩的新的报头1g-10的字段值来识别哪些字段已经被省略(被压缩)以及哪些字段未被省略(未被压缩)。接收级通过将在以上描述中被指示为已经被省略(被压缩)的字段恢复为在用于解压缩的接收缓冲区中所存储的字段值,来还原压缩之前的以太网报头(对其执行解压缩)。此外,接收级基于所述字段将新的或改变的值存储在用于解压缩的接收缓冲区中,这是因为在以上描述中被指示为未被省略(未被压缩)的字段的值是新的或是改变的值。此外,接收级:执行解密;如果已经配置了完整性保护,则执行完整性验证;如果没有错误,则将以太网帧与以上述描述中还原的以太网报头一起配置;以及将以太网帧递送到高层装置。
在本公开中,提出了生成并且添加如1g-10的单独的报头。单独的报头可以具有固定的大小(例如1字节或2字节),并且可以被分配如EthHC报头的单独的名称。具体地,在对以太网报头执行EthHC过程之后,发送级可以生成单独的报头并且将其添加到压缩的报头之前。此外,单独的报头可以包括能够指示压缩的以太网报头的大小的长度字段,以及可以包括指示是否已经执行了EthHC过程的指示符字段,以及可以包括校验和字段,以便接收级可以识别以太网报头解压缩是否成功。可替代地,发送级和接收级可以定义用于重置EthHC协议的指示符字段,并且可以使用指示符字段来同步发送级和接收级的协议。可替代地,发送级和接收级可以定义并且使用指示EthHC协议已经被重置的字段。可替代地,发送级和接收级可以定义并且使用指示EthHC协议的缓冲区已经被刷新(flush)的字段。
在以上描述中,针对单独的报头已提出的能够指示压缩的以太网报头的大小的长度字段、指示是否已经执行了EthHC过程的指示符字段、使接收级能够知道以太网报头解压缩是否成功的校验和字段、用于重置EthHC协议的指示符字段以及指示EthHC协议已经被重置的字段,可以在现有报头(例如,PDCP报头或SDAP报头)中、而非单独的报头中定义和使用。
可替代地,如果发生了以太网解压缩失败(例如,已经发生校验和错误),则可以在新的SDAP控制PDU或PDCP控制PDU或SDAP报头中定义并且使用指示符或者PDCP报头的指示符,使得接收级可以按照发送级以太网压缩协议来递送反馈。新定义的SDAP控制PDU或PDCP控制PDU或SDAP报头的指示符或PDCP报头的指示符可以指示接收级在以太网解压缩中失败(或发生了校验和错误),并且可以指示需要执行用于发送级EthHC的发送缓冲区的刷新。此外,对应的指示符可以在新定义的SDAP控制PDU或PDCP控制PDU或SDAP报头或PDCP报头中指示已经发生以太网解压缩失败的数据的PDCP序列号或COUNT值,以便防止数据丢失。即,当通过反馈接收到PDCP序列号或COUNT值时,发送级可以知道其以太网解压缩失败的数据是与哪个PDCP序列号或COUNT值相对应的数据。因此,发送级可以使用现有PDCP序列号和COUNT值或使用新的PDCP序列号和COUNT值对该数据和后续数据执行完整性保护或加密过程,可以再次处理数据,以及可以执行重新传输,从而能够防止数据丢失。
图1H示出了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使用以太网协议在无线环境中有效地利用无线电传输资源来由发送级和接收级支持低传输延迟和高可靠性的方法的图。
以太网协议指定最小大小(例如64字节)。即,如果要发送的数据小于预先定义的最小大小(例如64字节),则发送级可以添加填充并且基于最小大小来发送数据。其原因是,如果接收到的数据的大小小于以太网协议中预先定义的最小大小,则接收级将接收到的数据视为异常数据并且丢弃该数据。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添加了填充,则发送级以太网协议在以太网报头中指示填充的长度。因此,接收级以太网协议可以识别以太网报头并且检查填充的大小。
在本公开中,如下提出了一种有效地使用传输资源的方法。
如果数据的大小小于如1h-05的预先定义的最小大小,则发送级以太网协议基于最小大小来添加填充并且将数据递送到低层装置。因此,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1h-10(即,低层装置):读取以太网报头;如果存在填充,则移除填充;以及通过仅对实际数据执行数据处理来执行传输。在以上描述中,以太网报头可以具有指示实际数据的大小的字段。接收级可以通过从接收的数据的大小中减去实际数据的大小来计算填充的大小。可替代地,发送级和接收级可以在以太网报头或SDAP报头或PDCP报头中定义并且使用指示填充大小的字段。
PDCP层装置或SDAP层装置1h-20(即接收级低层装置):读取以太网报头;检查填充的大小;如果不存在填充或者如果数据的大小小于最小大小,则基于最小大小来添加填充;以及通过高层以太网协议递送以太网帧。如果不需要添加填充(例如,如果在以太网报头中未指示填充,如果不存在指示实际数据的字段,或者如果实际数据的大小大于以太网支持的最小大小),则接收级可以执行数据处理并且将数据递送到高层装置。在以上描述中,以太网报头可以具有指示实际数据的大小的字段。接收级可以通过从以太网支持的数据的最小大小中减去实际数据的大小来计算要添加的填充的大小。可替代地,接收级可以通过以太网报头或SDAP报头或PDCP报头中指示填充的大小的字段而直接地知道填充的大小。
如上所述,当在无线环境中发送实际数据时,仅发送除填充以外的实际数据。因此,因为可以有效地使用传输资源,所以可以支持低传输延迟和高可靠性。
在图1H中,填充可以实际上没有在以太网帧的数据中发送并且可以在发送级被省略,可以指示省略了多少填充并且仅可以发送实际数据。接收级通过检查指示来检查已经省略了多少填充,还原并且添加被省略的填充,以及将其递送到高层装置。即,发送级实际上不发送以太网报头的字段当中可以被压缩或被省略的字段。发送级压缩或省略字段,使用新的报头指示哪些字段已经被省略,以及仅对实际上有效或重要的字段执行传输。接收级通过检查新报头的指示符来识别哪些字段已被省略,还原并且添加被省略的字段,以及将它们递送到高层装置。在以上描述中,当在发送级中省略以太网报头的字段时,可以基于先前生成的以太网报头的字段将它们省略。当接收级还原以太网报头的字段时,其可以基于先前接收到的以太网报头的字段来还原字段。作为另一方法,如果发送级PDCP层装置或SDAP层装置以及接收级PDCP层装置或SDAP层装置已经配置或同意不使用不必要的以太网报头字段,则发送级的PDCP层装置或SDAP层装置可以省略或移除不必要的以太网报头字段,并且可以与数据一起仅发送必要的以太网报头字段(压缩的以太网报头)。接收级可以还原被配置为被省略或被移除的字段,因为其在以上描述中是不必要的以太网报头字段;可以配置原始的以太网报头;以及可以将其递送到更高的以太网协议。
图1I示出了本公开中提出的发送和接收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的操作的图。
首先,发送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的以太网报头执行EthHC过程(1i-01)。具体地,如果在以上描述中已经通过RRC消息配置了SDAP报头,则仅对从高层装置接收的数据(例如,PDCP SDU)的除SDAP报头之外的第一给定字节(例如,18个字节),即以太网报头,执行EthHC过程(1i-10);并且不对SDAP报头或除以太网之外的其他高层报头执行EthHC过程。此外,如果已配置了完整性保护和验证过程,则对SDAP报头(1i-10)、压缩的以太网报头和压缩的TCP/IP报头中的全部执行完整性保护,以及计算MAC-I并且将其附接到数据的最后部分。在除了SDAP报头和用于以太网压缩的单独的报头之外的剩余部分中执行加密过程(1i-15)。接下来,发送级生成PDCP报头,将PDCP报头和处理的数据级联,以及将PDCP报头与数据一起递送到低层(1i-20)。
接收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1i-02)首先读取或排除SDAP报头或PDCP报头(1i-30),执行除了用于以太网压缩的单独的报头的解密过程(1i-35),通过读取单独的报头来检查压缩的以太网报头的大小,通过执行以太网报头解压缩过程来还原以太网报头(1i-40),以及将数据与还原的以太网报头和或SDAP报头一起递送到高层(1i-45)。
图1J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
参考图1J,终端包括射频(RF)处理器1j-10、基带处理器1j-20、存储单元1j-30和控制器1j-40。
RF处理器1j-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即,RF处理器1j-10将从基带处理器1j-20接收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以及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1j-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在图1J中,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UE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1j-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1j-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1j-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信号中的每个的相位和大小。此外,RF处理器可以执行MIMO。当执行MIMO操作时,RF处理器可以接收多个层。RF处理器1j-10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适当地配置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并且可以执行接收波束扫描(swip)或调整接收波束的方向和波束宽度,使得接收波束与发送波束协作。
基带处理器1j-20基于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来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间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j-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j-20通过解调和解码根据从RF处理器1j-10接收的基带信号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例如,如果应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则在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j-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以及然后通过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j-20以OFDM符号为单位对从RF处理器1j-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分段,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操作来重新构建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以及通过解调和解码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
如上所述,基带处理器1j-20和RF处理器1j-10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1j-20和RF处理器1j-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1j-20和RF处理器1j-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通信模块,以支持不同的多个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基带处理器1j-20和RF处理器1j-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便处理不同的频率频带的信号。例如,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包括LTE网络和NR网络。此外,不同的频率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率(SHF)(例如,2.5GHz,5GHz)频带和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单元1j-30存储诸如用于UE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的数据。存储单元1j-30响应于来自控制器1j-4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1j-40控制UE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j-40通过基带处理器1j-20和RF处理器1j-1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1j-40将数据写入存储单元1j-40中,并且从存储单元1j-4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1j-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1j-40可以包括执行用于通信的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P)和控制诸如应用程序的高层的应用处理器(AP)。此外,控制器1j-40可以包括多连接处理器1j-42,该多连接处理器1j-42被配置为执行在多连接模式下的操作的处理。
图1K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TRP的框图。
如图1K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1k-10、基带处理器1k-20、回程通信单元1k-30、存储单元1k-40和控制器1k-50。
RF处理器1k-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即,RF处理器1k-10将从基带处理器1k-20接收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以及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1k-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和ADC。在图1K中,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第一接入节点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1k-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1k-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1k-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信号中的每个的相位和大小。RF处理器可以通过发送一层或多层来执行下行链路MIMO操作。
基带处理器1k-20基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间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k-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k-20通过解调和解码、根据从RF处理器1k-10接收的基带信号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例如,如果应用OFDM方案,则在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k-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以及通过IFFT操作和CP插入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k-20以OFDM符号为单位对从RF处理器1k-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分段,通过FFT操作来重新构建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以及然后通过解调和解码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如上所述,基带处理器1k-20和RF处理器1k-10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1k-20和RF处理器1k-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回程通信单元或无线回程通信单元。
回程通信单元1k-30提供用于与网络内的其他节点执行通信的接口。
存储单元1k-40存储诸如用于基站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的数据。具体地,存储单元1k-40可以存储关于分配给接入的UE的承载的信息和由接入的UE报告的测量结果。此外,存储单元1k-40可以存储信息,即,通过其确定是否向UE提供多连接的标准。此外,响应于来自控制器1k-50的请求,存储单元1k-40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1k-50控制主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k-50通过基带处理器1k-20和RF处理器1k-10或者通过回程通信单元1k-30来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1k-50将数据写入存储单元1k-40中,并且从存储单元1k-4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1k-5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此外,控制器1k-50可以包括多连接处理器1k-52,该多连接处理器1k-52被配置为执行用于在多连接模式下的操作的处理。
<第二实施例>
图2A示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终端可以停留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模式的图。
在图2A中,终端可以停留在RRC连接模式2a-03或RRC非活动模式2a-02或RRC空闲模式2a-01中,并且可能经历切换到不同的模式的过程2a-05、2a-10、2a-15、2a-20和2a-25。即,如果由于下行链路数据的到达而生成要在上行链路中发送的数据或者接收到寻呼消息,或者为了通过建立与网络的连接来发送和接收数据以更新跟踪区域或RAN寻呼区域(周期性地,或者如果终端偏离跟踪区域),则处于RRC空闲模式2a-01的终端可以切换到RRC连接模式2a-03(2a-05)。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更新了RAN寻呼区域,则终端可以通过在维持RRC非活动模式的同时交换消息来执行更新。如果在发送和接收数据之后的给定时间内未生成数据,则处于RRC连接模式的终端可以通过网络切换到RRC空闲模式(2a-15)。此外,如果在给定时间内未生成数据,则处于RRC连接模式2a-03的终端可以通过由网络改变模式或出于以下目的而自主地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2a-02(2a-20):电池电量降低并且支持快速连接(例如,当网络设置的计时器值到期时)。
如果由于下行链路数据的到达而生成要在上行链路中发送的数据或接收到寻呼消息,或者为了通过建立与网络的连接来发送和接收数据以更新跟踪区域(或RAN通知区域)(周期性地,或如果终端偏离跟踪区域(或RAN通知区域)),则处于RRC非活动模式2a-03的终端可以切换到RRC连接模式2a-03(2a-10)。处于RRC非活动模式2a-03的终端可以响应于来自网络的指令或根据预先同意的配置或自主地(例如,当由网络设置的计时器值到期时)将模式改变为RRC空闲模式2a-01(2a-25)。上述操作是需要支持的操作,这是因为如果网络中存在许多处于RRC非活动模式的终端,则由于频繁的RAN通知区域更新过程而可能增加网络的信令开销。具有给定对象的终端甚至即使在没有切换到RRC连接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RRC非活动模式2a-03中发送数据,可以响应于来自网络的指令而仅在RRC非活动模式和RRC空闲模式之间反复地切换,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切换到RRC连接模式。
该过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RRC非活动模式下发送数据,处于RRC非活动模式的终端可以具有非常短的传输延迟和非常小的信令开销。在以上描述中,给定的对象可以对应于如下情况:其中,如果终端尝试仅发送小数据,则终端周期性地间歇地或以很长的周期来发送数据。此外,处于RRC空闲模式2a-01的终端可以通过网络立即地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2a-03,以及可以切换到RRC连接模式并且然后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2a-03,2a-20)。
在以上描述中,当终端在模式之间切换时,可以在终端中配置额外的计时器(或非活动计时器),以解决终端的模式与由网络识别的终端的模式之间的状态不匹配问题。此外,还可以在基站中驱动额外的计时器。
图2B示出了本公开中的终端从RRC连接模式切换到RRC空闲模式的过程以及终端从RRC空闲模式切换到RRC连接模式的过程的图。
在图2B中,如果针对给定原因或给定时间、以RRC连接模式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终端没有执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则基站可以向该终端发送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使得终端切换到RRC空闲模式(2b-01)。此后,如果当前尚未建立连接的终端(在下文中称为空闲模式UE)具有要发送的数据,则该终端与基站执行RRC连接设置过程。终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建立与基站的反向传输同步,并且向基站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2b-05)。该消息包含终端的ID和建立连接的原因(establishmentCause)。
