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9513B - 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9513B
CN112959513B CN202110126921.2A CN202110126921A CN112959513B CN 112959513 B CN112959513 B CN 112959513B CN 202110126921 A CN202110126921 A CN 202110126921A CN 112959513 B CN112959513 B CN 1129595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mixing
equipment
tunnel
vid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69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9513A (zh
Inventor
安雪晖
周力
李鹏飞
刘微
杜三林
杨传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Huaneng Yarlung Tsangpo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Huaneng Yarlung Tsangpo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Huaneng Yarlung Tsangpo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12959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9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9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9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9/00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
    • B28C9/04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 the plant being mobile, e.g. mounted on a carriage or a set of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B28C7/0404Propor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B28C7/0404Proportioning
    • B28C7/0418Proportioning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B28C7/0481Plant for proportioning, supplying or batch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隧洞内的拌和设备、感知设备、中枢控制设备、第一连续供料设备、第二连续供料设备。其中,拌和设备用于在中枢控制设备的控制下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拌和。感知设备用于感知拌和设备内的混凝土信息。中枢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感知设备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并根据混凝土信息调整配合比。第一连续供料设备用于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第二连续供料设备用于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运输。本发明在保证顺利制造混凝土的同时,实现了对拌和设备内混凝土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调整,保证了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全世界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离不开对建筑材料的巨大需求。但是建筑材料,尤其是河沙等一次资源日益紧张,且过度的河沙开采还会导致严重的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重大项目的建设,也催生了对一大批高海拔、超长、大埋深隧洞建设技术的需求。相应的对于隧洞,也会导致隧洞建设成本随着长度的增加呈几何级数式增长。混凝土材料的成本占据其中的大头。
洞渣机制砂智能化洞内制砂、洞内精细化混凝土生产是一种高效的技术方案。有如下优点:1、洞渣变废为宝、成为紧俏的混凝土原材料,降低了对河沙的依赖;2、降低运输经济和时间成本,减少洞渣的外运、混凝土(及其预制成品)向洞内运输的综合时间和经济成本;3、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洞渣堆料场土地、降低弃渣对环境的影响。但是现有技术目前无法保证混凝土在洞内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在保证顺利制造混凝土的同时,实现了对拌和设备内混凝土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调整,保证了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该系统包括:
设置在隧洞内的拌和设备、感知设备、中枢控制设备、第一连续供料设备、第二连续供料设备;
所述拌和设备用于在所述中枢控制设备的控制下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拌和;
所述感知设备用于感知所述拌和设备内的混凝土信息,所述混凝土信息包括:混凝土原材料信息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
所述中枢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感知设备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并根据所述混凝土信息调整配合比;
所述第一连续供料设备用于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
所述第二连续供料设备用于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运输。
可选的,所述混凝土为自密实混凝土。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除尘设备,用于对所述拌和设备和隧洞内的粉尘进行除尘处理。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照明设备,用于对隧洞内的工作区域照明。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原材料缓存设备,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对混凝土的各原材料进行缓存。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计量设备,用于对所述混凝土的各原材料进行计量。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行走设备,用于带动所述拌和设备、感知设备、中枢控制设备、第一连续供料设备、第二连续供料设备、所述除尘设备、所述照明设备、所述原材料缓存设备、所述计量设备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方法,在保证顺利制造混凝土的同时,实现了对拌和设备内混凝土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调整,保证了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该方法包括:
利用拌和设备按照预设第一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试拌;
利用感知设备感知所述拌和设备内的混凝土信息,所述混凝土信息包括:混凝土原材料信息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
通过中枢控制设备接收所述感知设备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并根据所述混凝土信息调整配合比;
利用调整后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搅拌,获取混凝土;
