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6234A - 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6234A
CN112966234A CN202110227709.5A CN202110227709A CN112966234A CN 112966234 A CN112966234 A CN 112966234A CN 202110227709 A CN202110227709 A CN 202110227709A CN 112966234 A CN112966234 A CN 112966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tool
identity information
controlling
working state
authent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77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6234B (zh
Inventor
刘力丹
雷飞
刘晓东
刘海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wai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wai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wai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wai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77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62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6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6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6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6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设置有身份采集装置和开关,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开关接收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待识别身份信息;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所有已认证身份信息均不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不可工作状态。通过设置身份采集装置,非认证用户无法使用本电动工具,降低了误操作的风险,可以避免儿童等非专业人士误操作电动工具,安全性、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工具大多在按下开关后即可进入工作状态,儿童等非专业人士在不小心碰到开关后,电动工具进入工作状态,运转中的电动工具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或财物损失,安全性、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避免儿童等非专业人士误操作电动工具,安全性、可靠性高。
本申请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设置有身份采集装置和开关,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开关接收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待识别身份信息;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所有已认证身份信息均不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不可工作状态。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用户通过开关启动电动工具时,身份采集装置即可对当前用户进行身份采集,此时可以将当前用户的待识别身份信息与已认证身份信息进行对比,若该待识别身份信息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确定当前用户为已认证用户,控制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若该待识别身份信息与所有已认证身份信息均不匹配,则确定当前用户为非认证用户,控制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通过设置身份采集装置,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已认证用户才能使用电动工具,未通过身份认证的非认证用户无法使用电动工具,大大降低了误操作的风险,可以避免儿童等非专业人士误操作电动工具,安全性、可靠性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触摸屏,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时,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新的已认证身份信息。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时,用户可以利用触摸屏将自身的一个或多个身份信息录入身份采集装置,身份信息例如是指纹,身份采集装置例如是指纹采集装置,该身份信息可以作为新的已认证身份信息,当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时,用户自身或者其他待认证用户可以通过身份采集装置设置新的已认证身份信息,从而增加用户自身的已认证身份信息或者实现待认证用户的身份认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包括:检测所述电动工具中是否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当所述电动工具中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电动工具中不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检测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可以先检测电动工具是否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若存在,则检测该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若不存在,则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避免电动工具出现任何人都无法使用的情形。一方面,当电动工具不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用户可以通过身份采集装置设置已认证身份信息,后续使用电动工具即可利用该已认证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另一方面,当电动工具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可以在已认证用户经过身份识别后控制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当所述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将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对比,当该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避免用户在使用电动工具完毕后忘记断电,导致还处于工作状态的电动工具引发事故,以及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工具还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所述当所述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包括:当所述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视觉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电动工具的周围环境,得到周围环境信息;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检测所述电动工具的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人员;当不存在人员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视觉检测装置,当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可以通过视觉检测装置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存在人员,若不存在,则控制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避免电动工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继续运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测距传感器,所述当所述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包括:当所述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测距传感器先后两次测量所述电动工具与同一参照物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是第二预设时长;检测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预设距离;当所述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测距传感器,当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可以以第二预设时长作为测量时间间隔先后两次测量电动工具与同一参照物的距离,根据得到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差判断电动工具是否正在被用户使用,若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差小于预设距离,则确定电动工具未被用户使用,此时可以控制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避免电动工具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继续运转。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设置有身份采集装置和开关,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开关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接收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待识别身份信息;身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所有已认证身份信息均不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不可工作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触摸屏,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触摸屏响应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时,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新的已认证身份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身份检测模块包括: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动工具中是否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匹配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动工具中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动工具中不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工具还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控制模块包括:环境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视觉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电动工具的周围环境,得到周围环境信息;人员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检测所述电动工具的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人员;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当不存在人员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测距传感器,所述第四控制模块包括:距离测量单元,用于当所述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测距传感器先后两次测量所述电动工具与同一参照物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是第二预设时长;距离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预设距离;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包括存储器、处理器、身份采集装置和开关,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工具还设置有以下至少一种:触摸屏、视觉检测装置和测距传感器。