基站向终端发送RRCConnectionSetup消息,以使得终端建立RRC连接(2b-10)。该消息包含RRC连接设置信息。RRC连接也被称为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并且被用于发送和接收RRC消息,即,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控制消息。建立了RRC连接的终端将RRCConnetionSetupComplete消息发送到基站(2b-15)。该消息包括称为服务请求(SERVICEREQUEST)的控制消息,该控制消息为终端从MME请求针对给定服务的承载设置。基站将在RRCConnetionSetupComplete消息中所包括的SERVICE REQUEST消息发送给MME(2b-20)。MME确定是否提供由终端所请求的服务。作为确定的结果,如果MME已确定提供由终端所请求的服务,则MME向基站发送被称为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INITIALCONTEXT SETUPREQUEST)的消息(2b-25)。该消息包括下述信息,诸如当配置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时要应用的服务质量(QoS)信息和要应用于DRB的与安全性有关的信息(例如安全性密钥,安全性算法)。基站交换SecurityModeCommand消息2b-30和SecurityModeComplete消息2b-35,以便与终端建立安全性。
当安全性设置完成时,基站将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到终端(2b-40)。该消息包括在其中将处理用户数据的DRB的配置信息。终端通过应用该信息来配置DRB,并且将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发送到基站(2b-45)。与终端已经完成DRB配置的基站将初始上下文设置完成(INITIAL CONTEXT SETUP COMPLETE)消息发送到MME(2b-50)。接收到该消息的MME交换S1承载设置(S1 BEARER SETUP)消息和S1承载设置响应(S1 BEARER SETUP RESPONSE)消息,以便与S-GW建立S1承载(2b-055,2b-60)。S1承载是用于在S-GW和基站之间建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连接,并且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于DRB。当该处理完成时,终端通过S-GW向基站发送数据和从基站接收数据(2b-65,2b-70)。如上所述,常见的数据传输过程基本上通过下述三个步骤配置:RRC连接设置、安全性配置和DRB设置。此外,基站可以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以便在终端中新提供配置或者针对给定原因添加或改变配置(2b-75)。
在承载设置中,承载可以意味着包括SRB和DRB。SRB指代发送控制消息(RRC消息)的信令无线电承载,而DRB指代发送数据的数据无线电承载。此外,UM DRB意味着使用在未确认模式(UM)模式下操作的RLC层装置的DRB。AM DRB意味着使用在确认模式(AM)下操作的RLC层装置的DRB。
如上所述,为了从RRC空闲模式切换到RRC连接模式,需要许多信令过程。因此,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新定义RRC非活动模式。在这样新的模式下,终端和基站可以存储终端的上下文,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则可以维持S1承载。因此,可以通过较少的信令过程来更快地接入终端和基站。
图2C示出了本公开中提出的网络的终端模式切换指示方法的图。
具体地,本公开提出网络定义和使用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的不同的指示符,并且将不同的终端(例如,NB-IoT终端或通用终端)的模式改变为RRC空闲模式或RRC挂起模式(或挂起的状态/模式)或RRC非活动模式以及对应的协议层的数据处理方法。
图2C中描述的终端可以指代若干无线设备,诸如NB-IoT终端或通用终端或MTC终端。
在图2C中,基站可以通过针对给定原因发送RRC消息2c-05来将终端2c-01的RRC连接模式改变为RRC模式。在以上描述中,给定原因可能是由于针对使用网络的有效传输资源的调度而导致,或者可能对应于尚未生成或期望一段时间(a while)不生成朝向终端的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
在以上描述中,基站(网络)可以定义并且使用连接释放原因(releaseCause(释放原因)),以指示终端切换到RRC空闲模式或RRC挂起模式(或挂起的状态/模式)或RRC非活动模式。
具体地,如果连接释放原因指示其他原因,则其可以指示终端切换到RRC空闲模式。在以上描述中,如果连接释放原因是RRC连接挂起(rrc-Suspend),则其可以指示终端切换到RRC挂起模式或RRC非活动模式。此外,基站可以定义和使用针对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rrc-InactiveConfig)。
当终端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时,如果连接释放原因(releaseCause)是RRC连接挂起(rrc-Suspend),并且不存在针对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rrc-InactiveConfig),则终端可以切换到RRC挂起模式并且执行协议层装置的对应的操作。
然而,当终端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时,如果连接释放原因(releaseCause)为RRC连接挂起(rrc-Suspend),并且包括针对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rrc-InactiveConfig),则终端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并且执行协议层装置的对应的操作。
如以上描述中所提出的,在本公开中,基于包括在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中的连接释放原因(releaseCause)和针对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rrc-InactiveConfig),网络可以将终端的模式改变为RRC空闲模式或RRC挂起模式(或挂起的状态/模式)或RRC非活动模式。
本公开提出了当终端的RRC模式基于包括在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2c-05中的连接释放原因(releaseCause)和针对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rrc-InactiveConfig)而切换时终端的协议层装置的有效操作。
当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时,如果连接释放原因(releaseCause)为RRC连接挂起(rrc-Suspend),并且包括针对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rrc-InactiveConfig),则终端执行以下操作并且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
作为另一方法,如果在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中包括用于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rrc-InactiveConfig),则终端执行以下操作并且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即,尽管连接释放原因(releaseCause)不是RRC连接挂起(rrc-Suspend),但是如果包括用于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rrc-InactiveConfig),则终端可以执行以下过程。
作为又一方法,当从基站接收到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的指示时,终端可以执行以下过程。
-可以存储连接恢复标识符(完整的连接恢复标识符(完整的I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或短连接恢复标识符(短I-RNTI),用于递送安全性密钥的值(NextchiningCount(NCC))或者用于RAN寻呼计算的周期值。
-可以重置MAC层装置,以防止在MAC层装置的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不必要地进行HARQ重新传送(MAC重置)。在以上描述中,重置MAC层装置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过程:丢弃存储的数据(MAC SDU或MAC PDU),刷新和重置HARQ缓冲区,重置HARQ处理器标识符或有关的计时器或重置逻辑信道标识符。
-当终端后续与网络建立重新连接时,其可以通过SRB1接收RRCResume消息并且发送RRCResumeComplete(RRC恢复完成)消息。因此,如果存在存储在RLC层装置中的数据,则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重新传输并且为了缓冲区管理的效率,终端可以丢弃所存储的数据(例如,RLC SDU或RLC SDU片段或RLC PDU)并且重置RLC窗口状态参数(例如,发送窗口参数或接收窗口参数),以及可以在SRB1上执行RLC层装置重新建立(RLC重新建立)过程。此外,如果关于其他SRB和DRB存在存储在RLC层装置中的数据,则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重新传输并且为了缓冲区管理的效率,终端可以丢弃所存储的数据(例如,RLC SDU或RLC SDU片段或RLCPDU),并且可以在其他SRB和DRB上执行RLC层装置重新建立过程,使得重置RLC窗口状态参数(例如,发送窗口参数或接收窗口参数)。在以上描述中,在尝试与网络重新连接时、在终端接收到RRCResume消息之后,可以执行在其他SRB和DRB上所执行的RLC层装置重新建立过程。然而,为了最大化缓冲区管理的效率,当接收到RRCRelease消息时,可以在其他SRB和DRB上执行RLC层装置重新建立过程(即,网络可以通过指示符来确定针对每个承载的RLC重新建立过程指示)。
-终端可以存储当前终端上下文。终端上下文可以包括RRC配置信息、安全性设置信息、PDCP层装置的ROHC上下文、SDAP层装置的配置信息、小区标识符(C-RNTI)等。
-当该过程完成时,可以挂起除SRB0之外的承载(SRB或DRB),这是因为SRB0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始终需要发送消息而无需安全性过程的承载。
-在以上描述中,因为通过挂起承载已经挂起了数据处理,所以可以执行PDCP层装置的数据丢弃和参数设置。因此,终端指示或触发针对DRB的PDCP层装置的PDCP层装置重置过程或挂起过程(PDCP重置或PDCP挂起)。PDCP层装置的重置过程或挂起过程可以应用于AMDRB。尽管重置过程或挂起过程被应用于UM DRB,但是终端可以预先地以相同的方式执行诸如参数重置和数据丢弃的过程。因此,重置过程或挂起过程可以扩展并且应用于UM DRB(或SRB)。
*在以上描述中,PDCP层装置重置过程或挂起过程(PDCP重置或PDCP挂起)可以如下体现(materialize),并且可以执行以下过程中的一些或全部。
**终端可以重置安全性密钥中使用的COUNT值,并且可以将发送窗口状态参数(TX_NEXT)重置为初始值,使得在执行与网络的后续重新连接时可以执行与基站的参数同步。
**为了针对有效的缓冲区操作而丢弃长数据,终端可以丢弃存储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的数据(例如,PDCP PDU)。
**如果已分配了其COUNT值的数据(例如,PDCP SDU)被存储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即,如果由于PDCP数据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或尚未接收到PDCP状态报告而数据尚未被丢弃),则终端可以将存储的数据(例如,PDCP SDU)视为是从高层新接收的数据,并且可以从上述重置的COUNT值起(例如,从0起)按照升序来顺序地、新分配COUNT值(例如,可以使用TX_NEXT值,即,发送状态参数)(其原因是,如果发送基于先前分配的COUNT值加密的数据,则在接收级中发生错误)。如上所述,终端可以接收RRCRelease消息并且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为了恢复RRC连接,终端可以执行RRC连接恢复过程,可以从基站接收RRCResume消息,以及可以在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的同时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如本公开中所提出的,如果在接收到RRCRelease消息时执行新分配重置的COUNT值的过程,则存在下述优点:可以在连接恢复之前预先地执行上述过程。当终端接收到RRCResume消息并且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时,可以发送和重新发送基于重置的COUNT值而新分配的数据。该过程可以应用于终端的UM DRB或AM DRB。此外,在该过程中,如果已经在每个数据中设置了发送PDCP层装置的PDCP丢弃计时器,则PDCP丢弃计时器不被挂起或重置。当基本上被驱动的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时,可以丢弃对应的数据。因此,可以通过基于每个数据的有效时段而丢弃数据来防止不必要的传输。
**作为另一方法,为了防止传输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重新传输,如果已经分配了其COUNT值的数据(例如,PDCP SDU)被存储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如果由于PDCP数据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或尚未接收到PDCP状态报告而数据尚未被丢弃),则终端可以仅将数据(例如,PDCP SDU)当中的、尚未确认从低层装置成功递送(RLC ACK)的数据视为是从高层新接收的数据,并且可以从重置的COUNT值起(例如,从0起)按照升序来顺序地、新分配COUNT值(例如,可以使用TX_NEXT值,即,发送状态参数)(其原因是,如果发送基于先前分配的COUNT值加密的数据,则在接收级中发生错误)。如上所述,终端可以接收RRCRelease消息并且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为了恢复RRC连接,终端可以执行RRC连接恢复过程,可以从基站接收RRCResume消息,以及可以在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的同时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如本公开中所提出的,如果在接收到RRCRelease消息时执行新分配重置COUNT值的过程,则存在下述优点:可以在连接恢复之前预先地执行上述过程。当终端接收到RRCResume消息并且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时,可以发送和重新发送基于重置COUNT值而新分配的数据。该过程可以应用于终端的UM DRB或AM DRB。此外,在该过程中,如果已经在每个数据中设置了发送PDCP层装置的PDCP丢弃计时器,则PDCP丢弃计时器不被挂起或重置。当基本上被驱动的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时,可以丢弃对应的数据。因此,可以通过基于每个数据的有效时段而丢弃数据来防止不必要的传输。
**作为又一方法,为了防止传输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重新传输,如果已经分配了其COUNT值的数据(例如,PDCP SDU)被存储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如果由于PDCP数据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或尚未接收到PDCP状态报告而数据尚未被丢弃),则终端可以将数据(例如,PDCP SDU)当中的、尚未确认从低层装置成功递送(RLC ACK)的、具有等于或大于第一数据(例如,具有最小的COUNT值的数据,或者具有最小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的COUNT值或PDCP序列号的数据(例如,PDCP SDU)视为是从高层新接收的数据,并且可以从重置COUNT值起(例如,从0起)按照升序来顺序地、新分配COUNT值(例如,可以使用TX_NEXT值,即,发送状态参数)(其原因是,如果发送基于先前分配的COUNT值加密的数据,则在接收级中发生错误)。如上所述,终端可以接收RRCRelease消息并且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为了恢复RRC连接,终端可以执行RRC连接恢复过程,可以从基站接收RRCResume消息,以及可以在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的同时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如本公开中所提出的,如果在接收到RRCRelease消息时执行新分配重置COUNT值的过程,则存在下述优点:可以在连接恢复之前预先地执行上述过程。当终端接收到RRCResume消息并且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时,可以发送和重新发送基于重置COUNT值而新分配的数据。该过程可以应用于终端的UM DRB或AMDRB。此外,在该过程中,如果已经在每个数据中设置了发送PDCP层装置的PDCP丢弃计时器,则PDCP丢弃计时器不被挂起或重置。当基本上被驱动的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时,可以丢弃对应的数据。因此,可以通过基于每个数据的有效时段而丢弃数据来防止不必要的传输。
**作为又一方法,为了防止传输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重新传输,如果已经分配了其COUNT值的数据(例如,PDCP SDU)被存储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如果由于PDCP数据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或尚未接收到PDCP状态报告而数据尚未被丢弃),则终端可以将数据(例如,PDCP SDU)当中的、尚未从低层装置递送的数据视为是从高层新接收的数据,并且可以从重置COUNT值起(例如,从0起)按照升序来顺序地、新分配COUNT值(例如,可以使用TX_NEXT值,即,发送状态参数)(其原因是,如果发送基于先前分配的COUNT值加密的数据,则在接收级中发生错误)。如上所述,终端可以接收RRCRelease消息并且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为了恢复RRC连接,终端可以执行RRC连接恢复过程,可以从基站接收RRCResume消息,以及可以在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的同时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如本公开中所提出的,如果在接收到RRCRelease消息时执行新分配重置的COUNT值的过程,则存在下述优点:可以在连接恢复之前预先地执行上述过程。当终端接收到RRCResume消息并且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时,可以发送和重新发送基于重置的COUNT值而新分配的数据。该过程可以应用于终端的UMDRB或AM DRB。此外,在该过程中,如果已经在每个数据中设置了发送PDCP层装置的PDCP丢弃计时器,则PDCP丢弃计时器不被挂起或重置。当基本上被驱动的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时,可以丢弃对应的数据。因此,可以通过基于每个数据的有效时段而丢弃数据来防止不必要的传输。
**作为另一方法,为了防止传输资源浪费和AM DRB的不必要的重新传输,如果已经分配了其COUNT值的数据(例如,PDCP SDU)被存储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如果由于PDCP数据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或尚未接收到PDCP状态报告而数据尚未被丢弃),则终端可以仅将数据(例如,PDCP SDU)当中的、尚未确认从低层装置成功递送(RLC ACK)的数据视为是从高层新接收的数据,并且可以从重置的COUNT值起(例如,从0起)按照升序顺序地、新分配COUNT值(例如,可以使用TX_NEXT值,即,发送状态参数)(其原因是,如果发送基于先前分配的COUNT值加密的数据,则在接收级中发生错误)。此外,为了防止传输资源浪费和UM DRB的不必要的重新传输,如果已经分配了其COUNT值的数据(例如,PDCP SDU)被存储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如果由于PDCP数据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或尚未接收到PDCP状态报告而数据尚未被丢弃),则终端可以仅将数据(例如,PDCP SDU)当中的、尚未从低层装置递送的数据视为是从高层新接收的数据,并且可以从重置的COUNT值起(例如,从0起)按照升序顺序地、新分配COUNT值(例如,可以使用TX_NEXT值,即,发送状态参数)(其原因是,如果发送基于先前分配的COUNT值加密的数据,则在接收级中发生错误)。如上所述,终端可以接收RRCRelease消息并且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为了恢复RRC连接,终端可以执行RRC连接恢复过程,可以从基站接收RRCResume消息,以及可以在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的同时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如本公开中所提出的,如果在接收到RRCRelease消息时执行新分配重置的COUNT值的过程,则存在下述优点:可以在连接恢复之前预先地执行上述过程。当终端接收到RRCResume消息并且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时,可以发送和重新发送基于重置的COUNT值而新分配的数据。