在此过程中,利用第一连续供料设备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利用第二连续供料设备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运输。
可选的,所述混凝土为自密实混凝土。
可选的,利用调整后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搅拌,获取混凝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混凝土的性能是否符合预设要求,若符合,则完成拌合,若不符合,则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的含量进行调整。
可选的,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的含量进行调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调整的量;
根据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调整的量,获取最新配合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拌和设备、感知设备、中枢控制设备,并利用感知设备感知拌和设备内的混凝土信息,利用中枢控制设备接收感知设备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并根据混凝土信息调整配合比,进而根据调整后的配合比拌合,生成混凝土,在保证顺利制造混凝土的同时,实现了对拌和设备内混凝土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调整,保证了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第一连续供料设备和第二连续供料设备,并利用第一连续供料设备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利用第二连续供料设备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运输,实现了隧洞狭小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及材料的连续、有效供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 拌和设备,
2 感知设备,
3 除尘设备,
4 第一连续供料设备,
5 第二连续供料设备,
6 行走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设置在隧洞内的拌和设备1、感知设备2、中枢控制设备、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其中,拌和设备1用于在中枢控制设备3的控制下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拌和。感知设备2用于感知拌和设备1内的混凝土信息,混凝土信息包括:混凝土原材料信息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中枢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感知设备2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并根据混凝土信息调整配合比。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用于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用于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运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首先,利用拌和设备1按照预设第一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试拌,确定配合比的可靠性,若不符合要求,则继续调整至符合要求。在此过程中,利用感知设备2感知拌和设备1内的混凝土信息,所述混凝土信息包括:混凝土原材料信息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其中,混凝土原材料信息包括:原材料的剩余储量、砂的含水率、粗骨料含水率、砂含粉量、砂级配、砂石的二维和三维几何数据等。混凝土的性能参数包括:塌落度、塌落扩展度SF、V漏斗时间VF、流动性、填充性、抗离析指标和保塑性。
其中,对于砂石中的石粉含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
步骤100:获取目标机制砂图像数据。
在步骤100中,对于堆放的机制砂,可直接利用图像采集设备于任意角度、距离取像。图像采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相机、摄像机、摄像头、监控等。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目标机制砂图像数据是指目标区域内的机制砂堆的图像,该图像可以从任意角度进行采集。
步骤200:将所述目标机制砂图像数据输入训练好的石粉含量检测模型,并基于该石粉含量检测模型的输出确定所述目标机制砂图像数据对应的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检测结果数据。
在步骤200中,可以将机制砂表面图像信息输入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好的模型,并自动计算得出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所述石粉含量检测模型预先基于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得到,该机器学习模型具体可以为深度学习模型,例如卷积神经网络。
具体来说,上述步骤100至步骤200提供的方案的应用,测试不需要使用检测仪器和试剂,采用非接触式的图像采集与人工智能计算的方式,图像采集设备便携,图像信息取样便利;实时获取机制砂石粉含量,采集机制砂表面图像信息后即可实时得到目标信息,可以实现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实时调整以及施工等场景下的石粉含量快速验核,省时省力;不依赖于工程人员的经验,排除人为误差,能够较好地控制输出成果的准确程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在获取砂石中的石粉含量时,通过图像获取及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对机制砂石粉含量的非接触式检测,能够有效提高非接触式石粉含量智能化实时检测过程的智能化程度、自动化程度、便捷性及效率,并能够有效提高非接触式机制砂石粉含量智能化实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实时性,从而实现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的实时调整,以及工程人员在没有检测仪器、没有实验试剂等场景下的快速验核工作,避免了抽样不具代表性所带来的准确性差和重复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消耗大等问题,并且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例如在机制砂销售场景中,无需检测人员到场,仅需根据非接触式采集到的机制砂图像即可以为买家提供机制砂检测结果,又例如在机制砂生产场景中,生产人员仅需根据非接触式采集的机制砂图像即可以为生产人员提供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调整或石粉含量质检提供机制砂检测结果。
对于砂石中的级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
步骤300:根据预设分计筛余率变化梯度确定不同粒径的砂石筛余占比约束,并根据所述砂石筛余占比约束确定分计筛余率系列集。
可以理解的是,砂石细度模数和级配都与砂的分计筛余决定,因为针对此该两个参数的检测,可以转换为对分计筛余的检测,也就是转换成筛余率。
可选的,本申请通过确定一分计筛余率系列集,以用于砂石图像的选取。
举例来说,首先,可以设分计筛余系列集为S={ej},其中ej为集合S的元素,每一个元素ej可以代表一种分计筛余组合情况。
然后,通过设置合理的分计筛余率变化梯度d,例如d=0.1%或其整数倍,对于分计筛余率本身每个孔径的筛上有一个筛余,记为Bi,j,假设粒径由大到小依次记为B1,j—B6,j (例如筛余B1%,就记为B1)。
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实际上还有一个筛底,也就是通过0.15mm筛孔的砂的比例,也作为一个参数记为B7,j。
最后,根据分计筛余的定义和所设置的分计筛余梯度设置,对于集合S中的任意元素ej,可以由Bi,j表示出来,且Bi,j之间有如下约束: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61
通过遍历满足上述约束的任何一种ej的情况,即可得到一个完整的分计筛余率系列集 S。
步骤400:根据所述分计筛余率系列集中的各分计筛余组合所相应配置的砂,得到砂石特征图像数据集。
