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8693A - 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68693A CN112968693A CN202011572860.4A CN202011572860A CN112968693A CN 112968693 A CN112968693 A CN 112968693A CN 202011572860 A CN202011572860 A CN 202011572860A CN 112968693 A CN112968693 A CN 1129686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te
- terminal
- inverter
- resistor
- deco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175—Coupling arrangement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H03K19/017545—Coupling arrangements;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s
- H03K19/017572—Coupling arrangements;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s u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包括顺序控制电路和反馈信号电路,顺序控制电路和反馈信号电路连接;顺序控制电路完成常规桨叶分区的控制,并为反馈信号电路提供激励;反馈信号电路接收顺序控制电路提供的信号激励,实时反馈分区工作情况,反馈信号电路包括反馈信号模块和桨叶切换模块,所述的反馈信号模块与桨叶切换模块连接,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了逻辑电路代替单片机来实现桨叶切换,大大简化了软件产品设计开发繁琐的流程,节约了开发成本,更有利于产品测试性和可靠性的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桨叶加热电路如何检测,即如何判断直升机各桨叶的防除冰加热电阻是否完好,是防除冰系统测试性提高的关键技术。若在桨叶中放入测控软件,往往面临安装空间不足、桨叶重量增加、信号无法传递等问题,所以研制一种完全通过硬件电路进行各桨叶顺序切换以实现单桨叶独立工作的电路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能实现桨叶切换的控制,实现桨叶故障的隔离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包括顺序控制电路和反馈信号电路,顺序控制电路和反馈信号电路连接;顺序控制电路完成常规桨叶分区的控制,并为反馈信号电路提供激励;反馈信号电路接收顺序控制电路提供的信号激励,实时反馈分区工作情况,反馈信号电路包括反馈信号模块和桨叶切换模块,所述的反馈信号模块与桨叶切换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顺序控制电路包括译码器N73、计数器N74、反相器N75、滤波器N76、光耦N77、反相器N78、复位电路N79、电阻R214、R213、R220,电容C9、C10,电阻R214一端与光耦N77中发光器的正极连接,另一端连接顺序控制信号,光耦N77中发光器的负极接地,光耦N77中受光器的正极与滤波器N76的输入端IN连接,光耦N77中受光器的负极接地,电阻R213一端连接光耦N77中受光器的正极,另一端连接+5V电源,滤波器N76的电源端Vcc经过电容C9连接+15V电源,滤波器N76的两个接地端接地,滤波器N76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N78的第二组反相输入端2A,复位电路N79的电源端VCC连接+5V电源,复位电路N79的接地端GND接地,复位电路N79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计数器N74的复位端电容C10正极连接复位电路N79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负极接地,计数器N74的电源端VCC、置数端使能端CET和使能端CEP都连接+5V电源,电阻R220一端连接+5V电源,另一端连接至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入端P0、P1、P2和P3,计数器N74的接地端GND接地,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出端Q0连接至译码器N73的数据输入端A0,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出端Q1连接至译码器N73的数据输入端A1,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出端Q2连接至译码器N73的数据输入端A2,计数器N74的计数端CLK连接至反相器N78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和第二组反相输出端2Y,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2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3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4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5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6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8的第三组反相输入端3A,译码器N73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译码器N73的赋能输入端S2、赋能输入端S3和接地端GND合并接地,译码器N73的赋能输入端S1连接至反相器N78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反相器N75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反相器N75的接地端GND接地,反相器N75的第一至六组反相输出端1Y~6Y和反相器N78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分别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每个桨叶的7个分区,反相器N78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反相器N78的第四组反相输入端4A、第五组反相输入端5A、第六组反相输入端6A和接地端GND合并接地。
进一步,所述的反相器N75的第一至六组反相输出端1Y~6Y分别对应的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桨叶的3区、2区、4区、1区、5区、6区。
进一步,所述的反相器N78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桨叶的7区。
进一步,所述的顺序控制信号为地/开信号。
进一步,所述的桨叶切换模块包括电阻Rfk5、光耦Nf1、电阻Rfk6、反相器Nf2、电阻Rfk7、计数器Nf3、译码器Nf4、与门Nf5、与门Nf6、反相器Nf7、电阻Ra、电阻Rb、电阻Rc、电阻Rd、电阻Re、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三极管Ve;
电阻Rfk5一端连接桨叶切换信号,电阻Rfk5另一端连接光耦Nf1发光器的正极,光耦Nf1发光器的负极接地,光耦Nf1受光器的正极连接至电阻Rfk6的一端和反相器Nf2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光耦Nf1受光器的负极接地,电阻Rfk6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
反相器Nf2的第二组至第六组反相输入端2A~6A和接地端合并接地,反相器Nf2的电源Vcc连接+5V电源,反相器Nf2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连接至计数器Nf3的计数端CLK;