该过程可以应用于终端的UM DRB或AM DRB。此外,在该过程中,如果已经在每个数据中设置了发送PDCP层装置的PDCP丢弃计时器,则PDCP丢弃计时器不被挂起或重置。当基本上被驱动的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时,可以丢弃对应的数据。因此,可以通过基于每个数据的有效时段而丢弃数据来防止不必要的传输。
**作为又一方法,为了防止传输资源浪费和AM DRB的不必要的重新传输,如果已经分配了其COUNT值的数据(例如,PDCP SDU)被存储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如果由于PDCP数据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或尚未接收到PDCP状态报告而数据尚未被丢弃),则终端可以将数据(例如,PDCP SDU)当中的、尚未确认从低层装置成功递送(RLC ACK)的、具有等于或大于第一数据(例如,具有最小COUNT值的数据,或者具有最小PDCP序列号的数据)的COUNT值或PDCP序列号的数据(例如,PDCP SDU)视为是从高层新接收的数据,并且可以从重置的COUNT值起(例如,从0起)按照升序顺序地、新分配COUNT值(例如,可以使用TX_NEXT值,即,发送状态参数)(其原因是,如果发送基于先前分配的COUNT值加密的数据,则在接收级中发生错误)。此外,为了防止传输资源浪费和UM DRB的不必要的重新传输,如果已经分配了其COUNT值的数据(例如,PDCP SDU)被存储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如果由于PDCP数据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或尚未接收到PDCP状态报告而数据尚未被丢弃),则终端可以仅将数据(例如,PDCPSDU)当中的、尚未从低层装置递送的数据视为是从高层新接收的数据,并且可以从重置的COUNT值起(例如,从0起)按照升序来顺序地、新分配COUNT值(例如,可以使用TX_NEXT值,即,发送状态参数)(其原因是,如果发送基于先前分配的COUNT值加密的数据,则在接收级中发生错误)。如上所述,终端可以接收RRCRelease消息并且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为了恢复RRC连接,终端可以执行RRC连接恢复过程,可以从基站接收RRCResume消息,以及可以在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的同时执行所提出的过程。然而,如本公开中所提出的,如果在接收到RRCRelease消息时执行新分配重置的COUNT值的过程,则存在下述优点:可以在连接恢复之前预先地执行上述过程。当终端接收到RRCResume消息并且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时,可以发送和重新发送基于重置的COUNT值而新分配的数据。该过程可以应用于终端的UMDRB或AM DRB。此外,在该过程中,如果已经在每个数据中设置了发送PDCP层装置的PDCP丢弃计时器,则PDCP丢弃计时器不被挂起或重置。当基本上被驱动的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时,可以丢弃对应的数据。因此,可以通过基于每个数据的有效时段而丢弃数据来防止不必要的传输。
**关于接收PDCP层装置,为了在PDCP重新排序计时器操作时将存储的数据(例如,PDCP SDU或PDCP PDU)快速地递送到高层装置,如果PDCP重新排序计时器操作,则终端可以挂起并且重置接收PDCP层装置。如果存储的数据已经被报头压缩,则终端可以释放报头压缩并且按照COUNT值的升序将数据递送到高层。
**终端可以重置安全性密钥中使用的COUNT值,并且可以将接收窗口状态参数(例如,RX_NEXT和RX_DELIV)重置为初始值,使得在执行与网络的后续重新连接时可以与基站同步参数。
**如果接收PDCP层装置通过RLC重新建立过程从低层装置(RLC层装置)接收数据,则终端也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如果需要的话则可以执行完整性验证,如果需要的话则可以释放报头压缩,可以挂起和重置PDCP重新排序计时器,可以将该数据连同要发送到高层的数据一起按照COUNT值的升序与发送到高层的数据对齐,以及可以对其进行发送(如果连接到EN-DC(LTE基站和NR基站)或者如果LTE基站中使用了NR PDCP层装置,即,当NR PDCP层装置连接到LTE RLC层装置并且重新建立LTE RLC层装置时,这是有用的操作)。
-当过程完成时,终端可以向高层装置(NAS层装置)报告RRC连接已经被挂起,并且可以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
当终端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2c-05)时,如果连接释放原因指示其他原因或该消息的连接释放原因不是RRC连接挂起(rrc-Suspend),则终端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并且切换到RRC空闲模式。
-终端重置MAC层装置。
-终端释放所有无线电传输资源,释放与MAC有关的配置信息,释放RLC层装置,释放PDCP层装置以及释放承载的连接。
-此外,终端向高层装置(NAS)指示已经释放了RRC连接,并且切换到RRC空闲模式。
当终端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2c-05)时,如果连接释放原因(releaseCause)为RRC连接挂起(rrc-Suspend),并且不存在用于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rrc-InactiveConfig),则终端执行以下操作并且切换到RRC挂起模式。
-终端重置MAC层装置。
-终端关于SRB和DRB重新建立RLC层装置。
-终端存储终端上下文(例如,RRC配置信息,安全性设置信息,ROHC上下文,C-RNTI或者源小区的小区标识符或物理小区标识符)。
-终端存储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中所存储的连接恢复标识符(resumeIdentiy(恢复标识))或NCC(nextHopChainingCount(下一跳链路计数))或ROHC上下文继续使用指示符(drb-ContinueROHC)。
-终端挂起除SRB0之外的SRB和DRB。
-终端挂起RRC连接,并且向高层装置报告RRC连接已经挂起。
-终端挂起针对低层装置的完整性保护或加密。
在以上描述中,已经切换到RRC模式的终端可以针对给定原因执行与网络的连接恢复(RRC连接恢复过程)。在以上描述中,给定原因可以对应于终端接收寻呼消息(2c-15)的情况或在终端中生成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为了由于该原因而执行与网络的连接恢复,终端可以在终端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2c-20之前或之时或之后执行以下操作(与RRCResumeRequest消息的传输有关的动作)中的一些或所有。
-终端将存储的连接恢复标识符(完整的连接恢复标识符(完整的I-RNTI)或短连接恢复标识符(短I-RNTI))放置在RRCResumeRequest消息中,设置连接恢复(resumeCause)原因,以及基于当前设置的安全性密钥导出并且放置连接恢复MAC-I。
-终端从存储的终端上下文还原RRC配置和安全性设置信息,基于用于导出安全性密钥的值(NextchiningCount(NCC))来导出新的安全性密钥,以及将新的安全性密钥应用于关于除SRB0之外的承载(其他SRB和DRB)的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算法。
-终端还原PDCP层装置的PDCP配置信息(例如,ROHC上下文),通过SRB0发送RRCResumeRequest消息,以及通过SRB1接收其响应消息(RRCResume)。为了执行完整性检查或解密过程,终端可以在SRB1上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使得可以应用所导出的新的安全性密钥。
-当根据用于SRB1的PDCP重新建立过程更新安全性密钥时,终端再次开始(恢复)SRB1(即,恢复)。
在以上描述中,终端可以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2c-20。响应于此,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具有rrc-suspend指示符的RRC恢复消息或RRCResume消息2c-30。在本公开中,当基站发送RRCResume消息2c-30时,其可以基于通过RRC消息2c-05递送到终端的NCC来生成并且更新安全性密钥,以增强安全性,可以对RRC消息2c-30执行加密过程,可以执行完整性保护过程,以及可以发送RRCRelease消息。
当终端从基站接收到RRCResume消息2c-30时,终端可以执行以下过程中的一些或全部(UE的RRCResume接收)。
-当终端接收到RRCResume消息时,其可以还原SRB2或所有DRB的PDCP状态。在以上描述中,PDCP状态可以包括用于报头压缩协议(ROHC)的上下文或安全性密钥信息。此外,当终端发送RRCResumeRequest消息时,为了将新导出的密钥应用于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算法,终端可以在SRB2或所有DRB上执行PDCP重新建立过程。
-终端丢弃除了RAN通知区域信息之外的连接恢复标识符或所存储的终端上下文,因为该终端已经通过RRCResume消息接收到指示该终端可以连接到网络的响应。
-终端恢复或再次开始SRB2或所有DRB。在以上描述中,术语“恢复”可以意味着终端再次开始数据处理以及发送或接收。在以上描述中,术语“挂起”可以意味着终端挂起数据处理以及发送或接收。
-终端进入RRC连接模式,并且可以向高层装置指示挂起的RRC连接已经被恢复。
-终端通过向基站发送RRCResumeComplete消息来终止连接恢复过程。
如上所述,当终端接收到RRCResume消息2c-30时,其切换到RRC连接模式,向基站发送指示RRC连接设置已经完成的RRCResumeComplete消息2c-40,以及恢复到基站的数据发送和来自基站的数据接收。
图2D示出了本公开中提出的终端操作的图。
当RRC连接模式终端2d-01从网络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2d-05)时,该终端基于该消息中所包括的连接释放原因以及消息中是否已经包括用于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来执行不同的过程,并切换到不同的RRC模式。
当终端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时,如果连接释放原因(releaseCause)是RRC连接挂起(rrc-Suspend)(2d-10),并且消息中包括用于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rrc-InactiveConfig)(2d-15),则终端执行以下操作并且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2d-20)。
-终端可以存储连接恢复标识符(完整的连接恢复标识符(完整的I-RNTI)或短连接恢复标识符(短I-RNTI)),用于导出针对RAN寻呼计算的安全性密钥或周期值的值(NextchiningCount(NCC))。
-终端可以重置MAC层装置(MAC重置),以防止不必要地对在MAC层装置的缓冲区中所存储的数据执行HARQ重新传输。在以上描述中,重置MAC层装置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过程:丢弃存储的数据(例如,MAC SDU或MAC PDU),刷新并且重置HARQ缓冲区,以及重置HARQ处理器标识符或有关的计时器或逻辑信道标识符。
-当终端后续与网络建立重新连接时,终端可以通过SRB1接收RRCResume消息并且发送RRCResumeComplete消息。如果终端具有存储在RLC层装置中的数据,则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重新传输并且出于缓冲区管理的效率的目的,终端可以丢弃所存储的数据(例如,RLCSDU或RLC SDU片段或RLC PDU),并且可以对SRB1执行RLC层装置重新建立过程,使得重置RLC窗口状态参数(例如,发送窗口参数或接收窗口参数)。此外,如果终端具有关于其他SRB和DRB存储在RLC层装置中的数据,则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重新传输并且出于缓冲区管理的效率的目的,终端可以丢弃所存储的数据(例如,RLC SDU或RLC SDU片段或RLC PDU),并且可以对其他SRB和DRB执行RLC层装置重新建立(RLC重新建立)过程,使得重置RLC窗口状态参数(例如,发送窗口参数或接收窗口参数)。在以上描述中,在终端随后尝试与网络的重新连接时、在终端接收到RRCResume消息之后,可以执行在其他SRB和DRB上所执行的RLC层装置重新建立过程。然而,为了最大化缓冲区管理的效率,当接收到RRCRelease消息时,终端可以在其他SRB和DRB上执行RLC层装置重新建立过程(网络可以通过指示符来确定针对每个承载的RLC重新建立过程指示)。
-终端可以存储当前终端上下文。终端上下文可以包括RRC配置信息、安全性设置信息、PDCP层装置的ROHC上下文、SDAP层装置的配置信息、小区标识符(C-RNTI)等。
-当过程完成时,终端可以挂起除SRB0之外的承载(例如,SRB或DRB),这是因为SRB0应当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始终发送消息而无需安全性过程的承载。
-在以上描述中,因为通过挂起承载已经挂起了数据处理,所以终端可以执行PDCP层装置的数据丢弃和参数重置。因此,终端指示或触发针对DRB的PDCP层装置的PDCP层装置重置过程或挂起过程(PDCP重置或PDCP挂起)。PDCP层装置重置过程或挂起过程可以应用于AM DRB。因为尽管PDCP层装置重置过程或挂起过程被应用于UM DRB,但是终端可以预先地以相同的方式执行诸如参数重置和数据丢弃的过程,所以终端可以将PDCP层装置重置过程或挂起过程扩展并且应用于UM DRB(或SRB)。
*在以上描述中,PDCP层装置重置过程或挂起过程(PDCP重置或PDCP挂起)可以如下体现,并且可以执行以下过程中的一些或全部。
**终端可以重置安全性密钥中使用的COUNT值,并且可以将发送窗口状态参数(TX_NEXT)重置为初始值,使得在执行与网络的后续重新连接时可以执行与基站的参数同步。
**为了针对有效的缓冲区操作而丢弃长数据,终端可以丢弃存储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的数据(例如,PDCP PDU)。
**为了在PDCP重新排序计时器操作时将存储的数据(例如,PDCP SDU或PDCP PDU)快速地递送到高层装置,如果PDCP重新排序计时器操作,则终端可以挂起并且重置接收PDCP层装置。如果存储的数据已经被报头压缩,则终端可以释放报头压缩并且按照COUNT值的升序将数据递送到高层。
**终端可以重置安全性密钥中使用的COUNT值,并且可以将接收窗口状态参数(例如,RX_NEXT和RX_DELIV)重置为初始值,使得在执行与网络的后续重新连接时可以与基站同步参数。
**如果接收PDCP层装置通过RLC重新建立过程从低层装置(RLC层装置)接收数据,则终端也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如果需要的话则可以执行完整性验证,如果需要的话则可以释放报头压缩,可以挂起和重置PDCP重新排序计时器,可以将该数据连同要发送到高层的数据一起按照COUNT值的升序与发送到高层的数据对齐,以及可以将它们发送(如果连接到EN-DC(LTE基站和NR基站)或者如果LTE基站中使用了NR PDCP层装置,即,当NRPDCP层装置连接到LTE RLC层装置并且重新建立LTE RLC层装置时,这是有用的操作)。
-当过程完成时,终端可以向高层装置(NAS层装置)报告RRC连接已经被挂起,并且可以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
当终端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2d-05)时,如果连接释放原因指示其他原因(2d-01)或该消息的连接释放原因不是RRC连接挂起(rrc-Suspend),则终端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并且切换到RRC空闲模式(2d-30)。
-终端重置MAC层装置。
-终端释放所有无线电传输资源,释放与MAC有关的配置信息,释放RLC层装置,释放PDCP层装置以及释放承载的连接。
-此外,终端向高层装置(NAS)指示已经释放了RRC连接,并且切换到RRC空闲模式。
当终端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2c-05)时,如果连接释放原因(releaseCause)为RRC连接挂起(rrc-Suspend)(2d-10),并且不存在用于RRC非活动模式的配置信息(rrc-InactiveConfig)(2d-15),则终端执行以下操作并且切换到RRC挂起模式(2d-25)。
-终端重置MAC层装置。
-终端关于SRB和DRB重新建立RLC层装置。
-终端存储终端上下文(例如,RRC配置信息、安全性设置信息、ROHC上下文、C-RNTI或者源小区的小区标识符或物理小区标识符)。
-终端存储在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中所存储的连接恢复标识符(resumeIdentiy)或NCC(nextHopChainingCount)或ROHC上下文继续使用指示符(drb-ContinueROHC)。
-终端挂起除SRB0之外的SRB和DRB。
-终端挂起RRC连接,并且向高层装置报告RRC连接已经挂起。
-终端挂起针对低层装置的完整性保护或加密。
图2E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
参考图2E,终端包括射频(RF)处理器2e-10、基带处理器2e-20、存储单元2e-30和控制器2e-40。
RF处理器2e-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即,RF处理器2e-10将从基带处理器2e-20接收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以及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2e-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在图2E中,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UE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2e-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2e-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2e-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信号中的每个的相位和大小。此外,RF处理器可以执行MIMO。当执行MIMO操作时,RF处理器可以接收多个层。RF处理器2e-10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适当地配置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并且可以执行接收波束扫描(swip)或调整接收波束的方向和波束宽度,使得接收波束与发送波束协作。
基带处理器2e-20基于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来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间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e-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e-20通过解调和解码根据从RF处理器2e-10接收的基带信号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例如,如果应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则在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e-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以及然后通过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e-20以OFDM符号为单位对从RF处理器2e-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分段,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操作来重新构建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以及通过解调和解码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
如上所述,基带处理器2e-20和RF处理器2e-10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2e-20和RF处理器2e-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2e-20和RF处理器2e-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通信模块,以支持不同的多个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基带处理器2e-20和RF处理器2e-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便处理不同的频率频带的信号。例如,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包括LTE网络和NR网络。此外,不同的频率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率(SHF)(例如,2.5GHz、5GHz)频带和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单元2e-30存储诸如用于UE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的数据。存储单元2e-30响应于来自控制器2e-4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2e-40控制UE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e-40通过基带处理器2e-20和RF处理器2e-1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2e-40将数据写入存储单元2e-40,并且从存储单元2e-4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2e-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2e-40可以包括执行用于通信的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P)和控制诸如应用程序的高层的应用处理器(AP)。此外,控制器2e-40可以包括多连接处理器2e-42,该多连接处理器2e-42被配置为执行在多连接模式下的操作的处理。