可选的,在进行砂石特征图像的获取前,可以先根据规范要求,筛分出各个分计筛余率系列集中的各分计筛余组合孔径的砂,足量备用,分别储存于相应容器中,然后根据上述步骤300确定的分计筛余率系列集中的各分计筛余组合配制相应的砂,然后对每一个筛余率组合的砂获取对应的图像。
可选的,获取图像的设备包括:手机、数码相机、模块化摄像头等图像传感器。可以获取不同角度、距离(图像传感器到砂表面的距离)和分辨率的照片,其中,优选的,可以获取固定角度、分辨率、和距离照片。
可以理解的是,相同的细度模数或者级配会可能会对应不同的筛余率组合(ej),另外,不同母岩、不同产地、不同类型(天然砂、机制砂),可以筛分的每种砂独立掺混配制得到不同的筛余率组合(ej),也可以多种不同的砂混合掺混配制得到不同的筛余率组合(ej)。
步骤500:根据所述砂石特征图像数据集训练预设机器学习模型,并根据经过所述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砂级配预测操作,得到砂级配预测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图像数据集样本更均匀,将其输入机器学习训练计算后,所得到的计算模型鲁棒性佳,识别准确率高。
对于塌落度、塌落扩展度SF、V漏斗时间VF,其实时获取方法如下:建立搅拌过程视频与SF和V漏斗时间的数据集,然后用数据集对时序型的机器学习模型(尤其是深度学习)进行训练,得到一个通过输入搅拌过程的视频就可以判断工作性能(SF和V漏斗时间)的模型,从而实现工作性能的实时判断,采用传统的滞后的非实时的工作性能测试手段是做不到的。
对于抗离析指标,其性能分析方法示例如下:
将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输入预先训练得到的离析程度分析模型,得到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分别对应的混凝土抗离析性能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可以采集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采集搅拌机内正在搅拌的流动混凝土视频,这些搅拌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梨型、鼓筒型、双锥形、圆盘立轴式及圆槽卧轴式(单、双轴)搅拌机等;另外也可以采集坍落扩展度实验中的流动混凝土视频;还可以采集搅拌运输车灌装混凝土口的流动混凝土视频;采集混凝土从搅拌运输车倒入混凝土泵车内的流动混凝土视频;以及采集混凝土从泵管泵出的流动混凝土视频。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需要说明的是,若采集的是流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的视频,则可以舍弃混凝土尚未拌和均匀段的视频,而主要采用拌和均匀段的视频,以达到更优的分析效果。
还需说明的是,之所以称之为“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是因为流动混凝土视频在被采集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剪裁及抽帧处理,以使其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后再输入预先训练得到的离析程度分析模型。剪裁及抽帧处理可使原有的一段较长的流动混凝土视频图像转变为多段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由于离析程度分析模型预先经过深度学习训练,当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被输入至离析程度分析模型时,离析程度分析模型可以对上述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分别对应的混凝土抗离析性能标签。
另需说明的是,在视频采集过程中,拍摄设备应尽可能固定放置,视频的拍摄角度不限,尽量去除视频界面中除混凝土以外的其他杂物。具体地,针对搅拌机内正在搅拌的流动混凝土视频,应尽量保证视频包含搅拌机口的各边界及大部分的搅拌机腹部内壁;针对坍落扩展度实验的流动混凝土视频,应尽量保证视频包含整个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饼;针对搅拌运输车灌装混凝土口的流动混凝土视频,应尽量保证视频包含混罐车口的各边界及大部分内壁;针对混凝土从搅拌运输车倒入混凝土泵车内的流动混凝土视频,应尽量保证视频包含混凝土整个流动边界;针对混凝土从泵管泵出的流动混凝土视频,应尽量保证视频包含混凝土整个流动边界。
根据所述混凝土的抗离析性能标签确定混凝土离析程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分别对应有混凝土抗离析性能标签,这些标签可能包括:“不离析”、“轻微离析”、“中度离析”及“重度离析”。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分别对应的混凝土抗离析性能标签可能不同,取多数者作为流动混凝土视频中混凝土最终的离析程度标签,确定混凝土离析程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能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得到离析程度分析模型,对流动混凝土视频图像中混凝土的离析程度进行分析,减少了人工判断混凝土离析程度的误差,提高了判断混凝土离析程度的准确性,满足了快速、实时获取混凝土离析程度的技术需求,为快速获得抗离析性能较好的混凝土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实施例中,在将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输入预先训练得到的离析程度分析模型,得到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分别对应的混凝土抗离析性能标签之前,还包括:
对流动混凝土视频图像进行剪裁及抽帧,得到多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
关于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指标的确定:
S1:根据自密实混凝土的物理参数及坍落扩展度饼的几何参数确定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基础指标值;其中,基础指标值包括:长度指标值、面积指标值及体积指标值;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工程中,在进行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分析时,可先对新拌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坍落扩展度试验,得到坍落扩展度饼。然后利用直尺等常规测量工具对该坍落扩展度饼进行几何参数测量,这些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饼体直径及饼体高度。另外,新拌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其固有的物理参数,这些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新拌自密实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体积及密度。根据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物理参数及坍落扩展度饼的几何参数可以确定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基础指标值。这些基础指标值反映了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长度特征、面积特征及体积特征。
具体地,长度指标值包括饼体最大直径D1、饼体最小直径D2、饼体最大高度H1、中心扎堆骨料最大直径D3、中心扎堆骨料最小直径D4及中心扎堆骨料最大高度H2;面积指标值包括泌水面积S1、未被砂浆包裹的粗骨料面积S2、非泌水面积S3及中心扎堆骨料面积S4;体积指标值包括粗骨料的总体积V1、未被砂浆包裹的粗骨料的体积V2、未被砂浆包裹的粗骨料漏出部分的体积V3、泌水水体体积V6及中心扎堆骨料的体积V7、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总体积V4、新拌自密实混凝土中砂浆的体积V5及水当量体积V8。
S2:根据基础指标值确定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衍生指标值;其中,衍生指标值包括:泌水指标、砂浆包裹粗骨料程度指标及中间石子堆积指标;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本申请还提出了多个衍生指标值。这些衍生指标值可以通过上述基础指标值确定,反映了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泌水程度、砂浆包裹粗骨料程度及中间石子堆积程度。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在坍落扩展度饼的边缘无泌水时情况更好,在砂浆完全包裹住粗骨料时情况更好,在坍落扩展度饼的中间无石子堆积时情况更好。