计数器Nf3的电源端VCC、置数端使能端CET和使能端CEP都连接+5V电源,电阻Rfk7一端连接+5V电源,电阻Rfk7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入端P0、P1、P2、P3和译码器Nf4的赋能输入端S1,计数器Nf3的接地端接地,计数器Nf3的复位端连接至与门Nf6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出端Q0连接至译码器Nf4的数据输入端A0,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出端Q1连接至译码器Nf4的数据输入端A1,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出端Q2连接至译码器Nf4的数据输入端A2;
译码器Nf4的电源端连接至+5V电源,译码器Nf4的赋能输入端S2、赋能输入端S3和接地端合并接地,译码器Nf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A、与门Nf5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A、与门Nf5的第三组与门输入端3A、与门Nf5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A、与门Nf6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A,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2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3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4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6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6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A;
与门Nf5的电源Vcc连接至+5V电源,与门Nf5的接地端接地,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出端1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与门Nf5的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二组反相输入端2A,与门Nf5的第三组与门输出端3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三组反相输入端3A,与门Nf5的第四组与门输出端4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四组反相输入端4A;
与门Nf6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B连接至顺序控制模块的复位电路N79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门Nf6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A连接至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6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的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与门Nf6的电源Vcc连接至+5V电源,与门Nf6的接地端接地,与门Nf6的第一组与门输出端1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五组反相输入端5A,门Nf6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连接至计数器Nf3的复位端
反相器Nf7的电源Vcc连接至+5V电源,反相器Nf7的第六组反相输入端6A和接地端合并接地,反相器Nf7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连接至电阻Ra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二组反相输出端2Y连接至电阻Rb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连接至电阻Rc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四组反相输出端4Y连接至电阻Rd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五组反相输出端5Y连接至电阻Re的一端,电阻Ra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a的控制极,电阻Rb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b的控制极,电阻Rc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c的控制极,电阻Rd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d的控制极,电阻Re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e的控制极,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和三极管Ve的集电极合并连接至+5V电源,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和三极管Ve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桨叶。
进一步,所述的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和三极管Ve的发射极分别对应的连接至需要控制的5个桨叶,即三极管Va的发射极连接a桨叶,三极管Vb的发射极连接b桨叶,三极管Vc的发射极连接c桨叶,三极管Vd的发射极连接d桨叶,三极管Ve的发射极连接e桨叶。
进一步,所述的反馈信号模块包括与门Nf8、或门Nf9、或门Nf10、光耦Nf11、电阻Rfk3、三极管Vfk、电阻Rfk1、电阻Rfk2;
与门Nf8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反相器N75的第二组反相输出端2Y,与门Nf8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反相器N75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与门Nf8的第三组与门输入端3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三组与门输入端3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反相器N75的第五组反相输出端5Y,与门Nf8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的反相器N75的第六组反相输出端6Y,与门Nf8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与门Nf8的接地端GND接地,与门Nf8的第一组与门输出端1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二组或门输入端2A,与门Nf8的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二组或门输入端2B,与门Nf8的第三组与门输出端3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三组或门输入端3A,与门Nf8的第四组与门输出端4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三组或门输入端3B;