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待识别身份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动工具工作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动工具工作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身份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四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四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实现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的程序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设置有身份采集装置和开关,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4。其中,电动工具例如是电钻、电剪刀、电动螺丝刀、电动充气泵等,身份采集装置可以是静脉采集装置、指纹采集装置、虹膜采集装置、视网膜采集装置、声音采集装置、人脸采集装置等,静脉采集装置例如是指静脉采集装置或掌静脉采集装置。开关例如是按钮开关、旋钮开关或者触摸感应开关。
步骤S101:响应于所述开关接收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待识别身份信息。其中,第一操作例如是按压按钮开关的操作、旋转旋钮开关的操作或者触碰触摸感应开关的操作。
步骤S102: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其中,已认证身份信息可以存储于电动工具本地。
步骤S103: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电动工具在可工作状态下相关功能可以实现,例如电动工具为电钻时,其钻头可以旋转。
步骤S104: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所有已认证身份信息均不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不可工作状态。电动工具在不可工作状态下相关功能不能实现,例如电动工具为电钻时,其钻头无法旋转。
由此,当用户通过开关启动电动工具时,身份采集装置即可对当前用户进行身份采集,此时可以将当前用户的待识别身份信息与已认证身份信息进行对比,若该待识别身份信息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确定当前用户为已认证用户,控制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若该待识别身份信息与所有已认证身份信息均不匹配,则确定当前用户为非认证用户,控制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通过设置身份采集装置,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已认证用户才能使用电动工具,未通过身份认证的非认证用户无法使用电动工具,大大降低了误操作的风险,可以避免儿童等非专业人士误操作电动工具,安全性、可靠性高。
参见图2,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可以包括触摸屏,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05。
步骤S105:当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时,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新的已认证身份信息。
由此,当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时,用户可以利用触摸屏将自身的一个或多个身份信息录入身份采集装置,身份信息例如是指纹,身份采集装置例如是指纹采集装置,该身份信息可以作为新的已认证身份信息,当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时,用户自身或者其他待认证用户可以通过身份采集装置设置新的已认证身份信息,从而增加用户自身的已认证身份信息或者实现待认证用户的身份认证。
参见图3-4,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2可以包括步骤S201~S202。
步骤S201:检测所述电动工具中是否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
步骤S202:当所述电动工具中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06。
步骤S106:当所述电动工具中不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
由此,当检测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可以先检测电动工具是否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若存在,则检测该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若不存在,则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避免电动工具出现任何人都无法使用的情形。一方面,当电动工具不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用户可以通过身份采集装置设置已认证身份信息,后续使用电动工具即可利用该已认证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另一方面,当电动工具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可以在已认证用户经过身份识别后控制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
举例说明,当用户购置一个全新的电动工具后,电动工具处于初始化状态,未存储任何已认证身份信息,此时电动工具将不会强制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而是处于可工作状态,允许初次使用的用户未经身份认证即可使用该电动工具并进行身份信息的录入操作。
参见图5,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07~S108。
步骤S107:获取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该时长的计量单位例如是秒、分钟或者小时。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处于不可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身份采集装置对当前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确定当前用户为已认证用户时将电动工具的工作状态切换至可工作状态;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可以从电动工具启动后进入可工作状态时开始计时,还可以从电动工具由不可工作状态切换至可工作状态时开始计时,在电动工具断电时或者由可工作状态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时停止计时,下次计时开始之前将该时长清零。
步骤S108:当所述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时长,例如是10分钟。
由此,可以将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对比,当该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避免用户在使用电动工具完毕后忘记断电,导致还处于工作状态的电动工具引发事故,以及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参见图6,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可以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所述步骤S108可以包括步骤S301~S303。其中,视觉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和CT扫描仪中一种或多种,摄像头例如是光学摄像头和/或红外摄像头。
步骤S301:当所述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视觉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电动工具的周围环境,得到周围环境信息。
步骤S302: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检测所述电动工具的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人员。
步骤S303:当不存在人员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
由此,通过设置视觉检测装置,当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可以通过视觉检测装置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存在人员,若不存在,则控制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避免电动工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继续运转。
举例说明,视觉检测装置包括红外摄像头,第一预设时长是5分钟,电动工具是电钻,电钻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达到5分钟后,红外摄像头检测电钻的周围环境,得到周围环境信息,根据周围环境信息检测出电钻周围环境不存在人员,控制电钻处于不可工作状态。
参见图7,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可以包括测距传感器,所述步骤S108可以包括步骤S401~S403。
步骤S401:当所述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测距传感器先后两次测量所述电动工具与同一参照物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是第二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时长,例如是1分钟。
步骤S402:检测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可以是预先设定的距离,例如是1厘米、10厘米等。
步骤S403:当所述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