本申请提出的衍生指标值中,利用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1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2
能够表征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泌水程度;利用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3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4
能够表征砂浆包裹粗骨料程度;利用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5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6
能够表征中间石子堆积程度;利用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7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8
能够表征砂浆包裹粗骨料程度;利用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9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10
能够表征砂浆包裹粗骨料程度;利用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11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12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13
能够表征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泌水程度;利用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14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15
能够表征中间石子堆积程度;利用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16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17
能够表征砂浆包裹粗骨料程度。其中,D11及D21分别表示含泌水区最大直径及含泌水区最小直径。
S3:根据衍生指标值及预设的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分析阈值对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进行分析。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可以预设设定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分析阈值,参见表1~表8。以下阈值可分别对应于S2中所述的各程度指标所对应的计算结果。
表1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18
表2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19
表3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0920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101
表4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102
表5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103
表6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104
表7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105
表8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111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能够确定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基础指标值,进而确定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衍生指标值,对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进行分析。
当基础指标值为长度指标值时,根据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物理参数及坍落扩展度饼的几何参数确定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基础指标值,包括:
获取坍落扩展度饼的饼体最大直径D1、饼体最小直径D2及饼体最大高度H1;其中,饼体最大直径D1包括含泌水区最大直径D11及非泌水区最大直径D12;饼体最小直径D2 包括泌水区最小直径D21及非泌水区最小直径D22;
获取坍落扩展度饼的中心扎堆骨料最大直径D3、中心扎堆骨料最小直径D4及中心扎堆骨料最大高度H2。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基础指标值可以通过直尺等常规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从而获得各个参数。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能够根据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物理参数及坍落扩展度饼的几何参数确定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基础指标值。
当基础指标值为面积指标值时,根据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物理参数及坍落扩展度饼的几何参数确定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基础指标值,包括:
对所述坍落扩展度饼对应的图像进行校正,得到其正视图;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先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对每帧坍落扩展度图像进行边缘检测,从而绘制面积指标值中各面积指标对应的面积边界。在检测过程中,可将坍落扩展度图像中的所有物体掏空,只剩边缘,从而得到所有物体的边缘轮廓图像。由于在进行新拌自密实混凝土坍落扩展度试验时,需将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放在一块底板上进行试验,因此坍落扩展度图像中都会包含一块底板。一般而言,相较于坍落扩展度图像中的其他物体,底板的边缘轮廓最大,因此利用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软件库OpenCV中的函数findcounter及drawcounter可很容易地将底板的边缘轮廓找到,并按顺时针方向将底板的边缘轮廓点绘出来。这样一来,由于底板通常为一正方形,底板的四个角点可通过点绘出来的线条得以确定。一般而言,组成底板边缘轮廓的点的各坐标可以保存于一二维数组中,数组中的每一元素表示边缘轮廓中一个点的坐标信息,沿轮廓按顺时针方向储存。数组中最小的横坐标Xmin及最小的纵坐标Ymin所对应的点即为底板的左上角点,数组中最大的横坐标Xmax及最小的纵坐标Ymin所对应的点即为底板的右上角点,数组中最小的横坐标 Xmin及最大的纵坐标Ymax所对应的点即为底板的左下角点,数组中最大的横坐标Xmax及最大的纵坐标Ymax所对应的点即为底板的右下角点。这四个角点的坐标值是透视变换模型的必要参数,透视变换模型对应于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软件库OpenCV中的函数getPerspectiveTransform,透视变换模型可实现对视频中坍落扩展度图像的底板的校正,使自然拍摄状态下歪歪斜斜的底板转化为一正视图,也就是坍落扩展度图像的Mask图像。
在进行坐标计算时,可以使用底板的实际值进行定位计算也可使用坍落扩展度图像中各点的像素值进行定位计算,像素值与实际值转换公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028338110000121
其中,p为目标长度的像素尺寸,d为坍落扩展度图像的位深度,l为目标长度的实际尺寸,2.54为英寸转为厘米的换算。利用此公式可将底板的实际尺寸转化为像素尺寸,便于进行底板的透视变换。