或门Nf9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或门Nf9的接地端GND接地,或门Nf9的第一组或门输出端1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四组或门输入端4A,或门Nf9的第二组或门输出端2Y连接至第四组或门输入端4B,或门Nf9的第三组或门输出端3Y连接至或门Nf10的第一组或门输入端1A,或门Nf9的第四组或门输出端4Y连接至或门Nf10的第一组或门输入端1B,或门Nf9的第一组或门输入端1A连接至与门Nf6的第四组与门输出端4Y;
或门Nf10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或门Nf10的接地端GND接地,或门Nf10的第一组或门输出端1Y连接至电阻Rfk3的一端,电阻Rfk3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fk的控制极,三极管Vfk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fk的集电极连接至光耦Nf11发光器的负极,光耦Nf11发光器的正极连接至电阻Rfk1的一端,电阻Rfk1另一端连接至+5V电源,光耦Nf11受光器的正极输出反馈信号,光耦Nf11受光器的负极连接电阻Rfk2的一端,电阻Rfk2的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的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了逻辑电路代替单片机来实现桨叶切换,大大简化了软件产品设计开发繁琐的流程,节约了开发成本,更有利于产品测试性和可靠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顺序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2为反馈信号模块和桨叶切换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3为加热反馈信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模块,包括顺序控制模块和反馈信号电路;顺序控制模块完成正常情况下的桨叶分区的控制,并为反馈信号电路提供激励;反馈信号电路接收顺序控制信号的激励,实时反馈分区工作情况给上位机,正常情况下反馈信号的输出如图3中“正常加热反馈信号”所示。
如图1所示,所述的顺序控制电路包括译码器N73、计数器N74、反相器N75、滤波器N76、光耦N77、反相器N78、复位电路N79、电阻R214、R213、R220,电容C9、C10,电阻R214一端与光耦N77中发光器的正极连接,另一端连接顺序控制信号,光耦N77中发光器的负极接地,光耦N77中受光器的正极与滤波器N76的输入端IN连接,光耦N77中受光器的负极接地,电阻R213一端连接光耦N77中受光器的正极,另一端连接+5V电源,滤波器N76的电源端Vcc经过电容C9连接+15V电源,滤波器N76的两个接地端接地,滤波器N76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N78的第二组反相输入端2A,复位电路N79的电源端VCC连接+5V电源,复位电路N79的接地端GND接地,复位电路N79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计数器N74的复位端电容C10正极连接复位电路N79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负极接地,计数器N74的电源端VCC、置数端使能端CET和使能端CEP都连接+5V电源,电阻R220一端连接+5V电源,另一端连接至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入端P0、P1、P2和P3,计数器N74的接地端GND接地,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出端Q0连接至译码器N73的数据输入端A0,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出端Q1连接至译码器N73的数据输入端A1,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出端Q2连接至译码器N73的数据输入端A2,计数器N74的计数端CLK连接至反相器N78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和第二组反相输出端2Y,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2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3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4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5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6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8的第三组反相输入端3A,译码器N73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译码器N73的赋能输入端S2、赋能输入端S3和接地端GND合并接地,译码器N73的赋能输入端S1连接至反相器N78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反相器N75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反相器N75的接地端GND接地,反相器N75的第一至六组反相输出端1Y~6Y和反相器N78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分别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每个桨叶的7个分区,反相器N78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反相器N78的第四组反相输入端4A、第五组反相输入端5A、第六组反相输入端6A和接地端GND合并接地。
进一步,所述的反相器N75的第一至六组反相输出端1Y~6Y分别对应的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桨叶的3区、2区、4区、1区、5区、6区。
进一步,所述的反相器N78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桨叶的7区。
进一步,所述的顺序控制信号为地/开信号。
如图2所示,所述的桨叶切换模块包括电阻Rfk5、光耦Nf1、电阻Rfk6、反相器Nf2、电阻Rfk7、计数器Nf3、译码器Nf4、与门Nf5、与门Nf6、反相器Nf7、电阻Ra、电阻Rb、电阻Rc、电阻Rd、电阻Re、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三极管Ve;
电阻Rfk5一端连接桨叶切换信号,电阻Rfk5另一端连接光耦Nf1发光器的正极,光耦Nf1发光器的负极接地,光耦Nf1受光器的正极连接至电阻Rfk6的一端和反相器Nf2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光耦Nf1受光器的负极接地,电阻Rfk6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
反相器Nf2的第二组至第六组反相输入端2A~6A和接地端合并接地,反相器Nf2的电源Vcc连接+5V电源,反相器Nf2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连接至计数器Nf3的计数端CLK;
计数器Nf3的电源端VCC、置数端使能端CET和使能端CEP都连接+5V电源,电阻Rfk7一端连接+5V电源,电阻Rfk7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入端P0、P1、P2、P3和译码器Nf4的赋能输入端S1,计数器Nf3的接地端接地,计数器Nf3的复位端连接至与门Nf6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出端Q0连接至译码器Nf4的数据输入端A0,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出端Q1连接至译码器Nf4的数据输入端A1,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出端Q2连接至译码器Nf4的数据输入端A2;