图2F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TRP的框图。
如图2F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2f-10、基带处理器2f-20、回程通信单元2f-30、存储单元2f-40和控制器2f-50。
RF处理器2f-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即,RF处理器2f-10将从基带处理器2f-20接收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以及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2f-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和ADC。在图2F中,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第一接入节点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2f-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2f-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2f-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信号中的每个的相位和大小。RF处理器可以通过发送一层或多层来执行下行链路MIMO操作。
基带处理器2f-20基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间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f-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f-20通过解调和解码、根据从RF处理器2f-10接收的基带信号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例如,如果应用OFDM方案,则在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f-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以及通过IFFT操作和CP插入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f-20以OFDM符号为单位对从RF处理器2f-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分段,通过FFT操作来重新构建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以及然后通过解调和解码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如上所述,基带处理器2f-20和RF处理器2f-10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2f-20和RF处理器2f-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回程通信单元或无线回程通信单元。
回程通信单元2f-30提供用于与网络内的其他节点执行通信的接口。
存储单元2f-40存储诸如用于基站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的数据。具体地,存储单元2f-40可以存储关于分配给接入的UE的承载的信息和由接入的UE报告的测量结果。此外,存储单元2f-40可以存储信息,即,通过其确定是否向UE提供多连接的标准。此外,响应于来自控制器2f-50的请求,存储单元2f-40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2f-50控制主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f-50通过基带处理器2f-20和RF处理器2f-10或者通过回程通信单元2f-30来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2f-50将数据写入存储单元2f-40,并且从存储单元2f-4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2f-5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此外,控制器2f-50可以包括多连接处理器2f-52,该多连接处理器2f-52被配置为执行用于在多连接模式下的操作的处理。
<第三实施例>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当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数据时用于终端压缩数据以及用于基站解压缩数据的过程,并且提出了一种详细的报头格式以及用于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的支持方法(诸如,对解压缩失败的解决方案),其中,发送级压缩并且发送数据,而接收级对数据进行解压缩。此外,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当将数据发送到终端时用于基站压缩和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以及用于终端接收和解压缩被压缩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过程。如上所述,本公开可以具有以下效果:通过由发送级来压缩和发送数据,可以发送更多的数据并且可以改进覆盖范围。
图3A示出了在本公开中提出的、在终端与网络建立连接时基站配置是否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的过程的图。
图3A示出了用于终端从RRC空闲模式或RRC非活动模式(轻度连接模式)切换到RRC连接模式并且建立与网络的连接的过程,并且示出了配置是否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的过程。
在图3A中,如果针对给定原因或给定时间、以RRC连接模式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终端没有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则基站可以通过将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发送到终端来指示该终端应当切换到RRC空闲模式(3a-01)。此后,如果当前尚未建立连接的终端(在下文中称为空闲模式UE)具有要发送的数据,则该终端与基站执行RRC连接建立过程。终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建立与基站的反向传输同步,并且向基站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3a-05)。该消息包含终端的ID和建立连接的原因(establishmentCause)。
基站发送RRCConnectionSetup消息,以使得终端建立RRC连接(3a-10)。该消息可以包括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是否使用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方法的信息。此外,更具体地,基站可以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或者承载、或者每个PDCP装置(或SDAP装置)中的仅哪个IP流或QoS流是否使用UDC方法(即,通过在SDAP装置中配置关于针对其是否将使用UDC方法的IP流或QoS流的信息,基站可以指示每个QoS流关于SDAP装置是否将使用用于PDCP装置的UDC方法,或者PDCP装置可以自主地识别每个QoS流,并且确定是否应用上行链路压缩方法)。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如果基站指示应当使用UDC方法,则其可以指示将在UDC方法中使用的预先定义的库或字典的ID或在UDC方法中使用的缓冲区大小。
此外,该消息可以包括用于建立或释放上行链路解压缩以使得执行上行链路解压缩的命令。此外,当在以上描述中基站配置UDC方法时,其可以始终使用RLC AM承载(不具有数据丢失的模式,因为其包括ARQ功能或重新传输功能)来配置UDC方法,并且可以与报头压缩协议(ROHC)一起不配置UDC方法。此外,该消息包含RRC连接设置信息。RRC连接也被称为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并且还被用于发送和接收RRC消息,即,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控制消息。
与之建立了RRC连接的终端向基站发送RRCConnetionSetupComplete消息(3a-15)。如果基站不知道现在已经与之建立连接的终端的UE能力,或者想要检查该终端的UE能力,则它可以发送消息来询问UE能力。此外,终端可以发送报告其能力的消息。该消息可以指示终端是否可以使用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基站可以发送消息,该消息包括用于终端是否可以使用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的指示符。RRCConnetionSetupComplete消息包括被称为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的控制消息,终端通过该控制消息从MME请求针对给定服务的承载设置。基站将在RRCConnetionSetupComplete消息中所包括的SERVICE REQUEST消息发送给MME(3a-20)。MME确定是否提供由终端所请求的服务。作为确定的结果,如果MME已确定提供由终端所请求的服务,则MME向基站发送被称为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INITIALCONTEXT SETUP REQUEST)的消息(3a-25)。该消息包括下述信息,诸如当配置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时要应用的服务质量(QoS)信息和要应用于DRB的与安全性有关的信息(例如安全性密钥、安全性算法)。基站交换SecurityModeCommand消息3a-30和SecurityModeComplete消息3a-35,以便与终端建立安全性。
当安全性设置完成时,基站将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到终端(3a-40)。该消息可以包括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是否使用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方法的信息。此外,更具体地,基站可以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或者承载、或者每个PDCP装置(或SDAP装置)中的仅哪个IP流或QoS流是否使用UDC方法(即,通过在SDAP装置中配置关于针对其是否将使用UDC方法的IP流或QoS流的信息,基站可以指示每个QoS流关于SDAP装置是否将使用用于PDCP装置的UDC方法,或者PDCP装置可以自主地识别每个QoS流,并且确定是否应用上行链路压缩方法)。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如果基站指示应当使用UDC方法,则其可以指示将在UDC方法中使用的预先定义的库或字典的ID或在UDC方法中使用的缓冲区大小。此外,该消息可以包括用于建立或释放上行链路解压缩以使得执行上行链路解压缩的命令。此外,当在以上描述中基站配置UDC方法时,其可以始终使用RLC AM承载(不具有数据丢失的模式,因为其包括ARQ功能或重新传输功能)来配置UDC方法,并且可以与报头压缩协议(ROHC)一起不配置UDC方法。此外,该消息包括在其中将处理用户数据的DRB的配置信息。终端通过应用该信息来配置DRB,并且向基站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3a-45)。已经完成与终端的DRB建立的基站将初始上下文设置完成(INITIAL CONTEXTSETUP COMPLETE)消息发送到MME(3a-50)。接收到该消息的MME交换S1承载设置(S1BEARERSETUP)消息和S1承载设置响应(S1 BEARER SETUP RESPONSE)消息,以便与S-GW建立S1承载(3a-55、3a-60)。S1承载是用于在S-GW和基站之间建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连接,并且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于DRB。当该过程完成时,终端通过S-GW向基站发送数据和从基站接收数据(3a-65、3a-70)。
如上所述,一般的数据传输过程基本上通过下述三个步骤配置:RRC连接建立、安全性设置和DRB设置。此外,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以便向终端新提供配置或者针对给定原因添加或改变配置(3a-75)。该消息可以包括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config)、或者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PDCP装置(PDCP-config)是否使用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方法的信息。此外,更具体地,基站可以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或者承载、或者每个PDCP装置(或SDAP装置)中的仅哪个IP流或QoS流是否使用UDC方法(即,通过在SDAP装置中配置关于针对其是否将使用UDC方法的IP流或QoS流的信息,基站可以指示每个QoS流关于SDAP装置是否将使用用于PDCP装置的UDC方法,或者PDCP装置可以自主地识别每个QoS流,并且确定是否应用于上行链路压缩方法)。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如果基站指示应当使用UDC方法,则其可以指示将在UDC方法中使用的预先定义的库或字典的ID或在UDC方法中使用的缓冲区大小。此外,该消息可以包括用于建立或释放上行链路解压缩以使得执行上行链路解压缩的命令。此外,当在以上描述中基站配置UDC方法时,其可以始终使用RLC AM承载(不具有数据丢失的模式,因为其包括ARQ功能或重新传输功能)来配置UDC方法,并且可以与报头压缩协议(ROHC)一起不配置UDC方法。
图3B示出了本公开中提出的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和数据配置的过程的图。
在图3B中,可以生成上行链路数据3b-05作为与诸如视频传输、照片传输、web搜索和VoLTE的服务相对应的数据。从应用层装置生成的数据通过与网络数据传输层相对应的TCP/IP或UDP进行处理,并且可以在配置报头3b-10和3b-15之后将其递送到PDCP层。当从高层接收数据(例如,PDCP SDU)时,PDCP层可以执行以下过程。
在图3A中,如果已经通过诸如3a-10或3a-40或3a-75的RRC消息将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方法配置为在PDCP层中使用,则PDCP层可以通过对PDCP SDU(如3b-20)执行UDC方法来压缩上行链路数据,可以配置对应的UDC报头3b-25(用于压缩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报头),可以对除UDC报头之外的压缩的数据执行加密,如果它已经建立则可以执行完整性保护,以及可以通过配置PDCP报头3b-30来配置PDCP PDU。在以上描述中,PDCP层装置包括UDC/解压缩装置,确定是否对如在RRC消息中配置的每个数据执行UDC过程,以及使用UDC/解压缩装置。在发送级,发送PDCP层装置使用UDC装置执行数据压缩。在接收级,接收PDCP层装置使用UDC解压缩装置执行数据解压缩。
除了终端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的情况之外,图3B的过程还可以应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压缩。此外,对上行链路数据的描述可以相同地应用于下行链路数据。
图3C示出了可以在本公开中应用的UDC方法的实施例的图。
图3C示出了基于DEFLATE的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算法的图。基于DEFLATE的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算法是无损压缩算法。基于DEFLATE的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算法通过基本上组合LZ77算法和霍夫曼(Huffman)编码来压缩上行链路数据。LZ77算法执行搜索冗余的数据数组的操作,并且在搜索冗余的数组时通过滑动窗口来在滑动窗口内搜索冗余的数组。如果存在冗余的数组,则LZ77算法通过表示滑动窗口内存在冗余的数组的位置并且将冗余程度表示为长度来执行数据压缩。滑动窗口在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方法中也称为缓冲区,并且可以设置为8千字节或32千字节。即,滑动窗口或缓冲区可以写入8192或32768个字母,搜索冗余的数组,使用位置和长度来表示冗余的数组,以及执行压缩。因此,LZ77算法是滑动窗口方法。即,LZ77算法采用先前编码的数据来更新缓冲区,并且直接地对下一数据执行编码,因此连续数据具有相关性。因此,仅当先前编码的数据被正常解码时,下一数据才可以被正常解码。在以上描述中,被表示为位置和长度并且通过LZ77算法压缩的代码(即,诸如位置和长度的表达)再次通过霍夫曼编码被进一步压缩。当再次搜索冗余代码时,霍夫曼编码在具有大的冗余程度的代码中使用短标记并且在具有小的冗余程度的代码中使用长标记,来再次执行压缩。霍夫曼编码是前缀码,并且是其中所有代码都是可唯一地解码的最佳编码方法。
如上所述,发送级可以通过将LZ77算法应用于原始数据3c-05来执行编码(3c-10),可以更新缓冲区(3c-15),以及可以通过生成校验和比特来在UDC报头中配置针对缓冲区的内容(或数据)的校验和比特。校验和比特用于确定接收级中缓冲区状态的有效性。发送级可以再次通过霍夫曼编码来压缩使用LZ77算法被编码的代码,并且可以将压缩的代码作为上行链路数据发送(3c-25)。与发送级的过程相反,接收级对接收到的压缩的数据执行解压缩过程。即,接收级执行霍夫曼解码(3c-30),更新缓冲区(3c-35),以及使用UDC报头的校验和比特来检查更新的缓冲区的有效性。如果确定校验和比特没有错误,则接收级可以通过使用LZ77算法执行解码来对数据进行解压缩(3c-40),可以还原原始数据,以及可以将数据递送到高层(3c-45)。
如上所述,LZ77算法是滑动窗口方法。即,LZ77算法采用先前编码的数据来更新缓冲区,并且直接地对下一数据执行编码,因此连续数据具有相关性。因此,仅当先前编码的数据被正常解码时,下一数据才可以被正常解码。因此,接收PDCP层装置检查PDCP报头的PDCP序列号,检查UDC报头(检查指示是否已经执行了数据压缩的指示符),以及按照PDCP序列号的升序对具有已经应用了数据压缩过程的数据执行数据解压缩过程。
在本公开中已经提出的用于基站执行终端中的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配置的过程和用于终端执行UDC的过程如下。
基站可以配置终端以在其中已经使用诸如图3A中的3a-10或3a-40或3a-75的RRC消息设置了RLC AM模式的承载或逻辑信道中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或者可以释放终端。此外,基站可以使用RRC消息来重置终端的PDCP层装置的UDC装置(或协议)。在以上描述中,重置UDC装置(或协议)意味着重置用于终端的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的UDC缓冲区,并且其针对使终端的UDC缓冲区与用于基站的上行链路数据解压缩的UDC缓冲区同步的目的。在重置UDC装置的缓冲区的操作中,可以定义新的PDCP控制PDU,或者可以通过修改现有PDCP控制PDU来定义新的PDCP控制PDU。新的PDCP控制PDU可以由发送级(基站)用来重置接收级(终端)的UDC缓冲区,而不是RRC消息;并且可以用于发送级/接收级之间的用户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的同步。此外,基站可以使用RRC消息配置针对每个承载、或者针对每个逻辑信道、或者针对每个PDCP层装置是否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更具体地,基站可以配置针对一个承载或逻辑信道或PDCP层装置中的每个IP流(或QoS流)是否执行上行链路数据解压缩。
此外,基站可以使用RRC消息在终端中设置PDCP丢弃计时器值。基站可以分别地针对未对其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的数据设置PDCP丢弃计时器值以及针对其应用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的数据设置PDCP丢弃计时器值。
如果通过RRC消息、终端已经被配置为对给定的承载或逻辑信道或PDCP层装置(或给定的承载或逻辑信道或PDCP层装置的某些QoS流)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则终端基于配置重置PDCP层装置的UDC装置中的缓冲区,并且准备上行链路数据压缩过程。此外,当从高层接收到数据(例如,PDCP SDU)时,如果终端已经被配置为对PDCP层装置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则其对接收到的数据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如果终端已经被配置为仅对PDCP层装置的给定QoS流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则终端通过检查更高的SDAP层的指示或QoS流标识符来确定是否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并且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
