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5762A - 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5762A
CN112965762A CN202110294646.5A CN202110294646A CN112965762A CN 112965762 A CN112965762 A CN 112965762A CN 202110294646 A CN202110294646 A CN 202110294646A CN 112965762 A CN112965762 A CN 112965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
plug
main program
verification
ct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46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5762B (zh
Inventor
吴太亮
陈晓辉
袁苇
张书义
王献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Newl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Newl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Newl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Newl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46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5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5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5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5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5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06V40/173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face re-identification, e.g. recognising unknown faces across different face tra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门禁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对插件APP进行核验;步骤S20、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进行人脸核验,生成第一核验结果;步骤S30、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进行CT I D二维码核验,生成第二核验结果;步骤S40、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插件APP;步骤S50、插件APP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执行预设的操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门禁APP管理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禁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如今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下,门禁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口管理系统,在工作环境安全、人事考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目前基于人脸识别以及CTID认证的门禁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公司考勤、小区门禁、商超医院扫健康码等,而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门禁的公共部分都是人脸识别等模块,仅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有些细微的区别。传统上,门禁采用单独的一个APP进行管理,针对不用应用场景下的不同款门禁需要单独开发对应的APP,这无疑产生了大量重复的工作,给APP的开发、维护、更新等操作带来了不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实现提升门禁APP管理的便捷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实现提升门禁APP管理的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对插件APP进行核验;
步骤S20、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进行人脸核验,生成第一核验结果;
步骤S30、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进行CTID二维码核验,生成第二核验结果;
步骤S40、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插件APP;
步骤S50、插件APP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执行预设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
步骤S11、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查询本地是否已经安装了插件APP,若是,则进入步骤S12;若否,则从服务端下载并安装插件APP,并进入步骤S12;
步骤S12、门禁的主程序APP基于插件APP的版本号判断服务端是否存在插件APP的升级包,若存在,则下载并安装升级包,进入步骤S20;若不存在,则直接进入步骤S2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拍摄人脸图像,利用神经网络人脸算法计算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一特征值,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与数据库预先存储的各第二特征值进行一一比对,判断是否存在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二特征值,若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进入步骤S30;若不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不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扫描用户出示的CTID二维码,解析所述CTID二维码得到身份数据,判断数据库是否存在所述身份数据,若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进入步骤S40;若不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不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具体为:
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转换为JSON格式后,将JSON格式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framework保护广播定向发送给插件APP。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模块:
插件APP管理模块,用于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对插件APP进行核验;
人脸核验模块,用于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进行人脸核验,生成第一核验结果;
CTID二维码核验模块,用于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进行CTID二维码核验,生成第二核验结果;
广播模块,用于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插件APP;
插件APP执行模块,用于插件APP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执行预设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插件APP管理模块具体包括:
插件APP安装核查单元,用于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查询本地是否已经安装了插件APP,若是,则进入插件APP更新核查单元;若否,则从服务端下载并安装插件APP,并进入插件APP更新核查单元;
插件APP更新核查单元,用于门禁的主程序APP基于插件APP的版本号判断服务端是否存在插件APP的升级包,若存在,则下载并安装升级包,进入人脸核验模块;若不存在,则直接进入人脸核验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核验模块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拍摄人脸图像,利用神经网络人脸算法计算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一特征值,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与数据库预先存储的各第二特征值进行一一比对,判断是否存在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二特征值,若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进入CTID二维码核验模块;若不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不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进一步地,所述CTID二维码核验模块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扫描用户出示的CTID二维码,解析所述CTID二维码得到身份数据,判断数据库是否存在所述身份数据,若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进入广播模块;若不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不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进一步地,所述广播模块具体为:
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转换为JSON格式后,将JSON格式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framework保护广播定向发送给插件APP。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主程序APP和插件APP,主程序APP具备对插件APP进行核验、人脸核验以及CTID二维码核验等基础功能,插件APP具备例如考勤等个性化功能,主程序APP依次执行完所有核验后,将第二核验结果通过framework保护广播发送给插件APP执行预设的操作,完成门禁固有的功能;当需要针对不用应用场景下的不同款门禁开发对应的APP时,只需要开发对应的插件APP加上原有的主程序APP即可,可针对不同的插件APP定制UI,便于APP的开发、维护、更新等操作,省去了大量重复的工作,最终极大的提升了门禁APP管理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将传统上单独的一个APP划分为主程序APP和插件APP,主程序APP具备对插件APP进行核验、人脸核验以及CTID二维码核验等基础功能,插件APP具备例如考勤等个性化功能,通过主程序APP和插件APP完成固有的功能,当需要针对不用应用场景下的不同款门禁开发对应的APP时,只需要开发对应的插件APP加上原有的主程序APP即可,以提升门禁APP管理的便捷性。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对插件APP进行核验;
步骤S20、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进行人脸核验,生成第一核验结果;
步骤S30、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进行CTID二维码核验,生成第二核验结果;
步骤S40、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插件APP;主程序APP和插件APP是经过系统签名的APP,即是系统级的APP,当需要发送广播时,需要相互验证系统签名,避免广播的内容被非系统级的APP所接收,以提升广播的安全性;
步骤S50、插件APP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执行预设的操作,例如把当前人员信息和时间信息发送给考勤系统记录当天考勤,并打开闸机放行。
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
步骤S11、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查询本地是否已经安装了插件APP,若是,则进入步骤S12;若否,则从服务端下载并安装插件APP,并进入步骤S12;
步骤S12、门禁的主程序APP基于插件APP的版本号判断服务端是否存在插件APP的升级包,若存在,则下载并安装升级包,进入步骤S20;若不存在,则直接进入步骤S20。
所述步骤S20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拍摄人脸图像,利用神经网络人脸算法计算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一特征值,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与数据库预先存储的各第二特征值进行一一比对,判断是否存在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二特征值,若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进入步骤S30;若不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不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所述步骤S30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扫描用户出示的CTID二维码,解析所述CTID二维码得到身份数据,判断数据库是否存在所述身份数据,若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进入步骤S40;若不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不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所述步骤S40具体为:
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转换为JSON格式后,将JSON格式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framework保护广播定向发送给插件APP。由于JSON格式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转换为JSON格式,能够提高所述第二核验结果的传输效率,进而提升门禁的运行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系统的较佳实施例,包括如下模块:
插件APP管理模块,用于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对插件APP进行核验;
人脸核验模块,用于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进行人脸核验,生成第一核验结果;
CTID二维码核验模块,用于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进行CTID二维码核验,生成第二核验结果;
广播模块,用于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插件APP;主程序APP和插件APP是经过系统签名的APP,即是系统级的APP,当需要发送广播时,需要相互验证系统签名,避免广播的内容被非系统级的APP所接收,以提升广播的安全性;
插件APP执行模块,用于插件APP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执行预设的操作,例如把当前人员信息和时间信息发送给考勤系统记录当天考勤,并打开闸机放行。
所述插件APP管理模块具体包括:
插件APP安装核查单元,用于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查询本地是否已经安装了插件APP,若是,则进入插件APP更新核查单元;若否,则从服务端下载并安装插件APP,并进入插件APP更新核查单元;
插件APP更新核查单元,用于门禁的主程序APP基于插件APP的版本号判断服务端是否存在插件APP的升级包,若存在,则下载并安装升级包,进入人脸核验模块;若不存在,则直接进入人脸核验模块。
所述人脸核验模块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拍摄人脸图像,利用神经网络人脸算法计算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一特征值,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与数据库预先存储的各第二特征值进行一一比对,判断是否存在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二特征值,若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进入CTID二维码核验模块;若不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不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所述CTID二维码核验模块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扫描用户出示的CTID二维码,解析所述CTID二维码得到身份数据,判断数据库是否存在所述身份数据,若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进入广播模块;若不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不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所述广播模块具体为:
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转换为JSON格式后,将JSON格式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framework保护广播定向发送给插件APP。由于JSON格式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转换为JSON格式,能够提高所述第二核验结果的传输效率,进而提升门禁的运行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主程序APP和插件APP,主程序APP具备对插件APP进行核验、人脸核验以及CTID二维码核验等基础功能,插件APP具备例如考勤等个性化功能,主程序APP依次执行完所有核验后,将第二核验结果通过framework保护广播发送给插件APP执行预设的操作,完成门禁固有的功能;当需要针对不用应用场景下的不同款门禁开发对应的APP时,只需要开发对应的插件APP加上原有的主程序APP即可,可针对不同的插件APP定制UI,便于APP的开发、维护、更新等操作,省去了大量重复的工作,最终极大的提升了门禁APP管理的便捷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对插件APP进行核验;
步骤S20、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进行人脸核验,生成第一核验结果;
步骤S30、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进行CTID二维码核验,生成第二核验结果;
步骤S40、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插件APP;
步骤S50、插件APP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执行预设的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
步骤S11、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查询本地是否已经安装了插件APP,若是,则进入步骤S12;若否,则从服务端下载并安装插件APP,并进入步骤S12;
步骤S12、门禁的主程序APP基于插件APP的版本号判断服务端是否存在插件APP的升级包,若存在,则下载并安装升级包,进入步骤S20;若不存在,则直接进入步骤S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拍摄人脸图像,利用神经网络人脸算法计算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一特征值,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与数据库预先存储的各第二特征值进行一一比对,判断是否存在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二特征值,若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进入步骤S30;若不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不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扫描用户出示的CTID二维码,解析所述CTID二维码得到身份数据,判断数据库是否存在所述身份数据,若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进入步骤S40;若不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不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具体为:
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转换为JSON格式后,将JSON格式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framework保护广播定向发送给插件APP。
6.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块:
插件APP管理模块,用于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对插件APP进行核验;
人脸核验模块,用于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进行人脸核验,生成第一核验结果;
CTID二维码核验模块,用于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进行CTID二维码核验,生成第二核验结果;
广播模块,用于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插件APP;
插件APP执行模块,用于插件APP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执行预设的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APP管理模块具体包括:
插件APP安装核查单元,用于门禁的主程序APP在启动时,查询本地是否已经安装了插件APP,若是,则进入插件APP更新核查单元;若否,则从服务端下载并安装插件APP,并进入插件APP更新核查单元;
插件APP更新核查单元,用于门禁的主程序APP基于插件APP的版本号判断服务端是否存在插件APP的升级包,若存在,则下载并安装升级包,进入人脸核验模块;若不存在,则直接进入人脸核验模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核验模块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摄像头拍摄人脸图像,利用神经网络人脸算法计算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一特征值,将所述第一特征值与数据库预先存储的各第二特征值进行一一比对,判断是否存在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二特征值,若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进入CTID二维码核验模块;若不存在,则生成人脸核验不通过的第一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TID二维码核验模块具体为:
主程序APP调用门禁的扫码器扫描用户出示的CTID二维码,解析所述CTID二维码得到身份数据,判断数据库是否存在所述身份数据,若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进入广播模块;若不存在,则生成CTID二维码核验不通过的第二核验结果,并结束流程。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模块具体为:
主程序APP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转换为JSON格式后,将JSON格式的所述第二核验结果通过framework保护广播定向发送给插件APP。
CN202110294646.5A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965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4646.5A CN112965762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4646.5A CN112965762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5762A true CN112965762A (zh) 2021-06-15
CN112965762B CN112965762B (zh) 2023-05-02

Family

ID=76277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4646.5A Active CN112965762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57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0941A (zh) * 2021-09-08 2021-12-28 深圳柏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值守的门禁系统远程升级方法
CN115147967A (zh) * 2022-06-02 2022-10-04 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tid和超级sim卡的信息核验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2776A (zh) * 2018-07-11 2018-12-04 石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特征值的二维码门禁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8984224A (zh) * 2018-06-13 2018-12-1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件管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934976A (zh) * 2019-02-01 2019-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门禁管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43233A (zh) * 2020-11-06 2021-01-19 新大陆(福建)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低功耗协议的ctid核验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4224A (zh) * 2018-06-13 2018-12-1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件管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8932776A (zh) * 2018-07-11 2018-12-04 石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特征值的二维码门禁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9934976A (zh) * 2019-02-01 2019-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门禁管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43233A (zh) * 2020-11-06 2021-01-19 新大陆(福建)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低功耗协议的ctid核验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0941A (zh) * 2021-09-08 2021-12-28 深圳柏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值守的门禁系统远程升级方法
CN115147967A (zh) * 2022-06-02 2022-10-04 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tid和超级sim卡的信息核验方法及系统
CN115147967B (zh) * 2022-06-02 2023-12-15 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tid和超级sim卡的信息核验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5762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0752B (zh) 应用于社区门禁的云声纹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CN112965762A (zh) 一种基于双app架构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US7299177B2 (en) Speaker recognition in a multi-speaker environment and comparison of several voice prints to many
CN102801528A (zh) 基于智能移动通讯设备的身份验证系统及其方法
US9116776B2 (en) Updating software objects
US7340611B2 (en) Template-driven XML digital signature
CN111626604A (zh)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楼宇平台系统
CN110912893B (zh) 一种账号合并方法
WO2021012904A1 (zh)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926954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机器人跨网络政务信息交换系统及方法
WO2024060872A1 (zh) 门禁管理方法、验证服务器、门禁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6363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排班系统
CN112862487A (zh) 一种数字证书认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4901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云门禁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0555482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低俗图片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01180A (zh) 教育系统的多租户终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65144B (zh) 一种智慧客房用户权限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15776548A (zh) 双录系统
CN112926981B (zh) 用于区块链的交易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924354B2 (en) Data center recovery po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297980A (zh) 一种智能数据管理及风险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816965A (zh) 一种数据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8111480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
CN109922033B (zh) 一种身份证件的自助申办终端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4936051B (zh) 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多模态生物识别终端进行增值应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