译码器Nf4的电源端连接至+5V电源,译码器Nf4的赋能输入端S2、赋能输入端S3和接地端合并接地,译码器Nf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A、与门Nf5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A、与门Nf5的第三组与门输入端3A、与门Nf5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A、与门Nf6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A,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2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3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4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6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6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A;
与门Nf5的电源Vcc连接至+5V电源,与门Nf5的接地端接地,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出端1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与门Nf5的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二组反相输入端2A,与门Nf5的第三组与门输出端3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三组反相输入端3A,与门Nf5的第四组与门输出端4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四组反相输入端4A;
与门Nf6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B连接至顺序控制模块的复位电路N79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门Nf6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A连接至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6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的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与门Nf6的电源Vcc连接至+5V电源,与门Nf6的接地端接地,与门Nf6的第一组与门输出端1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五组反相输入端5A,门Nf6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连接至计数器Nf3的复位端
反相器Nf7的电源Vcc连接至+5V电源,反相器Nf7的第六组反相输入端6A和接地端合并接地,反相器Nf7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连接至电阻Ra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二组反相输出端2Y连接至电阻Rb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连接至电阻Rc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四组反相输出端4Y连接至电阻Rd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五组反相输出端5Y连接至电阻Re的一端,电阻Ra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a的控制极,电阻Rb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b的控制极,电阻Rc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c的控制极,电阻Rd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d的控制极,电阻Re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e的控制极,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和三极管Ve的集电极合并连接至+5V电源,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和三极管Ve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桨叶。
进一步,所述的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和三极管Ve的发射极分别对应的连接至需要控制的5个桨叶,即三极管Va的发射极连接a桨叶,三极管Vb的发射极连接b桨叶,三极管Vc的发射极连接c桨叶,三极管Vd的发射极连接d桨叶,三极管Ve的发射极连接e桨叶。
如图2所示,所述的反馈信号模块包括与门Nf8、或门Nf9、或门Nf10、光耦Nf11、电阻Rfk3、三极管Vfk、电阻Rfk1、电阻Rfk2;
与门Nf8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反相器N75的第二组反相输出端2Y,与门Nf8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反相器N75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与门Nf8的第三组与门输入端3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三组与门输入端3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反相器N75的第五组反相输出端5Y,与门Nf8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的反相器N75的第六组反相输出端6Y,与门Nf8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与门Nf8的接地端GND接地,与门Nf8的第一组与门输出端1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二组或门输入端2A,与门Nf8的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二组或门输入端2B,与门Nf8的第三组与门输出端3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三组或门输入端3A,与门Nf8的第四组与门输出端4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三组或门输入端3B;
或门Nf9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或门Nf9的接地端GND接地,或门Nf9的第一组或门输出端1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四组或门输入端4A,或门Nf9的第二组或门输出端2Y连接至第四组或门输入端4B,或门Nf9的第三组或门输出端3Y连接至或门Nf10的第一组或门输入端1A,或门Nf9的第四组或门输出端4Y连接至或门Nf10的第一组或门输入端1B,或门Nf9的第一组或门输入端1A连接至与门Nf6的第四组与门输出端4Y;
或门Nf10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或门Nf10的接地端GND接地,或门Nf10的第一组或门输出端1Y连接至电阻Rfk3的一端,电阻Rfk3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fk的控制极,三极管Vfk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fk的集电极连接至光耦Nf11发光器的负极,光耦Nf11发光器的正极连接至电阻Rfk1的一端,电阻Rfk1另一端连接至+5V电源,光耦Nf11受光器的正极输出反馈信号,光耦Nf11受光器的负极连接电阻Rfk2的一端,电阻Rfk2的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中使用的芯片规格如下表1所示。