如果终端已经执行了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并且基于数据压缩来更新缓冲区,则终端配置UDC缓冲区。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执行UDC,则终端可以将从高层接收的PDCP SDU压缩为具有较小的大小的UDC数据(或UDC块)。此外,终端配置针对压缩的UDC数据的UDC报头。UDC报头可以包括是否已经执行了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的指示符(例如,在UDC报头中,当1比特指示符为0时,UDC被应用,而当1比特指示符为1时,UDC不被应用,反之亦然)。在以上描述中,终端不应用上行链路数据压缩的情况可以包括下述情况:在该情况中,因为从高层接收的PDCP SDU数据结构不具有重复性的数据结构,所以不可以使用UDC方法(DEFLATE算法)来执行数据压缩。在以上描述中,如果已经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例如,PDCP SDU)执行了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并且UDC缓冲区已经被更新,则终端可以计算校验和比特,以确认在接收级PDCP层装置中更新的UDC缓冲区的有效性,并且可以在UDC缓冲区中包括校验和比特(校验和比特具有给定的长度,并且可以配置为例如4个比特)。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终端已经被配置为对已经应用或尚未应用上行链路数据解压缩的数据执行加密,则终端执行完整性保护并且将数据递送到低层。
图3D示出了其中发生本公开中描述的上行链路数据压缩方法的解压缩失败的问题的图。
如参考图3C所描述的,算法(即,(在执行LZ77算法之后执行霍夫曼编码的)用于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的DEFLATE算法)是下述方法:在发送级执行数据压缩时采用先前压缩的数据来更新缓冲区,基于缓冲区、将压缩的数据与随后要压缩的数据进行比较,搜索重复性的结构以及基于位置和长度执行压缩。因此,仅当接收级按照发送级执行压缩的序列顺序地执行解压缩时,接收级可以成功地执行解压缩。例如,如果发送级对具有1、3、4和5号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已经执行了UDC,并且对具有2号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尚未执行UDC(3d-05),则仅当在PDCP层装置中按照1、3、4和5号的PDCP序列号的顺序对接收到的数据执行解压缩时,接收级能够成功执行解压缩。在上面的描述中,如果发送级已经执行了UDC,则接收级可以通过检查UDC报头来确定是否已经应用了UDC,这是因为在UDC报头中指示了是否已经应用了UDC。在执行系列的UDC解压缩的处理中,如果丢失了3号的PDCP序列号(3d-15),则后续的UDC解压缩全部失败。即,不可以对具有4和5号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执行UDC解压缩(3d-10)。因此,丢失的数据(或分组)不应在上行链路解压缩过程中发生,并且接收级需要按照发送级对数据已执行UDC的序列来执行解压缩。因此,需要在无损的并且具有重新传输功能的RLC AM模式中执行操作。
然而,由于PDCP层装置的PDCP丢弃计时器,丢失数据可能发生。即,PDCP层装置从高层接收到的每个数据(或分组或PDCP SDU)地、基于通过RRC消息设置的PDCP丢弃计时器值来驱动计时器。此外,当计时器到期时,PDCP层装置丢弃与计时器对应的数据。因此,当已经对其执行UDC的数据的计时器到期时,该数据可以被丢弃。因此,在接收级中可能发生针对已经执行了UDC的数据的UDC解压缩失败。
如参考本公开的图3C所描述的,根据用于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的算法(即,(在执行LZ77算法之后执行霍夫曼编码的)DEFLATE算法),当发送级执行UDC时,其使用执行UDC之后的当前缓冲区内容生成校验和,并且在UDC缓冲区中配置校验和。此外,上述算法是下述方法:使用对其已经执行了压缩的数据的原始数据来更新缓冲区,基于缓冲区、将该数据与随后要压缩的数据进行比较,搜索重复性的结构以及基于位置和长度执行压缩。在以上描述中,UDC报头内的校验和比特用于接收级PDCP层装置的UDC装置(或功能)以确定执行数据解压缩之前的当前缓冲区状态的有效性。即,接收级在执行数据解压缩之前,基于UDC报头的校验和比特来检查当前接收级UDC缓冲区的有效性。如果不存在校验和错误,则接收级执行数据解压缩。如果发生校验和失败,则接收级不应当执行数据解压缩,并且将校验和失败报告给发送级以用于恢复。
接收级能够仅当在按照发送级已执行压缩的序列来执行解压缩时成功地执行解压缩。例如,如果发送级已对具有1、3、4和5号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执行了UDC并且对具有2号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尚未执行UDC,则接收级能够仅当在PDCP层装置中按照1、3、4、5号的PDCP序列号的顺序执行解压缩时对接收到的数据成功地执行解压缩。在上面的描述中,如果发送级已经执行了UDC,则接收级可以通过检查UDC报头来确定是否已经应用了UDC,这是因为在UDC报头中指示了是否已经应用了UDC。在执行系列的UDC解压缩的过程中,如果在3号的PDCP序列号发生校验和失败,则后续的UDC解压缩可能全部失败。即,接收级不能对具有4和5号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成功地执行UDC解压缩。
在下文中,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校验和失败问题的校验和失败处置方法。
图3E示出了在本公开的校验和失败处置方法中可以应用的PDCP控制PDU格式。
在图3E中,D/C字段是识别数据是通用数据还是PDCP层中的PDCP层控制信息(或PDCP控制PDU)的字段。PDU类型字段是指示数据对应于PDCP层控制信息中的哪个信息的字段。此外,可以在PDCP控制PDU格式中定义并且使用指示是否发生校验和失败的1比特指示符(FE字段),以用于在本公开中提出的校验和失败处置方法中的反馈,如3e-01。当1比特指示符值为0时,其指示UDC解压缩正常地执行。当1比特指示符值为1时,其指示在UDC解压缩时发生校验和失败,并且可以指示应当重置发送PDCP层装置的UDC缓冲区。
为了定义格式3e-01,发送级和接收级可以通过将PDU类型分配给保留值(例如,在011或100-111之间的给定保留值)来定义新的PDCP控制PDU,使得具有定义的PDU类型的PDCP控制PDU可以起到执行指示校验和失败的功能的反馈的作用。例如,为了定义以下PDU类型,可以考虑诸如表1的方法。
[表1]
比特 描述
000 PDCP状态报告
001 散布的ROHC反馈分组
010 LWA状态报告
011 UDC校验和失败反馈
100-111 保留
在本公开中,针对关于其应用了图3E中提出的PDCP控制PDU的校验和失败处置方法所提出的实施例如下。
-如果接收级(基站)在用于对其将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释放的数据的接收UDC缓冲区中识别出校验和失败,则接收级通过向终端发送PDCP控制PDU来指示已经发生了校验和失败。可以定义新的PDCP控制PDU并且将其用作PDCP控制PDU,或者可以定义新的指示符并且将其包括在现有PDCP控制PDU中,并且可以修改现有PDCP控制PDU并且将其用作PDCP控制PDU。作为另一方法,替代PDCP序列号,接收级可以定义指示符,其指示由于已经发生校验和失败而应当重置UDC缓冲区并且可以指示该指示符。
-接收级操作:接收级重置接收级UDC缓冲区,并且丢弃下述数据:其指示由于UDC校验和失败而已经重置了发送级UDC缓冲区的指示符尚未被包括在新接收的数据的UDC报头中,并且对其已经执行了UDC。接收级可以处理下述数据并且可以将该数据递送到高层装置:其指示由于UDC校验和失败而已经重置了发送级UDC缓冲区的指示符尚未被包括在新接收的数据的UDC报头中,并且在按照PDCP序列号的顺序已经接收到了所有数据而中途没有间隙的情况下尚未按照PDCP序列号的升序对其执行UDC。此外,接收级可以从在UDC报头中包括下述指示符的数据起按照PDCP序列号的升序再次开始解压缩:该指示符指示由于UDC校验和失败而已经重置了发送级UDC缓冲区。
-发送级操作:当发送级(终端)接收到PDCP控制PDU时,其重置UDC发送缓冲区。在重置UDC发送缓冲区之前,执行UDC过程。发送级丢弃所生成的数据当中的、尚未被发送的数据(例如,PDCP PDU)(如果有的话)。发送级可以基于重置的发送UDC缓冲区、对尚未再次发送的数据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可以更新UDC缓冲区,可以对除了UDC报头之外的、在UDC报头中具有校验和比特的数据部分执行加密,可以生成PDCP报头,可以配置PDCPPDU,以及可以将PDCP PDU递送到低层。此外,发送级可以递送新配置的PDCP PDU的UDC报头或PDCP报头(包括指示发送级缓冲区已经被重置的指示符),并且可以将PDCP序列号新分配给尚未按照升序发送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遵循根据其对一个PDCP COUNT值执行一次加密和传输的规则,这是因为如果已经使用PDCP序列号或HFN或COUNT值和安全性密钥进行了一次加密和发送的数据被使用相同的PDCP COUNT值和安全性密钥进行加密和重新发送,则破解(hack)的危险很高)。作为另一方法,当接收到指示已经发生校验和失败的指示时,发送级可以重置发送UDC缓冲区,可以仅对下述数据新执行UDC并且将该数据递送到低层:该数据的PDCP序列号大于或等于尚未从发送级被递送到低层或仅具有新配置的PDCPPDU的数据的PDCP序列号。此外,发送级可以递送新配置的PDCP PDU的UDC报头或PDCP报头,包括指示发送级UDC缓冲区已经被重置的指示符(或者指示接收级UDC缓冲区应当被重置的指示符)(即,可以遵循根据其对一个PDCP COUNT值执行一次加密和传输的规则,这是因为如果已经使用PDCP序列号或HFN或COUNT值和安全性密钥进行了一次加密和发送的数据被使用相同的PDCP COUNT值和安全性密钥进行加密和重新发送,则破解的危险很高)。
然而,由于PDCP层装置的PDCP丢弃计时器,可能发生上述校验和失败。即,PDCP层装置从高层接收到的每个数据(例如,分组或PDCP SDU)地、基于通过RRC消息设置的PDCP丢弃计时器值来驱动计时器。此外,当计时器到期时,PDCP层装置丢弃与计时器对应的数据。因此,当用于对其已经执行了UDC的数据的计时器到期时,UDC数据中的一些可能被丢弃。因此,在接收级中后续对其执行了UDC的数据中可能发生UDC解压缩失败。
本公开如下提出(3-1)实施例,该实施例:如果如下基于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的PDCP丢弃计时器来丢弃已经对其执行了UDC的数据,则能够在接收级中防止数据丢失并且减少具有校验和失败的数据。
-发送级操作:如果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已经配置了上行链路数据压缩过程,如果发送级丢弃了由于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而尚未发送的并且已经对其执行了UDC的数据,则发送级可以发送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相对应的数据,可以丢弃所有剩余数据(即,具有大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的PDCP序列号、以及已经对其应用了用户数据压缩并且已经被存储而没有被发送的数据),以及如果数据已经被递送到低层装置则可以将指示该数据应当被丢弃的指示符发送到低层装置。发送级可以在接收到指示关于发送PDCP层装置已经发生校验和失败的PDCP控制PDU之前,挂起数据传输。对此的原因是,下述是明显的:因为已丢弃了UDC压缩数据的中间数据或某些数据,所以先前已经执行了用户数据压缩;以及在接收PDCP层装置中,在具有高于丢弃数据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例如,PDCPPDU)中可能发生校验和失败。因此,如果发送级发送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相对应的数据,则接收PDCP层装置可以识别校验和失败并且期望将发送PDCP控制PDU。
-因此,当接收到指示已经发生校验和失败的PDCP控制PDU时,或者在接收到PDCP控制PDU之前,发送PDCP层装置重置用于用户数据压缩的发送缓冲区(在这种情况下,发送UDC缓冲区如果已经被重置,则不再被重置)。发送级:可以从下述数据起再次执行用户数据压缩(UDC)过程,该数据的PDCP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且尚未被发送,或者该数据的PDCP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并且最终已经被发送(即,因为其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相对应而发送的数据);可以对尚未按照升序发送的数据分配新的PDCP序列号或第一PDCP序列号;以及可以通过加密并且生成数据来准备数据(例如,PDCP PDU)。发送级可以在接收到指示在新生成和准备的数据中已经发生校验和失败的PDCP控制PDU之后,恢复新生成和准备的数据的传输。即,发送级可以将数据递送到低层装置。
因此,如果已经配置了用户数据压缩过程,如果丢弃了通过PDCP丢弃计时器先前生成的并且已经应用了用户数据压缩的数据中的一些,则可以减少在具有比被丢弃数据更大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中可能发生的校验和失败。此外,可以防止数据丢失,这是因为数据是从下述数据中生成的:该数据尚未被发送或者该数据最终已经被发送(即,因为其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相对应而发送的数据)。
-如果接收级(基站)在用于对其将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释放的数据的接收UDC缓冲区中识别出校验和失败,则其通过向终端发送PDCP控制PDU来指示已经发生了校验和失败。可以定义新的PDCP控制PDU并且将其用作PDCP控制PDU,或者可以定义新的指示符并且将其包括在现有PDCP控制PDU中,并且可以修改现有PDCP控制PDU并且将其用作PDCP控制PDU。作为另一方法,替代PDCP序列号,接收级可以定义指示符,其指示由于已经发生校验和失败而应当重置UDC缓冲区,并且可以指示该指示符。
-接收级操作:接收级重置接收级UDC缓冲区,并且丢弃下述数据:其指示由于UDC校验和失败而已经重置了发送级UDC缓冲区的指示符尚未被包括在新接收的数据的UDC报头中并且对其已经执行了UDC。接收级可以处理下述数据并且可以将该数据递送到高层装置:其指示由于UDC校验和失败而已经重置了发送级UDC缓冲区的指示符尚未被包括在新接收的数据的UDC报头中,并且在按照PDCP序列号的顺序已经接收到了所有数据而中途没有间隙的情况下尚未按照PDCP序列号的升序对其执行UDC。此外,接收级可以从在UDC报头中包括下述指示符的数据起按照PDCP序列号的升序再次开始解压缩:该指示符指示由于UDC校验和失败而已经重置了发送级UDC缓冲区。
本公开如下提出(3-2)实施例,该实施例:如果如下基于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的PDCP丢弃计时器来丢弃已经对其执行了UDC的数据,则能够在接收级中防止数据丢失并且减少具有校验和失败的数据。
-发送级操作:如果在发送PDCP层装置中已经配置了上行链路数据压缩过程,如果丢弃了由于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而尚未发送的并且已经对其执行了UDC的数据,则发送级可以丢弃所有下述数据:该数据具有大于被丢弃数据的PDCP序列号,对该数据已经应用了用户数据压缩,该数据已经被生成为PDCP PDU,以及该数据已经被存储而未发送;并且如果数据已经被递送到低层装置,则发送级可以将指示该数据应当被丢弃的指示符发送到低层装置。此外,发送PDCP层装置可以重置用于发送用户数据压缩的缓冲区(即,UDC缓冲区),可以分配新的PDCP序列号或者从尚未发送的第一数据起按照升序来分配尚未发送的PDCP序列号,可以再次执行用户数据压缩,以及可以执行加密。此外,发送级可以定义并且指示新的1比特指示符,以便指示在生成UDC报头时已经重置了用于发送用户数据压缩的缓冲区,并且可以指示接收级应当重置用于接收用户数据解压缩的缓冲区。作为另一方法,使用FR比特,发送级可以指示用于发送用户数据压缩的缓冲区已经被重置,并且可以指示接收级应当重置用于接收用户数据解压缩的缓冲区。即,终端可以触发重置发送和接收UDC缓冲区的过程。
-发送级可以指示关于新生成和准备的数据已经在UDC报头中重置了用于发送用户数据压缩的缓冲区。在接收侧,发送PDCP层装置可以从指示应当重置用于接收用户数据解压缩的缓冲区的数据起、顺序地或者按照PDCP序列号的升序立即地开始传输。即,发送级可以将数据递送到低层装置。
在(3-2)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校验和失败之前使用UDC报头的1比特指示符来自主地触发重置发送和接收UDC缓冲区的过程。
因此,如果已经配置了用户数据压缩过程,如果丢弃了通过PDCP丢弃计时器先前生成的并且已经应用了用户数据压缩的数据中的一些,则可以减少在具有大于被丢弃数据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中可能发生的校验和失败。此外,可以防止数据丢失,这是因为再次生成了尚未被发送的数据。
-接收级操作:如果发送级指示在接收数据的UDC报头中已经重置了用于发送用户数据压缩的缓冲区,并且指示在接收侧应当重置用于接收用户数据解压缩的缓冲区,则接收级可以重置接收级UDC缓冲区,可以按照PDCP序列号的升序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可以执行和处理用户数据解压缩,以及可以将数据递送到高层装置。
图3F示出了本公开中的、当发送级PDCP层装置驱动PDCP丢弃计时器以及由于PDCP丢弃计时器的到期而尚未被发送并且已经对其应用了用户压缩过程(UDC)的数据被丢弃时的终端操作的图。
在图3F中,每当从高层装置接收到数据(3f-05)时,终端3f-01可以驱动针对每个接收到的数据的PDCP丢弃计时器(3f-10)。如果终端已经被配置为对关于PDCP层装置的数据(例如,PDCP SDU)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则终端对接收到的数据执行UDC。此外,终端执行UDC,基于数据压缩来更新缓冲区,并且配置发送UDC缓冲区。如果终端执行UDC,则其可以将从高层接收的PDCP SDU压缩为具有较小的大小的UDC数据(或UDC块)(3f-15)。此外,终端配置针对压缩的UDC数据的UDC报头。UDC报头可以包括指示是否已经执行UDC的指示符(例如,在UDC报头中,如果1比特指示符为0,则UDC被应用;而如果1比特指示符为1,则UDC不被应用)。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终端已经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例如,PDCP SDU)执行了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并且更新了UDC缓冲区,则其可以计算校验和比特以识别更新的UDC缓冲区的有效性并且将它们包括在UDC缓冲区中(校验和比特具有给定的长度,并且可以配置有例如4个比特)。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关于对其已经应用或尚未应用上行链路数据解压缩的数据已经配置了终端,则终端执行完整性保护,执行加密,并且将数据递送到低层(3f-20)。
如果发送PDCP层装置丢弃了由于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而尚未发送的并且已经对其执行了UDC的数据(3f-30),则终端可以发送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相对应的数据,可以丢弃所有剩余数据(即,具有大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的PDCP序列号、已经对其应用了UDC以及已经被存储而没有被发送的数据),以及如果数据已经被递送则可以将指示已经被递送到低层装置的数据应当被丢弃的指示符发送到低层装置。发送级可以挂起数据传输,直到接收到指示已发生校验和失败的PDCP控制PDU为止。对此的原因是,下述是明显的:因为已丢弃了UDC压缩数据的中间数据或某些数据,所以先前已经执行了用户数据压缩;以及在接收PDCP层装置中,在具有高于被丢弃数据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例如,PDCP PDU)中可能发生校验和失败。因此,如果发送级发送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相对应的数据,则接收PDCP层装置可以识别校验和失败并且期望将发送PDCP控制PDU。
因此,当接收到指示已经发生校验和失败的PDCP控制PDU时,或者在接收到PDCP控制PDU之前,发送PDCP层装置重置用于用户数据压缩的发送缓冲区(在这种情况下,发送UDC缓冲区如果已经被重置,则不再被重置)。发送级:可以从下述数据起再次执行用户数据压缩(UDC)过程,该数据的PDCP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且尚未被发送,或者该数据的PDCP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并且最终已经被发送(即,因为其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相对应而发送的数据);可以对尚未按照升序发送的数据分配新的PDCP序列号或第一PDCP序列号;以及可以通过加密并且生成数据来准备数据(例如,PDCP PDU)。发送级可以在接收到指示新生成和准备的数据中已经发生校验和失败的PDCP控制PDU之后,恢复新生成和准备的数据的传输。即,发送级可以将数据递送到低层装置。如果PDCP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则发送级通过将已经执行了UDC的数据递送到低层装置来执行传输(3f-25)。
图3G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
参考图3G,终端包括射频(RF)处理器3g-10、基带处理器3g-20、存储单元3g-30和控制器3g-40。