在正视图中绘制面积指标值中各面积指标对应的面积边界,得到各面积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将校正后的坍落扩展度图像加载到背景消除模型中可去除坍落扩展度图像中的背景,这些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底板,从而得到仅含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Mask图像。其中,背景消除模型能够针对视频中处于动态的物体进行分离。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软件库OpenCV中的函数BackgroundSubtractorKNN进行。
然后,采用分水岭算法继续对上述Mask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及轮廓识别,可以绘制面积指标值中各面积指标对应的面积边界,得到各面积区域。此时采用的是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软件库OpenCV中的函数Threshold。分水岭算法是一种图像区域分割方法,在分割的过程中,会先获取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然后根据各像素点的灰度值计算各像素点之间的相似度,从而将在空间位置上相近且灰度值相近的像素点互相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封闭的轮廓,最终完成对校正后的每帧坍落扩展度图像进行轮廓识别。
对各面积区域内的面积分别求和,得到坍落扩展度饼对应的各面积指标值。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能够根据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物理参数及坍落扩展度饼的几何参数确定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基础指标值。
一实施例中,在正视图中绘制所述面积指标值中各面积指标对应的面积边界,得到各面积区域,包括:
利用预先训练得到的图像语义分割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图像语义分割,得到所述面积指标值中各面积指标对应的面积边界。
可以理解的是,图像语义分割机器学习模型多种多样,本申请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常用的图像语义分割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 Networks,CNN)或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FCN)等为基础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的图像语义分割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对图像中的各物体进行图像语义分割,得到本申请实施例所需要的面积边界。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能够在正视图中绘制所述面积指标值中各面积指标对应的面积边界,得到各面积区域。
对于保塑性,其获取方法如下:
步骤600:获取目标混凝土在目标环境下的流动图像数据以及环境数据,其中,所述流动图像数据包括按预设顺序获取的至少两个混凝土图片数据。
在步骤600中,对于与外加剂等浆体混合后的流动的混凝土,可直接利用图像采集设备于任意角度、距离取像。图像采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相机、摄像机、摄像头、监控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顺序是指预先设置的流动图像数据中各个混凝土图片数据的排布顺序,例如按采集时间顺序排序的各个混凝土图片数据或者按图像处理时间顺序排序的的各个混凝土图片数据等。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目标混凝土图像数据是指目标区域内的混凝土的流动图像数据,可以从任意角度进行采集。
在步骤600中,目标混凝土可以为制造或生产线中的普通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也可以为实验室中的普通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
若通过实验方式获得目标混凝土,则可以采用两种实验方式,其一为震动台实验:做一个标准的膜具(长和宽>300mm,高>150mm)放在震动台上(振动频率为50±5Hz,振幅05±02mm),取一定体积的混凝土(混凝土的高>100mm)放入膜具中,待混凝土表面完全被浆体覆盖停止,整个过程进行视频拍摄取样。实验条件所对应的环境数组(优先选择温度、湿度。其二为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采集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实验时混凝土流动时候的动态视频。实验条件所对应的环境数组(优先选择温度、湿度、风速)。
基于此,在拍摄过程中应固定拍摄设备,视频拍摄角度不限,尽量保证视频界面尽可能多地包含混凝土。针对上述的震动台实验预测方法:需要尽量保证视频包含膜具口的各边界和大部分的膜具腹部内壁。针对上述的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实验预测方法:需要尽量保证视频包含整个混凝土的扩展饼。
步骤700:将所述流动图像数据以及环境数据输入训练好的保塑性能检测模型,并基于该保塑性能检测模型的输出的确定所述目标混凝土在目标环境下的保塑性能检测结果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数据是指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也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环境数据,具体根据实际应用情形设置。
在步骤700中,可以将按预设顺序获取的至少两个混凝土图片数据和环境数据输入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好的模型,并自动计算得出混凝土的保塑性能。所述保塑性能检测模型预先基于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得到,该机器学习模型具体可以为深度学习模型,例如 CNN(图片特征)和LSTM(预设顺序信息获取)进行特征提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原材料的参数信息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主要都是实时的获取,而非传统的滞后式的获取(传统的方法一般是待混凝土制备后再进行性能测试),该滞后式的获取方法是无法实现调节的,通过该方法获取到的混凝土,不合格率较高。
随后,通过中枢控制设备接收感知设备2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并根据所述混凝土信息调整配合比,利用调整后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搅拌,获取混凝土。在此过程中,利用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利用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运输。其中,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自于制砂设备制造的砂石。通过利用制砂设备制造的砂石制造混凝土,可以使材料在隧洞内做到自给自足,节省了运输成本和运输空间,节约了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通过设置拌和设备1、感知设备2、中枢控制设备,并利用感知设备2感知拌和设备1内的混凝土信息,利用中枢控制设备接收感知设备2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并根据混凝土信息调整配合比,进而根据调整后的配合比拌合,生成混凝土,在保证顺利制造混凝土的同时,实现了对拌和设备1 内混凝土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调整,保证了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和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并利用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利用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连续运输,实现了隧洞狭小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及材料的连续、有效供应。