由此,通过设置测距传感器,当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可以以第二预设时长作为测量时间间隔先后两次测量电动工具与同一参照物的距离,根据得到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差判断电动工具是否正在被用户使用,若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差小于预设距离,则确定电动工具未被用户使用,此时可以控制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避免电动工具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继续运转。
参见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装置,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记载的实施方式、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致,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设置有身份采集装置和开关,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开关响应模块101,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接收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待识别身份信息;身份检测模块102,用于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第一控制模块103,用于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第二控制模块104,用于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所有已认证身份信息均不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不可工作状态。
参见图9,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可以包括触摸屏,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触摸屏响应模块105,可以用于当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时,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新的已认证身份信息。
参见图10-11,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身份检测模块102可以包括:信息检测单元1021,可以用于检测所述电动工具中是否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匹配检测单元1022,可以用于当所述电动工具中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控制模块106,可以用于当所述电动工具中不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
参见图12,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时长获取模块107,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第四控制模块108,可以用于当所述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
参见图13,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可以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控制模块108可以包括:环境检测单元1081,可以用于当所述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视觉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电动工具的周围环境,得到周围环境信息;人员检测单元1082,可以用于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检测所述电动工具的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人员;第一切换单元1083,可以用于当不存在人员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
参见图14,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可以包括测距传感器,所述第四控制模块108可以包括:距离测量单元1084,可以用于当所述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测距传感器先后两次测量所述电动工具与同一参照物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是第二预设时长;距离检测单元1085,可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预设距离;第二切换单元1086,可以用于当所述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
参见图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200,电动工具200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210、至少一个处理器220以及连接不同平台系统的总线230。
存储器21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1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21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213。
其中,存储器210还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处理器220执行,使得处理器22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记载的实施方式、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致,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存储器210还可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程序模块215的实用工具214,这样的程序模块21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相应的,处理器220可以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可以执行实用工具214。
总线2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动工具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2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能够与该电动工具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动工具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50进行。并且,电动工具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260可以通过总线230与电动工具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动工具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平台等。
参见图1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200,所述电动工具200包括身份采集装置201和开关。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工具200还可以设置有以下至少一种:触摸屏202、视觉检测装置和测距传感器。其中,视觉检测装置例如可以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和CT扫描仪中的一种或多种,摄像头例如可以包括光学摄像头和/或红外摄像头。
由此,电动工具200设置有触摸屏202时,用户可以利用触摸屏202将自身的身份信息录入身份采集装置201,身份信息例如是指纹,身份采集装置201例如是指纹采集装置;电动工具200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时,可以通过视觉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电动工具200的周围环境,判断电动工具200的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人员,避免电动工具200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继续运转;电动工具200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时,可以通过测距传感器检测电动工具200与同一参照物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判断电动工具200是否正在被用户使用,避免电动工具200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继续运转。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200还可以包括主控电路板、电机203。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200设置有触摸屏202和电池,主控电路板可以包括主控MCU204、温度传感器205、电压检测模块206、电流检测模块207、电源管理模块208、电机控制模块209。其中,电池例如是锂电池,主控MCU204可以采用32位单片机,运行速度快,功耗低,主控MCU204可以集成PWM接口、A/D转换器、I2C接口、UART接口,主控MCU204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身份采集装置201可以是指纹采集装置,主控MCU204可以通过I2C接口获取触摸屏202的输入信息,通过设置触摸屏202,可以采集用户的指纹,预设权限,还可以通过触摸屏202设置电动工具200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例如是手动模式、智能模式等。
主控MCU204可以通过UART接口和身份采集装置201进行通信,通过身份采集装置201检测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与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通过比对结果,可以控制电动工具200是否可以工作,避免儿童等非专业人士误操作电动工具200,安全性、可靠性高。
主控MCU204可以通过PWM接口控制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调节电机203的转速和转向,从而调节电动工具200的转向和扭力。
主控MCU204可以通过A/D转换器检测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从而实现过压、欠压、过流、过温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记载的实施方式、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致,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图1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上述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的程序产品3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300不限于此,在本申请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程序产品300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申请从使用目的上,效能上,进步及新颖性等观点进行阐述,已符合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使用要件,本申请以上的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局限本申请,因此,凡一切与本申请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即凡依本申请专利申请范围所作的等同替换或修饰等,皆应属本申请的专利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设置有身份采集装置和开关,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开关接收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待识别身份信息;