RF处理器3g-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即,RF处理器3g-10将从基带处理器3g-20接收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以及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3g-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在图3G中,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UE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3g-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3g-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3g-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信号中的每个的相位和大小。此外,RF处理器可以执行MIMO。当执行MIMO操作时,RF处理器可以接收多个层。RF处理器3g-10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适当地配置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并且可以执行接收波束扫描(swip)或调整接收波束的方向和波束宽度,使得接收波束与发送波束协作。
基带处理器3g-20基于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来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间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g-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g-20通过解调和解码根据从RF处理器3g-10接收的基带信号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例如,如果应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则在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g-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以及然后通过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g-20以OFDM符号为单位对从RF处理器3g-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分段,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操作来重新构建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以及通过解调和解码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
如上所述,基带处理器3g-20和RF处理器3g-10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3g-20和RF处理器3g-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3g-20和RF处理器3g-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通信模块,以支持不同的多个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基带处理器3g-20和RF处理器3g-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便处理不同的频率频带的信号。例如,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包括LTE网络和NR网络。此外,不同的频率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率(SHF)(例如,2.5GHz,5GHz)频带和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单元3g-30存储诸如用于UE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的数据。存储单元3g-30响应于来自控制器3g-4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3g-40控制UE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3g-40通过基带处理器3g-20和RF处理器3g-1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3g-40将数据写入存储单元3g-40,并且从存储单元3g-4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3g-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3g-40可以包括执行用于通信的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P)、以及控制诸如应用程序的高层的应用处理器(AP)。此外,控制器3g-40可以包括多连接处理器3g-42,该多连接处理器3g-42被配置为执行在多连接模式下的操作的处理。
图3H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TRP的框图。
如图3H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3f-10、基带处理器3f-20、回程通信单元3f-30、存储单元3f-40和控制器3f-50。
RF处理器3h-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即,RF处理器3h-10将从基带处理器3h-20接收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以及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3h-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和ADC。在图3H中,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第一接入节点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3h-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3h-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3h-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信号中的每个的相位和大小。RF处理器可以通过发送一层或多层来执行下行链路MIMO操作。
基带处理器3h-20基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间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h-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h-20通过解调和解码、根据从RF处理器3h-10接收的基带信号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例如,如果应用OFDM方案,则在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h-2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以及通过IFFT操作和CP插入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h-20以OFDM符号为单位对从RF处理器3h-10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分段,通过FFT操作来重新构建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以及然后通过解调和解码来重新构建接收比特流。如上所述,基带处理器3h-20和RF处理器3h-10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3h-20和RF处理器3h-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回程通信单元或无线回程通信单元。
回程通信单元3h-30提供用于与网络内的其他节点执行通信的接口。
存储单元3h-40存储诸如用于基站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的数据。具体地,存储单元3h-40可以存储关于分配给接入的UE的承载的信息和由接入的UE报告的测量结果。此外,存储单元3h-40可以存储信息,即,通过其确定是否向UE提供多连接的标准。此外,响应于来自控制器3h-50的请求,存储单元3h-40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3h-50控制主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3h-50通过基带处理器3h-20和RF处理器3h-10或者通过回程通信单元3h-30来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3h-50将数据写入存储单元3h-40,并且从存储单元3h-4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3h-5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此外,控制器3h-50可以包括多连接处理器3h-52,该多连接处理器3h-52被配置为执行用于在多连接模式下的操作的处理。
在下文中,本公开提出了下述方法:如果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该方法有效地执行本公开中提出的用户数据压缩方法(或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
本公开提出了(3-3-1)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如下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在(3-3-1)实施例中,使用用户数据压缩方法来压缩SDAP报头,并且对UDC报头进行加密。因此,由于这种特性,因为无论SDAP报头是否存在而都可以对高层数据执行相同的过程,所以可以改进实施方式的便利性;并且通过对UDC报头进行加密可以增强安全性。
图3I示出了(3-3-1)实施例的图,其中,在本公开中,如果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在图3I中,如果通过RRC消息(诸如,图3A中的3a-10或3a-40或3a-75)已经将SDAP层装置配置为使用或已经将SDAP报头配置为使用,并且如果已经配置了用户数据压缩(或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则当从高层接收数据时,SDAP层装置可以生成并配置SDAP报头(SH)(如3i-05),并且可以将SDAP报头递送到PDCP层装置。PDCP层装置可以对从较高的SDAP层装置接收的PDCP SDU(即,SDAP报头和IP分组)3i-06执行用户数据压缩(3i-07)。此外,PDCP层装置可以计算校验和字段,可以配置是否已经应用UDC,并且可以生成并且附接UDC报头(UH)(3i-10)。此外,PDCP层装置可以对UDC报头和压缩的UDC块执行加密,可以生成和配置PDCP报头(PH)3i-20,并且可以附接PDCP报头并且将其递送到低层。因此,RLC层装置和MAC层装置可以执行数据处理。
在图3I中描述的过程中,使用用户数据压缩方法来压缩SDAP报头,并且对UDC报头进行加密。因此,由于这种特性,因为无论SDAP报头是否存在而都可以对高层数据执行相同的过程,所以可以改进实施方式的便利性;并且通过对UDC报头进行加密可以增强安全性。
本公开提出了(3-3-2)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如下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在(3-3-2)实施例中,没有将用户数据压缩方法应用于SDAP报头,未对SDAP报头进行加密,而对UDC报头进行加密。因此,存在下述优点:由于这种特性,发送级或接收级可以使用SDAP报头的QoS信息而无需对SDAP报头的信息进行解密的过程。例如,基站可以使用QoS信息以用于调度。此外,即使在终端实施方式中,每当接收到高层数据时,可以通过硬件加速器执行UDC过程和加密而无需生成SDAP报头,并且可以稍后附接SDAP报头。因此,使得终端实施方式是容易的。此外,因为对UDC报头进行加密,所以可以增强安全性。
图3J示出了(3-3-2)实施例的图,其中,在本公开中,如果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在图3J中,如果通过RRC消息(诸如,图3A中的3a-10或3a-40或3a-75)已经将SDAP层装置配置为使用或已经将SDAP报头配置为使用,并且如果已经配置了用户数据压缩(或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则当从高层接收到数据时,SDAP层装置可以生成并配置SDAP报头(SH)(如3j-05),并且将SDAP报头递送到PDCP层装置。PDCP层装置可以对除了SDAP报头(SH)之外的、从较高SDAP层装置接收的PDCP SDU(即,SDAP报头和IP分组)3j-06的剩余数据部分执行用户数据压缩(UDC)过程(3j-07)。此外,PDCP层装置可以计算校验和字段,可以配置是否已经应用UDC,可以生成UDC报头(UH),并且可以在SDAP报头(SH)之前附接UDC报头(UH)(3j-10)。此外,如果已经配置了完整性保护,则PDCP层装置可以在加密过程之前对UDC报头和压缩的UDC块应用完整性保护,可以对UDC块执行加密以便对UDC报头和压缩的UDC块执行加密,并且还可以单独地对UDC报头执行加密(3j-15,3j-20)。如果仅要执行加密过程,则可以中途将SDAP报头分离(detach),并且可以仅对UDC报头和UDC块执行一次加密。PDCP层装置可以通过在UDC报头和UDC块之间插入未加密的SDAP报头来再次地配置数据,可以生成并且配置PDCP报头(PH)3j-20,可以将其附接到数据,并且可以将数据递送到低层。因此,RLC层装置和MAC层装置可以执行数据处理。
本公开提出了(3-3-3)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如下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在(3-3-3)实施例中,没有将用户数据压缩方法应用于SDAP报头,未对SDAP报头进行加密,并且未对UDC报头进行加密。由于这种特性,存在下述优点:发送级或接收级可以使用SDAP报头的QoS信息而无需对SDAP报头的信息进行解密的过程。例如,基站可以使用QoS信息以用于调度。此外,即使在终端实施方式中,每当接收到高层数据时,通过硬件加速器可以执行UDC过程并且可以执行加密而无需生成SDAP报头,并且可以稍后附接SDAP报头。因此,使得终端实施方式是容易的。此外,由于未对UDC报头进行加密,因此SDAP层装置可以继续通过硬件加速器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执行用户数据压缩过程和加密过程。在针对PDCP层装置的数据处理完成之后生成的PDCP报头和UDC报头以及SDAP报头可以被附接到已经在其尾端处完成数据处理的数据之前,并且可以被递送到低层。因此,存在简化终端的实施方式的优点。此外,如果在该过程中未对UDC报头执行加密,则接收级可以通过在执行解密之前首先读取并且计算UDC报头的校验和字段来识别UDC缓冲区内容的有效性。因此,如果发生校验和失败,则接收级可以立即丢弃对应的数据而不执行解密过程,并且可以执行校验和失败处置过程。因此,可以减轻处理处置负担。
图3K示出了(3-3-3)实施例的图,其中,在本公开中,如果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在图3K中,如果通过RRC消息(诸如图3A中的3a-10或3a-40或3a-75)SDAP层装置已经被配置为使用SDAP层装置功能或使用SDAP报头,并且已经配置了用户数据压缩(或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则当从高层接收到数据时,SDAP层装置可以生成并且配置SDAP报头(SH)(如3k-05),并且可以将SDAP报头递送到PDCP层装置。PDCP层装置可以对除了SDAP报头(SH)之外的、从较高SDAP层装置接收的PDCP SDU(即,SDAP报头和IP分组)3k-06的剩余数据部分执行用户数据压缩(3k-07)。此外,如果已经配置了完整性保护,则PDCP层装置可以在加密过程之前对通过用户数据压缩而压缩的UDC块和UDC报头(UH)、SDAP报头和PDCP报头应用完整性保护。此外,除了UDC报头和SDAP报头之外,PDCP层装置可以仅对通过用户数据压缩而压缩的UDC块应用加密(3k-10)。此外,PDCP层装置可以计算校验和字段,可以配置是否已经应用UDC,以及可以生成并且附接UDC报头(UH)(3k-15和3k-20)。此外,在PDCP报头被生成、配置以及附接之后,PDCP层装置可以将PDCP报头递送到低层。RLC层装置和MAC层装置可以执行数据处理。如以上提出的,如果UDC报头未被应用于SDAP报头并且加密未被应用于UDC报头,则在终端和基站实施方式中将简化用户数据压缩过程以及加密或解密过程。此外,因为避免了复杂的过程,所以可以简化实施方式的处置过程并且可以减轻处理负担。
本公开提出了(3-3-4)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如下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在(3-3-4)实施例中,可以不将用户数据压缩方法应用于SDAP报头,可以不对SDAP报头进行加密,可以对UDC报头进行加密,可以将UDC报头附接在SDAP报头之后或者可以将UDC报头刚好附接在压缩的UDC块之前,而SDAP报头可以附接在UDC报头之前。由于这样的特性,存在下述优点:发送级或接收级可以使用SDAP报头的QoS信息而无需解密过程。例如,基站可以使用QoS信息以用于调度。此外,即使在终端实施方式中,每当接收到高层数据时,可以通过硬件加速器执行UDC过程而无需生成SDAP报头,UDC可以直接地生成并且附接,可以执行加密以及可以稍后附接SDAP报头。因此,使得终端实施方式是容易的。此外,可以通过对UDC报头进行加密来增强安全性。此外,在该实施例中,SDAP报头的位置和UDC报头的位置被移位。因此,存在下述优点:当执行用户数据压缩过程时,可以减少执行除SDAP报头之外的处理或在SDAP报头分离之后执行处理的不必要过程,并且可以对UDC报头和UDC数据块执行单个统一过程。
图3L示出了(3-3-4)实施例的图,其中,在本公开中,如果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在图3L中,如果通过RRC消息(诸如图3A中的3a-10或3a-40或3a-75)已经将SDAP层装置配置为使用或已经将SDAP报头配置为使用,并且已经配置了用户数据压缩(或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则当从高层接收到数据时,SDAP层装置可以生成并配置SDAP报头(SH)(如3l-05),并且可以将SDAP报头递送到PDCP层装置。PDCP层装置可以对除了SDAP报头之外的、从较高SDAP层装置接收的PDCP SDU(即,SDAP报头和IP分组)3l-06的剩余数据部分执行用户数据压缩(UDC)过程(3l-07)。此外,PDCP层装置可以计算校验和字段,可以配置是否已经应用UDC,可以生成UDC报头(UH),并且可以将UDC报头刚好附接在压缩的UDC数据块之前(或SDAP报头(SH)之后)(3l-10)。此外,如果已经配置了完整性保护,则PDCP层装置可以在执行加密过程之前将完整性保护应用于SDAP报头和UDC报头以及压缩的UDC块和PDCP报头,并且可以对UDC报头和压缩的UDC块执行加密。PDCP层装置可以配置数据,可以生成和配置PDCP报头(PH)31-20,可以首先附接SDAP报头,以及可以附接PDCP报头并且将其递送到低层。因此,RLC层装置和MAC层装置可以执行数据处理。
本公开提出了(3-3-5)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如下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在(3-3-5)实施例中,可以不将用户数据压缩方法应用于SDAP报头,可以不对SDAP报头进行加密,可以不对UDC报头进行加密,可以将UDC报头附接在SDAP报头之后或者可以将UDC报头刚好附接在压缩的UDC块之前,而SDAP报头可以附接在UDC报头之前。
由于这种特性,存在下述优点:发送级或接收级可以使用SDAP报头的QoS信息而无需对SDAP报头的信息进行解密的过程。例如,基站可以使用QoS信息以用于调度。此外,即使在终端实施方式中,每当接收到高层数据时,可以通过硬件加速器执行UDC过程和加密而无需附接SDAP报头,UDC可以直接地生成并且附接,以及可以稍后附接SDAP报头。因此,使得终端实施方式是容易的。此外,在实施方式中,SDAP层装置可以通过硬件加速器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执行用户数据压缩(UDC)过程和加密过程,可以并行地生成SDAP报头、UDC报头和PDCP报头,可以一次地将报头附接在作为硬件加速器的结果而生成的数据之前,以及可以将数据递送到低层。因此,可以降低终端实施方式的复杂性。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SDAP报头的位置和UDC报头的位置被移位。因此,存在下述优点:当执行用户数据压缩过程时,可以减少执行除SDAP报头之外的处理或在SDAP报头分离之后执行处理的不必要过程,并且可以对UDC报头和UDC数据块执行单个统一过程。此外,存在下述优点:因为未对UDC报头进行加密,所以接收级可以在执行解密之前首先识别是否发生校验和失败,并且如果发生校验和失败,则接收级数据可以在执行解密之前丢弃数据并且直接地执行校验和失败处置过程。