其中,混凝土可以为自密实混凝土。
拌合设备1可以为搅拌机。其中,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主要运输粗骨料、砂、石粉。其中,砂和粗骨料优选用皮带运输装置,石粉优选用管道运输。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主要运输粉体(如水泥、粉煤灰、硅粉等)、水等。上述原材料的大批量储存仓库设置在洞外。在建筑施工行业,传统的长距离(大于数十米)的粉体运输一般都采用的是车辆运输封闭运输的方式进行。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也可以将制砂设备生产出的多余的、或者是洞外有需求砂石料的时候将粗骨料、细骨料和石粉往外运,满足洞外的使用需求。此外,由于有稳定连续的砂石生产系统,我们不需要再洞外在设置粗骨料、砂、石粉的仓储,节约了大量的土地。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占地面积最大的也是混凝土生产厂区、而厂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砂石料堆料场。这些大面积的堆料场在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众多超大型的建设项目中,基本不可能找到符合要求的场地。
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可以为管道,即通过管道的方式运输水和粉体,最大化利用了洞内空间,同时实现了材料的连续供应。
感知设备2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相机、摄像机、摄像头、监控等。其可以通过采集拌和设备1内混凝土的图像数据感知混凝土信息,具体地,举例来说:
采集拌和设备1内混凝土的图像数据;
将拌和设备1内混凝土的图像数据输入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好的模型,并自动计算得出混凝土信息。所述模型预先基于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得到,该机器学习模型具体可以为深度学习模型,例如卷积神经网络。
感知设备2在具体应用时,还会对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和/或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上的供料流量进行感知,以便后续通过中枢控制设备控制该供料流量。
中枢控制装置在具体实施时,用于将各类实时获取的各类参数,反馈至相应的生产环节,实现智能拌和及动态调节。针对获取到的原材料参数,调整实际执行的配合比,使其更接近拌和目标(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抗渗性能);在拌和过程中,当拌和至均匀后,对感知设备2获取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与目标工作性能在次进行对比,如果与目标工作性能偏离超过设定误差范围的,则进行相应的调整,工作性能主要是SF和V 漏斗时间,实时得到该项性能的方法如下:建立拌合过程视频与SF和V漏斗时间的数据集,然后用数据集对时序型的机器学习模型(尤其是深度学习)进行训练,得到一个通过输入搅拌过程的视频就可以判断工作性能(SF和V漏斗时间)的模型,从而实现工作性能的实时判断,采用传统的滞后的非实时的工作性能测试手段是做不到的;对于获取到的储料罐所储存的原材料余量,如果低于设定的阈值,则进行运输或者生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清除制砂设备、拌合设备1以及隧洞内的粉尘,保证感知设备2的感知能力,如图2所示,该系统还包括:除尘设备3,用于对拌和设备1和隧洞内的粉尘进行除尘处理。
由于隧洞超长结构场景受限,施工经常处于昏暗状态,为了便于作业,该系统还包括:照明设备,用于对隧洞内的工作区域照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原材料缓存设备,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对混凝土的各原材料进行缓存。其中,该预设规则可以为整条隧洞单次混凝土最大浇筑量、混凝土原材料供应系统稳定性等。
具体地,由于连续运输或者生产的是小流量连续运输/生产,但是混凝土搅拌时对原材料的需求是脉冲式的,所以在设置原材料缓存设备以适应混凝土生产时脉冲式的原材料需求。另外,该原材料缓存设备也有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因为要做到所有子系统的能够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是很难,冗余设置的原材料缓存设备可以保证在某些连续运输/生产子系统暂时故障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也能稳定运行。每种原材料的原材料缓存设备的容量根据整条隧洞单次混凝土最大浇筑量、混凝土原材料供应系统稳定性等因素确定。原材料缓存装置进行模块设计,可根据需求进行扩展。
为了准确掌握混凝土各原材料的量,该系统还包括:计量设备,用于对所述混凝土的各原材料进行计量。
具体实施时,可以并根据实际执行配合比,将各组分原材料投入搅拌装置。
为了使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能够在隧洞内自由移动,且快速由移动状态投入到工作状态中,甚至实现边移动、边拌和,如图2所示,该系统还包括:行走设备6,用于带动拌和设备1、感知设备2、中枢控制设备、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除尘设备3、照明设备、原材料缓存设备、计量设备移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方法,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相似,因此,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方法,该方法包括:
利用拌和设备1按照预设第一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试拌;
利用感知设备2感知所述拌和设备1内的混凝土信息,所述混凝土信息包括:混凝土原材料信息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
通过中枢控制设备接收所述感知设备2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并根据所述混凝土信息调整配合比;
利用调整后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搅拌,获取混凝土;
在此过程中,利用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利用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运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为自密实混凝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利用调整后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搅拌,获取混凝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混凝土的性能是否符合预设要求,若符合,则完成拌合,若不符合,则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的含量进行调整。
具体实施时,若不符合,可以向混凝土中添加各原材料,直至其符合预设要求。
进一步地,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的含量进行调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调整的量;
根据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调整的量,获取最新配合比。
由于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原材料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便于后续调用原材料的量对应的配合比,可以在获取到最新配合比后,将该配合比与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的量的对应关系存储在数据库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以及通信总线,在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