表1芯片规格
如图1所示,顺序控制电路包括接收到顺序控制信号,经光耦N77隔离转换、低通滤波器N76滤波和反相器N78反相后传输给N74计数器,计数器N74接收后进行计数并通过二进制传输给译码器N73,译码器N73编译后传输给反相器N75和反相器N78,用于驱动分区控制,顺序控制电路运行时,其各主要器件真值如下表2所示。
表2顺序控制电路真值表
如图2所示,反馈信号电路接收顺序控制信号的分区控制信号激励,将桨叶3区、2区、4区、5区和6区分区控制信号输出分别与a桨叶、b桨叶、c桨叶、d桨叶和e桨叶桨叶控制信号一一对应经与门Nf6和与门Nf8求“与”后传输给或门Nf9和或门Nf10,合并成一路信号传输至三极管Vfk的控制极,通过控制三极管Vfk开通,使光耦Nf11发光器通电发光,并在光耦Nf11受光器正极形成反馈信号。
如图2所示,桨叶切换模块接收到桨叶切换信号后,经过光耦Nf1隔离转换并经反相器Nf2反相后传输至计数器Nf3计数端,计数器Nf3接收后进行计数并通过二进制传输给译码器Nf4,译码器Nf4编译后传输给与门Nf5和与门Nf6,使译码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求“与”后再传输给反相器Nf7,驱动三极管Va~Ve来实现桨叶的开通关断。桨叶切换模块运行时,其各主要器件真值如下表3所示。
表3桨叶切换模块真值表
如图3所示,反馈信号模块在无桨叶切换需求时,反馈信号输出如图3“正常加热反馈”所示的波形,在a桨叶独立运行时,反馈信号输出如图3“仅a桨叶加热反馈”所示的波形,在b桨叶独立运行时,反馈信号输出如图3“仅b桨叶加热反馈”所示的波形,在c桨叶独立运行时,反馈信号输出如图3“仅c桨叶加热反馈”所示的波形,在d桨叶独立运行时,反馈信号输出如图3“仅d桨叶加热反馈”所示的波形,在e桨叶独立运行时,反馈信号输出如图3“仅e桨叶加热反馈”所示的波形。
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模块是与直升机桨叶电加热组件配套使用的,顺序控制模块控制加热组件的各分区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通电加热,用于直升机桨叶的防冰和除冰。
反馈信号的桨叶切换模块以地/开为信号输入,反馈信号为接地信号,顺序控制信号以地/开为信号输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控制电路和反馈信号电路,顺序控制电路和反馈信号电路连接;顺序控制电路完成常规桨叶分区的控制,并为反馈信号电路提供激励;反馈信号电路接收顺序控制电路提供的信号激励,实时反馈分区工作情况,反馈信号电路包括反馈信号模块和桨叶切换模块,所述的反馈信号模块与桨叶切换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顺序控制电路包括译码器N73、计数器N74、反相器N75、滤波器N76、光耦N77、反相器N78、复位电路N79、电阻R214、R213、R220,电容C9、C10,电阻R214一端与光耦N77中发光器的正极连接,另一端连接顺序控制信号,光耦N77中发光器的负极接地,光耦N77中受光器的正极与滤波器N76的输入端IN连接,光耦N77中受光器的负极接地,电阻R213一端连接光耦N77中受光器的正极,另一端连接+5V电源,滤波器N76的电源端Vcc经过电容C9连接+15V电源,滤波器N76的两个接地端接地,滤波器N76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N78的第二组反相输入端2A,复位电路N79的电源端VCC连接+5V电源,复位电路N79的接地端GND接地,复位电路N79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计数器N74的复位端电容C10正极连接复位电路N79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负极接地,计数器N74的电源端VCC、置数端使能端CET和使能端CEP都连接+5V电源,电阻R220一端连接+5V电源,另一端连接至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入端P0、P1、P2和P3,计数器N74的接地端GND接地,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出端Q0连接至译码器N73的数据输入端A0,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出端Q1连接至译码器N73的数据输入端A1,计数器N74的数据输出端Q2连接至译码器N73的数据输入端A2,计数器N74的计数端CLK连接至反相器N78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和第二组反相输出端2Y,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2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3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4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5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入端6A,译码器N73的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N78的第三组反相输入端3A,译码器N73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译码器N73的赋能输入端S2、赋能输入端S3和接地端GND合并接地,译码器N73的赋能输入端S1连接至反相器N78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反相器N75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反相器N75的接地端GND接地,反相器N75的第一至六组反相输出端1Y~6Y和反相器N78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分别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每个桨叶的7个分区,反相器N78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反相器N78的第四组反相输入端4A、第五组反相输入端5A、第六组反相输入端6A和接地端GND合并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相器N75的第一至六组反相输出端1Y~6Y分别对应的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桨叶的3区、2区、4区、1区、5区、6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相器N78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桨叶的7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顺序控制信号为地/开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叶切换模块包括电阻Rfk5、光耦Nf1、电阻Rfk6、反相器Nf2、电阻Rfk7、计数器Nf3、译码器Nf4、与门Nf5、与门Nf6、反相器Nf7、电阻Ra、电阻Rb、电阻Rc、电阻Rd、电阻Re、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三极管Ve;
电阻Rfk5一端连接桨叶切换信号,电阻Rfk5另一端连接光耦Nf1发光器的正极,光耦Nf1发光器的负极接地,光耦Nf1受光器的正极连接至电阻Rfk6的一端和反相器Nf2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光耦Nf1受光器的负极接地,电阻Rfk6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