图3M示出了(3-3-5)实施例的图,其中,在本公开中,如果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在图3M中,如果通过RRC消息(诸如图3A中的3a-10或3a-40或3a-75)已经将SDAP层装置配置为使用或已经将SDAP报头配置为使用,并且已经配置了用户数据压缩(或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则当从高层接收到数据时,SDAP层装置可以生成并配置SDAP报头(SH)(如3m-05),并且将SDAP报头递送到PDCP层装置。PDCP层装置可以对除了SDAP报头之外的、从较高的SDAP层装置接收的PDCP SDU(即,SDAP报头和IP分组)3m-06的剩余数据部分执行用户数据压缩(UDC)过程(3m-07)。此外,PDCP层装置可以计算校验和字段,可以配置是否已经应用UDC,可以生成UDC报头(UH),以及可以将UDC报头刚好附接在压缩的UDC数据块之前(SDAP报头之后)(3m-10)。此外,如果已经配置了完整性保护,则PDCP层装置可以在执行加密过程之前将完整性保护应用于SDAP报头、UDC报头、压缩的UDC块和PDCP报头,并且然后可以仅对除了SDAP报头和UDC报头之外的压缩的UDC块执行加密。此外,PDCP层装置可以配置数据,可以生成和配置PDCP报头(PH)3m-20,可以首先附接SDAP报头并且然后附接PDCP报头,以及可以将它们递送到低层。因此,RLC层装置和MAC层装置可以执行数据处理。
本公开提出了(3-3-6)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如下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在(3-3-6)实施例中,使用用户数据压缩方法来压缩SDAP报头,并且不对UDC报头进行加密。由于这种特性,存在下述优点:因为无论SDAP报头是否存在而都可以对高层数据执行相同的过程,所以可以改进实施方式的便利性。此外,存在下述优点:因为未对UDC报头进行加密,所以接收级可以在执行解密之前首先识别是否发生校验和失败,并且如果发生校验和失败,则接收级可以在执行解密之前丢弃数据并且直接地执行校验和失败处置过程。
图3N示出了(3-3-6)实施例的图,其中,在本公开中,如果通过RRC消息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在图3N中,如果通过RRC消息(诸如图3A中的3a-10或3a-40或3a-75)已经将SDAP层装置配置为使用或已经将SDAP报头配置为使用,并且已经配置了用户数据压缩(或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则当从高层接收到数据时,SDAP层装置可以生成并配置SDAP报头(SH)(如3n-05),并且可以将SDAP报头递送到PDCP层装置。PDCP层装置可以对从较高SDAP层装置接收的PDCP SDU(即,SDAP报头和IP分组)3n-06执行用户数据压缩(UDC)(3n-07)。此外,PDCP层装置可以计算校验和字段,可以配置是否已经应用UDC,可以生成并且附接UDC报头(UH)(3n-10)。此外,PDCP层装置可以对除了UDC报头之外的仅压缩的UDC块执行加密,可以生成并且配置PDCP报头(PH)3n-20,可以附接PDCP报头和UDC报头,以及可以将它们递送到低层。因此,RLC层装置和MAC层装置可以执行数据处理。
图3O是示出本公开中提出的终端操作的图。
在图3O中,通过RRC消息(诸如,图3A中的3a-10或3a-40或3a-75),终端3o-01可以被配置为应用用户数据压缩功能(3o-05)。此外,如果通过RRC消息已经将SDAP层装置配置为使用或已经将SDAP报头配置为使用(3o-10),则终端可以执行(3-3-1)或(3-3-2)或(3-3-3)或(3-3-4)或(3-3-5)或(3-3-6)实施例,其中,在本公开中,如果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3o-15)。然而,如果通过RRC消息尚未将SDAP层装置配置为使用或尚未将SDAP报头配置为使用(3o-10),则终端可以执行除了用于(3-3-1)或(3-3-2)或(3-3-3)或(3-3-4)或(3-3-5)或(3-3-6)实施例中的SDAP报头的数据处理以外的过程而无需任何改变,在上述数据处理中,在本公开的公开内容中,如果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已经配置了SDAP报头,则有效地执行用户数据压缩方法。
本公开提出了由于SDAP报头的生成和加密过程以及上行链路数据压缩过程(或上行链路数据压缩)(UDC)而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以及根据这些情况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在上面的描述中,是否针对每个承载使用SDAP报头可以由基站通过参考图3A描述的RRC消息来配置。如上所述,基站可以通过RRC消息来配置是否已经将UDC应用于每个承载。
本公开提出,当基站通过RRC消息配置是否使用SDAP报头以及是否针对每个承载应用UDC时,SDAP报头和UDC不能同时被用于一个承载。即,对于配置有UDC的DRB,不可以配置SDAP报头;或者对于DRB,不可以配置SDAP报头和UDC两者;或者对于DRB可以配置SDAP报头或UDC中的一者而不是两者。即,基站可以通过RRC消息来防止针对一个承载同时配置是否使用SDAP报头和是否应用UDC。如上所述,当在已经配置了UDC的承载上执行UDC过程时,由于SDAP报头的生成和未加密,UDC过程变得复杂并且实施方式的复杂性增加。UDC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将SDAP报头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对应于配置在承载和流之间的重新映射的情况。如果使用UDC,则这种情况可能不合适。对此的原因是,因为针对UDC过程中的数据压缩需要同步发送级和接收级,所以执行在承载和已经应用了UDC的承载上的流之间的重新映射非常低效。
因此,如果没有针对一个承载同时配置SDAP报头的使用和UDC的配置以解决这种复杂性,则不会发生上述复杂的问题。因此,作为另一实施例,本公开提出了基站不允许终端针对一个承载同时配置SDAP报头的使用和UDC的配置。
在以上描述中,当基站在终端中未针对一个承载同时配置SDAP报头的使用和UDC的配置时,出于安全性增强的目的,基站可以对UDC报头进行加密。即,当接收到高层数据时,终端可以使用UDC过程来执行数据压缩并且可以生成UDC报头。此后,终端可以对UDC报头和压缩的UDC数据块执行加密,可以在加密的UDC报头和UDC数据块之前生成PDCP报头,以及可以将它们连接并且发送到低层。
作为另一方法,在以上描述中,当基站关于终端未针对一个承载同时配置SDAP报头的使用和UDC的配置时,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快速地检查UDC报头的校验和字段,并且快速地确定是否丢弃UDC数据,从而能够减少解密过程的数量。即,终端可以不对UDC报头进行加密。即,当接收到高层数据时,终端可以使用UDC过程来执行数据压缩,可以对压缩的数据块执行加密,可以生成UDC报头和PDCP报头,可以将UDC报头和PDCP报头连接在加密的UDC数据块之前,以及可以将它们递送到低层。因此,接收PDCP层装置可以在执行解密之前识别UDC报头,并且可以基于校验和字段来识别UDC的有效性。如果UDC的有效性为无效,则接收PDCP层装置可以直接地丢弃接收到的数据,而无需执行解密。接收PDCP层装置可以仅对基于校验和字段已经识别出其有效性的数据执行解密和用户数据解压缩过程。
此外,同样地,当针对一个承载,连同是否使用SDAP报头或是否应用UDC一起配置完整性保护过程时,可能发生复杂的实施方式问题。因此,基站可能不允许针对一个承载同时配置SDAP报头的使用和完整性保护。此外,基站可能不允许针对一个承载同时进行的完整性验证以及是否应用UDC的配置。
在本公开的以下内容中,为了增加数据的可靠性或维持针对黑客附接的安全性,下面描述在数据承载中配置完整性保护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3P示出了在本公开中配置数据承载中的完整性保护以增加数据的可靠性或维持针对黑客附接的安全性的方法的图。
终端可以通过RRC消息(诸如图3A中的3a-10或3a-40或3a-75)针对每个承载配置完整性保护功能,可以针对每个数据承载(DRB)或控制承载(SRB)配置完整性保护功能的配置或非配置或者激活或去激活,以及可以挂起或恢复针对承载的完整性保护功能,其中,在基站之间的切换或在基站内的切换的情况下,使用RRCReconfiguration消息的reconfigwithSync(重新配置与同步)配置信息来配置完整性保护。
图3P示出了当针对数据承载(DRB)或控制承载(SRB)配置、激活或恢复完整性保护时,在终端的协议中处理数据的过程。
如果已经配置了SDAP层装置或SDAP报头(SH)3p-10,则当从高层装置接收到数据时,终端将附接SDAP报头并且将数据递送到PDCP层装置。当从高层接收到数据(例如,PDCPSDU)时,因为已经配置了完整性保护,所以PDCP层装置生成PDCP报头(PH),将算法应用于PDCP报头3p-15、SDAP报头和数据以配置完整性保护,并且计算MAC-I值3p-20。MAC-I值的大小可以是给定的长度,并且例如可以是4个字节。当计算MAC-I值时,PDCP层装置可以将MAC-I字段附接到从高层接收的数据的最后,可以将加密3p-25应用于除了PDCP报头和SDAP报头之外的数据和MAC-I字段,并且可以将数据递送到低层,使得执行低层的数据处理。
当接收到数据时,接收级执行解密并且执行完整性验证检查,以便通过使用MAC-I字段值执行逆计算来检查PDCP报头、SDAP报头和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如果完整性验证失败并且发生错误,则接收级可以丢弃该数据,以防止具有错误的数据被递送到高层,并且可以起到区分由黑客随机地发送的数据的作用。
本公开提出了:如果终端从当前小区移动到另一小区并且执行基站内切换或基站之间的切换,则在响应于来自网络的指令、完整性保护被挂起或完整性保护的配置被释放或者完整性保护被再次配置或恢复时,针对每个承载的终端的操作。挂起或恢复完整性保护的原因可以包括由于映射到承载的QoS流的映射信息的改变而改变了服务的可靠性或对QoS的需求的情况,并且可以包括已经对其执行了切换的目标小区的信号是好或者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是否配置完整性保护功能来减轻终端的处理负担。
终端可以基于诸如图3A中的3a-10或3a-40或3a-75的RRC消息(即,基于RRCReconfiguration消息的reconfigwithSync配置信息)来挂起或恢复完整性保护功能。
在本公开中,当基于RRC消息(即,RRCReconfiguration消息的reconfigwithSync配置信息)而挂起或恢复完整性保护功能时,终端的第一实施例如下。
-如果终端接收到RRC消息并且接收到终端应当基于reconfigwithSync配置信息挂起或配置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指示,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指示为挂起其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承载是控制承载(SRB),则如在本公开中以上所述的,终端的PDCP层装置不针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计算MAC-I值,但是可以对MAC-I字段执行填充,即,可以将全部为0的值插入到MAC-I字段中,可以连续地附接具有给定长度(例如,在数据之后4个字节)的MAC-I字段,并且可以加密和传输数据。尽管已经挂起了用于控制承载的完整性保护,但是终端的PDCP层装置继续附接MAC-I字段的原因是:通过将针对控制承载的PDCP层装置的数据格式统一为一个,以促进针对控制承载的终端的发送和接收处理。即,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恢复了完整性保护,但是终端的PDCP层装置可以继续使用相同的过程来生成数据,而无需格式改变。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指示为挂起其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承载是数据承载(DRB),则如在本公开中以上所述的,终端的PDCP层装置可以不针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计算MAC-I值,可以不再在数据之后添加或附接MAC-I字段,可以通过对没有MAC-I字段的数据进行加密来处理数据,以及可以将数据发送到低层。挂起数据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时不附接MAC-I字段的原因是:关于数据承载,可以减少MAC-I字段的开销;以及由于不同于控制承载,数据承载具有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所以可以减少归因于MAC-I值的计算和MAC-I字段的附接的处理负担。
-如果终端接收到RRC消息并且接收到终端应当基于reconfigwithSync配置信息恢复或配置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指示,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指示为恢复其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承载是控制承载(SRB),则如在本公开中以上所述的,终端的PDCP层装置可以再次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执行MAC-I值的计算,可以挂起对MAC-I字段的填充,可以插入计算出的值,可以继续附接具有给定长度(例如,数据之后4个字节)的MAC-I字段,以及可以加密和传输数据。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指示为恢复其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承载是数据承载(DRB),则如在本公开中以上所述的,终端的PDCP层装置可以再次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执行MAC-I值的计算,可以在数据之后添加或附接MAC-I字段,可以对数据执行加密和处理,以及可以将数据发送到低层。
在本公开中,当基于RRC消息(即,RRCReconfiguration消息的reconfigwithSync配置信息)而挂起或恢复完整性保护功能时,终端的第二实施例如下。
-如果终端接收到RRC消息并且接收到终端应当基于reconfigwithSync配置信息挂起或配置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指示,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指示为挂起其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承载是控制承载(SRB),则如在本公开中以上所述的,终端的PDCP层装置不针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计算MAC-I值,但是可以对MAC-I字段执行填充,即,可以将全部为0的值插入到MAC-I字段中,可以连续地附接具有给定长度(例如,在数据之后4个字节)的MAC-I字段,以及可以加密和传输数据。尽管已经挂起了针对控制承载的完整性保护,但是终端的PDCP层装置继续附接MAC-I字段的原因是:通过将针对控制承载的PDCP层装置的数据格式统一为一个,以促进针对控制承载的终端的发送和接收处理。即,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恢复了完整性保护,但是终端的PDCP层装置可以继续使用相同的过程来生成数据,而无需格式改变。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指示为挂起其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承载是数据承载(DRB),则如在本公开中以上所述的,终端的PDCP层装置不针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计算MAC-I值,但是可以对MAC-I字段执行填充,即,可以将全部为0的值插入到MAC-I字段中,可以连续地附接具有给定长度(例如,在数据之后4个字节)的MAC-I字段,以及可以加密和传输数据。尽管已经挂起了针对数据承载的完整性保护,但是终端的PDCP层装置继续附接MAC-I字段的原因是:通过将针对数据承载的PDCP层装置的数据格式统一为一个,以促进针对数据承载的终端的发送和接收处理。即,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恢复了完整性保护,但是终端的PDCP层装置可以继续使用相同的过程来生成数据,而无需格式改变。
-如果终端接收到RRC消息并且接收到终端应当基于reconfigwithSync配置信息恢复或再次配置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指示,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指示恢复其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承载是控制承载(SRB),则如在本公开中以上所述地,终端的PDCP层装置可以再次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执行MAC-I值的计算,可以挂起对MAC-I字段的填充,可以插入计算出的值,可以继续附接具有给定长度(例如,数据之后4个字节)的MAC-I字段,以及可以加密和传输数据。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指示为恢复其完整性保护功能的承载是数据承载(DRB),则如在本公开中以上所述的,终端的PDCP层装置可以再次对从高层接收的数据执行MAC-I值的计算,可以挂起对MAC-I字段的填充,可以插入计算出的值,可以继续附接具有给定长度(例如,数据之后4个字节)的MAC-I字段,以及可以加密和传输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使用以太网协议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减少以太网帧的开销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使用传输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可以改进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在挂起承载或协议层装置(例如,SDAP层装置或PDCP层装置或RLC层装置或MAC层装置或PHY层装置)的事件发生时的操作。具体地,提出了下述方案,该方案用于:如果终端需要响应于来自网络的指令而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则依赖于终端是支持使用窄带宽的服务的终端(即,NB-IoT终端)还是终端是支持使用宽带宽的服务的终端(即,通用终端),使终端有效地处理承载或协议层装置。
在以上描述中,如果通用终端响应于来自网络的指令需要切换到RRC非活动模式,则通用终端首先存储终端上下文。此外,如果通用终端存储在承载或协议层装置中所存储的数据,直到其随后被重新连接为止,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重传并且其对于缓冲区管理而言是低效的。因此,需要执行用于丢弃在承载或协议层装置中所存储的数据的过程,并且需要重置作为安全性密钥而被应用的参数值。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没有被递送到高层,则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地递送到高层,以减少传输延迟。此外,可以通过挂起承载来挂起额外的数据发送或接收。
然而,在以上描述中,如果NB-IoT终端需要响应于来自网络的指令而切换到RRC挂起模式,则NB-IoT终端首先存储终端上下文。然而,不同于通用终端,NB-IoT终端(例如,传感器)不需要用于有效地管理缓冲区的过程,这是因为NB-IoT终端使用窄带宽并且不发送和接收大量数据。此外,因为NB-IoT终端对传输延迟不敏感,所以甚至接收级不需要减少传输延迟的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当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数据时用于终端压缩数据以及用于基站解压缩数据的过程;详细的报头格式以及用于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的支持方法(诸如,对解压缩失败的解决方案),其中发送级压缩并且发送数据,而接收级对数据进行解压缩。此外,该支持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当将下行链路数据发送到终端时用于基站压缩和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以及用于终端接收和解压缩被压缩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过程。如上所述,本公开具有以下效果:通过压缩和发送数据,发送级可以发送更多的数据并且可以改进覆盖范围。
此外,在本公开中,如果已经配置了上行链路数据压缩过程,如果发送PDCP层装置丢弃了由于PDCP丢弃计时器到期而尚未发送的并且已经对其执行了UDC的数据,则发送PDCP层装置可以发送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相对应的数据,可以丢弃所有剩余的数据(即,具有大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的PDCP序列号、已经对其应用了用户数据压缩的数据,以及已经被存储而没有被发送的数据),并且如果数据已经被递送,则可以将丢弃已经被递送到低层装置的数据的指示符发送到低层装置。可以挂起数据传输,直到接收到指示关于发送PDCP层装置已经发生校验和失败的PDCP控制PDU。对此的原因是,下述是明显的:因为已丢弃了UDC压缩数据的中间数据或某些数据,所以先前已经执行了用户数据压缩;并且在接收PDCP层装置中,在具有高于被丢弃数据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例如,PDCPPDU)中可能发生校验和失败。因此,如果发送PDCP层装置发送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相对应的数据,则接收PDCP层装置可以识别校验和失败并且期望将发送PDCP控制PDU。
因此,当接收到指示已经发生校验和失败的PDCP控制PDU时,或者在接收到PDCP控制PDU之前,发送PDCP层装置重置用于用户数据压缩的发送缓冲区(在这种情况下,发送UDC缓冲区如果已经被重置,则不再被重置)。发送PDCP层装置:可以从下述数据起再次执行用户数据压缩(UDC)过程,该数据的PDCP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且尚未被发送,或者该数据的PDCP丢弃计时器尚未到期并且最终已经被发送(即,因为其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相对应而发送的数据);可以对尚未按照升序发送的数据分配新的PDCP序列号或第一PDCP序列号;以及可以通过加密并且生成数据来准备数据(例如,PDCP PDU)。发送PDCP层装置可以在接收到指示新生成和准备的数据中已经发生校验和失败的PDCP控制PDU之后,恢复新生成和准备的数据的发送。即,发送PDCP层装置可以将数据递送到低层装置。