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单元,如本发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程序单元。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作品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考虑到隧洞内拌合的空间限制,提出了采用机制砂制砂设备实现混凝土材料砂及石子的自给自足,同时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运输水和粉体,实现了狭小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及材料的连续供应。此外,本发明考虑到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对拌合要求较高,传统的拌合方式易难以保证混凝土尤其是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稳定性,因此本系统结合混凝土智能拌和方法,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实时优化调整基准配合比进行生产拌和,同时在拌和过程中也对其工作性能进行非接触式、实时地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工作性能调整,提升了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度,对于建筑工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发明实现了隧洞洞渣的就地、高效利用,节省了洞渣运输的时间、经济成本,减少洞渣堆存对土地资源的侵占,实现洞渣变废为宝的高效利用,降低了建筑行业对天然砂石和石材资源的依赖度,是一项综合效益高、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智能化应用技术。
具体地,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所述:
(1)本发明实现了“两级”参数实时测量并调整。
(2)本发明针对隧洞内混凝土拌和的特殊工作环境,设计了便携、防尘的行走设备6,实现了搅拌机在隧道中的移动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的快速转换。
(3)本发明考虑到洞内拌合的空间狭窄,突破传统思维桎梏、巧妙利用管道运输混凝土拌合材料的方式,最大化利用了洞内空间,同时实现了材料的连续供应。
(4)本发明采用洞渣作为混凝土拌合材料砂、石子的原材料,实现了材料的自给自足,节省了运输成本和运输空间,节约了资源,同时提高了工程经济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和 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隧洞内的拌和设备(1)、感知设备(2)、中枢控制设备、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
所述拌和设备(1)用于在所述中枢控制设备的控制下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拌和;
所述感知设备(2)用于实时感知所述拌和设备(1)内混凝土的图像信息,将拌和设备(1)内混凝土的图像数据输入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好的模型,计算得出感知设备(2)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所述混凝土信息包括:混凝土原材料信息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所述混凝土的性能参数,包括:抗离析指标;
对抗离析指标的性能分析,包括:将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输入预先训练得到的离析程度分析模型,得到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分别对应的混凝土抗离析性能标签;根据所述混凝土的抗离析性能标签确定混凝土离析程度;所述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包括:实时采集的混凝土拌和过程的视频;
所述中枢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感知设备(2)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建立混凝土拌和过程的视频与SF和V漏斗时间的数据集,用数据集对时序型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一通过输入混凝土拌和视频判断工作性能的模型,并根据所述混凝土信息中实时采集的混凝土拌和过程的视频与所述通过输入混凝土拌和视频判断工作性能的模型进行实时分析确定实时工作性能,与目标工作性能进行对比,如果与目标工作性能偏离超过设定误差范围,则实时调整配合比;
所述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用于通过皮带的方式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
所述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用于通过管道的方式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运输;
还包括:除尘设备(3),用于对所述拌和设备(1)和隧洞内的粉尘进行除尘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自密实混凝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设备,用于对隧洞内的工作区域照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材料缓存设备,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对混凝土的各原材料进行缓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量设备,用于对所述混凝土的各原材料进行计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设备(6),用于带动所述拌和设备(1)、感知设备(2)、中枢控制设备、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所述除尘设备(3)、所述照明设备、所述原材料缓存设备、所述计量设备移动。
7.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和 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拌和设备(1)按照预设第一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试拌;
利用感知设备(2)实时感知所述拌和设备(1)内混凝土的图像信息,将拌和设备(1)内混凝土的图像数据输入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好的模型,计算得出感知设备(2)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所述混凝土信息包括:混凝土原材料信息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所述混凝土的性能参数,包括:抗离析指标;对抗离析指标的性能分析,包括:将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输入预先训练得到的离析程度分析模型,得到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分别对应的混凝土抗离析性能标签;根据所述混凝土的抗离析性能标签确定混凝土离析程度;所述各组流动混凝土视频预处理图像,包括:实时采集的混凝土拌和过程的视频;
通过中枢控制设备接收所述感知设备(2)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建立混凝土拌和过程的视频与SF和V漏斗时间的数据集,用数据集对时序型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一通过输入混凝土拌和视频判断工作性能的模型,并根据所述混凝土信息中实时采集的混凝土拌和过程的视频与所述通过输入混凝土拌和视频判断工作性能的模型进行实时分析确定实时工作性能,与目标工作性能进行对比,如果与目标工作性能偏离超过设定误差范围,则实时调整配合比;
利用调整后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搅拌,获取混凝土;