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
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
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所有已认证身份信息均不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不可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触摸屏,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时,响应于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第二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新的已认证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包括:
检测所述电动工具中是否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
当所述电动工具中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动工具中不存在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长;
当所述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还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所述当所述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包括:
当所述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视觉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电动工具的周围环境,得到周围环境信息;
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检测所述电动工具的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人员;
当不存在人员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测距传感器,所述当所述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包括:
当所述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测距传感器先后两次测量所述电动工具与同一参照物的距离,得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是第二预设时长;
检测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预设距离;
当所述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切换至不可工作状态。
7.一种电动工具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设置有身份采集装置和开关,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开关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接收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进行身份采集,得到待识别身份信息;
身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任一已认证身份信息相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可工作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与所有已认证身份信息均不匹配时,控制所述电动工具处于不可工作状态。
8.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包括存储器、处理器、身份采集装置和开关,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还设置有以下至少一种:触摸屏、视觉检测装置和测距传感器。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227709.5A 2021-03-01 2021-03-01 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662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709.5A CN112966234B (zh) 2021-03-01 2021-03-01 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709.5A CN112966234B (zh) 2021-03-01 2021-03-01 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6234A true CN112966234A (zh) 2021-06-15
CN112966234B CN112966234B (zh) 2022-09-02

Family

ID=7627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7709.5A Active CN112966234B (zh) 2021-03-01 2021-03-01 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62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0552A (zh) * 2017-02-09 2017-07-21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控制方法、智能开关及移动终端
CN107717921A (zh) * 2017-10-28 2018-02-23 南通旭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电动工具箱
CN109145562A (zh) * 2018-09-25 2019-01-04 浙江智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指纹鼠标的持续认证身份方法及其设备
CN109274810A (zh) * 2018-09-29 2019-0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4218A (zh) * 2019-05-15 2019-08-16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309007A (zh) * 2020-10-21 2021-02-02 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周转箱的计量器具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2416954A (zh) * 2020-11-09 2021-02-26 深圳市欣视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0552A (zh) * 2017-02-09 2017-07-21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控制方法、智能开关及移动终端
CN107717921A (zh) * 2017-10-28 2018-02-23 南通旭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电动工具箱
CN109145562A (zh) * 2018-09-25 2019-01-04 浙江智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指纹鼠标的持续认证身份方法及其设备
CN109274810A (zh) * 2018-09-29 2019-0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4218A (zh) * 2019-05-15 2019-08-16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309007A (zh) * 2020-10-21 2021-02-02 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周转箱的计量器具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2416954A (zh) * 2020-11-09 2021-02-26 深圳市欣视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工具多人模式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6234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0808B2 (en) Self-powered lock system with passive ID detection
US11811963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lectively applying security mode in mobile device
CN108292336B (zh) 一种指纹采集方法及终端
WO2014139264A1 (zh) 一种无线数据通信终端及其电池过温检测与保护装置
CN106970552B (zh) 一种开关控制方法、智能开关及移动终端
US9400896B2 (en) Portable computer and security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2966234B (zh) 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存储介质
CN109346389B (zh) 可定制保护参数的电子式断路器及保护参数定制系统
WO2018227722A1 (zh) 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装置及防护报警器
CN113038439B (zh) 电动工具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存储介质
JP2007141094A (ja) 不正使用防止機能付き機器
CN110457075B (zh) 通信终端的关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通信终端
CN115942283A (zh) 一种控制设备启动的开关系统、方法、装置及介质
US20080266737A1 (en) Biometric reader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WI616775B (zh) 密碼電源開關電路及電子裝置
EP3757949B1 (en) Fingerprint modul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smart lock
CN114065250A (zh) 一种数据采集软件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2820001A (zh) 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门锁及存储介质
CN210377589U (zh) 一种可通过电子密钥开启的智能锁
JP456716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11508119A (zh) 门禁系统控制方法、装置、门禁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84572A (zh) 用于电梯的控制系统
CN209980329U (zh) 一种基于社交应用程序的门禁控制器
CN113031476A (zh) 电动工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动工具及存储介质
CN114003297A (zh) 一种服务器的开机方法、bmc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