因此,如果已经配置了用户数据压缩过程,如果丢弃了通过PDCP丢弃计时器先前生成的并且已经应用了用户数据压缩的数据中的一些,则可以减少在具有大于被丢弃数据的PDCP序列号的数据中可能发生的校验和失败。此外,可以防止数据丢失,这是因为数据是从下述数据中生成的:该数据尚未被发送或者该数据最终已经被发送(即,因为其与被丢弃数据的下一PDCP序列号相对应而发送的数据)。
尽管已经采用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可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建议各种改变和修改。本公开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这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用于恢复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请求重新建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信息;
基于所述信息,识别是否存储了与PDCP序列号(SN)相关联的至少一个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
当存储了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时,识别来自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中的第一PDCPSDU,其中,针对第一PDCP SDU尚未确认来自低层的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成功递送;
从第一PDCP SDU起,将计数值与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相关联;以及
向基站发送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还包括:按照所述计数值的升序从所述第一PDCP SDU起发送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以及
其中,针对所述第一PDCP SDU的计数值被设置为在接收到控制消息之前的初始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而无需重新开始针对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的丢弃计时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PDCP SDU是具有最低计数值或最低PDCPSN的PDCP SDU,以及
其中,针对挂起的确认模式(A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执行所述第一PDCP SDU的识别。
5.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用于恢复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请求重新建立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实体的信息;以及
从终端接收至少一个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
其中,是否存储了与PDCP序列号(SN)相关联的至少一个PDCP SDU由终端基于所述信息来识别,
其中,当存储了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中的第一PDCPSDU被识别,针对所述第一PDCP SDU尚未确认来自低层的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成功递送,以及
其中,从所述第一PDCP SDU起,计数值与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还包括:按照所述计数值的升序从所述第一PDCP SDU起接收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以及
其中,针对所述第一PDCP SDU的计数值被设置为在发送控制消息之前的初始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而无需重新开始针对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的丢弃计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PDCP SDU是具有最低计数值或最低PDCP SN的PDCP SDU,以及
其中,针对挂起的确认模式(A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来识别所述第一PDCP SDU。
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
从基站接收用于恢复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请求重新建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信息;
基于所述信息,识别是否存储了与PDCP序列号(SN)相关联的至少一个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
当存储了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时,识别来自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中的第一PDCPSDU,其中,针对第一PDCP SDU尚未确认来自低层的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成功递送;
从第一PDCP SDU起,将计数值与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相关联;以及
向基站发送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按照所述计数值的升序从所述第一PDCP SDU起发送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以及
其中,针对所述第一PDCP SDU的计数值被设置为在接收到控制消息之前的初始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发送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而无需重新开始针对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的丢弃计时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PDCP SDU是具有最低计数值或最低PDCP SN的PDCP SDU,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针对挂起的确认模式(A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来识别所述第一PDCP SDU。
1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
向终端发送用于恢复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请求重新建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信息;以及
从终端接收至少一个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
其中,是否存储了与PDCP序列号(SN)相关联的至少一个PDCP SDU由终端基于所述信息来识别,
其中,当存储了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时,识别来自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中的第一PDCP SDU,针对第一PDCP SDU尚未确认来自低层的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成功递送,以及
其中,从第一PDCP SDU起,将计数值与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相关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按照所述计数值的升序从所述第一PDCP SDU起接收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以及
其中,针对所述第一PDCP SDU的计数值被设置为在发送控制消息之前的初始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接收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而无需重新开始针对所述至少一个PDCP SDU的丢弃计时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PDCP SDU是具有最低计数值或最低PDCP SN的PDCP SDU,以及
其中,针对挂起的确认模式(AM)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来识别所述第一PDCP SDU。
CN201980072460.6A 2018-10-30 2019-10-30 减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太网帧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970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8981.0A CN116709588A (zh) 2018-10-30 2019-10-30 减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太网帧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80131296 2018-10-30
KR10-2018-0131296 2018-10-30
KR20180141859 2018-11-16
KR10-2018-0141859 2018-11-16
KR1020190024881A KR20200049444A (ko) 2018-10-30 2019-03-04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더넷 프레임의 오버헤드를 줄이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9-0024881 2019-03-04
PCT/KR2019/014450 WO2020091410A1 (en) 2018-10-30 2019-10-3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overhead of ethernet frame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8981.0A Division CN116709588A (zh) 2018-10-30 2019-10-30 减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太网帧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0235A true CN112970235A (zh) 2021-06-15
CN112970235B CN112970235B (zh) 2023-07-11

Family

ID=706779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8981.0A Pending CN116709588A (zh) 2018-10-30 2019-10-30 减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太网帧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80072460.6A Active CN112970235B (zh) 2018-10-30 2019-10-30 减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太网帧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8981.0A Pending CN116709588A (zh) 2018-10-30 2019-10-30 减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太网帧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09173A1 (zh)
EP (2) EP3818683B1 (zh)
KR (1) KR20200049444A (zh)
CN (2) CN11670958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7556B (zh) * 2019-03-29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325947A (zh) * 2020-10-23 2023-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5705A (zh) * 2007-10-01 2011-02-0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pcdp丢弃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2671A (zh) * 2012-05-10 2015-01-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期间的无连接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6134099A (zh) * 2014-01-29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多个载波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0565A2 (en) * 2010-11-04 2012-05-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connection to base station at relay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64953B2 (en) * 2016-05-18 2020-09-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resuming a radio bearer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network nodes
CN109691159B (zh) * 2016-09-13 2024-01-1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Rrc连接恢复中的pdcp count处理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5705A (zh) * 2007-10-01 2011-02-0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pcdp丢弃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2671A (zh) * 2012-05-10 2015-01-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期间的无连接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6134099A (zh) * 2014-01-29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多个载波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PDCP handling of RRC suspend", 《3GPP TSG-RAN WG2 #103BIS》 *
LG ELECTRONICS INC: "Introducing PDCP suspend procedure", 《3GPP TSG-RAN WG2 #103BI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4367A3 (en) 2023-12-13
EP3818683B1 (en) 2023-07-26
CN116709588A (zh) 2023-09-05
EP4274367A2 (en) 2023-11-08
KR20200049444A (ko) 2020-05-08
CN112970235B (zh) 2023-07-11
EP3818683A4 (en) 2021-07-07
EP3818683A1 (en) 2021-05-12
US20230309173A1 (en)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719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3879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0385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header to support highly reliable low-latency terminal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2528843A (ja) 高信頼低遅延サービスをサポートするシステムでのpdcp制御データ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367841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657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overhead of ethernet frame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3776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feedback-based ethernet header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133791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37436A (zh)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操作非激活模式下的终端的协议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7383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3091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overhead of ethernet frame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00597B2 (en) User data compre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data lo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228584A (zh)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pdcp层设备的识别安全密钥的方法及设备
CN114503631A (zh) 用于在支持高可靠性低延迟服务的系统中处理完整性验证失败的方法和装置
CN11464202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基于反馈的以太网报头压缩或解压缩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32531A (zh) 用于在支持高可靠性低延迟服务的系统中处理pdcp控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EP40576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pdcp during data decompression failure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30090633A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압축 해제 에러를 방지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11497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43281A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신뢰 저지연 단말을 지원하기 위한 헤더 압축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7682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lc 계층 장치의 비순서 전달 기능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76574A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계층 장치 기반 보안키 확인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76573A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계층 장치 기반 보안키 확인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