反相器Nf2的第二组至第六组反相输入端2A~6A和接地端合并接地,反相器Nf2的电源Vcc连接+5V电源,反相器Nf2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连接至计数器Nf3的计数端CLK;
计数器Nf3的电源端VCC、置数端使能端CET和使能端CEP都连接+5V电源,电阻Rfk7一端连接+5V电源,电阻Rfk7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入端P0、P1、P2、P3和译码器Nf4的赋能输入端S1,计数器Nf3的接地端接地,计数器Nf3的复位端连接至与门Nf6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出端Q0连接至译码器Nf4的数据输入端A0,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出端Q1连接至译码器Nf4的数据输入端A1,计数器Nf3的数据输出端Q2连接至译码器Nf4的数据输入端A2;
译码器Nf4的电源端连接至+5V电源,译码器Nf4的赋能输入端S2、赋能输入端S3和接地端合并接地,译码器Nf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A、与门Nf5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A、与门Nf5的第三组与门输入端3A、与门Nf5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A、与门Nf6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A,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2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3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4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6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B,译码器Nf4的输出端连接至与门Nf6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A;
与门Nf5的电源Vcc连接至+5V电源,与门Nf5的接地端接地,与门Nf5的第一组与门输出端1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一组反相输入端1A,与门Nf5的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二组反相输入端2A,与门Nf5的第三组与门输出端3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三组反相输入端3A,与门Nf5的第四组与门输出端4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四组反相输入端4A;
与门Nf6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B连接至顺序控制模块的复位电路N79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门Nf6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A连接至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6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的反相器N75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与门Nf6的电源Vcc连接至+5V电源,与门Nf6的接地端接地,与门Nf6的第一组与门输出端1Y连接至反相器Nf7第五组反相输入端5A,门Nf6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连接至计数器Nf3的复位端
反相器Nf7的电源Vcc连接至+5V电源,反相器Nf7的第六组反相输入端6A和接地端合并接地,反相器Nf7的第一组反相输出端1Y连接至电阻Ra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二组反相输出端2Y连接至电阻Rb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连接至电阻Rc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四组反相输出端4Y连接至电阻Rd的一端,反相器Nf7的第五组反相输出端5Y连接至电阻Re的一端,电阻Ra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a的控制极,电阻Rb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b的控制极,电阻Rc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c的控制极,电阻Rd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d的控制极,电阻Re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e的控制极,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和三极管Ve的集电极合并连接至+5V电源,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和三极管Ve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需要控制的桨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Va、三极管Vb、三极管Vc、三极管Vd和三极管Ve的发射极分别对应的连接至需要控制的5个桨叶,即三极管Va的发射极连接a桨叶,三极管Vb的发射极连接b桨叶,三极管Vc的发射极连接c桨叶,三极管Vd的发射极连接d桨叶,三极管Ve的发射极连接e桨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信号模块包括与门Nf8、或门Nf9、或门Nf10、光耦Nf11、电阻Rfk3、三极管Vfk、电阻Rfk1、电阻Rfk2;
与门Nf8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一组与门输入端1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反相器N75的第二组反相输出端2Y,与门Nf8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二组与门输入端2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反相器N75的第三组反相输出端3Y,与门Nf8的第三组与门输入端3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三组与门输入端3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反相器N75的第五组反相输出端5Y,与门Nf8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A连接至译码器桨叶切换模块的译码器Nf4输出端与门Nf8的第四组与门输入端4B连接至顺序控制电路的反相器N75的第六组反相输出端6Y,与门Nf8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与门Nf8的接地端GND接地,与门Nf8的第一组与门输出端1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二组或门输入端2A,与门Nf8的第二组与门输出端2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二组或门输入端2B,与门Nf8的第三组与门输出端3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三组或门输入端3A,与门Nf8的第四组与门输出端4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三组或门输入端3B;