在此过程中,利用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通过皮带的方式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利用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通过管道的方式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运输;利用除尘设备(3)对所述拌和设备(1)和隧洞内的粉尘进行除尘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自密实混凝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调整后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搅拌,获取混凝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混凝土的性能是否符合预设要求,若符合,则完成拌和 ,若不符合,则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的含量进行调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的含量进行调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调整的量;
根据对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材料调整的量,获取最新配合比。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7至10任一所述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7至10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110126921.2A 2021-01-15 2021-01-29 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9595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8069X 2021-01-15
CN202110058069 2021-0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9513A CN112959513A (zh) 2021-06-15
CN112959513B true CN112959513B (zh) 2022-07-01

Family

ID=76272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6921.2A Active CN112959513B (zh) 2021-01-15 2021-01-29 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95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6339A (zh) * 2021-09-10 2021-10-15 北京科技大学 设备的工作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93604B (zh) * 2021-11-05 2023-04-28 广东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用料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0464A (zh) * 2011-03-17 2011-08-31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过程动态监控系统方法
CN104175401A (zh) * 2014-09-02 2014-12-0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配合比动态调整系统
CN206870132U (zh) * 2017-06-23 2018-01-12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地下洞室砂石拌和系统
CN109676795A (zh) * 2018-12-13 2019-04-26 中山艾尚智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智能搅拌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31255B2 (en) * 2013-05-31 2017-08-15 Melvin L. Black Feedback controlled concrete produ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0464A (zh) * 2011-03-17 2011-08-31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过程动态监控系统方法
CN104175401A (zh) * 2014-09-02 2014-12-0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配合比动态调整系统
CN206870132U (zh) * 2017-06-23 2018-01-12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地下洞室砂石拌和系统
CN109676795A (zh) * 2018-12-13 2019-04-26 中山艾尚智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智能搅拌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9513A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73533B (zh) 混凝土自适应智能拌合方法及装置
CN112959513B (zh) 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
CN108277720B (zh) 沥青搅拌站骨料级配在线检测、防溢料控制方法及系统
Kazemian et al. Computer vision for real-time extrusion quality monitoring and control in robotic construction
CN105956942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电力管廊钢筋网质量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06290388A (zh) 一种绝缘子故障自动检测方法
CN108677656A (zh) 一种沥青混合搅拌的防溢料装置及方法
CN109675827B (zh) 一种建筑垃圾识别分拣设备、识别方法及其抓取方法
CN115982178B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智能配方配料方法及系统
CN111932508B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钢筋尺寸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3406286A (zh) 一种基于LabVIEW的水果外部品质在线分级方法
CN109848073A (zh) 一种分拣煤与煤矸石的设备与方法
CN107314957A (zh) 一种岩石块度尺寸分布的测量方法
JP2021135199A (ja) 骨材の品質推定方法およびコンクリート製造方法
CN115807543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激光雷达数据融合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CN112904813B (zh) 基于5g和物联网的隧洞衬砌智能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892794B (zh) 隧洞内智能化制砂实时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12801953A (zh) 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5123636A (zh) 基于激光成像检测的鱼体识别系统
CN104007273A (zh) 一种河流泥沙含量的监测设备及其测算方法
CN115937491A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过卸船机料斗大块煤的方法及系统
CN212622606U (zh) 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设备
WO2022103337A1 (en) Particulate material calcul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CN203881780U (zh) 一种河流泥沙含量的监测设备及其测算方法
CN207908306U (zh) 土石料级配自动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