或门Nf9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或门Nf9的接地端GND接地,或门Nf9的第一组或门输出端1Y连接至或门Nf9的第四组或门输入端4A,或门Nf9的第二组或门输出端2Y连接至第四组或门输入端4B,或门Nf9的第三组或门输出端3Y连接至或门Nf10的第一组或门输入端1A,或门Nf9的第四组或门输出端4Y连接至或门Nf10的第一组或门输入端1B,或门Nf9的第一组或门输入端1A连接至与门Nf6的第四组与门输出端4Y;
或门Nf10的电源端Vcc连接至+5V电源,或门Nf10的接地端GND接地,或门Nf10的第一组或门输出端1Y连接至电阻Rfk3的一端,电阻Rfk3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fk的控制极,三极管Vfk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fk的集电极连接至光耦Nf11发光器的负极,光耦Nf11发光器的正极连接至电阻Rfk1的一端,电阻Rfk1另一端连接至+5V电源,光耦Nf11受光器的正极输出反馈信号,光耦Nf11受光器的负极连接电阻Rfk2的一端,电阻Rfk2的另一端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72860.4A CN112968693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72860.4A CN112968693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68693A true CN112968693A (zh) | 2021-06-15 |
CN112968693B CN112968693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76271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72860.4A Active CN112968693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68693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48317A1 (en) * | 2002-08-07 | 2006-11-02 | Martin Vorbach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
US20100315029A1 (en) * | 2009-06-12 | 2010-12-16 | Kern Lynn R | Drive Method to Minimize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In Three Phase Brushless DC (TPDC) Motors |
US20180111684A1 (en) * | 2016-10-21 | 2018-04-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fly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110058517A (zh) * | 2018-01-19 | 2019-07-26 | 通用电气航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无人驾驶载具控制系统 |
-
2020
- 2020-12-25 CN CN202011572860.4A patent/CN1129686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48317A1 (en) * | 2002-08-07 | 2006-11-02 | Martin Vorbach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
US20100315029A1 (en) * | 2009-06-12 | 2010-12-16 | Kern Lynn R | Drive Method to Minimize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In Three Phase Brushless DC (TPDC) Motors |
US20180111684A1 (en) * | 2016-10-21 | 2018-04-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fly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110058517A (zh) * | 2018-01-19 | 2019-07-26 | 通用电气航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无人驾驶载具控制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ALEXEI V. VYNGRA: "Modeling the Operation of an Uninsulated DC-DC Converter as a Part of a Propeller Drive of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2020 IEEE CONFERENCE OF RUSSIAN YOUNG RESEARCHER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ICONRUS)》 * |
于桂珍: "工业自动化中的顺序控制",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68693B (zh) | 2022-05-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17400B (zh) | 一种隔离通讯电路、系统及方法 | |
CN208299783U (zh) | 数字量信号采集电路 | |
CN112968693B (zh) | 一种带桨叶检测的顺序控制电路 | |
CN102855211B (zh) | 通用串行总线—平衡电压数字接口转换器 | |
CN110350902A (zh) | 一种防误操作电路及防误操作装置 | |
CN203135826U (zh) | 电压型栅控器件的驱动电路 | |
AU2008200997B2 (en) | A conversion circuit | |
CN214704618U (zh) | 串口通信复用电路 | |
CN213754540U (zh) | 一种单总线通讯电路 | |
CN112968656B (zh) |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电机 | |
CN103412598B (zh) |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霍尔位置信号电流型传输电路 | |
CN201928255U (zh) | 串行口发送数据线管理的家用电子电器自动化接线座 | |
CN204906358U (zh) | 强弱电隔离装置及电器 | |
CN202085122U (zh) | 一种信号处理模块及运动控制卡 | |
CN201927018U (zh) | 串行口联络线输出数据管理的28n/2路家用电器自动化接线座 | |
CN106020060B (zh) | 一种多传感器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 |
CN211928417U (zh) | 一种新型高可靠性隔离单线电平变换通讯电路 | |
CN201928258U (zh) | 串行口联络线输出数据核对指令式28n/2路家电自动化接线座 | |
CN207475278U (zh) | 一种双电源电路 | |
CN209388145U (zh) | 一种复用线束电路以及搅拌机 | |
CN212811266U (zh) | 一种防误动的继电保护开出控制电路及其应用设备 | |
CN219141655U (zh) | 使能控制电路、通信母线短路反馈电路及起爆系统 | |
CN217689147U (zh) | 一种带保护的过流检测电路 | |
CN212677072U (zh) | 一种微波射频前端的电源选择电路 | |
CN214507061U (zh) | 一种通讯电路及应用该通讯电路的厨房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